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极速

动作片美国2011

主演:Jorge  Lorenzo  伊万·麦克格雷格  瓦伦蒂诺·罗西  Ben  Spies  Casey  Stoner  

导演:马克·内尔

 剧照

极速 剧照 NO.1极速 剧照 NO.2极速 剧照 NO.3极速 剧照 NO.4极速 剧照 NO.5极速 剧照 NO.6极速 剧照 NO.13极速 剧照 NO.14极速 剧照 NO.15极速 剧照 NO.16极速 剧照 NO.17极速 剧照 NO.18极速 剧照 NO.19极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57

详细剧情

拍摄于2010年和2011年,由伊万·麦格雷戈讲述,记录了世界摩托车锦标赛中一个关键时刻。随着瓦伦蒂诺·罗西第十次夺得世界锦标赛冠军,这位意大利人遇到了职业生涯中最严峻的挑战之一:一批速度极快的年轻选手,主场比赛中可怕的腿部骨折,以及40多天后的惊人复出。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和对手豪尔赫·洛伦佐夺得2010年冠军,罗西直面他辉煌职业生涯中最具考验性的一年,他和他的竞争对手一起被问到:现在谁是最快的车手?

 长篇影评

 1 ) 《极速车王》比《速度与激情》燃太多了!拍出不一样燃爆飙车戏,真实和电影出入大!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对《极速车王》这部电影感兴趣,完全是因为请到了两位实力担当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如果不是因为这两位演员,我可能就不会在意这部电影了。

目前《极速车王》获得一致好评,豆瓣虽然评分很少但达到了8.6分,烂番茄不管是专业评分或是大众评分,还有IMDB和metasore,都得到了极佳的赞誉,可谓是零差评。

但是,这样口碑好到爆的电影,却和几年前的《银翼杀手2049》一样,叫好不叫座,目前《极速车王》上映一周多,全球票房才6400多万,而影片预算是一亿美金,别说盈利了回本都显得挺吃力的。

基本上,《极速车王》是一部男人戏,不管从赛车还是从双男角色,亦或是从剧情展开的角度,影片都充斥着男性的思维模式,有人会说这应该更吸引女性观众才对,因为是男人飙车戏,雄性荷尔蒙十足。

我就说一点,影片花了不少篇幅,去详细认真研究一辆赛车的刹车系统,虽然我知道影片已经深入浅出说得很简单了,但对于我不懂车的人来说,也是很难进入情境的。

当然影片如此深入钻研的赛车理论知识,比《速度与激情》系列或《飞驰人生》这样的电影专业多了。

为何《极速车王》热不起来,坦白讲,是因为《极速车王》的故事,或许在西方或赛车界比较让人熟知,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基本就是个边缘故事了。

所以换句话说,《极速车王》这部电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赛车视觉商业电影,影片的英文名是《Ford v. Ferrari》,直译过来是福特VS法拉利,说的就是两个品牌车之间的故事。

《极速车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时间背景放在1963年,福特汽车想要突破汽车市场高端品牌形象,打算收购资金短缺的法拉利,但却被法拉利摆了一刀,还顺便羞辱了一番福特。

福特老总亨利.福特二世决定不惜重金打造福特赛车团队,挑战勒芒24小时耐力赛,于是福特公司聘请到了卡罗尔.谢尔比,由马特达蒙饰演,谢尔比曾经是1959年的勒芒大赛冠军,但由于心脏病退休。

于是谢尔比找到了脾气古怪在生活线挣扎赛车机械师肯.迈尔斯,由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

这两位演员为我们贡献了松弛和毫无表演痕迹的真实演出,尤其是克里斯蒂安贝尔,他已经不是第一次为了角色自虐瘦身成这样了。

影片的主线主要就是从这两位人物的视角展开,戏剧性的讲述这两人如何打造一辆赛车级的福特汽车,来赢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的故事。

注意我用了戏剧性三个字,毕竟影片还是要按照一个比较商业结构的模式,去完善一部电影的起承转合。

先说观感,《极速车王》的故事其实并没有很吸引我,无非就是讲述代表强大的美国福特,如何在那几年凭着一股热血的力量,打败常年在赛车界连胜的法拉利。

当然,最后影片在赞美福特赛车牛X的同时,也不忘最后甩脸反过来讽刺一下福特腐朽的内部制度。

而影片最重头和吸引人的部分,则是赛车比赛方面,这也是影片最商业的部分了,长达152分钟的电影,给足了真实赛车上的真.速度与激情。

上世纪60年代的古典赛车造型,简直太养眼了,就算你不懂车,但当你看到这些流线型的赛车时,一样会被当年的赛车设计所折服。

在赛车的动作戏份上,影片没有过多的夸张快速剪辑,也没有上天入地的飞车炫技,相反的影片用了很多平稳镜头,去贴近赛车的极限速度,去感受主角第一视角所带来的震撼,就如影片中的台词提到的:“当车子到达7000转时,一切都开始慢下来,一切都将变得不一样。”

在赛车类型影片并不少见的当下,不一样则是《极速车王》给我的感官刺激,影片的赛车部分,虽说不是完全打开一个前无古人的视野窗口,但影片却很好结合到了人物内心的世界,这或许也是影片真正高分所在。

说到人物,这才是《极速车王》真正的核心,影片说的是人而不是车,而由人物表达出来的主题,则是“荣光和尊严”。

“荣光和尊严”一直贯穿着整部电影,对外的是福特和法拉利两位大佬之间的尊严之战,对内则是谢尔比和肯迈尔斯之间的友谊尊严,去对抗庞大的福特臃肿虚荣体系。

《极速车王》非常细节的诠释了谢尔比和肯迈尔斯两人的心路历程,但这样的细节,有时候也会时常打断影片的节奏,这或许也是大多数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类型的一个通病,很多同类型的影片,都希望把所有细节和关键点全面完整叙述出来,从而在某些时间点迷失掉了电影主线。

比如肯.迈尔斯和妻子的戏份过于冗长,福特收购法拉利事件的几场戏份也不少,都导致了影片的顾此失彼,想让呈现得越多越细腻,反而在影片最后没法真正读懂这部电影要深入的是事件本身,还是人物本身。

这也是我觉得,《极速车王》在和殿堂级杰作电影比,还差一个档次的原因。

此外,影片故事和真实事件的出入也不少,为了增大电影的可看性,很多地方都经过了戏剧的改编,接下来就为大家指出一些比较重要的出入点。

以下均涉及剧透解析,3,2,1

1,福特公司确实差点以1000万美金买下法拉利,但合同因为有一条,是福特买下法拉利后,有权控法拉利在赛车上的预算。

于是恩佐.法拉利取消了交易,亨利.福特二世为了报复,决定花重金打造一支赛车队对抗法拉利,我想说有钱任性真的挺好的。

2,当时参赛的福特GT40,确实非常危险,虽然当时在赛车界,福特GT40堪称完美,但这辆车在空气动力和刹车方面,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这也是最后让肯.迈尔斯丧命的原因。

此外,福特GT40不完全是肯.迈尔斯和谢尔比的功劳,打造一辆赛车是一项极为专业的工程,不是一两个人就能搞定的。

但影片为了能更突出两位主角对赛车的影响,所以故意引导观众认为,福特GT40的打造,只和谢尔比和肯迈尔斯有关,连福特高层都差点不支持他们。

3,这就聊到福特赛车队的总监比奥,在影片中屡次和肯迈尔斯过不去,甚至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毁掉肯迈尔斯的职业生涯。

