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

爱情片法国2007

主演:安迪·吉雷,西塞丽·卡塞儿,斯蒂芬妮·克雷恩考尔

导演:埃里克.侯麦

 剧照

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 剧照 NO.1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 剧照 NO.2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 剧照 NO.3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 剧照 NO.4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 剧照 NO.5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 剧照 NO.6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 剧照 NO.13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 剧照 NO.14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 剧照 NO.15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 剧照 NO.16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 剧照 NO.17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 剧照 NO.18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 剧照 NO.19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56

详细剧情

时值德鲁伊教兴盛时期,在一片美丽的森林,牧羊人与牧羊女阿斯特蕾坠入爱河。然而阿斯特蕾错信他人,认为瑟拉多对其不忠,故而不愿再相见。瑟拉多悲痛欲绝,企图投河自尽以求了断。人们都以为瑟拉多死了,然而他却被女神秘密地救起。瑟拉多曾承诺不再与阿斯特蕾相见,如今他必须经历众多考验打破诅咒。爱情与绝望的纠结使瑟拉多疯狂,处处遇敌,四面楚歌,瑟拉多不得不伪装成女人只为再与阿斯特蕾见上一面。他会被别人识破而打破自己的誓言吗?

 长篇影评

 1 ) 爱情誓言

“如果坚贞的爱情不存在 那我对您的热情能有什么期待 ”

爱人的十二条守则

1.完美的爱 必须是毫无保留的
   有所保留的爱 是一种比出轨更严重的背叛
2.爱只能有一个对象 ...

