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照

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1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2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3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4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5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6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13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14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15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16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17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18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19西线无战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10:23

详细剧情

该片改编自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撰写的同名经典小说,讲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保罗·鲍曼和同学莱尔、米勒参加了德国国民志愿兵,被派往前线与法军作战。在战场上,他们目睹到了残酷的饥饿、血腥和死亡,战争的荒谬无情让保罗从迷恋战争到心灰意冷。

 长篇影评

 1 ) 这部电影,并不是《西线无战事》

如果1930年12月5日那天,在柏林放映的是今天这个版本的《西线无战事》,戈培尔大概不会那么丧心病狂的在剧院里放老鼠,作者雷马克之后也不会被开除德国国籍。

毕竟,在电影的原创剧情里,德国财政部长马蒂亚斯珍视战士生命,忍辱负重极力促成协议签署,如果不是法国元帅福煦在谈判桌上的刁难,双方本来能早一点签署协议,包括主角在内的诸多士兵就不用白白送死。

德意志帝国财政部长马蒂亚斯·埃茨贝格尔

而那位最后一分钟发起冲锋的德国将军,则更是导演虚构出来的人物。事实上,一战中因为拒绝传递停战命令而臭名昭著的反而是美国远征军的约翰·潘兴将军,由于他没有指示手下暂停进攻行动,11月11日停战当天有将近11,000名士兵在战场上或死或伤。

所以你看,这样一部与原著相去甚远的改编作品,有什么值得让纳粹们紧张的地方呢。只要你树立起一个具体的靶子,所谓的“反战”便很容易就陷入针对个体的讨论中,并隐含了野心家们所钟爱的暗示:如果换成不同的政客,不同的指挥官,结果似乎就有可能不同。

而这一点,就是原著与电影最大的不同。

读过原著的朋友应该对此有极深的印象,小说洋洋洒洒上百万字,却从未指明主角们参与的是哪场战役,也没提及过任何高层人士的姓名,更不曾探讨过任何战略战术,甚至连“英国兵”、“法国人”这样的字眼通篇也就出现过十来次而已。故事始终围绕主人公保罗和他所处连队的这些普通士兵展开,以一种极其纯粹的,最底层的视角展示着战场上的残酷。

整部小说里,真正的敌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战争”本身

正是这种没有具体目标,近乎将战争作为抽象概念进行批判的手法,让《西线》从诞生其至今近百年的时间,仍然位居世界反战作品的“伟大”之列;正是因为雷马克几乎没有指名道姓,才使得“战争”本身的恐怖、肮脏体现得更加纯粹,批判的力度更加猛烈。任何人在这部作品面前都不再能利用国别、民族、信仰、政治倾向、意识形态等等常见的方式去美化战争。

而电影,却似乎在任何方面都削减着这种残酷性。

我举几个个人认为最明显的例子,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注:以下文字的引用部份均来自于原著,后续不再重复说明


饥饿

……而我们却骨瘦如柴,饿得要命。我们吃得太差。食物里过剩的代用品吃得我们生病。德国的工厂主成了富翁——我们的肠子却忍受着痢疾的折磨。茅坑里始终蹲满了人——祖国的人真该来看看这一张张灰黄的、可怜的、顺从的脸,一副副佝偻的样子。绞痛正从他们体内榨出血,而他们,顶多用疼得抽搐扭歪的嘴苦笑着说:“根本没必要提上裤子——”

与坦克碾过战壕,履带下血肉迸裂的画面相比,“饥饿”恐怕是战场上更加阴沉的底色。

小说开篇第一节就围绕前线士兵与炊事员因为分饭问题产生争执的情节,赤裸裸的向观众展示了战场上一顿饱饭的价值。当时主角所在连队在一场战斗中损失惨重,150人只回来了80人,而炊事员却是按原人数准备的物资。发现这一点后战士们兴奋异常,没人再去为死去或躺在医院中的战友哀伤,反而都催促炊事员把配额发完——因为这意味着每人可以分到双份,包括食物和烟。

“他们要么躺在野战医院,要么合葬在了战场。今天,就不用你招呼了!”
……加登喜形于色:“老天,什么叫走运!这些全归咱们了!人人有份儿——等等——没错,每人正好双份儿!”

这种老兵身上务实到近乎荒诞的作风,本是要体现战场上的残酷,但是到了电影中却成了卡特谴责炊事员思想僵化不知体恤士兵疾苦的愤怒,两种意味迥然相异,我们不去比较谁更高明,但总之,你绝无法从后者中体会到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士兵对饥饿的恐慌。

……吃饱的价值相当于一条坚固的掩蔽壕。我们之所以贪吃,是因为吃饱能救命。

或许是因为难以拍出抓人眼球的画面的缘故,电影对这种战场更深沉阴暗的底色无意细究。即便他们突入敌军战线后也会就地扫荡桌上的残羹剩饭,也会偷鹅之后躲在仓库里大快朵颐,但依然,你恐怕很难能从这些眼神清亮,发型考究,肤色红润,面颊饱满的士兵身上感受到原著中那种如影随形,深入骨髓的“饥饿感”。

哥们的肉都快挡住鼻子了,你说他是个缺吃少喝的士兵我是不信的

也正因为此,电影中米勒和农家姑娘发生艳遇的那场戏就显得更加莫名其妙。三位姑娘为什么那么轻易地就同意米勒跟她们走?是出于恐惧?还是一见钟情?其实都不是。书中对这场艳遇背后的原因交代得清清楚楚,就是饥饿二字。

和大兵春宵一度之后可以换来几顿饱饭。所以三位姑娘几乎立刻就和他们达成了“协议”。朝不保夕之下,道德感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战场上所发的一切都要让位于实际价值。

而这一点,就带出了另一件处电影让人啼笑皆非的改动——那件从法国姑娘处得来的围巾。

从军靴到围巾,令人费解的改动

这条围巾的原型,其实是小说中一名叫做克默里西的伤兵的靴子。

最初,主角一行人商量着前去医院探望这位战友的时候,都以为他不过是大腿中了一枪,甚至说这“简直就是个不错的返乡证”。但等到他们来到病床前见到克默里西的实际状况后,却全都变的不知所措起来。当时这位士兵还还不知道自己的腿已经被截去,但保罗等人却看到他脸上已经爬满了青色的血丝,肤色蜡黄,他们立刻明白,“克默里西走不出这件大病房了”。后来当保罗再次来到病房看望克默里西时,后者终于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开始拒绝进食,不说话,也不张口大叫,只是静静地流泪,等待自己生命的结束。这期间,医院的医护人员从他们身边经过,只是瞟他一眼,就又走开了——克默里西已经无药可治,而他们正在等着他的病床空出来。

几个小时过去,在突然地发出呻吟与呼噜声之后,克默里西终于断了气。保罗精疲力尽,认为这是他所经历的“最令人不安和痛苦的告别。”

正是这名士兵,在死后留给保罗一双质地上佳的靴子,并辗转在几位士兵之间传承——事实上,在众人看到克默里西已经时日无多的那一刻,米勒就已经开始惦记他床下放着的这双靴子了。搜刮战友身上的物资给自己使用,这并非因为士兵们冰冷没有人性,而是前文提到的,这不过是每日与死亡相伴的他们被战场教育出来的务实精神而已。

假如克默里西还用得着那双靴子,米勒一定宁愿赤脚跑过铁丝网,也不会花心思想着弄到它。但现在,就克默里西的情况而言,那双靴子已对他毫无用处,而米勒刚好需要它。
……对我们而言,唯有实际的,才是正确的、重要的,而好靴子太少了

而电影却反其道而行之,将“战友的遗物”换成了“猎艳的战利品”,恰恰将一个在战场上毫无用处的物件拿来作为士兵们的精神寄托。

这种透着酸腐味的一厢情愿,也再次消减了战争的冷酷性。导演似乎认为,对姑娘身体的憧憬代表了年轻士兵对和平的渴望,也体现了他们体内原始的“生命力”。但问题在于,这条围巾来自于一位法国姑娘,却被一帮德国大兵视若珍宝手手相传。这种情节的诡异就像是日本鬼子睡了一个敌占区的农家闺女之后,还拿走了人家的红肚兜闻来闻去,然后号称这种行为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导演是真不嫌牙碜。

在原著中,作者在后续章节中几乎立刻就揭开了这种虚伪。保罗等人与法国姑娘们春宵一度之后(原著里赶去赴约的是包括主角在内的三人)食髓知味,还念念不忘地憧憬着某种浪漫关系。但姑娘不动声色的表现却让保罗大失所望。作者写道,“人们相信奇迹,但事后才知,奇迹不过是块面包。”,借主角之口,把这种幻想狠狠地嘲讽了一通。

所以,导演等于是把原著中作者特意否定、丢弃的东西全都捡了回来,当成宝一样大肆渲染。

为了什么呢?大概是觉得这样做能沾染些许香艳气息,在这些青春年少的大兵身上飘洒一些荷尔蒙作祟的段子能让影片更加“好看”吧。

异化

战场会将人异化成野兽以求得生存。

……我们变得凶残,变成强盗、杀手,变成我们眼中的恶魔。这股气浪以恐惧、愤怒和贪生怕死让我们力量倍增,让我们去拯救自己,去拼杀。这时,哪怕敌军中有自己的亲生父亲,我们也会毫不迟疑地将手榴弹掷向他的胸膛!

