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生活

战争片美国 / 英国 / 德国2019

主演:奥古斯特·迪赫,瓦莱丽·帕赫纳,玛丽亚·西蒙,卡琳·纽荷瑟,托比亚斯·莫雷蒂,乌尔里希·马特斯,马提亚斯·修奈尔,弗兰茨·罗戈夫斯基,卡尔·马克维斯,布鲁诺·冈茨,迈克尔·恩奎斯特,沃尔夫冈·迈克尔,约翰内斯·克里施,约翰·雷森,马丁·乌特克,瓦尔德马·科布斯,索菲·罗伊斯,亚历山大·费林,迪莫·亚历克谢夫,马克·瓦斯科,马克斯·马拉特斯塔,埃尔敏·西贾米贾,乌尔里奇·布兰德霍夫,迈克尔·史戴诺邱,亚历山大·拉兹尊,托马斯·马拉斯,迪特·考斯里克,贝恩德·霍尔谢尔,克里斯蒂安森格沃德,约翰尼斯·努斯鲍姆,

导演:泰伦斯·马力克

播放地址

 剧照

隐秘的生活 剧照 NO.1隐秘的生活 剧照 NO.2隐秘的生活 剧照 NO.3隐秘的生活 剧照 NO.4隐秘的生活 剧照 NO.5隐秘的生活 剧照 NO.6隐秘的生活 剧照 NO.13隐秘的生活 剧照 NO.14隐秘的生活 剧照 NO.15隐秘的生活 剧照 NO.16隐秘的生活 剧照 NO.17隐秘的生活 剧照 NO.18隐秘的生活 剧照 NO.19隐秘的生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2:09

详细剧情

泰伦斯·马力克继1998年《细细的红线》后,将再次执导二战题材影片。新片取材自真实历史事件,讲述奥地利士兵弗兰茨·杰格斯泰德(奧古斯特·迪赫饰)因在二战时期拒绝为纳粹德国而战,最终被判死刑。据称这将是一部与《细细的红线》风格完全不同的二战影片。该片今夏德国开机。

 长篇影评

 1 ) 《隐秘的生活》

今天是5月9日,是战胜法西斯75周年纪念日。所以看了一部与二战有关的电影《隐秘的生活》。不过还是要不厌其烦的说一声,这不是影评,是观后感,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这部电影是去年上映的,导演是泰伦斯·马力克。故事背景是二战初期的奥地利。讲的是一个农夫弗兰茨·杰格斯泰德拒绝在应征入伍时向希特勒宣誓效忠,最后终被处死。

看懂电影先要了解当时的情势。1933年,希特勒通过民选上台。他办了几件大事:振兴德国经济,重整军备,排斥犹太人,迫害共产党,吞并奥地利。就这样,一扫德国战败的屈辱,得到了德国人民和奥地利人民的拥护。人们响应他的号召,加紧准备去欧洲和全世界去保卫自己的领土。正如那句名言所说:“即使没有希特勒,人们也要创造一个出来”。因为希特勒代表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情绪,他将人们从失望中解脱,并将这种情绪放大,如同一股毒雾弥漫了整个德国。失去理智的人们逐渐走向了非理性的疯狂中。

影片的故事很简单,没有那么多的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戏剧冲突也不剧烈,平静的叙述,淡淡的景色,轻轻的对白,很多情节是依靠在狱中的弗兰茨和他的妻子芬妮的书信来发展的。

弗兰茨生活在奥地利圣拉德贡德的一个小山村中。多少年来,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简单生活。“我们的山谷看上去无忧无虑,我们住在世外桃源里”。可是,空中掠过的德国军机扰乱了这种平静。芬妮听着飞机的轰鸣声,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希特勒将他们带入了战争。不久,弗兰茨第一次被征兵,在军队里,他目睹了纳粹军队侵入他国,当别的村民为德国的胜利和法国的投降欢欣鼓舞时,他却不禁自问:“我们的国家怎么了?我们深爱的土地怎么了?”他在军队中放映的宣传片中,看到了城市被轰炸,千万个家庭在遭受痛苦,一旁的人看到影片上的情景,都情不自禁的鼓掌欢呼,而弗兰茨则陷入了更深刻的思考中:“你相信我们打这场仗的目的吗?”可正如看守磨坊的老人向他指出的:“现在人们看到恶魔竟然分辨不出。”弗兰茨不愿意再次卷入战争,不愿意为希特勒去充当炮灰。他拒绝为战争捐助,拒绝每天喊“嗨尔希特勒”。。他的做法却遭到村民的鄙视,镇长称他为“叛徒”。他在旁人的眼中,也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另类。无奈中,弗兰茨将希望寄托在宗教中,希望上帝能够引领他找到救赎的方法。他对神父说:“如果他们要我参军,我去不了。我们在杀害无辜,践踏别国,对弱小虎视眈眈。也许我们的敌人才是英雄,他们对抗入侵者,保家卫国。”他恳求神父解答:“如果上帝给我们自由意志,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也对自己没做到的事负责。如果我们的领导人不好,如果他是邪恶的,我该怎么办?我想拯救我的生命,但不要透过谎言。”可是,他得到的回答是一个不痛不痒的回答:“你对祖国是有义务的。教堂的教导就是如此。”于是他认识到,他们不敢挺身而出,要不他们就该遭殃了。他还看到,甚至教堂的大钟都被熔化做了子弹,更不用说战争期间梵蒂冈和纳粹的勾结了。于是,弗兰茨彻底失望了。

失望中,弗兰茨向芬妮说:“我做了一个梦,我看到一列火车。深色的火车充满力量,你看不到它要开去哪里,只看到田地和树木飞快的倒退。”他感到这列火车在把人们引向深渊,整个世界都在沉沦,而跟随希特勒是一种疯狂。弗兰茨想到了藏起来,逃到山里去,想到了自杀。可所有这些,都不能平抚他的灵魂。

最终他做出了决定:拒绝从军,拒绝向希特勒宣誓效忠。这也是弗兰茨苦苦思索的心路历程。

在那个全民疯狂的时代里,他做出这个决定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气和无比坚定的信念。他知道做出这个决定后所要付出的代价。他将永远离开妻子母亲孩子,失去家庭。他的妻子将被人们唾骂,他的孩子将受到凌辱。他自己将被逮捕,忍受铁窗中无尽的折磨。最终他也将失去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漫长无尽头的旅程。可是,他所付出的这一切所换取的将是心灵的自由。

人们处于对他的怜悯,曾经苦苦劝告他,并给他提供了诸多的选择。他的妻子芬妮对他说:“你无法改变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比你更强大。”他的律师对他说:“你的反抗对任何人有好处吗?你认为那会改变任何事吗?无法避免的苦难和我们自愿选择的苦难,两者之间是有区别的。”神父也告诉他:“上帝不在乎你说什么,只在乎你心里怎么想。宣誓吧,自己怎么想都行。”律师劝他,在悔过书上签个字,去当个医务兵。弗兰茨问道:“我需要宣誓效忠希特勒吗?”答:“只是誓词。我是说,没人把那些话当真。”弗兰茨说:“我做不到。”律师劝道:“你只要签个名,你就自由了。”弗兰茨说:“可我是自由的。”也许弗兰茨所说的“自由”,是旁人永远也无法理解的。

弗兰茨不是圣人,他只是一介农夫。他并不想做个吹哨人去唤醒谁,也从未想过带领人民去向邪恶挑战。他也没有想过通过他的举动去改变什么。他更没有丝毫功利的考虑,没有打算写个日记去登高炫耀,也不是拿生命去做赌注的赌徒以求得流芳百世。他仅仅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知。他说:“即使我的手被束缚着,那也好过我的意志被束缚,当你放弃不顾一切求生的想法时,一道新的光线便照进来。”最后一刻,弗兰茨义无反顾的走向了刑场,虽然临刑时,他被铐着的双手也在微微颤抖,他仍然没有低下他高贵的头颅。他是令人敬佩的不凡的人。他是自由的。

看完了电影,有了一些联想。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和以往相比,已经很宽容很自由了。可当我们仰望星空的时候,仔细想想,我们真的自由吗?实际上,我们仍然无形中成为许多事物的奴隶。我们是时尚环境的奴隶,我们是社会舆论的奴隶,我们是金钱物质的奴隶,我们是手机的奴隶。我们也是心中许多杂念和欲望的奴隶。我们从小被教育要听话,我们屈从于无数的诱惑。我们虽然没有去害人,却也屈服于心魔,被自己所束缚。“我本以为我们可以在高高的树上筑巢,像鸟一样展翅飞翔。”可实际上的我们,却时时得意于那金子做成的鸟笼。这是我们的悲哀啊。我们真正的解放,就是要冲破自我囚禁的鸟笼,我们真正的自由,也是灵魂彻底解放的自由。这和环境无关,只和我们的理性有关,只和我们的勇气有关。每当面对邪恶,我们能像弗兰茨那样去问:“我有权不这样做吗?”

影片中的大部分镜头都使用了手持摄像机和广角,给人以扭曲和不安的感觉,符合整个影片的格调。音乐也很不错,对气氛的烘托起了很好的作用。影片拍摄的奥地利风光同样非常美!

就我个人兴趣而言,并不喜欢这种冗长无趣的影片。可是,就影片所表现的主题而言,又是能让我受到启迪,发人深省使人回味的。赞一个!

结束的时候,不妨节录弗兰茨的几句诗:

你,我的牧羊人,

你让我躺在青草地上,

在生命之河的河畔。

你,我的力量,

你给我指明方向。

你,我们的光,

黑暗对你来说并不黑暗,

带我们到你永恒的光里,

真正的、永不熄灭的光。

本人评分:8.0。

 2 ) 永远不要嘲笑“站着的人”

这个2月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多,以至于每次想写点什么,又都无法沉下心来写完。

最近看的电影也不多,终日沉浸在慵懒的游戏世界中,来试图安抚自己易怒的情绪来逃避糟糕的现状,但那些充满戾气的矛盾和态度依旧漫天横行,好不烦躁。

“非我意见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在成为当今国内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后,道德,是非,早已不在重要了。

而一句“笑贫不笑娼”,也早就失去了原本批判的意味,有逐渐成为全社会已默许达成共识的趋势。

时至今日,我们在多重高压的情况下,嘲笑自己是待割的韭菜,其实在权利眼中却连杂草都不是。

每个人肩上都背负了太多太多,为了求生,为了家庭,选择“下跪”其实无可厚非。

但如果跪的太久,而去嘲讽甚至攻击那些“站着的人”,那就是无耻,是罪恶。

他们的逻辑很简单:只有把还“站着的人”都打倒,那这世上只剩下的“跪着的人”,就自然而然成为了真理,成为了正确。

然而,历史上太多太多的朝代更迭告诉我们,真到了那时,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

奥地利农夫Franz和妻子Fani拥有平静祥和的田园生活。整个村庄的人互相协助,虽然生活都不富裕,但凭借信仰的力量,所有人都饱含感恩之心,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然而这样的生活终究会被打破,二战的枪声,改变了所有人的命运。

全村的大多数男丁都被要求入伍,加入德国纳粹的军队。而剩下的人均要发誓效忠希特勒,无一例外。

但在虔诚的Franz眼中,参与这场非正义的战争是上帝所不允许的。

他试图去表达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他人理解,但得到的却是鄙视的目光。

一向和善的村民,视他为疯子。

恶劣的盗窃行为,因为对象是Franz家,反而变得理所当然。

只因Franz没有和他们站在一起,就对其恶语相向,甚至动手攻击。

因为他们明白,Franz的存在,就是其他人“恶”的证明。

但实际上,其他人越是拼命的试图同化Franz或是熄灭这最后的光明,他们就越是泯灭自身的人性。

生活因此备受困扰的Franz几度动摇,为了让家人远离自己的牵连,他做出了最后的妥协,决定应征入伍。

然而在军营内的入伍仪式上,教官勒令所有人要伸手发誓,要永远效忠希特勒的时候,Franz死命不从。他不明白,这是他最后的底线。

漫长而又痛苦的牢狱生涯,反复摧残着Franz的身心。

他对底线的苦苦坚持,并没有换来光明的未来,反而遭到了黑暗的无尽吞噬。

他的律师说:上帝不在乎你说什么,只在乎你心里想的东西。宣个誓,你心里怎么想都行。

Franz选择了沉默。

他的妻子说:不管你做什么,无论发生什么,我与你同在,永远。去做正确的事。

Franz做出了决定。

在影片中饰演Franz的是德国演员奥古斯特·迪赫。熟悉昆汀电影的朋友,都能一眼看出,他不就是在《无耻混蛋》中那位心思缜密的盖世太保么。

作为德国新生代最具才华的演员之一,奥古斯特·迪赫此次在影片中贡献了与此前截然不同的表演。

《无耻混蛋》剧照

影片的摄影非常巧妙,有一种伪生活纪录片的感觉。

同时搭配明快的剪辑,将细碎的生活细节剪辑到一起,无须言语只通过影像画面,就将男主一家在不同时期的生活状态,以最为真实的角度呈现给观众。

虽然作为二战背景题材的影片,但《隐秘的生活》中并没有残酷的战争场面或激烈的矛盾冲突。

随着战争局势的逐步推进,镜头中所有人的状态,都在悄无声息中渐渐转变。虽然战火未曾烧到此地,但名为“世界大战”的历史事件,带给全人类的影响,都是无法磨灭的。处在“虚伪和平”的当下,人性的挣扎仍在暗流涌动,悲剧依旧上演。

那么残酷的悲剧,

究竟是因猛烈的炮火?还是难以捉摸的人心呢?

心中自然就有答案了。

 3 ) 《隐秘的生活》:美国近十年唯一的金棕榈得主,有希望超越他自己吗?

