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巴顿·芬克

悬疑片英国1991

主演:约翰·特托罗  约翰·古德曼  朱迪·戴维斯  迈克尔·勒纳  

导演:乔尔·科恩  伊桑·科恩  

 剧照

巴顿·芬克 剧照 NO.1巴顿·芬克 剧照 NO.2巴顿·芬克 剧照 NO.3巴顿·芬克 剧照 NO.4巴顿·芬克 剧照 NO.5巴顿·芬克 剧照 NO.6巴顿·芬克 剧照 NO.13巴顿·芬克 剧照 NO.14巴顿·芬克 剧照 NO.15巴顿·芬克 剧照 NO.16巴顿·芬克 剧照 NO.17巴顿·芬克 剧照 NO.18巴顿·芬克 剧照 NO.19巴顿·芬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4 20:27

详细剧情

  一名具有社会意识的编剧新秀刚从百老汇崛起,便被好莱坞约请写一部关于摔角的B级片剧本。他住在破败的旅馆房间中搜索刮肠,却硬是挤不出只言片语。此刻,他隔壁的房间里却发生了种种怪事,使他犹如置身于人间炼狱,脑海中发生了种种荒诞可笑的幻象。编导用了相当隐晦的方式,来刻划创作者面感灵感枯揭时的心理压力,将重心放在了环境气氛的营造上……

 长篇影评

 1 ) 好莱坞剧作家的幻境与自嘲

初看完此片,我脑子里是充满了迷惑和不解的,不是因为影片主题的含蓄隐晦,而是因为那些不合常理的情节和镜头的出现。如果只看前半部,当然会以为这是一场天才作家在好莱坞的寻梦经历,但是那个突发的血案令我大跌眼镜,却也应验了“才子梦惊魂”这样一个译名。于是我的注意力又转向了破案解谜的过程,结果又令我大失所望,因为谜底揭晓得很快,案情也不如想象中复杂,而且前因后果交待得含糊不清,缺少我期待的那种严密的推理过程。

其实从电影公司的老板跪下来吻男主角的脚的时候,我就已经有点觉得匪夷所思了。就是那个在电影界呼风唤雨、对手下颐指气使的大胖子么?如何为了笼络一个小小的剧本写手竟会虚伪做作谦恭下士到这等地步?自己的文字出现在《圣经》里就更加不可思议了,难道是一种不自觉引用经典的巧合?因为以我的经验,从前读过的东西有可能会以某种方式沉积在作者的下意识中,写作的时候自动浮现出来而竟不自知。最离奇的当然是那个旅馆着火的镜头,就算是查理放的火,旅馆中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住客怎么会没有丝毫的感觉?查理在大火中如天神一般降临杀死警察的场面竟有点像吴宇森式的动作设计,又似乎能够从诡异幽暗的氛围中嗅出些黑暗美学的意味,我差点以为是撒旦重现江湖了。

到网上一查资料才恍然大悟,原来本片竟是如《八部半》一般,把现实与幻象交融在一起。因为本片在现实和幻象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如我这般理性的观众很容易就会被非理性的场景所蛊惑,堕入导演精心设计的圈套中去进行抽丝剥茧的逻辑分析,结果发现整部电影就是理性缺失、逻辑断裂,只能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去解释种种荒诞不经。

最近看有关作家的电影比较多,总的来说有这样一个感触——由于理想和现实无法接合,作家的精神生活都是异常痛苦的。如卡波特为获得成功出卖朋友、卡夫卡在独裁统治面前选择缄默不言、《鱿鱼和鲸》的男主角自大虚荣导致家庭破裂、《秘窗》的男主角深陷自己创作的故事而精神分裂,当然其中有些例子比较极端,所以显得触目惊心。而本片的描述还是相对平和的,男主角的古怪发型和黑框眼镜叫人一眼望去便知是一个作家形象。随着情节展开,他木讷寡言不善交际的外表和敏感细腻富于创见的内心也表露无遗。灵感枯竭、理想受挫,而破旧的旅馆又给了他一个幽闭的氛围,心情压抑又找不到知己来倾诉衷肠,于是幻象就摩肩接踵纷至沓来了。

如此看来,下跪吻脚是假的,云雨缠绵是假的,圣经语录是假的,离奇凶案是假的,杀手、警察、大火、枪战都是假的,一切都不过是男主角的白日梦。一方面老板的谄媚、美女的献身和圣经的巧合都是他一厢情愿的意淫,另一方面创作过程中头脑中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情节又被误以为是现实。当然除却这些明显有悖常理的情节,可能还有许多人和物都是他的想象,只是由于导演刻意要混淆观众的意识,绝大部分的场景都很难区分是真是幻了。我甚至认为保险推销员身份的查理都是他幻想的产物,就像《美丽心灵》的男主角那样,因为极端自闭孤寂而创造出一个高山流水的知音来。这样的手法确实很有创意,只是作为普通观众,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导演的良苦用心,至少只看一遍是绝对不够的。

由于现实的郁郁不得志而只能沉浸于自己的幻想中,这是作家们的尴尬困境,本片的黑色幽默成分带着好莱坞剧作家自我解嘲的意味。自以为杰作却被制作公司否定,曾经的偶像作家却是欺世盗名的酒鬼,这两点无疑都给了男主角很沉重的打击。让我不禁笑出声来的台词是“在这里你随便扔块石头都能砸中一个作家……帮我个忙,请你砸得重一点”,一语道破了编剧们在好莱坞的低下地位和狼藉名声。最后老板对他剧本的评价充分说明了好莱坞电影商业功利的一面,坚持走平民主义路线的男主角显然不可能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获得认同。

影片有两次海潮冲击岩石的画面,似乎象征着男主角的心路转折——一开始是踌躇满志来到好莱坞,最后遭遇挫折失意而归。那个女郎面对大海眺望远方的画面居然跟房间里的那幅图画一模一样,这或许还是出于他自己的幻想。“别傻了”,这是女郎留给他的话,大概也是导演想对那些对好莱坞充满憧憬的剧作家的出声棒喝——醒醒吧,这里不是天堂。

 2 ) FIFF11丨DAY6《巴顿·芬克》:绵延不绝的创作之痛

第11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巴顿·芬克》,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纠结作家们痛苦不堪的评价了!

果树:

电影对剧本的反哺,而全片最大的华章出现在其迷人的作者气质。

费了木:

影片中各种用典,企图构造一个完整的暗示系统。很适合给“符号学”爱好者做“解密”。

fire_storm:

诡异的调度让这个看不透的故事更多了一层面纱。与科恩后来剧本的精细入微相比这一部倒还多了些独特的韵味,与这稍显悠长的节奏太契合了。

格系艺人:

邻居是暴力的化身,美女象征着性,两者作为不同的罪恶夹杂在男主的灵魂深处,影片运用大量比喻书写了一封给编剧的书信,向好莱坞工业发起控诉。

不是兔槽:

好莱坞是才华的黑洞,科恩偏偏用类型片来完成这种对抗。但制片机器和其空中楼阁的商品令人不适以外,电影对于所谓留恋给自己贴上独立、真实标签的创作者是否也有一点点自嘲的意味。

野凡:

又是一部关于作家创作作品时挤压出苦痛的过程的影片。与其他同题材影片不同的是,这部作品并没有于作家修成正果时在或疯狂或欣忭的状态中戛然而止,而是进一步讲述这或将永不止息的脑中苦痛。

Sparrow:

The life of the mind, 内心倾颓,地狱四敞。巴顿视其作家身份为全能的上帝,轻视一切,但实际不过是人格分裂,幻象频生,是他人眼中“带着打字机的游客”,这种认知偏差使其在现实中生活中被虐的体无完肤。

Kai:

也许这真的是一个天才的剧本,充满了隐喻和符号(40年代好莱坞、犹太身份、二战)。更多的还是剧作家的创作历程,布满荆棘,灵感与瓶颈、激情与妥协、科恩兄弟几乎把所有创作桎梏期的作家内心外化了。但是我不懂圣经,所有依然一知半解。

飞檐:

创作焦虑的痛苦是向内的,诡异存在于焦虑导致的高敏神经中,但看似如此,外在的体制又一次次摧毁笔者的“巴别塔”。于是究竟“内在的碰撞”还是“外力的阻挠”哪个才是最致命的,仿佛在这种难以言说的混乱中变成一道命题,这是妙处。纠结始终的箱子,其实也是自我矛盾的隐喻。放大自身痛苦的一类创作,都似乎意欲摸索更广阔的内容,必须有“玄”的东西。足够刻奇,但没有觉得很喜欢。

蹦擦擦:

“美人”是诱导堕落和生产商品的源头,“蚊子”是作者创作时面临瓶颈和桎梏,耳朵、悠长的走廊、像是潘多拉魔盒般用牛皮纸包的盒子等等等,通过符号的所指批判了好莱坞公式化流水线化生产同时揭示了作者在写作时的精神世界。片子有点闷和晦涩,显然不是普罗大众喜欢的类型,就像导演想传达的观念一样:我用“something beautiful”展现“mental”的内容,然而大众可能不喜欢哲学,也不会听我写的诗,依然觉得我是个“madman”,“sorry if I let you down”。

Bob_Chow:

