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2014

恐怖片法国2014

主演:阿兰·夏巴,乔纳森·朗贝尔,埃洛迪·布歇,凯拉·肯尼迪

导演:昆汀·杜皮约

播放地址

 剧照

真实2014 剧照 NO.1真实2014 剧照 NO.2真实2014 剧照 NO.3真实2014 剧照 NO.4真实2014 剧照 NO.5真实2014 剧照 NO.6真实2014 剧照 NO.13真实2014 剧照 NO.14真实2014 剧照 NO.15真实2014 剧照 NO.16真实2014 剧照 NO.17真实2014 剧照 NO.18真实2014 剧照 NO.19真实201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56

详细剧情

  威尼斯电影节参展电影,来自法国鬼才导演昆汀·杜飞的作品。电影描述一位导演寻找奥斯卡级别的“呻吟”的故事,真实与虚幻的交织,画面场景的轮回,真正的“烧脑电影”。

 长篇影评

 1 ) 为什么要杀人!

这么多装逼影评,白瞎了好片子。
伊斯特伍德这种水平的导演拍片子难道还为了票房煽情?弄些花里胡哨的特技?要不要再给你个3D+200倍的子弹时间啊?

这个片子的狙击手牛逼,并不在于特技和杀了多少人,而是在于他不像其他软绵绵的小鸡电影里的狙击手侩子手,动不动就自我反悔,恐惧,害怕报应。他是刚刚硬硬的牛仔,我杀人,没杀错,按照程序杀,我的杀是为了保卫,我不怕,不悔,面见上帝也丝毫不惧!这才是这部片的灵魂——我不但勇敢,而且我知道为什么勇敢。
总之,这部电影只是伊斯特伍德作为一个老牌硬右派通过狙击手表达自己的世界观。表达完了就痛快了,小白左在身后哼哼唧唧的只当狗叫。

 2 ) 以病终为耻,以战死为荣

大约一年前的这个时候看到了一条新闻“美国最致命的狙击手被谋杀”。一瞬间我以为恐怖分子又打进美国本土了。后来才知道,是死在了自己人的枪下。一年后,纪传电影拍了出来,布拉德利库珀有点太帅了,克林伊斯伍德的镜头依然这么苍凉。但是,那些敬礼肃立的美国大兵,为Chris Kyle最后的送行。竟然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

艺术可以地修饰使之真实,而真实的片段也更加感人。

英雄主义不死。Chris最后都是死在了帮助袍泽的道路上。另一方面,死在枪下的神枪手,除了让人感到无奈的命中注定,也算是另一种最好的归宿吧。这种戛然而止的结局,才属于真正的传奇。

 3 ) 老去和不曾老去的牛仔

准备去看之前就使劲给自己铺垫,也许不好看也许不好看。毕竟老爷子拍片本来就比较闷,这次可能闷大了直接不好看了也是很有可能的。

电影讲的是一个德克萨斯的小孩,他打死了鹿,他也帮兄弟打欺负他的人。他长大了,Cooper为了演这个电影壮的像真人版的hulk,微微的地包天抿着嘴说德州腔。然后他去了战场,真的就是为了保护美国。他杀了人,也杀了小孩,也有兄弟被对方的狙击手杀死他面前。他一次次的回去,娶了老婆,生了孩子,然后又一次次离开他们回到战场。他终究是放不下,放不下那些战友和不曾上战场的人们。他是个legend,他保护过他们,他也要继续保护下去。镜头就这样一幕幕的淌过去,和那些模糊的时间一样,没一点起伏。唯一炫一点的镜头是最后他射进对面狙击手的那颗子弹,旋转着破开空气,也只那么两秒。 故事是那样直白,只是间断的混杂着泪水,鲜血和死伤。还有中东破败的房子,噼里啪啦的爆炸声,和决战时铺天盖地的黄沙。漫天的黄沙淹没了所有,隐约里他的身影踉踉跄跄,当他最终还是赶上那辆车时,我微微悬着的心也跟着放下了。

