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童女贞德

剧情片法国2017

主演:莉莎·勒普拉·普鲁多姆,珍妮·沃伊辛,露西尔·高蒂尔,维多利亚·勒费布尔

导演:布鲁诺·杜蒙

 剧照

童女贞德 剧照 NO.1童女贞德 剧照 NO.2童女贞德 剧照 NO.3童女贞德 剧照 NO.4童女贞德 剧照 NO.5童女贞德 剧照 NO.6童女贞德 剧照 NO.13童女贞德 剧照 NO.14童女贞德 剧照 NO.15童女贞德 剧照 NO.16童女贞德 剧照 NO.17童女贞德 剧照 NO.18童女贞德 剧照 NO.19童女贞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58

详细剧情

  1425年,法国百年战争期间,少女贞德只有8岁,她在一个小村庄多雷米生活,每天照看羊群。有一天,她告诉她的朋友奥维耶特,她已经不能忍受英国军队对法国人民的摧残。然而修女太太热尔韦斯却试图跟这个年轻小姑娘讲道理,告诉她不要试图去抗争。但是贞德已经准备好拿起武器,跟英国军队对抗到底,带领法国走向解放。

 长篇影评

 1 ) 横空出世的重金属贞德

终于到了平遥,参加了平遥元年。而第一天最大的收获就是最后这一场,看得我如痴如醉,如疯如癫的童女贞德。再次对杜蒙大大长跪不起,当代最有创造力的导演之一!

作为布列松主义在当代最有代表的践行者之一,简洁、去表演化、重复的筛选等都深刻镌刻在了杜蒙早期的作品中。但自从进入这个十年以来,杜蒙就一直尝试着在布列松主义下的创新,不管是1915的卡蜜尔里比诺什摄人心魄的表演,小孩子中绚丽色彩包装下的喜剧,还是玛鲁特升仙一般的全明星演出,都是他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创新。这次的童女贞德在很多方面回归了之前的特点,比如非专业演员和极端简单甚至称得上简陋的场景设计,但同时本片也是杜蒙又一次大胆的创新。

抽象点来说,以前的杜蒙是跟观众有距离,而这回的杜蒙,观众已经完全看不见他了,他只顾自己玩嗨了。采用歌舞片这一形式便是一次特别大胆的尝试。歌舞片作为电影中一个独特的类型,往往总是运用复杂的场景、鲜明的服饰、华丽的编排等给人感官上最直接的冲击。与此同时,歌舞片也伴随着因为歌舞场景,而导致的节奏问题和文本内容深度不够等。但我们来看童女贞德,这完全就是用歌舞片的名字做了与传统歌舞片完全相反的事情。场景单一,一共就五六个场景;服饰上就是15世纪法国人最普通的装扮;编排上,导演给角色发挥的成分比编排的成分大多了。而在这种对歌舞片元素极简处理之后,影片在感官体验上有了完全不同以往的全新体验,在叙事上也走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杜蒙的摄影很干净,往上是和煦的太阳和湛蓝的天空,往下是青葱的树草和白金的沙地。在这天地之间的广阔空间都是角色的空间,你可以跑,可以跳,可以倒立,可以在山泉里尽情释放,仿佛世间最自由的地方。而在这样近乎与世隔绝的天堂,外界信息的传递就需要演员大量的对白进行交代了。这时候歌舞场景就发挥作用了,把冗长晦涩的台词唱出来,故事稳步推进了,台词韵味出来了,而且以唱歌的形式还能更抓住观者的注意。这样一个关于信仰与信念的故事,就这样灵动了起来。

再来说音乐和舞蹈。简化的重金属音乐,一次次的奏起就像一次次惊雷闪电劈过这片法国北部乡间的天空。而与这炸裂的音乐相配合的,是一次又一次看似即兴而起的现代舞。众所周知,现代舞的核心就是脱离古典舞蹈的程式化束缚和形式主义,强调抒发情感强调表现真实,而这正式本片最为追求的东西。蓝天下,白沙上,是最自由最真实的贞德。音乐上还有一大亮点就是贞德的舅舅,这个颇显脱线的角色在影片的后半部分贡献了绝大部分的笑点,而他最令人印象深刻就是斜坡上的那一段rap,五音不全的舅舅用超快的语速吐露着自己对贞德背井离乡的担忧,配上工业化的配乐和疾速的鼓点,颇有一丝grime的味道,再结合他略显痴呆的夸张动作,简直就是影片后半部分的抢镜之王。

