私人战争

战争片美国2018

主演:裴淳华,詹米·多南,汤姆·霍兰德尔,斯坦利·图齐,安东尼萨桑·杰苏萨桑,费伊·马赛

导演:马修·海涅曼

播放地址

 剧照

私人战争 剧照 NO.1私人战争 剧照 NO.2私人战争 剧照 NO.3私人战争 剧照 NO.4私人战争 剧照 NO.5私人战争 剧照 NO.6私人战争 剧照 NO.13私人战争 剧照 NO.14私人战争 剧照 NO.15私人战争 剧照 NO.16私人战争 剧照 NO.17私人战争 剧照 NO.18私人战争 剧照 NO.19私人战争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0:07

详细剧情

  杰米·多南加盟裴淳华、塔伦·艾格顿主演传记新片《私人战争》,马修·海涅曼(《贩毒之地》《幽灵城》)执导,阿拉什·阿梅尔(《摩纳哥王妃》)操刀剧本,将基于《名利场》撰写的科尔文生平事迹文章进行创作,查理兹·塞隆担任制片人。裴淳华饰演战地女记者玛丽·科尔文,艾格顿饰演一名有军事背景的记者,跟随科尔文前往战区报道。11月开拍。  科尔文曾奔赴科索沃、车臣、 东帝汶、中东、塞拉利昂、津巴布韦等战争前线,在斯里兰卡内战期间严重受伤失去了一只眼睛,还报道了“阿拉伯之春”反政府运动,2012年在叙利亚战争爆发时于胡姆斯遭火箭袭击身亡。

 长篇影评

 1 ) 记录塔利班兴起,采访卡扎菲:女战记玛丽·科尔文的传奇人生

转载://baijiahao.baidu.com/s?id=1606025085720459642

据保护记者委员会统计,从1992年至今,共有1303名记者在报道中丧生,其中,最具传奇色彩且被广泛报道的,是一位驻外女战记——玛丽·科尔文(Marie Catherine Colvin,1956-2012)。

偏爱蕾丝内衣的

“眼罩女侠”

有人曾问科尔文的搭档保尔·康罗伊(Paul Conroy):“你喜欢跟玛丽一起工作吗?”他答道:“你在开玩笑吗?她可是个传奇啊!”

科尔文和搭档保尔·康罗伊

什么样的女人活成了传奇?若要给科尔文做注脚,关键词可能如下图所示:

铸就女神光环的,首先是她毫无争议的硬实力。凭借丰富的战地经验和犀利的报道,她成为记者行业声名赫赫的“老手”。1986到2012年的26年间,她的身影几乎出现在地球上所有战区,从东帝汶、利比亚、科索沃、伊朗、车臣到伊拉克,从菲律宾到斯里兰卡,从埃及到叙利亚,在亚欧大陆南端的广大地区,她为英美主流媒体提供了无数条战争报道,也因此与诸多政治人物成为朋友。科尔文的护照上有150多枚签证印章,记录了包括艾哈迈迪内贾德的选举、塔利班的兴起、阿拉伯之春、卡扎菲被抓以及叙利亚冲突等政治事件,几乎是一部当代战争史印章集了。

科尔文护照页和签证印章

事实上,大众对科尔文的过目不忘,归功于她独特的“眼罩女侠”形象。2001年,在斯里兰卡榴弹爆炸中,她左眼受伤,此后便常年佩戴眼罩,像一位行走江湖的女侠,仿佛披风加身就能拯救世界。著名摄影师布莱恩·亚当斯2008年给她拍摄的照片,更是把她定格成一位桀骜强硬的女斗士形象。穿梭在枪林弹雨,长期目睹战争的残酷,她眼神中透出的都是锐利。

玛丽·科尔文,2008年由摄影师布莱恩亚当斯(Bryan Adams)拍摄,现藏于英国国家肖像馆。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对奢侈内衣品牌La Perla的偏爱,尤其是蕾丝和缎面内衣。她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这一喜好,去战场也一定要带上。“在厚重的防弹衣下面,我常穿蕾丝内衣”,她曾经跟英国《时尚》杂志的编辑打趣道。在斯里兰卡,民兵队曾闯入她的酒店,没有拿她的卫星电话、录音机、甚至是防弹衣,反而偷走了她所有的La Perla内衣。虽然父母都是教师,科尔文身上仿佛天生贵族气质,也非常爱美,她经常涂大红色指甲油,穿Burberry大衣和Prada外套,戴珍珠项链,即便在战区也常戴一对珍珠耳坠。不过,这耳坠并不平凡,是阿拉法特送给她的礼物。外表强悍,气质性感,大概是对科尔文最好的描述。

在朋友眼中,科尔文是一位集聪慧机警、幽默有趣、勇敢迷人于一身的女子。她有一口威士忌(美式)腔调,尽管在伦敦待了二十多年,也没有改变她的美式口音。她的大笑非常魔性,生活中的坦诚大方和不拘小节,让她交到很多朋友,从难民到作家,从电影明星到游击队战士。她也与不少政客建立了长期友谊,比如,她对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进行过23次采访,也曾陪他去白宫,陪他签署奥斯陆和平协议,还制作了纪录片《阿拉法特:在神秘背后》(Arafat: Behind the Myth)。

