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日子

剧情片美国2005

主演:迈克尔·皮特  卢卡斯·哈斯  艾莎·阿基多  

导演:格斯·范·桑特

播放地址

 剧照

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2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3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4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5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6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3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4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5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6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7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8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19最后的日子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1-07 20:51

详细剧情

布雷克(MichaelPitt饰)一个通身充满忧郁气质、内心敏感纤细的音乐人。商品社会和都市喧嚣已经让他精疲力竭,他从大都会逃脱,躲在森林中的别墅。穿着怪异的他每日喃喃自语在林中穿梭游荡,荣誉和金钱,地位与名望在这一刻全部失去了意义。即便如此,周遭的世界仍不断侵犯着布雷克最后的领地。朋友、经纪人、录音室、陌生人……你来我往,不绝如缕,而真正有几人关心布雷克内心的嬗变?几日的独处后,布雷克独自在地下室演奏最后一支曲子,随后仰望天堂,不再回还……

 长篇影评

 1 ) 你们都要回转,回转成孩童的样式

一个人的世界,也是很多人的世界,现实和虚构相交融的世界,又寂寞又美好。

或站或坐,或静或动,一个人的沉浸,很幸福也很可怕。幸福的是可以超然物外,可怕的是给自己画上了句号。nirvana本来是个美丽的名字,有美好向上的愿景,即使导演在这里说的不是Kurt,只是某种人某种状态,依然很美。仿佛在生命的尽头又回到了孩童的样式,纯纯的好和纯纯的坏,纯纯的极致。极致的东西都有一种让人心碎的美,有时只是一种恍惚,恍恍惚惚就已经走到悬崖的边上。

音乐不多,而很美,不一定非要把它和多少多少大制作大手笔作比较,它能让你产生共鸣,不一定在某个特定的年龄或者某种特定的阶段,喜欢摇滚的年代可以过去,某种旋律却可以在每次听起时毫无意外的重新让你沉浸,喜欢就是单纯的喜欢。

“将来你们都要回转,回转成孩童的样式”。非常喜欢最后一幕,赤条条的灵魂离开身体安然地向上而去,向上而去。是向上,而不是向下。

 2 ) 《Last days》与范•桑特的事件结构

范•桑特(Gus Van Sant)在这部影片里试图展现Kurt自杀前最后几天的心理状态。看来他喜欢给自己出难题,咬着笔尖冷静地分析,然后不慌不忙的把结果讲出来。他就是这样成功的导演了《大象》,冷静的长镜头跟拍和看似安静的影像中蕴含的张力使得一个简单的故事变得极其不简单。
布莱克从戒毒所跑出来,自言自语着“I can’t do anything”,回到这个令他无法适应的世界,他已经无法与他们进行沟通,即便他才华横溢,他试着逃避,痛苦只能随着音乐宣泄出来。
Michael pitt 的音乐很棒,《梦想家》的配乐里也有他的一首《hey,joe》,唱腔的确很像柯本。
范•桑特的叙事结构很特别,即对于同一个事件他会利用几个不同的视点来表现,不过这不是一种时间和空间上的事件的重复,而是一种解构、一种裂变,它利用了多个人物(摄像机)的视点(pov)来尽量完整、全面、立体的表现事件本身,在此基础之上,在这个看似重复的事件之上,我们会得到一种新的认识,这使我们冷静起来,就像是在转着圈打量博物馆里的艺术品。这时,电影的时间不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完整的立方体。而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空间关系之间的前后对比,让我有了一种新的奇妙的体验和发现。
立体主义绘画理性的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主张不从一个视点看事物,把从不同的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诸于画面,从而表现出时间的持续性。我不知道能不能把范•桑特的这种处理方法说成是时间的立体主义或者影像的结构主义,不过二者确实有相似之处。