刚刚说到角色发挥的成分,影片里这样小细节太多了。不配合的绵羊,在演员尽情演出时任性的咩着,动着,摇晃着灌木;现场收音,非专业的演员各种走调、漏牌、忘词小瞬间不断,没伴奏时能清晰地听到海风声甚至演员的心跳声;不协调的动作,还有临时的笑场……这些全被导演捕捉到,并放在了成片里。这样各种的不完美,放在一起显得如此和谐。一切场景、表演、音乐在一起构成了独特视听体验,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贞德的故事影史上已经被讲述了太多次,杜蒙独辟蹊径,完全不谈参战后、受难等世人熟知的情节,将视角对准了贞德这一个体的情感状态,并从情感状态最为激烈的童年入手,早就了如此一部离经叛道,充满荒诞色彩新世纪邪典。这部电影势必会是严重两极分化的评价,杜蒙就是这么一个任性的、喜欢背对观众的导演,这个哲学出身的古怪导演,用一次又一次颠覆的创新探索着电影的最前沿。

 2 ) 导演似乎洞悉了当代艺术与流行文化的浮躁本质

杜蒙今年这部新作要比去年的《玛鲁特》要容易接受得多,尽管还是疯疯癫癫的腔调,但是底子里的类型解构与叙事实验却充满了贴近当代潮流的幽默色彩与流行趣味。圣女贞德这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已多次登上大银幕,相信她的故事也为大众所熟知。然而,杜蒙这个罕见的切入点令陈腐的传记变得焕然一新。这位伟大的英雄人物竟也是跟凡人一样从小长大,迅速打破了观众心目中期待的光环形象。 其次,影片采用无厘头的歌舞片形式来传达少女贞德对宗教、战争、神话以及现实等问题的思考,这部分内容争议最大。原本严肃深奥的道理在表演感强烈的歌舞形式里被彻底消解,然而另类摇滚与嘻哈的音乐风格却又意外地凸显出歌词(对白)里的核心思想,法语(语音和词汇)与生俱来的韵律感在演唱里浮现出奇异的吸引力,再加上不时夸张的肢体动作(模仿摇滚歌手甩头晃闹的台风),顿时将摇滚精神跟贞德不屈不挠的性格合二为一。影片中坚持采用这种通俗的表现方式来透露角色的心理,彻底打破角色与观众之间的藩篱,模糊掉电影里的时空背景,进一步颠覆叙事里真实与虚构的关系。 这种用现代人思维重构传奇英雄人物(神话)故事的表现手法并不是杜蒙首创,此前在西班牙导演阿尔伯特·塞拉的《鸟的歌唱》,法国导演克里斯托夫·奥诺雷的《变形记》,甚至今年戛纳希腊导演欧格斯·兰斯莫斯的《圣鹿之死》都有类似的尝试。杜蒙处理这个严肃题材的极端实验手法,一方面似乎为满足个人对传奇英雄故事吐槽的恶趣味,另一方面则仿佛洞悉了当代艺术与流行文化的浮躁本质,更在电影叙事方式上有了一笔惊喜的收获。

 3 ) 杜蒙是谁?电影圈的杜尚?