Young:

首先感谢各位参加本次圆桌谈,今天咱们要围绕的是《隐秘的生活》这部影片。我最早知道这个片,大概能追溯2016年——《时间之旅》之后,当时就传闻马力克,同时在做《歌至歌》和另一部二战影片。他也的确很快就展开了拍摄工作,然后我们就看着这部叫《拉黛贡德》(电影里村庄的名称)在一年又一年的电影节预测里不断出现,直到去年的戛纳。没有拿到任何奖项,也没有在颁奖季或各类榜单引起任何响动,和这个片名倒是挺相符的哈哈,但我们当然不能就这样无视这样一部来自于大师级导演的作品。

所以,几位老师,不妨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对这部影片的看法吧。

Luxuan:

我只看过《细细的红线》和前作《歌声不绝》,算不上他的资深影迷吧。但这部新作对我来说却是一个惊喜。其实看完这部影片后,由于马力克在本片中以一种非常特殊的方式描画一个“微隐的圣徒的故事”,它让我思考Franz和妻子所体现的到底是道德密度还是宗教教化这一问题。循着这个很模糊的问题把影片二刷了一遍。

《隐秘的生活》剧照

Zumaca:

我记得我在看之前其实没有抱很大期望,因为看《隔声不绝》的时候我都没看完就很快失去了兴趣。但是在戛纳看首映,三个小时基本还是一直抓着我,最后看完确实还挺感动的(虽然这是一个很滥俗的说法),这种感动可能来源于整个影片给我的一种十分恰当的感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哇牛逼”,但是整个内在大概是最近几部片子里最适合马利克的镜头语言的,另外可能也是源于看这样一个故事时候,感到他和我们的现实有一种互动,可能其中也夹杂着我个人的一些对于时局和现实生活的感受吧。

虽然还是觉得整个时长还是有些偏长,以及有稍显直白和说教的地方。

Young:

我个人其实还蛮喜欢这个电影的,马力克优秀作品的重要特质,在《隐秘的生活》里应该都能找到。拍摄大量的素材,用激进的摄影机运动捕捉足够多的即兴、自然的人物细节,通过剪辑把素材统一到最终想要的叙事框架中。通常电影达到这个篇幅,都会因为要完成庞大的讲述,而要求演员采用更直接的、更戏剧化的表演方式。马力克没有遇到这种问题,素材的充分当然很重要,让他能够在叙事时保留人物之于观众亲近感;另一方面,弱化画内对白的作用,主要的叙事任务交给旁白,也能够起到简化表演,帮助演员找到自然状态的作用。

当然同时,我觉得这个片的不足也来自于篇幅,或者说来自于内容的体量。为了完成叙事,比起《生命之树》四部曲,《隐秘》相对来说加入了很多叙事功能的段落,情绪的密度可能就因此,有所稀释。这是我个人觉得比较可惜的一点,不知道能不能找到更好的题材或体裁,来统筹情绪挖掘和叙事这两项功能。

《生命之树》剧照

肥内:

我一直不是马力克迷,也许比较能欣赏他“早期”作品(其实也就两部;尽管印象中《细细的红线》满好的,却一直懒得重看)。后来作品基本都是有一搭没一搭看的。对他的“放弃”应该始于《生命之树》,撑完前50分钟“探索频道”段落之后,决心不再追他的片;尽管后来还是把《通往仙境》看完。这部《隐秘的生活》本来在看超过半小时,觉得大概掌握了影片形式(即使充满疑问)就关了;是为了这场圆桌才又拿出来好好看过。因此看来今天我是来向各位请益:到底它的优点在哪里?

Young@肥内:

肥内老师,重新看过之后,感觉大概怎么样呢?

肥内:

看完后,觉得……上次在半小时放弃并没有什么损失唉。

我首先想先问,让我有点困惑,但我自己有一套还无法自圆其说的解释:影片为何要大量使用广角镜头?

Young:

其实不止是广角,也包括整个的大仰角手持在内。其实在《隐秘》之前,我一度以为这种摄影风格,不断在推拉中途剪切镜头的视觉呈现模式,是摄影师艾曼努尔·卢贝茨基带给马力克的,从《新世界》开始两人就一直合作,直到《歌声不绝》,可以说他也是参与了马力克塑造如今这个风格的全过程。

当然到《隐秘》发现,换了一个摄影师之后,视觉上仍然与之前还是高度一致的。

《隐秘的生活》剧照

Luxuan:

一般来说这种广角镜头,和人眼所见类似的标准镜头所体现的画面感不一样,广角属于短焦吧,画面内部张力会比较强。对于马力克影片这种特别散的剧情,从观影者的角度来看,画面张力应该也是能让人看得去的一个因素吧。

肥内:

嗯,但我们理解像也很喜欢用广角的威尔斯,一方面并没有用到这么广;二来是他的片处理室内戏挺多,所以适合加大室内视觉空间;三来搭配广角,低角度的戏剧性会更强化。不过马力克不完全如此。

广角应该会造成深景深画面。

Luxuan:

嗯对,前后景都很清楚。

Zumaca:

插一句,歌至歌也是大量广角拍的是吧?

Young:

都是,从生命之树开始的四部。

《隐秘的生活》剧照

Zumaca:

怪不得,生命之树过后我就看过这一部半……我觉得这一部里面的广角还是在用这种变形的感觉来凸显纳粹政权下的高压和恐惧,我觉得单从这一部来说我觉得更有对当时整个时局的浸入感,人物的内心活动也能得到放大,对于过着“隐秘的内心生活”的人,电影是让这些隐秘更可见的方式。因此在这一部里我可以买账,看《歌声不绝》我就不太行……

肥内:

我们可以单纯以“作者偏好”与“风格化”来理解广角镜头的使用吗?

Young:

我个人觉得威尔斯和马力克缺少可比性,马力克虽然并不是一个崇尚自然主义的创作者,却很强调人物自然表演的状态,这种广角+仰角最直接的目的应该就是为了贴近人物。如果回到《生命之树》可能就更好理解。生命之树的一个主视角是孩童,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贴近视角的呈现方式

肥内@Young:

当然没有可比性;这两人唯一相近的地方就是系统地使用广角。但是威尔斯的意图我能理解,却无法理解马力克的。

为何贴近人物非得使用广角?

以及,如果不参考他其他作品是否无法理解《隐秘的生活》?若然,这部片的反应如此冷淡,应该也是意料中事。

《隐秘的生活》剧照

Luxuan@肥内:

不仅仅是风格化吧。因为广角所具有的深景深联合最终的放映比例(应该是2.35:1)可以将空间内所包含的人物及其周边的人际关系、与周边的环境,更多的意象都能同时囊括进去,将“关系”本身放大。这点跟2.39:1的《盛夏》有一些相似。

肥内:

问题是,影片大量出现的两种构图:一是非常大的外景,用不用广角其实差异不大;另一种则是近身捕捉人物,于是人物很大,挤压了环境的比例,因此,所谓与周边环境产生关系似乎又因此被削弱。

Luxuan:

广角是短焦吧,一般短焦拍出来的特写临场感应该会更强,和标准以及长焦镜头相比

肥内:

是,短焦距、深景深。是不是刚好相反呢?但确实是如此。长焦距拍出来的则是短景深(黑泽明常用)。所以威尔斯爱用广角,拍出来尽是深焦画面。

Luxuan:

我倒是觉得一来最主要的是画面中能够囊括进去的人或意象更多,但这个广角所造成的畸变会凸显主人公的存在,而他身边(主要是身后)的人物在显现的同时置于画面的第二层,关系的连接还是有的。

应该是使用的光圈小?(我在用我仅用的摄影知识进行猜测)

《隐秘的生活》剧照

Young:

马力克并不是个会在作品中强调画框的作者。我个人觉得广阔的视角完全就是强调视点在场感的工具而已,和他反反复复的推拉切镜头是一体的。

Zumaca@Young:

但有的时候广角的畸变不是更有疏离感受吗 似乎也不是贴近人物就要用广角吧?

Young:

这个可能要结合手持的综合体验来说。如果是格林纳威的那种广角,那就成了以影响空间为主要用途的工具,威尔斯可能就属于与格林纳威类似的一类。

Zumaca:

我觉得这里的广角也有很多不稳定感,尤其前半段,即使是拍风景也是主人公内心对山雨欲来的感受的一种外化吧。

肥内:

璐旋提到扭曲性,当然是我主要理解的点。然而我说无法自圆其说是指:我本想著是,因为人物在中央,因此不会变形,但人物的周围会,因此贴近影片要传达的意象,世界的扭曲;但实际上,人物并不总是在中心位置,因此,人物也会跟著扭曲。

所以我想弄清楚的是:广角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是否因为他个人的偏好,而不用去细思其用意?又,Young提到了“视点在场”,这是什么意思?一种“非人”的主观性在场吗?

Young:

嗯,我是这样认为的,在这部电影里视角应该就是“听信的人”。

《隐秘的生活》剧照

肥内:

事实上,影片大量手持机拍摄,却又不真的给人很晃动、混乱之感,亦即,它并不在制造“临场感”;并且,他们生活的地方相对安稳,甚至真的安静到贴切于隐秘这样的意象。所以说在场的说法有点抽象。

Young:

这和达内等惯用手持的作者的“临场感”不一样,达内是跟随运动的在场,马力克是视点的在场。

肥内:

再说,影片在他们“被排挤”之前也是一贯的风格,是想说“听信的人”始终挤压他们吗?如果说,形式并不按叙事进行调整,成了无差别性,我们又该如何去解释这些一方面又符合另一方面又抵触的形式呢?‘

Zumaca:

但是影片从一开头就引入了纳粹的纪录影像,所以其实一开始整个背景就是和内心生活敌对的了,因此给一种一贯的风格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肥内:

但是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怀疑整件事。这就有点变成作者站在当下语境对这个故事进行的道德判断。

《隐秘的生活》剧照

Young:

我不认为电影的视点是即时的,也即不需要考虑何时“被排挤”发生,应该更类似于“读信人”事后的追思才是。

Zumaca:

我其实没有太懂为什么说视点应该是个“听信的人”?感觉肥内老师和young说的“听信的人”是不一样的。

肥内@Zumaca:

我前面理解成是“从大流”的人,现在才懂是聆听“信件”的人。

Young@Zumaca:

我所说“视点应该是个‘听信的人’”,是指影片的建构思路中,画面像是由“读信”而生的画面——阅读、想象的产物。

Zumaca:

啊了解。对,我其实也觉得这些画面更像是一种“心像”,因此才不是达内那种临场的真实感,然而又是非常主观性的。

《隐秘的生活》剧照

肥内:

其实我真正想问的是:如果马力克确实有这种风格偏好,那么,按理说,要让影片呈现出一种契合性,是不是应该寻觅适合这种形式、风格的题材来表现?而我对于不管是广角呈现(非人)视角也好、将人与环境拉近也好,手持机体现在场都好,事实上,似乎都有其他更容易被观众抓取到的形式。

我能接受心像,毕竟手持机确实不为临场服务,因为手持都太漂亮,当然这也跟剪接有关。

Young@肥内:

哈哈,虽然有着类似的结论,也认为《隐秘》并不是最适合的。不过我觉得最适合的题材可能就是从《通往仙境》到《歌声不绝》的三部曲题材了

Young:

说起题材和叙事,过去的十年,很多影迷、评论者都认为马力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我重复的时期。以前的他是,十年,乃至二十年磨一剑的精致作者,从《生命之树》拿到金棕榈后,他似乎就沉迷于一种去叙事的创作模式。直到《隐秘的生活》终于回到了《新世界》那样比较系统的叙事架构内,讲述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咱们深焦的前主编Peter Cat,在戛纳前线的时候,就认为这是个比《生命之树》更契合马力克美学的故事。不知道几位老师怎么看待马大帅本次题材的选择和对叙事的回归?

《生命之树》剧照

Luxuan:

我特别喜欢的是马力克在这部影片开头的单刀直入,像是整个影片叙事内容的一个浓缩,在这之后是悠长绵延近3小时的娓娓道来。(Young:黑白的党国宣传片是吗?)嗯。

影片的开头具有相当工整而又巧妙的俄罗斯套娃式的平行式嵌套结构。开头Franz的画外音:“我本以为我们可以在高高的树上筑巢,像鸟一样,展翅飞翔,飞到山里。”与纪录片中战斗机鸟瞰视角的影像之间产生了一种和平与战争的直观矛盾和冲突。随后画外音的影像重现版出现在对于Franz一家的田园生活的刻画,而妻子听到的战斗机的轰隆声和先前的《意志的胜利》中的战斗机得以重合,将纪录片中的影像直接引向了《隐秘的生活》一片中所处的时空。

这种影像空间的跨越有点像索科洛夫的《旅程挽歌》中所呈现的对与艺术油画的空间的探索:将其与影片本身的空间进行并置。当然还是有一点不一样:前者用剪切,后者用摄影机的运动营造这种幻象。

而关于本次题材的选择,我还是想回到我在圆桌一开始所提到的道德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很微妙的一个题材,导演处理得不错。

Young:

我个人其实更偏好与之前,被广泛差评的爱情三部曲所选取的题材。原因其实很简单,《隐秘》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诸如要完成叙事就必须对诸多细节进行描述、解释,这些在感情题材中都可以避免,人物(主角)相处的状态能够直接反映情感的联系和变化,但反映不了战事的更迭、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

所以感情题材影片的发展是不需要借助于场景外部的动力的,这也是题材的最大优势。

肥内:

其实,除了我无法理解的广角镜头之外,对于整个影片的叙事策略,我是没有意见的。事实上,这部片尽管有更清晰的情节轴,但是它依旧是弱化的情节剧,除了信之外,主要是生活场景与居住世界不断穿插,将一个紧密的轴给撕开,制造各种“区间”,而这些区间都无法以实际的时间去计算。

《隐秘的生活》剧照

肥内@Luxuan:

说到这,我是比较不清楚在纳粹的逻辑下,宗教是在什么位置?(Luxuan:回肥内老师,我所说“道德与宗教之间的关系”,指的是男主的精神力量是来自于自身的道德的密度还是来自宗教对他的教化)

嗯……这个似乎有点被架空。似乎更多是转往一种更高远,高于生命、宗教的东西。或者可以说是一种“不可见的绝对场外”?