--------------------------------

笔记丨高雅爱情的规则

12世纪


爱是某种与生俱来的苦楚,源自对异性之美的观照和过度的思慕,它使每个人渴望他人的拥抱超过了一切,通过共同的欲望在他人的怀抱中实现爱的一切箴规。


规则

1、 婚姻不是不爱的真正借口。

2、 不嫉妒的人不能爱。

3、 没人会受双重爱情的约束。

4、 尽人皆知,爱总是或增或减。

5、 爱者违背被爱者的意志所行的事寡淡无味。

6、 男儿在达到成熟年龄之前不会爱。

7、 如果一个爱人死了,活着的爱人必须为他守寡两年。

8、 没有最好的理由,不能剥夺任何人的爱。

9、 除非受到爱的劝说的推动,否则无人能爱。

10、 在贪婪的家中爱总是一个陌生人。

11、爱一个你羞于与她结婚的女人是不适当的。

12、 真正的爱人并不渴望在爱中拥抱任何人,而仅仅是拥抱他所爱的人。

13、 公开后的爱情鲜能持久。

14、 爱之获得的轻易使它丧失价值;获得的艰难使它受珍视。

15、 每个爱人在看到他所爱的人的时候,一般会脸色变苍白。

16、 爱人突然看到他所爱的人时,他的心就跳得厉害。

17、 新的爱情会赶走旧的爱情。

18、 唯有优良的性格才能使男人配得上爱。

19、 如果爱减少了,它会很快地消失,而且鲜会再生。

20、 恋爱中的男人总是忧心忡忡。

21、 真正的嫉妒总是增加爱的感觉。

22、 一个人怀疑他的爱人时,嫉妒,因而还有爱,也会随之增长。

23、 被爱的思想所苦的人无心进食或入睡。

24、 爱人的每一个行为都以想念他所爱的人结束。

25、 真正的爱人认为只有那些会取悦他所爱的人的东西才是好的。

26、 爱不能阻止任何东西去爱。

27、 爱人对他所爱的人的安慰从来不会觉得过多。

28、 一点风吹草动就会使爱人怀疑他所爱的人。

29、 被太多的激情所苦的人通常不会爱。

30、 真正的爱人持续地 、毫无间断地思念他所爱的人。

31、 没有什么能禁止一个女人被两个男人所爱,或一个男人被两个女人所爱。

 2 ) 侯麦与爱情道德指南

有两个侯麦,一个是幽默俏皮的,在午后的河岸边、咖啡馆里,面带狡黠的微笑,观看那些整洁苍白的巴黎小中产阶级们,在意欲越轨和保持优雅体面之间小心翼翼地试探、并最终警醒地回归;另一个则是典型的知识分子,是艰难晦涩、令人望而却步的历史文学剧的大胆试验者和先锋。前者更多的出现在《四季》和《六个道德故事》中,后者是《贵妇与公爵》的创作者。
《阿斯特蕾和瑟拉多》大抵要属于后者。这部根据17世纪田园小说改编的爱情小品很可能是侯麦的封镜之作,影片中,牧羊人、牧羊女、林泽仙女和牧笛声在青草地上轻盈地掠过,羽翼交织的焦点依然是道德戒律:牧羊人瑟拉多和牧羊女阿斯特蕾相爱,一次误会让阿斯特蕾伤心欲绝,发誓永不与可怜的牧羊人相见,瑟拉多决定跳河自尽,被一个林泽仙女救起来,她将这个迷人的年轻人关在金笼子里,宣布他归自己所有。瑟拉多在牧师的帮助下逃跑,为了不打破誓言,只好男扮女装与阿斯特蕾相见……
影片宛若古典田园颂歌的梦幻片断,但无论是其工整优美,还是缠绕其中的道德挣扎大概都是当今的时尚小青年们所无法理解的。倘若没有那些无休止的精神思辨和讨论,观众们可能还能静下心来观赏一下影片中清爽的田园风光和面容姣好的演员们。但有什么办法呢,在如此严格的教条之下,他的角色可以放纵的也只有口舌而已。
埃里克•侯麦,这位87岁的老导演的趣味已经无法为现代人所消化,但无论如何,他也许认为,古典之美起码需要坚守一个小小的阵地,而泛滥银幕的露骨情色,也总应该有所管教。
在某个阳光和煦的午后,在塞纳河左岸,或许步履蹒跚的戈达尔会遇见比自己更老迈的侯麦,希望他能够代我问候一句:午安,侯麦先生。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3 ) 男神和女神的罗曼史|渣男标配

其实故事还蛮“中二”的,现代“渣男”的桥段基本没有,整个故事好像都是在讲爱情的伟大。故事开始,女神就比较落寞了,其他的牧羊人乘虚而入,火上浇油的故意问女神,为什么不去宴会啊,在那里,男神和其他女孩跳得那么欢,你也不管管。女神说,管什么管,那未来的公公婆婆对自己不待见,偏偏那家伙又是个妈宝男,老爸老妈说什么是什么。
此时的男神,已经被其他女孩约到了小河边。虽然男神扭扭捏捏的像个女孩,但女孩采取了攻势。男神是没来得及招架,就被夺去的“初吻”。这一幕,被女神看在眼里,爱情的小船说翻就翻。
第二天,男神还若无其事的去找女神,女神也没给他好脸色,该干嘛干嘛去吧,才不想搭理你。男神这下委屈大了,扬言要跳河自行了断。看惯了现代故事的,这基本都是渣男标配,一哭二闹三上吊,女神也该服软了。是的,女神眼看这男神要自我了断,也软了大半截。可是没想奥,男神此时异常刚烈,说跳河还真的跳了河。一帮人沿着河边那个找啊,可是找了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其实呢,此时的男神,已经被“富家小姐”给救了。就看着盛世美颜,让“富家小姐”异常心动,三下五除二,就把男神视为自己的禁脔,旁边这位,摸一下都不行。旁边这位也不是吃素的,既然得不到,那大家都别得。男神不是一直挂念着女神吗,这位一直撺掇着男神离开去找女神。架不住“天长地久”的念叨啊,男神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开。当然了,这也是“现代宫斗”中的桥段,这位是真心被男神的真爱感动,才帮助男神离开的。
而此时的女神,也备受煎熬。男神跳了河,才发现了真爱,可惜为时已晚。最要命的是,身边还有那么多的“诱惑”,为了一棵树,废了整片森林,这也太浪费资源了吧。这男神和女神,同时在经历爱情的“煎熬”。
故事里头,这位风流的牧羊人,还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大概是代表这现实。不过,貌似更“代表”着法国人的浪漫,印象里头的法国人,不就是这样吗,浪漫之都的称号,也不是白瞎的。虽然是故事里头的“反派”,但其实还蛮可爱,至少是一位“真小人”,相较于伪君子,实在好太多。
此时,“逃出来”的男神,却没有去找女神,找了个棚屋就住下了。理由非常的奇葩,因为女神当时说过,永远不能见他,所以他要替女神保护承诺。但凡这种桥段出现在现代剧里头,妥妥的渣男配置。而这个故事,男神就是这么别扭。
故事最后,男神终于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接近女神。我去,这不是《风流四大才子》里头的桥段吗,当年的周文宾就这样摸进了人家大小姐的闺房,还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不知道?建议去看看呢。只是,后来的女神差点崩溃,她这是出了轨呢,还是出了轨呢。