这些当然是虚构的,在现实中肯迈尔斯因为脾气火爆,曾经一度让福特的高层很难做,也就造成了双方屡次出现摩擦。

4,关于福特和法拉利这两位大佬,影片中有一段戏是谢尔比带着福特二世体验飙车,真实历史中并没有发生过,毕竟福特二世可是大老板呀。

而且法拉利本人,也从来没有出席过勒芒24小时耐力赛现场,法拉利本人都是通过传媒来观看比赛的,影片把法拉利本人放到现场,完全是要制造两军对决的紧张感。

5,在影片最后的比赛中,有一个争议点是福特赛车中途更换了刹车系统,这个在现实中也是饱受争议的,甚至很多人指出,这是福特赢得1966年勒芒冠军的关键。

因为福特当时更换如此重要的系统而不是零件,这让赛车的性能基本重新回到出厂设置,赛车也能更持久稳定高速的运作。

总结下来,如果你喜欢赛车,喜欢这两位男主,那么影片还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最后我给《极速车王》7.8分,其中很大一部分分数,是因为两位主角的同台飙戏。

 2 ) 那些神一样的人

一把大提琴好不好,造琴师说了不算,杜普蕾、马友友说好才是真的好;《洛丽塔》问世之初,评论界一片尴尬的沉默,英美文学重镇格林一锤定音:年度最佳;赛车同样如此,好不好、如何改进,赛车高手最有发言权。

1959年传奇车手、赛车设计大师卡罗尔·谢尔比勒芒夺冠,福特想要组队战胜法拉利,非他领衔不可。谢尔比的团队集合了英、德、意、法等国的天才工程师,尤其是情商为负、车商爆表的好友迈尔斯,不仅是顶尖车手,赛车设计也独步江湖。

只有谢尔比才懂得起,愤世嫉俗、穷困潦倒、才高八斗的迈尔斯的价值,二人珠联璧合。

1966年6月18日勒芒决战,法拉利赛车看上去比谢尔比的银河舰队还要漂亮,迈尔斯感叹:幸亏不是选美比赛,不然我们已经输了。

鉴于以往的血泪教训,福特二世下令:“谨慎驾驶,不要鲁莽。”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迈尔斯已经46岁了,人生能有几回搏?无数殚精竭虑、技术攻坚的不眠之夜,福特公司不计代价的亿万投入,毕生的经验和热血,都需要在勒芒绽放光芒。

凭借高超的驾驶技术和福特强劲的马力,迈尔斯一骑绝尘。

福特二世希望看到三辆福特同时冲线的震撼场面,领先一圈的迈尔斯减速等待队友。6月19日下午,福特的银河舰队同时冲过终点,包揽前三名,影片再现了这一令福特人扬眉吐气的瞬间。

《极速车王》表现的雨战非常精彩,然而,对于我们凡人来说,或许看过纪录片《永远的车神》(2010)才会真正理解,塞纳、迈尔斯这样的顶尖车手有多么伟大:你永远无法想象,在雨中比赛有多么恐怖和困难,车手在雨中什么也看不见,尤其是跟在别的车后面,硕大的轮胎卷起的层层水雾,给你的感觉就像在大雾中开车。

换句话说,在雨战中,顶尖车手几乎是在盲目的情况下狂飙突进,简直是神一样的人。

 3 ) 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原载于“豆瓣阅读”官方微信号,//mp.weixin.qq.com/s/y9Lubbl6tM9xGC3dydzSWw 欢迎关注“豆瓣阅读”,了解更多豆瓣阅读精品与热门电影~

1966年,福特在勒芒大奖赛上史无前例地击败法拉利,包揽了1、2、3名,创造了美国赛车的奇迹。《极速车王》既是献给1966年传奇的勒芒赛道战役的深情回顾,也是围绕着2020年的奥斯卡奖的命题作文——只看海报以及前期剧照的质感,以及卡司马特·达蒙和克里斯蒂安·贝尔,就知道这肯定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这“好看”,硬件上说源自戏剧冲突十足的选题——片名直译为《福特大战法拉利》(乍一听,这像是拖拉机大战F1),软件上源自登场角色——也是一群赛车与汽车工业历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都十分叛逆。这种“叛逆”带来的荷尔蒙,不亚于赛车本身,甚至可以说,它是一种容易被观众忽略的英雄主义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酷的人,可以有多不听话?

并列男一号Shelby,叛逆的是自己的出身阶层。Matt Damon饰演的Carroll Hall Shelby,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优秀的赛车设计师之一,出生在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镇,从小就对汽车有热情,事业基础源于二战期间学会了开飞机。战后,他做过翻斗车生意,赔了;开过养鸡场,遇上鸡瘟,两万只鸡都死了。

Shelby的正经事业,是每天忙完养鸡场后,穿着工装去开赛车,养鸡场的蓝白条纹,后来成为了他的赛车事业重要标志。他加入了阿斯顿马丁车队,跑勒芒24小时耐力赛——这个耐力赛,被称为4小时冲刺、20小时等死,总是有车手去世——严重如1955年的勒芒惨剧,赛车碰撞后的碎片飞入了观众席,导致车手本人和83名观众当场身亡,工作人员把尸体运走后,宣布比赛继续进行。

不过,因为心脏原因不得不退下赛道后,他开始建造自己的跑车。他开了一家公司,助理是女朋友,广告照片是在一家由旧厕所改装过来的暗室里冲洗的,雇员都是没上过大学、热爱赛车、充满“街头智慧”的实干派,就这样做出来了无比“高大上”的美国国宝级跑车Cobra。他们与福特的得意合作,就是《极速车王》中抢占大量戏份的GT40。它的零部件是横穿整个欧洲采购得来的,美国根本买不到;它的发动机,则来自福特本部的高精尖实验室;甚至,工程师们为它用上了此前从未在赛车设计中使用过的设备——计算机。当时美国赛车远不如欧洲发达,但GT40统治了勒芒赛道,它不仅是美国跑车的骄傲,甚至可说是美国梦的化身。

历史上,福特的高管Lee Iaccoca回忆说,他第一次与Shelby谈合作时,觉得他像个风流倜傥的衣冠禽兽——当时,Shelby假装自己富得像石油大亨。后来Iaccoca才知道,Shelby为了Cobra,已经资金很困难了。

这位Lee Iaccoca,则是一位叛逆的职业经理人。电影中,他始终在以微妙的方式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比如,体育精神——同时对福特二世、及保守派经理人的决策流露出厌恶,是个典型的“开明官僚”。历史上,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商业偶像,出身平凡,读过普林斯顿,从管培生一路做到福特副总裁;这之后,他又为濒临倒闭的克莱斯勒为公司赚取了巨额利润。

但他的叛逆离赛车太远了。若论真正的叛逆,要数整个家族都为了赛车肝脑涂地的恩佐·法拉利。恩佐从不认为自己是工业家,永远自称“建造者”。破产拦不住恩佐做赛车——恰如影片拍摄,他已经决定,只要能把持对赛队的控制权,他就会把给法拉利卖给大公司,哪怕是福特这样毫无赛车基因的美国公司。片中那场恩佐拂袖而去、并辱骂福特二世的谈判,也是真实发生过的。一模一样。