从这点来说,会让我想到德莱叶最后一部片,《葛楚》。在德勒兹论述的启发下,我理解了德莱叶在片中不断让人物减少四目相交的时机,或者,葛楚总是看向远方,就像是看向一种未知的绝对场外。

Luxuan@肥内:

这么说肯定有道理,传统意义上的宗教在本片的分量蛮轻的。全片基本上以现实本位为表达基础,用实景实物来表达超验,连类似伯格曼《处女泉》片末朴实无华的神迹都没有。

“远方”在这部片子可能更多的是投射到自然本身吧

肥内:

于是,大概可以说,没有被广角给扭曲的世界,在本片中不存在,除了存在于资料画面(一部分是来自《意志的胜利》,片名或许也是被引用的原因之一;一部分来自《柏林,大都市交响曲》)。正因为“正常”画面存在于资料片(两部都是宣传片性质),要不,就是在“片外”,如此方能凸显出人物在整个境遇之中的纠结。

《隐秘的生活》剧照

Zumaca:

我就是觉得题材适合的那个,然而我也是个没怎么看过生命之树后面几部。这种适合不是通过对比来的,就是一种观影时候比较直观的感受…我理解Young所说的感情题材的适合的原因了,战事更迭确实会需要不少细节来传达,但是我感到很有趣的一点是,我们在戛纳观看时候,两个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对话,通信是英语,但周围的人还有面对政权的时候,有时有英语,但还有非常多时候是德语,而放映时德语没有字幕,我发现在没有完全掌握这些德语信息的情况下,对观影基本不造成影响,就是人物的内部(英语)变得更为可见,向观众开放,而外部变成了一种氛围,一种情绪,而不是实际的信息。

Young:

嗯,说起这个片一定绕不过“语言”。我相信看过这个片的观众一定都对此印象深刻,旁白、主角的对话,都是英语,但是主角和环境中其他一些人物的交流却回到了环境中,变成了德语。这样去处理语言,导演意图要达到怎样的效果?

肥内:

对于语言错位,因为存在于大多数商业片(尤其美国人拍的;比如《艺妓回忆录》),所以已经无视了。硬要说,觉得:马力克估计不想让德国观众看这部片吧~(Young:语言错位通常是绝对的,很少会在环境中保留原语言)

这就好像,十几年前我每个月固定还会给朋友安排放片,有一次,朋友带了一位十几岁的德国留学生来,那天我刚好要放刘别谦的《你逃我也逃》,于是我下意识地就觉得是不是应该换片?岂料,那位德国青少年看得最开怀,还问我能不能拷贝一份让他带回去跟父母看……

《你逃我也逃》剧照

Young:

我对此有一个小小的猜想,语言的错位是不是与片中交流的“隐秘”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Luxuan:

我是觉得英语属于人物“隐秘生活”的一部分,德语运用的场合基本上都是主角所处的社会环境,德语运用部分和《意志的胜利》等纪录片儿的使用都是处于影片叙事的“外圈”。

Zumaca@Young:

这是我看完的感受,但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的意图……

然而这样不得不觉得美国人也太拿英语当回事了吧(笑

肥内:

但,如果男主角思考“道德”与“正义”,以及作为与妻子交流情感,是用英语,这不就也有点从语言上制造等级差异了?

肥内@Zumaca:

是的,觉得太把英文当一回事:彷佛只有英美人的道德观与正义感是至高的?(Zumaca:是的 本来就充满了布道意味,俨然拿英语当作神的语言了)因此我才说,要嘛直接无视,要嘛只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隐秘的生活》剧照

Young:

我觉得这不至于关于语言的等级,可能更因为创作者本身是熟知英语的,跨语境的创作会使他更难以达到真诚表达情感的效果。

Luxuan:

这和导演本身是美国人是否有关系?

Zumaca:

当然当然和导演本身是美国人有关系 甚至我觉得这里面是一种和片中隐隐的宗教观也是有关系的吧,我总觉得这里面有一种朴素的类似美国新教的价值观,是对人内心深处自己的“道”的信,而不是来自教堂的宗教。(似乎很难说清楚)

(肥内:德国没有新教吗……(我历史没学好)Young:很少,天主教为主)

我只是从导演作为一个美国人的身份更多去考虑。

Luxuan:

关于宗教,马力克跟《幸福的拉扎罗》导演的宗教观挺像。他们主人公的“教”跟教堂等仪式类的元素关系不大,都是从特别形而下的元素去体现,比如自然中的漫步、日复一日的劳作。

(肥内:嗯?我还觉得前面提到伯格曼似乎恰当些的……反而《拉扎罗》好像跟德莱叶(尤其是《词语》)接近……(可能也没那么接近……))

跟伯格曼也是挺像吧,但是风格更加自然质朴一些。伯格曼整体都特别形而上。

《幸福的阿扎罗》剧照

Young:

《拉扎罗》、《词语》多少都涉及神迹吧,马力克和宗教三部曲的伯格曼更贴近于在现实语境探索宗教的意义。《处女泉》中的确有神迹,但《冬日之光》、《犹在镜中》和《沉默》三部曲还是忠实于在现实道德困境中探求信仰意义的。

肥内:

伯格曼把背景放在现代的故事一般都没有神迹。也确实在《冬日之光》之后就少直接讨论宗教;即使《狼的时刻》也是。

Young:

那,我们准备进入最后一个话题?

肥内:

嗯?已经最后了吗?那我们来谈“时间”吧?

与zumaca不同,我觉得这部片不够长,觉得四到五小时是更合理的长度。(虽说我最早只想看半小时……)

(Young:我是压缩篇幅的支持者,但这个题材实现压缩难度太大)

因为我感觉恰是时间造就这部片:一方面需要长,以延伸主人公的受难,同时装载他开悟的所需要的时间,且越是重复越要慢慢磨出他的启发;但与此同时,作为一个众所皆知的战争,观众也在争取时间,因为观众会想“再撑一下,再两年就结束了”,因而戏剧张力也在时间中完成。

《隐秘的生活》剧照

Zumaca:

嗯我有看到类似的说法 是因为叙事的部分比之前多了所以影响影像的流动这种吗?

Luxuan:

我倒是在前一个小时觉得有点难熬,后连个小时因为叙事张力的缘故,反而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不过当我二刷的时候,倒是觉得第一个小时里面很多同质感过强的部分很耐看,看他们劳作都有‘一种冥想的愉悦感

(Zumaca:我还比较喜欢前半部分,我一度以为要一直延续这个节奏了)

肥内:

为了让观众愿意投资这个时间,绝美的影像是需要的。这多少回到“自然主义”的传统。只是,自然并非被消费,而是参与了演出。

(Young:哈哈,如果参与演出,那的确是打引号的自然主义)

Luxuan:

时间在这部影片中是和主题直接相关的一个重要元素,和情节设置的一道道重复的质询(类似这样做值得吗),一道考验男主角与妻子,我觉得也考验着作为观众的我。

《隐秘的生活》剧照

肥内:

因此这会回扣到我前面提到的“撤销正反打”,以使得即使在对话中的一问一答,都可能不是连续的时间,如此,抽象的时间将变得更加主观。让人可能一方面觉得时间在走(毕竟有几次对具体时间的提醒),二方面时间又像是固定、凝结,因为人物(尤其孩子)在形象上凝住时间(法兰兹的胡子也帮了忙),更重要是人物状态始终胶著。

Young:

我觉得这其实可以通过回到之前所说的,“读信”的概念来解释。如果画面是阅读和想象的产物,自然也就是固定、凝结的,变化的只有被讲述出来的时间;对话也自然不是连续的一问一答(这和剪辑思路同样是匹配的)。

肥内:

因此,是某个读信的人试图还原被这个人给“窥视”的隐秘生活吧。

《隐秘的生活》剧照

Zumaca:

读信人还原“窥视”的生活 这个角度还挺有意思的,我之前也只意识到这种时间的主观性,没往深想。

Young:

我是这样认为的。

肥内:

所以在钥匙孔里的窥视总是广角、变形,而影像则是各种想像与推敲,而只能在部分具体时间轴中了解时间刻度外,其余部分,时间是没有意义的。

 4 )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如果你跟周围人在大是大非上的看法不一样,你肯坚持己见么?

如果你不认可国家的一些做法或zf的统治,你能独善其身么?

如果你被逼做自己不想做的事甚至伤害他人,你会坚守良知么?

如果你要在“说言不由衷的话”和“死亡”之间选择,你将何去何从?

当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布鲁诺牺牲,伽利略屈从,去年《血战钢锯岭》的主角Desmond Doss少有的实现了两全,而本片的人物原型Franz Jagerstatter则因拒不宣读希特勒誓词而慷慨赴死。

这片儿太马利克了:史诗级制作,纪录片式风景,诗人般画外音,哲理性主题……当然, 这也意味着评论依然两级,爱者津津乐道,厌者耿耿于怀。我倒觉得这么多年下来,自己慢慢能享受这种空灵冥想放飞自我的观感。76岁的老马将来能不能跟另一个几乎同岁的老马一样拿个小金人青史留名?

 5 ) 一部关于信仰和人性的佳作

镜头拍摄的角度独特,仰视人物令观影非常有代入感,本来是一部黑色调的影片,因为有光、有蓝天、有尖顶的教堂、有绿色的青草地、有金黄色的麦穗而充满着希望。人物对话不多,但是人物内心独白非常多,从而超越了一般电影描写人物内心思想的弱势,糅合了电影、书籍各自优点,另外圣诗般的配乐将各种张力推向高潮。主人公妻子芬尼的坚韧,特别是一双指甲里嵌满黑色泥土的双手特写镜头犹为深刻。影片结尾,一切归回平静、安息,犹如置身伊甸园,芬尼的独白引发更深的思考:我们为什么活着,可能要到那一天才会有答案,点题“隐藏的生活”。传道书说: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喜爱有时,恨恶有时;争战有时,和好有时。这样看来,做事的人在他的劳碌上有什么益处呢?我见神叫世人劳苦,使他们在其中受经练。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

 6 ) 影片所带出的反极权意识发人深省

【澳门国际影展观影】今年恰逢2010年代的最后一年,在这个月各大电影杂志和网站媒体纷纷评选近十年里的电影佳作,其中泰伦斯·马力克的金棕榈影片《生命之树》入选过不少影评人的十年最佳,其诗意的画面与宏大主题的结合呈现令人印象深刻。惊喜的是相隔八年后,今年马力克再次回到戛纳竞赛单元,奉上一部感人至深而发人深省的二战题材作品《隐秘的生活》。本人有幸在这个月初的澳门国际影展上欣赏到这部大师级的作品,无可否认地,这是一部挑战观众极限的影片。马力克用绵长诗意的三个小时,娓娓道出一个简单的故事,生活在奥地利山村里的一个村民在二战期间拒绝为纳粹德国而战,最终被判处死刑。

马力克之前的几部作品一直在探寻和质问各种“意义”:《生命之树》在寻找生命与历史的意义,《通往仙境》尝试探讨爱情的永恒,《圣杯骑士》在追问明星生活的真相。如果说这些作品都在围绕虚无缥缈的意义而让人无法投入的话,那么这部新作绝对算是回归到历史和现实层面,立刻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具有强烈的情感渲染力。这部改编自真人真事的作品像是导演获得柏林金熊奖《细细的红线》在反战主题上的延续,在同样充满诗意的《细细的红线》里,一队美国步兵战士投身南太平洋的战场,利用士兵的主观意识流和内心独白,影射出战争中最真实的人性。而在这部新片里,同样是描述一位与众不同的“士兵”,拒绝随波逐流听命于纳粹统治投身战斗,而是听从并跟随坚定的信仰,正义和良知令他勇敢面对死亡而毫不畏缩。

然而,有别于常见的二战题材,这部新作里却没有任何战争的正面描绘,没有烽火硝烟的战场,也没有惨绝人寰的纳粹集中营,更没有营救或逃亡的惊险镜头,但无可置疑地,这依然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反战影片。导演致力营造出一个田园牧歌的生活环境,男主角和他妻子及小孩在这个世外桃源的山野里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前半段花去大量篇幅描绘这个“伊甸园”:高山、瀑布、绿草地给人深刻的印象。导演有意对自然环境和家庭生活的刻画,暗中呼应着男主角内心善良正直,以及坚定信仰的起源,另一方面则像是在质问人类的野蛮残忍行为(战争)对“伊甸园”的蹂躏与破坏。

转到影片的第二部分,叙事明显变得愈发沉重,男主角被迫参加当地组织的军事训练,训练结束后没多久便收到纳粹帝国应召入伍的通知,随后便是讲述他在监狱里等待审判以及最后迎来残酷的死刑。导演在这个部分更侧重表现男主角的信仰与宗教之间的冲突,令人思考宗教的本质。教堂与神父往往代表上帝对于人类正义的裁决,但是当时的教会却无奈已被纳粹控制,沦为服务于极权意识形态的帮凶,不断给民众灌输错误的思想。男主角最终并没有听取神父主教的劝说,一直坚定跟从自己的信仰,拒绝为纳粹宣誓。从这个层面来看,影片超越了传统的反战反纳粹题材的范畴,上升到更为深远的信仰探究,令人联想到德莱叶导演那些宗教意味的作品。

泰伦斯·马力克作为一位专注个人风格表达的作者导演,这次一如既往地运用招牌式的短焦距、广角镜头,拍摄出稍微失真的人物画面,而行云流水般的剪辑、声画分离尝试(诗意化的书信默读与内心独白),给人物内心戏表达提供了充足的表现空间,同时也给观众带来极其真实的“沉浸感”,这也许就是影片到后半部分催人泪下的原因。在过去的十年间,马力克给观众的印象似乎是一位擅长视听影像的“诗人”,却鲜于专注在叙事方面的“导演”。而这部新作却有力地回应了大众的不屑与怀疑,更为重要的是影片所带出的反极权意识发人深省,不管这是否导演对当下现实的回应,这部影片都无疑具有深刻的现实反思意义:一个人的信仰和良知始终有力量对抗极权主义。

 7 ) 《隐秘的生活》电影剧本

《隐秘的生活》电影剧本

文/〔美国〕泰伦斯·马力克

译/郭巍

外景,圣拉黛贡德,上奥地利(1940年),一片宁静

一个正在耙草的男人:弗朗茨·贾戈斯塔特,36岁。远处是一座教堂的尖顶和他生活的村庄。一些屋舍座落在群山环抱之中。

圣拉黛贡德是一处居住着500人的宁静村庄。村子中心是一个小广场;一侧有一家客栈和酒馆;另一侧是村政所。

一条河流经过村庄,这是萨尔察赫河。牛群在阳光下吃草。牛铃叮当作响,牛儿懒散地甩动着尾巴。

从地里回家的路上,弗朗茨和邻居们互相打着招呼。字幕出现:1940年奥地利。

外景,贾戈斯塔特的家

他向30岁的妻子弗兰齐斯卡走来。他们2岁和3岁的女儿,从房子旁边的谷仓跑出来。一头初生牛犊的腿还在发颤。弗朗茨叫弗兰齐斯卡的昵称“芳妮”。

芳妮:孩子们,快来帮爸爸!