在这种环境下,文明社会的那一套礼义廉耻没有生存空间,甚至连拉屎撒尿这种事情也统统回归自然。老兵们不屑于进那种“带顶又牢固”的公共厕所,转而选择拾取那种“四处散落的小箱子”来解决问题。

我们将三只箱子围成圈儿,惬意地坐了上去。不坐满两个钟头,我们绝不起来……光天化日拉屎撒尿已然是种享受。如今我已不明白当初我们为何会对此感到害臊。它不过是和吃饭喝水一样自然而然。或许它本来就不值一提。

这种幕天席地蹲在箱子上围成圈在一起拉屎撒尿打扑克的场面导演大概难以忍受,于是仍然为演员进行了“升舱服务”,道具组选取了一块开阔隐秘的林地,搭建了一处带顶的简易厕所,让他们最终沐浴在和风煦日中完成了这个场景的拍摄。

在这么美的环境里蹲坑,度假村都不敢这么搞

导演心中如此难以割舍的精致感,也被带到了主人公在弹坑中的那场白刃战中。

原著对保罗在这个场景中先杀人再救人的行为转折铺垫了相当丰富的心理活动作支撑。其一,这是保罗第一次亲手杀人,近距离击杀敌人的心理冲击让他难以承受;其二,也是更重要的原因,保罗此前刚刚结束了一次休假,与家乡亲人的短暂相聚,让他内心涌起了难以抚平的厌战情绪,这种情绪先是经过与战友重聚的发酵,又被对方垂死挣扎的呻吟声催化,最终成了一种灵魂拷问——此时此地,他已经被战场异化成了一个野兽。

……假如爬行时我没有遗失左轮手枪,我会给他一枪,但用刀,我无法做到。

为了减轻这种心理上的负罪感,保罗翻出了对方口袋里随身携带的照片、信件,以及身份证明,嘴里胡乱许诺着今后会寄钱给对方妻女,甚至以后还会继承对方的身份,回去也当一名“排字工”。

电影此处情节到这儿就结束了。而原著中,重要的转折才正要开始——几个小时过去,当肾上腺素水平恢复正常,紧张恐惧的情绪逐渐褪去时,保罗意识到,自己之前念叨的承诺其实完全是瞎掰。原先的愧疚感在他回到战壕,听到战友的安慰后,瞬间化为无形。

我不再去想那个死人了。他对现在的我来说已无足轻重……当初在那个弹坑里,我不过是说了番疯话!“只是因为我不得不和他一起躺了那么久。”我说。战争毕竟是战争。

于是,那道在弹坑中倏然涌起的“人性之光”,就这样被冷酷的生存法则吞噬掉了。

战场上,人的异化才是常态。

而对导演来说, 他需要的大概只是展现“年轻士兵后悔杀人”如此的意向而已,于是将这段情节掐头去尾,扔进了电影里,让它最终变成一段突兀而又做作的陈词滥调。

未来

最后再说说小说中的核心,也是最终被电影完全摒弃的那部分内容吧。

原著基于第一人称视角写成,包含了主角保罗大量的内心独白,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关于他们这批“钢铁青年”未来命运的诘问。

“战争结束后,我们该何去何从?”

……年岁大的人和他们的往昔关联密切。他们有家,有妻子和孩子,有职业和需求。这一切强大到无法被战争摧毁。而我们,只有父母,或许还有个姑娘。……除此之外,我们再没什么别的了。也许有些热情、爱好,还有学校。就算这些,现在也荡然无存了。
一听到“和平”这个词,我就想,以后去做些难以想象的事,或许我真的会这么做……可我根本不知道能做什么。我只想到职业、学业或工资这些事——让人厌恶。
我突然感到一阵绝望,前途一片黑暗……两年的枪林弹雨——这段记忆,随后怎么可能像脱袜子一样轻易抹去。
……艾伯特脱口而出:“战争把我们的一切都毁了。”

这些讨论和独白贯穿了小说的始终,不仅体现出这些年轻士兵迷惘和痛苦的精神世界,也透过战争对他们的价值观、信仰和道德规范的毁灭,引起人们对战争的强烈谴责和反思。

但是,电影对此却几乎没有任何体现。

导演宁愿对诸如新兵连团灭,坦克碾人等“大场面”拍上十几分钟,或是动辄来上一段构图考究,调色高级的空镜头,但在表达士兵们未来被剥夺的无力感上,却吝啬地只在众人削土豆时蜻蜓点水般提起过这个话题。 卡特问保罗战后要做什么,后者的回答只是短短一句“不知道,我想不出来”,仅此而已,场景就此结束。

就这么一句台词,能说明什么呢?

西线无战事,有趣的是,电影直到剧终落幕,也没有表明为何这个故事被称为“西线无战事”。

事实上,原著的名字来自于主角保罗阵亡的那一天。“……那天,整个前线都寂静无声。军队指挥部战报上的记录仅有一句:西线无战事。”

没有战事,为什么主角死了呢?

对于个体而言,不需要宏大的命题,结束士兵生命的,可能只需要一颗小小的流弹,而这样的事件,在战报上,根本不值一提。所有的喜悦,悲伤,伤痛,折磨,思考,梦想,只需要一颗弹片,就会让一切戛然而止。

战争是丑恶的,不应被以任何形式去歌颂和美化。

在我读的小说版本中,译者姜乙在“后记”中提到,“没有哪位作家曾像雷马克一样,如此公开而不留情面地将战争描写为对生命巨大的敌意,和残忍、痛苦的野蛮之海。尽管民族主义势力视战争为力量之源和即将到来的共同体之核。”原著出版于1929年1月,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在德国国内销售超过百万册。这种对战争本身的深刻批判,让任何试图以民族主义或是意识形态为旗号发动战争的统治者坐卧不宁。1930年《西线无战事》在好莱坞被搬上银幕,但戈培尔阻止了这部电影在柏林的首映。雷马克被迫流亡瑞士,而小说也同时被纳粹列为“有害的,不受欢迎的”作品在德国被禁。

1938年,雷马克被剥夺了德国国籍。

我想,如果当年上映的是如今这部电影,戈培尔大概不会如此大反应,毕竟按照这部电影的改编,纳粹更有理由向众人宣告,你看,若不是法国人如此傲慢无礼,我们的士兵又何必白白送死?君不见,在真实历史中,正是康边停战协定点燃了德国国内的舆论,让德国人民感到的自尊心受辱,因此也间接推动了希特勒被选上台,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之一。

1940年6月,法国遭到德国占领,巴黎沦陷,同月22日希特勒选择在康边停战协议签署的同一处位置与法国签署和平协议,对法国的羞辱意味不言而喻。

如此看来,电影莫不如换个名字,做个原创故事似乎更合适一些。不必伪装深刻,也不必消解痛苦,浅尝辄止,娱乐至上即可。

毕竟,拍一部让大家放心大胆地去感受画面中血肉横飞的爽片,也不是什么罪过。但是要小心的是,导演就尽量不要再安排“到农家偷鹅”这种桥段了。因为德国什么情况不太了解,但在我们这儿,如果侵略者进村抢了家里的鸡,大人反抗未果,最后小孩子拿起枪孤身一人追踪至树林然后一枪崩了你的话,妥妥属于少年英雄的经典桥段,是绝不会有人去同情那个鬼子,更不会起到任何反战效果的。

The End.

