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教育

剧情片美国2018

主演:科洛·莫瑞兹,萨莎·莱恩,詹妮弗·艾莉,小约翰·加拉赫,福勒斯特·古德勒克,奎恩·谢法德,斯宾塞·李斯特,艾米莉· 斯凯格斯,艾萨克·吉·索尔斯坦

导演:戴思睿·阿卡万

播放地址

 剧照

错误教育 剧照 NO.1错误教育 剧照 NO.2错误教育 剧照 NO.3错误教育 剧照 NO.4错误教育 剧照 NO.5错误教育 剧照 NO.6错误教育 剧照 NO.13错误教育 剧照 NO.14错误教育 剧照 NO.15错误教育 剧照 NO.16错误教育 剧照 NO.17错误教育 剧照 NO.18错误教育 剧照 NO.19错误教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0 00:23

详细剧情

“超杀女”科洛·莫瑞兹携手萨莎·莱恩参演《卡梅伦的错误教育》(The Miseducation of Cameron Post,暂译),戴思睿·阿卡万自编自导。影片根据艾米丽·丹弗斯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同性恋少女卡梅伦(莫瑞兹饰)的成长历程。青春本疼痛,而挫折历练却让卡梅伦不断成长。

 长篇影评

 1 ) 弯的有方法能掰直吗?

