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恐怖片法国1958

主演:让娜·莫罗,莫里斯·罗内,乔吉斯·伯乔利,约里·贝尔坦,让·瓦尔,埃尔加·安德森,西尔维亚娜·艾森施泰因,米舍利娜·博纳,吉赛勒·格兰普雷,Jacqueline Staup,马塞尔·屈弗利耶,热拉尔·达里厄,查尔斯·登纳,于贝尔·德尚,雅克·黑林,马塞尔·乔内,弗朗索瓦·茹,伊万·彼得罗维奇,费利克斯·马滕,利诺·文图拉,让-克洛德·布里亚利

导演:路易·马勒

播放地址

 剧照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1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2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3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4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5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6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13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14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15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16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17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18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19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4 22:40

详细剧情

  前伞兵军官朱里安•塔维尼(Maurice Ronet 饰)退役后在一家军火公司上班,期间他和老板西蒙•卡瑞拉(Jean Wall 饰)的妻子弗洛伦丝(Jeanne Moreau 饰)陷入热恋。为了扫清障碍,他和情妇制定了一条看似天衣无缝的谋杀计划。计划起初进展顺利,但在刺杀之后却因细微的差错偏离当初的设想,朱里安更被困在大楼的电梯之中。  所谓祸不单行,一对青年男女偷走了朱里安的车,事态开始朝着混乱的方向发展……  本片为左岸派元老路易•马勒的长片处女作,荣获1957年路易•德吕克奖

 长篇影评

 1 ) 路易马勒:25岁的阶梯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拍摄于1957,是法国导演路易马勒独立执导的首部剧情长片,路易马勒被视为法国新浪潮开山大师之一,影片也被后人认为是随后兴起的法国新浪潮电影的发轫作之一,而当时的马勒还不到25岁,就在前一年马勒参与合作拍摄的纪录片《沉寂的世界》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年轻的马勒19就离开了政治学院进入法国高等电影研究院研究学习电影,但两年后就不满学校教育离校,跟随雅克-伊夫·库斯托合作拍摄水下纪录片《沉寂的世界》,担任海底摄影师、剪辑师和副导演。随后,马勒开始独立拍摄故事片处女作《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堪称法国“ 新浪潮”的前兆,获得专门奖励创新精神的路易·德吕克奖。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是路易马勒对类型电影的初次尝试。有人认为这部影片是对各大导演风格手法的模仿,尤其是年轻的马勒对布莱松的仰慕与对希区柯克的崇拜是如此真诚,你可以在其中看到希区柯克的悬疑风格和女主独白时《乡村牧师日记》的影子,虽然希区柯克制造悬念的高超手法在25岁的马勒的处女作中显得笨拙生硬, 但还是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和影片本身传递出的荒诞和批判色彩。
本片在影像中强调了黑色的因素, 比如朱里安被困在停电的电梯里, 身体处于昏暗之中, 只有脸部偶尔被打火机的微光映亮;弗罗伦斯在巴黎夜晚的大街上徘徊, 霓红灯忽隐忽现地衬托出她惶恐不安的焦虑,使用了强烈的黑白对比风格。影片整体冰冷的黑色调,有着非常浓烈显著的黑色电影的味道,悬疑故事感觉明显的希区柯克的影子,一开始就进入了高度紧张的环节,但人物处理得从容冷静,而且后面一段女主在巴黎大街上徘徊和内心独白的戏,又带了些法国文艺片的简约浪漫诗意,也难怪乔治·萨杜尔称马勒为“电影诗人”。影片讲述一夜之间,两桩杀人案,一桩有其预谋,一桩属于偶尔,二者的联系则是两次意外,中间有经历了一些荒诞的事情,但结局两对情侣都没有善果。作为一部悬疑片,其实影片一开始就把真相呈现给我们了,开始导演就利用他和老板简短明了的对话表现着这起谋杀的起因是情杀,这已经不是什么悬念了,观众带着这个已知的悬念看接下来的发展,这就像是从希区柯克影片中看到的“秘密其实并不重要,重要是找寻秘密的过程”,影片过程也很好诠释了这一点。同时,马勒通过一对落魄小情侣表现了人们对战后法国新时代新事物的敏感和社会人物阶层之间的矛盾,上层人物的汽车和相机对路易来说是新鲜但又忌惮,后来事实也说明了他们毁在了新事物里,甚至男女主角最后也是一样的命运。结合马勒生平电影来看,这些方面是有对资产阶级的批判意义的。从路易马勒的其他电影来看,如《再见吧,孩子们》《拉孔布·吕西安》及一系列纪录片,都可以看到马勒对政治的偏好,生于资本家却喜欢质疑和挑战资产阶级既有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但他并没有特地去拍过“政治电影”或“战斗电影”,他所投入的政治主题也在于“揭示某种特定的环境中人的盲目性和矛盾性, 以及历史的政治背景本身的复杂性和模糊性, 而不在于表明政治立场, 或简化历史事实”。
马勒也喜欢在他的各种主题中注入对爵士乐的偏爱, 甚至有些影片的主题直接来自于这种嗜好。《通往绞刑架的电梯》中的爵士乐则创造了一个现代的、冷漠的巴黎。本片中那个一直为人所称颂的爵士音乐,也被认为是最经典的非美国爵士电影配乐,由迈尔斯•戴维斯的爵士乐作为配乐,衬托出主角复杂的心理变化,尤其是女主独自在巴黎行走寻找时的配乐完美反映心理状态,危机四伏的巴黎更多是在疏离冷漠的音乐中展示出来。
路易马勒的风格是难以归类,他有他自己的多元的而又独树一帜的电影风格。这部影片还仅仅是25的马勒独立执导的处女作,他一直作为一位电影创作者在努力,自由而自得。