 4 ) 惭愧:歪人歪想……

我有一张侯麦的早期电影《假眼》,买了至少有两年,到现在也没看。

首先看到的是电影的名字,觉得有点兴趣(当然把题目翻译成阿斯特雷和塞拉东的罗曼史,我估计也不怎么会盯住这个片子,没办法,脑子不好使),然后才发现,天啊,是侯麦的电影也,我都不知道他现在还在拍电影。打开来看,从片首的音乐,到绿色的幕布,到字幕,和牧羊女坐着苦恼的样子,我顿时觉得有点儿——时空错乱。我觉得这样的感觉很像帕索里尼的《一千零一夜》,《十日谈》,《坎特伯雷故事集》,只是意大利语听起来更热闹一些。相似的表演方式,念台词方式,情节安排……这种活生生的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风格啊!

你知道帕索里尼……,所以这种时空错落的感觉,让低俗一点的人,比如说我,在看侯导演的罗曼史时都会不怀好意,同时有点尴尬的希望下个镜头跳出来两条白花花的裸体(excuse moi.....!)当罗马白裙的女神以及最后的阿斯特雷坐在塞拉东身边露出乳晕,交错的眼神,真的很含蓄的turn somebody on…… 惭愧惭愧。还有塞拉东回忆他与阿斯特雷亲吻的画面,倒让人脸红,不忍直接盯着看。于是,整个电影就在某些人的臆想中不明不白的结束了。

我总有中了圈套的不祥之感,并且深深的感觉到,这个电影,应该要告诉我们一个更深的道理,至于道理是什么,这个,我也越来越不清楚了,也许是,女人——真的很美。

 5 ) 阿丝特蕾与塞拉东:一点统解,以及片中两幅油画的解读

用现代的审美观来看《阿丝特蕾与塞拉东的罗曼史》 (Les Amours d'Astrée et de Céladon),显然是不合时宜的:‘矫揉造作’的文学体对话;过分强调‘忠贞’与‘盟誓’的中古世纪道德情操;毫无装饰感和设计感的原汁原味乡野场景。埃里克•侯麦(Eric Rohmer)制造出的巨大的审美距离(Aesthetic Distance),事实上也许只是严格忠于原著所造成的客观效应,这个审美距离是双重的:倘若说17世纪的法国小说家于尔菲(Honore d' Urfé)将这个5世纪的爱情神话的审美距离拉开了1300年的话,侯麦又将其拉远了300年。[注1] 倘若以17世纪读者的眼光去复原那个时代牧羊人的爱情尚属不易的话,以21世纪受众的眼光去欣赏这部作品,怎能不产生莫大的心理落差?

因此属于那个时代特有的裸露躯体的自然行为,和男女间由于真情迸发而产生的狎昵行为,也被现代读者过度解构到了病态心理学的层面。我们很难不用现代语言来解构剧中人物:塞拉东幼年时出于天真的好奇心理初现‘异装癖’倾向,到成年后出于见到阿丝特蕾的渴望而再度印证他的‘性倒错’倾向;阿丝特蕾与‘女伴’之间明显的‘同性爱’倾向,在对爱欲的处理上这位纯洁谦逊的处子也丝毫没有显现‘情深深而思无邪’的特质,而是毫无做作羞涩地大方迎合[注2]。这些原始爱欲的本色流露,与人物独白和对话间传达出来的‘忠贞不渝’的爱之纯净,是否形成了最大的吊诡?这恐怕就是令观众产生时代的疏生感与错乱的审美距离的最大原因。

但如果我们追溯回那个年代,一切都有了明确的答案。从风貌上看,5世纪时期的艺术作品多崇尚袒露出人体丰饶之美,衣不遮体席地而坐于山水间的希神形象是该时代的审美观念,相对自由的多神宗教更多提倡的是对人性的启蒙而非严苛的道德桎梏。从原著小说的年代来看,17世纪的法国在宗教内战和尼德兰革命后彻底成为了君主集权制国家,对外浩荡的殖民扩张,对内政治、宗教和文学的发展都要遵循权威的教条,这个时期的法国文艺不约而同倾向了对古典主义的崇尚,追求人性的解放和灵魂的自由意志,反抗君主专制与宗教信条,所以作家Urfé的这五部曲,充分体现了这一意趣。阿丝特蕾与塞拉东的朴素爱情观,正是对当时严酷礼教的反抗,对古典自然主义的礼敬。