那些黑暗岁月中同性恋矫正治疗的罪恶,死去魂灵的伤疤,依旧触目惊心。

1954年6月7日,图灵永远闭上了眼睛。

两年同性恋矫正治疗,终于让他不堪受辱,吃下涂了氰化物的苹果。

他原本以为牺牲或许能换来些什么,只是四十年过去,同性恋的处境并没太大起色。

©图灵,人工智能之父,同性恋

[错误教育]发生在90年代。

讲的是同性恋矫正治疗,卡梅隆是个拉拉。

若不是在车内和女伴耳鬓厮磨被撞破,她可能永远不会去同性恋矫正中心。

©车内和女伴亲热的卡梅隆

虽然90年代的同性恋矫正已日暮西山,她也并未遭受图灵那般折磨,

但即便是最温和的矫正,也让卡梅隆歇斯底里,且对于性向扭转,毫无效果。

©受不了的她给家属打电话欲要离开

影片末了,她从中心逃离,同时明白个道理——

同性恋不是疾病,矫正纯属放屁。

只是多年前,那些抱同样想法的同性恋远没这般幸运,太多本该鲜活的人生被同性恋矫正治疗所腰斩。

是图灵,也是黑暗岁月里所有同性恋的一言难尽。

罪恶开始于1899年。

一次关于催眠的学术会议上,德国精神病学家施朗克·诺茨宁声称借助催眠操纵了个男同的性冲动,重燃其对女性的欲火。

早前,诺茨宁专攻的是超心理学,即所谓的气功和心灵感应,这次不过是江湖术士又一次临场发挥。

只是认知尚浅的年代,的确唬住了所有人,会上引发了激烈讨论。

诺茨宁虚荣心获得极大满足之余,绝不会想到自己吹的牛竟给同性恋群体带来了百年浩劫。

©艾伯特·冯·施朗克·诺茨宁,首次提出同性恋可以转变正常

而诺茨宁那会,大众认为同性恋就是娘娘腔。

就像1912年的电影[矿工阿尔吉],同性恋是瘦小的白人,喜欢翘兰花指,面相阴柔,负责制造笑料。

©[矿工阿尔吉]里出现了银幕第一个娘娘腔,结尾时却转化成男子汉,亦是电影里首次出现性向转换的暗示

诺茨宁的可行性分析加上娘娘腔偏见,启发了一个真正的医生,这人主攻内分泌生理学,叫尤金·施泰纳赫

于是,他想当然地将激素失衡归因为同性恋形成的根本原因,还开创了个矫正同性恋的“壮举”——睾丸移植

©尤金·施泰纳赫和他的睾丸移植术,在他看来,将异性恋睾丸换给同性恋便能扭转性向

现代医学看来完全天方夜谭,光是免疫排斥便能终结手术,不过当时相信尤金的大有人在,尤其有个叫卡尔·瓦内特的纳粹军医,更是视之为偶像。

©卡尔·瓦内特

得益于纳粹德国的“175条反同政策”,二战时,近十万同性恋被关进集中营,而他们大都成了卡尔的小白鼠。

为将该技术应用到临床,卡尔无所不用其极,然而囚犯太多,睾丸明显不够,最后连黑猩猩的睾丸都派上用场,甚至是将睾酮提取,做成胶囊嵌入犯人鼠蹊部。

©集中营里的同性恋(胸口粉红色三角已示区分)和鼠蹊部手术

后来二战结束,据统计,死在卡尔手上的同性恋高达6万,而那些活下来的,也都声称得到了治愈。

毕竟,只有异性恋才可能活着走出集中营。

年代流转,与此同时,大众对同性恋又有了新的见解,40年代开始,同性恋是精神病。

而对于精神病,当时有个万精油疗法——脑白质切除术

这手术剥夺人的主观思想,将患者变成痴呆麻木但听话的机器,极不人道,如今已废止。

©脑白质切除术

不过那会却成了矫正同性恋的不二法门,40年代结束,美国约40%的同性恋被执行该手术。

而1959年伊丽·莎白泰勒的[夏日痴魂]便影射了这段历史。

©[夏日痴魂],给同性恋执行脑白质切除术的桥段

这些生理治疗对病人而言都已十分残忍,更何况根本没病的同性恋。

直至50年代,野蛮的生理治疗才算告一段落,只是大众对同性恋的态度仍旧严格。

而那之后的同性恋矫正,也仅是换了个相较温柔的外壳。

50年代来的轰轰烈烈,同性恋心理矫正登场无声无息。

1971年的[发条橙],阿利斯入狱后被迫接收“罪恶改造疗法”,每天观看各种色情暴力电影之余,工作人员同时给他注射引发生理厌恶的针剂。

一切仅为让他对暴力色情形成厌恶的条件反射,继而告别违法犯罪。

©[发条橙],正在进行“罪恶改造疗法”的阿利斯

这如今看来虚无缥缈的方法,从50年代开始,却实打实用在了同性恋上。

其更多被叫做厌恶疗法,而在同性恋矫正这块,色情暴力电影替换成了同性色情作品。

《美国恐怖故事第二季》里的女主便是遭了此罪,不过阿利斯是注射针剂,她则是被电击。

©《美国恐怖故事第二季》,电击和注射针剂都是使其生理厌恶

除了这些逆向刺激,还有稍稍温和点的正向刺激。

心理医生通常会强行让同性恋暴露在异性性吸引中,进而矫正性趣。

可是同性恋对这种刺激非但无感,反而感觉恶心。

©同样是《美国恐怖故事第二季》,为治好女主的同性恋,医生请来了一位裸男,这对同性恋来说无不是折磨

为了减少恶心,1970年,罗伯特·希斯发明了愉悦治疗——利用电极刺激大脑伏隔核,让同性恋面对异性时获得人造快感。

©伏隔核,大脑中负责快乐的神级中枢

此法似乎更为人道,但疗效一言难尽,该疗法治愈的同性恋,疗程结束十个月后又恢复同性性向。

生理和心理治疗的全面溃败,无不提醒大众——同性恋从来就不是病。

只是,人类总是后知后觉。

终于,197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将同性恋从条目中删除。

不过,即便得到官方认可,公众仍有不少微词,同性恋矫正只是从医学界过渡到民间。

而74年之后,对疗效仍抱有信心的只剩下了一个团体——宗教。

最出名的是美国福音教派,其于1976年成立全美最大反同组织“出埃及国际”,旨在通过禁欲、祷告和驱魔来转化同性恋。

©出埃及国际组织标志

2009年的电影[天佑鲍比]里,男主便深受教会荼毒,母亲的坚持最后换来鲍比自杀。

©[天佑鲍比]

同样的还有[闪亮的日子],对于矫正同性恋,摩门教也有自己一套法则。

©[闪亮的日子],既是摩门教徒也是同性恋的男二正在接收矫正

庆幸是,随着观念进步,如今这些反对之声越发微弱,宗教黯然退场,“出埃及国际”也于2013年停止运作。

尤其2015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更是立法禁止未成年人接收任何同性恋矫正治疗。

这场百年闹剧总算在历史上谢幕。

2001年4月,中华精神科学会将同性恋从精神病里剔除,我国也迎来了同性恋去病化。

尽管姗姗来迟,但总算有了光亮。

只是向来视性为猛兽的绝大部分国人,对同性恋的态度始终消极。

也因如此,我国的同性恋矫正一直在灰色地带里蓬勃发展。

2014年,小振一纸诉状将重庆心语飘香心理咨询中心告上法庭,此前因同性恋矫正,他在该中心遭受多次虐待和电击。

这是我国首例同性恋矫正案,最后小振胜诉,大快人心。

©胜诉后,拿着彩虹旗和判决书在海淀法院门口的小振

然而一年后,记者回访发现该中心仍正常营业,同性恋矫正治疗项目还在,收费不菲。

一切莫不旁敲侧击印证我国同性恋矫正机构的泛滥和市场广阔。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机构使用的矫正疗法,仍是上世纪淘汰的产物。