用圣经不是问题,留空间(未打开的盒子)做开放式结尾也不是问题,最大的痛点在于影片本身似乎没有顾虑在未被文本化解剖下的构成。把痛苦的创作者置身在神秘的空间然后去抵抗商业性,这样的自我指涉中本身不高的亮点又再次被过多割裂的细节所打破,无论是荒诞的对话,暴怒的肢体语言,还是略显尴尬的三次拜访。如果真以圣经和犹太作为母题,未免暗示太晚,也许也是我宗教知识匮乏。从血案开始之前整个线条是崩塌的,也没有充沛的个像状态补进去,整体索然无味,唯有不断地看到“强硬地”邀请观者去进行分析的线索。把悬疑放进去,又要出来高度意义的存在,两者之间的兼容在我看来没有妥善。事实和梦境甚至于人格的分析,没有完全通过影像表达,借助剧本中冲突发生的不合逻辑来让观众套入这个思维,不算高明。

Pincent:

科恩在讲自己:“我觉得这是我最好的作品,只有少数评论家会喜欢”。如果说《闪灵》是库布里克没用全力就拍出来的天才之作,那这部同作家题材的心理惊悚片就几乎展示了科恩最擅长的编剧技巧,以及几乎生涯高峰的电影视听技巧,摄影机模拟着作家的主观视觉、听觉体验。在战争到来前的时代,好莱坞这个行业体系急切地压榨着创作者,尽管那些老板看起来毕恭毕敬、嬉皮笑脸,资本在吸着那些天才的血,作者在互相吸血,“一个人在和他的灵魂摔跤”,芬克与他的“邻居”摔跤,现实与精神追求摔跤,大众与作者诗意摔跤,内心的接纳与暴力反抗摔跤。当被体制吸收时,他将会成为酒店员工那样的行尸走肉,也只有当他脱离体制时,创作者才能遇见他内心所向往的图景。至于那个箱子,是科恩兄弟抛给我们每个人的,可以是囚笼,也可以是宇宙。

子夜无人:

对于所有以创作者身份自居的人群心态,把握得极度准确,这比兴致勃勃去对应片中那些符号和隐喻要有趣得多。我们可以一天自我崩溃一百次、再自我否定一百次,明明已经自我建设得足够坚强,但依然承担不起一句轻飘飘的冷言冷语;我们自以为拥有着想象中的另一个世界、所以可以高人一等地俯瞰尘世,但现实中里你却被一切看不上的俗事蹂躏得体无完肤,被你瞧不起的俗人碾压得毫无招架之力。女人走进你的房间,在欲望的缠绵之后带你过把瘾就死;男人走进你的房间,在枪声响彻与熊熊火焰之间变成你的英雄;而你一直都在这个房间,在所有的有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他们假装注意你,但这只是烟幕,其实是要让你反过来注意他们。”你渴望获得的灵感和迫切需要终止的焦虑,好像那个盒子,你不知道它是谁的,也不知道里面有什么,但你还有选择,打开、或者不打开。

#FIFF11#DAY6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3 ) 《巴顿•芬克》拉片日记

科恩兄弟的电影中常常会出现的一种叙事方式为直接性叙事,即在电影开始时便展开叙事的核心环节,迅速切入主题。《巴顿•芬克》便属于此类电影。

这部电影有着多种解构方式。主题方面,既包含了对于好莱坞电影制作方式的讽刺(即对有才华作家的压制与不尊重),也包含了某种将个体命运结合在内的政治寓言;创作技巧方面,则运用了大量的电影修辞(母题、象征、隐喻等)、风格化的镜头语言及配乐、超现实主义心理叙事、没有答案的暧昧性叙事、黑色幽默等等。本文将以影片的叙事顺序为主线对其进行粗浅分析。


一、 人物的出场与起因的代入

片头字幕表明,故事起始于1941年的纽约城。此部分着重对巴顿•芬克的职业及性格进行了交代,同时引出了整个故事的起因。

影片的第一个场景设置在百老汇的一个剧场后台,这同时也是一组移动的长镜头。镜头静止在一个西装革履、面貌斯文的人面前,他的神情紧张专注,正观看着台前的演出——影片主角巴顿•芬克出场,他是该舞台剧的编剧。演出最终大获成功,巴顿被欢呼声推到台前,他似乎对演出的成功难以置信。

第二个场景发生在喧嚣的聚集了各方名流的餐厅,以巴顿的主观镜头切入。他明显疏于应酬,对他人的赞美并不上心,对评论家们如潮的好评也十分谨慎。直到被自己的经纪人葛兰德叫离这个地方,而等待他的则是另一件令他厌恶的事——被劝去好莱坞发展自己的事业。从两人的对话可以看出,巴顿在艺术上很有自己的追求,并因此变得偏执甚至是偏激(他常常把葛兰德的玩笑当真),他拒绝去好莱坞的原因便是那样会使自己的创作变质,与大众的生活脱节——而后者正是巴顿自始至终的诉求。

这里巴顿与葛兰德的对话镜头也很值得玩味,包括摄影机角度、背景空间等。拍摄巴顿的摄影机角度要明显大于葛兰德(摄影机几乎在葛的正对面,而巴顿只露出侧脸),且其身后的背景空间被餐厅中其他人填充着,这也与巴顿的某种创作初衷相契合。

对话最终定格在同时包含了两人的镜头中,暗示最终结果是巴顿被说服。带着不安和疑虑,他同意去好莱坞发展。故事起因的交代完成。


二、 故事的发展

接着转接海浪拍打岩石的镜头,这个镜头表明了叙事空间的转移——巴顿来到了洛杉矶。该镜头也成为后文的一个伏笔。

巴顿来到提前预定好的一家名叫“厄尔”的旅店。通过全景镜头,旅店的环境得到展现:这里空无一人,在转动的风扇的衬托下显得更加安静,大堂中的植物也显得枯朽,整个旅店散发着陈旧的气息。巴顿观察着这一切,神情中带着些许不安,同唯一一个接待者的对话也显得十分拘束与尴尬。

办好入住手续之后,巴顿乘坐电梯前往自己的房间。电梯员苍老而迟钝,与旅店的空间形成了奇异的呼应。这里第一次出现了静止的走廊镜头。作为影片的母题之一,走廊的纵深所暗示的绵延的恐惧与焦虑感在后来也有反复出现。

旅店房间内的陈设同样陈旧:弹簧床的弹簧因生锈发出嘎吱声响,窗户也因缺少润滑而难以开启,木桌桌面并不平整,天花板上的油漆甚至干裂脱落。影片对巴顿打开打字机的动作进行了特写,打字机象征着巴顿的理想与希望。镜头接着转向桌上放置的几张酒店便签,“A DAY OR A LIFETIME(一天或者一辈子)”,抬头处写着,这几乎暗示了巴顿此后的遭遇。巴顿接着观察到墙上的装饰画——一名风姿绰约的女子正背对着画面眺望大海。这同样是在后文反复出现的一个母题,它与此时出现的海浪音效共同构成了巴顿的某种幻想(可以理解为性幻想,也可理解为对美好事物的憧憬)。

夜里巴顿躺在床上,第一次听到了蚊子的叫声。蚊子象征着巴顿因孤独而产生的性欲(后来同样多次出现)。镜头俯视着巴顿,造成了强烈的空间感,同时伴随着缓慢的旋转,巴顿好似坠入了孤独的深渊。

至此,影片的人物及起因均得到了展现。而接下来故事的发展可分为两个平行的部分:一部分是显性的,即巴顿的工作情况,与好莱坞制片公司的相处,这一部分常发生在白天;另一部分是隐性的,即巴顿的心理状态,与旅店“朋友”的相处,这一部分常发生在黑夜。两个部分相互交叉,彼此关联。


1. 初到制片公司&与查理相识

1) 初到制片公司

来到洛杉矶的第二天,巴顿前往与之签约的首都制片厂和公司老板见面。老板是一位名叫杰克的中年男子,他的出场同样以巴顿的主观镜头切入。杰克坐在办公桌后,被置于画面中央,他身材发福,精力旺盛。办公室内的布景十分前卫(壁画、雕塑及各种物件),这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好莱坞的某种风气。

寒暄过后杰克开始同巴顿谈论剧本创作。杰克滔滔不绝地倾倒着他的构想,虽然嘴上询问着巴顿喜欢怎样风格的电影,其实要拍怎样的片子他已早有定数(预备让巴顿写一部关于摔跤的B级片)。他“含蓄”地告诉了巴顿好莱坞的规矩,而巴顿对这一切都感到陌生——这是同他在百老汇完全不同的创作体系,在这里他没有自由。

2) 与查理相识

旅店走廊的镜头再次出现,并伴随着巴顿打字机的啪啪声响。

此时的巴顿正坐在书桌前工作。他突然听到了一阵来自隔壁的连续的怪异笑声(声音明显经过了混响的特殊处理),这使他无法集中注意力工作。他打通了服务台的电话请求调解。接到电话的邻居当即便来找巴顿。此时,镜头的移动遵循其可能的移动轨迹,景框中被隐藏的部分给人以紧张感,这同时也以巴顿的主观镜头呈现,暗示了巴顿此时紧张的心情。

敲门声沉重有力。邻居是一个名叫查理的身材肥硕的保险推销员。在消除彼此的防备之后,查理主动走进巴顿的房间,并开始十分热情地介绍起自己。巴顿有几分不情愿,但还是接待了这位不速之客,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他的情绪突然变得激动起来——积压已久的情绪在此时得到了发泄。查理善意天真的笑容给人十分友好的感觉,几乎无法将他和后来的杀人犯联系起来。两人的相处还算愉快。

查理离开后,巴顿回到书桌前继续构思着他的剧本。他抬头再一次观察墙上的装饰画(同样伴随海浪的音效),接着感觉到身后墙面的壁纸脱落的声音——这本身就给人以怪异之感。随之而来的蚊子的嗡嗡声也加剧了这样的感觉。