如果你对这部片子有期待有预设,那就一定会教你大跌眼镜。如果是否符合预设是你对一部影片评分的标准,那这部影片肯定也拿不到高分。

导演杜蒙也老大不小了,他完全可以预见在现在成熟的电影观众面前,这样一部游戏胡闹的MTV电影会是什么下场,但他就是敢这么拍。影片的场景简单,没有歌舞片一贯的华丽服饰、精美场景和复杂运镜。在结尾的关键场景中,主角在画面右边激情尬舞,左边的马节奏单一地低头吃它的草,似乎丝毫不受影响,甚至懒得看她一眼。这种完全无法让观众代入的场景设计,突出了这位导演有意无视观众的基本艺术诉求。

但反而是被无视的观众和影评人居然为这部电影买了大单,甚至排到了《电影手册》年度第二佳片的位置。它确实太奇特了。这一次观众就好像一个老板,天天被一些逢迎拍马的奴才伺候着,突然有个人不理他甚至训他几句,反倒觉得过瘾新奇,大加赞赏。

这场尬舞就好像电影圈的一场实验,在很多现代电影的必备元素被剥离之后,我们才知道这些东西原本是什么样子。就好像在演出进行途中,舞台装饰和音响灯光一个个全被拆除,观众只能看演员在蓝天白云下伴着收音机功放表演。这种剥离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平时对电影装饰元素的深度依赖。

这是导演对装饰主义的批判吗?有可能是,否则他也不会选择贞德最为质朴,反抗意识最为幼稚时期的乡间生活作为选题。被“伟大”、“雄壮”等华丽词藻包裹着的英雄,可能仅仅是缘起于乡间最单纯,不瞻前顾后、不计较得失的反抗精神。电影等等艺术门类发展到今天,也不能否认她们起初就是乡间人们传递思想与情感的吟游诗歌。但对我们大多数“成熟”的电影观众来说,这部片子反而会激起对雕琢和代入感的想念。毕竟我们看电影是为了被拉入梦境,而不是被踢出来,不是吗?

如果真的要挑战本片,可以多注意影片对法国乡间美景的刻画,调色非常精美,走位也很和谐。可以接受摇滚乐的,务必戴上头戴式耳机欣赏。有法语基础的朋友对歌词中的韵律美感应该能产生共鸣。但不管是想看一部好的歌舞片还是剧情片,本片都不能入选,因为它目前尚无法归类。

P.S: 我喜欢纯粹的东西,我不喜欢酒里掺水。我也这样对待我的生活。——马塞尔·杜尚

 4 ) 目所能及——坏极了的《童女贞德》

第一章 存在先于本质

这样一部电影能引起的讨论少之甚少,尽管《视与听》杂志似乎对它有异于常人的青睐,但这种追捧反而给“作者电影”的标签加了筹码。从观众碰触这部电影开始,历史人物,歌舞,儿童,饱受争议又屡次得奖的导演,再加上一段荒谬的开场舞蹈,观众那强烈的主观意识就会迸发出来,我在看什么东西?

《童女贞德》的在“艺术”上的反抗是奇特的,它既没有嘲讽观众,又没有打算让观众参与其中,所以观众无法获取像观看一部哈内克的电影时的存在感——无论喜恶,观众成为电影内外戏剧冲突的一部分。不同于这种行为艺术式的处理方法,《童女贞德》更像是装置艺术,一种观望哲学,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去观察它,但是碍于美术馆的“隐形穹顶”,使得我们有一些想法,不敢大声和旁边的人讨论,甚至是羞于表达,免得显出在理解力上的窘迫。所以它是一部坏电影,坏到不收集目光,却打乱了舞台的布置,而观众无法过多的苛责于它,这种中立的、没有放置于对立位置的戏谑,正是它的存在方式:本能和上帝,人与信仰,有节制的隔膜,自顾不暇的质疑,《童女贞德》在荒诞不经之上的严肃诚实。

第二章 放羊和摇滚乐

一部歌舞片,情节发展全部交由对话和自我吟唱来展现,一个民族英雄,从8岁至奔赴战场,一切都看起来过于简单了。大部分观众对于框架式的创作形式有既定的欣赏预期,每一部分要起到什么作用,要取悦自己的哪一部分娱乐需求,好莱坞的精确化生产,使得人们心安理得的接受“我是一个等待被取悦的主体”设定。所以当这部作品赤裸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时,我们不禁心生疑问,这是一堆填充主义的不华又不实的怪诞喜剧,还是一出提醒我们要成为一个客体去观察的戏剧作品呢?

