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钧一发

犯罪片美国1995

主演:约翰尼·德普,查尔斯·达顿,克里斯托弗·沃肯,Courtney,Chase,罗马·玛菲娅,克拉克·约翰森

导演:约翰·班德汉姆

播放地址

 剧照

千钧一发 剧照 NO.1千钧一发 剧照 NO.2千钧一发 剧照 NO.3千钧一发 剧照 NO.4千钧一发 剧照 NO.5千钧一发 剧照 NO.6千钧一发 剧照 NO.13千钧一发 剧照 NO.14千钧一发 剧照 NO.15千钧一发 剧照 NO.16千钧一发 剧照 NO.17千钧一发 剧照 NO.18千钧一发 剧照 NO.19千钧一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09 20:29

详细剧情

韦斯顿(约翰尼·德普JohnnyDepp饰)的前妻去世了,带着小女儿琳恩(CourtneyChase饰),悲伤的父女二人远赴洛杉矶,准备参加前妻的葬礼。令韦斯顿没有想到的是,刚刚抵达目的地,他和女儿便遭到了绑架。绑架他们的一男一女分别名叫史密斯(克里斯托弗·沃肯ChristopherWalken饰)和琼斯(罗马·玛菲娅RomaMaffia饰)。\r绑匪告诉韦斯顿,在七十分钟的时限内,韦斯顿必须杀掉加州州长格兰特(玛莎·马森MarshaMason饰),否则的话,他的女儿将性命不保。一边是无辜的州长,一边是心爱的女儿,韦斯顿会做出怎样的选择?随着事件的发展,韦斯顿惊讶的发现,策划这整起时间的罪魁祸首不是别人,竟是州长最信任的手下。

 长篇影评

 1 ) “我从不给自己留后路”——《盖特卡》中的梦想与成功

CaesarZX/文 本文写于2007年末我的个人博客。 1998年第5期《科幻世界》杂志上的科幻影视栏目里,曾介绍过一部我当时没什么兴趣的科幻电影。那期杂志我当年反复翻阅无数次,却未曾给这部电影多一丝的注目,一直到2001年央视六台的佳片有约播出(播出时译名为《太空梦》)为止。它有个古怪的片名:Gattaca。

对这个奇怪的片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GATC四个字母的来由

Consider God's handiwork; who can straighten what He hath made rooked? 你要察看神 的作为,因为神 使为曲的,谁能变为直呢? —— Ecclesiastes 7:13 圣经《传道书》第七章第十三节 I not only think that we will tamper with Mother Nature, I think Mother wants us to. 你以为是我们自己想玩弄自然,可我认为这恰恰是自然正求之不得的。 —— Willard Gaylin

一个不遥远的未来

Vincent是上帝的孩子,从受孕到分娩全都是“自然生产”的爱的产物,伴随他出生的是一连串的健康风险评估数据: 神经性疾病可能性60% 狂躁症可能性42% 注意力无法集中可能性89% 心脏病概率99% 有过早死亡可能性,预期寿命:30.2年 于是父亲不同意母亲起的Anton(父亲叫Antonio Freeman,母亲想让大儿子跟父亲的名。(Anthony/Anton 拉丁文,古罗马人名 涵义:值得赞美的,受尊崇的。),而坚持叫他Vincent Anton,(Anton仅作为中间名。Vincent :拉丁文,涵义:征服)而把这个代表家庭荣誉的名字给了两年后出生的二儿子。二儿子Anton(名)是个基因改良人。发达的遗传医学已经允许医生提取和修改父母基因的精华,使最优秀的卵子和精子结合,出生的孩子一定会有强壮的身体和优秀的智力,毫无疾病的可能性。 兄弟两人经常做一个“勇气比赛”的游戏,两人同时往海里游去,看谁先胆怯或者体力不支而回头。Vincent从没赢过。与自己亲弟弟的差距日渐拉大,身高和视力上最为明显。但不屈服于早已成定居的命运的Vincent对太空充满向往,在最后一次与弟弟的勇气比赛中不但救了弟弟,更赢得了自己信心,选择了远走高飞。多年后他在Gattaca公司(Gattaca Aerospace Corporation,“盖特卡宇航公司”,电影Gattaca的世界中最享有盛誉的宇航公司。)找到了一份最适合他这种未改良的自然人的工作:清洁工。这家公司只吸收最优秀的基因改良人,而不论对成为一个太空领航员憧憬已久的Vincent 如何改变自己,他永远无法改变一样东西——自己的血液——每个人都要通过血液和尿液来检验是否经过改良。不过他还是想到了一个办法。

"When they look at you, they dont see you anymore. They only see me." “从此当他们看到你时,他们看到的不再是你,而是我。” —— Jerome Eugene Morrow Vincent设法找到了一名专门伪造基因身份的代理人(联想到这个:“办证,手机:138xxxxxxxx”)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叫 Jerome Eugene Morrow的优秀的基因改良者,Jerome在国外出车祸导致终身坐轮椅,他愿意出售自己的血液乃至身份。

练习签名,配隐形眼镜,矫正牙齿,由于Jerome出车祸前的身高远高于自己,Vincent甚至不惜做了个断骨增高。从此,Vincent和 Jerome合作伪造在公司里所需要的一切——Jerome负责收集和储存自己的身份元素:血液、尿液、死皮、毛发,等等等等,而Vincent利用 Jerome的尿液顺利进入公司,并每天在家尽可能除去自己身体上任何可能被当作身份元素的东西放到焚化炉里销毁;在Gattaca公司小心翼翼地避免自己的“蛛丝马迹”被发现,同时使用Gerome为自己精心预备的各种样本。在电影中的时代,人们不再通过身份证上的照片来识别身份,而只相信一样无可造假东西 ——基因,而恰恰就是因为它,让Vincent向自己的梦想前进了原本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一大步。Jerome对Vincent说:“从此他们看到你时,他们看到的不再是你,而是我。” Vincent和Jerome从开始的生意关系成为了朋友,Jerome告诉Vincent自己的残疾是因为自杀未遂造成的,原因仅仅是自己没能获得游泳冠军而仅仅得到了银牌。Vincent迅速成为公司里的精英领航员候选人,速度之快连Jerome都没有意料到。