这些怪异的事件恰恰也是巴顿焦虑心情的反映。


2. 初遇泰勒&与查理建立友谊

1) 初遇泰勒

巴顿来到与其合作导演的办公室沟通剧本,导演名叫,具有典型的好莱坞导演特征:讲话语速快、脾气急躁、急功近利……两人随后在餐厅共同进餐,期间巴顿向葛斯勒表达了自己的创作困境,葛斯勒则奉劝巴顿去向好莱坞的其他编剧寻求帮助。两人虽然距离很近,但在对话时镜头却将他们分离开来,这直接造成了一种心理距离。

随后巴顿便在卫生间偶遇了著名作家梅优,并说明了自己创作上的困难,向其寻求帮助。后者邀请巴顿到自己的住处做客。事实上,此时已有迹象表明梅优有着酗酒的习惯,这一点将在后文得到验证。

当天下午巴顿来到梅优的住处。此时同样出现了纵深的走廊的镜头,巴顿沿着走廊向镜头方向走来。开门的是梅优的秘书,也是他的女友泰勒。梅优并未出现,但从声音判断此时他的情绪非常激动,也许是由于酗酒。泰勒是个很有气质的女人,她也成为了巴顿在洛杉矶认识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人。现在的她十分困窘。巴顿被激起了某种欲望,他希望能同泰勒约会,因为孤独。

2) 与查理建立友谊

酒店服务员查克在巴顿的旅店房间留下了一盒钉子,帮助他钉好因高温而脱落的壁纸。

在钉钉子的过程中,隔壁传来一阵男女的做爱声。这同样是巴顿欲望的投射。他走到书桌前坐下,接着是打字机的特写镜头,这也是巴顿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化。这时查理突然来访,两人寒暄,巴顿明显热情了许多。玩笑处查理露出自己领带背面的裸女,一切都似乎在挑动着巴顿。

对话加深了巴顿对查理的信任,他开始向查理倾诉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烦恼,甚至露出了少有的笑容。该段镜头最终定格在墙上的装饰画。


3. 同泰勒建立感情&对查理的精神依赖

1) 同泰勒建立感情

巴顿同梅优、泰勒二人约会。

期间梅优同巴顿谈到写作,两人出现了意见分歧。巴顿认为写作来自人内心的痛苦,此时出现一个泰勒摘下眼镜的镜头,她看着巴顿,露出赞同的神情。她热情地向巴顿推荐梅优的新作(其实是自己所写)。这都为后文揭示泰勒作家的真实身份埋下了伏笔。在随后的对话中,泰勒明显站在了巴顿一边,而对梅优表现出冷淡。

约会最终以泰勒被梅优掌掴、梅优离开收场。巴顿对泰勒表现出关心与同情,对梅优表现出愤怒与失望。他与泰勒的感情在此时得以建立。

2) 对查理的精神依赖

镜头又回到巴顿的旅店房间。此时他正躺在床上酣睡。镜头缓慢旋转,由全景变为巴顿的脸部近景,同时伴随着蚊子叫声的音效(暗示巴顿可能在做春梦)。他突然惊醒,蚊子的声音消失,屋内一切照旧。

他又回到书桌前构思剧本,依然焦虑。这一点通过影片配乐中单音的不断循环得以展现(这样的配乐几乎贯穿影片始终)。就在他意识到脚下的鞋子不是自己的的时候,查理突然闯了进来给查理送鞋——这为查理的第三次造访做了巧妙而不露痕迹的转接。伴随穿鞋的动作,两人自然而然地关心起彼此的工作与生活。此时的镜头将两人置于同一景框之中,也暗示了他们关系的日渐亲密。

查理告诉巴顿自己将要出差几天,巴顿十分惊讶。而这更多的可以理解为一种不舍——此时的他对查理已产生了某种精神上的依赖。他积极地给查理提供帮助。

墙上的壁纸再次脱落,似乎也与巴顿此时的心情相呼应。与查理告别之后,他再次陷入了写作的焦虑之中,这种焦虑因为查理的离开加剧了。巴顿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镜头由上自下俯拍并缓慢推进。楼上传来人脚步移动的噪音,焦虑之外,巴顿感到的是恐惧。


4. 工作压力增大&与泰勒发生关系

1) 工作压力增大

凝重的单音配乐随着巴顿的焦虑延伸至下一个镜头(即巴顿焦虑感的延续)。巴顿再一次来到导演葛斯勒的办公室。葛斯勒询问巴顿他的创作情况,并因为其缓慢的进度而大为光火。巴顿面色憔悴,战战兢兢,他被当作一件工具一样被安排去放映室观看同类型的摔跤B级片。并被告知必须在第二天完成故事大纲,将之将给老板杰克听。

不敢表现出任何反抗的巴顿只好观看了这部粗制滥造、毫无艺术价值的电影样片。随着镜头向巴顿的缓慢推移,巴顿厌恶、恐惧的感受显露无疑。他的艺术理想正在被快节奏的好莱坞生产一点点践踏。

2) 与泰勒发生关系

镜头转接至巴顿旅店房间的打字机特写。巴顿此时创作停滞,正焦急地在房间中来回踱步。最终他打通了泰勒的电话,请求她的帮助。他语速极快,精神亢奋,近乎崩溃。至此也可以看出,真正阻碍巴顿创作的是一种孤独感。

泰勒不久后来到了巴顿房间。这也是泰勒由现实生活真正进入巴顿潜意识的表现。尔后巴顿得知,泰勒其实才是梅优几部作品的真正作者。巴顿十分激动,当中还混杂着惊讶、愤怒与欣喜。两人很快发生了关系,巴顿的孤独暂时得到了治愈。这时的镜头由亲吻的两人一直移向卫生间洗手池,直至池内黑暗、潮湿而深邃的管道。这个镜头极富象征意义(即表现两人的性关系)。

第二天早晨巴顿从睡梦中惊醒,他睁开眼看到了空气中盘旋着的蚊子。这是镜头第一次给出蚊子的具象,也象征巴顿成型的欲望。蚊子落在了一旁还在“沉睡”的泰勒身上。此时巴顿眼睛的特写以及蚊子的特写预示着某件即将一触即发的事。巴顿随即将蚊子拍死,接着发现泰勒也已死亡,血流不止。这一系列的连续镜头说明,杀死泰勒的其实正是巴顿(虽然从后文看查理才是杀人凶手,但查理在本质上是巴顿的精神投射,这点后文将会说明)。此后,蚊子在片中再没有出现。

巴顿恐惧地惊叫起来。闻声赶来的查理忙询问发生了什么。无法平静、不知如何是好的巴顿最终还是向查理寻求了帮助,而查理一系列的举动(例如不让巴顿进自己房间、熟练地处理尸体等)也使人感到非常可疑(铺垫)。巴顿和查理至此再也无法截然分开。


5. 向杰克汇报工作&剧本完成

1) 向杰克汇报工作

惊魂未定的巴顿来到老板杰克家的花园见他,他胡子邋遢,精神状态很差。而杰克依旧一副精力过剩的样子,滔滔不绝。巴顿向杰克委婉地坦白了自己还未开始的工作。杰克突然停止了讲话,一旁的助手罗开始义正言辞地“教训”起巴顿来,反而遭到了杰克的辱骂。“You lousy kike son of bitch(你这个臭犹太佬,杂种)”,杰克出言不逊,这句双关同时也影射了巴顿——巴顿也是一名犹太人,虽然他在表面对巴顿仍心平气和。

2) 剧本完成

巴顿回到旅店。此时的镜头是旅店房间的全景,景框中的1/3为房间内的墙壁,巴顿坐在椅子上看着床上的血迹,这也暗示了巴顿的走投无路。接下来是对巴顿的头部特写,并同他身后焦点模糊的装饰画出现在同一景框之中,暗示着逝去的激情。

查理的敲门声打断了出神的巴顿。查理提着一个大盒子走了进来,并向巴顿表明自己将要离开。脆弱的巴顿几近崩溃,痛哭流涕。此时查理的象征意义更加明显,作为巴顿的精神投射,他的离开意味着巴顿精神的崩塌。查理请求巴顿为自己保管他的盒子,并告诉他这也许会带来创作灵感。盒子里是什么?会是泰勒的头颅吗?这是电影给我们留下的疑问,事实上,影片自始至终也没有给出答案,这也是科恩兄弟电影暧昧性叙事的直接体现。

送走查理之后,巴顿坐在床边失声痛哭,孤独与恐惧感再次袭来。镜头由巴顿的近景缓慢倒退,最终淡出,淡出的过程与走廊镜头形成叠印效果,暗示巴顿的孤独。

时间来到夜晚。巴顿坐在书桌前,仍构思着剧本。抽屉中的一本《吉顿圣经》给他带来了灵感。他随手翻到“但以理书”,读到尼布甲尼国王要求迦勒底人为其解梦的故事的开头,这与巴顿此时的处境极为一致。他又翻到旧约“创世纪”第一章,此时镜头中出现了巴顿所写剧本开头的超现实画面,这一镜头实际上表现了巴顿创作的焦虑。电话铃声响起,巴顿被叫下楼,在电梯中的他目光呆滞,似乎是在想着圣经对他的“启示”。电梯员彼得的呼吸声清晰可闻,流露出死亡的气息。

与巴顿见面的是两名警探,此行的目的是向巴顿了解查理的信息。巴顿此时才知道查理原名芒特,是个杀人犯。两名警员向巴顿描述查理的作案手段,他们的讲话方式很有特点,语速快而连贯,仿佛经过了预先排练,由此也形成了一种紧张感与压迫感。这同时也造成了一种错觉,仿佛巴顿成了审讯对象。