然后他回到了家,他还是放不下保护人的心愿,或者说本能,或者说是他证明自己活着和有价值的方式。我以为英雄就会这样迟暮了,像熊一样强壮的身体现在只用来装怪兽逗自己的闺女玩。我喜欢这样的结局,干嘛英雄都要死。项羽死前还可以在敌军里杀进杀出然后喊一嗓子我输是老天不让我赢啊是很帅,可是他要是躺在船上看着密密麻麻的星星听着渐渐远逝在耳边的欢呼,回到江南也是个很好的结局啊。娶个平淡的老婆过平淡的日子,生的孩子也高高壮壮,可是都不精神。力能扛鼎的手用来种地一定也是双好手,何况还可以给孩子讲讲当年皇帝啊韩信啊被自己撵的到处跑的故事,他们的天下不过是你们老子让给他们的。然后孩子和娘子一起哈哈大笑,说他不羞,吹牛皮。他也跟着笑,再相拥着入眠。

就这么结束吧,好不好。别再去杀人,世界又不是你一个人的,干嘛那么累要把那么多东西扛肩上。你保护了世界那么久,换世界保护你把。

我就往嘴里填着爆米花,这么的胡思乱想着。看他抱了女儿,亲了妻子,和儿子说你要像男子汉保护家里的女人,然后走出了门,去看今天需要他帮助的老兵。妻子在后面缓缓关门,可是看着那个老兵的眼神犹疑又奇怪。再然后,就是一行黑字出现。英雄终究等不到慢慢老死的结局,而且还是死在他一直想帮助的人手里。讽刺吗,可这都是真的。

所以啊这场电影不是讲一个伟大的狙击手是多么帅像电脑游戏一样一个个击倒眼前的敌人的。伊斯特伍德那么老了已经,年轻的时候自己也演过驰骋沙漠的牛仔,低头喝酒,拔枪杀人。但现在老去的他只想讲一个比他年轻好多的牛仔,想保护所有他能保护的人。在这场战争里没有赢家,双方的战士都一个个倒下,甚至还有扛着炸弹的孩子,和那么多那么多失去了父亲的孩子们。我们的心那么痛,可是能做的那么少。

想听故事吗,想听满脸皱纹眼神沧桑却坚毅个子高高身板笔直的老爷爷给你讲故事吗。他坐在篝火旁,语气平淡,还会递给你银质的酒壶。故事里没有那么多香艳和跌宕起伏,只有他这么多年白描般的故事,和一些他想通想不通想通了可还是放不下的事情。我爱听他讲故事,从百万美元宝贝的时候就爱。我也还想继续听下去,而且希望能在他故事里长成一样沉默而有担当的男人。

 4 ) 《美国狙击手》原型揭秘

获6项奥斯卡提名的热门影片《美国狙击手》近日上映后刷新美国票房纪录。影片根据前美军海豹突击队队员克里斯·凯尔自传《美国狙击手:美国军事史上最致命狙击手的自传》改编。凯尔是美军王牌狙击手,曾在战场射杀255人。他退伍后致力于帮助患有战后心理创伤的老兵,不料自己最后却死在一名老兵的枪下。

  致命神射手

  凯尔4次前往伊拉克战场服役,闻风丧胆的当地武装分子称其为“拉马迪恶魔”,悬赏金高达8万美元。

  凯尔全名克里斯托弗·斯科特·凯尔,1974年4月8日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敖德萨。父亲是一名假日学校教师。凯尔刚8岁时,父亲就给他买了一支来复枪,之后又送他一把霰弹猎枪。

  在父亲带领下,凯尔从小就爱上狩猎。父子两人时常一同到野外猎杀野鸟和鹿。高中毕业后,凯尔到农场工作,成为一名职业放牧人。其间,他的一条胳膊受伤,不得不停止放牧。伤愈后,他萌生参军的想法。