 2 ) Ascenseur pour l'échafaud

我最喜欢的法国电影之一,Miles Davis‘ sound track 是 noir 电影音乐的绝对经典,moody, melancholy and jazzy. . .

我所喜欢 Louis Malle 的另一部电影是1990拍的《五月傻瓜 Milou en mai》。

 3 ) 他和她的相片

不明白名字,等到十几分钟他被困在电梯里的时候,开始了解。。。

以为很难投入情绪的(嗯最近注意力都在宇宙时空莱洛三角形之类的上面),但是她漫无目的走进每一个可能的地方询问每个是否见过他的人的时候,开始觉得不忍。

不了解事情前后的好处就在此,所以不会被道德感左右。对于他和她杀死丈夫并无太多抗拒,相反他和她杀死看穿身份的旅客时开始觉得烦躁,我的心一定是偏了。

镜头清澈如水。

喜欢的部分,她的脸在霓虹灯一闪一灭中忽隐忽现。他和她无忧无虑的笑在显影液中慢慢的清晰起来。

 4 ) 腔调

作为法国新浪潮开拓者路易马勒的处女作,路易马勒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让世界见识了什么是新浪潮。一部黑色犯罪电影在路易马勒的镜头下,在让娜莫罗的游荡下让情绪的感染反客为主超越了故事,让娜莫罗孤身一人游荡在巴黎街头寻找情人的段落在路易马勒的镜头下让孤独,伤感,无助的情绪溢出荧幕,这是用镜头渲染情绪的教科书演绎。从头到尾精致考究的镜头和爵士乐处处散发着路易马勒知识分子式的情趣和腔调。

影片开始镜头便对准了让娜莫罗的脸,她在与情人塔维尼打电话,面色忧郁,伤感,期待。他们约定晚上见面,而在见面之前,塔维尼会杀掉自己的老板,也就是让娜莫罗的丈夫。这是他们终成眷属的计划,成败在此一举,结果却失败了。塔维尼在办公室里枪杀了老板,伪装成了自杀,但自己却因重新返回公司销毁证据而被困在了电梯里。他在电梯里被困了一夜,在约定地点等待他的让娜莫罗苦苦等待无果,去公司找他但已关门,让娜莫罗在大街小巷,咖啡厅里寻找塔维尼,孤独担忧无助迷茫。塔维尼在电梯里试图逃生的段落路易马勒处理得颇有布列松《死囚越狱》的风范。与此同时他的拉风跑车被一对年轻情侣偷走了,车上放着塔维尼作案的枪支和存有他与让娜莫罗偷情照片的相片。偷车情侣与一对中年夫妻飙车,随后四人住进了同一家酒店,四人闲谈中男青年与中年男人用塔维尼的相机拍了一张合照。夜深人静时,青年情侣准备偷走中年男人的车但被发现,青年男人冲动之下用塔维尼的枪打死了中年夫妻两人。最后在照片这个线索的帮助下,他们各自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就这样,影片中所有人都产生了关系,这种阴差阳错的黑色故事现在很常见,但在50年代路易马勒的镜头下却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给多少后辈带去灵感。