巴顿反应平静,至今发生的一切已使他的心变得麻木。他回到房间,研究起查理给他的盒子来。在盯着盒子看时,巴顿突然有了灵感,他开始一刻不停地写作,此处的连续性剪辑表明剧本几乎是一气呵成。他将自己在洛杉矶的经历写入剧本,这也恰恰印证了巴顿之前同梅优所讲,“痛苦才是创作的灵感之源”。

剧本临近完成时,走廊的镜头再一次出现,这时镜头是静止的,暗示巴顿作品的完成,同时也意味着挣扎的暂时结束。


6. 创作完成后的狂欢&查理归来

1) 创作完成后的狂欢

完成剧本后的巴顿极度兴奋,他在第二天来到USO举办的一场舞会,镜头下的巴顿近乎癫狂。舞会上的另一名男子向巴顿提出想和他的舞伴跳舞,被巴顿拒绝,不料由此引发了一场骚乱。巴顿成为众矢之的,他大声为自己辩解,他因艺术变得疯狂。事实上,这场戏有极大的讽刺意义,巴顿曾经的理想是创作真正属于大众的作品,而现在的巴顿却成为了众人鄙视的对象,这表现了与之最初愿望的背驰,同时暗示巴顿被好莱坞彻底改变了,好莱坞就是一个巨大的生产机器,它会改变人,且无人能够幸免。

巴顿在骚乱中被推倒在地,镜头以他的主观视角缓慢向前推移,看到的是骚动慌乱的人群。此时,巴顿似乎意识到了什么。

2) 查理归来

镜头由舞会上的单簧管过渡到走廊,此时的走廊镜头再次移动起来。

巴顿回到旅店房间,发现两名警员正在读自己的剧本。事情败露,警员不断逼问巴顿查理的下落,甚至猜测两人是同性恋关系(也是某种暗示)。巴顿拿着警员给他的刊有查理信息的报纸,神情麻木地说着“查理回来了”,而潜台词实际上是恐惧回来了,这种恐惧与之前的由外部造成的恐惧不同,已转变成查理内心真正的恐惧,也就是说,此时的巴顿已经被彻底改变,他已不是最初的巴顿。

电梯铃响,两名警探警觉地来到走廊。接着,电梯缝隙出现火焰、走廊壁纸开始燃烧的超现实镜头再次出现,查理终于现身。火焰象征着欲望与愤怒。查理开枪打死一名警探,然后朝着另一名警探跑来,燃烧着的火焰在走廊蔓延,对称的镜头营造出一种怪异的庄严与悲壮。查理喊着“I’ll show you the life of the mind!(我给你们看看脑子的厉害!)”,这同巴顿目前的心理状态相契合,再次凸显了查理是巴顿的形象映射。

在开枪打死另一名警员之前,查理很有仪式感地说“Heil Hitler(希特勒万岁)”,这一细节连同他随后与巴顿的对话(诉说他内心的痛苦)可以看作是某种历史隐喻或政治寓言,此时的查理已不仅仅是巴顿的形象投射,更是代表了一部分人民大众,影片主题在此得以升华。

在一片火光之中,巴顿提着查理给他的盒子离开了旅店。


三、 故事的结尾

巴顿再次来到老板杰克的办公室。此时的杰克已加入后备军,穿着军装,他神情严肃,与之前判若两人。

杰克终于爆发出对于巴顿所写剧本的失望,终于对巴顿失去了耐心(虽然巴顿认为这是自己最好的作品)。此时的杰克终于露出了独裁者的本来面目,他报复式地告诉巴顿他与首都制片厂有约在先:“(我炒掉你)这太便宜你了,你有合同,你的一切属于首都制片厂,首都制片厂不生产你写的任何东西……你是该死的坏账……”。巴顿无法获得自由,他的精神将被一点点拖垮。

镜头转接到海浪拍打岩石的镜头——与巴顿初到洛杉矶时的镜头相同。他提着查理给他的盒子来到海滩,此时他一无所有,只剩这个盒子为伴。一个美丽的女子朝巴顿走来,在他的前方坐下,女子好奇地问巴顿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她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是巴顿性幻想的具体化。巴顿看着她,抑郁的心情似乎得到了缓解。

女子转过身,望着大海。这个镜头和巴顿旅店房间内的装饰画惊人地一致。影片画面最终定格在此,留下了巴顿也许永远都无法实现的愿望与理想。

 4 ) Welcome to Hollywood,and welcome to the hell!——亦真亦幻的《巴顿·芬克》

【鉴于前几天看了束对该片的解读,发现对于关键问题的讨论还顶火热,自己回头又想了想,在百度的帮助下有了些新的收获,即刻码成文章积极参与讨论~】

    很少有影片能如《巴顿•芬克》一般,让我们看得津津有味而又云里雾里。科恩兄弟的剧作风格向来怪诞,这部片子更是让人看得一头雾水。我们不禁去想那充满象征意味的情节产生了什么意义?那超现实场景是现实还是幻境?为啥这片子里的人看起来没一个正常的?等等……
    可就算看不明白为何依然觉得这部影片如此吸引人呢?因为此片戏剧性够强,叙事节奏紧凑,结构清晰,人物塑造与情节设置的夸张离奇,还有充满象征意味的细节等等。这是保证影片可看性的要素,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其令人捉摸不透的主题。因为本片的主题似乎迷失在那亦真亦幻的故事当中。其实当我们将探索的焦点聚焦于哪些段落是真实发生的,哪些段落是芬克的幻想时,我们便落入了那兄弟两的陷阱。
     若想从陷阱中逃脱就先得弄明白我们是怎么落网的。麦基将《巴顿•芬克》至于他那故事三角的中心,兼具大情节、小情节、反情节的特性,这正是科恩兄弟的叙事策略。他们用大情节、小情节结构来创造银幕真实,再用反情节来摧毁之前构筑的现实。我们顺着大情节的经典套路跟随这位内向怯懦的主人公来到了好莱坞目睹他与好莱坞体制之间的冲突,然后看着他如何陷入创作困境,人物内部冲突与日俱增。此时影片已然进展了大半,我们对眼前的银幕真实毫不怀疑,像看常规剧情片一般我们一心一意投入到作者所营造的银幕故事的真实情境当中。这时我们对芬克经历的故事丝毫没有产生怀疑我们认为这都是“真实”的。但当影片进展到1小时10钟的时候,发生了重大逆转,在毫无铺垫的情况下,一场莫名其妙的谋杀(情节点二)将这个故事甩到了另一个方向。随后出现的那场超现实主义的火中枪战情景将全片推向高潮,这一反情节的非连贯现实所造成的荒诞感将观众推向影片主题,然而我们对眼前的银幕真实产生了怀疑。但科恩兄弟却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坐标,于是我们便迷失在真实与幻境之中。当我们试图用因果关系来解读影片时,似乎大多解释的通,谋杀的真像通过推理也说得过去,科恩兄弟在这点上还是给出了隐晦的线索提示(在束的分析中有详细的解读)。但关键的超现实场景却无从解释,结尾时芬克遇到画框中的美女也无法用逻辑关系解读。那么我们试图用另一种情境解读,若把这一切看做是虚构的幻境呢?这似乎更站不住脚,因为根本找不到从现实进入幻境的坐标,因此将全片读解为芬克的梦境也不合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无论用现实还是幻境来读解全片都是种徒劳,因为无论哪种思维都无法统领全片。
    再看人物塑造,毫无疑问作为主角的芬克是具有真实感的,无论是他的性格还是造型都让我们一眼便认出他是个典型的作家。他的语言风格与行为方式也符合现实常规。总之,我们对芬克这一人物的真实性深信不疑,这点十分关键,因为故事是通过芬克的视点展开的,观众的视野是受限的。再看看别的人物,芬克在好莱坞遇见的所有人,从旅店的服务生、按电梯的人到制片厂的老板、制片人、以及芬克崇拜的作家都呈现出一种或诡异或疯狂的怪诞本性。稍微看起来正常些的胖子查理,到最后也摇身一变成了最疯狂的杀人狂。因此我们开始开始怀疑,这些配角们非常规的言行使他们看起来如此不真实。这其中诚然有科恩兄弟对好莱坞的辛辣讽刺,但结合全片的情节设置我们不免对人物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而我们依然无法判断人物的真实与虚构,因为我们清楚芬克的视点是统一的、真实的,我们并没有被告知进入梦境或幻境。
    科恩兄弟很成功的编织了一个真假难辨的故事,那么故事的亦真亦幻、人物的怪诞夸张、片中的象征与超现实主义是否能够完成思想的聚焦?本片较容易读解的意义为芬克的行动部分,芬克的遭遇揭示了一个主题,对作家而言好莱坞是个地狱,尽管看起十分美好。但仅仅是这样也无法概括全片,还有血案和胖子查理的部分呢,这从何解释?所以我们还需要在加上一句:最恐怖的一点在于,在这儿你无法分清什么是真实而什么是你的幻想。这便是科恩兄弟潜藏在故事文本之下的意义。他们通过叙事策略来完成主题的呈现,而不是单纯的依靠故事本身的内容表意。当我们揭开影片主题之后,便会发现之前对影片真实与梦境的区分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一切的意义的产生正是在于这儿不存在真假的分界线,任何企图的解读都是意义的消解。这不免让那个我想起另一部关于好莱坞编剧的故事——《改编剧本》,考夫曼与科恩兄弟一样是好莱坞另类剧作风格的代表人物。在《改编剧本》中我们看到了两部作品在剧作上的相似性,通过自身叙事策略所构建的意义,故事情节超现实意味(同样真假难辨)以及其对好莱坞的讽刺同样如此赋予技巧性。