 3 ) 《最后的日子》:幸亏只是神似


有时候一件小事就会让我莫名其妙的愉快起来:可能是在要洗的裤子口袋里发现了皱巴巴的十块钱;可能是lomo的卖家二话不说的给我换了新的相机;可能是在剧场里发现其实二楼的座位也很不错;也可能是突然发现,原来学校超市门口不只能买到烂大街的碟。当然,这个烂大街并不是强调烂,而是说诸如《十七岁的单车》这种在任何碟店都可以看到的碟。其实简单说就是,我买到了嚷嚷了一年的《最后的日子(last days)》,在学校超市的门口。当然,也可以把原因归结为大连的盗版碟市场太不够与时俱进了。
可是,这个我期盼了一年的电影却让我在看的过程中饱受折磨。首先是因为我知道电影的结局。这个事情实在太难过了,我明明知道主角最后自杀了,然而我又非常好奇导演会怎么表达他的死亡。然后当我大气不敢出的看完沉闷的90分钟之后,我发现导演也是歌迷,他让他赤条条的脱离肉体,他是向上走的。所以导演和所有的歌迷一样,让自己的偶像走上了天堂。你知道我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有多郁闷么。
片尾字幕中几次提到kurt cobain:灵感来自于kurt cobain最后的日子,纪念kurt cobain。当然,导演有权利不承认主角就是被神化或者被“俗化”的cobain。电影中的主角叫blake,有着和cobain神似的长发的black。我承认,我这个不那么忠实的grunge fan在看到主角那头长发的时候还是忍不住激动了一下,当然,这种激动在看到长发下的那张脸之后立刻烟消云散了。没错,他的确不是cobain。纵然这部电影和cobain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的确是一部沉闷的电影,通篇充斥着长镜头,固定机位长镜头,长镜头跟拍。而且,这些长镜头几乎都是对准主角的,而当镜头转向其它人物的时候,画面便以一种正常的速度切换着。那些对准blake的超超超长镜头一次次的考验着我的耐性,甚至,当我看到镜头中那个佝偻的身影的时候还曾想,如果通篇只有一个镜头又会是什么效果呢。
有人说,这种长镜头会带来两个效果,一个是使观众沉入其中,随着那个蹒跚的背影喃喃自语,一个使迅速的抽离开。我不属于任何一种。我看这个电影的状态是,不断地和自己较劲。一方面我在午夜十二点多对着本本的显示器不停的打瞌睡,另一方面是我不停的告诉自己,看完吧看完吧看完吧。于是我就这样把它看完了。
电影的名字叫做最后的日子,于是,整部电影都在讲述主角——导演说不是cobain——自杀前最后几天发生的事,都是些平淡的琐碎的事情。我们可以从其它人物的行动中知道一些主角的生活片断,他的妻子不理解他,即使他才华横溢;他的乐队成员想要离开他,乐队经济上出现困难;他从戒毒所逃了出来;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女儿。而电影的主角,自始至终没有任何情感的发泄。我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个佝偻的背影,行动迟缓,不停的自言自语。从他零星的语言碎片中可以知道,他对世界对自己的茫然。然后是他回避人群,不会与人沟通。最后他自杀了。
这是我看到的故事,或者说,不是故事,而是状态。一个灵魂已经游离在肉体之外的人的状态。这状态就和电影一样的平凡而沉闷。
我仍然固执的认为自己是在窥探cobain的last days,所以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喜欢这部电影。我承认自己是把cobain神化的那类人,所以当我看到那个游走在电影中只有状态没有思想的blake的时候不由得深深的失望。但是转念,cobain最后的日子到底是怎样的,大概,每个人都可以是心里那出戏的导演吧。
电影中音乐蛮少的,不过值得一听。本来我以为会听到All Apologies或者I Hate Myself and Want to Die,但是没有,不知道是不是刻意的在和cobain划清界限。不过,最后的那首death to birth听起来还真像cobain的歌,Michael Pitt弹吉它的样子也确实令人激动。

Ps.看一个评论说这部电影的节奏和gus van sant的另一部电影《大象》和相似。所以我这个只知道看电影却记不住电影的人决定今晚重温下《大象》。

 4 ) 流水账

<Last Day>树林中隐隐自语地走着 脚步拖沓

在溪流边孩子气的撒尿 获得国王般的成就
都是流水账 脏兮兮的电冰箱 麦片粥牛奶香烟电视节目音乐ML

乐队的成员抱怨房子阴冷
乐队的成员说要去学开喷气式飞机 谁知道这是不是胡诌的借口

乐队的成员对他很失望对他不满甚至可怜他

 

谁能指望人都是活在镁光灯下的光鲜亮丽
  
粗大的毛孔 因为抽烟而熏黄的指甲 油腻的发丝
  
没有理由不需要理由
  
也许他是不妥协商业侵蚀选择自戕
  

也许仅仅是当天吃的早饭喝的麦片粥有些许异味 心里不爽

 