 5 ) 千万不要把照片乱放

对路易·马勒的印象停留在《爱情重伤》,停留在那种极端激烈的人物性格,和由此导致的宿命般的悲剧意味。本片作为他的长片处女作,被称作法国新浪潮的先声,用黑白影像演绎了一个并非十分文艺化的故事,甚至还带着些悬疑紧张的好莱坞犯罪片风格。影片并没有像一般的文艺片那样细腻刻画人物性格,反而很注重故事本身的曲折动人,以至于我觉得本片作为欧洲文艺片的代表作,观赏性反而超过了艺术性。再加上片名表面上所带有的象征意味,电影与我的期望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记得好几年前看过科恩兄弟的《缺席的人》,又名《找错凶手杀错人》、《绿帽离奇勒索案》,那时对那种怪诞荒谬的风格不是看得很明白,但在我的印象中大体情节似乎与本片有些类似,也有婚外情,也有阴差阳错的杀人案。从故事本身来说,导演似乎要表达的是一种命运无常的观点,男主角一点小小的疵漏牵扯出一连串意外事件,使得他原本天衣无缝的计划被破坏无遗。就像《蝴蝶效应》所要阐明的那样,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对命运我们始终无法考虑周全,任何一点被忽略的因素都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本片的题材虽然是犯罪,但并没有像普通犯罪片一样玩弄悬念,一开始就让作案者、作案动机和作案过程真实完整地呈现,而且到影片结束我们也并没有发现背后有任何复杂的背景和黑幕。影片情节上所带来的刺激性,主要是主体案件所引发的枝蔓,主线和副线的互为因果构成了故事的浑然结构。可以说吸引我看下去的,不是案件发生原因的扑朔迷离和人物心理的错综复杂,而是案件所带来的枝节丛生和人物命运的牵扯人心。

从一开始男主角的作案过程来看,本片还带着明显的商业片气味。绳钩、手套、手枪、微型照相机,这些貌似间谍设备的工具在那个年代恐怕已算得上新奇。而且男主角设计案件的精巧也着实令人惊叹,从头到尾时间很短,但过程细致周详堪称完美。还有那段男主角被困在电梯里的镜头,他钻到电梯下面以后所面临的险境,气氛紧张令人窒息。虽然大片的刺激眩目早已令我有些审美疲劳,但这种现实风格的场景还是给人带来一种别样的冷峻风致。

电影篇幅较短,每个人物都轻描淡写,但各自的性格特征还是很鲜明。一开场是卡瑞拉夫人的面部特写,虽然半老徐娘却成熟性感,慵懒无力且魅惑勾人,吐出来的一字一句都似乎充满了欲望。她在大街上徐徐独行的段落,还带着一丝黑白片所特有的凄美。于连这个名字让我想起《红与黑》,他与老板夫人的暧昧关系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从他的作案手段来看,在大楼里不露痕迹地杀人,在电梯里百折不挠地求生,自始至终镇定自若,有一种审慎沉静的魅力。还有就是卖花女和她男友的冲动无知,但导演对他们的定位也似乎仅限于此,这两个人的性格还是略显单薄。

最后那个警探说:“千万不要把照片乱放。”这一语道破了两起杀人真相败露的直接原因。或由于计划的周密,或由于身份的误会,两个凶手还是藏得比较隐蔽,但一卷胶片却泄露了全部秘密。这也提出了一个现代社会的问题,就像《手机》所暗示那样,科技的日益发达使我们每个人的隐私无处可藏。手机可以拍照,笔可以录音,城市里布满了各种探头,太空里的人造卫星也如永不疲倦的眼睛。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把自己拍的照片收藏安妥,千万不要再乱放了。

 6 ) 虚实无界,歪打正着

导演真是个机灵鬼儿!