那么回归到《童女贞德》的电影手法本身来,背景还是导演拿手的荒凉、疏离的环境,典型的法国丘陵地区,一位牧羊女,在她自我怀疑和抗争路上遇到的同伴、修女和家人。这些极简的符号就构成了整部电影的元素,看起来像是自然主义的田园牧歌后的忧郁,并没有特别之处,这个时候,怪异感从强烈违和的摇滚乐而来,来势汹汹的甩头舞和那些后现代舞蹈动作,甚至是说唱的激烈表达,在不为所动的羊群和一成不变的荒凉面前,形成一幅激动不已,又停滞不前的景象。童女贞德的矛盾她会直接说出口来,直接唱给那些不同意她的观点的角色听,而我们和这部电影的矛盾,就只剩下是否能随着她的目光,去接受这种偏差丛生,荒谬的真实。

影片中还有很多令我感到有趣的哲学式的玩笑,比如贞德在犹豫和自我质疑的时候总是面朝着摄影机的,也就是直面观众式的发问,而当她祈祷或者寻求信仰帮助时,无一例外的都是仰视上天,留给观众一个类似于翻白眼的表情。这种挑衅在我看来非常合时宜,和电影的主题一样,人们肯定主体意识的重要,强调人的自主性,然而当他们身处责任之中,人会借助宗教﹐借助神﹐ 借助世俗权威﹐逃避自己做出重要的决定﹐欺骗自己只需要跟随既定的真理就可以。

第三章 讨论是一种人道主义

无论你保持着电影是一种文盲的艺术这种观点,还是把它当作第七艺术来看待,观众最终在一部电影结束,都有表达和写结语的欲望。演职人员表随着音乐流动,我们开始自我审查,这两个小时的行为产生了什么意义,娱乐性往往和票价或者时间来挂钩,思考则是由讨论而实现。《童女贞德》的坏此时又显现出来,它始终保持着与观众的疏离,而疏离作为拒绝认同和拒绝沟通的结果,其本身并不是一个结局,而是一个过程的开始。我们的那些原始观感,那些想要批评的动力,在贞德骑着马在溪涧踱步的时候已经丧失殆尽了,这部电影似乎还要继续演下去,演给更多的人看,我们离开就离开了而已。

最后请允许我让读到这篇评论的读者们回到影评,回到这些文字中来,这些我起的不搭调的标题,这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阅读的图片,都是安排好的有意义的元素吗?于是在某个时刻,我们掌握了真实,但真实稍纵即逝,我们还在《童女贞德》的电影范围内,无论你是否喜欢它,它就在我们目所能及之外放置。

 5 ) 通过亵渎,来确认神性

希腊作家尼科斯·卡赞扎基斯,曾在自己的长篇小说《基督最后的诱惑》的引言中说道:基督身上人性与神性的矛盾与统一,在他看来一直是个深奥的谜。我们同样可以用卡赞扎基斯对基督的情结,来总结法国导演布鲁诺·杜蒙的整个电影生涯,因为他的创作核心,同样是人性与神性之间的张力。

对杜蒙的作品作此评价,或许会让人疑惑,因为他坚称,自己是坚定的无神论者。然而超乎自然的神性与神迹,却在他从《人啊人》到《撒旦之外》的诸多作品中不断显现,而在他讲述圣女贞德童年生活的新作《童女贞德》中,也出现了向贞德昭示神谕的三位圣人。贞德从被动地祈求上帝拯救法兰西和同胞,到主动出征与英国人作战,这中间的种种纠结、疑惑、愤怒与不满,是整部影片的核心主题,它可以被凝练为无数西方艺术作品所纠结的那个重要问题:上帝究竟存不存在?