 2 ) 虚无的真实

观看这部描影片时,我的脑海里数次浮现出《战地1》的游戏序章场景——当玩家扮演的士兵阵亡时,屏幕上会出现这名士兵的姓名和生卒年,随后视角转移到另一位战友身上,继续作战,然后再次阵亡……一开始,我会因自己的操作不够谨慎而感到懊悔,但我很快发现,即使操作再完美,死亡仍然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设计让我立刻感受到了一种浓烈的虚无,也让百年前的战场阴影变得无比真实。

我在《西线无战事》中再一次感受到了这种虚无与真实。尽管很多人将它与《1917》做比较,但显然《西线无战事》没有在刻意追求战场上的光影美感,而是着力于描绘士兵的饥饿、肮脏与恐惧。我们跟随着保罗,见证战争的谎言让无数青年沦为行尸走肉,直到迎来不可避免的死亡。在他倒下的那刻,我甚至为他感到轻松。为我知道幸存者并没有迎来解脱,而是将在悲怆与怨恨中炮制第二次战争。

关于保罗之死,原著的描述是,“他于一九一八年十月阵亡,那一天整个前线是如此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马雷克并没有提及死因,而在片中用浓墨重彩的戏剧化桥段来呈现保罗“一战最后牺牲者”的身份(1930年版则是加入了“抓蝴蝶”这一桥段)。这些改编在某种程度上也许都消解了马雷克的本义,将战争与人生的双重虚无归结在战争的残酷性本身上,但对于影像的受众而言,如此直接的画面可能比深刻的内涵更具价值。

只要人类还有战争,《西线无战事》就需要一直被讲述。它不仅提醒着人们战争的代价,更将虚无的真实展露无疑。

 3 ) 战争是什么样的

一颗炮弹落下来

六个钱包都没有还完房贷的房子没了

一颗子弹

追了很久的人儿没有了

它们很便宜,它们到处飞

从天空中飘散下来的"小玩具"

踩到下半身就没有了

哪怕一无所有的人

灵魂也在恐怖中魄散

这是战争

没人会再为它叫好

春天的糜烂性气体取代花香

夏日的轰鸣声盖过蝉鸣

秋天的河水是黑色的

整个冬季唯一的油料

在前线废弃的弹坑里燃烧

这是战争

谁的父亲掐死了谁的孩子

谁的梦魇充斥无眠的魂魄

子弹,火焰,死亡

是公平的

不分河岸,不分政党,种族

我们爱的人都会死去

不是在怀里,不是在衰老的床榻边

是在遥远的,未曾听闻过的无名之地

我们都会死去

不是在爱人的怀里,亲人簇拥的床边

是在出征的时刻,以为会胜利的谎言里

这是战争

和下一场战争的

前夜

 4 ) 太失望了太失望了

导演到底在拍啥?原著出彩的地方几乎全部都删了,倒是保留了一点类似“可以用勺子把他们从战壕的墙上刮下来,葬在饭盒里。”这种无关紧要的台词。但是战前训练、无休止的炮击蹲战壕、众人讨论战争的原因、主角回家探亲这些全部都一点没有,这些展现原著核心精神的情节为什么删的干干净净?反倒是加了双方高层谈判这一支线,完全是喧宾夺主。

作为一部一战题材的电影,两个半小时的电影男主在战壕里呆超过半个小时了吗?一年多战场时光居然直接一笔带过,直接跳到停战前三天,那人物内心的变化与对战争的反思又如何体现?在后方休假的片段占了大量时间,但是完全是流水账,没有任何讨论和反思环节,所以你反战到底反在哪了?表现战争的残酷难道国产主旋律没有吗?表现一下人物内心的痛苦和纠结就是反战了吗?

导演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想拍什么,故弄玄虚弄腹黑高层私自进攻、督战队这种莫名其妙的剧情不仅挤占了主线,影响全片的节奏,在表现电影主旨上也没有任何作用。

很多地方改编的也很离谱,比如厨子偷鹅,原著是从德军司令部偷,本身是一个老兵油子的形象,得手之后颇有小孩子恶作剧的感觉;本片改成了从法国农户偷,这不是纯纯鬼子进村,一下就变成了侵略者的形象,那你被农户小孩打死不是活该吗?

所以到底拍了个啥?居然还这么多人吹?被90多年前的1930版全面碾压。一个原本十分的剧本,你改来改去改成六分,那我只能给你打四分,因为编剧做的完全是反向的努力,让一个原本相当讽刺和思辨的小说变成了流于形式的zzzq。即使剧本还没差到完全不能看,但是依然是非常失败的改编。

 5 ) 吃

在21世纪,我们为双十一而战!

一战的停战日是11月11日,尽管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但在我们国家知道这个的应该不多。在我们这里这个日子叫光棍节,是一场全民的购物狂欢,这充分说明了我们已经进入了后现代社会。所谓的“西线没有新闻”,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去淘宝的李佳琦直播间买买买了。

2022版的《西线无战事》是一部野心之作。把一部一百年前进入文学史和电影史的经典拍出花样并不容易,但新版没有让我失望,除了借用了原著的名字和剧中人的姓名以外基本和原著的关系已经不大。这部新作的野心极大,可以说是一战的百科全书,属于极少数成功的全景式战争片。


全景式战争片

战争片大致能分为三类。

一类是普通士兵的视角。比如《拯救大兵瑞恩》、《现代启示录》、《全金属外壳》、《从海底出击》等等等等。这类影片类似于主题乐园,观众跟着士兵来“经历”战争。这类影片的质感好,可以填充进无穷无尽的细节,大多数能进入影史的战争片大多都是这一类。毫无疑问,老版本的《西线无战事》是这一类型战争片的鼻祖。

元首之怒也算经典了

还有一类是走高层路线,这类苏联人拍得多。这个类型中我唯一看得上的是德国人的《帝国的毁灭》,拍的是真好。当然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也绝对是杰作,只是库神实在有点玩世不恭,大概不会有人把这部作品当做战争片来看。我门国家这类作品也不少,常见于红色题材。在这类影片中,最典型的情节是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喝着酒,吃着红烧肉,就做了一些左右一个国家的命运的伟大决定,颇有点“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只是战争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灰飞烟灭的恐怕不只是樯橹,所以国产战争片没人爱看。

阿尔及尔之战,反恐战争的典范,绝对超前

第三类是最罕见的全景式战争片,高级将领+普通一兵,这是最难驾驭的。这个类型里杰作更少,我能想到的杰作大概只有法国人的《奠边府》和意大利人的《阿尔及尔之战》,都不太出名。2022版《西线无战事》也是这个类型,而且是杰作。

2022版的《西线无战》在尝试拍一部一次世界大战的百科全书。在两个半小时内想拍一部百科全书,要么是天才,要么是疯子。但无论是天才还是疯子来拍,最后的结果大概率会是苏联《解放》和《莫斯科保卫战》这类缺乏质感的平庸之作。所以想成功取舍就很重要,一些地方要像冰山一样,漏出10%,然后让观众来脑补90%,这就对观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造成了口碑的两极分化。


吃——底层士兵拒绝非人化

《西线无战事》1930版是一个经典,他几乎提供了一个士兵视角的战争片模板。这类影片从训练开始,完成从死老百姓变成士兵的过程,然后观众跟着主角进行一段历险,经历战争,这几乎成为战争片的标准模式一直到今天。

《现代启示录》经典中的经典

鲁迅先生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中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战争片大多数是悲剧,喜剧版多半是“抗日神剧”,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战争片撕碎的一般都是“人性”,这个过程一般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拿敌人不当人,就像雷锋同志说的:“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敌人这种东西,那是怎么折腾他们都不过分的。但是有时候是你对敌人残酷无情,有的时候是敌人对你残酷无情,你拿别人不当人,就别怪别人也拿你不当人。时间久了,就是自己也不拿自己当人了,这就完成了第二步——对自己的非人化,《全金属外壳》是这一类型的典范。更经典的《现代启示录》直接完成了第三步,人退化成兽,最后变成远古邪神,被吸进了“The heart of darkness”。

《西线无战事》2022版非常敢干的一件事就是,士兵从来没有非人化,他们既没有对敌人非人化,也没有对自己非人化,他们自始至终都是人,没有被战争改变。士兵们的生活并不围绕作战展开,而是围绕一件事——“吃”。影片中他们有空就吃,抓紧一切时间吃,从头吃到尾,最后为了吃丧了命。

劫后余生抓紧吃一口

吃是生存的必须,拿破仑说过:“An armymarcheson itsstomach.”如果不吃,人就死了,就不是人了。Paul第一次经历过恐怖的炮击后,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吃,这是战友 Katczinsky给他的一点安慰。劫后余生的人并没有失去胃口,而是抓紧一切时间吃。

原著中也有不少吃,印象最深的是Paul他们几个从司令部搞到了一头小猪,吃得不亦乐乎,由于肚子里太久没有油水吃完后拉得更加不亦乐乎。他们甚至还用肝肠和面包和法国姑娘换来了春宵一夜,没错,谁能拒绝肝肠呢?这些情节在新版电影里基本都被删掉了。我认为这也是成功的改编,在影片中最神圣的就是吃,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能比,哪怕是女人。

家书抵万金,但是还是吃最重要

新版中,在饱餐一顿法国大鹅后,Paul和Kat一起读家书。这封家书基本是一个德国版的报菜名,后方寄来四份香肠和猪油,几个蛋糕,酸菜和小牛香肠,一些鸡蛋和一罐李子酱,听的我都饿了。在这里,吃代表温暖的家,吃和家是一回事儿。