女儿们叫罗茜和马里德尔。弗朗茨抱起马里德尔放在自己肩上,而罗茜也想要被这样举起。远处钟声响起。

圣拉黛贡德生活场景,客栈弗朗茨在露天酒馆旁跳舞。芳妮边笑边拍手。

两人一起在他们的小果园里的树上摘李子和苹果。

芳妮给一头牛上轭,开始犁地。

孩子们向牛群扔石子,将它们赶出刚播种的田地。

芳妮给牛挤奶,做肥皂,搅奶油。她跟磨房主讲价钱,把自家的小麦磨成面粉。

弗朗茨的母亲罗萨莉娅与这家人住在一起,也帮着下地干活。她已守寡,弗朗茨的父亲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

弗朗茨:妈,别呆在太阳底下了。

夫妇俩与村民们互帮互助:割草,刷房,打井。他们相互依赖,形成一个关系紧密的社群。

内景/外景,圣拉黛贡德教堂

除了干农活以外,弗朗茨还在教堂作司事。他剪烛芯,擦条凳,敲钟。他为教民们安排洗礼、婚礼和葬礼,但从不收取他们为此所给的任何费用。

他痴迷地看着画匠描新顶壁上画的小天使和六翼天使。

他掐去教堂庭院外墓地里枯萎的玫瑰花枝。

内景,贾戈斯塔特的家

弗朗茨扶母亲走上一段楼梯。她是个郁郁寡欢的女人。

新闻短片(黑白),俄罗斯战场

东部战线画面。德国和俄罗斯军队疲惫地在雪地里行进。坦克夜间开进。榴弹炮照亮天空。斯大林格勒。库什克。

内景,贾戈斯塔特的家,晚上

弗朗茨和芳妮把孩子们放到床上。看到父亲投在屋顶上的影子,孩子们都兴奋地叫起来。她们很快便入睡,屋里安静下来。

芳妮:这几个星期你不太一样。怎么了?跟我说说。

她记得从前的他无忧无虑,他曾经还有一辆摩托车,他骑着摩托车穿行在阿尔卑斯山。她看着他微笑的脸。

一直没有什么妨碍他们的幸福。忽然几个星期前,她听到隐约的轰鸣声,抬头眺望,远远看到英国轰炸机的轮廓掠过高空。

尽管他们离维也纳和柏林那么远,对于事态全局也是如此微不足道,战争还是染指了他们的世外桃源,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

他轻抚她的肚子。她有孕在身。

芳妮(继续):我们应有尽有了。所有想要的。没有什么能改变我们的爱。我们有孩子,有家,有彼此。没什么能夺走我们的幸福。

他们穿过房门,门上方挂着花环。

弗朗茨:是啊,我的妻。我们会长相厮守。

婴儿

一个孩子降生了。一个女孩:洛伊西。她的两个姐姐惊讶地旁观。弗朗茨转向芳妮笑起来。他们的幸福圆满了。

邮差

次日他们听到车铃响。邮递员骑车送来一封信。弗朗茨拆开信看了看。

弗朗茨:我被征召了。

外景,果园,雷茜,芳妮的姐姐

芳妮和她的姐姐雷茜在一起。

芳妮:只是训练。一个运输部门。

雷茜:你害怕吗?

外景,练兵场(1940年10月20日)

弗朗茨(画外):再过六个月我们的训练就结束了。战争也会结束吗?我只好暂时在心里和你相聚。想家的时候,对你的思念真是熬人。我们的宝贝怎么样了?等我回家的时候,肯定会惊讶她已经长那么大了……你想好用马拉犁了吗?如果你让那些耕牛退下来,我想它们不会不高兴的。

罗萨莉娅,弗朗茨的母亲

弗朗茨的母亲罗萨莉娅帮着芳妮往车上装一头猪。芳妮对自己的婆婆很客气,但罗萨莉娅却报以某种程度的疑忌,似乎她觉得这桩婚姻低就了弗朗茨。

外景,田地,圣拉黛贡德

芳妮与雷茜和邻居一家人在地里刈草。

芳妮(画外):你母亲帮我干地里的活。我们太依赖乡亲了,这样不是很好,总向他们求助,然后道谢。斯特罗霍夫一家已经相当帮忙了。

(她向村邻道谢)

那头猪差点塞不进车里。只有个男孩过来帮忙。猪有326磅重。教堂里正举行婚礼。

(教堂外有位幸福的新娘)

我已经耕完了燕麦地。刚开始,我在土豆地里费了不少劲,差点就哭了。

她把草料堆到谷仓上。

内景,贾戈斯塔特的家,孩子们

芳妮喂孩子们吃饭,照料她们入睡。

芳妮(画外):罗茜总问起你。我们上床的时候,她会说“爸爸给关在外边啦!”吃饭的时候,“给爸爸留点吧。”如果我起夜,“爸爸回来了?”妹妹会告诉她:“爸爸会带香肠回来的。”

孩子们

两个姐姐跟她们的小妹洛伊西玩。

芳妮(画外):孩子们可真让我开心。每当想到她们和你,还有我们的团聚,幸福感油然而生,泪水夺眶。你真是付出太多了。我回到家,家里已经没活要做了,我就只需要看孩子!

孩子们常搞恶作剧,这时她就会责备她们。

外景,贾戈斯塔特的农场

芳妮给牛刷洗。她把奶搅打成黄油,装了一车稻草,把草料摊开晾干。

芳妮(画外):我不得不说说这些小丫头。她们总是吵吵嚷嚷,要我照顾。马里德尔打罗茜,因为她说“你坏。”然后马里德尔说:“我是好人。”而罗茜说:“我才是好人,你就是坏蛋。”马里德尔把罗茜布娃娃的一条腿揪下来,说:“另外一条腿马上也会掉下来的。”于是罗茜要找大夫把腿装回去。

(一个男人在树林深处)

斯特尔茨干完活以后,就到树林里哭。而托尼·斯特罗霍夫总是吃不饱。

(一个男人在偷甜菜)

以前你可以帮着给牛打理。早上吃甜菜叶时它们都很开心。马蒂尔德挤奶前从不擦洗,所以我只能自己做。

马蒂尔德,单身女人,边放羊边织毛衣。

芳妮(画外)(继续):我卖了几磅卷心菜,一磅3分钱。胡伯太太买了44分的。

芳妮注意到一个男人走过时看着雷茜。

芳妮(继续):他对你有意思。瞧!

雷茜:男人都靠不住。

外景,军营,院子

弗朗茨和他同营的战友。

他看着他们如何屈从于对着他们发号施令,自以为是的纳粹军官。

他们一起看纳粹在西线节节胜利的新闻短片,短片被投影在晾着的床单上。

弗朗茨(画外):我的爱妻!读你写来的每个字都让我欣喜。希望冬天来得晚些。农民们种的甜菜还在地里。你庆幸我们没种甜菜吧?

弗朗茨听着他的同伴们兴奋地朝他们倒霉的当地邻居大喊大叫。那些茫然无措的法国农民盯着他们的德国占领者,跟他们要食物和燃料。

外景,贾戈斯塔特的农场

孩子们长大了。洛伊西已经会爬了。弗朗茨的母亲用引导绳拽着她。

芳妮(画外):洛伊西是个小事儿精。她总要抱。今晚罗茜想带着你的照片睡觉。因为本来你是会跟她一起睡的。我告诉她,等爸爸回来就会陪她一起睡。她说爸爸已经回来了。你的照片被她们亲了又亲。罗茜能认出你,但马里德尔只会说:“男的”。

今天早上我打理了猪崽。莎勒也在。这头牛犊已经五周大了。这礼拜我们一直忙着施肥。托尼·斯托特因言获罪,被判入狱四个月。他的嘴确实太大了。你可不要这样。乱说的人不会被准假。

外景,路上,骑行的摩托车

弗朗茨穿着军大衣,骑着摩托车行驶在路上。

弗朗茨(画外):爱妻!真高兴收到你的消息。希望开春时稻草还够用。你一定省着用。镰刀上油并且挂起来了吧?亲爱的夫弗朗茨送上亲切的问候。也问母亲好,还有几个小不点。再见。

弗朗茨看着一个军官神气十足地叫嚷。走过的一名士官向他行了个纳粹礼。弗朗茨看向别处,装作没看到。

外景,贾戈斯塔特的农场

芳妮和弗朗茨的母亲在刷房子。

芳妮(画外):贝森博克要被征召了。我们得还他一只鹅。(孩子们打闹成一团)洛伊西是只可爱的小麻雀,总爱尝试新鲜事物。她还不太会走,最多就一步。她扑腾两下就掉下来了,之后又爬起来。她总让你母亲闲不住。每次打闹她都要掺和,尽管总是最吃亏的那个。我很心疼她,可又无能为力。她的姐姐们总是那么耍赖。明天我要翻地了,希望别碰到什么难垦的地方。我真怕遇上这样的地。

芳妮在地里劳作,用耙子施肥。她给镰刀上油并挂在谷仓里。

外景,湖边(南蒂罗尔)

训练时弗朗茨结识一个比他小几岁的战友。他名字叫罗戈夫斯基。

毫不夸耀地说,这个人善良、慷慨、诚实,还是个乐天派。他只活在当下,健忘过往,无忧未来。

罗戈夫斯基的脸上总带着孩童般的纯真,也像个孩子似的说话做事不假思索,率真无忌。

弗朗茨好奇他是怎么做到如此的。

弗朗茨的部队在湖边露营。早操后,他们开始操练装备。

弗朗茨用刺刀猛戳草人。

弗朗茨(画外):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并非都如我们所愿。我们看不到未来。这也许是好事。我们充满信心和喜悦地开始新的一年。我能给你几个橘子。找一下施尔克吧,他们家的燕麦最好。要说我们家的燕麦能不能也算最好,这得另说。至于杀猪,就别等我啦。

芳妮和弗朗茨的母亲准备宰一头母猪。

外景,军营

一名中士将弗朗茨带到一旁。

中士:运气不错啊!你被批准复员,回家种地了!法国投降了。现在我们和平了。

外景,圣拉黛贡德广场

弗朗茨回到了拉黛贡德。他回家了!他穿过村广场时跟乡亲们打招呼,走上通往自家地里的小路。

外景,贾戈斯塔特的农场

芳妮和孩子们从屋里跑出来迎接他。

弗朗茨:瞧见了?只要我们祈祷。

他们举家庆祝。弗朗茨为孩子们跳舞。窗棂上一盏灯火照亮了暮色。

外景,村广场

几天后,弗朗茨在村广场碰到一位村邻,那是一个名叫黑塞勒的农民。因为出了些意外,他的朋友们正安慰他。

弗朗茨:怎么了,黑塞勒?

黑塞勒:我被征召了。我们还以为和平到来了,可战争还没完。我真是搞不懂。

他的朋友们面面相觑,目光还四下瞥视。

朋友:嘘……

他们轻轻拍拍他的背。这种事谁都可能摊上。

外景,田地,晚些,无旁人

弗朗茨问他的朋友。这会儿就他们自己。

弗朗茨:你相信我们为什么而战吗?

黑塞勒:有点。不,不太信。

弗朗茨:我们在侵略别的国家,夺取他们的土地。现在我们又要这么干了。那些反抗我们、看守家园的人难道不是英雄吗?

(无言以对)

人们都在喊的口号就是对的吗?

黑塞勒低下了头。

外景,树林

穿过树林,弗朗茨看到远处有个疯子。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目光游离,充满畏惧。似乎这个可怜的家伙没想到会有人经过这条路。他盯着弗朗茨看了片刻,然后溜进了树林深处。

内景,贾戈斯塔特的家

芳妮看出来弗朗茨有心事。

芳妮:怎么了?

(稍顿)

托尼的嘴太敢说了。

弗朗茨:我不会做什么连累你的事……

他看向他的孩子们,亲了亲已经入睡的她们。

芳妮(画外):有个家和一个好丈夫,这足以让人感到幸福……而爱与被爱,就是世上最大的幸福。

内景,贾戈斯塔特家的卧室,夜里

弗朗茨大喘着醒来。他点着蜡烛。芳妮吃惊地看着他。

弗朗茨:我做了个梦,梦见我父亲。我问他死亡是什么感觉。他告诉我什么?他摇摇头……我看见一列火车,一列漂亮的火车,穿山越岭而来。车头动力十足,黑色的,吸引了孩子们。他们朝火车跑去,没人阻拦。你看不到火车要往哪去,只有树木和田野掠过。

外景,火车(黑白资料片),梦里

一列火车。黑色的机车。煤被铲进炉膛里。铁轨交织。活塞驱动引擎前行,这是一股巨大而不竭的力量。

弗朗茨(画外):之后出现一个声音。那声音说:“火车就要驶入黑暗了!”我想这是个信号。

弗朗茨骑着摩托车疾驶,风拂过他的头发,美好的无拘无束的自在感涌起。

次日晨

第二天早上,早餐时——

弗朗茨:其他人犹如弟兄一般。

外景,埃金格·霍夫,白天

村邻们在与弗朗茨争论。

邻居:你是谁呀?连主教都让我们为希特勒祈祷,在他寿诞那天敲钟。在尖顶上挂上万字旗。你给忘了。

埃金格:这个你不能责怪主教。他希望这么做能让政权对教会更加宽容。不过现在牧师们都被派到集中营里去了。教堂集会被禁了。宗教节日甚至圣诞节的弥撒都禁止了,除非赶巧是星期天!我们没有发言权。他们高高在上,主宰着我们的命运。

地方官们从圣拉黛贡德旁边的一座城堡里踱出,唱着歌在街头闲逛。

外景,城堡(桑德堡)

远处的城堡。军事机关所在地,坐落在一座俯瞰山谷的小山上。矗立在黄昏中。

埃金格(画外):你说什么,弗朗茨?