看得我哭笑不得,注意力却一直被剧情紧抓着。

人物就那么几个,却出现这么精彩、跌宕起伏的剧情,每一件事情之后总有很多可能性分支,导演却用他的幽默和认真一直带我们选择最难被发现的山间小路。

看到法国警察与媒体的粗鲁办案,本来以为导演也想嘲讽一下法国警察的“蠢”、“不管事儿”、“逻辑推理还不如我们的高中生”。结果他们最后在好运气的帮助下,竟然轻易得到说明一切的证据,逆风翻盘,成为伸张正义的大法官。

夫人好可怜,她的情绪变化:激情--失望--怀疑--伤感--无力到放松(睡觉)--疑问--愤怒--紧张--开心--五味杂陈、看破红尘。

每个角色都是独立、有自我意志的,但一切事件都是乱七八糟,可是一切行为的发生又那么合情合理!

让娜·莫罗30岁时出演路易·马勒的第一部长片《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而且这部电影可以算得上是导演的处女作呀,竟然懂得把悬念、节奏安排的这么妥当,好喜欢~~~

不愧是掀起艺术新浪潮运动的重要人物!

陷入婚外恋情的弗洛伦丝(让娜·莫罗饰)

懂很多的朱利安·塔维尼(莫里斯·荣内特饰)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 ) 【法国新浪潮经典】通往绞刑架的电梯(含电影片源)

写文时思索着为标题取名,思来想去,发觉片名是最合适的标题。雨夜写文,一面回放着电影里金发少妇孤身一人在雨夜彳亍的画面,另一面构思着自己臆想的迷离幻梦。

【注:影评首发于我的微信公号:影视冷藏库(film_storage),文章链接:【法国新浪潮经典】通往绞刑架的电梯(自制精剪片段+正片片源),百度云片源:1958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法国新浪潮经典】通往绞刑架的电梯

(自制精剪片段+原创短评)

汐雪/文

屋外竟然下起淅淅沥沥的雨,在这夜阑寂灭的时刻。接连遭遇三次系统死机的“暴突性袭击”,能在一个静谧又灵动的雨夜写文,我无疑是极其意外地荣幸。仔细聆听着濛濛细雨滴答作响的潺潺声,呼吸着在墨色的夜空中不断浮动的新鲜气体,那沁人心脾的春夜之气一点点被肺腑吸收。

这两日为了一部刚看不久的法语老片,而耗费不少脑力、时间。出现了颇多的思想短路和操作插曲,不过,幸而,自己终究还是剪辑出了较为满意的成品。也不知为何,竟会为了一部全片时长不过90分钟的1958年法国新浪潮早期作品,而连续剪了:粗剪40分钟、精剪7分钟的视频。

此片并不是练习剪辑非常合适的素材,欧洲老片多以“闷片”文艺风格为主。而混剪、精剪惯用的蒙太奇(montage)式叠合画面,适用于节奏感极快、多画面闪过的劲爆大片,却并不十分契合于大量空镜头、表现形式侧重于意识流或精神层面的小语种文艺片。明知如此,我还是在看完电影后,立马抽出时间开始两次剪辑。精简后,为选择贴切画面的合适背景音而犯难,最后,勉为其难选取了两首,不由自主会勾起听者怀旧之心的萨克斯风复古乐曲。

此时,刚刚下的淋淋漓漓地细雨几近已经雨住,不知是被我放的哀婉夜曲盖过细微的雨声,还是这春夜的雨水亦被尚还凉冷的黑暗吞噬得悄无声息。我的意识不受控制地开始游移、飘忽,幻想着那些宛若白日梦的眩晕幻梦,虽然现在正值夜晚最深邃的时刻。伴随着耳边愈发显得深沉又缠绵的乐曲,脑海中闪进闪回不胜枚举、瞬息万变的画面与意象。