两幅画的解析:

塞拉东从女祭司府上初醒时,以为自己到了冥府,随后认定自己到了天国,依据是他看到了两幅画。“农神塞坦(Saturn)手持镰刀,穿着绿色袍子的希望之神(Hope)和爱神(Amor)夺去他的翅膀,维纳斯(Venus)从旁紧抓着他的头发…”另一张是“赛吉 (Psyche)对着沉睡的丘比特(Cupid)滴下滚烫的灯油(烛油)…”这时塞拉东的一句话耐人寻味:“我一定是在天堂里。”事实上,第一幅画‘Saturn Conquered by Amor, Venus, and Hope’由Simon Vouet(1590-1649)作于1645-1646年,已经是17世纪的产物。另外一幅也是Vouet在1626年所作,名为‘Psyche gazing at Cupid(Eros)’。讲的是赛琪对不可见的丈夫丘比特的产生怀疑,听信谗言欲加害于他[注3]。影片旁白强调了滴下灯油的那个动作瞬间,即是暗示着一个即将被弃的悲剧的开端,被烫伤的丘比特在离开时说了一些话:“…我给你的惩罚就是我永远离开你。爱情是不能存在怀疑之中的。”[注4]这也暗示了阿丝特蕾和塞拉东的关系:当心灵(Psyche)失却了信任,爱情(Cupid)便无法长栖其中。(希神的名字都是直取其意的,因此很好明白具有这些名字的神祗所司的职能,有人也将Psyche解为意识、心识,上下文也可相通。)同样地,本片和这个希神故事一样,历经磨难后都获得了大团圆结局。在另一层面上,也点明了侯麦要表达的‘灵肉结合’的旨趣。

翻回头来说‘农神被扁’(原谅我的偷懒翻译)这幅,农神萨杜恩(Saturn)在希神中并不是一个代表丰饶富产土地的守护者形象,而是一位阉父食子的戾神(请参考戈雅的名作‘萨杜恩吃了他儿子’并且忽略我的偷懒翻译)。虽然他也手持劳动者的镰刀,但更像是时间老人(Father Time)的形象,到基督教时期这一异教之神就被妖魔化成了撒旦(Satan)和带着镰刀的死神形象,同样克洛诺斯(Cronus, 萨杜恩的罗马名字),也与古罗马文的‘时间’(chronos)形似,其阉父食子的行为暗示了‘时间吞噬一切’这句古老谚语。‘农神被扁’这幅画就表达了如下寓意:在爱、美与希望这三者的强力组队配合下,即使如死神般强硬的终极boss萨杜恩也是可以被raid掉的。

这就是为何塞拉东看到两幅明显带有暴力倾向的画作,却表示他置身天堂。前者证明了爱之无敌,后者告诫爱与信任的关系。

此片带给受众的另一层疏离感就是侯麦特意摒弃的心理表现部分,在这部罗曼史中,侯麦的目标是尽忠原著,给予观者最直接的情节和对话,现代长片所特有的表现人物心理的镜头与视觉语言完全被文学性的处理手法代替,阿丝特蕾与塞拉东的爱情,就完全成为了一部诗意化的、四平八稳的叙事篇章。可以看出侯麦不仅力图复制旧时风貌和人物性格(包括旧式的法语发音),更力图复制一种仅存于书中的典型courtly love(典雅之爱/骑士之爱)。“琐碎而粗俗的现代手法是我极力避免的。”侯麦在一次采访中如是说。

如同很多大师在晚年将自己的作品回归自然和人性本真一样,侯麦的这部罗曼史像是对这种说法的一个印证。本片是88岁的侯麦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部长片。这篇粗陋的小文也算作是对他的一个礼敬罢。