外景,田地,十字架

弗朗茨走过田地,为自己很快将不得不拿定一个主意而感到不安,这个决定会给全家的幸福带来风险,也会使他与自己从小就眷恋的这个村庄反目。

田地边一根木桩上伫立着一个耶稣受难像,上面罩着斜顶遮挡雨雪,透出神秘的气息。十字架让他停下了脚步。

十字架上的人沉默地俯视着他。弗朗茨惭愧地转过身。这条路蜿蜒着穿过大麦田。可他却走不开。他再次抬起头,摘下帽子。没有别的人,只有蟋蟀在庄稼里发出窸窸窣窣的叫声。

弗朗茨胆怯地摘下帽子。山里到处都有令他感到悲痛的建筑,与风景是那样的不协调。从那张脸上他发现的又是什么?

弗朗茨不能跟任何人说起。特别是和他最亲近的人。他不会告诉妻子。

外景,圣拉黛贡德教堂

一天下午,打扫教堂时弗朗茨遇到一名画匠,一个外地人。

画匠奥伦多夫:我在给天花板润润色。

弗朗茨看着这个外地人调制他的颜料。他们上方的天花板上,展开一幅天堂里的怡人画面。

内景,天花板的特写

奥伦多夫(画外):他们抬头仰望,想象生活在他的那个时代,他们不会做前人做过的事。他们会陪在他身边,不会跑开。但是他的朋友们这样做了,他们也会这样做。

画匠说话的时候,弗朗茨生活的场景在他脑海里掠过——

闪回,外景,田地

弗朗茨在一片新耕的地里播种。

奥伦多夫(画外):我,我是在摹仿他吗?不,我依赖着他,以表现他为生。

闪回,外景,田地

弗朗茨和村邻们一起干活,记得他们彼此帮助,邻里相望,就像一个家庭,并因此互相亲近。

除了彼此亲近,生活中还有什么?

奥伦多夫(画外):人们看着这幅画,被他的故事感动,认为同情他会使他们在身后受益。

闪回,外景,田野

弗朗茨用镰刀刈麦,不时停下来用挂在腰间的油石磨刀。

奥伦多夫(画外):他们会感到自己很幸运,因为没有生活在我们的时代,被要求付出生命的代价。

闪回,外景,田野

弗朗茨用手揉搓麦粒。

奥伦多夫(画外):为了免受现实之苦,我才作画。

闪回,外景,谷仓

孩子们从干草棚上跳到下面新收的稻草堆上。

奥伦多夫(画外):我把那些勇者所受的苦变成了我的生计。这样人们才能从这些长凳上仰望和畅想!

闪回,贾戈斯塔特的家

芳妮从炉子里翻出一个面包。

闪回,鸡舍

一只母鸡护佑着鸡雏。

闪回,内景,钟塔

弗朗茨增加了钟塔里时钟钟摆的配重。

奥伦多夫(画外):我画了这个安逸的男人,头上戴着光环。有朝一日,我会画一个真的。

外景,田野

弗朗茨敲响了钟,钟声在田野上回荡。

闪回,外景,圣拉黛贡德教堂

弗朗茨看着一队人游行。这些人扛着横幅和雕像。一尊安在架子上的雕像被放在旁边,无人过问,但似乎是在用弗朗茨说不清的一种情绪旁观着。

外景,墓地,雨中

弗朗茨记得曾经有个人在教堂边上的一个新墓前弯下腰,在倾盆大雨中哭泣,并撑开伞挡开浸落入新翻草皮的雨水。

外景,田地

芳妮在地里弯着腰扎紧一捆干草。她不声不响地干着自己的活。

弗朗茨走上前吻她。她想着是什么触动了他这么做,在露天地里,在此时此刻。

弗朗茨:能为你做点什么吗?

她摇了摇头。

他看见他的母亲,她的手臂因终生操劳而僵直,像一棵经历无数风雨的老树的树干。

他和两个大女儿玩耍,把她们抱到树上摘苹果。她们透过枝桠向下看着他笑。他们的小女儿抱着他的膝盖,吵着要抱。

弗朗茨牵着芳妮的手。

弗朗茨(继续):一直觉得我没什么可以给你的。可你选中了我,尽管我只是个普通人。

芳妮:我选择了自己遇到过的最好的男人。

弗朗茨:也许其他人认为你能有更好的选择。

芳妮:我们的孩子有个好父亲。

农村场景,拉牛的卡车,犁,马等等

画面在弗朗茨的脑海中闪过。一架犁铧翻开地皮。当他给公牛饮水时,它们很温顺。一群鹅相互簇拥,没有一只落单。

他从一堆麦子里拿起一罐晾凉的水,几只黄蜂飞了出来。他笑着往后躲,把它们赶跑。

炽热的铁花在一个铁匠铺里四溅。

黄昏。载着牛的卡车驶向屠宰场,它们不安地挤撞跺踏。

内景,穷女人的小屋

弗朗茨给一个穷困病弱的老妇人打扫屋子。他给她做了顿饭,陪她解闷。很少会有人来看她。

外景,客栈

一天结束时,弗朗茨独自一人坐着喝啤酒。

村邻们在旁边围坐,有村长、铁匠和马掌工、警察、办事员。

他们唱着老歌。弗朗茨没有加入。

迎春节

拉黛贡德庆祝狂欢节。

人们集会游行以示驱走寒冬,准备返春。他们蒙着木雕面具,头上戴着花环。他们敲打牛铃,手舞足蹈。

他干嘛要跟这些与自己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的人们作对呢?

外景,小路

穿过地里回家的路上弗朗茨碰上一位村邻。

村邻:希特勒万岁!

弗朗茨对他视而不见。那人皱起了眉,显出不解。

弗朗茨:呸希特勒!

那人张望下四周,看是否有人听到,然后一言不发地走了。弗朗茨浑身发抖,心脏都蹦到嗓子眼了。

外景,圣拉黛贡德教堂

打扫教堂时,弗朗茨见到了接替教区约瑟夫·卡拉博斯神父的年轻牧师菲尔陶尔。几年前因反纳粹布道,前任牧师被判入狱,之后被驱逐出教区。菲尔陶尔牧师因此须对这位前来寻求开导的困惑青年言辞谨慎。

内景,圣拉黛贡德教堂

弗朗茨敲了钟,今天却没人来做弥撒。就他们两个人。

弗朗茨:神父,我很困扰,如果被征召,我不能去服役。我们正在杀害无辜的人,侵袭其它国家,抢掠那些弱者。但神父称干出这种事情的军人为英雄,甚至圣人。

牧师菲尔陶尔:你还和别人说过吗?跟你的妻子、家人?

(弗朗茨摇摇头)

你想过必须考虑自己的行为给他们带来的后果吗?

菲尔陶尔在提防弗朗茨,谁都可能是盖世太保的密探,试着看能否从这位牧师嘴里套出些冒失的话。

牧师菲尔陶尔(继续):你差不多肯定要被处决。

弗朗茨:是的。

牧师菲尔陶尔:你的牺牲对谁都没好处。

弗朗茨:您也许是对的。但我更担心,我会做……

牧师菲尔陶尔:错事?那么哪件事更不对呢?

弗朗茨:请您直言,神父。

牧师菲尔陶尔:我总以为自己能够从心而为。但我必须得考虑这样会伤害到谁?你干嘛那样看着我?你会让自己送了命。

弗朗茨:可是如果……

牧师菲尔陶尔:我会向主教说你的事情。他比我睿智。

外景,街上

牧师把弗朗茨拉到一边。

牧师菲尔陶尔:没有哪个拒绝服役的天主教徒会得到他精神引领者的支持。这你知道,对吗?能怪他们吗?他们只会以为你是用这些问题给他们下套的盖世太保的探子,构陷他们叛国的罪名。国家会迁怒于我们的教堂。任何对这种倾向抱有一丝同情的牧师都会被捕。

弗朗茨探究着他的眼睛。牧师是真的在同情他,但不能由衷地表达出来?

牧师菲尔陶尔(继续):又能怎么办?

外景,村广场

如今,当弗朗茨再走过村子,那些村邻似乎不再像他曾经以为的那么乐呵或亲近了。

树林里的那个男人还在那儿。一天晚上弗朗茨还曾听到从田地那边远处的一间黑屋子里传来的一个疯女人的叫声。

雨燕互相追逐着在街上穿梭,空中充斥着它们的叫声。

外景,表兄的农舍

弗朗茨与他的表兄讨论着是否要拒绝服役。他还没有告诉芳妮他的忧虑。

他表兄告诫他别跟村里其他人说起这件事。其中有好嫉易怒的人,且为数不少。他们会告发他。

内景,贾戈斯塔特的家

弗朗茨告诉了芳妮。她假装这是件无需面对的事情。

芳妮(沉默后):他们不会招募你的。他们需要农民。要不人们都吃什么?

内景,孩子们的卧室

他们看着床上熟睡的孩子们。

芳妮(画外):去问问,你会得到答复。

内景,主卧室

晚些,芳妮铺好了床并放好弗朗茨的衣服。这似乎是她在极尽温柔和体贴,仿佛丈夫忽然间对自己显得如此宝贵,尽管她对他的照顾已然无微不至。

邮差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摇着车铃在颠簸中驶来。每次他的出现都让弗朗茨和芳妮感到害怕和忐忑。他可能会给弗朗茨送来一封跟邻居黑塞勒所收到的一样的入伍通知书。

内景,谷仓

母子俩在打扫谷仓。

弗朗茨:怎么了妈?

罗萨莉娅:你要连家人都不放过吗?难道你恨你的妻子和孩子?

弗朗茨:不是。

罗萨莉娅:我生你就为让你这么干吗?

弗朗茨:谁跟你说了什么?

罗萨莉娅:带着三个孩子,她怎么能料理得了这个农场?她怎么下地?

外景,果园

弗朗茨和芳妮在果园除草。

弗朗茨:我去趟山上。它们会告诉我该怎么办,这条河能做到。

外景,阿尔卑斯山

弗朗茨骑着摩托车来到山上。车熄火后是突如其来的静谧。

人迹罕至的山峰高高耸立。积雪和岩石终年常在。下面流经的河水潺潺作响。远处传来牛铃声。

风铃草、野豌豆、三叶草、火草。奔放,闲适安逸。还有平和。永远如此有多好!

噢,鸽子的翅膀!飞离烦恼和悲伤!

在妻子面前弗朗茨表现得自信镇定,但内心他却被纠结、怀疑和恐惧袭扰。

有时我们听到他内心的独白和对过往的回忆,以此来使自己抗衡这些情绪。

弗朗茨(画外)(内心独白):我的妻!你好像是上天的使者。谦卑、善良。透过你的眼睛,给我的心灵注入美好。

弗朗茨(画外)(内心独白)(继续):你让我觉得自己在这世上无以匹敌。

外景,谷仓,雷茜

芳妮的姐姐将弗朗茨叫到一边。

雷茜:你已经把芳妮的幸福握在手里。她原本可以选择别的男人。可没几个像你一样认为应该给自己增添这样的麻烦。

火车疾驶的画面又闪过弗朗茨的脑际。

内景,林茨大教堂

弗朗茨和芳妮来到林茨求见主教。

走进主教堂时他们敬畏地仰望。管风琴师在弹练一曲赞美诗。

内景,等候室

弗朗茨来回踱步。他们等主教弗里森已经一个多小时了。

文书:主教很快就接见你。

内景,主教办公室

弗朗茨向握住他手的主教躬身施礼,寒暄后,主教直入主题。

主教:你对你的至亲负有责任,就是你的家人!你得到过上天给予的个人启示吗?良心告诉你要无视那些精神引领者给你的指点吗?

弗朗茨:我说不好。

主教:不确定?我对你所在教区的所有人负有责任。这让我重任在身。如果缄口不言,抑或说话时机不当,都会使我寝食难安。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恪尽职守,甘愿且忠实地全身心为他的祖国效力……使徒的话你知道:让每个人向凌驾于其上的权威臣服。

弗朗茨:可如果我们的头领是头怪兽,该怎么办?

主教:我们的家园,我们的人民生死攸关。做个男人吧,要坚强……我们的领袖明白战争的恐怖。他自己就是一名前线的战士。他尝试着在使欧洲摆脱这场冲突。然而战争却不可避免。敌人会奴役我们。

内景,等候室

芳妮来回踱步。当弗朗茨走出办公室时,他看起来很难过,或很忧心。

弗朗茨(低语):我觉得他很害怕,怕我可能是个间谍。他说我们必须服从。但那是在别的时候。如果有神职人员被迫屈从,他们自己是不敢坦言的。也许下一个就轮到他们。

(片刻)

像我们一样,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很脆弱。他们受到的蛊惑可能更多。

外景,回廊

弗朗茨看到一队修士边微笑边亲切交谈着走向花园。似乎他们与自己的良心相安无事,生活得怡然自得。

芳妮搂着他,决心放弃主见而支持他,可他们有三个女儿也是不争的事实。

即使应召入伍或被分配到医院当差,他仍可能会被赦免。也许他应该接受这样的安排。甚或根本就不会被征召。

希特勒(新闻短片)

画面中希特勒的侧面。

芳妮(画外):这会有什么区别呢?他会继续做自己愿意的事。

外景,林间小路

他们默默地往家走,弗朗茨心灰意冷。

弗朗茨(画外):你没能还世界以应有的样子。

外景,贾戈斯塔特的家

孩子们跑出来迎接他们。罗萨莉娅看着他们。

外景,田地

他们正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弗朗茨的母亲向他走来。

罗萨莉娅:好孩子都听话。他们的父母只会为他们着想。他们知道,如果努力劳作,他们可以买一幢带花园的房子,幸福地生活,颐养天年。

(稍顿)

男人给媳妇带回来薪水。她把钱攒起来,等生病时,他们可以在家调养,不用靠救济,还能抚养子女或自己养老。人们各得其所。而坏男人要自作自受。

芳妮抬头,看到死母猪被挂在谷仓外一根柱子上。

外景,田野

弗朗茨内心颤抖。为了自己的荣誉他到底应该怎么做?似乎没人能告诉他答案。他必须独自作出决定。他与自己的家人和乡亲一向如此亲近,而今却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

外景,客栈,啤酒花园

弗朗茨坐在啤酒花园,被村长、警察等朋友们围着。

警察:他让我们卷入了这场战争。年轻人走了——

村长克劳斯:他该这么做。他不愿看到自己的国家垮台。他看到我们成了什么样子,没有使命感,每个人都追求享受和成功,没有理想。

铁匠斯皮兹:……闯入别人的家园!扯下女人们的耳环。我妈老了。真希望她快点咽气。

村长克劳斯:人们觉得我们被骗了。我们发现自由主义是个骗局。民主只是商业头脑的伪装。如果我们不把年轻人捞出沼泽,他们就会淹死在里边。

村长是纳粹党员。从小弗朗茨就顺从他。没人敢反驳他。

村长克劳斯(继续):民主已死,真让我们高兴。看看它让我们成了什么样!停滞,瘫痪,财富的奴隶!民主无力阻止危机。希特勒代表新时代、新真理。

(转向弗朗茨)

你父亲要是站在这,也会这么告诉你。他经历过战争,打过仗!在泥泞的战壕里他为什么而死?