科尔文和阿拉法特

2011年在米苏塔拉和利比亚武装军合影

“我是卡扎菲,没开玩笑”

科尔文不喜欢讲自己的私事。有人问她的家乡牡蛎湾(Oyster Bay)怎样,她说:“就是个渔村。”后来此人发现牡蛎湾是个富裕的上流社会人群聚集地,她也只是笑笑。事实上,科尔文来自牡蛎湾边上的东诺维奇(East Norwich)——一个中产阶级的城镇,她高中的时候还一度不自信,曾在油轮俱乐部打工挣钱。

她爸爸是一个富有激情的知识分子和民主党人士,晚上会给孩子们读狄更斯和库珀,周末带他们去参加政治集会。科尔文是完全的“爸宝”,爸爸非常溺爱她,四个弟妹都要听她的,家里到处都是她的东西。科尔文跟爸爸关系一直很好,直到她进入叛逆期,晚上常常跳窗户溜出去跟朋友抽烟喝酒,爸爸拿她毫无办法,他们开始激烈争吵。入读耶鲁后不久,她爸爸检查出癌症晚期去世,没能和父亲和解道歉成为她终身的遗憾。此后,所有关于爸爸的回忆,都被她封存在心里,很少再提及。

高中时期的科尔文

不过,她成绩却非常优异,门门功课都是A,还竞争过国家奖学金,飞到华盛顿参加反越战游行。后来,她跟丈夫说“我曾经私奔去了巴西”,其实是高中时期作为交换生去的,而且住在一个富有的家庭,不过她喜欢开自己的玩笑。从巴西回来,科尔文变得时髦亮丽,并且宣称“我不想住在家里了,我要走出去看看”。不过,她早就错过了大学申请。她对家人说“我要去耶鲁”,然后便带着高中成绩单和测试分数(有两个在800以上),开车去了纽黑文。第二天回来,她说:“我进了”。

进入耶鲁不久,她便因为经常针对时事“发声”而成为风云人物。与此同时,她迷上普利策奖得主约翰·赫西(John Hersey)的写作课程,受其影响开始为耶鲁日报撰稿,走上记者之路。1995年以后,也为著名的《外交》(Foreign Affairs)撰稿,该杂志由美国智库主办,被认为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外交政策杂志。

大学时期的科尔文

赫西也是著名战地记者。他生于中国天津,十岁时返美,并先后在耶鲁、剑桥大学完成学业,1937年秋到《时代》杂志工作,两年后被派往重庆分部,整个二战期间都往返于欧亚大陆,为《时代》、《生活》、《纽约客》撰稿。他是最早践行“新新闻”写作手法的记者,对美国的新闻报道影响很大。其作品《阿达诺之钟》(A Bell for Adano)于1945年获普利策奖;另一部记录原子爆炸幸存者的《广岛》,成为广为流传的大众读物。1965年起,他任教于耶鲁大学,长期讲授写作课程,影响了诸如科尔文等一代学生。

科尔文一直梦想着定居巴黎。大学毕业后,她开始为合众国际社(U.P.I)工作,出色的表现令她很受器重,于是她便跟主编谈判,要求调任巴黎,否则就辞职。主编答应了,允许她组建了一个人的巴黎分部,科尔文过上了时髦的巴黎人生活。

然而,读了更多关于越战和水门事件的报道后,她开始不满足现状,感觉自己正在错过当时的大事件,坐拥一整个沙漠石油的暴徒卡扎菲(Muammar Gaddafi),正在谋划恐怖袭击,而她想去报道。《纽约时报》的朱迪思·米勒(Judith Miller)告诉她:“去吧,卡扎菲疯了,但他肯定喜欢你。” 45岁的卡扎菲对漂亮女人有无穷的热爱。

1991年科尔文在约旦

科尔文不仅去了,还进入了卡扎菲从不见报的宅邸。一天晚上,科尔文被传唤到地下室,卡扎菲一身红绸上衣、白色宽松绸裤,戴着大金链子,踩着布拖走进来,特别有大佬范儿地说:“我是卡扎菲,没开玩笑。” U.P.I用头条大标题报道了这次采访。然而,接下来的几次采访,让卡扎菲越发喜欢这位性感巴黎女郎,他开始让科尔文穿自己喜欢的绿色高跟鞋,还想找护士来给她验血。科尔文巧妙地拒绝了,第二天便仓皇逃走。

科尔文和卡扎菲握手

但是他们的关系并没有因此中断,1986年,在美国对利比亚实施“黄金峡谷”(Operation El Dorado Canyon)空袭行动后,科尔文成为第一个采访到卡扎菲的记者。卡扎菲告诉她:“(袭击)当时我在家,亲手把妻儿从将要倒塌的房子中救出。只要里根在白宫一日,我们就不可能与美国和解。”

坎坷的婚姻与糟糕的生活技能

传奇的女人从不缺爱慕者,而长期身处战场的科尔文,婚姻注定坎坷。

1987年,科尔文初到伊拉克,就吸引了外事记者帕特里克·毕夏普(Patrick Bishop)的注意,他以前辈战记的身份主动接近,教她听声音判断炮弹走向,“你听,这个是打出去的炮弹,这个是向我们飞来的……”他瞬间抱头卧倒, 片刻后,发现科尔文站在身后盯着他笑。1989年两人结婚,在外人看来,双方特别般配,都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父母都是天主教徒和知识分子。事实上也是如此,两人在以后很多年都保持很好的关系。