甚至死亡都拦不住恩佐做赛车——法拉利曾数次向Shelby抛来过橄榄枝,Shelby拒绝的原因是,他总觉得加入法拉利就是与恶魔签订契约:那个年代,他目睹了多名好友开着法拉利在赛道上丧命,她的车身是由赛车手的鲜血染红的。恩佐的长子Dino也是一名天才赛车设计师,24岁时死于肾衰竭,这场死亡让恩佐害怕目睹赛道上的死亡,从此不愿亲临比赛现场;但Dino设计的跑车,又支撑着恩佐继续赛车事业。

但恩佐如果在现场,定会像《极速车王》中展现的那样,于68岁高龄时看完全部勒芒24小时拉力赛,并在福特的车手把法拉利打得落花流水后,向那位值得尊敬的英雄脱帽致敬——而比他年轻几十岁的福特二世,不仅在历史上就确实早早坐私人直升机离开了现场,也拿赛车手当零部件看待。

(恩佐·法拉利,赛车之王)

比法拉利更叛逆的,唯有《极速车王》的主角Ken Miles,一个暴躁的二战退伍兵,一直没钱,一直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他也没有成为上述三人那样的成功人士——为了福特品牌的“荣誉”,他在勒芒大奖赛遥遥领先第二名4分钟后被迫让车,以成全“三辆福特同时冲线”的“光辉”伟业。否则,他会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在同一年赢得Sebring(赛百灵)、Daytona 500(德通纳500)和Le Mans(勒芒)三项比赛的车手,这项成就至今还没有人实现。勒芒大赛结束两个月后,Ken Miles死于GT40的试车事故,他的离去,让象征美国梦的GT40,沾满了血污。

(二)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这几个角色的人格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叛逆”,也就是“不服从”。某种意义上,人类的历史是由“不服从”者推动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工业革命,让人们不再服从于神明、皇帝、教皇,转而服从人类的理性。当代商业社会,需要服从的对象其实是变成了“大型公司”,这种“服从”不再是源自动辄鞭打的强制,而是内化到了社会的运行准则中。

像福特这样的流水线发明者、为美国二战生产大量飞机坦克的巨无霸级公司,本质上就是一个“企业”权威。“企业”的伦理,鼓励着人们做更多项目、赚更多钱,如何实现呢?其实是要服从上级,服从“大局”……于是电影中的“不服从”,往往指向让观众倍感压抑的生活本身。在《极速车王》中,便是反派Bebee拒绝让Ken Miles参与勒芒比赛时的说辞:你必须有团队精神!

“英雄”一词,Hero,在英文里,也有“主角”的意思。经典的电影主角,总能勇敢地去Push自己对抗那些大多数人想对抗而不敢对抗、力量又非常强大的“邪恶”之事——可以说,叛逆之所以性感,是因为释放了人们不敢去做的那些念想,所以电影总是在讲述盟军士兵怒击法西斯、洛城特警拒不执行上级命令、哈利波特违反校规,以及本片中Ken Miles直言不讳地批评福特高管伪善、制度官僚……他们代表观众去“出头”,去打倒压在广大观众头上的“高山”,追求公平与正义。

不过,“不服从”,当然不是反抗一切。有所不服从,就势必有所服从。在《极速车王》的情境中,男主Ken Miles,一直服从自己的人生追求与道德观,这给了他强大的精神支柱,让他能在其他人拼命为不认同的事情鼓掌时,甩出自己的意见:“我觉得你这台车就是垃圾。”他只爱更快更强的赛车,官僚别想让他停止说实话。他的好搭档Shelby亦是如此,这被《极速车王》的重头戏——Shelby的激情演讲点题:

不过,当眼眶湿润的Ken Miles以为Shelby说的是他时,Shelby忽然话锋一转,吹捧起了为他投资的大老板:

大公司有大公司的资本(与官僚),小团队有小团队的天赋(与缺钱)。Ken Miles很难靠自己闯出一片天,Shelby才是真正联动(官僚)大资本与(天才)小团队向前的人,一个懂赛车、也能低头的领袖,也是一个多少辜负了Ken Miles的朋友。我们该做哪种人?是坚定地不服从自己不认可的事情,只追求心中所爱?还是大局为重、息事宁人?抑或在其中寻找一个平衡?《极速车王》并没有给出任何答案。它只是促进了不同类的人,对其他类型的人的理解;甚至可以说,观众喜欢哪个角色,就几乎代表了观众所持的世界观。

不过,考虑到贯穿其中的(纵使惆怅的)英雄主义气息,与代表着人类探索精神的赛车题材,我更倾向于觉得,在2020年这个创业远远比六十年代更难、大企业远远比六十年代更大、人类不再上月球、阶层比六十年代更固化、最好的头脑纷纷去做广告推荐算法的年代,《极速车王》是在鼓励观众:哪怕你仍会觉得自己无法违抗上级、说出实话,但坚持叛逆、坚持自己、去拼尽全力面向未来,着实是再酷不过的事情。叛逆是英雄的特权,愿世界能给叛逆者更多的尊重与空间。

 4 ) 详说该部影片的真实历史

福特VS.法拉利 恩怨的起源

1963年,福特副总裁唐·福莱尔带领众多高管和意大利的赛车狂恩佐·法拉利(1898-1988,意大利)谈判收购事宜。

当年的会议合影

然而,福特公司拟定的合同条款,是法拉利老爷子难以忍受的致命缺陷。最后,法拉利坚决拒绝。

法拉利异议的合同笔记

福特三百多万的谈判费和九个月的宝贵时间也因此付之东流。而法拉利车队的掌控权仍牢牢握在恩佐·法拉利的手上。

福特二世 | 恩佐·法拉利

博弈的失败激起了福特二世(1917-1987,美国)的怒火,他知道,唯有在勒芒大赛上碾压法拉利车队的夺冠之梦,他才能一雪前耻。

福特二世

多年前,临危受命的福特二世尽管没有早逝父亲的相助,可他仍然使亨利·福特(祖父, 那个用一把斧子砸烂墙门,把福特雏形车开上大街的男人)留下的家业成倍地扩大。

他有信心,自己一定能让法拉利颜面扫地。

亨利·福特

1965年及以前,法拉利车队在勒芒赛场上勇夺六次冠军宝座,奠定了其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不可撼动的霸主地位。

比起法拉利在赛车事业上的辉煌战绩,新生的福特赛车队简直不堪一击。福特公司甚至还不能生产出,能挑大梁的标准赛车。

GT40

卡罗尔·谢尔比(1923-2012,美国)

连续败北的福特二世决定,把在勒芒赛场上功成名就的希望压在谢尔比的身上,而谢尔比日后则是赛车/汽车设计行业中的扛把子,

谢尔比

初识谢尔比时,人们很难想象他小时候是个药罐子。7岁时,他被检查出来心脏有问题;长大后,他当过空军,油田工,还养过小鸡仔;再后来,他成了大红大紫的赛车手,也破过不少记录。

谢尔比的公司官网

1959年,谢尔比赢得了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冠军,但这也使他的心脏更加脆弱。他不得不从赛场上退伍,自己创业开公司。还好柳暗花明,他也由此开启了自己传奇的设计师生涯。

老年谢尔比

肯·迈尔斯(1918-1966,英国)