要吃不要命

影片中最壮观的一场战斗中,Paul小队九死一生攻入了法军战壕,他们偶然间发现了法军厨房,马上置生死与度外,放下武器大快朵颐。战斗是为了什么?与其为了祖国,还不如说是为了吃,吃比祖国神圣多了,值得用生命争取。

没有吃的那就只能喝了,哪怕是脏水也要喝

在无人区,Paul手刃了一个法国士兵,他心怀愧疚。如何赎罪呢?吃的是没有了,那就喝吧,可惜只能给他喝混着泥巴和鲜血的脏水。

双份晚餐,可惜他已经没有胃口了

人死了,饭也别浪费

在激战过后,德军已经知道德皇已经退位,谈判正在进行,一切即将结束,士兵们陷入了疯狂。他们怎么庆祝呢?当然是吃。由于死人太多了,炊事兵得到的口粮远超士兵数量,因此每人分到了双份,这已经是天大的福利。Tjaden终于失去了胃口,用餐具自杀了。在武器唾手可得的前线,他选择用餐具自杀,这是神圣的武器。他死后,他的双份口粮被另外一个人抢走了,只有有胃口的人才能生存。

偷了两个鹅蛋而已,至于吗

不少观众对偷鹅的剧情失望,觉得德军这么干就不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了,是偷鸡摸狗的鬼子进村,但这恰恰说明了编剧和导演是高明的。如果真的是鬼子进村,哪还用得着偷鸡摸狗?如果是我进村了可不光要鹅,我还要花姑娘呢,刺刀一上,什么好东西都得交出来。Paul和Kat为什么不像鬼子一样拿枪去抢,而是选择偷,说明他们还是人,既没有把自己非人化,也没有把法国人非人化,还是用正常人的逻辑在思考。Kat被抓一路狂奔,Paul偷鹅被发现甚至还有点不好意思,只拿了两个鹅蛋。虽然他们他们是杀人如麻的百战精兵,但仍然是人,心中仍然有愧疚感,这是文明的象征

在法国小说《悲惨世界》里,冉阿让为了不让外甥饿死,偷面包被判刑5年。人若为了面包犯罪,那么有罪的是这个世界。在一战的残酷环境下,偷鹅是否有罪?人会饿,饿了要吃,德国人饿了,但他们没抢,他们偷,他们是正常的人,没有异化。但在法国农场主看来,德国贼当然有罪,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向德国小偷射击,只是枪法太差,最后Kat还是死在农场主儿子的猎枪下。德国小偷的该死之处不在于他们偷,而在于他们是德国人。农场主眼中德国人的命值不上一颗法国鹅蛋,他是异化的,而这是法国政府希望看到的,这是有系统的让他们异化。

如果人愿意为了鹅蛋而死,人命不如鹅蛋,有罪的是战争。


“you are what you eat.”顶层的非人化

西方有谚语:“you are what you eat.”食物的最基本要求是能吃,然后是够吃,如果要求再高一点,那么他应该是洁净的,如果再高一点,才是营养均衡,才是好吃,如果再高一点,那就是新鲜,是稀有,是摆盘,是餐具。士兵对食物的要求是最基本的能吃和够吃,卫生都是非常奢侈的。影片中士兵的手从来没干净过,吃东西基本都是用手抓,我甚至怀疑他们吃的到底是面包还是泥巴。士兵门手中唯一一次出现餐具也不是用来吃饭,而是自杀。

影片中军官的要求就直接拉满,要摆盘和餐具,讲究餐桌礼仪。影片中的众多转场镜头都是通过食物进行的,高级军官的几次出场让人印象深刻。军官们的用餐时间和士兵们正好相反,士兵们是经历战斗后,劫后余生吃,而军官们恰恰是在进行决定上千万人命运的谈判之前吃。

丰盛无比的早餐

吃一半的早餐。军官第一次集体亮相是在早餐餐桌上,雪白的瓷器和丰富的早餐和前线士兵形成鲜明对比,看得我都饿了。但是福熙元帅不让他们吃完,直接要求谈判,法国人并不想让德国人吃。

胜利者有面包吃,失败者只能饿死

福熙元帅的面包。在德皇退位后,福熙元帅拿起了一个牛角包咬了一口,很嫌弃的让侍者也来尝尝,并不是当天新烤的。然后德法双方开始谈判,法国人这边放着一盘并不新鲜的牛角包,而德国人面前什么都没有。双方开始谈判,Erzberger描绘了德国战败的可怕后果,德国兵甚至没有车带他们回家,逃兵会在乡间游荡,平民将面临饥荒和无政府的混乱。胜利者在关心牛角包是不是新烤的,而失败者无权祈求公平,他们只能饿死。这样的后果是法国将在20年后将自取其辱。

将军最后的晚餐,红酒和鹌鹑

将军最后的晚餐。全片中最有意思的是德国将军的晚餐,这一餐颇有点最后的晚餐的味道。既然是最后的晚餐,那就一定和《圣经》有关。将军吃的是鹌鹑,鹌鹑是圣经中重要的食物。《出埃及记》中,摩西带着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一年后,民众在荒野中只有上帝降下的吗哪吃,他们开始思念埃及的美食,一些人甚至想重返埃及,完全忘记在埃及受的苦而祈求上帝拯救。上帝在愤怒中降下许多鹌鹑,在以色列人吃鹌鹑的时候,“用最重的灾殃击杀了他们。”

上帝的愤怒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以色列人对神的信心不足,而且他们贪得无厌。在《西线无战事》2022版中,将军对战争已经丧失信心,把一切责任推给社会民主党。另一方面,将军的伙食和前线士兵的伙食形成鲜明对比,而他甚至把吃不完的肉喂狗,把喝剩一点的红酒泼在地上,这是贪婪。将军犯了和以色列人一样的罪,上臂必将用“最重的灾殃击杀他”。只是在这之前,他要拉上士兵垫背。


一战和现代性

一战各国被动员士兵的伤亡率,你们体会一下

一战对普通士兵最大的震撼是残酷的战壕战和巨大的伤亡。这种伤亡的规模是以人口比例来计的,完全超出了之前人们对战争的认知。现代战争中部队一般伤亡率达到20%就会有失去战斗力的危险,30%则是全世界军队公认的伤亡率界限,超过30%,仗就没法打了。在主要参战国中,法国战争死亡人口占总人口的4.29%,英国是2.19%,德国是3.82%,奥斯曼土耳其甚至高达13.72%。注意这是总人口,如果把分母换成适龄参军人口的话这个比例就高得吓人。简单的计算,扣除女性,老人和小孩后,适龄人口中的死亡率+伤残率轻轻松松上10%,可以说欧洲的一代人都打废了,一战中的伤亡率甚至高过二战(德国除外)。有一种说法是二战后大英帝国的迅速衰落是因为高级人才储备不足,那么人才都去哪儿了呢?他们都挂在一战德国人的铁丝网上。战争开始的时候,无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认为,新技术一定带来的是战争的速战速决,但谁都没想到战争居然持续了这么长时间,并且让各个参战国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

无比高效的杀人机器

所以一战和以前战争的根本不同在于技术的不同,新技术带来更大的恐惧,这是一场现代战争,这个现代的意思是理性主义和效率主义。一战中已经能看到很多现代武器的基本雏形,杀人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在一战前,陆军唯一能称得上技术装备的就是大炮了,一战中炮兵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说,依托铁路和公路的快速补给和军队调动让战争规模迅速扩大,机枪、火焰喷射器,飞机,毒气,坦克的运用给士兵带来了极大的恐慌。对于一战中的士兵来说,他们在体验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之前先体会到的是科技带来的死亡,洗衣机的发明晚过机关枪不少。尽管从古至今,军事技术一直是战争的核心之一,但从一战开始后,技术开始成为军事力量的绝对核心,远远胜过人的因素。如果说古代还在比拼谁的士兵更强壮,更勇敢,更有纪律,一战后的现代战争则比的是谁的动员能力更强,谁的工业更发达,谁的技术更先进,人的价值在这台巨大的机器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没有任何光荣的光荣之路

战争是什么?在顶层眼中,战争是克劳塞维茨说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孙武说的“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但对普通的士兵来说,战争是实现阶级跃迁的手段,是所谓的“光荣之路”。如果说一战之前普通士兵还有光荣的话,一战和以后的战争士兵能获得的光荣则微乎其微。