2015年,河南驻马店男子余全虎向妻子坦白喜欢男人,随即被家人强行扭送至精神病院接受矫正治疗。

他被关了19天,不但每天被工作人员嘲笑性取向,灌输同性恋有罪理论,更是被强迫吃下抗抑郁药物,若拒绝便惨遭殴打。

©余全虎

同年,一部名为[中国同性恋电击疗法]的纪录片在英国播出。

片中,化名约翰的男孩前往某机构矫正性向,在那,他经历了冷水浴、跑步、催吐药、电击等地狱般的折磨。

©[中国同性恋电击疗法]

纵然如此,仍有人前赴后继,花费重金。

时至今日,国内同性恋矫正依然阴魂不散,形式大好。

当然,我们无从知道我国有多少同性恋,能像[错误教育]中的女主那般坦荡逃离,找到自己的救赎。

唯一能知道的是,那些黑暗岁月中同性恋矫正治疗的罪恶,死去魂灵的伤疤,依旧触目惊心。

无不提醒着当今国人——需要矫正的永远不是同性恋,而是观念。

-

作者/夭夭酒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2 ) 床戏真可以

床戏真可以!但这种所谓的精神治疗很无语,只是一种转移的逃避而已,倒不如勇敢面对自己取向。此外,对社会和家人的不理解感到悲伤。虽然美国同性婚姻合法了,但在美国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反对歧视同性恋。甚至更夸张的是有的人能接受乱伦也不能接受同性恋,真奇葩。对于同性恋我想说,你们不可能改变世人的看法,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只有真正战胜自己,自己敢于直面,你才会发现原来这也没什么。

 3 ) 诚恳扎实的改编,瑕不掩瑜的视觉转换

7月8日台北电影节只映演一场。我看完Emily M. Danforth原著,查过国外影评,研究reparative therapy (性倾向扭转矫正治疗)历史……居然为了看一部电影,事前做足功课。

《The Miseducation of Cameron Post 》(片商译为:她的错误教育)制作团队多数为女性,电影描述一群青少年受到“不合理”但居然“合法”的精神迫害。类似同志伤痕题材很容易成为引人热泪的警世社教片,本片意外地冷静自制,又不失原著的机智幽默,让观众常会心一笑,却不致于像《But I’m A Cheerleader》大肆嘲弄。毕竟二十年后重新审视性倾向矫正,现实依旧苦涩。显然这次需要不同的观看角度,甚至对这类题目要持续有更大的批判。

Desiree Akhavan身兼编导和共同编剧Cecilia Frugiuele一起交出漂亮的成绩单。电影仅以原著后半部为主,我很仔细地比较原著,改编剧本能把握原著精髓,有些安排比原著合理且更符合电影语言,让人忍不住点头称是。

左:Desiree Akhavan,右:Cecilia Frugiuele

从读者的立场,我很肯定改编剧本,只是从电影观众的角度,觉得有一些力有未逮。不过电影瑕不掩瑜。

导演的场面调度功力较弱,镜头转换颇为干涩。然而最大遗憾是弱化主角卡麦蓉。她在原著前半部累积活泼搞笑能量,进入矫正中心只留下疑惑、沉默、消极抵抗。原著确实透过她探索其他青少年故事,但是少了前半部的点缀,Chloë Moretz(科洛·莫瑞兹)单薄的演技未能撑起第一主角应有的银幕责任。

我没有全部责怪科洛·莫瑞兹的意思,这是导演的选择,导演表明不希望拍成一部too white的影片,她刻意把最犀利有趣的台词留给珍芳达和亚当(分别由Sasha Lane和Forrest Goodluck饰演),非裔和美洲原住民两个有色人种才是最酷的角色。

科洛·莫瑞兹的拉子架势超出我的预期,可以用「Kristen Stewart的表妹」来形容。片中她和三位演员数段亲热戏相当自然,不像近期有些女女情欲片段过于做作。可惜其他片段她没有好好运用眼神演戏,也未能从声音表情带出更多层次,被各个配角抢去丰采。

这里我列出7项改编方式优于原著,更适合电影视觉的部份。

1. 三人结盟方式

左:亚当,右:珍芳达

原著卡麦蓉到达矫正中心,立刻和珍芳达成为朋友,当天就从亚当身上公开闻到呼大麻味道。珍芳达解释其他成员基于各种奇特理由不会告状,而瑞克(片中John Gallagher Jr. 饰演)天生没有嗅觉,不能辨识味道。这也暗指他没有明辨真假的能力。