可是一名妨碍并怀疑Vincent身份的升空项目负责人被谋杀,令Vincent本来已经平坦的太空之路蒙上了迷雾。警方在现场附近找到了 Vincent围观惨不忍睹的尸体时不慎掉落的睫毛。公司里,在警方所有搜集到的身份元素中,只有这根睫毛不符合公司的基因要求,属于一名叫 Vincent Anton Freeman的清洁工。于是整个计划乱套了,警方认准那个“基因不良”的清洁工就是谋杀犯,可却找不到此人。尽管负责人的死对太空计划有利,可对 Vincent以Jerome的身份在公司的发展是个威胁。更不可思议的是, Vincent的弟弟Anton恰巧是警方负责这次案件的侦查员,他立刻对Jerome这个人产生了怀疑——他看上去那么像自己的亲哥哥。 经过无数有惊无险的猫捉老鼠,警方最后找到证据证明现在的任务总监才是杀人犯。而为了飞向太空而进行的长时间的辛勤努力终于没有白费,Vincent即将实现梦想,成为为期一年的飞向Titan泰坦星的高级领航员。同时,他也和Irene,一位漂亮又气质非凡的 Gattaca候选者产生了感情。两人在一起度过了许多美丽的时光。 "I never saved anything for the swim back." “我从不给自己留后路。” ——Vincent Anton Freeman Anton对基因不良的哥哥的嫉妒从来没有消失,他不愿意看着Vincent一天天成功地实现梦想,于是他试图说服Vincent退出任务,否则揭发他的身份。Vincent没有退缩,用又一次勇气比赛让弟弟心服口服,他让弟弟明白,不灭的梦想,对于一个信念坚定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弟弟在自己又一次败给哥哥时,挣扎着问哥哥:“Vincent,你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Vincent回答:“我告诉你我是怎么做到的:我从不给自己留后路。(直译:我从来都没有过游回去的打算!”) Jerome在Vincent临行前展示给他一个放满了Jerome的血样尿样等足够使用两辈子的基因样本冷藏柜,Jerome告诉Vincent:“我给了你我的身份,而你给了我你的梦想。”Vincent充满感激哑口无言。伴随着Vincent的飞船起飞的熊熊火焰,戴着自己游泳比赛银牌的 Jerome爬进焚化炉中启动了销毁程序。 —————流水账全剧透结束—————

今年3月11日,本片的蓝光DVD发售,不可避免地,我下载了1080p版又重新看了一次。

本片是我最爱的四部科幻电影(其他三部是《银翼杀手》、《十二猴子》和《人类之子》)中的一部。当年《科幻世界》把这部电影译成:《盖特卡》,而现在比较多的译法是“戛塔卡”、“千钧一发”和“变种异煞”。在看过本片后,除了先入为主的“盖特卡”外,我最倾向于“千钧一发”这个译法,但原因并不是在这个成语原本表达的意思。影片中那些细小的皮肤碎片,毛发,都是鉴别身份的重要证据,Vincent险些因为自己的睫毛断送未来,所以我非常佩服想出“千钧一发”这个译名的人。

Vincent生下来注定是个失败者,可他没有因为自己的基因不如人而放弃自我,他有自己的理想并靠着努力和一点点运气一步步向它迈进,幼年时期的眼镜和瘦弱是他不良基因的象征,同时也是人类自身的象征,只要人类还存在着缺点。他与弟弟Anton的勇气比赛则代表着人类与主观自我和客观的“不可能”的挑战。在Vincent在公司里做清洁工时,感觉自己距离自己的理想还如此遥远,但每一次透过自己的眼镜聚精会神地目送远处的火箭发射,他的脑子里就给自己砌上一块信念之砖,不惜一切代价实现梦想已经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如此庞大的理想负担似乎已经要把他弱不经风的身躯压垮了。

Jerome,一个曾经的游泳健将,在出场时就是一个自暴自弃的人,自杀未遂撞断脊柱终身残疾,尽管有着几乎完美的身体,可他已经完全丧失了对未来的向往。他肩膀上的负担与Vincent的刚好相反:Vincent担负着一个被世界排斥和抛弃的基因不良者的压力,而他自己则承担着“完美”给他带来的心理约束和自我折磨。他与Vincent的这种反差使得两人在相处的过程中产生了无数矛盾,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剧烈的差别,两人的融合也更加迅速。

Jerome每天给Vincent准备下一次需要使用的基因样本这种枯燥乏味的工作似乎逐渐使他领悟到了一些生命的意义。他把自己的身份全部交给了Vincent,标志着他的自我在世间已经蒸发,可是Vincent的执着追求让他感悟到生命不仅仅要求完美,还有梦想。 两人完成了最后的交换,完美基因的身份与天大的追求梦想的交换。除了那整个冰柜的样品那巨大的礼物外,Vincent随身带着Jerome赠予的一个神秘的小礼物,自信满满地步入飞往泰坦星的火箭。临行前,Vincent曾很奇怪为什么Jerome要预先准备好那么多的基因样本:“那你要去哪?” Jerome回答:“我也要去旅行了。”Jerome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任务,带着Vincent给自己的梦想爬进焚烧炉。此刻,死亡对他来说已经远比他在那次自杀未遂所寻的短见要有意义得多。