迈尔斯是卡罗尔·谢尔比眼中的千里马。当时,谢尔比力排众议,坚持让迈尔斯征战勒芒24小时耐力赛。

迈尔斯

迈尔斯打小热爱汽车;青少年时期当过学徒,天赋异禀的特质让上司主动将他送到技校学习系统知识;二战爆发,他成了坦克指挥官;战后,他凭着好手艺当上了机械师。

这位在英国长大的年轻人,用他浓厚的伯明翰口音向众人表示:机械师是他职业生涯的方向,而开车则是令他放松的爱好。

福特大逆转

新生代福特GT40,高40英寸,流线型,机身却不稳;底盘,发动机排量都存在不少问题。在紧张的开赛前,谢尔比和迈尔斯只得不断改进,改进,再改进。

1966年,距离同法拉利谈判失败后的第三年,福特二世终于迎来了大逆转。

1966年6月20日,福特二世旗杆一挥,迈尔斯和布鲁斯·迈凯伦及另一名队友一起,开着GT40 MK2 ,同法拉利车队在勒芒一较高下。

勒芒24小时耐力赛凶险异常,无论刮风下雨,在每年的六月,总是如期举行。赛车道单圈长13.357km,小组内的三人轮番上阵,以超过300km/h的速度开车在道上疾驰。

勒芒赛道图

起初,主力迈尔斯凭借高超的车技带领队友领先,当夜幕降临时,法拉利车队逐渐反超。一心求稳的福特二世要求迈尔斯保持速度,而迈尔斯却果断决定提速,打破了单圈比赛时速。

多亏迈尔斯的提速,福特二世终于达到目的——打败法拉利。

然而,迈尔斯并非这场比赛的冠军。

迈尔斯的成全

在比赛的后半段,法拉利车队因为机械故障全军覆没,领先的迈尔斯胜券在握。福特高层决定,趁这个扬名立万的机会,迈尔斯必须减速。

这样,全世界都能看到这一盛况——福特旗下的三辆赛车齐头并进,同时压线,包揽这场比赛的前三甲。 在最后的紧要关头,迈尔斯被迫减速,等待队友们追上他,他也因此错失了夺冠的机会。

按照赛制规则计算成绩时,队友布鲁斯·迈凯伦则成了最后的大赢家。 在参加勒芒赛之前,迈尔斯已经获得了1966年“代托纳24小时耐力賽”和“賽百灵12小时耐力賽”的冠军。

如果不是因为“谦让”而错失1966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桂冠。那么,迈尔斯极有可能成为这世上唯一一个,在同一年内同时获得这三项大奖的赛车手。

天才的离开

对于这项丑闻,迈尔斯并没有公开表示过对福特高层的埋怨,他反而感激自己和谢尔比共事的日子。

麦尔斯|饰演者克里斯蒂安·贝尔

两个多月后,迈尔斯继续潜心测试。当J-Car车疾驰到赛道的下坡处时,突然翻车起火,顿时,浓烟四起,迈尔斯被狠狠地抛出车外。

而他的儿子,皮特,就在不远处,看着他所崇拜的父亲就此消失在他的生命中。

皮特和他妻子

2019年,已是耄耋之年的皮特表示,他数十年都未曾想过重返勒芒,这个令他伤心的地方。

至于福特,在首次大捷之后,便一鼓作气,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又连续获得了1967-1969年的冠军。

电影《Ford vFerrari》(《极速车王》,2019)则是根据这一历史事件改编而成。

电影直译《福特大战法拉利》

影片除了突出表现谢尔比和迈尔斯对赛车的激情外,在细节上还强调了福特高层内部的官僚作风,福特二世这个阔佬的自负傲慢;

谢尔比(马特·达蒙饰) | 福特二世(崔西·莱茨饰)

恩佐·法拉利的执拗但对赛车的狂热和尊重;

法拉利(雷莫·吉罗内饰)

妻子对迈尔斯的包容。

莫莉(卡特瑞纳·巴尔夫饰)| 迈尔斯(克里斯蒂安·贝尔饰)

在此,小爷想要特别说一下迈尔斯的儿子皮特,电影中有关他的镜头还挺多的。

皮特(诺亚·尤佩饰)

他既是一位天才赛车手的儿子,充满了对赛车父亲的崇拜;又是一位赛车迷,体内藏有为赛车而狂的火种;他还是无数赛车手的童年翻版,向观众映射赛车梦想在赛车手幼年时萌发的始末。

编辑|小爷(码字的乐趣之一在于有人给爷点赞!)

 5 ) 福特 VS 法拉利

1963年,福特的老板亨利·福特二世与法拉利创始人恩佐·法拉利谈判的,由福特收购法拉利赛车部门的交易由于过度苛刻的附加条款而以失败告终。被激怒的福特当即决定打造自己的赛车团队,并立言将在每年一度的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击败法拉利。

很快,福特签下了来自于阿斯顿马丁车队的约翰·威尔,并砸下了1000万美元,开始研发新车。但是,1964年的勒芒并没有为福特带来好消息,出征的三辆福特GT40全都因为悬挂断裂等各种故障而退赛。之后,不服气的亨利·福特二世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更多的资金,同时炒掉了约翰·威尔,将项目负责人换成了曾在1959年率领阿斯顿马丁车队击败过法拉利的知名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然而1965年参赛的三辆GT40却因为动力太强油耗过高导致没能完赛,福特因此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经过上一年的整修改装和调整之后,卡罗尔·谢尔比意识到好车与好车手都是不可或缺的,于是他和英国车手肯·迈尔斯一起,同时参与了新车的重新设计和调试,并于1966年率领13台最新研发的福特GT40 Mark II再临勒芒。而这一年,法拉利派出的是3辆法拉利330 P3。由于GT40速度更快,而330质量更轻且省油,所以顺势造成了两台车势均力敌的局面。

肯·迈尔斯

在比赛的初始阶段,由于被下令不得过速危险驾驶,福特一直落于下风。但肯·迈尔斯无视了这项指令,不顾自身安全,长时间以超过7000转速的速度行驶,最终将GT40带进了比赛前三。等到比赛进行的第17个小时左右,由洛伦佐·班迪尼驾驶的330与由迈尔斯驾驶的GT40在直线赛道上齐头并进,两辆车到了比拼速度的时候。最终,法拉利330由于车手的持续推进导致引擎过热而败下阵来。至此,迈尔斯的福特一号GT40和布鲁斯·迈凯伦驾驶的福特二号GT40开始领跑比赛。

法拉利330 P3

福特GT40 Mark II

等到最后时刻,比赛的领先者是三辆福特。但是其中一辆由罗尼·巴克纳姆驾驶的GT40相比于前两名落后了十二圈,而两辆领先的赛车,排在第一位的迈尔斯和第二位的迈凯伦处于同一圈。于是,福特的公关人员里奥·比比决定,为了展示福特的卓越地位,强调赢得比赛的是制造商,而不是车手,所以要求三辆赛车并排越过终点线。这项提议遭到了谢尔比的强烈反对,因为这将会影响迈尔斯最后的成绩,他对于福特GT40所做出的贡献和他几小时前与法拉利进行的速度搏命都使他当之无愧获得冠军头衔。但迈尔斯最后还是同意减速,让三辆车同时冲线。

最终,由于迈凯轮的福特二号在比赛开始时比迈尔斯的福特一号落后八米,在起跑时覆盖了更多的地面,导致迈尔斯在越过终点线时实际上已经落后于迈凯轮了,所以比赛的冠军从迈尔斯易主给了迈凯伦。但福特以包揽前三的极致优势获得了这场与法拉利的较量,并在接下来的三年中连续获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四连冠。