作为无神论者,杜蒙自然不相信上帝的存在,因为他无法想象一个人格化的神和一批人格化的圣徒,所以我们在《童女贞德》里看到的圣徒都无比滑稽:披金戴银,疯疯癫癫,跳着土里土气的disco。至于影片从法国作家夏尔·佩吉的戏剧文本中直接摘出的对白,原本沉重无比,却被杜蒙用重金属摇滚歌舞剧的形式消解了严肃性,而这些台词又是被懵懂的儿童演员念出或唱出,这更进一步地强化了影片在形式与内容上的间离与荒诞感。

然而,不相信神的杜蒙,却相信神迹,因为它昭示着无条件的绝对之爱,并为人类的存在赋予了意义。童女贞德的眼神中,灼烧着爱与信念,这种目光为影片赋予了力量,让它在亵渎神明、嬉笑怒骂的外表之下,搏动着虔诚的心跳。而杜蒙电影的魅力,正在于这种罪行与圣迹、敌基督与基督之间的强大张力。他的电影需要观众给予耐心,也需要观众跨越文化差异的门槛,但只要你愿意主动走进他创造的世界,你就会发现,他是当代电影导演中,对人类的灵性有着最有力探讨的一位。

 6 ) 童女贞德:自然化与戏剧化

如果场景换成了舞台,电影便毫无新意

正是在大自然中,违和才产生些许妙趣

这是场景的自然化(大自然、住宅居室)

与表演的戏剧化(舞蹈、唱歌、念白…)

产生碰撞,肚萌解决了自然化与戏剧化

两者天然具有的矛盾。原先的问题出在

影像与文本间,无论是影像的自然化与

文本的戏剧化、还是影像的戏剧化与文

本的自然化都是难以调和的矛盾。但当

第二种反差:孩子与基督教理,被调配

进来,和谐再次产生:歌与舞均可忍受

德莱叶的《圣女贞德蒙难记》:情感-影像:特写

布列松的《圣女贞德的审判》:动作-影像:中景

布鲁诺 · 杜蒙的《童女贞德》 :知觉-影像:全景

 7 ) 我无法前行,我将前行

就像以往,人们期待杜蒙犹如期待彗星一般——他的作品稀少,怪异且并不为日常生活必需,人们早已习惯于仰望,并兴奋地向他人讲述;走进影院,人们期待着一部音乐剧电影,期待着杜蒙如以往般恰到好处的荒诞,如果捎带能讲个带着血腥的故事就更好了——显然还没有谁能够做好准备来面对一部反电影,反音乐剧的《少女贞德》——事实上,准备好的人在影院里外都屈指可数。

在长满草的河滩上,几个演员若有所思的念白,哼唱着夏尔·贝玑的诗句;猛然间伴随着凶狠的金属riff,人们忽然魔怔式地甩起长发,双脚并拢,跳着犹如原始部落降神仪式一样颤抖的诡异舞蹈。场景切换只有三次,室内戏只有一场,歌倒是唱了十几首,翻来覆去就是一个调子,像是忘谱临场发挥的三流歌手。镜头慵懒地移动在方圆几十米大小的地方,企图将空间闭合,这个空间迅速被几个人物散发的诡秘气质充满——不大不小,正好抵上一个小村子。杜蒙并没有表现这个空间之外那场波澜壮阔的百年战争,而是意图营造一种极端的不对等,几声羊叫,风的声音,女孩的躁和郁,宗教的诡秘悄然覆盖这些事物,将原有的意义指向抽离,导向画面之外。

似乎都不重要,场景、表演、音乐不重要,摄影机不重要,服装不重要,舞蹈不重要;一切像是为了被填充而填充,就像一场简约冗长的荒诞派戏剧;然而一切又是如此之重要,一切不重要的东西构建了重要的,强有力的视听体系,构建了一种符号或者比喻。这个体系如此之坚固,以至于人们无法立刻直观地向它投掷任何成型的既定观点。

相比其他改编偏重于贞德的参战,胜利,入狱,火刑,杜蒙却少有地摘取贞德童年和少年时期的事迹——这段模糊了先验与后验的童年经历即将牵扯到上百年的战争的过程。杜蒙对孩童成长的探讨终于从《小孩子》里延伸到《少女贞德》中来;从把自己涂抹地五颜六色的沙滩顽童,到喜欢男扮女装的美少年,再到目光笃定,举止奇特的少女贞德。这是杜蒙专注于探讨个体自身情感状态的必然结果,毕竟孩童更为基础,也更为本能;他倾向于将儿童主体化,而并不是营造一种外力,企图去捕获,传达,或者证明某个观点;与其摆布观点,不如创造思考的基础,愈贴近基础便愈是超验。这个逻辑推导而出的神秘主义便有迹可循,便稳健起来。