电影则把成员心态分两派:多数人互相鼓励「向上」,只有珍芳达和亚当虚与委蛇,这两人戒心重,不会马上和外人交朋友。卡麦蓉有天跑完操场看见珍芳达和亚当偷偷走进半地下储藏室,从气窗瞧见两人偷抽大麻,才找到同路人。

视觉上,地下室同时暗喻着地下会社。

2. 半夜闪烁的手电筒

矫正中心两人一室,不得关门。平常不定期检查房间内违禁品,每天有人夜间巡房,以防出现不当行为。原著写来相当平淡,感觉就像一般的寄宿学校。

电影不断运用半夜闪烁的手电筒,矫正中心出现浓厚的囚禁感。手电筒灯光常闪在卡麦蓉的脸上,效果最好的一次是卡麦蓉正梦见和柯莉(Quinn Shephard饰)第一次云雨,卡麦蓉努力拔开扣子,很贴心提醒柯莉:Tell me when to stop。结果她被手电筒灯光惊醒停手。这些光束也变成思想监禁的象征。

截圖取自預告片,所以有字

电影这段梦中回忆出现的戏中戏是《Desert Hearts》(1985)。其实原著两人的第一次是看《The Hunger》(1983)。由于剧组联络不到电影版权,而改为《Desert Hearts》。这个安排意外地受到Sundance影展欢迎,因为影展才在2017年举行《Desert Hearts》周年回顾放映,别具拉子电影传承意义。

3. 卡麦蓉厨房欢唱

卡麦蓉拿着马铃薯压泥器

原著是卡麦蓉和瑞克一同合唱类似《Sister Act》朗朗上口的圣歌,后来遭莉蒂亚制止。但是瑞克觉得卡麦蓉终于放开心防,决定解禁通信,交给卡麦蓉家书,包含柯莉的粉红色来信。

电影改为卡麦蓉独唱 4 Non Blondes(非金发四美)"What's Up"。这个拉子团体的名曲,年轻观众只要看过Netflix《Sense8 超感8人组》一定听过 。这段歌词意外地吻合矫正中心情境:

And I try, oh my god do I try
I try all the time, in this institution
And I pray, oh my god do I pray
I pray every single day
For a revolution

电影由莉蒂亚(Jennifer Ehle饰)交给卡麦蓉家书,不像原著瑞克是出于好意。莉蒂亚像是刻意压制卡麦蓉,因为柯莉的粉红色信件指责卡麦蓉占她便宜。

柯莉怎能不推卸责任,要不然她得一起送来矫正。

4. 五花八门的课程

原著对于课程内容其实着墨不多,不外乎一对一讨论冰山图、团体祷告和分享、女老师个别指导学业功课。重点是描述各个成员的背景故事。

电影版课程形式变得多样化,这要归功于导演的经验谈。她年轻时深受暴饮暴食困扰接受治疗,非常了解其中过程。团体治疗的伙伴互相鼓励,但也形成团体压力。

有一幕是两人一组躺在草皮上自我剖析,卡麦蓉一直支吾其词,胖姐海伦受不了,起身指责她不努力坦白,让其他人没有安全感。接着所有人都起身变成公审大会,室友艾伦(Emily Skeggs饰)领头逼问她和柯莉之间的故事。

另一场课程是所谓的艺术治疗法,大家从各种杂志上剪下图片重组黏贴,再来解释创作所代表的心灵意义。当然如同分析冰山图一般,多半是硬塞的话术。

原著福音有氧运动本来只是艾伦硬拉着卡麦蓉一起活动,并不是正式课程。电影版播放当时流行的福音健身录影带,运动主持人大量引用经文,像是洗脑催眠一般。但卡麦蓉不敌天性,照旧发梦和指导课业的贝老师(Marin Ireland 饰)热烈拥吻。

5. 未完成的偷窃事件

矫正中心有时会开小巴载着学员到附近镇上书店。原著卡麦蓉想偷走一盒麦克笔,被室友艾伦看到,不但被逼得放回去,还得回去向瑞克认错。艾伦代表自欺欺人的改造个案,一天到晚表演自己的异性恋倾向,还向同侪推销改造压力。临到夜深人静,艾伦才是春梦实践者。

电影改成卡麦蓉想偷走的是录音带,那张卡带一开始就被瑞克检查行李时搜走了。卡麦蓉只是想要回原来的东西,偷窃动机比较合情合理。原著偷麦克笔的动机很复杂,非常不易解释。