恐怖的炮击

无论是《西线无战事》的小说,还是1930版本电影,其实都没有对技术进步的的探讨。老版本《西线无战事》中,技术给士兵带来的震撼仅仅在于“弹震症”和毒气。对于炮击,步兵只要是学会了听炮弹的声音,快速跑到掩体里,炮兵就没什么太大的威胁,只有在进入没有任何掩体的无人区,炮兵才是极端致命的,但也并不比机枪致命多少。毒气则更多是一种折磨,并不致命。而其他新兴的武器装备比如坦克、火焰喷射器等等则根本没有出现,更不用说其他现代性的讨论。一个一战经典影片,却不讨论现代性,多少是有点遗憾的。

2022版《西线无战事》探讨了很多现代性,既讨论了现代性,也是一首过去时代的挽歌。《西线无战事》(2022)出现了毒气、坦克和火焰喷射器。其中很多细节并不真实,但是在现代性的探讨上却恰到好处,很多人认为这是败笔,但我觉得恰恰是此片改编的成功之处。

影片中没有直接出现毒气攻击,但是阵地上的浓雾已经非常有那味了。真 德味,毒

毒气的运用。毒气是一战中的一个壮举,他是随着化学工业而产生的,最早是化肥和农药的副产品。在用化肥生产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之前,人类先学会了用毒气互相消灭。毒气是理想的武器,杀人与无形。但其实一战中的毒气远没有现在这么厉害,最早的毒气是氯气,有色又有味,根本做不到“杀人于无形”,很容易被发现,其作用也是简单地感染呼吸道引起中毒,对裸露的皮肤没什么效果。即使最后发展到了芥子气,致死率仍然很低,其主要作用是让敌方丧失战斗力,而非立即死亡。即使到了今天,化学武器仍然很难马上致死。美军的化学武器训练学校里面有一项训练科目就是为了克服士兵对化学武器的恐怖,训练过程是在一间密封的屋子里投放少量化学武器样本,士兵们在不戴防毒面具的情况下进入。在喊完规定口号,回答教官问题后可以戴上防毒面具,在达到规定时间后可以离开房间。过程当然是不舒服的,但是训练也明确地告知士兵,只要按照训练来,化学武器也没有那么可怕。当然,这种训练只是针对伊拉克这种不发达国家的化学武器,五常这种大流氓大概率是有无色无味,真的能“杀人于无形”的大杀器的,比如说毛子在莫斯科剧院中对付车臣恐怖分子(和人质)的那种。

恐怖但并不真实的场景

所以回到《西线无战事》2022版,那一屋子由于“过早的摘掉了防毒面具”而被团灭的少年动员兵显然是不真实的,但是在今天的战争中,这是非常可能发生的。在面对这样的武器时,个人的勇敢、爱国情操、训练和装备水平,都是没什么用的,士兵们除了死亡什么也得不到,尤其是宣传中所谓的荣耀。

恐怖的坦克

步兵对坦克真的太恐怖了

完全无助

坦克的运用。影片的后半部分出现了坦克,德军的表现仿佛第一次见到坦克一样惊慌失措。实际上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在1916年就投入了战场,在短暂的惊慌失措后,德国人迅速发现用平射炮可以轻易地击毁这些铁甲怪物。而影片中的时间已经是1918年,德军已经不太会对坦克大惊小怪,也正如影片中表现的,几个老兵用手榴弹轻易地收拾了法军坦克。但是在情绪上,德国士兵面对坦克时的惊慌正是面对现代性的惊慌,人的价值是不值一提的。坦克仿佛滚滚而来的现代性,压死每个妄图螳臂当车的小歹徒。

地狱也就不过如此吧

火焰喷射器。火焰喷射器是一种非常残忍的武器,看起来非常吓人。死并不可怕,死了就一了百了了,但是死的过程非常可怕。在所有死法中,被烧死可能是最痛苦的一种死法,所以大家都非常憎恨火焰喷射器。在一战中,双方抓到用火焰喷射器的士兵都不会留俘虏,直接就地枪决。但是与它可怕的外表不同,一战时火焰喷射器的射程只有几米,和步枪的射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此外储油罐是易燃易爆品,一旦被击中就会爆炸,不但喷火兵会马上置身火海,就是周围的人也很难幸免,所以一般是优先攻击目标,因此喷火兵的阵亡率远远高于其他兵种。综合起来,喷火兵的作用更多是给敌人精神压力,而非实际对敌人的杀伤。在《西线无战事》(2022)中,法国喷火兵的出场非常吓人,产生了一种“人间地狱”的戏剧效果,但只拍了“贼吃肉”,并没拍“贼挨打”,在影片中的作用也更多地是吓唬观众。

经典PTSD式瞪眼

火焰喷射器也是一种现代性武器,如果能吓住一个士兵,让他PTSD而丧失战斗力,那和直接打残他有什么区别呢?效果是一样的。在一战中这个问题还不算太严重,或者即使很严重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是我极其迫切的想看《巴比伦柏林》第四季的原因。但是用现代视角再看这个问题就有意思多了,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人患上了PTSD?是伊拉克人和阿富汗人的路边炸弹更厉害,还是这些路边炸弹带来的心理创伤更厉害?这其实是很难比较清楚的的,甚至如果只看媒体报道,那么无疑是后者更厉害。

所以在我看来,《西线无战事》(2022版)在小说和电影(1930版)玉珠在前的情况下很好的做了创新。他很好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即100年后我们为什么还要拍《西线无战事》,为什么还要看《西线无战事》。雷马克和1930年电影的主创们或许是一战的亲历者,对他们来说现代来的太突然,他们还不能很平静的面对这种变化,但是一百年后,已经进入后现代的观众,再从现代性的视角看这个故事,感受已经和1930年完全不同了。


总体战——平民参政(军)和贵族的退场

小说中一个段落是身心俱疲的士兵从前线回家休假,结果发现后方的人对前线的实际情况一无所知,依然沉浸在德国即将迎来胜利的幻想中,而最了解实际情况的士兵显得像个局外人,最后中断休假提前归队。1930版中这是重要的情节,但是2022版中则删掉了这一段落。我个人并不觉得这是一个败笔,因为新版中年轻的士兵入伍已经是1917年,战争已经进行了近3年,而学生和老师们对前线的实际情况一无所知,士兵领取的制服甚至是从上一波阵亡士兵身上扒下来的,这是比原著更加讽刺的情节。

不真实但是够讽刺

普通人而非贵族参军,进而参政议政,其实是非常非常现代的概念。征兵制,而非募兵制是伴随着民族国家一起出现的。拿破仑时代的法国军队改革让法国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有全民武装动员能力的国家,这已经是1800年左右拿破仑时代的事情了,到一战爆发不过百年。一战德国总参谋部把法国人搞出来的民族国家和动员机制发挥到了极致,这就是鲁登道夫的《总体战》。鲁登道夫名声不太好,总是以“战争狂人”的形象出现,但“战争狂人”显然是低估了他老人家的水平,如果追根溯源计划经济,那么他显然可以称得上是计划经济之父。所谓总体战,就是动员一切力量,包括通过宣传手段动员所有的人,并且通过国家机器控制一切经济资源,使其服务于战争这一最终目标。听起来确实有点疯狂,按照《总体战》的设想,国家的存在就是为了战争,但有些国家确实就是为了这样的目标存在的,比如苏联。苏联的最终目标是解放全人类,所以苏联是一个超越国家的组织,他是一个国际性组织。那么如何解放全人类呢?不管苏联怎么说,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是想通过军事手段,所以苏联整个国家的计划经济体系基本是围绕军事展开的,最后终于拖垮了自己。一直到1990年苏联解体,苏联的国家战略实际上也有脱离开鲁登道夫的总体战。从这个意义上讲,给鲁登道夫扣一个经济学家的帽子应该也不过分。

被低估的世界名著

《西线无战事》2022版有一个情节,就是入伍新兵的军服其实是从阵亡士兵身上扒下来的。这个情节并不真实,一战时并没有出现过军服重复利用的情况,但是军服质量迅速下降倒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我认为这是非常成功的改编,他让观众直观的感受到什么是“总体战”和计划经济。一战的残酷并不仅仅体现在高的离谱的杀戮效率,也体现在对一切国家资源的迅速榨干,这样的战争即使打赢了,胜利者从失败者身上也榨不出什么油水来了,最后只能迎来一个双输的结果,胜利者输一次,败者输两次。就像影片中Matthias Erzberger的扮演者Daniel Brühl说的:“We Germans know better than anyone – there are no winners in war.”德法两国在一战之后都有深刻的反思。法国人妄图建立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让进攻者知难而退,而德国人则考虑如何速战速决,最后发明了闪击战。