帕特里克·毕夏普

不过两人的婚姻好景不长。婚后不久,科尔文就发现毕夏普与其他女记者调情,身处伊拉克的她非常伤心,两人因此离婚,骄傲的她把更多精力投入战地报道。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她是第一个进入伊拉克的英国记者,毕夏普求朋友帮忙阻止,得到的回复是:“她就没打算回来。”1999年,科尔文准备去危险丛生的科索沃,毕夏普专程飞去阿尔巴尼亚劝阻,她不以为意,仍然在酒吧给其他记者讲战地危险事项。但两人重归于好,再次结婚,一起去了东帝汶。在那里,她从印尼支持的武装包围中,救出1500名妇女儿童,并因此获得国际妇女媒体基金会奖。

从东帝汶回来,科尔文去了车臣。飞机降落的时候,她还是烂醉,接机的车臣人都惊呆了,因为当时是穆斯林的斋月,禁止饮酒。女性身份也是麻烦,当地的男性领导拒绝和她握手,她告诉那个人:“屋里没有女人,只有记者。”在那里,她看到醉酒的俄罗斯士兵射杀儿童取乐,随后她的车被炸,逃入一片山毛榉树丛,头顶有飞机盘旋, 不时丢下一颗炸弹,她困在里面无法逃脱,在零下的树丛里待了12个小时。唯一的逃生路径,是翻越一片四公里的冰雪覆盖的山区,穿过冰面的时候,十几公斤重的行李成了累赘,不仅严重拖慢进度,还使她几度落水。为了减重,她丢掉防弹衣 ,只留下必需的卫星电话和电脑,花了四天才进入格鲁吉亚,找到一座废弃的牧羊小屋歇脚。食物几乎吃完,她用仅剩下的三瓶果酱和面粉,加水搅活吃了下去。几天后,毕夏普才在美国大使馆的帮助下找到她。

1999年科尔文在车臣的山区

1996年,与毕夏普的两次婚姻中间,她认识了一位出身良好的玻利维亚记者,璜卡洛斯古木奇奥(Juan Carlos Gumucio),此人因报道本国的政治犯罪而被迫流亡,他很会讲下流笑话,也擅长犀利的报道,科尔文再次陷入爱情,还畅想生个宝宝。但她遭遇两次流产,丈夫患有抑郁症,经常酗酒,和她争吵,两人在一起没多久就选择离婚。

1996年科尔文和第二任丈夫古木奇奥结婚时所拍

直到认识了商人理查德·弗雷——她生前最后的情人,科尔文说找到了“此生挚爱”。弗雷在乌干达长大,有殖民地式的大男子气概和绅士风度,也是一位暴躁生猛的航海士,航行时会暴躁的命令她做事情,科尔文也并不介意,冷静温顺的去做了。或许是因为在战场需要时刻顽强,她在爱情中却很温顺顽皮。弗雷说:“我警告过她,我是一头有斑点的美洲豹(有缺点),她说她本身就很独立,也应该我独立的空间”。两人达成一致,只工作半年,用剩下的时间航海游玩,这也有利于缓解她的酗酒症状。

科尔文跟理查德弗雷(Richard Flaye)驾船出海

科尔文的生活技能令人堪忧,她曾经因为电话筒没放好就出差,回来后交了3,7000美元的话费,也曾请朋友吃饭,等到上菜时间才发现烤箱没开。但她对未来有很多美好设想,在家里为伴侣和他的孩子准备晚餐,自己设计厨房和花园。遭遇炸弹前两天,她还写信给弗雷:

好冷啊,我住的地方没有窗户。我今天爬了两堵石墙,第二个快两米高,有个人弯腰让我踩他的肩上去,他可能觉得我很重,我上去后,他使大劲儿把我扔过墙,啃了一嘴泥。

不过,信还未发出,她已经中弹。

流血的时候再哭泣

科尔文一直牢记妈妈的一句话,“流血的时候再哭泣”。

2001年四月,44岁的科尔文去斯里兰卡报道内战,为了躲避泰米尔(Tamil)政府军,她曾在瓦尼(Vanni)北部的热带雨林中徒步30英里。当听说34万难民无法获得食物、水电,她想去一探究竟,却在穿过种植园的途中被发现。她纠结是躲下去还是喊出自己身份,最后还是大喊:“记者!美国人!”这成了她做过最后悔 的决定之一,因为下一秒,一枚榴弹在身边炸开,碎片嵌进她的肺部,并炸伤左眼。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她经常梦回这一刻,在大汗淋漓中惊醒,梦中仍纠结着要不要表明身份。

2001年,科尔文受伤后在瓦武尼亚的地方医院救治

这次惊险给科尔文造成很大的心理阴影,她陷入惊慌,很害怕失明。当医生去摘她的眼球时,她把医生大骂一顿,但最后还是失去了左眼。她揭露的斯里兰卡政府扣押食物药品、阻止国际记者进入报道的情况,迫使对方改变态度,开始接纳记者进入。

