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人生电台

剧情片内地2018

主演:苗驰,姜卓君,黄垲翔,

导演:刘博文,

播放地址

 剧照

出走人生电台 剧照 NO.1出走人生电台 剧照 NO.2出走人生电台 剧照 NO.3出走人生电台 剧照 NO.4出走人生电台 剧照 NO.5出走人生电台 剧照 NO.6出走人生电台 剧照 NO.13出走人生电台 剧照 NO.14出走人生电台 剧照 NO.15出走人生电台 剧照 NO.16出走人生电台 剧照 NO.17出走人生电台 剧照 NO.18出走人生电台 剧照 NO.19出走人生电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5 20:25

详细剧情

少年时代喜爱画画的苏见欢,受到广播主播秦朗的鼓励,撮合离异的父母,但却以父亲的新家庭迎来了新生儿告吹苏见欢心灰意冷,赌气给秦朗的电台拨通热线电话说要自杀,秦朗指引苏见欢去到一个天台,并讲述了一个故事,治愈了苏见欢。五年后,原本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电台主播为梦想的秦朗,潦倒落魄,偶然间曾经的好兄弟杜皓辰给了他一个成为“网红”主播的机会;此时的苏见欢正在制作动画专业毕业的短片,她一直在寻找消失的秦朗为自己的动画短片配音,秦朗多年来一直是苏见欢的精神支柱,偶然间突然在网络节目听到了秦朗的声音,燃起了希望,多次联系后,但没想到,秦朗被兄弟情义捆绑,变成了一个恶俗网红,背弃了曾经的梦想...

 长篇影评

 1 ) 生命的温度,来自于相互的救赎

很多时候,孤独或痛苦的我们,都渴望被救赎,殊不知,那些拯救者们,内心也有最脆弱的一面,这个世界,本就是被相对论所挟持着而前行,说不上救赎的先与后,救赎的彼与此。

由芒果娱乐出品,IFG星图影业联合宣传的网络电影《出走人生电台》就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个故事。90后女孩苏见欢,成长在一个离异的家庭,残缺的成长环境让她感到非常的孤单,由此一直在撮合父母的复婚,但总无所成,而深夜电台中DJ秦朗温暖的嗓音,成了她精神的莫大支柱,也挽救了她差点要了结的生命。许多年过去,苏见欢在温暖的成长,秦朗却在行业中沉浮,直到有一天,已经成为毒舌网红的秦朗,又一次听到了苏见欢的声音,他也开始思索自己的人生之路。

不得不说,在众多靠噱头、靠山寨吸睛的网络大电影生态群中,《出走人生电台》是一部相当不同的作品,有温度,更有深度,无论是走心的故事,还是精心的制作,都让人印象深刻。《出走人生电台》是曾执导过《哀乐女子天团》的青年导演刘博文带领原班幕后团队打造的新片,当年的《哀乐女子天团》,就展现出了相当不俗的实力,两部作品相比照,会发现导演很擅长于对非主流题材的挖掘,并将普世价值观注入其中,由此来了强烈的对映衬效果,不仅提升了作品的戏剧化冲突,而且也在巨大的反差中,发出了震耳发聩的呼喊。

至少在《出走人生电台》中,就为我们呈现了多种的困惑,这种困惑,或者来自于太清醒,或者来自于太麻痹,但总有一刻,我们需要照见真实的自己,那或许是乍见之欢的“见欢”,也或许是晴空万里的“晴朗”。整部影片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苏见欢的成长轨迹,当父母离异之后,她跟着父亲同住,虽然继母也会迫于生计,对她偶有嫌弃,但同父异母的弟弟,是她的良拌,她无论是曾经的撮合,还是如今的“凑活”,都表现出一种超乎同龄人的成熟与豁达,这一点,并非大部分人能做到。

同时,秦朗的生活轨迹,更是由浅入深,从神秘到平易,为我们展现出一个身处当今风尚极具变化之潮中挣扎着,他从电台到网络电台之间,身份和主持风格的骤变,反映了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所带给世人的惶恐与冲击,虽然秦朗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迈过了这道坎,算是又步入了更加火爆的红人之列,但怼天怼地中,是否是他真正自我的表达,也不言而喻,在片中,他对于调侃夜班出租车司机之后的自责,也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良心的拷问,正如当下连篇累牍的标题党们,不过是在用噱头吸引人,谈不到任何的媒体道义而言,我们在盲目的追逐中,其实不自觉的流失了很多原本的东西。