鲁登道夫和他的“好朋友”,一个著名的下士。

鲁登道夫虽然堪称战争天才,但他并不是容克出身,只是一个农家子弟,并不属于著名的普鲁士军官团,所以在他的《总体战》设想中没有给贵族们留下位置。民族国家的全面战争动员是让每个男人都作为士兵上前线,每个女人进入工厂从事生产,即使既不能打仗也不能生产的老人和小孩也要省吃俭用把一切物资送到前线去,全民都为国家做出了贡献。而以前,这都是贵族老爷的事情。既然现在全民承担了贵族老爷的义务,那么贵族老爷们就没什么用了,他们只能退出历史舞台。

《西线无战事》2022版本的高层故事线我还是很喜欢的。作为谈判代表的Matthias Erzberger并非德国贵族,他的父亲属于普通小市民,干过邮递员和裁缝,他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而非出身才当上德国副总理的,影片中强调了他奇怪的南德口音。影片中军官代表贵族,而士兵和文官代表平民,平民们想要和平,军官们却明知战争没有希望却为了“荣耀”不肯投降。这里的军官不限于德国军官,法国的福熙元帅最为死硬,好大喜功,一定要把战败的德国往死里搞,结果就是搞出了一个二战,正中鲁登道夫的下怀——“和平只是两次大战的间隙”。

普鲁士贵族“最后的晚餐”

影片中德国上将和他的副官聊起了战后的打算,将军作为典型的普鲁士军官除了打仗什么都不会干,他无法想象没有军队和战争的生活,他要和帝国一起走向毁灭。下令挺火的兴登堡元帅就是一个这种典型的德国军官,他一生中在成为魏玛共和国总理前没有一件军服以外的衣服,没有读过一本和军事无关的书,并且以此为自豪。而他的副官显然不是普鲁士军官团的人,他是一个马具匠人的儿子,战后可以去做生意。而我们知道战后是汽车和飞机的时代,马具和普鲁士贵族一样都将被现代性碾压的粉碎。

 6 ) 为什么现代德国人对于英雄都非常谨慎?

没有必要将这部《西线无战事》的故事再与老版的《西线无战事》做太多对比,故事是两个故事,但是带来的反思却是有一些接近的。

想专门为这部电影专门做一集播客节目,但是目前没有办法抽出时间。所以写一些自己的观后感,能不能发得出来,完全随缘。

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中午出门吃了个午餐消化一下这些情绪,然后再重新回家看了一遍。

个人的感受是,这部电影在2022年的时代背景下应该拿一些奖项。

当我们重新回到一战的时代的话,会发现欧洲也将近有六十年无战事了。而六十年第一战则是人类历史上最血腥,丧失生命数最多的战争之一。

为什么这场战争这么血腥?

已经有很多历史学家做了很多的研究,各类思想家也做了大量的反思。很多研究都找到了其中的一个原因,这是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第一场势均力敌,双方都有了现代工业化能力,都能够通过快速工业化的方式,将最大化伤害对方生命的武器毫无节制地推入战场,也能将双方的士兵通过工业运输的方式,拉送到战场变成灰烬。

我想这也是这部电影在前15分钟想要表现的含义,在战场上倒下的士兵,很快被掰下了铭牌,被专业化、工业化和高效地送入棺材,有专业人员专业地埋葬,他们的军服又以工业化地方式继续流转到清洗场,随意地在大缸里清掉一些血渍。还没有完全晾干,又被拖入了军服厂,小裁缝们修修补补,又到了新的一批对于战争兴奋无比的年轻的脸蛋手中。不管你是Andreas, 还是William,还是什么Hans或者Heinrich,在这工业化的战争面前,所有的名字和这个名字背后曾经曾经存在过的生命,以及他曾经拥有过的生活和智慧,以及这个年轻生命未来的可能性,一切都归为尘土。

而一旦穿上这样的制服,上到了这个如炼狱般的战场,就极难再走出来,即在一战中,大部分年轻的生命实际上从走上战场的这一刻,已经被判了死刑,有的如电影表现的活不过第二天天亮,也有的生命可能在停战前的最后一刻被终结。

而在停战前最后一秒被刺刀刺杀而被终结生命的男主,是对于这场战争意义的最大嘲讽。

那么这场战争具有什么意义呢?

我相信,那些在接到军服时兴奋不已的年轻人在经历了一年多的战争煎熬之后,可能早已不在乎了。他们只是想尽快尽早回到自己的故乡和家庭。

而对战争能够给家族和自己带来荣耀的将军则安全的在后方,策划着停战前的最后一击,以英雄的姿态,胜利终结这场战争。

当然电影也刻画了当时的德国社民党领袖则是在与法方福熙元帅的面前,放下了所谓的尊严和荣耀,所有和谈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尽快结束这场绞肉机般的战争。越早停战,就能省下尽量多的人的性命。我曾在我“理性批判”播客的第九期里提到过,德国社会民党有着老传统,能谈绝不动手,也是来自于这个对所有欧洲人都极其痛苦的历史。

当然这些德国社民党领袖在一战后也被“英雄们”认为是丧权辱国的,而这种屈辱感也再造了第三帝国崛起的基础。

作为一个学国关出身的人,我当然理解国际政治的残酷性以及实力说话的重要性,我也当然知道发展守卫自己主权国家的能力的重要性。

但对于战争本身,任何国家都应该慎之又慎还得再再慎重。因为这是拿一代国民的生命作为赌注的豪赌,同时这个赌注里还有未来数代国民的总财富将可能输为赔款。

至于英雄主义,在德国这个两次沦为战败国的国家,这类话题被德国思想家反复批判和反思的背景下,很难再被高歌颂扬。

 7 ) 反战的深度(《西线无战事》简评)

啊,母亲,母亲!对你来说,我还是个孩子——为什么我不能投入你怀中痛哭?为何我总要坚强而镇定?我确实比一个孩子大不了多少,柜中还挂着我儿时短小的裤子——那不过是不久以前,为何都成了过去?

我根本不该回来休假。在前线,我麻木冷漠,时常绝望。现在我再也做不到了。我本是个士兵,现在却只是一个为自己、为母亲、为无休无止而不得安慰的一切感到痛苦的人。

我感到害怕,不敢继续想下去。这条思考的路通向深渊。现在还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但我不会放弃。我会守护它,保存它,直至战争结束。我的心在跳动:难道这就是我曾经在战壕中想过的唯一而伟大的目标,是人类经历了一切灾难后,为了生存而寻找的目标?难道这就是为了不辜负这段残酷的岁月,为战后生活找到的使命?

我很年轻,才二十岁。我对生命的认识,唯有绝望、死亡、恐惧和联结着痛苦深渊的失控的浅薄。我看见民族间被迫为敌。人民沉默、无知、愚蠢、顺从,无辜地互相杀戮。我看见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在制造武器和言辞,好让这一切更精妙、更持久地延续下去。而在这里、那里,在全世界,我的同龄人都和我一样,看着这一切;我们这一代人都和我一样,经历着这一切。如果有一天我们站起来,走到父辈面前,要求清算,他们该怎么办?如果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代来临,他们还对我们有什么指望?几年来,我们的工作是杀戮——这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份职业。我们对生的认识局限于死。以后会发生什么?我们会变成什么样?

——以上均节选自埃里希·玛丽亚·雷马克《西线无战事》,姜乙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

1

如果仔细琢磨,会发现比起雷马克的原著,2022年的这部《西线无战事》显然表现平庸。

首先,和战争的紧迫感恰恰相反的是,小说的叙述其实相对较为平和、冷静。这样的叙事节奏与方法反映了主人公保罗竭尽全力在正常的生活秩序与战场的残酷之间挣扎的情形,而这在他亲手杀死那位法国士兵(也是他第一位亲手杀死的敌人)之后开始失控:内心独白越来越多,沮丧、无力的气氛开始笼罩。

而电影从始至终都在营造战争的“恐怖”(这个词应该非常恰当)氛围,它确实为观看者带来无与伦比的沉浸感,然而丢失了原著小说中描写从冷静到失控、希望到绝望的变化过程。文字的力量显然更强。

其次,去掉保罗放假回乡的情节让人物变得不完整,同时损失了一部分主题的表达。如上文摘录,保罗曾有一段时间离开战场、返回家乡,而正是这一段看似美好的经历让他失去了得以支撑其正常活下去的根基。“休假只会让往后的日子更艰难”,他必须去看望永远失去儿子的同伴母亲,必须面对不久之后又要分别的、他自己的父母,必须亲眼目睹他的人生、他的世界离眼前熟悉的景象越来越远。以前,他不了解战争,并未察觉异样;战争不知不觉击垮了他,他已经完全无法融入眼前的世界,——他知道了战争的真相。他已经死了。

这些都没有在电影中体现出来。这些恰恰是原著小说最精华、最伟大的部分。而额外加入的高层谈判戏倒是为影片增添了一层意义的维度,使得观看者思考上层统治者与前线士兵之间的关系,是否前者的一个小决定就能导致后者的死亡?即使如此,这样的思考在战争片中并不罕见,加入这样的情节并非加分项,甚至有些时候还显得多余。