注解

[1]. 于尔菲(Honore d' Urfé)的《阿丝特蕾》(L'Astrée)。这部巨作共分五个部分,每部12册,从1607年至1627年间陆续出版(后两部分是在于尔菲去世后由秘书巴塔扎•巴侯补完)。本片于2007年上映。
[2]. 羞怯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但是女尸无意过多着墨与此,作为题外话放在这里。试想:‘若无邪狎,那羞怯除了是精神上的束缚和污垢外还能是什么?(纪伯伦On Clothes)’所以女尸赞同侯麦对此片的认知,即使是‘天真纯洁’的爱情,也不能刻意排除性欲的成分,爱与欲本就是浑然一体。‘纯净的脱离肉的灵性关系’只是个打着宗教与礼教幌子的道德束缚罢了,用‘严肃而纯然’的态度面对爱欲的说教者,也许本身就是爱欲的奴隶。Rohmer将这种天然的狎戏‘没羞没躁’地复原出来,这一点很给力。
[3]. 具体故事参见希腊神话,爱神之子丘比特与凡间少女赛琪的故事。
[4]. 英文本的咆哮帝丘比特:"Oh foolish Psyche, is it thus you repay my love? After I disobeyed my mother's commands and made you my wife, will you think me a monster and cut off my head? But go; return to your sisters, whose advice you seem to think preferable to mine. I inflict no other punishment on you than to leave you for ever. Love cannot dwell with suspicion."

 6 ) FIFF13丨DAY2《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带有古典气息的大导遗作

第13届#法罗岛电影节#无人知晓单元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古代男女们痛爱交加的评价了!

果树:

古典油画风格非常加分。

西北化为乌有:

既有关于爱情的深刻辩论、也有男扮女装这种奇怪却可爱的设定。哪怕只凭借那些细微的幽默,也值得给予最高的赞美。

zzy花岗岩:

侯麦的遗作,像一出舞台剧,借神话人物之口探讨他一贯的爱情哲学。伊甸园式的场景,美不胜收的画面,古典气息令人沉醉。

Sparrow:

爱情的极致荟萃至古典主义的浪漫,集哲思、宗教之作,不同于以往的现代乡村爱情故事,是老侯暮年的新反转,竟然有一点点可爱。

斯诺-纳什维尔:

这部电影谈不上伟大,不过也不糟糕。这是一部浪漫的电影,有着优美流畅的拍摄,只要你能接受它荒缪的情节和形式陈旧的语言 (以及法语的发音)。

松野空松:

用神话信仰来包装现代爱情本来是非常有趣的,可惜结尾结束得太仓促,私认为巅峰时期的侯麦应该在男主被发现之前再迂回,随后女主无意发现真相。

Supremacyacron:

过于复古的文本化影像,再配合做作的舞台剧化表演,显得既聒噪又油腻。在神性的外壳之下,也没有任何对于感情的思辨性。只能说侯麦的最后一部作品,我很不行,非常不行。

Pincent:

神话的语境无比新鲜,它是完全架空的、去现代化的,切忌用现代语境去看待的,用美不胜收的画面来讨论侯麦的爱情哲学,爱情与神迹有关,是超出我们可控的,是一个更高的存在。拍了一辈子的爱情,终于把它封印为精神信仰之神力了。

Polaris.J:

古典自然主义,诗意又浪漫。关于爱情的忠诚嫉妒猜忌和失而复得后的冰释前嫌。后半部分渐入佳境,俊美少年扮作姑娘,阿斯特蕾就算看到与爱人相似的女孩子依然会动心。喜欢片中女性不经意露出的胸脯。不过,对希腊神话无兴趣,侯麦的故事总是和我的爱情观相悖…

子夜无人:

姑且可以看作是写尽了现世中男欢女爱的侯麦在人生最后创作阶段里的一次玩心大起,其实多少就能宽容一些。影片本身其实也还是挺有趣挺欢脱的,起码比六个道德故事里的某些要可爱,莎剧式的台词和表演方式套在古神话时代的背景当中,有种恶趣味的萌感。这个男主角倒是不知道从哪里挖出来的宝,刀刻出来一样的复古面庞和优美如雕塑般的精瘦身材,又妖孽又尤物还自带神性,活脱脱就像是电影里那个时代的人,几度让我恍惚这居然是07年的电影。

#FIFF13#DAY2的无人知晓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短评

还能有比这更合适的遗作吗?回到最纯真的情境下:在大树与河流中(因此有些时刻又神似施特劳布夫妇的电影!又让人想起中戈达尔80年代后在瑞士“建立”的“自然片场”),在属于莫里埃·舍雷尔的对古典主义的执迷下,侯麦完美总结了属于自己电影的一切——这关于爱的艺术从城市的街头中脱离出来(瑟拉多拒绝返回城市),终于在这个返璞归真的故事中走到终点——男主角变成了女性,而爱变成了神话。有几个镜头甚至可以说是侯麦生涯中最浓郁梦幻的影像时刻。