想到泛黄的古旧书卷页,以及那些早已远去的横生逸趣:春日明媚天边拉扯的愈发飘渺遥远的风筝线,初夏池塘上空盘旋的扑朔蜻蜓,半跪在绚烂草丛中打量着各色落叶的金秋时节,偶尔路过江边会瞥见独钓寒江雪的孤舟蓑笠翁。作为一个每时每刻不在幻想做梦的空想者(day-dreamer),有些记忆或许并没有亲历过,但却显得比真实经历更为鲜活生动。

自然,还有占据在我这几年视野、焦点里的大小荧幕,不论时隔多久,不管阅尽多少各类影视作品,我的最爱、初心始终牵绊在那些尘封多年、被后人忽略误解的老电影上。有些是名垂影史的永恒经典,有些是被后世之作多次致敬、借鉴、翻拍、改编的开山鼻祖,还有一些在荧幕上始终被热议纷纷、褒贬不一的争议热门,不过更多的还是被时光淡忘、岁月封存了。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Elevator to the Gallows, 1958)搁置在磁盘中亦有颇多时日了,我一直对片名印象深刻,但却一直没有提起兴趣去解锁。这正如《呼啸山庄》、《野性的呼唤》、《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打动我的名字背后,究竟隐藏、交织着一个怎样离奇、迷离的故事?

简单浏览了一下网上为数不多的观众们的直观感受,没什么出乎意料的地方,无非是普罗大众对于冷门老电影的普遍看法:“古老的渣画质黑白片”、“故事发展如此缓慢”、“男的后知后觉,女的莫名其妙”、“诡异的背景音乐”。虽然始终对于这些偏见感到反感,不过,我并不想逐个扭转不知情者的固有思维。

很久没有看老电影,尤其是半个世纪以前的外语片(非英语片)。依旧熟悉那些1950-60年代司空见惯的:以萨克斯风+大小提琴+鼓+钢琴等乐器构成的管弦配乐、矜持委婉的对白说辞、含蓄又富有深意的面部表情、舞台剧式的戏剧冲突、细腻感化的肢体表演。我最喜欢的是该片片名,如若是时下首映的新片,兴许会有不少人被这个新颖、具有想象空间的电影名所吸引。

其次,是法国人最为爱戴、钦佩的欧洲影坛女王——让娜莫罗(Jeanne Moreau)作为女主角的表演,全片男女主角的台词都不多,二人设定为片中(婚外情)情侣的对手戏也几乎没有。然而,神奇之处就在于,虽说他们只在开头短短几分钟,通过电话线互诉衷肠,全片一场真正二人共处一室的画面都没有。但不知为何,(至少在我看来)串联起来的故事情节、贯穿的线索,却让男主被围困在电梯中一夜、女主冒着滂沱大雨彻夜未眠寻找了一夜,显得比起男女配角——年轻情侣无时无刻不在谈话共处,更有情人的甜蜜、私密性。

在此之前,我并不熟悉此片的导演、主演等,只知道该片是路易马勒(Louis Malle)的处女作,第一部剧情长片。倒是与同为法国新浪潮主义核心人物的特吕弗(Traffaut)起步时间点一致,特吕弗在次年拍了成长犯罪片《四百击》(400 blows)。至于最了解的让娜莫罗,也只是相对而言,此前只看过她在1960年代初,参演西班牙国宝级导演布努埃尔(Brunel)的经典电影《女仆日记》(diary of a chambermaid, 1964)

令我难以置信的是,莫罗身上有一种无可撼动的强大气场、非凡气质,不同于同时代戏剧女皇(drama Queen)贝蒂戴维斯的轻蔑、漫不经心,琼克劳馥的坚毅果敢、凯瑟琳赫本的倔强执着、玛琳戴德利的妖冶艳媚。她带着别具一格、特立独行的个性特质,忧愁时慵懒倦怠、快乐时纯真烂漫,倨傲时冷酷高傲、松弛时疲乏散漫。

虽然我迄今为止看过的两部电影,并非是让娜莫罗最著名的代表作,但不论是诡计多端、城府颇深的乡下女仆,还是该片中和情夫合谋杀亲夫的阴郁合谋者、端庄贵妇。她的个性植入了演绎的角色中,既像她本人,又不是她真人,难以界定究竟是角色演员(role actor)还是性格演员(character actor),到底是方法演员(method actor)或者是本色演员(real actor)?