外景,篝火,晚上

村长正朝一群穿着纳粹党冲锋队制服的人讲话。

村长克劳斯:火焰,教会我们!照亮我们!指明我们的前路!没有退路!

火焰,点燃吧!热血,燃烧吧!

热风

热风是股干燥、灼热的风,拂过田地,消融了积雪,扫净了天空。雪崩和山火一触即发。大家都十分警觉,处于一种紧张期待的状态。

埃金格:雪地很干净。我们也许能早些把羊群赶上山。

蒙太奇

弗朗茨纠结着他该怎么做。死亡的预兆在头脑中闪过;一扇开着的门挂着帘子,他什么也看不到,一把正在打草的大镰刀,萨尔察赫河的远岸。

邪恶戴着许多伪装。他的良心忐忑不安。他在动摇。这种情况下没人能给他任何建议,即使是自己的主教。

曾经熟悉的一切现在似乎都离他远去了。

外景,贾戈斯塔特的家

一些身穿纳粹军服的人来他家为支援战事上门募捐。

弗朗茨看着他们,什么都没说。这些人惊讶地走了。这将招致各种非议。

内景,贾戈斯塔特的家

弗朗茨听到有人敲门。开门后见村长站在面前。

村长克劳斯:你不支持我们给老兵和他们的军属组织募捐!

很显然,这在当地已经搅起了疑忌的风波。

村长克劳斯(继续):这可不像你呀。

(稍顿)

我还听说你拒不接受国家向你慷慨发放的家庭补助和其它津贴。为什么?你怕打仗吗?你父亲可为人勇敢。你从来都不了解他。那时你只是个小孩。可我知道他对你的期待。

芳妮在隔壁警觉地听着这边的谈话。

外景,田地

弗朗茨朝他的小女儿伸出双手。她正朝他蹒跚走来。不久前她刚开始学步。

树上两个大女儿给下面的母亲扔苹果,她用围裙把苹果接住。

弗朗茨沿萨尔察赫河走着。河水潺潺,平静地流淌,像在喃喃低语着什么。它要告诉他什么呢?他希冀出现神谕,清楚的声音。

当蒂特莫宁教堂的祈祷钟敲响时,在地里干活的他和妻子朝西垂首。

他们挖着土豆,在辽阔的土地上,他们的身形显得渺小。芳妮边干活边唱歌。他们有着被阳光晒黑的农民的面庞。

当邮递员摇着车铃骑来,还向他们招手致意时,他们俩的心都缩紧了。直到邮递员过去后他们也没恢复自在。

牛蹄的咚咚声透过谷仓的墙。谷仓就在他们卧室旁边,他们可以从那得到些温暖。

稻草人。鹅群。公鸡的啼叫。光线穿过谷仓门条间的缝隙。

弗朗茨挖了个墓穴。除了他的锹声,教堂院里空无一人,一片静谧。

他的责任究竟何在?

弗朗茨挖了一口井。上边三十英尺处的亮光里,芳妮的声音含混不清,她正跟一个乡亲说话。他抬头望向空荡的井口和天空。离她而去,永远长眠地下会是什么感觉?水正在他脚下汇集。

芳妮:弗朗茨,你知道自己有多骄傲!多固执!你得肯定这样不是为了别的。

事实是他不能肯定,他的抗拒是出于良心或骄傲。她戳中了某根神经。

一切发生得安稳平静是意味着自己问心无愧吗?

时钟滴答作响。远方传来火车汽笛声。在自己所作抉择的重压之下,弗朗茨瑟瑟发抖。

芳妮(继续):你是不是过于焦虑?可我们能怎么办?这世界比我们强大。

芳妮看向别处。肯定不会有什么不测的。她相信只要他们好好的,一切都会没事的。这也是就寝时她告诉孩子们的话。

芳妮(继续):马上安静下来!别再闹啦!睡觉!

(跟大女儿耳语)

不是每天都是星期天。不是每天你们都能享受阳光。但每天你们都是我们的挚爱。

弗朗茨在隔壁听着这些话。

内景/外景,谷仓,草堆

芳妮和姐姐把干草摊码到晾干架上。晚些,她们骑自行车回家。

雷茜:还有谁知道?就牧师吗?他母亲看我的眼神冷冷的。好像全得怪我。我想的跟你是一样的。可我受不了他让你受苦。因为他同时也为你做出了选择。

芳妮:是啊。

雷茜:他明白自己对你干了什么吗?跟他理直气壮地说呀!就这么回事。

芳妮:不是,我不这么想。

雷茜:干嘛你不反抗,跟他对着干?你完全在迁就他。于是他就拿你的幸福为所欲为。

芳妮:我信任他。

雷茜:他只是固执吗?

弗朗茨和雷茜

当他们照面擦肩时,雷茜并不跟弗朗茨说话。弗朗茨搞不懂缘由。他经历着将自己不只与社群也与家庭割裂开来的风险。

外景,内维尔格拉滕

弗朗茨漫步在高山的夏季牧场,农夫们把他们的畜群赶上来吃草。

他走进一个无人的村落。四下环顾,他有些困惑。人都到哪去了?眼前不见人迹。

外景,田野

弗朗茨在和村邻,铁匠斯皮兹说话,他正在砧子上打制一口刀锋。

弗朗茨:如果你瞧不起我,那就算了。无所谓的。

铁匠斯皮兹:别跟自己过不去。马可能驮了个重物,但即便是它自己的饲料,它也不会把它们倒进料槽里。

直到现在,还从未有任何邻居替他考虑过这件事情。

铁匠斯皮兹(继续):可别在风里行船。等着风暴平息。那时你就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你媳妇将受穷,你母亲将没火过冬。

弗朗茨:我们会为这些罪行付出代价。

铁匠斯皮兹:你不会忘记我们在田野一起玩耍的那些傍晚,直到黑夜降临。你爱我们所有的人!我们都是一块玩的朋友。听朋友一句劝,适可而止吧。可你来得太晚,我们也无能为力了。

(见弗朗茨不为所动)

好吧,就随你去吧。我们不必争执。我要说的你都已经明白了。

芳妮看孩子们的视角

看到孩子们正在和一只鸭子玩耍,她们的母亲提心吊胆。

外景,教堂庭院

弗朗茨来找菲尔陶尔牧师。

牧师菲尔陶尔:先别说。

(稍顿)

一个人有权为真理让自己被治死吗?我们不能都成为殉道者。这种将毁掉你全家幸福的做法难道能使上帝喜悦吗?

(弗朗茨看向别处)

我知道你跟我的前任很熟。也许你更相信他的判断。

弗朗茨:哦,卡拉博斯神父!他吸烟,也爱喝酒。他喜欢打猎,但从来没带回来猎物。他准性很差,被我们取笑。

慢慢地,牧师的声音变成了那个修复教堂天花板壁画的画匠的声音。

奥伦多夫(画外):基督徒的问题在于再没有人想杀害他们了。曾经你会惧怕跟别人说你信仰他,那意味着太多。可现在什么都不是了。

外景,路上

弗朗茨看到村邻们如何冷漠地对待芳妮。拉黛贡德开始跟他们作对了。这里是他们的家!这些是他们所爱的人!

内景,贾戈斯塔特的家,晚上

芳妮能感觉到她丈夫有心事。她害怕那种想法。她避免跟他说起,好像避而不谈能让他过段时间忘掉那些突发奇想,回心转意。

弗朗茨:跟我说说。

芳妮:孩子们睡着了吗?

弗朗茨:她们跟你说了些什么?我看见她们在路上跟你说了什么。

芳妮:她们说她们的丈夫已经去了。他们凭什么为了救我们去打仗?

弗朗茨:她们的话伤到你了?

芳妮:我不在乎。

弗朗茨:你在哭吗?

芳妮:我从不哭,但这让我头疼。

弗朗茨:我爱你。

芳妮:我知道。

弗朗茨吹灭了蜡烛。

外景,磨坊

弗朗茨给磨坊主特拉克尔拉来了一车燕麦。他们从磨坊走出来,水车正把麦粒脱壳。

特拉克尔:我们只不过眼见了他的帝国的起始,只是看到了他帝国的日出。可基督来了又去了。什么都没发生。时光流逝,经年累月。可什么都没了。什么都没发生!

(盖过水车的隆隆声)

所以正义很难得以伸张。一个火星就能燎原。只差一根火柴。种出庄稼得忙活几个月,犁地、下种,要有收成得花很多工夫,可刀剑见效却在瞬间。我们是犁铧派,他们则是刀剑派。我们永无胜算。

绝对不能让地狱之国扩张。这是场大洪水!我们必须学会如何在这场洪水中活下去。

外景,地里,芳妮和姐姐,火

芳妮和雷茜沿着垄沟走,每人拿着一把镰刀,割除小麦里的杂草。

芳妮:他会被赦免的。这我知道。他们需要农民。

她们把杂草打成捆烧掉,把谷物收进谷仓。

外景,贾戈斯塔特的家(1943年2月22日)

邮递员自行车的铃响,芳妮和弗朗茨都望向他来的方向。他们走出门迎他。他递给他们一个公函信封,同时看向别处。

弗朗茨像风中的树一样颤抖起来。

他们避开孩子,来到房子后边地里的苹果树下。他拆开信封。不出所料。

芳妮:你可以躲到林子里!我会给你送吃的!我们可以跑进山里,没人能找到我们。我们去瑞士。

弗朗茨:边境已经关了。

外景,村广场

人们都听说了他拒服兵役的事。

村长克劳斯: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吧,不光是对你的家人,还是对整个村子来说!你会被绞死。没人会帮你家的孤儿寡母。你母亲会死不瞑目。

弗朗茨的母亲

他的母亲难以置信地看着他。

罗萨莉娅:你就这样报答我们吗?

她的想法与他相悖。

罗萨莉娅(继续):你抛弃了全部所有,自甘堕落。你父亲可是给过你上进的资本。

弗朗茨:我们不一样,妈妈。我很抱歉。不过,我很感谢您对我寄予的厚望。

罗萨莉娅:我已经无话可说了。只希望对你给孩子们造成的痛苦,她们能给你更好的报答。你是这么本分守法的一个人,我们万万想不到你怎么会落得如此田地。简直是匪夷所思。我是个老太太,额外的责任还很多。谁承想到了自己晚年,事情怎么会弄成这样?我们碰到的麻烦还不够,还要自找嘛?

弗朗茨:原谅我。

罗萨莉娅:还能说什么呀。

她坚信自己占理,这使弗朗茨的精神有所振作,希望她能给他些训斥。

弗朗茨:我知道在您看来,我正在对最爱的人做最坏的事情。可她们并没完全放弃我。我不明白您干嘛要这样。

罗萨莉娅:年轻人一心只想着自己的意愿,对别的都视而不见。他们很少考虑那些想法要让别人付出多少代价。你已经自暴自弃,让他们的牺牲付之东流。我们别再说这个了。

一幅弗朗茨曾经梦到过的火车的画面闪过他脑海,它的力量,澎湃的动力,载着他们驶向毁灭。

弗朗茨:妈妈妈,您这辈子的苦已经受够了。我绝不会做出什么再给您带来痛苦的事情。

罗萨莉娅:相信我能洞察其中的缘由。对你以诚相待的人难道不希望得到同样的忠实作为回馈吗?

弗朗茨:您教过我的——要勇敢,要真实。

罗萨莉娅:不只是对你。你想过你的媳妇和孩子会受到怎样的对待吗?

芳妮和弗朗茨

芳妮把弗朗茨的手臂环绕在她的腰上。他们真的难以分离。

外景,村广场

弗朗茨的朋友,当地一名警察,在他一个人时走过来。

警察:从小我就认识你了。恕我不得不逮捕你。

弗朗茨似乎点了点头。警察绝没想过自己会赶上如此的境遇。战争已经来到家乡圣拉黛贡德,不少乡亲被征召服役,其中几个已经阵亡。

弗朗茨,独自一人

一个没有把自己完全交给真理的人,其实并未将自己交出。是这样吗?

弗朗茨(画外)(内心独白):妈妈,我是多么爱您!您的坚毅,经历悲痛、苦楚,历久不绝……我是多么想替您承受啊。

弗朗茨和孩子们

弗朗茨跟孩子们玩耍。

罗茜:把我举起来,我就能摸到房顶了!

他照做了。于是,她向两个妹妹炫耀自己干了让她们望尘莫及的事情。她们吵作一团,直到芳妮把她们分开。

夫妇二人看看彼此。

芳妮:过来孩子们,你们的父亲要走了……出远门。

孩子们:去哪啊?要多久?

弗朗茨:我不知道。不会很久。

孩子们:能给我们带东西回来吗?

弗朗茨:行啊。

新角度

他环顾着自己的家,担心可能再也回不来了。雷茜过来照顾孩子们了。

弗朗茨:我们这就走。

外景,广场

弗朗茨和芳妮走过村子,跟村里人礼貌地打着招呼。他们以为弗朗茨已经放下了传言中的踌躇,准备和其他人一样去入伍,去履行自己对国家的义务。

弗朗茨(对芳妮低语):我什么都没说。自然会有议论的。

外景,树林

弗朗茨和芳妮沉默着穿过树林。

外景,萨尔察赫河

他们跨过河水。

芳妮:你怕吗?

弗朗茨:你呢?