PS:若想知道芬克房间里的墙纸脱落有什么象征意义?
最后一个镜头中那只入画并落水的海鸟是怎么回事儿?
影片中有那几处穿帮镜头之类的问题,推荐您浏览以下网址。
http://baike.baidu.com/view/613539.htm
我只想说,其实百度真的很好很强大~

 5 ) 对电影《Barton Fink》的解构

【上篇:血案】

春节假期,终于有时间看科恩兄弟的片了,今天是《barton fink》。

本片首先是一部写作家创作心路历程的电影,除了电影的名称、海报就是主人公Fink之外,影片的细节的描写也佐证了这一点,这些地方艾小柯同学在她的影评(http://www.douban.com/review/1239808/)中有所叙述,我就不多说了。说一些和艾同学不同的理解,艾同学认为“我个人倾向于理解从血案开始,幻象就开始了,甚至可以猜测其实后面的内容大致就是 Barton Fink所写的手稿”,我的想法正相反。

基于科恩兄弟的另一部片子《Fargo》(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给我的震撼,我倾向于这部《barton fink》并不存在“幻像”。用我之前对《老无所依》的理解方式,根据电影逻辑解构一下本片。

血案

本文中的血案,Goodman(后简称G)杀死W的私人秘书O(后简称O)这件事。我认为,血案是实际发生的,并非幻像。要证明这一点,就必须有G的杀人动机和证据。

动机

动机方面,在血案之前,影片有两处重要铺垫:

一是Fink(后简称F)和G第一次见面,F不顾一切的 倾诉自己的艺术理想,期间,G两次想给F“讲一些故事”,但F却没有给G说话的机会。第二次见面时,G又是要告诉F有关他照片中发生的事情,却又一次被F 打断。后来,在G火中夸张的干掉两个LAPD之后,F问他“为什么选我”,G怒答“因为你根本没在听,你们来到我的家,却抱怨我制造噪音”。我想G这句对 白是说:我本来想劝你离开,你都不给我告诉你的机会,我只能用我的方式来解决(杀掉并另其身首异处)。

另一处在F和G第三次对话中,F问G“你是怎么知道隔壁小两口的苟且之事的”,G答曰“通过管道传音,就像看到一样,我都也想尝尝鲜”。后来,F和女人鱼水之时,镜头从床上一直摇到卫生间洗手池的管道中,这个暗示指向了声音传导的途径,同时也强烈的指出了血案的凶手。

这两处铺垫,加上两个LAPD和F第一次见面是对G身份的描述,可以充分解释G杀人的动机:G是个杀人狂,他会杀掉进驻旅馆偷欢的人。

证据

证据当然是那个G给F保管的那个盒子。F在两个LAPD那里听闻了G的疯狂前科之后,回到房间就晃了晃那个盒子,从声音完全可以判断出,盒子里面的“东西”就是女人被G砍掉的头颅。

但这看似恰恰是一个漏洞:因为血案的物证是盒子,而盒子之中必须是女人的头颅,这个物证才能够成立,但直到片尾,盒子从未被开启过。

电影是电影,情节中没有开启的盒子,我们也无法实际将其打开,因此,只能根据现有的情节,推断出,盒子未被开启的原因。还好,导演也在片中进行的详细的阐述。


【下篇:盒子】

书接上文,本篇主要围绕G交给F的那个神秘盒子说起。

主外的人

盒子这码事想要说清楚,需要从主人公F自身的特质说起:作家F,适应能力弱、依赖性强,他至少需要有两个人在他的身边,帮他适应陌生环境、排解压力进而支持写作。虽然他只身来到了好莱坞,但他仍旧需要一个像纽约的叔叔那样的人,可以听他大谈创作理想,帮他处理人际关系,给他找到好莱坞工作甚至谈定工资,这个人主外,负责帮助F摆平一切外部琐事。同时,在潜意识中,他还需要一个人,可以激发他创作的灵感,让他写出令自己都能够满意的完美剧本,这个人主内,负责帮助F完成战胜自己的灵魂(就像他手稿中的主人公那样),这里的“主内”,更多的是指点亮灵魂。非常幸运的这两个人,他在洛杉矶全部都找到了。

前者是邻居G。F在第一次见到G之后,内向的他竟然向G大量倾诉了自己的创作理想,并且在后面的日子里,G帮F处理了很多事情,所以,G在F心中,就是那个纽约叔叔的映射,潜意识里主外的人。

主内的人

至于后者——那个主内的家伙,F并没有一开始就找到,因为F是内向的,而这个人需要与F有真正的灵魂碰撞,所以寻找这个人的过程,是渐进的。开始的时候,F曾经以为是G:F和G第二次见面那场戏,F试着对这个胖家伙产生冲动(G撅在地上,让F“快来快来”的那个第一人称视角镜头,有强烈的暗示),但那只不过是男人之间的摔角而已,随着G把F压到在地,F的这个幻想也随之破灭了。后来,F希望是偶像W.P(后称W):但他是个酒鬼、一个骗子,确切的说,是一个和F一样的人,是F的未来,这种未来只能让F更加失落与陷入绝境。但最终,F终于在W家门口找到了这个人,W的私人秘书O。

O在片中与F见了三次面。

第一次见面是在W家门外,这是F和O的首次见面,同时也是F到来陌生城市之后所认识的唯一女人。这次见面,F对O产生了某种情感依赖——F两次叫住要关门O和自己交流,并说出“我在这个城市没有朋友”这样的对白。

第二次见面是野餐那场戏,户外,W在场。W醉酒之后,满处散德性,还打了O,此时,F立刻冲上来谴责W,并不顾之前对W的崇拜——这段戏的意图之一,是伸展F对O的情感:如果说之前只是片刻的情感依赖的话,那么这次可以说是彻底的二见钟情了。

第三次见面发生在F居住的那个残破的房间里。这一次,F开始大骂之前的偶像W是骗子,写不出东西就让O代笔(而自己又何尝不是和W处境相同,处在江郎才尽的痛苦之中)。后来O想用自己的方式给F一些灵感的启迪,F同时也迫于剧本Deadline临近的压力、对O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无奈而接受了这种“启迪”。

F对O这条线的脉络很清晰:从开始的情感依赖,到爱上,到成为拯救F灵魂的唯一启迪。

蚊子死了

这个启迪是有效的,因为,蚊子死了。F房间中的蚊子,代表了F所面临的种种问题。F一旦适应了环境,就会像那个制片商一样,认为“这里是沙漠,并不潮湿,所以洛杉矶根本没有蚊子”。鱼水之后的清晨,F终于将蚊子狠狠的拍死,这本来将预示着O所赐予F的启迪将发挥作用,发动F的创作灵感。不想,拍死蚊子的同时,F发现,O死了。

完美的O

O的死,让一切好起来的事情全部回到最坏的时候,扯上命案不说,F灵魂的图腾永远的离开了他,F终于崩溃了,昏厥在厕所里。不过,这一切并没有想像的那么糟,G帮了他。前面说的,G帮F处理了很多事情,这其中当然就包括了对O尸体的处理,至少,他“热心”的帮助F解决了眼前的麻烦。但,G的帮助还远远不知于此。从后面的情节可以看出,G是杀害O的凶手,这实质上恰恰帮了F一个大忙。试想,如果没有没这次谋杀,与O私通的F就会像他所不齿的W一样,慢慢发展成为一个二流的写作工具、一个骗子、一个酒鬼、好莱坞的又一架印钞机的螺丝钉。但O死了——在她最璀璨的时候死在了F的床上,这样一个结果,对于F来说,O彻底成了一个完美的女人——那个主内的人。G的谋杀成就了O的完美,同时,亦成就了F对自身灵魂的救赎。

盒子的功能

然后,G也走了,但这次只是暂时的离开,走之前,G交给F一个盒子,让他保管。再就是两个LAPD登场,将G身份和所作所为告知了F,F此时回到房间拿起盒子,便已经知道,盒子里装的,其实就是O的头颅。此时,盒子的属性已经不是“G的东西”了,转而成了“O的头颅”。这里,我们回到本为最开始提出的那个问题:盒子一直未被开启的原因是什么?

经过这样一番推敲下来,答案显而易见:O在F心目中是完美的,是那个主内的人,是发动他创作灵感的人,而这个人,现在,就是那个盒子——在作家F的眼里,这不是一个穿着头颅的盒子,而是他灵感的源泉。

对于这个结论,影片后面也有两处佐证,第一处是作家F知道“盒中的秘密”之后,淡定的将盒子放在自己的打字机前,思如泉涌的完成自己的手稿。证明,盒子确实是作家F创作的源泉,它发动了作家F的创作灵魂。第二处是前面提到的不正常举动:作家F只提着盒子和手稿离开火场,而并没有拿打印机。因为打印机只是写作的工具,作家真正需要的是创作灵感——也就是一开始是G交给他,后来成为他自己东西的盒子。

背影与涛声

片尾,被制片商批得体无完肤的作家F,拿着盒子和手稿走在海边,此时的他终于看到了,旅馆房间中画的景象——美丽的大海和完美的背影。然后全片结束。

片尾这个镜头的象征意味浓烈,我倾向理解为:作家F终于找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创作状态,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即使这些不能别40年代军人为先的周围人理解,但一些苦难和干扰都已过去,丫从此升级为2.0版本,并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LZ微博:http://weibo.com/4909977

 6 ) A Tourist with A Typewriter 带打字机的游客

对一部好电影的诠释和理解通常是多角度的,不同观众从中得到不同的东西,对一部意像丰富的超现实电影更是如此。Barton Fink是一部充满了隐喻的超现实电影(这字眼听起来有些唬人),因为如果光从表层故事来理解,不但故事平淡无奇,很多细节还无法讲通。