最后是一个非常隐蔽的问题:这样的反战主题电影真的能使人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吗?这部电影通过大量写实、直接的战争描绘,从感官上让观看者厌恶战争的存在。血肉横飞的场面背后,一定是一张张皱起眉头的面庞。然而,缺乏更深层次的挖掘,电影中的人物终究和战场上的士兵一样,成为了指挥家手下的棋子。看不到小说中充满深度的描绘,失去了充满哲思而令人悲伤的自白,战争电影真的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吗?看看漫威电影吧:哪一部电影不是在战争中开启高潮部分的演绎?不管承不承认,那就是战争,而战争似乎深深刻在了人类的DNA里。

2

坐在屏幕前的我,一定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观看了这部《西线无战事》。尽管它的改变比起雷马克的原著并不完美,但毫无疑问一流的制作水准依旧能让人体会到战争给年轻的士兵们带来的创伤。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战壕中的那一刻——和保罗一样,法国士兵也是年轻人,湛蓝色的眼眸在污泥中依旧闪闪发光。背后的枪声传来,他的生命结束了。

他也许和保罗一样,在法国读了书,后来上了前线;也许和保罗一样,有几个铁哥们,后来纷纷在战场失去生命。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都在统治者的言语之下,投身于这场注定悲剧的战争。

而战争的残酷之处就在于,也许你意识到了战争的真相,却无法停止杀戮。战争的残酷一定会将士兵脑海中被植入的印记清洗干净,然后纷纷醒悟,真正知道到底什么才是值得自己投身奋斗的东西。然而战争已经开始,负罪、恐惧和迷茫会永远伴随着战场上的每一个人,即使战争结束,这一切都不能被消除,直到他们死去。

这才是战争最恐怖的一面。

3

我们身边会发生战争吗?答案是肯定的。任何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能认识到,那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号角还未吹响,但准备是实打实的。去年开始的战争则告诉我们,非正义的战争不仅国际上得不到支持,国内也难征兵。

那么问题就来了:谁来区分正义与非正义?在这片土地上,决定一切的是那只黑箱子中看不见的手。精心设计的话语会被强制刻进每一个人的脑海里,然后战争便开始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到那个时候,不会有人关心对错,因为已经失去了意义。而战场上的每一个人,便要为认同或不认同的“共同目标”,献出自己的一切。

(72/100)

 8 ) 《西线无战事》影评

一、前言

从《西线无战事》(1930)到《卡萨布兰卡》,从《大独裁者》到《奇爱博士》,从《辛德勒的名单》到《美丽人生》,到《勇敢的心》到《拯救大兵瑞恩》,近些年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敦刻尔克》、《1917》等等等等,到最近的《西线无战事》。一代代导演们对于战争片拍摄手法的探索是竭尽所能(《战舰波将金号》成为蒙太奇手法的典范),可以说从电影出生一始,战争片就一直在快速发展。到现在战争片的拍摄已经非常成熟,对其的探索和发展也是越来越困难。从镜头视角到灯光色彩到声音效果到剪辑手法,种种种种,感觉都已经被成熟运用了。观众脑海里的战争片就是:残酷混杂着一点点温情(当然这温情很多时候是残酷的侧面表现)、再带一点无奈和讽刺。本文藉由对《西线无战事》的分析,浅谈其思想内容,及对战争片的发展提出一点自己的想法。

二、镜头分析

1.主观镜头

主观镜头在战争片中非常常见,用以突出角色的主观情绪,让观众有更好的代入感。

本片中不同寻常的是,用了特别多的主观镜头,但并不用于对峙营造紧张氛围,都是活人视角看尸体然后紧跟着尸体视角看活人,用以突出战争的残酷性,更好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

图(1)

如本图,表现保罗内心的崩溃,对于手刃敌人,内心的痛苦,是战争中作为“人”的愧疚。俯视和仰视之间尽是痛苦。这种让人不得抬头也不得低头的拍摄方式,好像在逼着保罗也在逼着观众找一种战争中的生存方式------抛弃人性。

本片中一般都是死人(躺在地上)用仰视镜头,因而仰视镜头具有暗示作用。

图(2)凯特死前所见

如图,是凯特被孩子枪杀前的镜头。主观仰视镜头暗示了人物的死亡。树上的残肢断臂,也显示了战争给凯特带来内心的创伤,画幅被树枝占满没有出路,暗示凯特好像只能永远留在战争之中。

2.仰视镜头、俯视镜头

这里探讨的的仰视镜头和俯视镜头不包括绝大部分主观镜头。仰拍和顶拍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因而更值得分析。

全片第一个顶拍是狐狸。

图(3)

一只大狐狸带三只小狐狸,导演不可能无缘无故这么做的,如果是单单为了暗示时间变化,完全没有必要啊。开头的大远景到炮火光亮完全可以直接引入到战区。要解析这个镜头就要联系全片。

这个镜头之后紧跟仰拍。

图(4)

这是狐狸的生存环境,狐狸的仰视镜头。这个镜头很难不让人联系到图(2)那个镜头,全片仰拍拍环境的镜头只有其二。如果说现在还不能认为他们就有关联。那么看图(5)

图(5)

看似全是玩笑,巧合,巧合出现三次就不是巧合了,导演刻意安排,暗示凯特如同大狐狸,带着几只小狐狸。动物被密林(自然环境)包围,而凯特几人被战争包围。战争让处于其中之人抛弃人性,沦为动物。这也就很好解释了,凯特第二次偷鹅的原因,狐狸本身就是要偷鹅,突出了战争带来的宿命感,人一旦进入到战争环境就很难回头了。正如凯特所说“我是不是宁愿在这里和你还有贾登、克罗普,还有穆勒坐在营火旁吃炸土豆,连皮吃。”

本片中其他的仰视俯视镜头都中规中矩,表现战争的残酷,带给人的压迫感,这里不再赘述。

3.中景

图(6)

全片最温暖镜头,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个镜头。两人背后的支架构成一幅画框,一来把两人距离拉近,给人亲密之感。构图分成两块,用一根木头分隔,一人占画幅一半,地位平等,情同兄弟。同时被木头架子撑起的构图给人以安全温暖之感。最后,这样的框架似乎表现了两人被战争束缚,被禁锢于框架之内。这样的温暖,更像是:

图(7)

令人唏嘘。

图(8)

图(8)这种镜头很熟悉了,浓浓的悲剧感。

4.环境

本片中的拍环境的镜头很有意思,因为剪辑非常突兀,环境拍的非常刻意,透露出强烈的目的性。

图(9)

图(10)

这是第一次偷鹅和第二次偷鹅之后的环境对比,暗示意图非常清晰,不具有深度,甚至让人觉得生硬。个人认为可以由树(环境)的改变暗示到人在战争中的沉浮,给一组镜头,树从清晨到落日给个30s镜头,而不是生硬剪辑,单单剪一个画面。要是自然界映射到人的身上这些对比能够更加的具体和有趣,我想会给这部电影带来一点提升。

图(11)

图(12)

这两幅就相对来说更有意思,两幅都是动物视角,导演应该是为了暗示动物和人,自然环境和战争环境的映射关系吧,不然的话,实在是看不出有什么意义,而且剪辑非常突兀。如果确实是映射的话,这几个镜头还是值得探讨它的意义的。还是有更好的表达方式,都是智者见智。

三、剪辑手法

本片中的重要剪辑手法就是交叉剪辑,这个在各种电影中也见怪不怪了,用在战争片中,很老套了。表达的东西无非战争的残酷,每分每秒都是生命的流逝,以及某些上层的自私,腐朽。

本来以为这部电影会用杂耍蒙太奇的啊(我受《瞬息全宇宙》影响太大了,真的好爱,哈哈哈哈)。近乎疯狂的剪辑,从谈判场剪到战场,剪到制衣工厂,剪到将军的餐盘,从彩色剪到黑白,从人类剪到动物...如此组合、循环往复,在此之中用声音相连接,笔敲击桌子的声音、枪声、缝纫机的声音、接线员的敲击声、叉子敲盘子的声音,最后把声音融合到枪声,场面回到战场或者餐盘都可以。众多的信息在剪辑中具有了独特的张力,让人应接不暇,又过目难忘,最后可能只能留下一声叹息。

四、声音

这部电影的很多转场都伴有音响,表现一种戏剧张力?不懂阿。最后的凯特之死,则是钢琴独奏,戏剧感,悲剧感。

值得称道的是电影把缝纫机的声音一点点转化为枪声,让人感觉板子上的都是死去的年轻人,感觉是子弹穿过身体。工厂里的都是妇女,也就是说她们手里的衣服可能就是她们已经死去的孩子,这些女人们也在进行艰苦的战争(身心都是),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战争时期所有人都饱受摧残。而这些衣服是做给下一代孩子,这种痛苦,是一代又一代传递的(电影前中后各部分收铭牌的动作也突出表现了这一点)。

五、总结

新版的《西线无战事》的表现,可以说是中规中矩又稍微带点新意,在战争片中算是好的很一般。本片突出表现战争对人的改变,对人性的摧残。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令人咋舌。战争将人类的本能放到最大,人类真正意义上成为动物。

是狐狸偷走了鹅,那么是养鹅人杀死了狐狸吗?