7分钟前
  • TWY
  • 推荐

侯麦最后一部作品

10分钟前
  • 查禮譚
  • 还行

拉快进最后被他俩小辫雷的不轻 \( ⊙ o ⊙ )/

12分钟前
  • 兮称
  • 较差

真正的爷们,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同犯罪分子作斗争……

16分钟前
  • iceman
  • 还行

侯麦在遗作中收起所有喜剧的气氛,严肃地谈爱情。爱情是一出神话,神面对它也失去风度,人在它面前如此卑微,带来的苦痛多过游戏人间的快乐,依然令人虔诚向往。笑后哑然。7/10

18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她终于露了(。)(。)

19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还行

除了美少年,没有愉悦。

24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还行

且不说“爱情与道德”这个老命题在这部电影里表现得有多淋漓尽致,那些画、那个牧师,以及种种对多神的讽喻就说明他的爱情已经进入了信仰层面,与德鲁伊精神融为一体了。音乐般的台词填满了每一个缝隙,如同瓷器开片一样构成了独特的美感;构图和色彩更是一丝不苟。如此遗作,侯麦最终达到了他的巅峰。

27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應該係好笑架? 好幽默咩我又唔覺,同樣O既幽默令我諗起前年鈴木清順O既貍御殿,但人地cult好多好玩好多囉。係有好多唔同種類O既愛情觀,要展覽愛情佢做到左,但好唔好睇,實在唔在於佢拍成點,靚囉

29分钟前
  • 还行

靓人靓景

33分钟前
  • ng
  • 还行

侯麦终其一生以修行的毅力一部又一部拍着爱情——只说爱情未免肤浅,围绕爱情展开的所有情愫在大半个世纪以来打动了多少人心,在侯麦的镜头里看不到一处肮脏和腌臜,整整二十部电影,剔除了胶质的生活淤积,只留下明亮的徐来清风,一面不遗余力阐释爱情的复杂多义,一面信徒般对爱情有着纯真信仰;本片像是魔改了一部古希腊寓言,配以莎翁舞台剧般的念白,还莫名有些十日谈既视,虽然是非常简单执拗的情节,但在演员的投入演出中又非常吸引,镜头里唯美的风光,古典的服装,好看的脸庞,再夹带一点点半遮半掩的肉体撩拨,视听体验没有一丝游离——侯麦太懂坐在银幕前的各有所需的"期待"了;这是侯麦执导的最后一部长片,风格上又给人以惊喜,至此补完侯麦所有主要作品,再度感慨他是真正看破红尘却能悠哉其中的智者,与光影作伴的一生可谓圆满。

34分钟前
  • GIVIND
  • 推荐

1.“男神”成为女性才能赢回爱情。2.侯麦一改制作历史电影时的考据癖,而有意将不同年代的美学杂糅在一起:牧羊人穿着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服装,城堡则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样式,却谱写出了古典气质最纯正,最远离当代视觉趣味的田园牧歌。而这种美学风格(当然还有颜值)足够吸引我,能抵消掉于尔菲这个17世纪爱情故事观感上的乏善可陈。3.首次动用两台摄影机拍电影,却成了侯麦的最后一部电影。比起这部,我更感兴趣未完成的那个女占星术士与女歌手的故事,但我们都看不到了。4.侯麦:我相信自己在拍电影的时候,能够捕捉到从事其他艺术无法带来的幸福。大莫莫永远是我的本命导演。

39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侯麦的人文史

43分钟前
  • 豆子
  • 力荐

遇到放映机坏了,然后胶片烧着了也算是又一次影院奇遇。

45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较差

這套也是我其中一部的favourite電影!

49分钟前
  • Ariza
  • 力荐

要是完全忘了姓氏 也没有本身的名字 总记得神情和语气 无字暗语 你也心中有知

5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果然不好看~

56分钟前
  • 阿尔法
  • 还行

倒是想起[帕西法尔]了,这个故事真是毁三观啊毁三观。画作引发的主题(女祭司那里两幅,塞拉东画了一幅)。“侯麦时间”则有两段,一段是塞拉东的哥哥嫂子与另一群牧羊人大谈爱情,另一段则是男祭司对塞拉东讲道。里面好浓的宗教内容。

5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这片画面很美,人也很漂亮。但故事实在是………………是说太纯洁好还是太单纯好……看不下去啊……17分钟弃

1小时前
  • nikki
  • 还行

平庸...

1小时前
  • 大宸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