他们各得其所。 Irene Cassini这个角色给了影片一个平衡点,她是一个基因改良者,但却有心脏缺陷,也就是XX%的心脏病几率,这成为了她与升空之间的障碍,也使得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焦虑。她和Vincent的爱情产生在一个谎言的基础上——Vincent早就让公司上下对他的“优秀基因”深信不疑。可是当谎言被迫揭穿时,这个有缺陷的基因改良者依然接受了对方,被眼前这个生下来就注定的失败者感染,自然也就不会再对自己心脏的缺陷感到那么自卑和不安。她会在地球上等待 Vincent一年后的回归。

Anton是一个基因改良人,但在自己的哥哥面前他由强者变成弱者的变化完全是戏剧性的,他的基因本该让他无往不胜,可惜正如本片中的台词那样:“人的灵魂是没有基因的。” 他在除了先天条件外的一切都输给了哥哥这个基因不良者。他在影片结尾急着想显示给哥哥看的改良人的优越感,在最后一次兄弟之间的比赛里彻底瓦解。人类精神在与基因的较量中大获全胜了。 影片中有一位多次出现的小角色,Lamar医生,他在Gattaca公司负责一切血液尿液等基因样本检验。上火箭前的最后尿检是Vincent和Jerome都没有想到的,所以根本没有准备尿样。我想Vincent在看到尿检关卡就设在距离火箭5步之遥的地方时,整个人都快崩溃了。一直到最后Vincent即将登上火箭前,观众都不曾意料到,其实当Lamar第一次给刚进公司的Vincent做尿检时他就识破了 Vincent的伪装(右撇子的人尿尿不用左手扶),可是他从头至尾一直对此保持沉默。这个纯正的正面角色给本片提供了一种美妙的点缀:一个小人物竟然在最关键的部分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他让Vincent通过了尿检,用自己微不足道的那么一点点权力,为这个幸运的年轻人敞开了未来的大门。完全可以说, Lamar在影片中是以“上帝”的姿态出现和起作用的,这个“上帝”给了人类一个机会。

服装,布景和摄影是本片最大的亮点。化妆发型,演员表演的气质,建筑,甚至轿车,都使用了一种古怪的,混合了四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风格,观众只能从高科技的基因检验桥段,火箭升空,以及汽车的氢燃料引擎那特有的清脆声响判断出这是一部科幻电影。

全片所有人的着装严肃古板,Gattaca公司里不论男女人人西装革履,面无表情,似乎没有人愿意透露自己内心的任何感情;警方的侦查员的着装更是有着《卡萨布兰卡》里亨弗莱·鲍嘉那种好莱坞间谍特务式风格(从我剧情介绍部分中的一张截图中可以看出)。

本片在视觉艺术上的独树一帜是我最欣赏的部分之一,主色调基本是一种忧郁但带着希望的土黄色,仿佛整个电影都发生在暖洋洋的傍晚。尽管风格如此复古,可是一切又都是那么简洁,人物和背景的线条清爽而动感,家具内设吐出现代气息,真的是一种古今大融合。尽管是暖色调,但 Gattaca公司的外部环境给布景人一种庄严肃穆却又略显空旷单调的寒意。

本片有着优秀的原创剧本,由新人Andrew Niccol自编自导, 他后来编剧的The Truman Show《楚门的世界》更是广受好评。总的来说,这是一部讲述一个先天不足的人为了实现理想而与命运抗争的科幻电影,如此深刻而励志的科幻剧本如今早已是凤毛麟角。哥哥对弟弟揭示自己是如何实现“不可能”的时候哥哥回答:“I never saved anything for the swim back.”这句话原意是“我从没有为游回去保留过体力。”用本地化一些的译法,我决定把它译成“我从不给自己留后路。” 在实现理想的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办法,像这类极端的方法当然不怎么值得鼓励,但作为本片剧本积极向上的主题的表达,这样的方式并不过分。 至于表演,Ethan Hawke和Jude Law在本片上映的97年那会儿还属于无名小辈,Uma Thurman都因为Pulp Fiction《低俗小说》而比他俩要出名,但我必须承认他们的表演简单里透露着潜质,Ethan把一个前后判若两人的角色演得附有灵气,可惜他的面孔上那对小眼和俊俏的脸型,似乎缺少点认真感。而Jude对一个抑郁寡欢的角色的把我实在让我佩服,他在后来的The Talented Mr. Ripley《天才雷普利》和A.I. Artificial Intellegence《人工智能》里的天才表现足以让他进入一线演技派行列。

Michael Nyman为本片所作的配乐以一种低调而忧伤的平缓旋律贯穿始终,人类精神在与基因抗衡的节奏因为影片的主旋律而带上某种不安感但是又那么的有条不紊。我在这里转帖Wikipedia里的Michael Nyman为本片所作的配乐曲目The Other Side片段:点击下载ogg格式。 在飞向Titan星的火箭里,Vincent打开了那个神秘的小礼物,那是Jerome的一小捆头发。Vincent微笑,因为他感觉到Jerome已经和他融为一体,一起骄傲地活下去。

Vincent在火箭上的独白: "...Of course, they say every atom in our bodies was once part of a star. Maybe I'm not leaving. Maybe I'm going home." “……当然,人们说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原子,都曾是群星的一部分。也许我并不是在离开,而是在回家吧。”

——Vincent Anton Freeman (这是我最爱的台词,自己的翻译似乎有点不对劲,期待有更好的译法,多多提宝贵意见。译法候选1:“据说我们身体的每一粒原子都来自一颗恒星。或许,我这不是在离开。或许,我正在回家。”)

 2 ) 基因编辑婴儿的残酷预言

前几天被“基因编辑婴儿”霸屏了,起因是一条轰动的新闻:

“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这对双胞胎的一个基因经过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该新闻试图让人兴奋的理由是:

“这是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也意味着中国在基因编辑技术用于疾病预防领域实现历史性突破。”