电影最妙的是安排读经模范生马克(Owen Campbell 饰)出面解围,主张卡麦蓉放回卡带就不需要向瑞克认错。读过原著会心有戚戚焉。马克并没经历过同性肉体关系,他只是外表柔弱,挣扎于同性幻想。他父亲论心不论迹,就将他送来矫正。

6. 亚当的头发

原著亚当的长发会盖着眼睛,只是显现阴柔气质。他在矫正中心没有剪头发,而是学期中回家过圣诞假期,父亲看不下去才被迫剃掉。圣诞假期是个转捩点,学员几乎都做不到家人的改造要求,开始心生恐惧会一直留在矫正中心。

电影发挥头发的视觉效果,将它转变成主任莉蒂亚的眼中钉,突显她想强力改变别人。

莉蒂亚第一次出场,先是客套欢迎卡麦蓉,接着走近亚当直接绑起他的头发。第二次是莉蒂亚制止卡麦蓉在厨房欢唱,同时警告亚当不要再披头散发。第三次是紧接卡麦蓉无法克制的女女春梦以及室友无法克制的实践春梦,下一幕莉蒂亚就剃掉亚当的头发,很像精神科医生执行前额叶切除手术。随后三个人像木乃伊呆坐在KTV之夜听别人唱歌。除了剃头效应,也因为卡麦蓉发现一切都是谎言。

我想提一下剃刀象征的「去除」。亚当的头发被剃掉,是为了去除他的阴柔形象。原著里亚当有把剃刀,被室友马克拿去自残,去除让他痛苦的部位。

7. 离别前的早餐

原著结局是卡麦蓉、珍芳达、亚当一起逃出矫正中心。准备逃亡的过程很细密,最后一章的意象和第一章首尾相扣,电影不包含前半部细节,势必大幅修改结局。

电影安排一段离别前的早餐,镜头很精简,对白却充满弦外之音。

三个年轻人默默吃早餐,瑞克过来同桌,称赞他们早起鸟儿有虫吃。他们手边放着背包,准备出去踏青。瑞克提到招募了新的成员,亚当很快就会有新室友(注:原室友是马克,因严重自残住院)

他接受卡麦蓉的建议,看了录影带《新科学怪人》,觉得非常好笑。瑞克看着他们离桌,想要下次一起健行,好像会很好玩。三个人拿起背包,收走餐具。

镜头只剩下瑞克独自用餐,餐具碰触碗盘发出孤寂的声响。瑞克的表情好像猜到什么,又好像什么都不知道。

来谈一下电影插曲

卡麦蓉不断转换化妆镜灯光,看见镜中转换成另外一个人

大概是经费不足,本片没什么电影插曲,最具诠释功能的是一首老歌"Anyone Who Knows What Love Is"。开场没多久,卡麦蓉准备舞会装扮、舞会的过程,直到她和柯莉坐在汽车后座,歌曲才结束。

别被预告片里青春洋溢的配乐误导,《她的错误教育》很像这首老歌,年轻但历尽沧桑的灵魂,除非你曾经爱过,要不然你怎会了解为了爱情做过的蠢事

Irma Thomas - Anyone Who Knows What Love Is

补充:马克在课堂上情绪崩溃时引用的经文

马克知道父亲不愿意他柔弱的样子,自知没办法回家,他痛苦地朗读歌林多后书12:7-10(有一根刺在身上):

7为了使我(指:使徒保罗)不至于因得到许多奇特的启示而趾高气扬,有一种病痛像刺纠缠在我身上,如同撒但的使者刺痛我,使我不敢骄傲。8为了这件事,我曾经三次祈求主把这刺移去,9他却回答我:“你只要有我的恩典就够了;因为我的能力在你软弱的时候显得最刚强。”因此,我特别喜欢夸耀我的软弱,好使我觉得基督的能力在保护着我。10为了基督的缘故,我乐意忍受软弱、侮慢、困苦、艰难,和迫害;因为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

我将它简而言之:上帝在使徒保罗身上放一根刺,是因为上帝很喜欢保罗,给他许多奇特能力。这根刺是提醒他不要恃宠而骄。保罗也认为这根刺是上帝宠爱的象征。

性倾向矫正要求无欲,让人极度痛苦,矫正中心的人员常用这段经文鼓励他们忍耐,将它解释为:你很痛苦正代表着上帝非常庞爱你。上帝不会帮你去除欲望,而是让你有力量去对抗欲望。所以上帝不会拿掉你身上的刺,而是让你能忍受刺的痛楚。