从一开始,像梦一样氛围就告诉观众“别当真,这只是一个玩笑而已”。下来就算再可怕、诡异的场面,也是夹杂着让人忍俊不止的幽默,仿佛一个让人难受、又怎么也醒不来的噩梦。

颇有成就的作家,为什么要在这家破旧如弃楼、空无一人、只有一个怪异服务生的酒店就住?地处沙漠的LA Hollywood,为什么酒店内会成天弥漫有雾气、蚊子成灾(而且好像只叮Barton一人)?像这样的细节太多,不能一一细数。这样的情节,只要往深一层的喻义去想,才能想得通。

这个Barton作为作家的可悲之处,在第一次与胖子Charlie谈话时就非常明显。他在保险推销员Charlie面前大谈艺术创作,用尽最迂腐最文绉绉的文学语汇,跟Charlie讲的粗俗不堪的语言形成强烈对比。只有Charlie在听他讲话,而他,一个口口声声说要把艺术变为普罗大众的东西的作家,却忽略Charlie三次提出讲他的故事,只顾着自己像演舞台剧一样高声吆喝作家的责任。实际上他根本就看不起这些他笔下的普通人,没有丝毫去真正了解他们的欲望。结果Charlie无趣地离开了。这一场戏很精彩,对以后情节发展有很重要作用。
后来Charlie把两个警察杀了,站在目瞪口呆的Barton面前,批判他说(记忆中大致如此):你只是一个带着打字机的游客(a tourist with a typewriter),这是我的家,你跑到我家来,还抱怨说我太吵了!
这便是他陷害Barton的原因吗?难道他真的是一个疯子,看谁不顺眼就杀?在另一出恐怖片这种解说也许足够,但不是这部。“带着打字机的游客(a tourist with a typewriter)”,这是对“作家”这一行业的多么精辟的讽刺——同时写剧本的导演对此一定深有感触。作家做的事情就是到不同人的内心去旅游,把采集回来的故事添油加醋地写下来,以供读者取乐。他们不需要在别人的生命中停留很久,无论这些人受着怎样的折磨,作家也没有责任去帮助他们改变什么,甚至连体会、理解他们的处境(empathy)也只是一种短期的体验,短短的假期结束就转身离开。可是他们常常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来看这些普通人,像惹人讨厌的游客,跑到别人住的地方去不负任何责任地取乐。
这段对话放在这里,Braton刚从“创作”成功的喜悦中狂欢回来,在舞厅里骄傲地把自己封为“创作者(creator)”——马上便被人打倒踩在脚下,对比起来看很有戏剧效果。
Charlie要彻底破坏的,便是这样一种傲慢虚伪的,自我神化(creator是上帝的工作)的作家的态度。其实Barton也是在受了Charlie的启发后才写得出东西。

Charlie为什么把温柔体贴的Audrey杀了,还有失意作家Bill?因为他们也代表了一种导演所唾弃的作家态度。Bill的黄金时光已过,他甚至要靠自己的秘书来帮他写书;Audrey轻易地就说出来他写书的“公式”(fomula),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公式,因为它只是迎合商业化电影业的东西。Audrey漂亮温柔,面对Bill的放纵颓废一再宽容。当Barton质疑她对Bill的宽容,她以一种近似女神的慈悲说:“Empathy requires understanding.(要有同感先要去理解。)”可是这个Audrey并不是一个正面的形象——在她的帮助和鼓励下,Bill只能写出一些公式化的东西(现在商业化社会很多书和电影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她鼓励的是一种对商业化电影化乃至整个社会的曲从。在她的诱导和纵容下Bill一直在酒精中醒不过来,文学从引导的角色堕落为迎合。当她把这个秘密教给Barton时,他一开始表示惊骇至极、深恶痛绝(演员的表演很戏剧化,搞笑至极),后来也不知不觉滑进了Audrey的温柔乡。向商业化的社会低头,便是一件这样容易的事。
然而Charlie不同意,他把Audrey杀了,还留下一个很重要的盒子给Barton,并说在这件重要吉祥物的帮助下,说不定他可以写出很好的作品来。
结果他写了。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他认为最好的作品。可是一直看好(或者表面上看好)他的老板不喜欢这篇东西。当他可怜巴巴地小声说:i just want to show you something beautiful. (我只是想给你看一些美好的东西),肥头大耳的老板显然不吃这一套,一味地贬低他的作品,一再地强调说要action(动作),一些很肤浅的东西。他所厌恶的,恰好就是Barton(以及大部分观众)认为一部深刻的作品里最重要的东西。看到那一幕,就像看见一台用金钱驱动的机器碾过一丛好不容易开得灿烂的玫瑰花。在那里工作的作家,不过是讨好看客的妓女,把自己灵魂中最敏感脆弱的那部分拿出来示众,还要摆出迎合看客的姿态。
这场噩梦虽然可怕,却不乏启示,结尾更不是毫无希望。Charlie虽然消失了,但他给的盒子还在。那个给他带来灵感的信物,他还处处带在身边。当沙滩美女问他“那是什么”,他说不知道;“它不是你的吗”,他也说不知道。看到这里,大部分的观众大概都会猜想那是某个死者的头颅,从大小形状看都很符合。电影就在这里结束了。这样的开放结局,给了Barton选择的自由。他还是很迷惘,他不知道他的灵感在哪里(所以他不知道盒子里是什么),他甚至都不知道写作是不是可以由他作主(所以他不知道盒子是不是他的),可是他有选择的权力(free will)。

另外,Charlie的解决事情的方式,帮那些受苦的人结束生命,这种极端的方式,跟同样说要“理解”的Audrey完全相反。这让我想起《格斗俱乐部(Fight Club)》。原来那部小说里那种极端的“救世”方式并不是独一无二原创的,发现这个使我多少有些失望。

(Barton Fink,是不是 bottom think 的谐音?“用屁股来思考”,导演的一个玩笑……)





 7 ) 《巴顿·芬克(Barton Fink)》:灵魂的摔跤【第4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qfmeng.blogbus.com/logs/197837523.html

Barton Fink (1991)

继续看金棕榈奖获奖影片。本片获得第4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这部电影是出了名的晦涩难懂,以前看过一遍根本就没看懂。因为要看金棕榈奖系列电影,就不得不重新再看本片。所以,我硬着头皮看完了,而且这一次重看还不是一遍,是两遍。

电影讲述一个写手在好莱坞的一段经历。在1941年,男主角是在纽约小有名气的剧作家,自己的一出戏获得很多肯定。此时,经纪人推荐他去好莱坞写电影剧本,这样会赚更多的钱。男主角很不情愿的来到洛杉矶,住进一个怪异的旅馆。安顿好后,男主角去见狂妄的老板。老板很尊敬男主角,让他这周拿出一部关于摔跤手的剧本。回到旅馆后,男主角只写出几个字就被隔壁邻居的抽泣声打扰,他只得电话投诉。邻居马上找上门来,两人不仅没有争吵,还非常亲切的交谈起来。男主角向邻居倾诉自己的想法,并且不让对方讲述自己的故事。邻居离开后,屋内的墙纸可是脱落。随后,男主角见到制片人,告诉他自己写作遇到了瓶颈,制片人让他找作家请教。于是,男主角幸运的在厕所遇到了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两人约好了见面时间。男主角去见作家时,作家酒瘾发作不能会客,但是男主角却对作家的女秘书兼情人一见钟情。回到旅馆后,男主角与邻居又见面了,两人继续聊天,男主角继续倾诉自己的想法且不让对方讲述故事,其间邻居向男主角示范了摔跤。之后,男主角在与作家会面时,发现作家与女秘书关系并不融洽,但女秘书依然爱作家。回到旅馆后,男主角还是写不出剧本,这时邻居又来了。邻居告诉男主角,他要去纽约几天,男主角马上将纽约叔叔的地址告诉邻居,让他去那里吃饭。此时,墙纸脱落得更厉害了。男主角又一次去见制片人,制片人为了启发男主角,让他去看了一部拍摄完的摔跤电影样片,但男主角依然没有灵感。马上就要交稿,手足无措的男主角打电话给女秘书求助。女秘书来了,她非常愿意帮助男主角,并无意间说出作家的书是她代写的。男主角知道真相后很生气,但两人依然发生了关系。第二天早上,男主角发现一个蚊子在女秘书身上,他拍死了蚊子,这时他才发现女秘书死在血泊中。男主角慌张一阵后,偷偷找来邻居帮忙。邻居看到女秘书后大吐一番,然后就冷静的处理了尸体。心神不宁的男主角来见老板,老板要男主角念剧本给他听。男主角用谎话拖延老板,但老板信以为真,并亲吻了男主角的鞋。回到旅馆后,邻居要去纽约来告别,将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托付给男主角,让他保管。邻居走后,男主角在抽屉中发现一本《圣经》,可是《圣经》的内容发生了变化,不仅文字的位置错误,而且开头的文字竟然是男主角写得剧本。这时来了两个警探向男主角询问邻居的事情,并告诉男主角:邻居是一个杀手,杀了很多人且喜欢砍下他们的人头,最近还发现了一具无头女尸。男主角失神般回到房间,他的灵感来了,男主角文思泉涌般的开始写剧本。男主角写完后,认为写出了自己最好的剧本,向在纽约的经纪人报喜。随后,男主角还与众多即将参战的士兵争夺舞伴,并引发骚乱。回到旅馆,男主角发现两个警探已经看完他的剧本,并认为男主角杀死了女秘书,他们并用手铐将男主角铐住。这时邻居回来了,走廊内也燃起熊熊大火。邻居用枪杀死两个警探并解救出男主角,告诉男主角:男主角不懂得倾听,来到邻居自认为是家的旅馆还非常没有礼貌的抱怨他。之后,男主角拿着盒子与剧本来见老板。老板非常不喜欢男主角写得关于“灵魂摔跤”的故事。但老板没有解雇男主角,而是将他撵走。最后,男主角带着盒子来到海边,遇见一个漂亮的泳装女郎,发现在某一瞬间女郎在海边的样子与自己的旅馆内房间的画是一模一样的。