这个事情对社会有什么影响,现在恐怕很难说清楚,但看这个新闻的时候,突然想起 1997年曾有一部科幻电影,说的就是“基因编辑婴儿”的故事。

片名《Gattaca》,一般翻译为《千钧一发》或者《变种异煞》。

我们先来看看电影讲了个什么故事。

未来的人类社会,所有的父母都可以定制婴儿,性别、特长、性格甚至其它,最简单就是可以避免各种,因为基因缺陷造成的遗传病。 文生却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自然受孕出生的人,出生之后通过基因检测,发现他患心脏病的可能达到99%,预测寿命约30岁。 文生从出生就被打上了“劣等人”的标签,幼儿园都拒绝接收他。无奈之下父母决定通过基因编辑再定制一个孩子,于是他天生健康聪明的弟弟安东就诞生了。 这个弟弟的诞生就是文生的噩梦,比安东大几岁的文生,在身体和智力等各方面全都被弟弟碾压,而文生偏偏还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两兄弟经常进行的比赛就是在大海里游泳,看谁游得更远,看谁先害怕往回游,结果当然是毫无例外,文生从来没有赢过强壮的弟弟。 这种残酷的折磨一直持续到两兄弟成年。文生梦想着能进入航天局工作,飞向太空,这其实就是逃避压抑的一种幻想。而父亲告诉文生能够进入航天局的唯一可能,就是去做清洁工。 虽然父母从来没有嫌弃过文生,但在航空局的面试失败之后,文生再次感受到这个时代对“自然人”的恶毒歧视。两兄弟例行的游泳比赛,文生终于赢了一回,就这唯一的一次给了文生一丝侥幸,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文生毅然决然的离开了家,再也没有回去过。父亲说的没错,文生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永远只能找到最低等的工作,扫了几年厕所,文生终于才能进入航天局做清洁工。 无论文生多么的顽强多么的努力,甚至能背下厚厚的《天体航空学》,但决定他命运的只需要一滴血,他体内流淌着自然出生的“劣等人”的血液,这个社会不需要身份证,附带基因的血液就是身份证。 为了实现梦想,文生决定铤而走险。有一些基因编辑的优等人也可能会倒霉,可能会身体残疾,可能会精神萎靡,他们也要活下去,而他们最值钱的就是血液和身份,他们就可以把身份租给想要改变阶层的“劣等人”。 文生找到了最优秀的身份盗用师,和他配对的是基因设计非常优秀的杰龙,是一个意外受伤导致下半身瘫痪的外国人。 这种身份盗用的并不是简单的一锤子买卖,因为航天局的身份验证和训练要求等等原因,文生需要每天将杰龙的血小心翼翼的贴在指纹包里,需要每天把尿袋绑在大腿上应付尿液检查,还要随时小心清理自己掉下的毛发和皮屑,并把杰龙的毛发和皮屑散落在现场。 文生和杰龙这两个人,就形成了一种非常奇妙的共生关系。在几年的共同生活之后,骄傲的杰龙逐渐被文生强大的意志力所折服,而文生也通过努力证明了,除了血液不合格,他在任何方面都不比基因设计的优等人差,甚至还收获了美女同事的爱情。 文生的土卫14宇航计划获得批准,还有一周时间他将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而这个时候,航天局主管被人谋杀,文生却在这关键的时刻,毫无察觉地在现场遗落了一根睫毛。负责调查这起谋杀案的,竟然就是文生优秀的弟弟安东,他已经是警察局高级探员。 命运的绳索犹如扭曲的DNA链条,紧紧的锁住了文生,在经过一些列的彷徨、挣扎、逃避、抗争之后,故事的结局让人极为感叹。安东识破了文生的身份,但也知道文生并没有谋杀任何人,最后还是被文生对抗命运的勇气感动。文生也终于踏上宇宙飞船实现梦想,而为他提供身份的杰龙,留下了满柜子的血液和尿样,自己进入焚化炉销毁了身体,永远地成全了文生。

片名《Gattaca》实际是一个创造词,本身没有意义,是片中航空公司的名字,真正的意义在于,人类的DNA由A、C、T、G四种核苷酸组成。而中文名《千钧一发》却是一个非常绝妙的比喻,一根头发丝悬着千斤重物,将影片的紧张、压抑气氛一语道尽。

影片中多次出现了毛发的特写,人与人相互证明基因的举动,就是拔下一根头发交给对方。而全片都贯彻了低沉、压抑、紧张、揪心的气氛,从音乐到画面全都如此,为数不多的室外戏份,要么是一望无际的星辰大海,要么就是空旷无边的科技背景,人物在里面显得极为渺小无力。

《千钧一发》是1997年的影片,科幻片在奥斯卡从来不受待见,只获得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艺术指导奖。当年大热的正是《泰坦尼克号》,本来也是一个因狂妄的人类科技产生的巨大灾难,而世人普遍关心的却只是灾难中昙花一现的爱情。

每次天灾人祸,新闻媒体总会尽力找到一个奇迹存活下来的婴儿,甚至是一头大难不死的猪,然后人类的同情心就开始泛滥,就转移了注意力,就不再思考灾难形成的深层原因。

《千钧一发》以前大约是被归于励志一类的电影,但这次基因编辑婴儿的出现,这个电影竟然成了一个残酷的预言。

我们想想电影的创意灵感可能来自哪里,不要忘了1996年 “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当时在全世界引起极大轰动,随之而来就是关于伦理道德的深切担忧,很多国家立法禁止人体克隆的相关研究。但壹戈却悲观地以为,只要这个技术诞生了,就不可能被完全禁止。

而这次中国媒体得意洋洋的报道的“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可能将是人类进化史上的一个关键节点,可能会一飞冲天,也可能会堕入地狱。

电影里面有一个场景,文生带着美女欣赏音乐会,而那个音乐家是单手6指,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六指琴魔”?据说乐曲也是专门为拥有6指的人谱写的,只有他才能弹奏这首特殊的音乐。这个可怕的地方在哪里?天知道狂热的音乐迷父母,会不会给孩子定制七根手指?