在《出走人生电台》中,苏见欢和秦朗,代表了两种“空虚”,苏见欢是情感的空虚,秦朗是事业的困惑。他们所对应的,是我们时感迷惘的一代,在人生中,不断遇到的困阻与挑战。人生总有落魄时,没有谁会一帆风顺到终老,幸而,我们这个世界,并不孤独,当我们坠落谷底,当我们目空一切,当我们痛苦难耐,当我们春风得意,总能在那么一刻的安静聆听中,来追问内心的自己,目前的一切,是否是自己想要,是否是自己情愿。

至少,看过《出走人生》电台之后,战台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们常说一个影视作品是“治愈系”,如今,我们是否可以说,《出走人生电台》属于救赎系呢?这样的影片,从很多层面,都超过了许多的院线大电影,值得向所有人安利。

 2 ) 三个条件

我来说说我为什么给这电影加了一星的原因。

看完这个电影,我给自己立了三个豆瓣打分的条件,只要是中国的电影,只要是满足了这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条,我都无条件的加一星。反过来,对号入座了其中的任何一条,我都无条件扣一星。

不管是一条还是三条,都只有一星,上限是一星。

第一条,片中没有流量明星,小鲜肉和网红脸,就是那种脸像狐狸一样又骚又媚,有人叫这种脸是锥子脸。流量明星嘛,就是那种只有网络热量而又毫无演技可言的面瘫明星。

第二条,片中没有穿越,玄幻,怪力乱神和神仙妖怪,以及跨越时空和失忆;没有天上飞和各种一毛钱特效,没有扣图和替身。

第三条,片中没有植入广告,还没上映就各种炒作和蹭热度,上映的过程中动用各种手段来作假,诸如花钱请水军,粉丝锁场,大规模退电影票,花钱请人在豆瓣刷分等行为。

你问我有没有躺枪的,当然有啊, 超时空同居,我就扣了一星,谁叫你玩穿越的。

 3 ) 轮回的救赎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这句话在去年某个月里出现在我朋友圈里不下10次。一句唯美的话就这么烂大街了,可是当一件事我们在它之前加上“愿”、“希望”、“祝福”等类似的字眼,一般就说明这事90%实现不了。

秦朗很幸运,8年后命运安排苏见欢再次遇见他的声音,重归少年心。不同于的以往网大的喧嚣风格,导演刘博文以电台这个暖心的载体的切入,缓缓讲述了生活在破碎家庭里的叛逆少女苏见欢和人生信条是“坚持坚持再坚持”的电台主播秦朗在8年里的两次救赎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苏见欢和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孩子一样,渴望父母复婚、尝试用一些奇奇怪的方式撮合最后都是尴尬收场。直到看到父亲的再婚的阿姨有了新的下一代,她彻底崩溃了,她质问那个一直说“人生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的大坚果电台,为什么自己坚持撮合却得到这样的结果。想自杀了事的她在主播的引导下来到了所谓最适合跳楼的地方的,下午6:59分,天空灰蒙蒙的好像是在配合她求死的景象,可谁知道下一秒就是城市灯起的时刻。这个恰如其分的灯像是束可以照进内心的魔法,人生都被它抚摸柔软。

其实这种镜头在很多电影中都有出现,有时候总觉得有点恶俗,但对于情绪濒临崩溃的人触动只需要一瞬间,当你想结束自己的时候陌生人一个跟你说的一句“谢谢”可能会让你觉得人间值得。有趣的是,这个“自杀最佳位置”也曾是秦朗走过的,而当时拯救他的是想起有位听众还在坚持问他“如何撮合父母复婚”。突如起来的巧合让我感受到了导演的用心,谢谢你,在你不知道的曾经救过我。

被救下的苏见欢接受了父亲再婚并且接受了同父异母的弟弟,虽然家庭依旧破碎、父母的问题仍然存在,但在度过那次心劫好像这些困难虽然解决不了但也并不是非要解决不可,所以从那之后的她也就活开了。

而救下苏见欢的秦朗好像把运气都用完了,从走心电台主播变成了“氦氪星球”使者,他的声音不再因为走心而有点忧郁,因为在他们“氦氪星球”都是活跃躁动的,易燃易爆好像只有这样才能展现个性。这迎合市场的电台方式帮他赢来了好看的电台收听率、一个个商业通告,但如此优秀的他面对苏见欢的毕业作品却无法帮她完成录音,因为作品太走心,而他已经不会了。