那时候借碟看他最后一场演唱会

他的嘴唇贴近麦克 身上披挂着一件邋遢毛衣

不大的舞台 上面的烛光 是不是都是他自己一手安排

 

当时我们在辅导班下课回家路上 天寒地冻 会不着边际的对他盲目崇拜

那些嘶吼的吟唱 随意别在耳后的头发 和女儿同步的惬意哈欠

发完这些梦这些牢骚 不失时机泛酸的鄙视一下哪个哪个数学打了130多的某某

接着对自己不到150满分零头的数学卷子白了少年头

 

就是喜欢Gus Van San的长镜头

拖啊拖啊没有波折的就到了悬崖边边

就是看到在地板上的他 例行公事的POLICE 电视上的报道

 
这才是流水账的生活本身
  
无关其他

当他是陌生人或那个哼哼着"my girl,my girl,don't lie to me.tell me where did u sleep last night"的柯特都是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

 5 ) 我就是来扯扯~

放了整一年.终于还是把它从我快爆的硬盘里揪出来看了..
Gus Van Sant我不多说了.不爱听什么人给贴上"小众"的标签.没劲.就是觉得挺好的挺冷静的镜头.没了.还是说Last Days吧..
其实.这也不是真的Kurt Cobain.也不是要说摇滚歌手.跟Nirvana也没甚大关系.它就是拍了一个人.他死了.就是这么简单.Michael Pitt这个瘦子.几天没洗脸,穿的乱七八糟,架着个肩膀,一副嗑药嗑到快死的德行.他嘟嘟囔囔的说些没逻辑的语言.他不要见人,像幻想自己会见光死的神经病.就在拨拉着吉他哼哼着唱歌的时候貌似活过来那么一会.
一个半小时的死亡过程.Black死的也算漫长了.看他这么死着一直也没什么太大感觉.反而是他唱歌时候活过来那么一小会让我突然很难过.琴弦也断了.他赤身裸体的离开了他的身体.还有没有在没头脑的嘟嘟囔囔..
电视上放着他死掉的消息.挺官方的话.他的身体就躺在那小房子里.独自的.没给人什么准备的.好像倒也不是很凄凉.电视新闻在继续.那些几乎忘掉了他的人们得知他的死讯.他似乎又活了..
我在想.死这个过程要用掉多长时间.要是有一天认识自己的人都死掉了.也就跟自己死了没什么差别了吧.没有人知道我是谁了.没有什么可以拿来参照我还活着.又或者哪一天脑子哪里的血管爆掉了.傻了.得到拥抱也不再感觉到温暖.那也就是死去了吧.剩下的也不能算是活着.就是慢慢等着在这个死以后再彻底的死一次.
我突然想.Black说的没头脑的话他自己听得懂的吧?嗯..好像也说不
准.像这样迷迷糊糊的死掉了好像也没什么不好.和死比起来.见人才更让他觉得慌张.大概没想过也没来得及害怕.死就来了.确实也没什么不好.
在Michael Pitt的无辜脸上我什么也没看到.就好象他没活过.也没有即将要死去.算了.就扯这些吧.已经挺扯的了..

 6 ) 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四月是我很不喜欢的一个月份。因为每年这个时候,大小酒吧里就会有好事之徒用蹩脚的英文唱“强奸我”,打开常看的音乐杂志,发现它们被悼词填满,整个国度虚弱的摇滚热情集中在这个月或者说5号前后这几天死灰复燃——更可悲的是,这只是个仪式。死亡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一个人看穿了生是无意义的,享乐和受苦都无意义,那便可以去死了,这很自然。可是死后仍被人紧抓不放,哀怨者有之,痴缠者有之,八卦者有之,估计柯特·科本泉下得知必定要大骂傻逼了。