那么其它的行业会怎么样?三米高的巨人打篮球,别人扣篮他只需要轻轻的放进去;百米记录是多少来着?我特么定制一个超音速的飞毛腿!千里眼、顺风耳、三头六臂也都不再是神话。电影里面还有一个场景,是杰龙说自己是一个基因优秀的运动员,但在游泳比赛中竟然只获得了一个银牌,强中更有强中手,决定这一切的只看父母有多疯狂。

会不会有人觉得,人类世界一下子丰富多彩了,什么人都有了?但你要保证每个人都有一颗和睦相处的心,都有相互体谅相互尊重的修养,而这些却都是人类从来最为缺乏的东西。于是铜头铁臂、金刚狼、冰法、火法、万磁王,出现《X战警》那样特种人之间的大乱斗基本无可避免,而自然出生的普通人将会成为无处藏身的炮灰。

如果定制婴儿的技术普及,结合一下人类“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觉悟,这将是一个想象力的竞赛,会诞生什么稀奇古怪的人类婴儿,真的不可预知。

《千钧一发》影片首映时,作为宣传活动的一部分,他们曾刊登出了一封“遗传工程广告”。结果有数千人信以为真,打来电话要求使用基因技术改造后代DNA。

而人类发展到现在,DNA的进化是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自然选择的结果,人为的基因编辑无异于“拔苗助长”。

好比争吵了多年的转基因食品,好的一面人尽皆知,产量大幅度提高,人类将永远摆脱饥饿,但是谁知道能毒死害虫的食品对人体有什么影响?这当然是需要时间来检验。

而基因编辑的后果,即便是非常理智的小范围编辑,能预防艾滋病了,或者免疫糖料病、高血压等等常见遗传病,这东西怎么验证呢?现在是不是要给露露和娜娜注射艾滋病毒,验证一下基因编辑的效果?但对于几十年之后她们的下一代,谁知道会有什么影响?

还有一个关键的点,这种能永远改变下一代的优秀技术,不可能免费的提供给普罗大众。

刚刚去世半年的物理学家霍金曾经预言,人类会通过基因改造让自己进化,然而,也会造成严重的人类浩劫问题。有钱人一旦有机会编辑子女的基因,将出现新人种的竞赛,必将摧毁普通人的生存。进化的人会以不断增长的速度进步,没进化的人会被淘汰。

影片中有几个非常揪心的细节。文生决定离家出走时,将自己从全家福照片上撕下来,然后爸爸妈妈和安东看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文生根本就是多余的一个。真正的现实是,所有无力支付基因修改费用的自然人,将会受到社会的歧视直到完全灭绝。

文生冒充杰龙面试宇航员,只需要一滴尿样,就能证明他的能力。这却无意中贴合了中国人的一句俗语,“撒泡尿照照自己吧”。这种刻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中的歧视,令人绝望。文生在片中有大量的洗澡镜头,剧情上是为了防止皮屑和毛发脱落,而在身份即将暴露的时候,文生独自在海边,拼命的想要擦干净那个不优秀的出生,当一个人的DNA成为污点,你要怎么洗刷清白?

这就是电影《千钧一发》给我们的残酷预言,中产阶级以下的人只有混吃等死,而精英阶层与其观望不如先下手为强。

导演安德鲁·尼科尔是《楚门的世界》和《幸福终点站》的编剧,还执导了《战争之王》和《时间规划局》,综合几部电影的感觉,发现导演真的非常善于挖掘人性的贪婪丑恶,将人物放置在一个无法逃脱的压抑环境,测试人类的极限,观察周围人的反应。他的作品看似励志,却也总让人不寒而栗。

 3 ) 从基因决定论到性别问题——英雄主义是对不平等的最糟糕的反驳

《千钧一发》构建了一个由大数据和遗传技术统治的乌托邦,人在一出生的时候就会被告知他未来会患上的疾病和预期寿命;人的工作和阶级几乎完全由基因决定;人工受精、基因检测等遗传技术将取代自然的生殖过程。所有人都能毫不费力地看出这个乌托邦的邪恶之处:既然人的地位完全由基因决定,人的阶级从出身将被注定且毫无改变可能,那么人与人的不平等将毫无掩饰地变成社会的规则,并且除非所有人的基因相同,这种局面将不会有任何改观;与此同时,因为人的命运在一开始就被基因注定,人的自由意志失去任何作用,被挤压到极其狭小的角落。在这样的乌托邦里,人既不平等,也不自由。该如何走出这个乌托邦带来的困境呢?一个方法是让所有人的基因都变得“完美”,这样平等的问题就解决了,但是会陷入一个更加荒谬的境地,如果所有人都按照“上帝”的模子打印出来,那么所有人都完美了,但是所有的人也就相同了,那么社会就会变成一场毫无乐趣的桌球游戏,因为桌面上每个球都是相同颜色的,所以谈论哪个球进洞将毫无意义。或者完全抛弃生命科学和计算机,这样反智的构想也会让历史的运转变得虚无,这显然也不应该是科幻电影应该谈论的。电影选择了一个并不聪明的解决方法,用后天的努力来补足先天的缺陷。尽管优质基因和精英阶层直接挂钩,但是当优质基因无法转变成优质的生产力的时候,比如在因祸致残的时候,他的社会地位将不被认可,所以,优质基因和优质生产力构成了精英阶层的充分必要条件。那么,如果劣质基因能够产生优质生产力,那么这种基因决定论构建的乌托邦能否被打破呢?电影其实是根据这个思路展开的。为了延续自己的身份和阶级,优质基因的人会雇佣劣质基因的人作为替身,电影称这种行为叫“搭顺风车”。电影的主角是一个拥有劣质基因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医学技术,克服了高度近视、身高缺陷和心脏病的制约,从而拥有了不亚于优质基因的能力,胜任了精英阶级的工作,甚至躲过了每一次的基因检查,最后圆了自己的太空梦。这个设想乍看理所当然,既然先天因素是决定好的,不可更改的,那么可以改变的只有后天的个人意志的因素。所以如果后天通过加倍的努力就可以拥有和优质基因完全相同甚至更加优秀的能力,那么基因决定论不就站不住脚了?那么优质基因就不应该等同于精英阶级,基因和地位就不等同,通过使个人意志所发挥的作用高度膨胀,不同基因的人之间就有了平等的可能。