马克情绪崩溃当晚便发生自残悲剧。

其实马克自残,改编自真人真事。Michael Bussee是“出埃及”国际组织的共同创办人之一,三年后他率先离开。他常常讲述有位同志朋友加入“出埃及”想要脱离同志生活,因为实在做不到,痛苦到伤害自己。这位朋友就叫马克,他的自残手段就如小说/电影一模一样。

我是原作者,集合兩篇文章,原發表於Orang's Review:

//www.orange-review.com/2018/07/blog-post_10.html

//www.orange-review.com/2018/07/blog-post_7.html


我对原著和电影相关主题有很多衍生研究,事后可能会集结《卡麦蓉的错误教育指南在》发表在豆瓣阅读。

 4 ) Miseducation and Institutions

- “What was she like?” - “She was perfect.”

desire to be and desire to be with

“每个人的青春大约都要厌恶自己吧”

“Native American David Bowie”

你的冰山是什么?

What’s Up - 4 Non Blondes:在Sense8里第一次听到,是Nomi差点被拉去割脑前叶的那天。此后每次听到心里都泛起一片彩虹。在这里似乎也很应景,尤其是institution那句

“Nobody’s beating us or anything, but teaching you to hate yourself, how’s that not emotional abuse?”

LGBTQ和coming of age的结合,重新定义了什么是成长什么是叛逆,there’s no better combination any other way

在所谓gay conversion camp的context里 “community”也多了几层意味吧

大约90年代对queer community真是个很微妙的时期:还算有一定recognition有一定词汇有一定历史,一边仍然是很stigmatized。本片就算放在queer cinema经典的“past struggles VS looking forward”辩论中仍然经得起考验而不轻易倒向哪一边:既没有victimize孩子们也没有脸谱化地villanize authority—which if they had done, would weaken the sense of omnipresent ideological pressure by embodying it in and thus reducing it to villanized caricature authority figures like Ed Rooney in Ferris Bueller’s Day Off or Richard Vernon in the Breakfast Club.

三位主主角对自己的identity一直很坦然不confused,真正挣扎的与其说是gender identity或是sexuality,不如说是一种mentality against society, against Christianity, against INSTITUTIONS,是 “像我们这样的人如何和彼此相处,和家庭,和社会,和上帝”。就连和两位老师的互动也始终没有升级到面红耳赤的争吵,或是符号化什么“teenage nihilism/对世界的咆哮”。dramatic but genuine. Beautiful soundtrack. 大爱结尾。【一定要解读大约也可以说这个镜头有某种“moving forward but looking backward”的symbolism for queer history吧

 5 ) 小科洛真的姬及美国版临沂中心的故事

嗯 在为数不多的姬片里面是质量不错的一部了 女主因为因为和前女友在车内约炮被发现 送进了一个夭寿的美国版临沂中心

哦 当然 比美国人权保护方面做的比中国稍好 没有电轮法王 只有无尽的精神虐待 每天颂经 劳动 听圣歌 小组互助 为了去除罪恶瞎几把扯都要扯出一个自己爱同性的理由 瞎几把表示自己的罪恶自己还不够相信上帝即使你说你是个无神论者 晚上睡觉了还要被监视晃点 还得我们小科洛做个春梦都不能完整 然而 这个中心除了我们磕药三人组是稍微能正常面对自己的 其他都是表面一套 背地里无比挣扎痛苦 甚至于我们的道德标兵舍友居然在半夜爬上了女主小科洛的床 来了一发 插句话 (小科洛真是sexy啊 看wet了) 最后居然拔指无情 what the fuck 是老娘看到那么主动的女主就先藏起来 躲过监视再大战三百回合了好么

之后的ending部分那些可怜的人格分裂娃娃终于分裂了 被所谓的宗教精神疗法引导自身是罪恶的 治疗后却还不能让家人满意(ps能让家人满意的都是骗婚gay之流演员啊 这个男孩子还是太单纯 没有真正接纳自己 想办法)厌恶自己 整个崩溃了 剁屌了 好痛 然后磕药三人组受不了 终于逃离了 而其他小朋友 唉

看的时候正逢超杀女小科洛出柜了 做得好呀妹妹 怪不得剧里面情欲戏我觉得她演的真欲 而不是演戏的那种做作 最后的最后 任何矫正都是无效的 即使所谓有效只是暂时的麻痹自己 结局要么就是像那位室友一样忍不住去偷吃 要么就是压抑到极致厌恶自己到极致 分裂了 走向毁灭 关爱同志 认同他/她们 每一个人生而为人 至少不互相歧视 生来平等

 6 ) 2nd film I watched in the HKLGFF

I thought the movie was moving along just fine, simply showing that conversion therapy just doesn't work, when the incident happened. I went from okay, that's not as bad as some of the ex-gay tactics I've heard about, to being horrified. Then just before the ending, the cavalier attitude of the pastor just completely put them into evil category.