这部时长长达152分钟的电影以双主角的模式记录了福特的这场完胜,由马特·达蒙饰演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车手肯·迈尔斯。贝尔的橡皮人属性使他在增肥演完《副总统》中的迪克·切尼之后的7个月,减重约31.5公斤,成为了这个50年前的车神。与迪克·切尼这个善于隐藏情绪的阴谋家完全不同,肯·迈尔斯是一个特立独行的直脾气怪人,贝尔又一次奉献了完全沉浸于角色中的表演,将迈尔斯对福特和对赛车的奉献精神诠释了出来。两年中这两个角色之间巨大的差距显然也体现出贝尔又叒叕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潜力。可惜今年的神作演技实在是太多,奥斯卡欠贝尔的小金人大概又得再拖一年了…

本片剧情将亲情和友情上的情感渲染穿插在激动人心的赛车赛事之间,并未使感情戏喧宾夺主的同时也为影片增加了与观众的共鸣点。它并不需要像《速度与激情》系列那样用无数的快速剪辑和动作特效来强调肾上腺素激增的感觉,只需要将本就非常振奋的事实赋予画面和完美的配乐就足够了。

更多精彩影评剧评请关注公众号“梦境电影”

 6 ) 《极速车王》不止赛车那么简单

竞技类电影的最大看点,通常在于“竞技”。

但《极速车王》不同。

诚然,这部电影出色地完成了“赛场”部分的呈现。

前后三场赛事,每一场都有不同的设计。

特别是在声音方面,它没有一味追求酷炫,而是旨在营造一种逼真的临场体验。

人群的欢呼,引擎的轰鸣,车辆飞驰时的啸叫,以及渐次掠过耳边的风声……

所有的声音都经过精准的设计和组合,最终形成完美的混响。

也难怪这部电影能同时拿到奥斯卡“最佳音效剪辑”和“最佳剪辑”两项大奖。

但另一方面,《极速车王》并没有想靠“激烈的赛车场面”躺赢。

它的野心更大。

它想重述一段传奇,并绕到传奇的背后,去展现时代风貌、人情冷暖。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

但凡对赛车感兴趣的朋友,一定都知道这段往事。

那是1966年,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中,福特车队最终战胜称霸多年的法拉利车队,创造了奇迹。

而奇迹的缔造者,正是影片的两位主角: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和疯狂赛车手肯·迈尔斯

这两个人与我们印象中的“英雄”形象相去甚远。

他们都有严重的缺陷。

谢尔比的缺陷在于身体。

他原本是个出色的赛车手,是此前唯一在勒芒赛事中夺冠的美国人,却因为患上严重的心脏病,远离了赛场。

此后他做起了卖车业务,做得风生水起,但心中的赛车之火并未熄灭。

迈尔斯的缺陷在于性格。

毫无疑问,他是个罕见的赛车天才。

但他性格孤傲、偏执,不善与人合作,以至于没有车队愿意接纳他。

于是他只好独自经营一家修车铺,和妻儿勉强度日。

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么两个人最终扳倒了巨人“法拉利”。

这是个结局早已注定的故事,但又让人难以置信。

于是你会怀着极大的兴趣甚至质疑,去见证它到底如何发生。

既然是比赛,对手就尤为关键。

那么谢尔比和迈尔斯面临的最大对手是谁呢?

法拉利?

确实,此前的法拉利已经蝉联了5年冠军,风头一时无两。

同场竞技的车手?所剩无几的时间?

没错,这些都是难缠的对手。

但实际上,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正是车队的东家——福特公司。

这也是影片非常有趣的一点。

它让我们看到在通往传奇的路上,真正的绊脚石往往不来自外部敌人,而来自内部队友。

具体到影片中,就是福特公司的副总裁利奥·贝贝。

此人身居高职,被亨利·福特二世任命为车队的直接管理者。

可是他却不干正事儿,成天只想着排除异己,巩固权力

他看不惯迈尔斯的散漫作风,于是不顾他出众的能力,罢免了他的参赛资格。

他胡乱指挥,把“外行领导内行”的种种弊病通通显露出来。

他还贪功诿过,见车队成绩不好,立马甩锅;但凡车队有点成绩,就一脸胸有成竹,在媒体面前夸夸其谈。

他像极了一个傲慢的官员。

仗着自己位高权重,就可以欺上瞒下,肆意妄为。

何以至此?

绝非他一人能够做到。

实际背后是整个福特公司陷入了一种官僚作风的积习里,积重难返。

影片中有一个情节,谢尔比第一次去福特公司,见到一个红色的文件夹经历了无数人之手,才最终到达了福特二世的手中。

这一漫长的信息链条,就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力损耗殆尽的原因。

谢尔比和迈尔斯要做的,就是带领这样一个衰朽的巨人完成轻巧的转身。

这谈何容易?

与此同时,还有另一股力量暗中阻挠。

这股力量更为强大,它不止来自某人、某个组织,而是来自一个奔涌向前的时代。

什么时代?

一个消费主义的时代。

请留意影片讲述的年代——上世纪六十年代。

那正是二战后,婴儿潮一代成长为消费主力的年代。

他们新潮、反叛、有强烈的购买欲,于是新一波的消费主义开始盛行。

这一波什么特点?

品牌至上。

说白了,人们买东西,买的不再是产品,而是借由品牌获得一种身份象征。

这也就意味着,哪个商家能创造出年轻人追捧的品牌,就能迅速占领市场。

而《极速车王》的故事,就是从这儿开始的。

福特身为一家传统汽车公司,已经快成了“老古董”的代名词。

于是他们寻求转变,不惜花重金打造车队赢下比赛,从而把“胜利”、“激情”、“速度”这些美好的字眼儿也贴在福特的车身上。

这才是福特参加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真正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极速车王》在讲什么?

它实际在讲:当消费主义浪潮来临时,所有人是如何被裹挟其中的。

这里面,首当其冲的就是福特公司。

他们急匆匆地投身于时代的大潮中,渴望着逐浪前行,经久不衰。

进而不可避免地,谢尔比和迈尔斯也被牵扯进来。

他们原本只是单纯的赛车手,加入福特只是为了追求速度,追求卓越。

可慢慢地他们发现,自己错了。

他们与福特看似有一致的目标,实际却身在完全不同的赛道。

一方为了赛车,一方却是为了卖车。

两者从起点就已经天差地别。

于是,才有了影片最后戏剧性的一幕。

出于品牌宣传的考虑,又是利奥·贝贝站了出来,建议让三辆福特赛车一起冲过终点,好留下极富传播力的照片。

这也就意味着,领先一圈的迈尔斯要放弃对速度的追求,自行减速,等待身后的队友。

迈尔斯会这么做吗?

看了迈尔斯的最终选择,相信很多人会觉得,他屈从于公司的安排,失掉了自己的坚持。

但我并不这么看。

迈尔斯的选择,实际和公司的决定毫无关系。

他是为了谢尔比才这么做的。

我们知道在所有双男主的电影中,人物的弧光实际都是纠缠在一起的。

也就是说,他们最终都会通过对方来补全自己,成就自我。

正如在《极速车王》中,谢尔比从迈尔斯身上学到了“强硬”。

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为了自己的信念,敢于向他人说“不”。

迈尔斯则从谢尔比身上学到了“合作”的精神。

于是在冲向终点的时候,他突然看向后视镜,只见那里空无一人。

他突然感到一阵孤独,于是才放慢速度,等待队友在后视镜中出现。

这是全片极富“象征意味”的一幕。

要知道,“后视镜”对于赛车手意味着什么?