对这个设想的批判,只消参照另一个文本——花木兰的故事。与《千钧一发》最为接近的文本并非使张艺谋的《影》,而是花木兰的故事。一个处在男权社会的女性,通过乔装成为男性,以男性身份承担了男性的义务(参军)和规范准则,而没有露出马脚。要想指出《千钧一发》里的设想的荒谬之处,只需要问,花木兰的故事是否是女性主义的理想范本?让女性成为花木兰是否是实践女权的唯一方式?女性与男性的平等,是否只能通过女性承担男性的义务和责任实现?显然不是这样的。花木兰想要实现和男性的平等,只能通过化装成男性,毫无保留地接受男社群的行为准则实现,这不是对男权社会的挑战,而恰恰是对男权的顺从。这个文本的危险之处在于,它表面上实现了男女的平等,实际上却抹杀了女性主义叙事的可能——对女性的颂扬如果只能通过以男性身份的的方式书写,那么女性身份的话语权就完全被剥夺了,女性就会陷入完全的失语的境地。并且,如果女性和男性的基因差别决定了女性在力量、体力上和男性有差距,那么,让女性以男性标准来承担男性的义务,不仅不会消弭这种差距,而是放大了这个差距,这一种不平等是得到强化的——女性只能通过后天的训练才能弥补先天的差距,这实际上是在承认女性先天不如男性,女性的权利和社会地位不如男性就会变成理所当然的事。戴锦华在《性别与叙事: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女性》中写道:“女性在挣脱了历史枷锁的同时,失去了自己的精神性别。女性,女性话语与女性的自我叙述与探究,由于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中性别差异的消失,成为非必要的与不可能的。在受苦、遭劫、蒙羞的旧女性和作为准男性的战士、英雄,这两种主流意识形态镜像之间,“新女性”“解放的妇女”失落在一个乌有的历史缝隙与瞬间中。”对于这种叙事的反驳是显而易见的,女性也许在力量、体能上与男性有先天的差异,但这可以用来证明男女间的先天不平等吗?并不是这样的,不需要去提女性在思维上、感性上的相对优势,只需要去问,为什么力量强、体能好等阳刚的特质被认为是优势?这种阳刚的优势是基于社会分工体系的,阳刚的特质被认为是更适合战争、劳动,但在现代社会分工体系中,这种差异被淡化了。阳刚真的是比阴柔更加优质的特质吗?我想,孰优孰劣本来就是个伪命题。差异本身是值得尊重的,因为先天上、基因上的差异本来就无孰优孰劣可言。正如戴锦华在一次访谈中说的,“我一直寄希望于女性的生命体验所累积的历史,能够成为另一种资源,成为面对由男性主导的现代文明的一种完全不同的力量,以便给我们打开可能性。我想提醒大家,想象不必那么单一,想象应该由更多的路径和更多的打开空间。”

现在回到《千钧一发》。《千钧一发》的狡猾之处是他预设了一个前提:基因差异等同于基因不平等。他告诉你,一些基因比另一些基因优质,比如视力好的基因比近视基因优质,高个子基因比矮个子基因优质,健康的基因比患病的基因优质。因为有些基因比另外的基因优质,所以人们要选择优质基因,摒弃劣质基因,所以持有优质基因的人和持有劣质基因的人是不平等的。这种说法看似没有问题,实际上却非常可疑。先不去谈多基因性状、表观基因组学这些复杂的生物问题,就先去问,健康、被推崇的性状(比如高个、双眼皮)等的基因是否比其他基因更加优质。疾病基因就是劣质基因吗?一个非常著名的反驳是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的患者在一般的地区适应力要弱于健康人,但是在非洲等疟疾流行的地区,适应力却要强于正常人,因为在镰刀型贫血的红细胞虽然携氧能力不如正常红细胞,但是它却能抵抗疟原虫的生长和繁殖。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疾病是相对的,一个地区的疾病很可能会成为另外一个地区的优势性状。此外,疾病对人类社会的意义也不可忽视,如果没有癫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造诣不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如果没有精神分裂,梵高也无法完成他最重要的画作。如果没有阿斯伯格,自闭症,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天才(爱因斯坦,牛顿等)推动科学、艺术的进步。就更不要说,因为对疾病的恐惧,催生了多少的科学和艺术的成就。我说这些并不是为了说明人类不应该与疾病抗争,而是说明,在与疾病抗争的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一些。正如苏珊桑塔格所说的,对疾病的军事化隐喻是疾病最恶毒的隐喻,因为这势必会导致对患病的人的污名化。同样,认为有疾病的基因的人和健康基因的人不平等同样恶毒,因为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德滑坡——由对疾病的恐惧到对患病的人的污名化再到对持有患病基因的人(将要患病的人)的污名化,这是我们需要避免的。同样,性状之间就更加没有优劣之分,就以高个子和矮个子为例,谁不爱《魔戒》里的霍比特人呢?那些一度权倾朝野的人,如拿破仑、希特勒,也都是著名的矮个子啊。