行文已过半,夜半三更人酣睡时,抬头望着反射灯下一人影的微微泛白的天色,悠扬悱恻的音乐声糅杂着间歇不停的无规律雨滴声。仿佛能听到自己心跳、脉搏跳动的频率声,不禁回想到《通往绞刑架的电梯》片中,直接体现片名主题的画面:

男主Julien Tarvenier枪杀自己的上司、女主丈夫后,离开公司正准备离开时,却发现自己作案时用的绳索还悬在半空中。而这根绳子直接联系着他和上司的办公室,于是,他匆忙赶回公司,行至电梯中央,却意外地被负责开关调配的下属锁在电梯中,无法行动、不能出去。

他在狭小的电梯间中度过又冷又饿又渴的寂寞一夜,尝试揭开电梯底部的装置。不幸的是,当他冒险沿着内部绳索快要够到电梯最底端时,却又被夜里查房的保安围困在半空中。焉知到底是恶意玩笑,还是造化弄人?

雨声愈演愈烈,我很好奇这样倾盆大雨倾泻而下的深夜凌晨,是否还有雨夜艰难行走的天涯过客?想象着这样的行人在一盏盏笔直、稀薄的路灯下冒雨而行,一些人打着几乎抵挡不住风雨来袭的迅猛程度的伞柄,还有一些可怜人浑身湿漉漉地在雨夜黑暗中急速飞奔。

这样的情形,无疑是我在看这部电影时,记忆最深刻的一幕:让娜莫罗饰演的女主Florence Carala在突然下起的雨夜继续彳亍而行,她不紧不慢地步调令身后落寞非常的守门员感到诧异。突如其来的大雨没有减缓她走动的步伐,亦没有击退她继续寻找情郎踪影的欲望。

只是,望着雨中孤身一人走着的她,眼底尽是疲惫、乏力、无奈和寥落,那一刻再强大坚毅的她亦会感到心寒罢。为自己垂怜,也为心底念着的那个人、厌弃又阴魂不散的名义丈夫、娇弱天真的小女儿感到悲哀,更为擦肩而过的每一个路人、世界各个角落的红尘过客而心生悲悯。

该片有很多我看到的亮点、精彩之处,但那些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诸如:心理活动的密集冲淡了悬疑本身的惊险、故事发展不够刺激、巧合虽多但却达不到戏剧性的意味。我更注目的是片中呈现的那些意境与神情,观看、欣赏欧洲片常常不能过于看重故事本身,而应该注重故事背后的内在核心与思想立意。这个故事本身而言,自然无法于好莱坞剧情片紧凑剧烈、激动人心的谋杀、犯罪、悬疑相比较。

但那种内核的升华,正如片名“通往绞刑架的电梯”潜在的含义,个人理解为——犯罪之人内心的挣扎、犹豫、纠结、困惑,经历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后做出的救赎和人性本身的劣根性(逃避掩盖、试图逍遥法外)。

电影里的四位主角,两对恋人、两个谋杀案、两个犯罪团体,都是犯下法律罪过的人。中年偷情者谋杀是蓄谋已久、情理之中,盗窃被困在电梯里、将汽车引擎开着的中年男主的年轻情侣,阴差阳错在偷车、假冒身份败露后谋杀德国游客。看似是意料之外的无心之罪、年少轻狂的一时冲动,实则却是蛰伏于内心深处许久的贪欲动机、犯罪念头。

故事本身是一个寻常、非常普通的叙事方式,即便在当时也是不出彩的剧本。但可圈可点之处在于其表达出的本质、深意,以及法国电影十分擅长的文艺风格挖掘人性深处的污垢、弊病、软肋等。