那原本是只见对手,不见队友的地方。

可是在那一刻,迈尔斯却在其中期待着队友的出现。

这意味着他的眼中不再只有争斗,也有了合作和分享的愉悦。

当然,这背后更深层的原因是他透过后视镜“看”到了站在更远处的谢尔比。

从前,都是谢尔比为他赌上自己的公司和前途。

这一次,他终于要为谢尔比做一件事了。

因此他的选择并不是妥协,而是对友情的回望。

影片最后,很令人感到气愤的是,迈尔斯因为等待而丢掉了冠军。

但是他真的输了吗?

并没有。

你看,正在二楼观战的恩佐·法拉利向他投来敬佩的眼神并脱帽致意。

那一刻,你就明白了。

其实胜利的,不是福特,而是三个看似失败了的家伙。

他们是谢尔比、迈尔斯,还有恩佐·法拉利。

因为最终赢得胜利的是法拉利一直倡导的理念,那就是对于速度的追求与对于赛车本身的精雕细琢。

而谢尔比和迈尔斯虽然身在福特,但他们正是继承了这一源自法拉利的理念,才得以最终超越法拉利,赢得今日的胜利。

所以你说,谁输谁赢呢?

在福特二世忙着和冠军合影时,谢尔比和迈尔斯已经走远了。

迈尔斯说:“我觉得车子还能更快,底盘还能更轻。”

谢尔比说:“那我们还在这儿干什么?等明年换个车队,把冠军赢回来。”

那一刻,夕阳正好。

所有的人群都涌向领奖台,只有他们两个人逆流而上。

这就是《极速车王》的故事。

它不止赛车那么简单,而是在讲述一种不为时代妥协的无畏,和一种对于极致、对于卓越的不懈渴求。

 7 ) 《赛车往事》还是《勒芒大道》

第一遍看《极速车王》是在两个月前,当时看完很想写点东西,为此还整理了赛车有关的电影想比较一番,但是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了关于电影的表达欲。直到昨天听了反派影评的讨论,突然又让我燃起了对这部电影的兴趣,所以重新把片子拉了一遍,打算说两句。

我依稀记得两个月前看完《极速车王》以后的感受,简单来说非常失望,主要来自三个比较主观的方面。首先是欺骗感情的片名,“福特vs法拉利”让我一下联想到《极速风流》那样的双雄电影,豪门恩怨的引擎声都已经在耳边响起,这种期待引用某字幕组的“经典”语录就是“蝙蝠侠大战杰森伯恩”,但电影开场没几分钟就发现法拉利原来只是龙套,贝尔和达蒙的关系居然更像是夏洛克和华生。这就好像你本来期待看一场精彩刺激的北伦敦德比,结果整个比赛的焦点都在穆里尼奥和弟子的无间道上,可能也好看吧,但的确不是我的期待。

如果对双雄片的执念可以归咎于我的个人偏好,那接下来对体育竞技片的期待是更实际的,即赛车电影的重心应该放在赛车比赛上,但这部电影把大量的笔墨着眼于所谓的“办公室政治”上。当然考虑到创新(如果这种老套的厚黑学讨论可以算作创新的话),电影安排这样的元素似乎无可厚非,前提是要能满足我作为商业片受众原本的类型期待。实际上,过去的赛车电影已经描绘过太多弯道超车与直道加速,而我作为观众,更具体来讲作为F1车迷,很想看到的是勒芒赛相比大家更熟悉的F1的区别,比如勒芒赛有白天和黑夜的交替,有两位车手(后来改成三位)轮流驾驶同一辆车,有乡间的小路和散漫的村民,有更加自由的进站与出战策略,上述特点我都是看了史蒂夫·麦奎因的《勒芒》(又名《极速狂飙》)以后才知道的,不过念在马特·达蒙饰演的车队领队谢尔比都不熟悉勒芒赛决定冠军归属规则的份上,我也就默认主创们只看过F1吧。至于那些吹嘘《极速车王》引擎轰鸣有多震撼的观众,我也建议去看麦奎因这部将近五十年前的电影,见识一下什么是纯粹而震撼的赛车运动。

第三个要说的就是那位始终和迈尔斯有仇的福特高管毕比。即使在近些年愈发趋同和无聊的颁奖季电影里,我也很少看到这种就差直接贴个“我是反派”标签的角色了。不是说立反派不行,但肤浅的、刻意的、甚至影响到演员表演基调的反派写法一定是糟糕的。比赛结束谢尔比拉住毕比领口就打的行为,简直表达了我对创作这个角色的人的态度。我们都知道电影的反派应该是福特为代表的商业主导模式,正是这种理念促成了最后三辆福特赛车一齐撞线的诡异画面,但同时也是这种理念让迈尔斯有机会开自己组装的赛车来到勒芒。我可以理解导演有其他顾虑,导致只能把商业化趋势这种复杂又抽象的反派写成一个具体的毕比先生,但这不代表高级的反派就拍不出来,阿斯弗·卡帕迪尔导演的《永远的车神》就是最好的这类赛车电影,而它甚至还是一部纪录片。

史蒂夫·麦奎因与《勒芒》

没控制住写了那么多,其实还没到我想说的重点。这次重看并没有改变我对上述三个缺点的看法,只是我审视以后发现了一个更具普遍意义的问题。说这个问题之前想先引用李安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里设置的一场戏,在超级碗后台的激烈讨论以后,克里斯·塔克饰演的经纪人对拒绝合约的军人说道:你知道刚才你的表现就是一部电影的高潮。

我同意电影需要高潮,尤其是商业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如此追捧那些高潮迭起的诺兰电影。但高潮也是需要节制的,如果电影设置的高潮间隔太短而又没有递进关系的话,一方面看着很累,情绪被频繁调动但又无法享受其中,另一方面电影的主题表达也会困惑起来,比如出现某些重复表意。重看以后我觉得《极速车王》就有这个问题。

让我们看到勒芒赛临近结束的时候,毕比说服福特先生三车并列的计划,并告知了领队谢尔比,而迈尔斯又从谢尔比的口中得知了他很不情愿说的这个计划。这时人物困境已经建立起来了(这也是很奇怪的一个点,导演似乎直接跳过了谢尔比的困境,而直接关注迈尔斯),观众们都想知道作为领先车手的迈尔斯会如何选择。接下来可能是整部电影最美的一场戏,朝阳里的迈尔斯彻底沉浸到直道加速的愉悦之中,义无反顾地冲出了最快圈速。在这之后选择服从团队的安排而开始降速,最终发现被无情的赛场规则(更是无耻的商业规则)玩弄,又很快地和好哥们谢尔比一起释怀地走开。

我们会发现很多电影喜欢在人物完成弧光的时候安排电影的高潮,而迈尔斯的弧光在上述这场几经转折的戏里已经完成,他对胜利的信念已经彻底转变为对赛车本身的爱。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整部电影最大的高潮了,相信大部分观众们的感受和我一样。但很快地,导演马上安排了下一场戏。砰!回归纯粹的迈尔斯车毁人亡,远景里的山坡上飘起了赛车爆炸的浓烟。这时候观众刚刚建立的对人物的理解与认可被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打断,转而开始感叹与同情,这种剧烈的情感变化和陡转的人物命运也正好符合了一个高潮应该具备的所有元素。