其实再往深一层看,基因不平等的背后其实是评价标准的单一。片中非常明显的一点是这是个竞技式社会,电影里的阶层是阶梯式的,从公司的高管、航天员,到公司的普通员工,到公司的最底层的清洁工。执法部门、频繁的基因检测、毫无隐私的工作环境让权力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酷似福柯的全景式监狱。失去工作能力和基因标准不合格就会让人瞬间跌落到社会的最底层。这样的竞技式社会明显是有一套单一的评价系统的,那就是工作能力的高低。因此,工作能力更高的基因被认为是优质基因,不利于工作的基因是劣质基因。这也是为什么片中弟兄两人每每到了要证明自己能力的时候,就会到海里比赛谁游得更远。两个人都接受了社会里未言明的准则——证明自己能力的高低只能靠体育竞技。这给我的荒谬感不亚于《送我上青云》里的“博士”为了证明自己能力背起了圆周率,或是两个要决斗的人拿出来的绝招却是在小霸王里比谁的得分高。因此,对于基因不平等的反驳,其实只需要回答,社会评价标准到底应不应该单一化。只要社会评价标准不单一,基因差异就有意义。一个生物学的反驳方法是,如果社会评价标准单一化,那么在科技的发展后无可避免地会让基因单一化。而我们知道,所有的进化,都来源于基因的多样化。地球上的生物之所以没有灭绝,也是因为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和物种,得以在各个灾难来临时保存生命的火种。

其实对性别不平等,种族不平等,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一样的,社会的多元化,对个体与个体的差异的尊重,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我们不应该推崇花木兰式的性别叙事,更不应该让黑人去把皮肤漂白,而应该认识的性别间的,种族间的差异,去尊重和了解每一个个体。同时,为了避免评价标准的单一,社会上应该要有多种多样的声音,多种多样的文化,而并非只有一个单一的意识形态统治,整个社会只有一种官方声音。我们可以看到,当社会的声音最统一的时候,也往往就是种族屠杀、战争等人道主义悲剧发生的时候。我所期待的乌托邦,是所有人不再被打上种族、性别、疾病的标签,每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身份,听到其他人的声音,认识和尊重彼此的差异。我乐观地相信历史有其力量,我也乐观地期待着这样的未来。这也是我对所有不平等的乌托邦的反驳。

 4 ) 阳光着阳关着怎么自焚了!

我承认起先我确实是抱着看看乌玛瑟曼是怎么看上伊桑霍克的心态来看这部电影的 确实挺无聊的一个理由 最终事实也证明了 本片可以说与乌玛瑟曼本人几乎没有关系

可是我看到他作为一部99年的科幻题材片儿有个8.5的分数(查了一下 imdb7.8 也是相当之不错了) 于是我更加坚定了看它的决心

电影大体上讲的就是这么一个事儿 就是在不远的将来 人类对于基因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牛逼的水准 即 不但可以从基因看出来你长大之后会有什么毛病最后得什么病死什么时候死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造受精卵 使我们的地球村真正实现少生 优生 低碳生娃

我们的主人公(伊桑霍克饰)就很不幸 他是一个在如此高科技的大环境下却是因父母避孕措施使用不得当而出厂的产品 是一名标准的二逼基因携带者(以下简称二逼)

他被预测出有若干多的不大不小的毛病且只能活到30.2岁 并且他悲催地被他无情的父亲充满鄙视地命名为文森特(这是他们外国人一种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知道自己家孩子短命还故意起短命的名儿 但在我国一般有文化的家长就知道给孩子起个贱名儿 好养活 如王八崽儿一类 听起来就非常长寿)

于是他悲催的人生就这样开始了 爸爸妈妈很明显不满意有个二逼儿子但是直接掐死又犯法 所以他们决定借助神奇的基因工程技术为他们整合出集二人精华于一身的小哪吒

于是二逼文森特和小哪吒共同成长的故事可以说就是国外版的小白菜儿 各种被家长不重视且被弟弟虐 比赛游泳一回没赢过 直到两人长大分别之际文森特终于豁命游赢了一次弟弟 弟弟还因为体能和心理双崩溃导致溺水了 最后被哥哥拖回去了

长大后的二逼文森特对于成为一名太空人有着巨大的热情 坚持每天看动脑筋爷爷和蓝猫淘气三千问(而且他的偶像是比克曼博士) 但是由于社会中存在着巨大的基因歧视 于是拥有二逼基因的他只能走遍美国刷厕所

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 他知道有这么一类人看到了基因歧视所带来的商机 做起了基因办证儿的生意 于是他果断拿起手机拨打了用白漆写在女厕所墙上的联系电话

所谓基因办证儿 就是让二逼人种在各种场合通过极其粗糙的物理手段(如将血袋儿掉包 用尿袋儿里的尿参加尿检 往梳子上搁头发 往键盘缝儿里倒头皮屑等)使用黄金圣斗士的基因出去混 自然一帆风顺 马到功成

但是为什么黄金圣斗士本人不直接出去混呢 因为这位堪称完美的圣斗士(猪的洛饰)是一位身残志也残的昔日花样游泳银牌获得者 成天抽烟喝酒感叹命运的不公 为什么有的人连一次出镜都没有就能得金牌 我长得这么帅却要得银牌!

于是两个不同基因档次的人开始了一个出钱一个出尿的快乐同居生活 前者通过借用圣斗士的华丽基因在梦寐以求的航天产业部门成功圆梦 成为即将被派往木卫的新一代太空人 后者过上了衣食无忧稳定节律的生活 并且逐渐把自己生活的希望完全转寄在了帮助文森特实现梦想上
以上回忆结束 于是之后二逼文森特在一个相对俗套的犯罪+励志片套路中克服重重险阻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此处真的可以省略一万字)终于在知情人的掩护下成功羽化登仙

但令人诧异的是 临行前猪的洛给文森特预备下了成桶的血和尿(喝多少水这得)供他从外星回来以后使用 还留下一张神秘的字条 说你上去以后再看 并声称自己也要带着梦想去旅行了

看到此处我内心真的是风光霁月一片明朗 觉着太好了 两个不幸的人相互成就了彼此 有梦想敢追寻 太阳光了

结果最终的结局是 文森特爽歪歪的飞了上去 猪的洛却美滋滋地带着看破红尘的微笑挂着自己引以为耻的银牌自焚了!!!