如果这个声音没有再次被苏见欢遇见,氦氪先生大概不知到要到何时才能回归自己的星球。

谢谢你,把我8年前的声音寄给我。

不客气,因为8年前你用这个声音救过我的生命。

谢谢你,用你8年前的声音拯救我父亲的第二个家庭。

不客气,因为8年前你对家庭的坚持也救过我的生命。

 4 ) 这个星球,无人不病

无意中在爱奇艺看到了这部《出走人生电台》,女主清纯漂亮一下吸引到我,本来当一部下饭电影看到,但是意外引起了我的共鸣,原来我们都是孤独星球上小小的一粒

男女主何尝不是再互相救赎啊,从最初女主通过电台寻求到了慰籍,并一步步成长,放下对家庭的执念,在到后来男主被淹没在社会的洪流中浮浮沉沉,却因为女主寄来的一箱磁带找回了最初做电台的初心,找回了自己。 这个星球,无人不病,我们都在与现实环境所抗争,在无数个孤独的夜里怀疑,挣扎。也许有好几次我们已经放弃了希望,但是总有一些不经意的温暖与鼓励重新点燃起我们的希望和斗志。

《出走人生电台》讲的是一个平平淡淡的故事,甚至是一个普通的故事,可就是这份普通,让我感动,也让我产生了共鸣,当下可能不那么好过,但世界这么大,也许某个角落里有人在默默支持着我们。 我们都要加油

 5 ) 当我们谈论青春片,我们在诉求什么?

深夜偶得,躺沙观之而入戏,提笔寥记。

1

很难相信这是一部“网大”----一种被视为过街老鼠的中国电影亚种类。不过换句话说,成天嚷着“大银幕”、“仪式感”的人,又有几个是真的摸过胶片的呢?哪怕从85后开始,也是泡录像厅、租VCD一路走来的多吧。在抖音、快手过剩地生产着视听产品的当下,“电影”的位置到底在哪里?反正我看如今的大量“院线片”,评分还没这部高。

2

既然形式不重要,那么我们聚焦内容。这部影片有一个70分的剧本,和一系列70分(精准调度60,几场妙趣横生的视听华彩加10)的导演,最后可以打80分,标标准准的四星片。为何加分?一因为是网大,考虑到在有限的成本和资源下操作到如此程度的难度;二因为是青春片,一种被近几年国产电影“玩坏”的类型,却生出了不一样的花。

3

这几年有个段子,是说国产青春片=车祸、堕胎、出国出轨……车祸主要针对《致青春》和《左耳》,堕胎主要针对《同桌的你》和《匆匆那年》。有幸的是,这几个东西,在本片里都没有。

私以为,车祸or堕胎,都是在“猛情节”上做文章,企图用故事中的“大事儿”来表现大冲突。然而,反例就在眼前。本人多年阅“日系青春”电影,岩井俊二亦或苍井优不胜枚举。十几年来斗胆总结一条门道:

青春片胜在细节。

我们看《情书》,或许记不得里面某个“大事儿”,而是余音绕梁,心心念念一张借书卡的背面。我们看《坏孩子的天空》,忘记了情节里具体某个片段,却时常忆起两个男孩怪怪的笨拙地骑单车的镜头。

一部电影,不一定是依靠其中某个“猛然”的事件来榨出情感。私以为青春片尤其如此。依然十年没再看《蓝色大门》,但陈柏霖对着游泳池大喊的台词却能立马吼出来。

出走人生电台,显然是在细节上用力的电影。除了一个假自杀(我相信任何观众都能知道显然女主不是真要跳楼),根本不能算“事儿”,其他的,使劲的地方,全在细节上。

4

另一个深层次的批判,是针对“车祸堕胎”类国产青春片,暗藏其中的扭曲价值观。无论是《同桌的你》or《匆匆那年》,我们都能看到“十年后”的一群穿华服开宝马的有钱人。他们在高中时都是平头百姓子弟。这里面暗藏着一个很可怕的东西:电影主创们作为“先富起来”的阶级跨越成功者,他们莫名其妙的优越感被流露在电影中。