于是在前后可能不到几分钟的时间里,我们接连受到了两个电影高潮的冲击,他们都涉及迈尔斯,聚焦的都是他对赛车的态度变化,硬要区分的话前者是迈尔斯为了赛车对胜负的释然,后者是迈尔斯为了赛车对生死的释然。我不认为这是一种递进,况且两者又挨得那么近,即使情感递进也很难有迹可循。正如我前面所说的,这样的设置让我感到疲惫,进而在重看拉片的时候试图找到更好的处理方案。

三辆福特GT40在1966年的勒芒赛场紧接着冲过格子旗

第一种方案是消除这几分钟的间隔,让两个高潮合而为一。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东木老爷子在《美国狙击手》里做的那样,让勒芒赛结束时迈尔斯扬长而去的身影之后直接黑屏出字幕:

迈尔斯一年后在试车中丧生。

有人会说《美国狙击手》那样的处理太突然,可能东木的反类型高潮的确会让商业片观众不适应,但《极速车王》这里可是以高潮作结的,观众的情绪完全可以延宕到字幕出现。当然上述思路下还有更好的作结方法。这里要联系一下勒芒赛的时代背景了。我们可能对F1比较了解,在车迷的印象里,车手和车队至少是同等重量的(实际上很多车迷也认可F1讨论更多的是车手[1])。比如我喜欢法拉利吧,但关系到车手时就是kimi在哪我在哪。在上世纪70年代末之前,勒芒赛也是如此,各大厂商之间车身技术的差别并不是特别大,而车手的技术以及态度反而可以更多影响到比赛[2]。这不难理解,本来赛车很吸引人的一个地方就是车手身上极致的个人英雄主义。《极速车王》里也几次提到迈尔斯和搭档本可以成为创造历史的戴通那24小时赛、赛百灵12小时赛与勒芒24小时的三冠王,这也能看出那个时代对车手本身荣誉的看重。但福特GT40的出现,是第一次有厂家一掷千金地在车身上寻求技术突破点[3],而在这款车型最终取得无与伦比的成功以后,越来越多的车队把注意力投入到赛车的改装以及随之而来的汽车销售商业利益上,而车手本身引领流量的勒芒时代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来看迈尔斯最后的失败,是不是马上就能体会到一种时代落幕的悲凉?这也是我最前面关于反派设置不满的延伸,毕竟商业时代的到来本应该是多么有魅力的反派呀。从这个意义上,迈尔斯最后的死从这场失败中就注定了,这是一种很宿命论的体现,落实到电影里完全可以把落败与死亡交叉剪辑在一起,二者本就是统一的。甚至我觉得可以改写真实的历史结局,让迈尔斯直接在勒芒的赛道上死去。这种做法当然极具争议,但在真正懂得赛车的人眼里,可能体现的是极致的浪漫。这里说个题外话,赛车历史上真实上演过这样的故事,那也解释了只有塞纳可以被称为“车神”的原因。

上述提到的把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做法,大家一定能联想到莱昂内的“往事三部曲”。拿我最喜欢的《西部往事》为例,结局女人的困境解除,成功复仇的口琴客驮着中枪的夏恩远去,远处传来了火车的汽笛声,一个充满纷争的西部时代马上就要落幕,新时代的列车正滚滚驶来。我想如果《极速车王》能把结局着眼在这个上面的话,曼高德就能拍出一部《赛车往事》了。

《西部往事》里滚滚而来的时代列车

除了合并两个高潮,我还想到可以把两者远远地拆开,这时比利·怀尔德的《日落大道》就进入了我的视线。在《日落大道》的开头,我们就知道主人公已经死去,而整个故事正是通过他的视角(我称之为幽灵视角)呈现出来的。正是因为我们都知道主人公已死,所以最后不需要在女主角的高光时刻和主人公的死亡过程这两个高潮里挣扎。类似的片子还有《阿拉伯的劳伦斯》,不做展开了。

将这个思路用在《极速车王》里,即开头就来迈尔斯试车出事的那场戏,让所有观众都知道主人公的死,那么接下来就可以跟着他的视角重新审视这项运动和他所推崇的理念的转变。最后以勒芒赛的失败以及随之而来的释怀作结,影片在人物弧光完成的高潮中结束。这样安排影片结构,宿命论的意味也会更强烈,总体的表达也会比现在呈现的强不少。

考虑完这两个方案,立马就会有疑问,难道曼高德会想不到这样的处理方式吗?要知道,光从他作品里表现出来的对好莱坞黄金时代的那种缅怀就可以明确,至少比利·怀尔德的编剧思路他一定是知道的。但为什么他不搞一部《勒芒大道》或者《赛车往事》出来呢?原因想来也很简单,因为这样谢尔比就没戏了,换个更直接的说法,马特·达蒙就没戏了。

试想无论按上述两个方案里的哪一种,贝尔饰演的迈尔斯都将成为绝对主角。《赛车往事》可能还能从前后两代赛车手的落幕来共同缅怀,而《勒芒大道》的拍法无疑要删去现在电影里很多从谢尔比视角出发的戏。更进一步,《极速车王》结尾谢尔比和老板闹翻以及呼应开头送扳手的戏在两个版本里都将不复存在。这在一个明显要以两个明星为噱头的好莱坞大片里是不可能做到的。说到底,好莱坞的游戏规则和电影里的福特公司一样,商业利益是第一位的,《赛车往事》和《勒芒大道》的预期收益绝对都无法超过现在的《极速车王》项目,这就是现实的法则,也是束缚这部电影艺术价值的枷锁。

最后再补充一个该类型的双男主片很难拍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两个人的差异太大了。这种差异不是《极速风流》里尼基·劳达和詹姆斯·亨特那种同时作为赛车手的性格差异(他俩的性格差异还正好对应精致的新教理性和逝去的骑士精神),而是人物设置上先天存在的差异。谢尔比在整个故事里都像一个夹在婆媳关系里的丈夫,往上要处理好福特公司的要求,往下要安抚好迈尔斯的情绪。而迈尔斯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技术宅,一个为了赛车可以不顾一切的纯粹的车手。这样两个类型的角色如何各有侧重地放进一个作品里呢?有一部国产电视剧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大明王朝1566》。而且即使刘和平有四十多集可以放开来讨论,他也明确地选择用前一半来讲胡宗宪,后一半才让海瑞接管。从这个角度来看,两个半小时的《极速车王》最终呈现成我们看到的这样也的确不容易啊。

好莱坞又何尝不是一场勒芒赛呢

参考资料:

[1] 奥迪为什么不参加 F1 而钟情于房车大师赛、勒芒赛和耐力赛?

[2] 耐力赛上最后的红色光辉,法拉利中置引擎系列赛车

[3] 「走,去征服勒芒! 」—— 最闪耀且没有之一的美国赛车 Ford GT40

 短评

直男热血赛车片,不玩虚的,咔咔就是干。最后一部分长达几十分钟的赛车戏真是过足了瘾,紧张又激动。车手对速度与刺激的追逐,刚好与福特高层的温吞保守形成鲜明对比,才让这些追逐巅峰的车手,超越普通人,变得更加伟大。克里斯蒂安·贝尔又一次出色的表演,不但再次瘦身,眼神都发生了变化,看了原型照片,还挺还原的。马特·达蒙也很好的完成了任务,同样很出色。这个片,是真的拍出了激情与速度的感觉,一阵一阵的嗨。希望内地也能上吧,虽然,有点长。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真实赛车手事迹拍摄,剪辑可获奖,其余乏善可陈.。

9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站在看台上的法拉利向赛道上略显落寂的迈尔斯脱帽致敬,那个平静的瞬间才是这部充满马达轰鸣声的电影最重要的时刻:标题里赢的人实际输了,输了的人却真正赢了。迈尔斯、谢尔比和法拉利一样,纯粹到极致,在这个铜臭味的世界里竭力保存住最后一丝关乎自我的忠诚。

13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贝尔拍副总统胖了起来,拍车王又瘦了,果然是橡皮人

17分钟前
  • 杨昊
  • 力荐

剧本结构扎实,是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喜欢这种让角色失去却仍然能达成目标的结尾。贝尔演得太好了,情感一切都围绕他展开,而达蒙就是达蒙。剪辑很棒,只是情节稍微有点长,如能再缩短15分钟或许会好很多,应该减少儿子的戏份。

21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太过瘾啦!赶紧引进吧,谁引进谁发财!