  在招兵现场,他申请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却因胳膊上有旧疾而直接被拒。不过,他从小的狩猎经历和射击经验引起陆军和海军招聘官的留意。不久,他接到军方电话,被招入海军海豹突击队一所基础培训学校受训。1999年,他正式加入海军。

  在海豹第三突击队,凯尔的射击天赋得以充分发挥。伊拉克战争期间,他4次前往伊拉克战场服役,参与艰苦巷战,在战友中赢得“传奇”神射手的声誉。

  在伊拉克中部城市拉马迪,闻风丧胆的当地武装分子称凯尔为“拉马迪恶魔”,悬赏2万美元想要杀死他。赏金后来升至8万美元。

  凯尔曾在1920米外迅速端起枪扣动扳机,精准无误射杀伊拉克武装分子。

  2012年接受美国《时代》杂志采访时,凯尔谈及狙击时的心情。“在那里,我不把他们看作人,”他说,“我不会想他们有没有家人,我只想确保战友安全。我开枪打死他们,他们就无法安放简易爆炸装置。那时,你不会犹豫。”

  根据凯尔在自传中的回忆,他最传奇的一次狙击行动发生在2008年萨德尔城。当时,他在城外执行任务,看到大约1920米外一个武装分子正扛着火箭弹发射器靠近一支美军车队。凯尔立刻端起枪扣动扳机,精准无误射杀了这名武装分子,创下了他成功狙击的最远纪录。

  在伊拉克服役期间,凯尔两次被射伤,遭遇6次炸弹袭击,可谓大难不死。

  到2009年退役时,凯尔在战场共射杀255人,其中160人获得军方确认,成为美军历史上“最致命狙击手”。先前纪录由海军陆战队狙击手卡洛斯·哈奇考克在越南战争中创造,确认射杀93人。

  丧生老兵枪下

  在帮助一名退伍老兵治疗心理创伤过程中,38岁的凯尔不幸遭老兵背后枪击身亡。

  服役十年间,凯尔先后获得两枚银星勋章、5枚紫星勋章和其他荣誉。退役后,他和妻子塔娅及两个孩子搬到得州的中洛锡安定居,并成立一家公司,为军队、警察、企业和个人提供作战和武器培训服务。

  2012年,凯尔与他人合著的自传《美国狙击手》出版,大获成功,连续37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随后,他的另一本合著书《美国枪支——从10件武器看美国历史》也顺利出版,讲述他用过的10件经典武器。

  开公司和写书之外,凯尔还致力于帮助退役老兵克服“创伤后应激障碍”。他与人联合创办一家名为“FITCO关爱基金会”的非营利机构合作,成立“英雄项目”,为身体受伤和心理受创的退伍军人提供身体康复设备、个人训练、生活辅助、心理治疗等服务。

  然而,就是在帮助一名退伍老兵治疗心理创伤过程中,38岁的凯尔不幸遭枪击身亡。2013年2月2日,凯尔在得州一座射击场被美国海军陆战队退伍士兵埃迪·雷·劳思开枪打死。媒体报道说,凯尔和朋友查德·利特菲尔德把劳思带到射击场,打算帮助他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却遭劳思从后方射杀。

  劳思现年27岁,2006年至2010年在海军陆战队服役,其中2007年派驻伊拉克、2010年派驻海地,退伍后长期失业。事发前不久,他被确诊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刚从一家精神病医院出院。