Ps:冲奥的话感觉困难,得个最佳化妆说不定呢。

六、对于未来战争电影的展望

应该是战争的形式所制,感觉战争片很难再有新的突破。它不像一般故事片那样可以肆意发挥,它首先是厚重的,其次是悲惨的,以喜写悲,一样是悲。战争的内核是确定的,战争的本质是不变的,这样的话给电影带来了很大的束缚,也就是说,它的主题基调永远都是确定的,只是在于导演怎么去完成这个相同的主题。真的挺沉重的。我一个电影爱好者也不懂,希望大家能一起理性探讨。

害,想了很久,也不知道怎么说,这点还是留给天才导演们发挥吧。我唯一知道的是某些范式真的不可取,也对很多失去了信心。

 短评

如果我没看过书,我估计会给这部片子4星或者5星。作为一部独立的战争片肯定是很不错的,但是很多改编偏离了原著的精神太多。1.电影里大家传来传去的是丝巾,原著是鞋子。丝巾的来源首先就令人起疑惑,他们为什么把一个不相干人送的东西当成了一辈子珍重的东西。而且也曲解了和法国姑娘的关系,那是一种真诚又粗俗的交换。而且鞋子是有实际用途的,他们每次都会念叨穿着真舒服。不要搞人为美化2. 卡特怎么能是因为偷鸡死呢,开头偷鸡是因为饿得不行了,战争都结束了还偷什么?为了展示非战斗群体,非得这么安排吗。书里是战斗受伤牺牲的3.“西线无战事”导演为什么会理解成达成停战协议后的进攻。这种事历史上确实是有的(各个战争都有),但是这么小概率的事件只会消解战争的残酷。原文中根本没解释西线无战事,保罗还死了的原因。

2分钟前
  • 养乐多
  • 还行

在高层眼里,一线的士兵不过是一道命令。每次场景的转换都是巨大的反差。有人为了两个鸡蛋送命,有人在埋怨蛋糕不新鲜。有人大口吞着污水,有人厌烦大块肥肉丢给狗。你让我们下跪,还要我们高喊“伟大时代,甚为光荣”

5分钟前
  • 迷朗
  • 力荐

年轻人都来看看,那些老家伙们编出来的谎言,千万不要上当啊!!!

6分钟前
  • irismile
  • 推荐

#TIFF2022 配乐特别震撼 尤其影院效果 青春懵懂的少年刚刚毕业就被国家主义洗脑 送上了犹如绞肉机一般残酷的前线 无谓的牺牲持续到了战争的最后一刻 一战已经过去一百多年了 然而战争狂人们还在不停地把无辜的青年送上前线 这样的电影依旧意义非凡👏

9分钟前
  • Gooner🌈
  • 推荐

主角因为战火或意外一个接一个地失去亲爱的战友,而他本人靠着运气苟到停战前夕却最终没有踏上回家的归途。无人生还,众归于寂。从德国人的视角讲述战争,没有荣归故里大团圆,只有恐惧、愧疚、耻辱。导演在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后的访谈中说,“There is nothing heroic or glorifying about war”。

14分钟前
  • task_focus
  • 力荐

#TIFF220914 绝对夯实的技法,影片前段节奏太好了,搭配标志性音响真的紧张到心发慌。中后段有点拉,但一些煽情桥段处理的真的很好,不滥俗且印象深刻。整个观影过程都笼罩在巨大的虚无里,战场上你的喜好、抱负、愿望都不再重要,它与你是否勇敢,是否优柔寡断,是否在合适的时机举起了枪也都没有关系。它只存在于一张长桌的两端,中间是一盘过期腐朽的面包和悬而未停的几笔签字。

17分钟前
  • 小仙猪猪子
  • 力荐

终于去电影院看了这部,可惜改得基本和雷马克的原著无关了,也抹消了属于西线无战事的那些微小又伟大的诘问。可谈的是深夜末场坐满了一半,有很多年逾七旬的老人结伴前来。邻座的老头聊天时说这也许不够好,但我们必须反复回忆欺骗青年的代价。

21分钟前
  • 须臾幼薇
  • 还行

你渴望战争的唯一原因,是你没经历过战争。

23分钟前
  • yyrann
  • 推荐

分三天我看完了德国人新拍的《西线无战事》,很精彩的作品!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之争,各方无所谓正义或侵略,本片反战的主题表现得非常突出,四年中“西部战线”的300万年轻的普通士兵的盲目牺牲,就是巨大的人类悲剧。对比了1930年美国人改编拍摄的电影和1979年英美拍的电视电影,这回是德国人自己拍的,是部好电影,有许多新的创造,摄影精彩!特别是在俄乌战争期间网上影院公映,全世界都会有热烈的反响。

24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当下太需要这样一部优秀的反战片了。引用《父辈的旗帜》开头老兵的一句话:“只有那些从没上过战场的蠢货才会热衷于打仗。”

27分钟前
  • 瓦力
  • 力荐

给狗扔一块肉,肯定会被叼走给人一点权力的话,他会变得野蛮

29分钟前
  • SITIS
  • 力荐

这一版把战争的虚无描绘到了极致,可以说只有两类场景:士兵们像机器中的齿轮一样呆滞地端着刺刀冲锋然后被割麦子一样撂倒,或者枪炮声暂停时士兵们恢复人类情感有说有笑去老乡家偷鹅。朋友情谊和军国主义狂热一笔带过,高层的奢靡和狂妄也只是作为反衬战争的蒙太奇登场,整个电影的唯一主线就是战争本身,反倒比我们的父辈多了几分“德国味儿”——更加克制、更不滥情,只要描写战争本身就可以唤起对战争的厌恶了。整个观影过程中没有泪点,也没有(过度)血肉横飞的大场面,只是一直吊着一口气咽不下去,这种拍法在我看来绝对是一流,看多了把爱情亲情友情、战前多美好战后多惨淡这类桥段像工业香精一样生产并添加的好莱坞战争片,还是来点纯粹的生理性厌恶吧。

31分钟前
  • wowo
  • 力荐

配乐很震撼。很多片段单独拿出来十分荒诞,但放在战时就很顺理成章。战争机器以血肉为燃料,扭曲了版图和人性。然而如此深刻的作品也没阻止二战的发生,此片也不会让鹅屋平息。无论怎样,愿世界和平。

36分钟前
  • 不胜酒力的YC
  • 力荐

凡是把战争当做英雄主义进行大肆宣扬的,凡是不分青红皂白把人送上战场的,凡是鼓吹战争精神的人,都应该下地狱。

40分钟前
  • 似景流年
  • 推荐

政治权谋者为一己私欲发动战争,送愚昧天真的爱国者上前线当炮灰。

44分钟前
  • 呵呵
  • 力荐

多伦多电影节首映看完 结束以后陷入巨大的虚无

49分钟前
  • AnEnormousFish
  • 力荐

你们看,他们好像一枚没有生命的棋子。

54分钟前
  • 电影Mark
  • 推荐

比战场厮杀更为残酷的是战争的荒诞性,你不知道为谁而战就冲上了战场,想要去杀死素昧平生的敌人,然而战场上没有英勇杀敌的战友,只有吓得屁股尿流的士兵,最后莫名其妙死在了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一刻,这就是廉价炮灰短暂的一生。

58分钟前
  • 枝寒雀静
  • 力荐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看每一部战争片的时候都在研究怎么才能在战场上合理装死

59分钟前
  • alumiss
  • 推荐

Movie of the Year. “坦克在一战中的索姆河战役中被首次使用”,这是多么平淡无奇的描述。但当电影中坦克压向了战壕,年轻的生命转眼消逝,我坐立难安,我闭上眼睛,捂住耳朵,可惜影厅的视音效果超凡绝伦,我不能假装这一切不曾发生。残酷,冰冷,绝望,战争从未改变它的面目,但我们的历史中总有前赴后继的人心甘情愿地为它摇旗呐喊,甘愿做它的信徒。只是不知道,他们最终会在酒桌上操纵他人的生命如棋子,还是出乎意料却并不意外地死在回家的前夜?

1小时前
  • 云当归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