伤好后科尔文开始配戴眼罩,这也成了她以后独特的个人标识。她的故事和照片登上媒体头条,报社举办了英雄回归仪式,她收获了比以往更多的大众关注。然而,自己却长期受战争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困扰,开始酗酒,后来不得不去看心理医生。她告诉朋友:“我见过的战争比士兵多 ,看过很多惨不忍睹的画面,比如一个孩子活活被烧死,真是惨不忍睹,有时候我好像丧失了知觉,一个人陷入无边的黑暗,不能自拔。”

2011年,

科尔文

在埃及开罗,塔利尔解放广场(Tahrir square)报道万人空巷的埃及革命

我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2年2月20日,刚做完背部手术,56岁的科尔文就和同伴奔赴叙利亚。巴沙尔·阿萨德的部队正在屠城,在叙利亚西部的古城霍姆斯,2.8万人被部队包围起来,整个城市已经成为鬼城。为了进入战区,她们找到一条狭长、幽黑、潮湿的排洪下水道。当同行的人哼起“真主至大”的时候,她和同伴的心理却有很不好的预感。

科尔文最后进入叙利亚的签证页

因为,随着激进的圣战势力取得上风,记者和摄像们的处境变得危险而被动。对于圣战分子来说,记者们是获取情报的间谍;而对于犯罪组织,他们则是索取赎金的人质。所以,双方都对记者非常不友善。

科尔文在霍姆斯进行采访记录

此前,科尔文已经得知自己会成为阿萨德的目标,因此穿了一件与平时不同的Prada黑色尼龙棉衣当做伪装。当时的战斗是霍姆斯之围(Siege of Homs),战火密集,每分钟有45枚炸弹。在穆斯林国家,为了入乡随俗,科尔文总是把鞋脱掉放到墙角,听到炮弹来袭的时候,她想去拿鞋子再逃跑。就在这时,一枚炸弹在不远处炸开,科尔文未能幸免,一起被炸死的还有她的摄像伙伴雷米·欧赫利克(Rémi Ochlik)。在被草菅之前,红十字会抢先把她的尸体运至大马士革,继而转运纽约。

科尔文遇难的楼房和最后的报道片段:“希望能在很快见到你们”。

无冕女王

从2011到2014,约有63名外国记者在叙利亚被杀害,其中,科尔文的死是最被广泛报道的。2016年,她的家人起诉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 Syrian Arab Republic ),指责叙利亚政府“直接下令”暗杀玛丽·科尔文,这是第一次政府直接下令杀死外国记者。英国政府也下令调查科尔文死因,控诉阿萨德的战争罪行。叙利亚外交部否认蓄意炮轰记者站,声称是意外,并警告外国记者不应该非法进入战区和动荡区域。不久前,美国以使用化学武器为由,再次轰炸叙利亚, BBC还趁此机会重推科尔文当年被杀的新闻,或为部署导弹进行预热。

科尔文妈妈手持她的照片

也有人谴责报社不负责任。认为编辑把前线记者催的太紧,应该等她自身安全得到保障的时候再发新闻。还有人质疑,为什么明知道她被阿萨德盯上了,报社还允许她再次潜回?虽然科尔文说“勇敢就是不害怕自己的惧怕”,大众仍不认同让56岁拥有战争创伤后遗症和酗酒问题的她去报道大屠杀。报社官方对此解释是:在英国,阻止患有PTSD的人工作,是违法的。

科尔文的葬礼

两百位市民参加了科尔文的葬礼,包括传媒大亨默多克,因为科尔文供职27年的《星期天泰晤士报》是他传媒集团下的报纸。苏格兰风笛吹响了奇异恩典,一群斯里兰卡移民手持海报,称她是“无冕女王”。 然而,所有这些都止不住她妈妈眼里的泪水,她说:“我只想她回来”。在新闻界工作27年,科尔文的死也被新闻界和政界充分消费了。

科尔文死后,她的战地报道被辑录出版,名为《在前线:玛丽科尔文的新闻报道》,《名利场》(Vanity Fair)为她开设回忆专栏,几位朋友出版回忆录。她极具故事性的人生,吸引了纪录片导演马修·海涅曼(Matthew Heineman),他要把科尔文的经历拍成纪录片,名为《一个人的战斗》(A Private War),演员罗莎曼德·派克将饰演科尔文。这跌宕起伏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个女人的史诗?

相关信息请参考:

MARIE COLVIN’S PRIVATE WAR: //www.vanityfair.com/news/politics/2012/08/marie-colvin-private-war

‘Marie Colvin: Syria assassinated reporter, court told’ http://www.bbc.co.uk/news/world-middle-east-43711617

Colvin, Marie (2012) On the Front Line: The Collected Journalism of Marie Colvin (London: Harper Press).

Conroy, Paul (2013) Under the Wire: Marie Colvin’s Final Assignment (New York, NY: Weinstein Books).

 2 ) 文艺女青年硬核起来是什么样?

文青和小姐一样,已经变成侮辱性称谓了 随便手捧一本书说句岁月静好就能被划入文青队伍,文青约等于矫情,但借此侮辱文青的人也没什么搞头,因为他们没见识,没见识过真正的文艺青年,更何况硬核的女文青?