也就是说,他们始终有一种“我现在站的更高了”的态度,去看过去,那曾经贫困的时光,用阶级、地位、财富的目光,去审视这个世界上最纯真的东西之一:青春。

本来,把纯真拿来消费,就已经很不纯真了,还要让一些绯闻缠身的不纯真的演员去故作纯真的样子,这种不负责的消费就是大多数国产青春片的原罪。

这就很扭曲了。于是我们看到一些莫名其妙就无病呻吟的角色,一些得不到恋爱、荣誉就很愤怒的男性角色,一些当了biaozi还忙着立牌坊的女性角色……

我们不是不要去讨论社会的残酷,而是作为一部青春片,也就是以少年人为主角的电影,我们要以一种青春的视角和态度,去真挚、诚恳地讨论那些残酷的事情。

说白了,要天然。不要成年人高高在上的姿态。

而发自女主视角的,对自己能让父母重婚的天真幻想;亦或是,发自男主视角的,对高速膨胀的文娱行业的一厢情愿;以及他们两人,连面都没见的爱情…这便是从少年人自己的视角出发的,一种“天然”的,青春片应有的,对“残酷”的态度。

5

写到这里,才搜索发现,原来这是一部主创团队基本90后的作品。

惊讶了两秒钟,然后微笑了。想来也是必然,若非“自己拍自己的青春”,怎么可能如此精准地,以少年人的目光切入?

我也是90后。我一向的观点,60-80后这三代人太忙,要说的太多,急着表达,反而说不清。相比90后,更加纯粹,用老一辈的话来说就是“过上好日子”了,90后也经历了网络时代最初的言论自由疯狂,我相信90-94年生人到如今没再有那么多急着去喷涌的话。

这么一想,很多东西,其实就在我们90后自己心中。就像十几年前,下了晚自习,回家路上用MP4偷忙着看《NANA》的我,思索着哪一天中国能拍出这样的作品。那些时候,那些情感,一直都在那里。只是各种原因,很少有出走人生电台这样的电影,帮我们表达出来,罢了。

PS:若此片银幕上映,必然买票支持。

PS2:两位主演的表演也值得特别一赞。或许仍有网大期待值低的缘故,但的确,两位主演至少能够明显感觉出是走入了角色,演绎了角色,而让人忘了他们偶像或者艺人的身份。这才是电影表演嘛。就是让观众忘记你这个人,而全然记住这个“人物”。兹呲两位主演今后接更多的靠谱角色~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6 ) 当孤独的灵魂相遇,孤单便只是一个形容词。

有一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电影预告片,色调日系清新,最关键的是里面放的插曲是我很喜欢的《Photograph》,片名叫做《出走人生电台》,刚好去年还看过这个导演的《哀乐女子天团》。这次不再是讲几个活泼小女孩儿在殡仪馆唱歌,而是关注了更加安静、缓慢的电台故事出走、人生、电台,都是孤独的东西。

深夜窝在沙发里看了这一部电影,看完了整个人有一种酸涩感,也可能是借助了酒精的作用,融合了一种看见了自己的无奈,发生了联结的感动。很适合在深夜,当你忙碌了一整天,或许这一天你过得很充实,或许这一天你过得很糟糕,总之当你回到了一个非常私人的空间,卸下所有在生活中需要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版本的你,赤着脚,去以一种赤裸的状态体会。