 7 ) 错误教育

床戏真可以!但这种所谓的精神治疗很无语,只是一种转移的逃避而已,倒不如勇敢面对自己取向。此外,对社会和家人的不理解感到悲伤。虽然美国同性婚姻合法了,但在美国其实还是有很多人反对歧视同性恋。甚至更夸张的是有的人能接受乱伦也不能接受同性恋,真奇葩。对于同性恋我想说,你们不可能改变世人的看法,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只有真正战胜自己,自己敢于直面,你才会发现原来这也没什么。

 8 ) 伊朗裔女导演戴思睿•阿卡万之《错误教育》:奇葩的性向矫正班 方汉君

即便在美国,“同性恋”也走过一段曲折的路程。伊朗裔女导演戴思睿·阿卡万根据艾米丽·丹弗斯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错误教育》(又译《性教狱》2018),让人见识了如此奇葩又荒唐的教育,对于发生于九十年代初这起名为“性倾向矫正班”的真实案例,有着刻骨又精细的阐释,其艺术水准,较之她上一部处女作《伊朗式分手》有着质的跃升,显露出她的卓越才华。

戴思睿·阿卡万,出生于纽约,父母是伊朗移民,受到过良好的教育。她本人就是公开的双性恋者,这本身就需要非凡的勇气,如若她成长于伊朗,那将是不可想象的事。

“超杀女“科洛莫·瑞兹,成功演绎了卡梅伦这一带着“罪恶感”的角色。在《美国甜心》担纲女主角的萨莎·莱恩在片中饰演的简也有出色的表现。荒谬的是,只因为卡梅伦和女同学科利在车里有过“同性恋”的冲动,就被遣送至集中营式的“性倾向矫正班”,成为“上帝应许的门徒”,处处以上帝的训诫为准绳,如同女教师说的“罪就是罪,你要与同性恋这样的罪恶决裂,把你变成基督徒。”

男老师里克还有一套矫正性向的“冰山理论”,只有认识到冰山深处的危害,才能做出根本的改变。教师们所要做的,当然是千方百计消除她们的“同性吸引力”。

“同性”倾向的男女生济济一堂,内心却暗黑无比。卡梅伦当然一直是抗拒的,却只能服从这一套可笑的陈规。只有简和亚当,不把这矫正当回事,两人结伴来到地下室偷食大麻,营造着属于他俩的快乐天地。慢慢,卡梅伦跟开朗的简成了朋友。同室的海伦看起来有点假正经,可到了深夜她的同性倾向也无法掩饰,她认为卡梅伦的沉默具有攻击性。

事实是,所谓性向矫正的这些理论和方法,最终只是无用功,如同人的灵魂不能偷换和更改一样,性向也属自然法则的一部分,这是人类必然正视的存在。

可自以为正确的谬误总会流行。一直压抑的卡梅伦只得偷偷地给科利打电话,得知她受到不公正对待,内心十分痛苦,无以开解之下,这才有了她的一反常态,一直安静的她,居然跳到台子上唱起了流行歌。不巧,被女老师坦迪坎贝尔发现,受到了惩处。一切都要接受上帝的裁决,一切都要以教徒的标准要求,这对于正值青春年华的她们,简直就是一种牢狱。

身不由己,卡梅伦只能在梦中寻求慰藉,时不时,总有一束手电筒强光射来,幸好只是一场“欢梦”,如果是真的,不知道会落得怎样的下场。

男生马克在男生中算是最勇敢,他一直受父亲高压,并无实质性的同性恋。他说话锐利,心胸广阔,可谁知道他内心的痛。他抨击那些自以为正确的人:“每个人都在某处划一条无情的线”。在表演会上,他朗诵一段《歌林多后书》的一段,以发泄自己的愤怒。

正因为“有一根刺长在身上”,让他那晚做出过激的行动,这不但给他带来深深地伤害,也给班上同学带来了恐惧,以至政府机构不得不介入调查这起事件的由来。盖子终于揭开,可矫正班并未就此结束。

如果说男教师里克慢慢感觉到了迷茫,毕竟他说过对于性向矫正,我没有一个很好的答案,那女教师坦迪坎贝尔则冷酷的多,她对此坚信不疑,她说过食人族只食它们佩服的敌人。她直逼的眼神,简直就是学生们的噩梦。的确,她为了这个班学生的性向矫正,可谓呕心沥血,但她的危害也正在于此,以上帝之名,行压迫之实。