初次见到玛丽科尔文的照片时以为是专业演员的电影剧照,独眼海盗造型,女魔头般强大的气场。你看还真有人活成了电影里的模样。

从这戏剧性极强的形象中隐约也能感受到她彪悍的一生。一个战争经验比军人还丰富,蜚声世界的战地女记者。

玛丽科尔文原本是一名学霸,她就读于耶鲁大学人类学专业,师从普利策奖得主学习写作。照这个路线她会成为一个写小说的中产阶级。

转折始于一场研讨会,在参加完日本原子弹爆炸后社会情况的调研会后,玛丽被战争报道所折服,她决心放弃虚无的小说,做一名战地记者。

曾有很多名人和成功人士被问过这个问题,“是什么启发了你,让你决定做这件事?”

秦朝的丞相李斯回答,自己受两只老鼠启发决心奋发图强,牛顿说砸在我头上的苹果给了我灵感。

我们无法想象当事人那刻的激动澎湃,但命运可能早在他们身体里埋下了种子,只等这一刻到来就开始发芽生长。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我看到老鼠和苹果却不会有雄心壮志和伟大想法。

玛丽科尔文也是如此,她小时候反抗父亲,因为父亲并不认真对待小玛丽的意见,她也不喜欢母亲,因为她安心在郊区做一辈子的家庭主妇。即便没有那次研讨会,玛丽血液里的躁动因子也会把她带向激烈之地。

毕业后玛丽成为了《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战地记者,一做就是27年,直到她身亡在叙利亚的炮火中。

玛丽几乎报道过1990年以后所有的冲突和战争,包括科索沃、车臣、利比亚,叙利亚等。在报道斯里兰卡内乱时她的左眼被炸坏,由此戴上了黑眼罩。

黑眼罩呼应着玛丽内心深处海盗般的顽强与机敏,中间还夹杂着一丝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原始反叛, 这种反叛成就了她也注定了她的命运。眼罩之于玛丽犹如鲜花配美人,宝刀赠英雄。

玛丽的传奇经历被改编成电影《私人战争》,由裴淳华主演,裴淳华的演技毋庸多言,这张海报第一眼就打动了我,硝烟弥漫中,裴淳华头发灰白杂乱,眼神机警地注视着某处,或许是刚被炸弹击中的地方。

但电影内容却重在展示玛丽悲悯和细腻的一面,讲她在报道战争时内心也有场战争,正如标题所言的私人战争,讲她无法长久维持的爱情,讲她因一个战争中死去的女孩哭泣颤抖,讲她向出生入死的朋友袒露恐惧和脆弱。

最重要的一点,讲她为何始终活跃在战争报道的一线。

玛丽做战地记者不是由于盲目追求刺激,也并非政治立场和热情,她注重的是战争中的人性,她想让全世界了解战争的真面目,战争并非一串伤亡数字,它是每一个平民的生离死别和绝望恐惧。

投入越高价值也应该越高,玛丽对她冒着生命危险写出来的东西有期许,即见证历史,追寻真相。不探讨交战双方,不声援政治立场。这不仅是新闻专业主义,更是一种对战区平民毫无杂质的关心与同情。

玛丽希望自己的报道能帮助他们,以唤醒世人对战争的恐惧和厌恶的方法。

玛丽想为他们做些什么的心态如此迫切,但眼前的伤亡与血肉横飞牢牢地留在她的脑海里。当她因报道而获奖时心中反而滋生出负罪感,她认为自己通过榨取他人的苦难故事获得荣誉和光环,这无异于吃人血馒头。

当她从战场返回英国时生活出现了巨大的断裂,这同样撕裂着她的内心,经历过炮火和死亡后玛丽对普通人关注的房贷车贷毫无兴趣,做过战地记者后没法去做园艺报道了。

同时他人的苦难再次折磨着她,唤醒了她的负罪感。如同广告中说的,非洲大地因缺水而干裂,你为什还在浪费水资源?

内心的交战让玛丽一次次重回战场,回到她熟悉的危险之中。反叛精神和坦然无畏在玛丽身上激发出了十分的浪漫主义,她穿着LA PERLA(意大利顶级内衣品牌)上战场,万一下次躺着被发现,内衣也能让人惊艳一把。

这个小情节是电影的神来之笔,即便只看这一个片段我对玛丽的崇拜就会如黄河般滔滔不绝。2012年玛丽和同行的摄影记者在叙利亚霍姆斯丧生,那时她56岁孤身一人,在中国这个年纪或许已经当奶奶了。

年轻时谁不曾热血勇敢过,但年纪渐长便被世俗压力消磨了,究其原因还是恐惧,对年老时孤苦飘零的恐惧。

玛丽是个反例,她始终如此。

回到标题,文艺青年硬核起来什么样子?