    美国人民也终于有所表示了,就在科本去世十年之际。最早听说这个消息,我们以为加斯·范·桑特会拍一部类似《大门》的传记片出来,对于这个题材,还真不敢太过期待。后来就听说片子出来了,《电影手册》把2004年度十佳第一名给了它,但我仍然怀疑它会比《灿烂涅槃》给我们更多。这就是我呀,你可以笑我,在大家拼命地科本科本的时候,我是故意要忽略他,遗忘他。巧合的是,今年四月,偶尔去DVD市场闲逛,没有看到一张中意的碟,偏偏看到了这部《最后的日子》,简直像是天意。我必须承认,这电影超出了我的想象。同时,我也乐意羞愧地坦白:长久以来我喜欢穿牛仔裤匡威鞋,不是为了别的,是为了科本。

    是的,我承认,尽管那么多人早把他说俗了,但我依然迷恋科本。这部电影不但重启我对他的遐思,而且把我推向一个难堪的境地:又开始思考生命是什么,而思考的结果是——不可避免地,我又陷入羞愧、沮丧、失落、绝望的漩涡里。导演是模棱两可、欲说还休的:一方面并不用柯特·科本的名字,似乎要尽量和他脱离干系;另一方面又点明是纪念科本,主演迈克尔·彼特的装束也活脱脱一个科本再世。甚至在情绪上也是克制的,布莱克没有哭泣,也没有拿头撞墙,我设想中那一枪的灿烂鲜血也被他回避(连枪声也回避了);最后一段的处理倒是颇为理想化,布莱克死前听到了天堂的仙乐,死后他的灵魂登上了天梯,顺利涅槃(在这一点上导演和普通歌迷没两样,我们都认为那人去了天堂)。但那凉飕飕的疏离感却始终不散,将我的心牢牢攫住,那种感觉,仿佛生命的终点就在眼前。我坐在椅子里起不来,就像好久不吸烟猛抽两口,整个人软掉了。

    整个电影没有什么特别言之有物的东西,不过是记录了一个人自杀之前零散琐碎的事情,可以说能凑够一个半小时简直是个奇迹,但喜欢是没有办法的。不说别的,单说主人公佝偻的身躯,没有明确讯息的喃喃自语,表情稀薄的面孔,那种机械僵硬的身体语言流露出的神经质,这些虽只是简单的表征,但已经让我着迷得不行。在我心目中,一个真正有灵魂的人,一个被形而上的痛苦折磨的人,应该是这样子的。

    作为一个乐迷,本来是希望从中听到Nirvana的歌曲的。如果我来拍,甚至会把一整张纽约不插电都放进去。但事实是,即便导演没有这样做,效果也还是不错的。尽管Pagoda,The Hermitt,Mirror/Dash这几个名字我一个也不认识,而Michael Pitt等人也不是专业歌手,然而他们的创作真的很棒,特别是Michael Pitt那首《Death To Birth》,懒散、绝望的腔调像极了科本。电影平淡中制造曲折的方法是打散了时空顺序来叙事,你会发现前边出现过的场面,后面会再来一次,只不过镜头换成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讲述,或者把前边的故事多延伸一点,让你知道多一点细节。于是,前边被当作非叙事体内配乐的,到了后边就成了叙事体内配乐。《Death To Birth》就是这样的情况,第一次听见只把它当作背景音乐,而第二次时才发现是布莱克唱的,由浅吟低唱到撕裂性爆发的经典套路中,虚妄的平静被真正打破,随后“铮”的一声拉断的琴弦使痛感蔓延到再也无法收拾的程度。

    音乐上最大的神来之笔应是用到了地下丝绒的《Venus In Furs》,这是一首经典到没得说的阴暗民谣,甚至有一点圣歌的意味,我毫不怀疑所有人都会被它深深吸引。“我累了,我倦了,我可以睡上一千个年头……”这样的歌有一种催眠的效力,使电影陡然间暧昧而迷人起来,而这歌词不也正写照了将死之人透彻的淡然和坦然么?我愈发觉得死是不需要深刻理由的,正如人活着也是没有深刻理由的。生命不存在什么重大意义,之所以一直苟活,是为了知道何时可以从容赴死,当这个答案在27岁上找到了,那就意味着省得去遭那几十年的罪了。想透了这一层,对生命也便没有了留恋和不舍。

    绝望,是那样一种适合于沉溺其中的情绪,再没有比它更好的了,因为它符合人类孤独的天性。我极为珍惜这种体验,但要跳出来把它说清楚,却注定是白费劲了。有感觉也好,没感觉也罢,它早就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里面了。