  警方说,从劳思的供述中无法推断他开枪射杀凯尔的动机。警方对劳思提出一项严重谋杀和两项谋杀罪名指控。

  残酷的讽刺

  凯尔和朋友帮助退伍老兵劳思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却遭劳思从后方射杀。

  身为一名老兵,凯尔生前投入了大量精力和热情,帮助退役军人克服战后心理创伤。他曾接受美国“枪”网站采访,谈及老兵从战场重返社会后面临的种种困难。前海豹突击队成员布兰登·韦布说:“克里斯始终非常支持关于老兵的一切。这是他真心关切的一件大事,遗憾的是,许多人不了解他为此投入了多少时间。”更可悲的是,直到凯尔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间接受害者,为此付出生命代价,退伍老兵的心理问题才再次引起关注。“这或许是最残酷的讽刺,”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市医疗中心的精神病学专家杰弗里·利伯曼说。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目前医学尚无法彻底治愈的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如下症状:被噩梦般的回忆纠缠,遭受身临其境的害怕和恐惧;某些画面、声音甚至气味都可能勾起不愉快回忆;不愿与人交谈,精神高度紧张;焦虑、易怒、失眠、无法集中精力,容易受到惊吓,对未来丧失信心。

  美国最大综合军事研究机构兰德公司2013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在美军大约230万参加过伊战和阿富汗战争的老兵中,至少20%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其中,只有一半人寻求治疗,而这其中又只有不到一半的老兵得到“最小限度的充分治疗”。

  隐形杀手

  退役老兵的暴力和自杀倾向都偏高,平均每年大约5000名老兵自杀。

  根据兰德公司另一项研究数据,由于备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折磨,退役老兵的暴力和自杀倾向都偏高,平均每年大约5000名老兵自杀。

  为此,有专家把创伤后应激障碍比喻为退伍老兵面临的“隐形杀手”。

  美国《纽约时报》几年前的一项调查统计发现,上百例杀人案与从伊拉克或阿富汗前线归来的美国老兵有关,而且可能还有更多类似案例没有公开报道。战争创伤、服役压力,似乎是多数命案的重要诱因。

  《纽约时报》报道说,服役归来的许多老兵养成枪不离身的习惯,甚至应门都拿着枪。2005年夏天一个夜晚,伊战老兵马修·萨皮携枪前往便利店,途中击倒两名帮派成员,造成一死一伤。

  萨皮当时年仅20岁,回国后总是受到所在部队打死一名伊拉克平民的噩梦困扰,经常需要喝醉才能入睡。

  “马修知道他不能携带AK-47去便利店,”警探劳拉·安德森说,“但他害怕在这个地区被杀死,他是一名受过训练的军人,在他的意识里,他需要武器防身。”

  更令人痛心的是,涉及老兵的命案中,相当一部分受害者是老兵的亲人、子女或朋友。

  其中一名受害者是两岁女童克里西奥娜·刘易斯。她的父亲是一名20岁的驻伊美军士兵,在费卢杰被炸掉了一只脚,还被震伤大脑。在回国疗养期间,他把女儿扔向墙壁砸死。

  另外一起案例中,斯蒂芬·舍伍德从伊拉克回国9天后,枪杀妻子后自杀。出事前几个月,舍伍德所在坦克部队的其他士兵都死于一起火箭袭击,他因为回国庆祝儿子周岁生日休假而躲过一劫。

  舍伍德的父亲说:“当他返回伊拉克,所有人都死了,他有一种生存者的自责。”之后,他的妻子向他提出离婚。舍伍德再次回国后,惨剧发生。

  据新华社

 5 ) 唱主旋律与丧失逼格,以及对马革裹尸还的尊重

本来比较无感,想打完三星就闪人,看到几个非常激进的差评都拿这片子的主旋律说事儿,句句攻击导演的逼格,就忍不住要叨叨两句。
想来这篇影评也是会排在很后面不起眼的角落,所以不怕有人来攻击,就当路见不平,唱唱反调。

近些年,诸多精彩的战争片都走反战或者是冷静中立叙事中对战争提出疑问的路线,就算是前些年有些英雄主义倾向的拆弹部队也有大量场景直直揭露战争的反人类(注意不是反人性,楼主相信战争恰恰反映了人性)。
在刚刚过去的一战纪念100年的2014年,英国出品的大片小片基本都是反战的调调。战争是丑恶的,毋庸置疑,反战主题的电影有利于提高逼格,毋庸置疑。

问题是,在评价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们要想到的是,这部电影的立意根本是什么?