把所有勇气和力量,倾注于一个纯粹的追求。

 3 ) 《私人战争》

这是一部传记电影。讲的是著名的战地记者玛丽·科尔文的小传。玛丽是《星期日泰晤士报》的记者,曾多次深入战火纷飞的热点地区采访,在斯里兰卡被炸瞎一只眼睛。于是就有了“独眼女侠”的绰号。她还曾奔赴科索沃、车臣、 东帝汶、中东、塞拉利昂、津巴布韦等战争前线。报道了“阿拉伯之春”反政府运动,2012年在叙利亚战争爆发时于胡姆斯遭火箭袭击身亡。

影片中真实的再现了玛丽多次违反军方的禁令,在硝烟弥漫的街区中穿行,采访战斗中的士兵,惊恐的难民和无助的儿童。她说:“我讨厌处于战争地带,但我又觉得不得不这样。当你报道一场战争时,你必须去那些你可能被杀的地方,或者其他人被杀的地方。”她一直是这样做的。多次遭遇袭击,身边保护她的士兵不停的倒下,她的同伴也为此丧命。可她仍然像她自己所形容的那样,犹如”飞蛾扑火“般的冲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其中有一个细节,玛丽的同伴在遭遇炮火死去时,和她同路的阿拉伯翻译在咕噜着《可兰经》中的章节,她的另一个同伴在悲痛的祈祷“我的上帝耶稣啊!”此时的玛丽显得有些落寞。我想,她或许没有什么宗教信仰,她信仰的是她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她永远相信的是人性,她相信用自己的力量可以唤醒人性的复苏,让更多的人去注意和谴责这种野蛮的杀戮。她所涉及的范围在许多时候已经远远超出了报社对她的要求。所以我想,在她身上除了强烈的敬业精神之外,还有她天性中的那种强烈的渴望冒险的成分吧。无论如何,在她职业生涯的所有举动都是令人敬仰和钦佩的。

相比之下,咱们的媒体工作者也曾经有过这种敬业和牺牲精神,在平型关战役、辽沈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中,都有许多新闻工作者战斗在第一线,并因此献身。可惜这种精神并没有传承下来。记得在1979年的战争中,攻克越北城市谅山本来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可是在新闻中,我只看到55军宣传处的一个干事拍下的部队在谅山街头巡逻的一张照片,更不用说一线的战斗场面了。和平是好的,不过和平时期也培养了许多怕死鬼。一个战地记者,碰到这种战斗场面,不是往前冲,而是找出各种借口往后缩。和玛丽·科尔文相比,我们这些貌似男子汉的记者们不知做何感想?

影片中,玛丽曾这样说过:“你得找到真实的历史,如果你丢失了它,那么你对任何人都没有帮助,只是自我感觉良好罢了。”一直以来,公众对于新闻的要求都是“客观真实”。可是要真正做到客观真实是很难的,恐怕连玛丽这样的优秀的记者也很难做到。她自小接受的是西方价值观的教育,头脑中对那些不合自己口味的事件预先就充满了成见。你看,玛丽所采访的组织多是西方暗中支持的,如斯里兰卡的猛虎组织、叙利亚的反对派等。玛丽在采访叙利亚反对派组织的一个小头目中有一段对话。

玛丽:你逃跑了。

头目:谁逃跑了?

玛丽:你逃离了阿萨德的部队。

头目:是的。

玛丽:为什么?

头目无语。

玛丽:你想要自由对吧?让我报道你的故事吧。

看了这段对话,感觉玛丽不像是在采访,倒像是在诱供。从这样带有倾向性的报道发布在《星期日泰晤士报》的头版上,可以想见对公众会有怎样的影响,舆论又是在怎样的引导公众了。这也就怪不得在西方民众眼中,中国人仍然是留着长辫子横卧在鸦片烟枪中的一伙群氓了。

好吧,即便玛丽所采访的事件都是真实的,那也只是反映了一个局部地区的真实。而历史的全貌是由无数个“真实”组合而成的。好像一副大的真实的拼图,是由无数个小的真实的碎片拼接而成的。例如玛丽在报道伊拉克被枪杀后掩埋的几百名无辜者的事件后,我们的感觉一定是:萨达姆是个恶魔。这是不错的。然而它也是一个局部的概念。当我们得知在伊拉克不仅有这样的恐怖事件,还有被美军在伊拉克实施轰炸而死去的无数民众时,我们的感觉也将发生一些微小的变化。即:萨达姆是个恶魔,布什和克林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这才是对历史真实的认识。

现代战争,无论是大国直接参与或是通过代理而进行,实质上都是大国之间所各自导演的一场戏剧。在这些“导演”眼中,无辜的民众、死去的士兵都不过是这场戏剧中的群众甲和匪兵乙而已。在政客的字典里没有“人性”这个词汇。他们所看重的是那些事件中可加以利用的价值。不久前,美国以使用化学武器为由,再次轰炸叙利亚, BBC还趁此机会重推玛丽当年被杀的新闻,为部署导弹进行预热。回顾以往,看看今后,还会有许多无辜的民众和无畏的记者在战火中丧生。玛丽的一生是壮烈的,有价值的,可是一想到她或他以生命为代价所期望达到的理想,不禁有一丝悲凉。更感叹人类文明进步的迟缓。

玛丽有时候也对自己的工作产生过疑惑。她想:“我们真的能够通过报道战争改变什么吗?真正困难的是永远相信人性。”我觉得玛丽在从事战地报道的同时,也在努力的改变着自己的观念和视野。用她内心中深藏的人性和良知,用一次又一次的冒险在书写自己的讣告。我们也希望有无数个玛丽·科尔文用他们那种无畏的精神向人们去展示历史的真实画面。

影片稍感不足的是故事性不强,结构松散。这也难怪,传记片本来就很难有连续的故事,像《巴顿将军》那样已经算很不错的了,同样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因为编导重点是在写人,而不是叙事。将就看吧。

影片中玛丽·科尔文由罗莎曼德·派克饰演。将玛丽的性格,行为、表情演绎的栩栩如生。包括她的醉酒状态和神经质的表现都很到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独眼女侠”。影片中各个场景的拍摄也很好。尤其是其中有个镜头,伊拉克的原野上,远处是夕阳中的群山,近处是无尽的荒漠,在黄昏的光影下,玛丽乘坐的吉普车逆光而行。美极了!