 7 ) Gus Van Sant 的新式悲剧

        电影虽说是从Kurt的自杀得到的创作初衷,但是电影没有出现关于Kurt的任何暗示,也没有试图通过语言来解释为什么要自杀。导演使用缓慢的节奏,超超长的镜头,还原主角自杀前发生的一点点不值一提的事情。主角仿佛陷入一种精神困境,神经恍惚喃喃自语,躲避周围需要面对的人。我们只能通过他周围的人,片面地了解他现在所处的状态:乐队成员想要离开他,并且乐队中出现了经济的问题;他的妻子也许理解,但并非完全支持他对摇滚乐的热爱;他无法同自己的女儿交流;朋友对他漠不关心;他要找的一个女人已经离开了原来的地方。然而我们无法,或不能根据这些事情来断定他自杀的原因。我们如何超越表象而深入一种无法体现的真实,又如何根据影像来进行合理的精神分析?一个人死了,就永远是个谜。

      影片结构与《大象》相似,但是它并不是想从各种角度重构当时的场景从而给观众一个全面的视角,而是从电影已经反映的现实中重新或再一次推动内在情感的运动。电影的长镜头特色非常突出,而且两段音乐的使用完美的配合镜头的长度,烘托出主角内心的痛苦绝望。电影歌曲没有使用Nirvana的音乐,我留意了片尾的Music,几乎都是电
影男主角的原创歌曲。尽管我听过的Grunge不是很多,但感觉上电影中那一段独唱很有Kurt的味道。

     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受到东方电影的影响,长镜头和固定机位运用很多,但是却达到一种不同的艺术特征,他没有过分突出固定长镜头的隽永安详的气质,他通过一种哀伤的节奏复苏了西方古典悲剧的内涵。这种深沉和痛苦积压在电影缓慢的情节之中,结尾没有爆发,而是慢慢消解。GusVanSant通过自身的风格发展了一种区别于东西方悲剧特色的新式悲剧,或者也可能是东西方悲剧特征的结合。

 短评

看在科本面子上给两颗心吧

9分钟前
  • 七八九十
  • 较差

看得太压抑了

14分钟前
  • Peggie
  • 推荐

没有想象那么好

16分钟前
  • Kreuzberg
  • 还行

我也曾迷茫如此这般~~

20分钟前
  • 淡定哥走路带风
  • 推荐

chaos.

23分钟前
  • |
  • 推荐

因爲完全不知cobain是誰,可能無法深入體會感受,單從純粹電影來看,那些長鏡頭停滯得讓我有點喘不過氣,這是否就是last days的感覺.後勁很足,越來越壓抑.客觀來説可以給四星,只是如此絕望的電影實在不適合推薦.(在最後我還是客觀地給了四星)

27分钟前
  • l.m.
  • 推荐

音乐真好真好真好。

28分钟前
  • Rach
  • 还行

节奏缓慢,情节琐碎,几乎毫无看点;但摄影及声音剪辑充满魅力,结果是哪怕对非乐迷来说,影片都充满了死亡的腐朽之味,成为一场令人难忘的濒死体验。哀悼Cobain。

30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cobain

32分钟前
  • 29.
  • 力荐

柯特·科本的最后日子用朱自清一句话就概括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片子和[大象]还是有对比参照价值,但是没有那么多刺,很多“无意义”的段落情绪非常好。

33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他终于死了

36分钟前
  • 杨小羊
  • 较差

盖瑞+大象+kurt

38分钟前
  • 推荐

Kurt Cobain

40分钟前
  • redlunch
  • 还行

也许是我看得没耐心

45分钟前
  • 若汐
  • 还行

我心中的KURT

48分钟前
  • Wendy. Q
  • 较差

从头到尾都有一种腐败将死的感觉。柯本死的太早。为何不直接拍柯本要用这个隐射呢?

51分钟前
  • 七十三
  • 还行

我觉得很棒!实验性质的电影和安静的能让人睡着的长镜头才是对柯本最好的纪念吧也许。我真想让时间停止在练习房里自弹自唱的那一刻。

55分钟前
  • ArenA
  • 推荐

。。。

57分钟前
  • 法克玛勒格彼得
  • 较差

最后他想死吗

59分钟前
  • vii07
  • 还行

不喜欢Gus Van Sant的完全没有必要看这个片子。

1小时前
  • 蝉鸣知了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