外景,火车站

他们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拥抱在一起。火车驶来的声音使他们充满恐惧。

外景,站台

火车开走了。站台上芳妮一个人迷茫地徘徊。

外景,贾戈斯塔特的家

芳妮和雷茜给牛套上轭具。她们注意到远处的乡亲。

雷茜:他们以为他去服役了,去入伍了。

雷茜(继续)(稍顿):我讨厌男人。

警察,新角度

警察向芳妮鞠躬。

警察:谢谢你。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村邻们对她说很高兴弗朗茨改变了主意。但她没跟他们说穿,也没告诉孩子们真相。

她机警地望向敲门声。

外景,恩斯军营(征兵处)

弗朗茨走向恩斯的军营,一座离拉黛贡德不远的城市。一队刚入伍的新兵从正门鱼贯而出,中年人和青少年都有。

内景,恩斯军营,接待处

弗朗茨的心砰砰地狂跳。他走向坐在队列前边一张桌边的一名年轻上尉。

上尉赫登尔:姓什么?

弗朗茨:贾戈斯塔特。

上尉赫登尔:哪来的?

弗朗茨:上多瑙河,圣拉黛贡德。

上尉赫登尔:年龄?

弗朗茨:36岁。

上尉赫登尔:有小孩吗?

(弗朗茨点头)

叫什么?

弗朗茨:罗萨莉娅、玛丽娅……阿洛伊西娅。

新角度

队列排开,所有人都宣誓效忠希特勒。弗朗茨鼓起勇气,没有附和。

上尉赫登尔:你。我没听见你说。出列。你不想效忠?拒绝吗?

弗朗茨点点头。上尉看着他,显出困惑,没生气,反而有点尴尬。

上尉赫登尔(继续):知道自己在干嘛吗?

他下令让两个士兵把弗朗茨带走。

内景,走廊

弗朗茨被带过一排牢房。囚犯们都看着他,想知道他犯的什么罪。

内景,牢房

弗朗茨和安德罗、莱凡、马克斯和埃尔敏这四个来自洛林的法国人关在一间牢房。

狱友马克斯:我们不想效忠。他们判我们做十年苦工。

他们被弗朗茨的微笑吸引。还发现他为人诚实、平和、乐于助人,会把自己牢饭里的最后一块面包给他们,只留给自己一点黑咖啡。

外景,监狱院子(林茨/恩斯)

囚犯们早上可以散步,绕着院子走十圈。

囚犯:你爱国吗?

(弗朗茨点头)

那你干嘛不服役?

弗朗茨:这是场无意义的战争,惨无人道,注定失败。

囚犯:别人都这么干。

弗朗茨:我知道。

囚犯:你会被处死的。

弗朗茨:总比害人强。人也总要死的。

镜头组(林兹/恩斯监狱)

监狱日常作息。6点起床,7点早饭,打扫牢房,做操。耳语交谈。轻敲墙壁。背着看守传递纸条。

弗朗茨(画外):亲爱的妻!来自我新住所的最温暖的问候。我整天呆在这个地方。审讯期间我会一直住在这里。目前为止都还不错。牢房里共有五个人。外国人很多!伙食还可以。所以你不必担心我的身体。当我们遵从了上帝的旨意,一切都会变好的。诸事皆由上帝安排。希望你们一切都好!

弗朗茨闭上眼睛坐着。看守们嘲笑他,连他的狱友也是如此。

外景,圣拉黛贡德,田地,芳妮一人

芳妮在剪羊毛。村里没人过来帮她。她远远地望见他们,朝他们点点头。他们却移开视线。

一开始,他们以为弗朗茨放弃了自己的疑虑,去应召服役了。现在肯定是他们了解到了真相。

芳妮收割干草,把它们斜摊成一垄垄的。小罗茜帮着母亲在未垦的地里拖耙子。她们像役畜一样弯腰劳作。

内景,审讯室(林茨/恩斯)

弗朗茨被带进一间有许多椅子和一张长桌的会议室。这个陌生的世界让他有些吃惊。

上尉赫登尔(对看守):让我们单独谈谈。

他来回踱着大步,并不直视弗朗茨。

上尉赫登尔(继续):连长不在这里。你得想想自己的抗拒对别人有什么好处?

(无回答)

难道你想改变事情的进程吗?你认为当局会把你当回事吗?你的抗议会引起他们的注意吗?可有谁会知道这事呢?谁又听说过你?你认为这会影响某些决策吗?不会有人知道在这里,在这些高墙里边发生的事情。反抗能有什么用?

他的声音平静得体。没有咆哮,没有逼迫。弗朗茨很吃惊,也有一点高兴。

上尉赫登尔(继续):你在自作聪明吗?自诩比我高明?告诉我理由。

(无回答)

你认为这关乎上帝吗?觉得他在乎你吗?那你又怎么会在这儿?

他望向窗外,等着弗朗茨开口。

上尉赫登尔(继续):你的上帝什么都没做。难道我要向一只蜘蛛祈祷?可怜的人。没人能承担这所有的责任。这重任只属于一个人。他独树一帜。

弗朗茨:我不会遵从他邪恶的命令……这是否是场正义的战争难道都一样?

上尉赫登尔:是上天这么跟你说的吗?你的神父是怎么说的?还有你的主教?

弗朗茨提防着以免连累他们。

弗朗茨:不能简单地要求我们的主教该怎么做。我们得扪心自问。当路标被风吹乱,现在要找出正道很难。我们的精神引领者是沉默的。

上尉赫登尔:或许他们情有可原。我是作为一个对你有善意的人跟你说的这些。你认为我不对?

弗朗茨:我看不透别人的内心。我不评判任何人。

外景,院子

弗朗茨被带回牢房。看守们很无聊。这里没有盖世太保,也没有党卫军。这里是省级监狱,在宏图大业里,这里的事情微不足道。

弗朗茨(画外)(内心独白):我等待着……似乎还没有人有过这样的烦恼。他们好像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事。

内景,牢房

弗朗茨和狱友卡洛聊天。

卡洛:好一场战争给他们提供赚钱的机会。从小我就见过太多了。这只会变得更糟。他们把穷人抛到脑后。这是个大人物的世界。船开始下沉时,动力舱的小子们最先逃跑。

弗朗茨:来这之前你是干嘛的?

卡洛:强盗的世道。法则就是——去抢,要不就被抢。

弗朗茨:你有家庭吗?

卡罗摇摇头。他根本无法体会弗朗茨内心的不安。在许多方面弗朗茨都很孤独。

弗朗茨(画外)(继续):我的妻和孩子们,指引我吧。告诉我该怎么做。

卡洛:我认为教堂没用。它已退出了舞台。每个人都得自寻出路。

弗朗茨:你的出路如何?

卡洛:要是我有,就不会来这了。可看到人们下跪就让我恶心。教堂就是个妓院。它的整个理念低俗,让人厌烦。就像人们倒在泥里膜拜。只不过他们都从未真正地下跪。我自己,没跪过什么。

那列从起点就拉着弗朗茨的火车的画面,飞快地闪过他眼前。司机不断把煤铲进炉子。还有机车活塞,交织的轨道。

卡洛(继续):你怎么会那么相信他?或是让他变成你的希望?看看他自己的遭遇!你会跟他一样的!

内景,监狱(林茨/恩斯),多角度

弗朗茨在放风。囚犯被排成一圈在院子里走动。他们倒空泔水桶,领了面包、豆子,和吃饭的木勺。

弗朗茨(画外)(自一封信):亲爱的妻,我再次感谢你对我和全家所奉献的全部的爱、忠诚和牺牲,并且你还在持续地奉献着。你没有生气发泄的对象,甚或连让你伤心的人都没有,这也是一种艰苦的牺牲。爱需要这些,它不断追求完美。这样你才会轻松些。至少你知道向谁寄托你的痛楚。

外景,圣拉黛贡德村政处

芳妮帮助住在圣拉黛贡德边上的一个穷寡妇。寡妇感谢芳妮,而其他人却对她猜疑。

弗朗茨(画外):若因我而让你受苦,请原谅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穷人……不要生母亲的气,即便她不能理解。

内景,监狱院子(林茨/恩斯)

弗朗茨把信交给他的一个狱友,这人帮他藏着带出去。

弗朗茨(画外):这封信今天上午会由一个获释的狱友带出去。它会未经审查寄到你那。千万别让它落到别人的手里。

弗朗茨(画外)(继续):如果有人问你是否同意我不去打仗的决定,就说这是对你而言最难的一件事情。你绝不能替我说话。

新来的军官讯问弗朗茨。他们试着以刻薄的问题逼他就范,但还是没动用体罚。如果说有什么收获的话,他们发现对他有种奇怪的好奇心。

弗朗茨(画外)(继续):我并不害怕这些军官。如果害怕,我就不会在这里了。我想保住性命,但不是用谎言。他们试图用刁钻的问题来围堵我。坚守自己的决定并不容易,还有可能会变得更难。

军官:你的神父怎么说?

弗朗茨:去报到服役。

军官:你比他还清楚吧?

弗朗茨(画外):对他的话我只能守口如瓶,否则他就会失去自由……他遇到过各种痛苦、绝望的人,那些违反了各种法律的人,他们受到骇人的惩罚。即便是轻微的违法,也会被囚禁多年。可如果有人同意上前线参战,那些都一笔勾销。

外景,圣拉黛贡德教堂

三个女孩在院子里玩。洛伊西转身问她的母亲:

洛伊西:爸爸什么时候回来?他会带香肠回来吗?

两个姐姐看上去很不解。

芳妮(画外):……她姐姐们明白你不可能这么快回来。马里德尔为你祈祷。

(孩子在祈祷)

罗茜甚至做出了点牺牲。

(她把一个娃娃藏到树上)

这样我们亲爱的爸爸就会很快带你回家了。她还给你唱了首歌,不知道你能否听到。我写的只是孩子们所做的好事。你知道她们的小毛病。

孩子们在争吵,互相推搡。

芳妮(画外)(继续):我们还没告诉孩子们你到底在哪。我只跟牧师说了你的境况。布赖恩鲍尔于3月1日阵亡。霍夫鲍尔家的一个儿子失踪。

(战争场面;家畜的镜头)

你的精神状况如何?有所慰藉吗?给眼下处境中的你写信让我非常难过。我仍旧抱着一丁点你会改变想法的希望,因为你会为我着想,也知道我就是这样的人。

内景,牢房

弗朗茨在牢房里踱步。一声绝望的呻吟依稀传到他的耳朵里。

弗朗茨(画外):亲爱的妻,我担心你因我而受苦太多。原谅我做的一切错事吧。不要为我担心。这里的食物和条件都很好。

弗朗茨偷听狱友们吵架。

狱友马克斯:干嘛不呢?告诉我:为什么不呢?钻出我的脑袋,又进入我的躯体。我是说干嘛不。精神高于物质。我见过了事物,了解它们,也知道它们的弱点。

狱友埃尔敏:他们看到一个弱点,就由此切入。现在我先思后行。他们没告知我应有的权利,却说我没顺从。那只有狗是自由的。

狱友马克斯:我没搞明白。

狱友埃尔敏:我被丢下火车,其他人却还在车上。现在我又得翻过一堆碎玻璃,重新登上那列时速一千英里的火车,还得从牲畜车厢爬起。我真是活该。

外景,圣拉黛贡德田地、井、树林等

芳妮(画外):我们本该有你在这里干活。特别是要驯服牛犊。

牛犊不愿套轭。芳妮只能追上捉住它。它一摆头,就把她甩倒在地,然后用无辜和歉意的眼神看着她。

芳妮(画外)(继续):它两次被套上撒肥车,拉着到处乱跑。要是没人帮忙,一个人就得想各种办法。要是你能回家来种燕麦有多好!还有耙草!

芳妮到林子里拾柴。她在幽暗的树林间捡枯枝。

外景,农场,芳妮和罗萨莉娅

芳妮和弗朗茨的母亲从河里挑水。水井已经干涸。当水桶倒在地上,罗萨莉娅愈发觉得无助。

罗萨莉娅:现在他们都知道了。

芳妮:谁?

罗萨莉娅:其他人。所有人。肯定有人跟他们说了。是你姐姐说的!

芳妮:她不会说的。

芳妮(画外)(继续):井没水了,我们只能用桶打水。要是你能回家搭把手就好了……我们不太会打理水井,那里边还全是泥……我们需要下雨才能种下燕麦。你的三个小姑娘向你问好。

孩子们在附近玩,完全没注意到她们的祖母对芳妮的满腹怨气。

芳妮(画外)(继续):她们说只告诉你她们表现好的事情。当然!但是告诉你她们不乖的表现也不会让你感到意外。

马里德尔:如果爸爸回来,我们就再也不打架了。

内景,贾戈斯塔特的家

当一天过去了,芳妮准备去关门时,她的小女儿大叫起来。

洛伊西:别锁门!

芳妮:为什么?

洛伊西:要是他回来,就进不来了。

芳妮(画外):一个人要满怀谢意地接受他给予我们的一切。他爱我们,不会给予我们所不能承受的。

外景,燕麦田

罗萨莉娅的敌意已经成为一种内化的个性。

罗萨莉娅:你要告诉他吗?把一切?

芳妮:您自己写给他吧。

罗萨莉娅:我的手会抖。我担心的是,等他走了,我会恨他。我可是他的生身母亲!

芳妮(画外):今天我们种完了燕麦。牛犊现在很好驾驭,能跟其它牛并驾齐驱了。天气很好,所以我们有不少活要干。可我还是一直担心你。你的爱妻芳妮向你致意!还有母亲、姐姐和孩子们也问你好!保重,再见!

外景,田里回家的路

两名村妇在路上遇到芳妮。

芳妮:你们干嘛这样看着我?

教父妻子:我们知道了。

芳妮:知道什么?

教父妻子:我们丈夫去打仗,这样你就没事了?

她们用冷酷无情的眼神看着她。

教父妻子(继续):简直就是发疯。对自己家庭,和这个村庄犯下罪孽!