电影用了我很喜欢的章回体,三段式,每一段的故事都相对完整,每一段故事中都

至少有一两个细节能够让你发现导演的烙印。接下来我想用电影里每一个章节的名字为段,写一写我个人的见解。

一、七点以后的电梯关了。

为什么说是七点以后的电梯关了?是否跟电影开头女主角闹着要自杀有关?我带着疑问进入这个故事。我发现女主角苏见欢就是少年时代的我们,那个时候我们有些自我,也有些…中二,在自己尚未成形的世界里做了一些当时认为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会为自己的某个目标执着努力,甚至不讲道理地去坚持。就像苏见欢,伪造一眼就能看穿的病历单,想要阻碍母亲相亲;或者听了广播的启发,设置了一个想让爸妈独处进而复合的局;想尽办法为难妈妈的新男朋友…当然,这些成年人看起来青涩的手段,会让这样一个小女孩儿,苏见欢,如此活灵活现。我眼前甚至出现了学生时代,那些古灵精怪的小丫头们。她们任性、张扬、自尊心极强,又极易受伤害。就像是有着鲜艳羽毛的小鸟,一面灵动活泼,一面脆弱易折。苏见欢就是这样的女孩。想要维护自己的家庭完整,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努力,却不知道有些事情无能为力,大人的世界的规则并不像自己的世界简单。所以她只能幻想爸爸妈妈能在家里一块儿跳舞,这也是这部电影里第一个让我为之惊艳的视听华彩,也足以窥见导演的个人烙印。在这之后,苏见欢获得了小小的胜利,击退了妈妈的小男友,但遭遇了第一次滑铁卢。一直在她心中无比高大的爸爸,组建了新的家庭,并且马上有了新的成员。这时苏见欢的内心遭遇了一次崩塌,这是她十几岁小女孩世界观的一次碎裂。这时她会想到什么呢?她想到了她年轻的认知里,最激烈的方式,自杀。把所有的怒火和不甘发泄给那个陪伴她很多夜晚的电台。这时,是电影里的男主角,电台主播秦朗,与少女苏见欢的第一次交集。通过电波,一个正在哭泣的灵魂与另一个曾经破碎的灵魂相遇了。原来秦朗也有相似的经历。同一个地点,两个无处诉说的人,在城市里游荡到了最高处,孤独的凝望眼前的城市。与其说是这一场城市灯火拯救了苏见欢的生命,不如说是两个孤独的人相遇,他们不再孤单了。七点后的电梯关了,七点后的她被救赎了。写到这儿,我特别心疼秦朗。苏见欢是幸运的,她在这个至关重要的时刻遇到了秦朗,而秦朗,再上一个破碎的时刻,只有他自己。

二、直到世界尽头。

这一章主要讲述秦朗的故事。秦朗在上一章的形象无比高大。一个受过挫的电台主播,拯救了一个少女的生命,谁听都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但是在这一章,秦朗的困境丝毫无遗的展露在观众面前。如果说苏见欢的经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产生共鸣,那秦朗的故事,或许是你,是你身边的朋友,是以前的你,也有可能是以后的你。他从怀揣着电台梦想,到去录音棚里混时长,就为多赚那几百块,讨薪不成还随手顺走桌上的盒饭,这是极为真实的刻画。无数人在呼唤着不要成为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而大多数却也进入了类似于秦朗的处境。无论是迷失了也好,主动选择也罢,总是有很多人陷入“理想不可得”的漩涡。所以现实是,我们高呼着理想万岁,低头继续赶在deadline到来前,完成下一个策划案。理想很沉重,沉重到可以为此付出全部青春,也可以为此一败涂地。所以在机会再次到来之前,秦朗决定抓住,成为了网红主播,也与自己当初的理想开始背离。他吐槽着曾经给过他灵感的出租车司机,也说着各式各样讨巧媚俗的话语。当初的不适应,被兄弟一句“做饭的必要条件是胃口,是饥饿感”所抚平。而这种在营销策略上百分之百正确的理论,是否又能运用到初心上?我觉得不能,至少在这个区间,逻辑不能代表初心。然而不得不承认,现实是,只要你愿意弯腰,他就不会亏待你。所以这样的矛盾就像氧气一样散布在每一个城市的角落。每一个正在打拼的年轻人,每天都在这样的矛盾中摇摆:社会规则与赤子之心,人性善恶与美好心灵。这一章会让人觉得隐隐有些压抑,因为秦朗的经历可能会刺痛你,可能会让你突然觉得,啊,原来他就是我。值得一提的是,灌篮高手的主题曲,让我想起了很多年前关于湘北的梦想,那个梦想是美好的,永远热血充满希望的,想到这里,便多了一丝安慰。

三、光声年少。

这一章两人终于相遇了。其实不论是从剧本的角度来说还是从情绪的角度来说,苏见欢与秦朗,这两个七年后依旧被现实磨砺着的人,也该相遇了。苏见欢看到弟弟在重组的家庭里重蹈覆辙,看到父亲的角色再次崩塌,她再次幻想自己能靠在一个真正能带来慰藉的人身上。秦朗在综艺节目里遇到苏见欢,认出她的声音,却没有办法再次帮她一把,为她的毕业作品配音。苏见欢彻底搞砸了一切,准备离开。这时来到了电影的最高潮,秦朗收到苏见欢寄来的磁带,里面每一盒都是自己曾经的电台节目。秦朗配完了苏见欢的毕业作品,并送给了她的爸爸。接下来是我认为全片最为惊艳段落,类似于《爱乐之城》结尾的蒙太奇,苏见欢在毕业作品里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弟弟的“完美生活”。开开心心长大,遇到自己的第一场初恋、顺利完成毕业展,爸妈为自己骄傲…这一切都是苏见欢对弟弟最美好的祝福。看到这里,我开始欣赏苏见欢这个女孩儿。她从青春期到成年,都以一种近乎浪漫纯真的方式,守护着一隅她所得不到的梦想:完整的家庭,并用一个破碎的她去守护弟弟一个完整的童年。她做的每一个选择与决定,都带着美好的愿景。最终她决定离开,来到了当初想要跳下去的27楼,遇到了秦朗,两人再次相遇,再次等待城市灯火,故事结束。