正襟危坐着观看这部影片是不得体的,而哄堂大笑也未必是最好的方式;确切地说,这是一部让人寝食难安的影片。它的危险不仅仅体现在它执拗的叛经离道,它对当代电影语法发起的堂吉诃德式的冲锋,更在于杜蒙把从古典主义中提取的残酷叙事和悲剧力量同现代社会的机械和虚无横空嫁接;他巧妙地避开大革命至二战后满目疮痍的现代精神泥潭,用一种轻盈与放肆拂去缠绕不清层层诡辩的哲学废墟,并呈现出精美的呼应。在这种怪诞的解构之下,一些观点似乎更能被清晰地传达出来,比如童年与成长,比如宗教心理学,又比如国家政治纤弱的内核。

在电影史上,对于圣女贞德的改编并不在少数,然而在这庞大的创作群体中,唯有“德莱叶-布列松-杜蒙”能呈现出清晰的继承关系;似乎每次对于当世社会的失望,都会使人们如干渴婴儿般迫不及待地重新投入古典主义怀抱。上世纪二十年代,六十年代,二十一世纪——三位导演的贞德分别相差半个世纪。三个不同时代思考者所传递的贞德,有着一以贯之的纯净与符号化,德莱叶最为热切和赤诚,布列松在继承德莱叶的基础上愈发简约审慎,而杜蒙,尽管表面上呈现出颠覆和破坏欲的迹象,然而在精神内核上则与古典主义呈现出优美的对位。有趣的是,他们共同贯穿的古典主义以及悲剧力量被日益虚浮的时代风貌愈发掩埋,如河床上游到下游的淤泥愈发深厚。

在人声鼎沸的70周年戛纳生日,杜蒙选择规避了近几年电影威权主义横行的戛纳主竞赛单元。就像孤独的旅者往往只会留给我们背影,他一头扎进不设立任何官方奖项的“导演双周”,似乎不只是为了给自己的影片卸下拔筹夺魁的负担,而更像是选择了高傲地离开。

原文见 “独立批评” http://t.cn/RTCGaY1

 短评

Can not bear it

10分钟前
  • Derridager
  • 较差

D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2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属于我个人的年度WTF电影,第一个金属riff出来克制不住的卧槽了一句,和两修女甩头以及叔叔那段rap更让人卧槽。杜蒙太不走常规了,这可能是我看过最古怪的音乐电影和贞德的故事。色彩和远景,杜蒙的荒诞和离经叛道。金属战士贞德的野外大型个人秀,观感并不友好,手册第二保持怀疑态度。

14分钟前
  • 甦醒 Nostalgia
  • 还行

歌实在太难听了~到后来见到演员甩头我就害怕><

15分钟前
  • 路西法尔
  • 较差

很笨拙 又有点酷

20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Péguy在中文世界里介绍太少…所以真的能从内容层面说出一二的国人应该没几个人…剩下东西放杜蒙美学脉络清楚归清楚,但对于一般影迷有啥嗨点吗?!…就别瞎几把扯场面调度牛逼了…

25分钟前
  • Peter Cat
  • 还行

开始看看还挺激动的,毕竟是摇滚少女贞德,但全篇115分钟,没有变化,就单调了。请跟戈达尔爷爷和阿涅斯·瓦尔达奶奶学习学习。

29分钟前
  • Sabrina
  • 还行

歌,虽然难听,但经历了短暂的不适感之后好看程度直线上升,杜蒙让摄影机充满了自我意识,构图与运动对角色的禁锢或追随是驱动着整个贞德故事的关键,而杜蒙所谓的飞,所有的甩头飞踢重金属,也即是对固定摄影机位的反抗,并在最后将其臣服。