本人评分:7.5。

 4 ) 自由的灯塔,民主的和谐

一个战地记者,深入浅出的进行各种报道,然后真相的结果却是像是一个烙饼,抹了什么酱就是什么味的。 其他的 真是无法再去编下去了安静的那算了加拿大今年大家啊考虑到卡抵扣拉手看到垃圾点开链接ZASk的结阿斯利康的结阿斯利康的骄傲了深刻的记录卡时间段里卡时间段 家建档立卡时间到了卡机的垃圾大家来看大家啊空间大家的卡拉建档立卡就立刻打开了 阿斯利康大家来看是讲道理卡机的垃圾哦对了大佬啊建档立卡建档立卡建档立卡时间段里看书几点按揭贷款将埃里克的骄傲了肯定加拉克的捡垃圾抵扣拉手建档立卡是肯德基熬了科技大厦进度款拉丝机大佬 爱上了简单快乐俺家大家圣诞节阿里肯德基阿斯利康大家按时间段卡里打卢克时加的熬枯受淡记录卡建档立卡时间到了卡即将公布,美女师傅

 5 ) 信仰,没有的人永不明白(这不是影评)

这不是影评,算个人观后感


玛丽科尔文的故事改编,她于2012年2月22日在叙利亚霍姆斯市中弹身亡。一个女人,放下舒适的生活,在全球各地寻找痛苦的故事去报道。而人类世界中最痛苦的故事可能就是战争了。

电影剧情就不聊了。那么一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呢?这背后没有点真东西,我们会这样去让自己冒险吗??所以如果说“信仰”,这才是“信仰”这二字的代表。

豆瓣上有些观众在写政治正确的问题。而这部电影人家本身就在谈这个战地女记者的故事。所以名字才叫做“私人战争”,这不是某个国的问题,而是这位女记者自己对它所不容忍的事情的战争。她战争的方式就是报道真相,跑到枪林弹雨的地方报道她所见的东西,并在那里遇难。

有些人的确有自己无法放弃的东西,可以叫信仰,也可以叫使命感。《绝命海拔》里(也是真实故事改编),杰克吉伦哈尔,就为了摸一摸珠穆朗玛峰自高的按个石头尖(也就是地球最高的地方),最后他成功了,但也遇难在山上了。他不是说去了一次就碰上这件事,他失败了,但还要去摸。

没有这种信仰或者使命感的人,根本无法理解。一个破石头尖,为啥冒着搭上性命的风险去摸????这种信仰能让我那个人承担的东西,可能是超越我们想象的。这位战地女记者,为什么那么在意那些受苦之人的感受?她为什么能感同身受?这些问题仿佛就像《大话西游》里的那句台词:爱需要理由吗?

 6 ) 中东裴淳华:说出你的故事

玛丽在影片中诱供式的采访完全符合西方人的传教士思维,高高在上的怜悯,唯有主和高尚的文明能够拯救苦难中的人,亲眼目睹战争场景就觉得自己比别人承受了莫大的痛苦,军人又该如何自处。把中东的战乱、贫困都归结与独裁专政,却不提西方政权的行径有过之而无不及。在酒店享用丰盛的早餐,与友人谈笑风生,电视机里利比亚人民却在街头游行。也许玛丽的PTSD还有酒和蕾丝内衣可以缓解,但苦难的人民是没有资格患上PTSD的。驻外媒体秉承专业与人道主义争相报道中东独裁者的恐怖行径,要把那些地狱般的场景给世界人民看,可是独裁者手里的刀又是谁送去的,你们在背后又扮演了什么角色。玛丽逝去一只眼睛受到业界嘉奖,奖励她作为记者的良知,勇气。可是阿拉伯人民失去的光明却无法偿还。

影片的名字:私人战争甚至都让我觉得讽刺,非公理 非正义 与人民无关 纯粹是大资本私人的一场战争。玛丽穿梭在中东的炮火中,她作为女性表现在专业上的细腻、作为记者的勇敢与人道确实让人敬佩,但她壮烈的一生想要表达的夙愿却是悲凉的。