另一名妇女:还有他的教堂。

教父妻子:你还不想别人知道。

另一名妇女:一个没教养的农民。

教父妻子:他会被遗忘的。

她们转身离开,芳妮忍回眼泪。

外景,圣拉黛贡德广场

芳妮拉着拖车穿过广场,她被乡亲们冷眼相待,而她曾经习惯了他们热情地打招呼。

外景,磨坊

她把谷物拉到磨坊主特拉克尔那儿,困惑和屈辱地垂下视线。

内景,磨坊

水车驱动磨盘。芳妮看着谷粒被碾掉外壳。

外景,磨坊

特拉克尔把装着脱粒谷物的口袋搬回芳妮的拖车上。

芳妮:可是你还给我的,比我给你的要多。

他并没有与她对视,低头沉默着。芳妮感动地离开了。

内景,牢房

弗朗茨在安慰一个因恐惧和绝望体如筛糠的狱友。

弗朗茨(画外):我的孩子们!亲爱的罗茜、马里德尔和洛伊西,谢谢你们为我祈祷。要是能很快见到你们,那会给我带来多大的快乐啊。我希望你们不要争吵,也不要说谎。我相信天主会让我回到你们身边的。但这不会来得很快,妈妈晚上只能把门锁上。我会在白天回家的。亲爱的妻,你从牧场打回来草料了吧?昨天我看到杏树发芽了。我的三个姑娘不久就能赤着脚在草地上跑来跑去摘花了。最好还是告诉她们爸爸到底在哪,别再用故事哄她们。亲爱的妻,我想求你点事情。能在下次的来信里放进几瓣雪绒花吗?一个狱友请我帮他弄一些。他是一个几周前被判死刑的法国青年。他想送雪绒花给他的爱人作为告别礼物。

外景,水井

芳妮在黑暗的井底铲着淤泥。雷茜从上边看下来。她们俩都满身泥泞。

芳妮(画外):井从星期四就没水了。我们又把它挖干净。只等下场大雨了。现在我们只能从别的地方拉水。这里有一些紫罗兰,等你收到它们也就干死了。只要一看到漂亮的花,孩子们就马上要寄给她们的爸爸,你收到时一定会特别开心。

她们用桶往家里提水。

罗萨莉娅(对姊妹俩):你们得把井再挖出来,别再等了!

外景,田地

村邻斯特罗霍夫让姊妹俩搭了一段车。当芳妮要给钱时,他摇了摇头。雷茜被这小小的善意感动得流下眼泪。似乎不是村里的所有人都跟她们过不去。

芳妮(画外):斯特罗霍夫捎我们去了趟蒂特莫宁。他没要钱,也不收。愿上帝保佑你,最亲爱的夫。

她们在萨尔察赫河岸边收割苔草。

芳妮(画外)(继续):许多人认为情况对你不利。虽然帮不上你,也不能给你寄什么,可我想去看看你,哪怕就见几分钟。我不知道是否可以。你觉得呢?

外景,谷仓

姊妹俩把稻草搬上草料间。

芳妮:我试着跟驻防部队联系。可他们不理。我的夫是爱国的。好不容易打通了,他们就是不接电话!怎么才能跟他们说上话?他们的长官是谁?根本找不到他们人。没人接电话。即便有人接,也不会管。

为帮着打理农场,雷茜现在搬过来跟芳妮住了。她们与社群的生活隔离得越来越远。遇到的村邻不会跟她们说话,只有冷眼相向。

芳妮想象驻防军营偏远,阴森,难以理喻,却是能决定他们命运的地方。

芳妮(继续):他们什么都不解释!要他们管事干什么?干嘛要他们统治世界?他们问过他愿意接受医院的工作吗?我们没奢望他们的优待。只要他应有的权利。

雷茜:你去了是什么结果?

芳妮:真是奇怪!开始我根本找不到人。

外景,城堡(桑德堡)

城堡里面,狭窄的街道出奇地冷清。一幢幢小型建筑七零八落,墙皮剥落。城垛年久失修,摇摇欲坠。

芳妮碰到的所有人都很客气,但似乎都不知道她要找的那位军官的名字。最后,她来到少校基尔的办公室。他坐在一张桌子后边。一名穿着党卫军制服的下士在隔壁弹奏着莫扎特的作品。

少校基尔:终于来了!请坐。告诉我你的??

 短评

5分。马力克几乎完全抛弃了叙事,把二战时一个奥地利农民拒绝宣誓效忠希特勒,最后被判死刑这件事通过大量诗意的旁白、唯美的画面,MV一般的镜头来表达,让我感受不到导演想要表达的情绪。拒绝这件事是充满勇气的,甚至是伟大的,但不会像电影中一样是充满哲学味道的——一个奥地利山里的农民哲学家么?这件事可能与信仰有关,也可能与农民偏执的性格有关,但不会与哲学和诗歌有关。镜头推上去又退回来,大量广角仰拍或俯拍特写,把角色的脸拍到变形、拍到狰狞。可是使用镜头的方式与镜头中的画面并不匹配,画面与内核也是不相称的,甚至是矛盾的。这到底是恐怖的二战,还是美丽的田园牧歌?这是一部有病不呻吟反而歌唱的冗长散文诗,不比《歌声不绝》高明多少。

4分钟前
  • 蒙奇D
  • 还行

关于良心的抗争与信仰的坚守,马力克用最私人的情感来对抗最宏大的历史背景。登峰造极的声音设计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失去Chivo导致的一些摄影上的瑕疵(以马力克的过往标准)。James Newton Howard的配乐完全不输片中出现的古典音乐。观影过程中不断想到刘氏夫妇,但愿他们的“隐秘生活”有一天也能得到显现

6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两天时间里,分两次欣赏完了这部近三个小时的电影,非常喜欢。导演马利克43年出生,和我是同代人。大学学的哲学,做导演后还在学校教授哲学,是位学者导演。他拍摄的影片不多,但是最令我感动的是他一直坚持写作拍摄我们一代人所经历的最重要的题材,从《细细的红线》到这部《隐秘的生活》都是对二战的历史反思。 马利克用他独特的唯美画面及“碎片化剪辑”,再现了一位因反纳粹而被处死的农夫的悲剧,压抑中充满了诗意与哲思,给那些牺牲在“黑暗时代的圣徒”,留下了人类的现代记忆。而像他一样的Zhao Lin、Zhixin Zhang,Luoke Yu等烈士,我们也不应该让他们永远被淹没消失。 顺便说一下,在海信85寸8K电视屏幕上看这部影片,光影视听层次之丰富、广角仰摄画面之开阔,使我十分享受。

1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前半段的乡村生活展示了丰富的劳作内容,我基本上当成奥地利李子柒在看。美术很棒,故事嘛就像站在虫洞外看虫洞里的人——好……慢……

13分钟前
  • momo
  • 还行

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样想,我个人是认为,半年前和半年后看这片子,心理体验大不同。这半年发生了什么?周围都是压倒的恶意,迫使你不得不陷入痛苦压抑的隐藏生活。会有那么痛苦吗?是错是对有那么重要?许多人要问。是的,很痛苦。好多个夜晚,到凌晨都睡不着。这部电影最欢乐的地方,就是马力克一上来就把田园牧歌、农民哲人、广角变形的影像精华晃了一通,然后进入痛苦的煎熬折磨。21世纪的观众,如何看待这个“德意志人民内部矛盾”,想着再一年,只要再一年,空袭警报都响起了,他还是可以脱逃的。但历史没有如果,就像你从来不知道有这么一号人,拒绝向威权独夫效忠。他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死刑倒计时也会发抖的普通人。

16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当马利克避开了宇宙洪荒天地玄黄那些过于宏观的视角,回到了真正人本的角度,所有的外在都在流动的镜头里融合却又被抽象化,这些外在是不断生长的作物与更替的自然季节,是天地不仁,不以人内心及社会的动荡为转移,也是邪恶的阴影,是恐惧吞噬的人心,是被扭曲的内心驱使吐露出的恶语(有趣的是这些语言在这里以无字幕的德语出现,更加抽象与外在),真正的主角是内心的声音,以缓慢诗性的英语颂出的,不可被以上的“外在”所听见感知,所谓“隐秘”,而恰恰是这些“隐秘”的内在生命在这部电影里以更加可见的方式传递给观众。马利克为自己的镜头语言找到了这些年来最合适的内在,真正的美国新教基本传统价值观,在这样的时刻以福音形式再次传道,但吊诡之处在于,其有效性又可能止步于已经听到过这些声音并隐约有所认同的人,很难产生完全的顿悟与启示

18分钟前
  • 朱马查
  • 力荐

抛弃叙事之后,马力克的电影里剩下的是自然与人文的和鸣。人类感情不能共通,但每一种截取人类情感的方式都值得肯定,马力克的影像是普世的,是悠扬而流转的散文诗。

23分钟前
  • 日王仔
  • 推荐

马利克仍然是影像之王啊,耳语一般的旁白加风光大片。只是,如此美景搭配压抑的剧情,其实也是怪怪的。

2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你永远的留下了,亲爱的弗朗茨,你是那昼夜的温差,你是那四季的变换,你是那山谷里最温柔的回响。

32分钟前
  • 春田映畫工作室
  • 推荐

#72nd Cannes# 天主教人道精神奖。马利克又拍了一部跟以前差不多的片……广角+magic hour+诗化旁白+哲学思辨,不过这次是二战题材,故事发生地又搬到了奥地利山谷,而且少见地有着比较强的情节(相对于马利克之前的作品而言),还是有些不同的。技巧上主要是声画分立的手法,夫妻两人的通信和各自的内心独白成为了旁白的主要内容,并且跟画面关系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用来展现人物心理和情绪。当然影片真的没有必要拍这么长了……堆砌的美丽影像实在是有点多。此外还用到了档案影像。片中所有德语对白没有字幕!

36分钟前
  • 胤祥
  • 还行

令人震撼的大银幕体验。绵延悠长的镜头语言与配乐,搭配大量诗化的独白台词,马利克用自己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基督化角色的“独自”反抗。不想在影史里找任何一个坐标来定位这部电影,因为我希望它是独一无二。

39分钟前
  • 斯大凌
  • 力荐

当马力克成仙后又回到人间,真想要更严肃的讲一个故事后,觉得这种拍得过实再搭配那诗意的风格反倒不喜欢了,不爱不拍大逆光的特仑苏。冗长的有些不耐烦,知道他要说什么后很快就审美疲劳,而且那山间小屋的质感也太像度假村了。#金马56#片前福斯25周年纪念的获奖提名混剪短片到是非常好看。

43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

先哭为敬。

4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澳门iffam 大广角仰拍特写,或是无言的祂在凝视着情绪和状态。马利克始终将这种凝视对焦在人类与生命的终极命题:人性向诗性与神性的不断诘问与永恒求索。即便是历史中微渺的存在,被世人与凡尘背弃,但只要沉默地坚持着那份自我意志所甘愿选择的苦难,便是圣人。黑暗的甬道中总有无差别的光,我选择背向它,直面无望。

51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推荐

对马力克真是累觉不爱了。镜头并没有前几部晃得厉害,但那玄乎乎的画外音从未断过。这次的大主题是信仰、正义和爱,但深刻的奥义不能只由人物诉说,它们没能被影像做实。和《细细的红线》相差甚远,《隐秘的生活》无关战场前线,希特勒就是个符号化的存在,代表着关于邪恶的一切,衬托出主角英雄般的不屈。充满了重复的抒情,作为一部近三小时的电影,实在是太单薄了。

53分钟前
  • 2miao
  • 较差

《天堂之日》+《细细的红线》,三小时讲了一个一句话就能讲完的故事,特别诗性、散文的叙事,娓娓道来,反复吟唱,配合一贯的广角+特写摄影,将奥地利的美景,人物的爱情展现到极致,这只有最厉害的导演才能做到,三小时也因此不觉得长,私心加满到五星。

57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C / 马力克的镜头似乎总是流动、柔软、不断向水平两侧画外渗透的。因此哪怕在描绘人物最痛楚最受压迫的时刻,他也以影像的神性给予其延展的喘息。但这种空间的营造始终难逃同质化抒情的风险。本片里最摄人心魄的反而是那些构造了垂直视点的时刻:让监牢真正逼仄逃无可逃,让天空不再宽广而只剩下信仰的叩问。在试图让一切无缝连接的世界中,偶尔的断裂反而更被需要——好比Franz就是那个时代的断裂位点一样。

59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倘若用一个词来概括马力克的电影,那么没有比“悲天悯人”更适合的了。他的电影看似都有一股子神性般的宽容,然而实际上对于一个个仰望宇宙的影迷来说却一点也不友好。尤其是在《新世界》之后,它们都以“会当凌绝顶”的姿态劝退了大批观众。作者在他《隐秘的生活》里或许解释了缘由: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心境下才会写诗?在她对“改变世界”一点办法也没有的时候;在他对“坚持自我”一点力量也没有的时候;在他们对“平庸之恶”的反抗一点胜算也没有的时候。世界如此温柔而浩瀚,人类却如此愚蠢而卑微。战争给人留下的无非就是这句重复了千万遍的话。超广角将那些壮美的自然风景、庄严的文明古迹尽收眼底,也将辛勤劳作的农民,细腻的人类情感以及质朴的乡间生活无限贴近观众的瞳孔。我无法估计这首诗究竟给了我们多少智慧、力量和胜算,但我知道一定有。

1小时前
  • Muto
  • 还行

QY-317,泰伦斯·马力克又爆发了一次,依旧是《生命之树》风格的延续,只是这一次的剧情更强一些,有了清晰的故事线,但这对于马力克的这种风格来说,好像并不是什么好事,他的这种影像风格还是更适合天马行空仙到飞起的拍法。当然,有故事线也有优点,就是可以让主题表达更清晰,让叙事的节奏显得更紧凑,不至于像前两部那样漂起来。大导演就是厉害,情绪和节奏总是那么准确,比如那些广角镜头,用来表现主角随处的那个畸形到世界,画面畸变都是来的恰到好处。这么美的电影,还是没忍住提前看了,等出了蓝光之后再重刷吧,反正马力克的电影值得反复看好几遍。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3.5。英語德語穿插,還好不太突兀。從神聖簡約主義配樂到場景中無所不在的天主教意象都透著濃濃的宗教味,隨導演一貫偏愛的風景與歡鬧畫面,帶出鄉村平靜表象下洶湧的時代波濤,美則美矣,但三小時還是太長了,以至於觀眾雖然震撼於納粹治下的荒誕,最後卻都在期待主角慷慨赴義好結束這一切。還是要稱讚一下看八月君,看他演戲看了這麼多年,這回他總算完全褪去過往的銳氣!在法官面前的哭戲真好,完全展現一個平凡人雖然無助也要吾道一以貫之的堅持,戲也沒被老戲精吃掉。這種柔軟,難道就是四十代的演技體悟?

1小时前
  • 侯二六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