片子是改编自号称美军第一狙击手的克里斯凯尔的自传。作为一个在伊拉克几进几出的美军海豹突击队队员,凯尔对这场战争的记述有着他自己特色。守护战友就像守护兄弟,向恐怖主义复仇就是保护祖国,如果对方是恐怖分子就算是妇女儿童也一样毫不犹豫的干掉……

对于在主旋律战争片中长大的中国人,这种论调有些不新鲜,甚至有些虚假。问题是,这片子展现的这种有些一根筋似的英雄主义情怀不应该成为我们批判它的理由。

有人说这个片子是个美国版的主旋律影片,但是克里斯凯尔本来讲述的就是一个主旋律的故事呀,我想导演也从来没想过隐藏这个事实,看看电影海报上狙击手背后飘扬的国旗,还需要更明确的提示么?

要想拍一部深刻的探讨人性、战争、和平的纠结的电影,完全可以选用另外一个故事,如果为了提高逼格而改变了克里斯凯尔的故事,我到认为是对这位英雄最大的侮辱。
看到有人提议可以从克里斯凯尔回国后的故事开拍,拍他的PTSD的恢复过程,到最后被战后的老兵杀死的悲剧,诚然这样可能能拍出一部更纠结更有深度更适合拿奖的影片。但是如果是要拍克里斯凯尔这个人,我还是认同导演的选择。
我想,克里斯凯尔从来都没有放下过那片战场,如果他能选择自己死亡的地点,他宁可死在那里,在战斗中,死在战友的身边。

金戈铁马去,马革裹尸还。
至少美国狙击手展现了对这样一个豪气干云的英雄起码的敬意。

——————————————————————————————————
又及,
如同众多豆友所说,这片子的预告片确实是极好的。
一个月前去看五军之战的时候就被预告片弥漫出的紧张气氛迷住了,不管正片怎么样,让人看了预告片后心心念念的忘不了,这才是个预告片该有的样子啊。

如同众多豆友所说,这片子的正片是个平均水平。
并不是说壮成了牛的库珀叔演技下降或是故事情节生硬,只是,这个片子看完之后确实没有那种我靠,好牛啊或者是我去,竟然是这样的感觉。所以还是打个三星吧,不排除二刷后改成四星的可能,但又觉得好像没有二刷的必要。

 6 ) 把伟光正变成PTSD反思说教片儿

Clint Eastwood想歌颂这个American Sniper吗?
  
我怀疑。你看看他从50年代开始在政坛上的参与,看看他在几年前共和党选举大会上那段莫名其妙的,极其诡异,让很多共和党人非常不舒服的“空椅子”发言,再查查维基,就知道这老头儿看似左倾,其实是个中间派。他的价值观可以通过老爷车那片子管中窥豹:不盲从,不迷惑,在漩涡里如一株老橡树般矗立,不以暴制暴,反而号召向我开炮来拯救世界。
  
他还拍过一对姊妹片:来自硫磺岛的信和父辈的旗帜。他苦心积虑,谆谆善诱的,从对阵的两方讲了两个令人动容的故事。无论怎么讲,这两部都是反战片。
  
那时候老头已经76岁了。他大概不会在自己对战争的观点上来个180度转弯。
  
所以这老头儿拍American Sniper,用意绝对不是全力以赴的歌颂这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大兵。后来看imdb才知道,Bradley Cooper是男主本尊的大粉丝。他本来是要自己导演的,至于为什么导演的椅子给了Eastwood,大概是后者的资历使然吧。连Chris Kyle也说过,要是真有一部电影,应该让老牛仔Eastwood导演最合适。

据说Chris Kyle的战友威胁剧作者,说如果剧本写的不好他们要作者死得难看。当然剧本最后四面讨好,得到了所有人的满意。剧本确实是给Chris Kyle增色不少,而且由Bradley Cooper演绎,这个巨人看起来既英武,又温柔,沉稳低调,而且强大决绝,简直是一个alpha男的标兵。个人认为他在上战场前,新婚妻子说他心跳的利害,他回答说担心自己的弟弟那一幕,是设计的非常具有英雄主义加浪漫主义情怀的:当爱窜升到极致的时刻,死的阴影突然袭来,但英雄担心的,居然是自己的弟弟。这一幕象极了“生于7月4日”那片子里男主和女主随着月亮河起舞那一段。