 7 ) 最好的报道永远发自第一线

佳片推荐《私人战争》,伟大的女性战地记者Marie Colvin的传记影片,主演:裴淳华(Rosamund Pike)。这部影片之于曾经视记者为“第一志愿”的我的意义是深远的。什么是一个真正的记者,永远贴近真实,真实,真实,哪怕真相臭如水沟,腥如鲜血。第一手的材料不会在舒适的办公桌前靠着道听途说,靠着截取二手资源,凭空想象而成,它永远鲜活地摆在第一线,在斯里兰卡,在阿富汗,在东帝汶,在伊拉克,在利比里亚,在叙利亚,在战壕,在防空洞,在生死一线!要想揭示人间炼狱,必先历经九死一生!尽管无人理解,尽管因公丢失了左眼,尽管饱受战争创伤后遗症的折磨,Marie Colvin依然义无反顾地一次次深入险境,直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世人得以从她由枪林弹雨中发回的报道,读到了萨达姆惨无人道的百人坑,阿萨德子承父桀的虐杀平民,以及一个是非成败任世人评说的真实的卡扎菲。40岁的裴淳华以其精湛的演技扮老扮丑,甚至全裸半身,出演了其时已届花甲的老记,这份为艺术献身之情居然没能打动奥斯卡的评委,实为本届小金人遗珠无疑!

 短评

War is not so terrible for governments. For they are not wounded or killed like ordinary people.

6分钟前
  • 颍原真吾
  • 推荐

这样的人物,无论怎么编剧,演员如何演绎,都比不得本人的人生。

10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3.7

12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就是「腎上腺素成癮」罷了。改編的不怎麼樣,羅莎蒙派克在「HHhH」之後選的片子都一般。

16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个人觉得这角色太不适合裴春花了,一直印象中还是那个消失的爱人里的心机婊,心目中的最佳人选是朱迪福斯特或者是夏洛特·兰普林。玛丽科尔文传奇一生远比电影丰盈一百倍,电影拍得像维基百科的年份记事表。

21分钟前
  • 安非
  • 还行

首先选错演员,裴的气质里浸透着白左的政治正确以及传教士的那种自我优越感。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哪件事情就更重要的列表,作为遇难的记者本人,当然是被卷入了、进而做出了某种堪称难得的实践;但作为一部取材于此的电影,到底要表达什么呢?向来,即便在延安的炕上,也有很多可怕的角落。而人在这个世界上的选择和行动是无尽的,谁更值得被记录?也许名片是一种反讽,因为这个地球上真正要消灭的正是“私人战争”。

26分钟前
  • 拾贰进壹
  • 很差

一个三脚猫编剧把一个伟大的故事讲的支离破碎,把一个伟大的人物写的苍白无力

29分钟前
  • NarvikAustin
  • 还行

裴淳华什么都能演。在战地不如在伦敦的种种不适应好看。

34分钟前
  • 黄小米
  • 还行

对手戏真的很重要,多南真的让人出戏。裴淳华有几场非常不错的戏。

35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还行

裴淳华是宝藏级的女演员,而且现在各种驾驭中东题材...作为一部很可能没办法入围学院奖的作品,裴淳华的表演可以说是今年看过的最佳

40分钟前
  • 竹和
  • 推荐

60/100 主角个人私生活的故事线和战争采访故事线都完成的不够,人物内在情绪达不到共情的水平,战地相关的情节又缺乏真正一击制胜的时刻。两条线相结合也做的马马虎虎,观众只好自己寻找感悟时刻,总之几乎没有说清楚任何事情。

42分钟前
  • SELVEN
  • 还行

穿着高档内衣冲入战火,戴着黑色眼罩寻找真相。当伊拉克的土坑掘出上百具带布料的尸骨,伦敦的报社里却在讨论刊登在周末头版会否影响读者的心情。当阿富汗的路边横陈着因炸弹死去的男孩,英国的聚会上正在庆祝一个月戒酒会的成功。当叙利亚上万平民正在谎言里被抛弃,美国的演播厅却只能叮嘱努力平安。

44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题材护驾很难搞得糟糕,不过总觉得女主的人物塑造缺些什么,战争创伤的灵魂确实,但是内心战争对人创伤的反思却浅显了些。好在裴淳华表演实在到位(给个提名好吗),满目疮痍的场面也的确震撼人心。以及,请给我一打多南。7/10

45分钟前
  • 考拉先生
  • 推荐

人类不配。//电影一般,裴阿姨加一星。

50分钟前
  • 本初老儿
  • 推荐

《刺杀本.拉登》的质感,裴淳华不输劳模姐。

53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This is not a bra. This is La Perla! 裴春华这次真的是演了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角色啊。

54分钟前
  • 逢澶Ty
  • 还行

作为叙事而非纯记录,编剧还是太过忽略character development了。虽然最后的爆发更像某种不了了之,但所有场面的冲击力和风压都是实打实的。

58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令人作恶的虚伪西方视角和价值观,全片只剩演技。用电影妄图绑架政治是可笑的虚无主义。

60分钟前
  • 李风
  • 还行

有个战地记者说过:“我像个士兵,但是重要的区别是,我没有枪。”但实际上,她/他们用自己的“长枪短炮”摧毁已经堕落且虚伪的世界,去捍卫残存的真相和人性。

1小时前
  • Fleurs.哼哼
  • 还行

好莱坞终于在几部伊朗危机、中东战争甚至阿富汗战争后欲语还休又姗姗来迟的开始利比亚和叙利亚战争的故事,主旋律本质上对于阿拉伯之春的肯定和倡导的民主自由

1小时前
  • [Deleted]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