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这样的教训还少吗。同理,人类的每次进步,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幸而,影片最后,卡梅伦、简和亚当,搭上一辆皮卡得以逃脱。这个长镜头,犹如她们一段挥之不去的痛苦记忆。三人并非坐在车上,随着渐渐远离,脸上终于露出了微笑。

2019.1.4

请关注公微影评号“经典光影手册”

 短评

As much as I loved Chloe and Brooklyn’s relationship, Chloe is still gay as hell. 几段cross cutting能看出editor在努力救这个烂片. 自宫小哥那段简直screaming I’M GONNA PUT THIS IN MY ACTING REEL

5分钟前
  • 🛶
  • 较差

这种纠正同性恋的地方 还敢把同性放一个屋做舍友?这不是找睡嘛【话说这片子真的是一打的姬佬 为什么感觉有天Chloe出柜的话我也不会惊讶的

6分钟前
  • Momo June
  • 还行

就问一句 Chloë什么时候出柜???(上次让我这么提问还是暮光之城 再上次是朱诺:)——就在今天!12月6号!哈哈哈哈哈哈哈!! | 细节是导演的优势 看电影那段 心动时刻了

8分钟前
  • 阿莱
  • 推荐

2018.12.6 所以这是本色出演

9分钟前
  • 残雪丶0104
  • 还行

才看完没多久女主就出柜了,太刺激了吧233

13分钟前
  • sweet dreams
  • 还行

整片沒有什麼太出彩的地方 最喜歡的一幕是Mark引用聖經的那一段 結尾讓我想到畢業生的最後一幕

14分钟前
  • 阿蕭
  • 还行

差点劲儿,甚至有点看完即忘的意思

19分钟前
  • willamette
  • 还行

二刷|从科洛莫瑞兹的吻戏与床戏可以看出她是本色出演无误。

24分钟前
  • Iroquois
  • 还行

四星给科洛妹子…看电影的时候就觉得她很橘气了,没想到今天她真的出柜了…祝福!真的好喜欢她啊!

27分钟前
  • L
  • 推荐

一个班只有LGBT而且同性住二人间,这是什么神仙交友夏令营,想加入在线等挺急的,科洛妹妹我可以

32分钟前
  • 天腐之国🌈
  • 推荐

打酱油的小龙须也是好看的不行....cam的同学说一看见她就知道她是dyke不好意思那里我和女主一起笑喷了

33分钟前
  • _zzzzzzz
  • 推荐

大写的"平庸",剧作完全是"用力"写出来的,讨巧还有点力不从心。话说最后三人逃跑的时候男主本来穿的是一个黑裤子,然后切下个镜头就变成牛仔裤了……

35分钟前
  • 24K铝合金狗头
  • 较差

“How is programming people to hate themselves not emotional abuse?"

38分钟前
  • 沈困
  • 推荐

3.5 感觉导演从独角片拍成了群戏片,结果2个都没处理好。从个人视角没联系的看其它独立个体,显得没感情又缺少戏剧冲突,还是希望角色间有更多的dynamic。(JGJ从少年收容所到这里真是0转折,要是从他的视角拍还挺有意思的(大声shout out一下好久不见的Jennifer Ehle

41分钟前
  • zy_
  • 还行

导演没有太大野心,因此在批判性向矫正治疗上举重若轻,用了很多细小的幽默化解青春期的苦闷。我记忆里还在舔棒棒糖的超杀女,已经毫不怯场的跟姐姐们演起激情戏来了,这时间过得也太快了吧...

4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特此纪念科洛同学出柜

48分钟前
  • 回音
  • 还行

科洛今天出柜了,怪不得电影里激情戏如此不违和。。

52分钟前
  • 氯雷他定
  • 推荐

超杀女是进了一个大型同性交友夏令营吗?

57分钟前
  • 康报虹
  • 较差

三星半。很难知道是有意为之还是确实力不从心,这片其他环节(编导摄乐)都平庸到不行,以至于完全把几个年轻演员间的对手戏份推到最前端,竟然全程要靠科洛·莫瑞兹(等主角)的表演来提气,当然,她在本片中的表现可谓超额完成任务了,与之前的几部烂片比起来恍若脱胎换骨。

59分钟前
  • 柯里昂
  • 还行

最后一幕《毕业生》。我的gaydar响了,赌五毛钱小莫同学是姬。

60分钟前
  • 差生小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