可Eastwood毕竟不是Charlton Heston。我一直想分析编导的用意,但这个故事设计得太有古典英雄主义的范儿---尤其是最后一战“向我开炮”那一段,我看着影片一直很激动,始终不能静下心来思考。再看了第二遍,觉得看出编导的用意来了:他们居然把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德州共和党伟光正同志的故事,改成了一个反思PTSD的说教片。

你看,这么一个完美的,内心和身体都无比强大的战士----对比他的战友和弟弟,他甚至从没有在参战的意义上有过任何疑虑和动摇,他仍然受到了PTSD的侵蚀。一开始他浑然不觉,但他的家庭是首当其冲的受到了影响。他妻子的那么多眼泪,绝对不是几个任务之间的无意义填充物。然后他对心理医生说“自己后悔没有能阻止更多的战友伤亡”。医生说“医院里有很多伤亡的战友,你去看看他们”,言下之意既可能是建议他通过帮忙来愈合心理伤口,更可能是说“你凭自己的力量,不能阻止整个战争中伤亡的战士”。最后,官方盖戳,他最终还是间接死于PTSD。Chris Kyle尚如此艰难的面对战争,何况任何一个心理不如他坚强的人呢?

而镜头表现出,那一天,他在离开家之前仍然用一把手枪和孩子们玩闹。那枪的特写镜头太突兀,太让人惊悚,我猜Eastwood或多或少又往里面夹带自己的私货了。

反正我认为整个片子都是Eastwood老头儿的一个大私货。

 短评

虽说绝对正确的政治立场是不存在的,但这部电影当中创作者通过各种角度刻画合细节所传达出作为人对这场漫长战争的立场我还是多少赞同的。没有刻意渲染的英雄主义,也没有用过多的流血来强调战争的残酷,甚至几乎没有背景音乐,只用回响在男主脑中如雨的枪声和激烈的心跳表达出生死一线的惶然。

7分钟前
  • Ask
  • 推荐

娘炮版的【拆弹部队】,反而女导演比老牛仔更爷们儿,俩片子反战主题上一脉相承,战争后遗症之类的桥段都类似,老牛仔放大了主旋律的亲情和爱情戏,有着太多符号化的通俗情节,它太温情,反而丧失了残酷感和压迫性,流水账式的把故事分块装进奥斯卡命题作文的结构,最有冲击力的是最后的字幕。★★★

1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与电影无关,吐槽一下字幕:真难想象到现在还有人把we gotta move翻译成我们得移动它,把all clear翻译成一切都是清晰的,我甚至觉得字幕组在卖萌

14分钟前
  • 囧叔
  • 还行

电影过程中,老美鼓掌两次,第一次是对方狙击手被击毙,第二次是全片完。

19分钟前
  • 天山童姥
  • 推荐

沙暴那场戏太精彩了。Cooper的提名不水。

2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在现在这么多迷失自我的战争主角中出现了如此简单直接god country family的Chris Kyle真的是一缕清风,所以导演怎么想观众怎么想Michael Moore怎么想都不重要,这就是部好电影,嗯。不过我觉得原型长得更像Chris Pratt啊一模一样啊连增肥都不用!

24分钟前
  • bayer04
  • 推荐

作为好莱坞最后的保守派,东木执导这片再适合不过了,完完全全的复活了John Ford与John Wayne最古典而正统的西部片。全片看似平铺直叙却让人屏息凝气,库珀献上了他个人目前为止最好的表演,高潮的沙尘暴枪战扣人心弦,结尾字幕和录像素材让人热泪盈眶。美国精神不死,德州精神不死!