陪伴了我一夜、也记载于文中全篇的春雨,还带着一丝残冬的阑珊凉薄,不过那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夜特有的湿润、清新,让我为之一动。

入睡,和留在脑海里的老电影记忆:雨夜孤身行走的幽怨少妇、推门而入惊觉服食巴比妥盐自杀未遂的莽撞年轻男女,深夜为了一时之快而飙车的情侣开怀大笑、清晨在电话两端窃窃私语的暧昧中年情人,紧拉着电梯绳索深陷入绞刑架底端的杀人者、彷徨无助又孤独寂寞的浅发贵妇形同鬼魅地行走在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中,一同入梦。

——写于2017年3月5日周日 凌晨雨夜1:12

END

【申明:图文皆为原创,请不要擅自用作商业用途,或是私自改动、摘抄,违者必究!如需引用、借鉴,请私信我!感谢大家的欣赏!】

 短评

因果纠缠的两桩谋杀案,爱情升华了所有罪恶。让娜·莫罗如幽灵般游荡在巴黎夜色中,有种莫名凄清的美。为啥大师们的处女作都这么厉害~~~

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首部作竟一直拖到現在才看 馬勒確實風格多變 處女作即已將殺念引發的一系列殺害行徑將戰後人們餘韵未了的<永久戰爭論>對位 結果是 被波及者反倒受害更深 偷車的少年算是由於未識見過真槍、半誤殺德國旅客 因之卻要被判死刑 一股反戰傾向倒是在這部黑色電影中透露出來

10分钟前
  • 库库尔坎
  • 推荐

黑色电影总是揭示世界的混乱和偶然性,但是最后又把一切都还给秩序。倒是主人公之外的那对男女青年始终是原始无序的,他们杀人或者自杀都毫无理由。

13分钟前
  • 石墙
  • 推荐

十分钟干净利落交代了谋杀后,主体是午夜的游荡者,电梯里的徒然挣扎者和上了豪车只会在高架上继续兜圈的卑微者。不禁想象经典模式会怎么拍,希区柯克会怎么拍。The seer is he who cannot act.

15分钟前
  • Yinanaa
  • 推荐

路易马勒的处女作略屌啊。除了最后的照片有点太故意,其他的都很棒,一环套一环,一秒都不多!男主也是够倒霉的,汗。

20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马勒长片处女作,不知道血迷宫是不是受过它的影响。马勒奇异地在一部犯罪电影中赋予了角色一种情绪,躁动不安的时代背景成了无形的另一主角。让娜·莫罗的角色恐怕是影史中最迷人的跑题角色之一。

25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力荐

新你妹的浪潮,完全就是那种不管不顾细节的左岸小资调子,不过也许日后路易马勒的叙事手法会日趋成熟,却再难复现此时的创意了;PS,原来电影里的“面瘫”都是辩证的,让娜莫罗在片中的极品面瘫相也能通过蒙太奇手段变得如此鲜活动人

29分钟前
  • RIC
  • 还行

无巧不成书,无偷不成情。照片不要乱放,尤其是秀恩爱的~

30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还行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通往绞刑架的电梯》里是一种共命运的状态。尽管谁都不认识谁,但谁都能从两性之间的切切私欲里摸索到一点证据上的共通性。不幸的是,亲密而紧张的两性关系在一场不道德的偷情/偷盗行为中突然失去了连接和对话。人都被不受掌控的命运抛进了各自的困境当中:男人被自己疯狂的理性送进了监狱,成为等待审判的罪犯。而女人则被自己情不自禁的想象死死锁在了《夜》里,像个无家可归的游魂。路易马勒这部悬疑作品里充满了阶级性意味,最直观的意象就是电梯。男女主角从始至终不曾碰面,年轻情侣既是他们这个故事里的替身,同时也是那个底层故事里的主角。两个平行的故事最终在一间暗房里汇合,所有偶然都有其必然性,唯独爱是如此积极、明显且又充满神秘感,正如那些从无到有不容置疑的照片。两性之间的爱啊,等啊,吻啊,亦是如此动人。