30分钟前
  • TWY
  • 推荐

86/100,虽延续德莱叶、布列松一脉的极简风格影像,却用了如此后现代风格的形式去解构这个经典宗教故事,电音、摇滚、嘻哈以及现代舞步,用崭新的语气定义神圣,用荒诞改写严肃,用空前的间离感来进行专属于布鲁诺·杜蒙的一次重塑。

31分钟前
  • 德卡的羊
  • 力荐

抖腿电影,观影过程乐疯,贞德她叔呦呦呦切克闹十分洗脑。但是杜蒙确定肯定一定百分百是疯了,而且应该不是戛纳逼的。。想不明白他为什么要拍这个,不过可能也不重要吧,想拍什么就拍什么呗。而且通过此片认识到用很少的钱很少的人是可以拍任何题材任何形式的电影的...

32分钟前
  • 米粒
  • 还行

3.5;以绝对鲜亮的滤镜风格颠覆大众对贞德时代的传统认知,以现代流行文化包装严肃议题,在以天为幕的大地舞台上完全放飞,真正做到了创作自由,既目瞪口呆又羡慕;三王出现的场景笑死,甩发大法好,看了一场重金属现场,叔叔的rap也是很酷。

3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有些难以评价,杜蒙放飞自我,实验感极强的歌舞片,几处尬歌尬舞看的瞠目结舌。玩弄观众,或者说就是完全无视观众。没有如同其他贞德题材的片子把重心放在战争或者审判之上,反而用十分简单的场景,通过几个人物的互动,去展示贞德在精神上的痛苦。

38分钟前
  • 本位
  • 还行

形式填充主义至上,法式胡闹喜剧形而上的巅峰,一片嘈杂后遁入虚无,Jamais rien。

40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推荐

杜蒙的深井冰又加重了,只要能坚持半小时看完还不错,因为后边有场景变化贞德还长大了,以为就在那破土堆唱呢。各种音乐尬舞凹造型磕了药似的摇头,看到双胞胎修女像博格巴的庆祝动作那样直接喷了,普京小叔大亮还来说唱,虽然大段台词唱腔但不等字幕也能看,越严肃越想乐竟然还有多机位调度。法国文化

41分钟前
  • seabisuit
  • 还行

儿童/歌舞?舞台很好了,但是唱得好难听啊。

44分钟前
  • vivi
  • 较差

一部尬摇音乐剧,当布鲁诺·杜蒙以往古怪荒诞神经质的个性全都消失不见了,就是这部电影。大量的台词,演员之间也没有互动,估计童年时期的小演员都不知道自己唱了什么,影展这场字幕翻译的又啰里八嗦,看电影成了全程读字幕,更可怕的是字幕不知道自己在翻译什么。坐等字幕重刷!

4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很差

杜蒙说他把原剧作里看不懂的地方都变成了音乐,以便让观众"感受"而非"理解"佩吉语言的诗意。且不说这种效果的语言限制,他亦不能解释导演和作曲是否在这过程里已发挥了“阐释”的功能。也许他的确创造了一部发生在此时此地的影片,观众被困在这出中学音乐剧制作里,为青少年尴尬的装大人行径鼓掌喝彩。

46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还行

相较于之前的面向观众划清界限,这次的杜蒙选择了背向观众,用流行乐和现代舞引领着众人冲向画面,结果,大部分人都重重的撞在了银幕上,他却轻盈的穿了过去。少年部分好过青年部分,主要是小演员太可爱了。

51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推荐

杜蒙试图在同一个真实情境下 通过跳跃的质的对比,达到一种“触情”的东西 ,已达到他构建影像生态的目的。为了让不同的质共存在一个空间中,他选择了感知-影像的视角来构建深焦图景 :这是最高形态的蒙太奇

54分钟前
  • ripple
  • 力荐

与其说是喜欢,不如说是敬佩,杜蒙用一种最纯洁的不完美对历史和文本进行大规模的粉碎性再创作,实现对文学原始性的破坏私欲,表达出空前的「距离感」,以歌舞形式呈现的天问宛如上神降临般的入世自省,尬摇之后留下无以言表的的抽象哲思;希望日后再谈及贞德,除了德莱叶与布列松,还会有人想起杜蒙。

57分钟前
  • ChrisKirk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