29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He lives forever in people's hearts. RIP frogman.

31分钟前
  • Echoes
  • 力荐

叙事真的是一段一段推进啊,就差没加小标题了。写实性不如“猎杀本拉登”,可能因为中途加入了“兵临城下”的对决?Cooper硬是挤掉了Jake的提名(没错我就是不服~)

36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不做羊不做狼,只做牧羊犬,小时候的信念支撑着他保卫自己的国家,美国历史上最强的狙击手,最后的命运让人唏嘘

40分钟前
  • Kelvinlee
  • 推荐

看完心里还是蛮堵的,米帝爱国主义还是反思片?开头Kyle老爸说的那段牧羊犬的话用来描述Kyle应该最恰当:这世上的人分为三种,羊,饿狼和牧羊犬,我的家里不收留绵羊,如果谁要做饿狼,我也绝对不允许,我们保护自己的家人。可惜最后牧羊犬被自己家的羊给干掉了,莫大的讽刺…

43分钟前
  • Ella
  • 力荐

我们CEO和CTO都曾经是狙击手,给我讲人死的一百种方法... 狙击手都当过了,创个业算什么。

44分钟前
  • Ying
  • 还行

整部电影可以用“平铺直叙”来形容,甚至除了令人叹息的结尾(还只是出了个字幕而已),都没有什么令人惊心动魄的情节(可能真的没办法大改编吧)。但东木的确手法老道纯熟,战争场景都节奏特别好,很大程度弥补了情节的不足;库珀真是壮得跟座山似的,他和锡耶纳米勒都不错!

4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你可以说东木老了所以把一部片子拍得转场生硬人物扁平满是红脖味,但战争场面的巨大风压早把所有基本情感概念都碾得支离破碎,主角早已不是人而是将保护他人当自我安慰运转的机器。看似局限的单视角让悲剧色彩更浓——他没有被猛烈的黄沙吞没,一转身却消失在德州的日光里。其实是反战意味大过爱国的。

51分钟前
  • CharlesChou
  • 推荐

故事一条线拉完,虽然平而不庸,但也显得太直了,所以看起更像是东木给克里斯·凯尔写的一份简历,于是剧情就显得很薄很软,没有真正的高潮点。好在人大于戏,在布莱德利·库珀和西耶娜·米勒扎实的表演下,人物内心的纠结被表现得非常到位,这一点上倒也比较真实的反映了战后留给一个家庭的创伤。

55分钟前
  • Ron Chan
  • 还行

东木的聪明之处在于 把主旋律的调调做的直白又粗糙 完了给你一个调度精准节奏流畅的观影体验 实在没必要讨论那套家国生死之间的悖论 这一代美国士兵在战争中的生存方式各异 这部片子以个体经历体会整个美国社会的PostTraumaSyndrome 也是个不错的尝试 (壮妞Cooper真是萌萌哒

56分钟前
  • KAPO
  • 推荐

这片简直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居然只有7分多?!

59分钟前
  • 周杰伧的小粉丝
  • 力荐

好幾場戲的寫法和處理都很喜歡。我愛eastwood,真是看一部少一部呀呀

1小时前
  • 五色全味
  • 力荐

伊斯特伍德又一次用牛仔精神诠释了美国,从生活的日常到战场的日常,没有锐化戏剧冲突,没想讲战争英雄,也没有刻意诗化战争创伤,似乎只是儿时单纯的牛仔精神支撑着克里斯一路走下去,而那就是伊斯特伍德心中的美国。妻子那句话是对的,“如果你觉得这场战争没有改变你,那你错了。”看完十分伤感。

1小时前
  • 老晃
  • 推荐

你闲暇度过的午后,是我殒身挣扎的鏖战;而我的每一次征程却是你魂牵梦绕的惊心动魄。我在漫天黄沙中疾驰,从硝烟弥漫、同袍四散的远方归来,却不经意在耀眼的阳光下离开。对不起,没能陪你们到最后。

1小时前
  • 洛风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