35分钟前
  • Muto
  • 推荐

一步错步步错,看似各种巧合中又蕴含着某种早已写就的笃定;各色人物对话中每每提及阿尔及利亚战争,躁动由个体上升至群体;让娜·莫罗的特写既是开始又是结束。

40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打浦桥 4-为一丝老套的稚气 4+为绝妙的Miles Davis每一缕音符 Jeanne Moreau的深夜超前恍惚MV,每一次晃晃悠悠直逼人心的虚焦。 评:披着黑外套的真爱片,推荐给秋天冬天的每一个独立而感性的妳,还有你。哈哈哈哈哈哈哈。 p.s. 你好,24岁的马勒正太酱。

42分钟前
  • mecca
  • 推荐

让娜·莫罗的脸在忽明忽闪的霓虹光影里若隐若现,以为他背叛了自己;他在火机蹿动的火苗里想尽办法爬出电梯,想要带着成功杀人的侥幸去见她;他们从未出现在同一个画面,直到最后他们拥抱在一起的笑脸在显影液里逐渐明晰起来。环环紧扣,除去结尾的相片不合理,处女作已是神。禁忌的游戏小正太长大了!

47分钟前
  • 凉水
  • 推荐

有点个人风格和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开头,后面垮的一塌糊涂,故事完全脱节,靠一个破相机揭露真相,你咋不让他们自首呢。

50分钟前
  • 苏莫
  • 较差

片头片尾都是她美丽面庞的特写,从希望到绝望,爱的希望,到生的绝望。爱情是他们生活意义的底片,也是谋杀与共谋的证据。

55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最后她瞬间绽放又熄灭了

57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重看#4.5;看似蝴蝶效应的因缘巧合实则是对无常既定命运的呼应,环环相扣的剧情推动是社会环境与政治因素双向催生的结果,男主的悲剧根值于二战之后的阿尔及利亚战争,无因反叛的青年是现实的照镜;徘徊在夜色里的莫罗绝美,伴着miles davis的配乐,以照片显像收尾令人心碎。

1小时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大银幕重温。路易马勒25岁时的处女作,把悬疑片拍得诗意动人。莫罗小姐刚好30,一切都美好极了。她落寞地在法国街头无目的地彷徨,三个长镜头下来,她愤怒,失神,绝望感层层递进。头发,眼神,走路姿态都是演技(绳索和小孩仍是未知的谜底,给本片留下了开放式的解读。

1小时前
  • 荒也
  • 力荐

竟然会想起十二怒汉!除去出品年代相近,同为一鸣惊人处女作之外,更在于唤起了个人对于两部作品的相似疑问:核心元素的重复使用。是,黑人男孩的各项证词被8号陪审员逐一质疑甚至推翻。可罪证这种东西并非真空之中孤立存在,它们同时出现在一件案子却又悉数不成立的概率近乎于0;相似道理,完美谋杀到满盘皆输通常叙事路径只有一招不慎或天有不测,而本片竟然从遗绳到受困从丢车到开枪直至最后的相片一股脑的连搞N个?说句玩笑话,导演马勒对于合谋男女的态度可谓:欲曝之罪,何患无巧!……不过好在两部影片主要看点并非逻辑本身。或戏剧张力与思辨精神,或蓝调忧郁与爱情坚贞,方才造就经典。

1小时前
  • 赱馬觀♣
  • 推荐

路易·马勒故事片处女作,新浪潮先声。1.充满巧合意外的黑色犯罪片,简练冷峻似梅尔维尔。2.让娜莫罗独自彷徨,背景中闪动虚化泛晕的霓虹,寂寥氛围令我想起安东[夜]。3.结尾的合照显影较刻意,不大合现实逻辑。4.小成本随性拍法同特吕弗[祖与占],偷车兜风,失手杀人的情侣如戈达尔[筋疲力尽]。(8.3/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第一部路易·马勒,不敢相信仅是处女作。一部靠惊险的意外事件连成的深沉电影,开场一个莫罗的大特写就迷到了,随后故事朝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关于犯罪与谎言的矛盾,对生死的看法,Miles Davis的爵士配乐更是极具魅力。

1小时前
  • TWY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