结束得刚刚好。

想到一句话: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带着一份酸涩和感动,结束在应该最美的时刻,电影以余味定输赢。至少我相信,在这个天台,两个伤痕累累的灵魂,不再是孤岛,当初分别站在顶楼选好位置的人,也不再是独自一人。

 7 ) 青春

从编导到演员基本上都是90后,这个故事里是他们对刚刚过去的青春做一次回望,透明、清澈、有一点忧伤,没有60后、70后、80后创作者喜欢的强情节,车祸、堕胎、出国,不存在,单亲家庭的女主奢望父母和好便是她的奢望,与时代略有些格格不入的男主发下脾气便是人生的意外。高高的天台,走上去,看到的是雾霾中的CBD,雾散了就会下来,雾霾只是一时的,人生却是一世。

 短评

我觉得很不错这个节目,它是一种励志的,很有梦想的,可以说是网络电影精品化的代表,终于有起色了,欣慰

5分钟前
  • 梦屿千寻
  • 力荐

还是很感人的

9分钟前
  • 小L│梵高的向日葵。
  • 推荐

能看到这样的网大真的很惊喜,多打一星鼓励一下。以及,有钱人家的小姐就别嫁给出租车司机了。

12分钟前
  • 严箫玉
  • 推荐

全五星好评,工整、走心又不缺探索。比那些《路过未来》之流好太多。请给我来一打这样的中国电影。

16分钟前
  • Lcy
  • 推荐

国产片看着不尴尬,我就谢天谢地了,画面构图超棒,主播生意好听

19分钟前
  • 一可
  • 推荐

保留了一种文艺的骨气,却丢失了叙事的能力,两星鼓励吧。

23分钟前
  • 花大叔爱电影
  • 较差

7.5 四星鼓励吧

25分钟前
  • 海市蜃楼
  • 推荐

跳着看了 摄影现在是我偶像

29分钟前
  • 宋丹丹
  • 推荐

节奏和内容都安排的不是那么满,这种留白的力量在国产电影不多见

30分钟前
  • 可风
  • 推荐

还不错的片子,演员演得让人舒服,包括配角们。镜头也很好,剧情节奏也不错,好片子被埋没了。

31分钟前
  • 大胃
  • 推荐

这是我看过最精良的网络电影了,挺不错的,而且代表网络电影在湖南台放映,可以的,大大的支持。

35分钟前
  • 等下雨
  • 推荐

质感比故事更重要的一个网大时代…

36分钟前
  • cheese
  • 还行

很文艺,风格跟一般网大差别蛮大的。但是节奏叙事和表演上还是要继续努力呀

37分钟前
  • 影子的影子
  • 较差

芒果娱乐凭其雄厚的资源和品牌优势力推的网络电影,出走人生电台必将成为网络电影精品中的精品。

38分钟前
  • 花之君子
  • 推荐

抄全世界的剧情,不太好

42分钟前
  • 水没治愈宝
  • 较差

声音处理得不错

45分钟前
  • 太阳下的游魂
  • 力荐

又有多少人能坚持最初的自己呢?

49分钟前
  • 芒果番茄蓝莓汁
  • 推荐

出走人生电台作为第一部登上一线卫视播放宣传片的网络电影,果然没让人失望,看来这是芒果娱乐进军网络电影的一大信号啊😄

52分钟前
  • leo的小巴
  • 推荐

找一个坚持的理由,漫漫人生才不怕迷路。

56分钟前
  • missufinally
  • 推荐

我和苏见欢一样在不健全的家庭中成长,非常理解她当初执着父母复合的坚持,第一幕落泪是7点天台的场景,第二幕是无声的毕业作品,秦朗的心理活动演绎得很到位,很幸运在周末看到这么舒服的演员,结局很平淡,却也很顺理成章。感谢这部时时处处走进我心里的电影,也感谢大坚果的坚持坚持再坚持

59分钟前
  • INFP靖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