25分钟前
  • 潘萌SoPhia
  • 力荐

超好看也超生气,买车绝对不会买福特了#所以福特是怎么同意这片上映的…

29分钟前
  • 虫拜女神银
  • 力荐

跟热血的福特大战法拉利相比,人性的争斗、赛车精神和官僚企业文化的斗争才是最触动人心的主题。每个疾速如风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厚重如山的男人,贝尔和达蒙成就了彼此,尤其是达蒙——演技巅峰啊!

3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六七十年代的赛车真的太美了,古典和速度,激情与理论,克里斯蒂安贝尔和马特达蒙,这些元素结合在一起,擦出了不少惊喜的火花,显然《极速车王》比其他赛车系列要挖得更深,但赛车戏份丝毫不逊色。两位出色的演员也很好补足了影片剧情的些许零散化,影片的成功,一半功劳给两位主角。

34分钟前
  • 大聪
  • 推荐

根本是意外惊喜。完全不是无脑热血,更多的讨论了现实层面福特公司中的官僚主义所实施的种种压力。虽然VS法拉利,但是却在小细节里塞满对法拉利公司赛车精神的尊重。贝尔的演绎完美展现了陷入对职业的热情是什么状态。只是前期公司内部的争斗感觉消磨掉重头戏勒芒的对抗燃感,最后马特达蒙的结尾也有点轻飘飘的,整体人物也没有出来

36分钟前
  • Metronome
  • 推荐

毫无疑问是今年颁奖季一众片厂命题作文里质量最好的之一,不仅文戏在水准之上,成本到位让几场重头的赛车戏也让人过足了瘾,尤其是那场雨中夜赛(迈克尔曼署名executive producer不是没有原因的),而相比之下Rush就因为成本的限制打了折扣。片中Shelby和福特高管之间的矛盾显然是导演与片厂斗争的自况

40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片名不该叫Ford v Ferrari,Shelby American v Ford才是正解。赛车不是重点,讲的更多的是对系统的反抗。Ford II就是个孙子,还比不上Enzo给Ken点的那下头。

43分钟前
  • Cinema is dead
  • 推荐

导演依旧很稳,可惜他太三好学生,虽然能力不错,还是没什么野心,我已经厌倦了好莱坞电影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一切都带着强烈的目的性,人物塑造个个脸谱化,这种讽刺的力度止于第一场戏。这就是一部完成度不错的商业片,亮点是那几场充满速度感的飙车戏吧,剪辑和混音非常出色,引擎声打底悄无声息地叠加上配乐用的很巧妙,可以让观众的心跳跟着音响效果一起加速,让人热血沸腾,但这部电影也就只剩这些技术方面的优点值得一夸了,其他方面真没什么竞争力。

4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LFF#首映 四星半。贝尔的变脸颠覆式表演看来是永无穷尽的了,演什么都是全新的状态,太牛批了。呆萌相比中规中矩,但也有不错的爆发点和走心处。罚叔的出现、造型和表演是惊喜。前半段剧情较为cliche,但抛去内容,赛车题材和卡司的外壳也值得享受。之后缓慢渐入佳境,车门bug新奇,全片最高光处应该就是Ken疯狂加速后在最后一圈放下自傲,真的减速和同事车手齐头并进,给了人颇大的情感冲击。然后结尾的又反转又意外又BE就像把观众的感受踩碎又揉烂,满面惊异和疑惑地看完结束。中间有一段,呆萌载着福特老板飙了一圈车,停下后老板大哭,以为是被吓的让全场笑声不停,但后来说的却是:好遗憾我父亲没能体验到这样的成果。笑容就瞬间全凝固在观众脸上,就突然想到菲编对喜剧魔力的读解,深以为然。ps.见到诺亚弟弟真人很惊喜了

50分钟前
  • LEのn个晴天
  • 力荐

结构工整,节奏稳健,全片一气呵成,赛车部分更是让人血脉喷张,结局则让人唏嘘感叹。由真实人物事件改编,讲述福特汽车公司在和一名汽车设计师以及一名英国赛车手的合作下走进赛车市场的故事。影片几乎挑不出毛病来,从导演拍摄到演员演技,可以说得上面面俱到,是相当不错的一部传记片。P.S. 垃圾甲方不是人啊!!!怎么可以这样做事!!气死我了!!!

52分钟前
  • Rocrw
  • 力荐

看过七千转以上的风景,恐怕过不好七千转以下的人生。那些阅读转了四手文件的人,试车没到一小时的人,营销三车共同越线的人,乘直升飞机吃晚宴的人,如何看到周围变慢的风景,听到穿梭时空的声音。那声音说你是如此可怜,命中注定逃不掉着火的赛车。那声音又说你是如此幸运,找到了人生必须要做的事。

57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优缺点很明显,赛车场景一级棒,秒杀前几年看的某华语片…

59分钟前
  • 逢澶Ty
  • 还行

导演并没有通过贬低法拉利来捧高福特,恰恰相反,法拉利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公司,福特高层却自私、虚伪、世故。当勒芒宣布冠军是迈凯伦的时候,所有人都去为迈凯伦喝彩,只有恩佐·法拉利向肯脱帽致敬。恩佐·法拉利都68岁了还在勒芒现场看完了整场比赛,是真正的赛车迷;亨利·福特看了一半就坐直升机走了,直到比赛快结束时才回来。福特副总裁利奥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肯不像其它人那样对他毕恭毕敬,让他感到很不爽,所以要用卑鄙的手段报复肯。假如肯能夺得勒芒冠军,他身为副总裁脸上也贴金,但他宁愿自己脸上不贴金也坚决不要肯好过。这就是贱的最高境界——损人不利己。打败肯的不是比他更优秀的赛车手,而是商业运作和官僚主义,是黑暗的人性和腐败的体系。赛车手和运动员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那些违背体育精神的企业和人。

1小时前
  • 朝暮雪
  • 力荐

有时候真的是很佩服好莱坞的,其实这个电影本身的故事可以说是热情败给金钱、体育精神败给商业运作的典型负能量案例,没想到还可以拍得如此热血沸腾哥俩好,两个半小时啊!我是没挪过眼,前面各种铺垫也不觉得多余(比赛部分其实就是最后半个多小时)。是挺满足的商业片体验了。贝尔和达蒙都很有银幕魅力!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也不是神作,但是情感上如此喜欢的一部电影。贝尔塑造的Ken Miles是一个如此完美的角色,是一门心思的高手,浊世的输赢污染不了他。He doesn't need to prove anything to anyone.

1小时前
  • 踢迩达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