刚才已经说过,本片是出了名的“难看”,所以这一次重看两遍依然让我摸不出头绪。我只好在网上寻找各种评论,希望它们能给我启发。经过一番寻找与阅读之后,再加上自己的思考,终于对这部电影有了一些理解。下面就写一下我自己的看法。

在谈电影之前,先来说一下电影的主题。影片的主题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即通过男主角在好莱坞的经历,讲述编剧们在好莱坞的生存现状以及好莱坞电影产业中对编剧的种种桎梏。此外,影片还表现了小人物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旅程与坎坷。总而言之,本片表现的是电影编剧们在好莱坞的成功与失败,极其心路历程。因此,本片也可以看作是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只不过本片采用的方式比较极端。

下面来说影片。本片中有一个关键情节可以看作开启本片理解之门的钥匙,即片尾男主角在海边看到如旅馆内图片一样的景象。从这个设置可以看到,男主角可以将自己的想象混为现实,让幻境与现实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换句话说,男主角可以自由穿梭于真实世界与幻想世界,而且幻想世界的一切都仿佛如真的一般,可以让他如身临其境。这一点,在这个片尾的这个场景体现的最明显:男主角在旅馆天天看着图片,所以他就真的来到图片中!此外,片中关于《圣经》的情节也验证了这一事实。因为《圣经》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所以《圣经》内容发生变化就相当于颠覆了整个世界,也只有在不真实的世界《圣经》才会发生改变。因此,男主角在抽屉内发现的《圣经》是不真实的。《圣经》内容不仅文字错位、内容错误,而且错误的内容竟然是自己的剧本。可见,《圣经》完全成为了男主角想象之物。从这一点可以知道,片中存在着幻想世界,而且是男主角自己的幻想世界。也就是以上这些原因,让电影变得非常晦涩且难以理解,当我们明白这一点后,电影的诸多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下面通过人物分别来说。

首先,邻居是男主角幻想出来的。因为邻居从来没有与其他人出现过,他的房间也没有展示过,而且邻居出现的场景都是男主角需要帮助时。比如,男主角想写摔跤手时,邻居出现了,而且还是一个体如摔跤手的大块头;男主角需要倾诉时,邻居来了,听他滔滔不绝的演说;男主角听到隔壁男女做爱的声音时、想要得到女秘书时,邻居来了,他给男主角讲述女人的的心理;男主角需要了解摔跤时,邻居来了,他给男主角演示摔跤;当女秘书死了需要处理尸体时,邻居来了,他帮男主角收拾残局,还叫醒男主角;就连男主角被警探抓住时,邻居回来得都非常既是,他不仅杀死警探,还将男主角从手铐中解救出来,等等。可以看到,邻居就是男主角的救世主,只要当他需要时,邻居就会出现。此外,当邻居告诉男主角他去看望了男主角的叔叔后,男主角就联系不到叔叔了,这又证明了一个事实:男主角的想象是按照逻辑来的,只要他肯“想”,什么样的事情都可以发生。

通过以上可以知道,邻居是不存在,是男主角的想象。但是,邻居的存在并不代表着男主角外在的自我,而代表了他内心的另一个“自己”,一种起着辅助、暗示作用的性格,其实也可以称作“灵魂”。这通过邻居对男主角的不满就可以推测出,邻居告诉男主角:他不懂得倾听。这其实也是在告诉男主角,他不过是一个虚伪的人。因为男主角不管是在纽约还是在好莱坞,他都没有真正的接触生活、接触真正的底层人民。男主角口口声声说要写一出反映底层人民的戏剧,但他却抛弃了自己的理想来到好莱坞淘金,是为钱而来的。即使来到好莱坞,他也拒绝听真正的底层人民——做保险推销员工作的邻居——讲述的故事。因此,邻居一直在通过相反的方式暗示男主角要接触真正的生活,其实这就是男主角内心“灵魂”在给自己的暗示。同时,邻居还代表着“救世主”,因为在邻居的帮助下男主角处理了女秘书的尸体,在邻居的帮助下他摆脱了牢狱之灾。可见,邻居不仅是男主角的潜意识中的暗示,更是一个维护男主角生活的守护者。这些同样表示出,邻居是男主角的“灵魂”。

第二,女秘书之死是幻想出来的。通过片中场景以及人物设置,可以知道作家与女秘书是真实存在的。他们不仅出现在其他人物的对话中,也出现在真实的场景中,所以他们不是男主角的想象。但是,男主角杀死女秘书的是男主角的想象。女秘书象征着男主角内心的灵感,因此男主角需要女秘书帮助他。女秘书也确实愿意帮助男主角,就像她帮助已经沦为酒鬼的作家一样。可是,男主角知道女秘书为作家代写剧本后,他就已经意识到自己身处如作家一样的困境:在好莱坞初来乍到、没有灵感,需要依靠女人的帮助沦落为B级片编剧。因此,男主角在得到女秘书的身体后,男主角在幻想世界杀死了这个可以阻碍自己发挥所长的女人——女人死了,只有依靠自己写作了!因此也就有了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谋杀案:既没有凶手,也没有杀人动机,而且死状凄惨!原来这一切不过是男主角的想象,只是男主角自己的内心需要罢了。

第三,当女秘书死去、邻居去了纽约后,两个探长出现,他们告诉男主角邻居是一个杀手。这让男主角有了写作的灵感,他奋笔疾书,连电话也不接听,终于写出了一部自己认为的佳作。可是,关于探长、杀手的一切依然是男主角的想象。因为在男主角的潜意识中,他需要成功、需要素材,所以他让警探们出现在自己的生活中以丰富自己的故事,激发自己的灵感。因此,他写出了一部关于大胖子与女人的摔跤手故事。此时,邻居去纽约也是男主角有意为之,因为这样可以让自己不受干扰的写作,免得总和他聊天。这就像我们自己做事一样,当我们要完成一件事情时,总是要排除杂念,此时的邻居就是“杂念”。此外,邻居走之前的话也验证了邻居是男主角的想象:邻居在临走前让男主角将他当作摔跤手,男主角真的就将邻居写进了书里!男主角真是“心想事成”啊!

这里,通过警探的名字以及他们的行为可以推测出,这两人都是想要控制男主角自由思想的独裁者,这一点无论是从宗教上、制度上、现实上,或是逻辑上都可以印证。因此,男主角的另一个自己——邻居——看到两个警探后发狂般的杀死了他们,并且在杀人过程中嚷着“让你们看看我的内心世界”,这不就是男主角对好莱坞电影业、制片人、经纪人们的控诉吗?此时,走廊内燃起的熊熊烈火也恰好反映了男主角的内心世界——他满腔怒火,因为两个警探看了他的剧本!这时也可以联系到墙纸的脱落,只不过墙纸脱落时男主角的内心还不愤怒,只是有些不满,只有当他满腔怒火时,走廊内才会燃起熊熊大火。可见,男主角的心情与墙纸的脱落程度是成正比的。

同时,在男主角的幻想世界中,警探一直说邻居是一个杀人者,而且影片还暗示盒子中是女秘书的头。但是,这一切电影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所以这两个问题是很难得出结论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作家、女秘书的死了解到,男主角的幻想世界是崇尚精英主义的。男主角对作家、女秘书是充满唾弃之感的,他们不仅在欺骗大众、浪费才华,更是玷污了作家的名声,他们活着还不如死了好!因此男主角在幻想世界杀死了他们,就像电影所处的时代一样,纳粹也有着同样的理念。邻居的一声“嗨!希特勒”正是自己“灵魂”的心声。

至于男主角与士兵们为了争抢舞伴而大打出手,则反映出现实世界的残酷。自命清高的男主角欣喜若狂的庆祝自己的“大作”问世,却被现实世界的大兵们——也就是真实世界的底层人民——暴打一通。这一点不仅显现出男主角为“底层人民”写作戏剧的虚伪——他难以与底层人民相处何况写作戏剧,更说明在真实世界中他的一文不名与作家地位的卑微。什么作家不作家的,老子要上战场玩命去了,谁也没有资格跟我抢!这个大概就是大兵们的想法。

通过上面几点可以看到,邻居代表了男主角的灵魂,虽然作风粗鲁,但他一直在帮助男主角;女秘书代表了世俗平庸的诱惑,虽然外表性感迷人但会让人堕落;两个警探则代表了真实世界的控制者,有着权利、法律,想要控制男主角的一切。因此,男主角在旅馆的幻想世界经历着“灵魂的摔跤”,经受着各种洗礼。本片称之为“灵魂的摔跤”更贴切。

综合以上分析,这部电影的故事大致可以理解了:男主角是纽约小有名气的写手,到好莱坞初来乍到。为了完成老板安排的任务,两次去见制片人,一次吃饭之后遇见了一个知名的作家,一次在放映室看到了同题材的摔跤电影。男主角想要作家帮忙指点,却得知作家已经沦落为酒鬼且由女人为他代写剧本。男主角虽然与作家的女秘书上了床,但还是不能接受这种事实。于是,在旅馆房间内编织着自己的幻想世界,随后写出一部关于“灵魂摔跤”的剧本。可是老板不欣赏这个剧本,将他大骂一顿,撵了出去。最后,男主角幻想自己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海边,就如同画中一样。

可见电影的真实世界中没有谋杀、没有尸体、没有邻居、没有警探,更没有熊熊大火!哎,一部电影能怕成这样也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了!本片获得金棕榈奖是意料之中的,因为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们就好这种“看不懂”的电影。这样才能彰显戛纳电影节的独特品味,保证欧洲艺术电影的品质。不过对我这种普通人来说,还是好莱坞的俗套电影好理解,如果天天看这样的电影,那就相当于每天扒一层皮了。这样的电影,也可以戏称为“扒皮”电影。

影片的拍摄方面同样独特。怀旧的室内装修风格、传统的服装、压抑的空间,等等这些都衬托出电影的故事氛围。影片还使用了大量的推拉、平移镜头,更使得电影有一种怪异的风格。尤其是男主角与女秘书做爱后的画面变化,看起来太诡异了!总之,Coen兄弟的电影在布景、服装、道具等等多个方面都是能体现出电影风格的,本片也不例外。同样,他们在拍摄技巧方面也是非常有特点的。

最后来说演员。本片男主角John Turturro很面熟,因为很多人都知道他在《变形金刚》中出现过。可是很少有人知道,John Turturro还是一位戛纳影帝。不过,在我来看John Turturro在本片的表演中规中矩,没有特别突出之处,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两个大眼睛。另一位男主角John Goodman同样面熟,是很“黄金”的配角,属于老戏骨。他在片中的表现比John Turturro强很多,嬉笑怒骂的各个情绪都很到位。唯一女演员Judy Davis在片中显得很老,可是那时她才36岁啊!她也不算美女,只是一个五官端正的女人。至于表演,戏份不多就不说了。

总结一下。这是一部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解读的电影,而且本片还可以从多方位的角度去理解,如宗教、历史、政治等等。因此,本片必然不是烂片,不过也称不上好电影。因为一部电影给观众理解带来了障碍、让人看不懂,只能证明编导特立独行、卖弄才华,并不能证明本片优秀。只有雅俗共赏的电影,才可以评价它的好与坏。当然,本片会给观众带来层出不穷的谜题,可以让观众思考,可见它还是符合一部分人审美的。

Judy Davis

Judy Davis

序列:0745

Barton.Fink.1991.720p.BluRay.X264-AMIABLE

2012-03-11

 短评

每个作家都是生活在现实与虚幻边缘的人,痛并快乐着。

6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一开始就把它当惊悚片看的,没想到细微之处串联起一个主题:好莱坞编剧写作方式的媚俗和肤浅,好莱坞对作家灵魂的摧残、灵感的扼杀。如此一个众人皆知的事情被解构成很多迷语和线索,成了一部116分钟的电影,而且电影一开始主角就说出了主旨。这也许就是电影所异乎寻常的地方吧。

7分钟前
  • 走走看看
  • 推荐

科恩兄弟最棒的电影之一。

9分钟前
  • 力荐

我想它对作家的描绘可能是比较贴切吧,我从来没当过作家,我不清楚。我不是很喜欢这个Barton动不动就说自己多么理解你们平民,就好像自己不是平民似的,当一个平民作家却不自认为自己是其中一员的我觉得这种思想很欠打。其他的,我觉得这片子就算拍摄手法有一点超现实色彩我也觉得一般而已。

12分钟前
  • 思阳
  • 还行

科恩兄弟代表作,获戛纳金棕榈奖。①以超现实和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展现作家内心的痛苦与快乐,虚实无界限;②声音剪辑极佳,音画错位,表现性与超现实音响;③旅馆走廊低视角,致敬[闪灵];④荒诞的凶杀与追捕戏,诡异的绿色脱胶墙纸,蚊子,耳朵,海滩风景画,麦高芬之盒;⑤我与灵魂摔跤。(9.5/10)

1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此片奠定了科恩兄弟电影那种“看的出水平很高,但实在太闷了,我就是不爱看”的风格基础。

19分钟前
  • 囧之女神daisy
  • 推荐

一个作家的噩梦,迟迟不能醒来。它耻笑的是这样一类知识分子,他们声称自己try to help out,心怀理念,却言行不一,轻则拥抱市场,重则只会沉浸在自己制造的幻象里。有一天幻象成真,海报里的沙滩女郎突然出现,可惜她只是来告诉你,Don't be silly。这事可以选择,要么和灵魂摔跤,要么和世界抗衡。

21分钟前
  • 57
  • 推荐

1.圣经揭露——作家的自大与作家陷入才思枯竭的挣扎、逃避;2.脱落的墙纸、蚊子、墙上的女人画像、闷热的空间、隔壁房间的吵杂声等等组成的旅馆环境,俨然是作家创作时的煎熬所产生出来的幻境;3.而影片同时让我们展示了各种光怪陆离的龙套角色,他们都在呈现着影视圈的生存环境对于人的异化;4.人格分裂。

2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创作是一件容易走火入魔的事,科恩兄弟将观众直接带入到巴顿·芬克的精神世界,去领略创作者的煎熬与崩溃,也可能是在展示一部电影的是如何的难产,然而好莱坞的大老板总是对这种描写人精神层面的剧本嗤之以鼻,科恩也来了一次创作理念上的自白,大赞。

30分钟前
  • 帕拉
  • 力荐

那间破败诡异的旅馆太有《闪灵》味道了,包括摄影带来的幽闭感、淡入淡出和超现实道具,共同组装出了剧作者内心炙灼的炼狱。灵感与痛苦总是相伴生,因此拍死恼人的蚊子也意味着灾厄来临。对好莱坞编剧行业血淋淋、黏糊糊的真相,科恩兄弟的暗讽不可谓不透彻,唯独造梦技巧尚存局限,各个配角隐含的意指也并不难猜,让这场日光下兜转的人格摔跤游戏略少了些余味。后半段的悬疑犯罪包装很出彩,无形道出一个悲伤而亘古的事实:普通人死守的艺术野心,在杂沓的外界压力前毫无胜算,最终仍要臣服于掌权资本家和大数据推演的二流市场定则。

34分钟前
  • 仲夏之门
  • 推荐

作者型导演拍给编剧的电影。著名编剧是虚假偶像、代笔秘书是内心依赖情绪,格格不入的胖子是芬克的双重人格,暴力本能,是启发芬克潜能的革命之力。沙滩美女是一个好编剧的愿景,结尾那句:don't be silly是无奈的现实。张伟平当年吹牛三枪是科恩兄弟的本子,必火。但科恩和张艺谋的编剧能力岂止霄壤

35分钟前
  • 非想
  • 推荐

总想到萨特的《恶心》

40分钟前
  • Connie
  • 力荐

科恩玩潜意识精神层面这些缺点与生俱来的邪气,感觉过于刻意了,不浑然天成,也不够潇洒。

42分钟前
  • 赛珞璐
  • 推荐

查理就是旅馆,旅馆是巴顿的潜意识,查理是巴顿的本我。摔跤是另一个隐喻。毁灭发生在他的头脑中。

47分钟前
  • yoyomygirl
  • 力荐

不可一世的作家终究臣服于资本丢了初心。想书写平民,或为平民而写,却总是俯视姿态,脱离了生活根基的、形而上的创作观,难免使人陷入焦虑的泥淖。写作始于眼前素材,进于对未知的求索。空间上的囚禁象征着巴顿对人性的不知、不解,所以惊惧,所以敬畏。推拉镜头用得精妙。

50分钟前
  • 居无间
  • 推荐

科恩兄弟总是给我惊喜,走向另外一种深度,显然与世俗化的大众营生格格不入,因为这种电影国人大概是没多少喜闻乐见的,太TM荒诞了。然而对于创作者的反抗和申诉,显然这也许仅仅是一种方式而已,不痛不痒,生活照旧。现在越发地喜欢科恩风格了。8.5

51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这是部著名的融合了大情节,小情节和反情节的作品,但也可看作是荒诞的小情节悬疑片,一如大卫林奇的那些作品一样。既然是反情节,那么不合逻辑和不和逻辑之下的隐喻则就很重要,这一点巴顿芬克里的华章俯首皆是,但是关于小情节内在冲突和大情节外在冲突,简单来说,很扯,所以这是部典型的反结构电影

54分钟前
  • 力荐

关于创作焦虑的电影不少,且多有神作,如《改编剧本》《闪灵》《母亲!》……《巴顿·芬克》也很好。影片将剧作家的头脑实体化为一座旅馆,作家走进去,打开一扇门,遇见了诸多怪事,最终灵光乍现完成了创作。从《搏击俱乐部》的角度看,本片是摔跤俱乐部,也是两个自我的交战。也把好莱坞制片体系狠狠地黑了一把。看得很过瘾。

55分钟前
  • 子戈
  • 推荐

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会想着要体恤关怀,捍卫创作的纯粹,于是破坏这种纯粹的两人死去,但他心中有根本没有关怀;还会想着保持作品的艺术性,可是又想得到包括庸俗的金主在内的大众的认可。为了自洽,只能把自己搞疯,但不能全疯,要那种穿行在虚拟和现实中的疯,或者来场炼狱以求涅槃。

59分钟前
  • Derridager
  • 力荐

作家脑中就有世界。这就是一份游走于虚幻和现实的痛苦职业!当然这种“造物主”的感觉也是相当爽的。一直不打开那个盒子真让人抓心挠肝啊,比穆赫兰道是要好懂些⋯⋯

6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