这是一个阳光的编剧和一个阳光的导演弄出来的结局么!!

你106分钟的电影前100分钟都在告诉我们 又要有梦想 去你妈公平不公平的社会 我们要永不放弃 我们要力争上游 我们要有梦就追 我们要逆天改命 结果最后一个刚刚让我们感到重新被希望点燃的人竟然被火点燃了!!!

这时候可能会有还没看过本片的人就问了 说哥们儿你会不会是没怎么看过电影儿自己瞎编了一个主题啊 其实人家可能根本就不是说的阳光的事儿

我觉着应当不会 因为剧中的一折经典唱段——可能也是导演编剧认为应当被后人不断传诵的一部分(当然很可能不会成为)——是这样儿的一个事儿 成年后文森特的弟弟小哪吒成为了一名警察 受命调查发生在哥哥工作单位里的一桩谋杀案(它不在主要内容里是因为它真的是酱油支线)

案件真相大白之后弟弟提出 咱们再比赛一次吧 我个圣斗士基因输给你个二逼我有点儿不服

于是两人深夜来到儿时记忆中的海边 脱光了 游啊游啊游 游着游着弟
弟累了 说 哥 太远了 咱回吧 哥说不 咱直接游到对岸(我去) 于是弟弟也不肯服输 接着游啊游啊游 又游了一会儿弟弟实在不行了 说哥你是怎么做到的 哥哥说 我的办法就是 拼了命我也不放弃(- -)

于是弟弟又一次由于体能和心理双崩溃溺水了 又一次被哥哥拖回去
难道这么主旋律的一个桥段不是为了让坚持自己实现梦想的阳光普照大地的一个桥段么?

明显就是!明显是他们不知道哪儿进水了让猪的洛烧死了!

最后就是 说什么也于事无补了 片子已经上映了这么多年 已经对不知道多少曾经敢于追寻梦想的青少年执着而狂热的内心蒙上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阴影

为了让故事更加阳光一点 我们心中可以有一个自己的结局 那就是猪的洛真的去了环游世界旅行 最后在我国和一名业余男子花样游泳教练一见钟情 随即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喜结连理 最后猪的洛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和教练老公的鼎力支持 最终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一举夺得没腿组男子单人花样游泳金牌 最后一个镜头 两人在傍晚的水立方夜景之下激情拥吻 五个福娃在旁列成一排微笑祝福 镜头拉高 片尾曲北京欢迎你响起 出字幕

 5 ) 关于结尾头发解读(严重剧透)

关于结尾的头发有几种解读:

1)相当于Jerome和Vincent一起飞上太空,这是身份的代表,后帮助前实现梦想的方式。“我借给你身体,你借给我梦想。”Jerome和Vincent说过(身体啊————)。

2)头发在电影设定下,包括现实习俗上都是真实身份的象徵,赠与头发也是表达真诚的表现。比如女主给V时说:如果你还有兴趣的话就来找我;V告诉她自己真正身份时也做了一样的事。
    同样地,片尾信中附的一撮也是J给V的礼物——“你现在知道真实的我是谁了”。

3)在V的不断坚持下,两个人终于实现了合二为一 (喂喂………不得不这么想好吧……………)

4)暗示Jerome的自我毁灭 留作告别后的纪念

5)有人说 实际点看 就是万一又抽查了,还能用上 = = PS V当然知道J会结束生命 只不过坚定这个想法是在J给他展示两辈子都用不完的血液尿液时 虽然很早之前就不断收到暗示(吃饭时不说今后的想法 抱床上时承认原先是找死 而且还会找死…………)

6) 基因决定论的受害者不仅是有缺陷者,更是佼佼者。这点也是整部电影想表现的一点。J是一个,V伪装下的身份更是,哥哥Anton也是,所有子啊Gattaca的都是………………

 6 ) 灵魂无基因

新西兰作家兼制片与导演Andrew Niccol可真让人吃惊!

他1997年自编自导的第一部电影《Gattaca》实在是一部天才之作。故事对基因决定论的描述,对生物科技突飞猛进后未来世界的秩序与偏见的刻画都让人一下子想起来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Andrew Niccol据说将执笔《美丽新世界》的剧本,由导演Ridley Scott于2011年搬上银幕),但比《美丽新世界》似乎还更进一步,尤其在科幻的份量上;但更为可怕的是这部1997年的电影所描述的基因歧视恐怖世界,竟原来绝非天方夜谭。


1

基因工程自从1973年后美国生物学家Stanley N. Cohen 和Herbert W. Boyer将DNA分解成段并重新组合后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并以1990年美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今天的生物科技不仅能够克隆,转基因,甚至还能创新物种。基因科技的发展带动了优生学,美国一位医生的曼哈顿与洛杉矶诊所已经帮几千对夫妻选择孩子的性别,并宣布在未来的几个月内将实现选择后代的眼睛、头发颜色,以及肤色。

在Andrew Niccol创立的Gattaca世界里,这样的优生诊所已是社会流行,实际上,也只有付不起钱的穷人才会选择“劣等”自然生育,因为诊所里培育出来的强化基因受精卵,是“自然受孕一千次也达不到的奇迹”。 当父母对这种强化基因小孩有所质疑的时候,医生还很贴心的回答:“别担心,孩子还是你们自己的基因结晶,不过是最优的结晶。”

一旦全社会都在制造这种“最优结晶”,整个人类社会的结构便发生了深远变化。人种、地域、性别等因素不再重要,因为比较“最优结晶”, “次优结晶”或者“自然结晶”很明显成了体制的残次品,被系统性歧视排斥鄙视。而造成这种新型基因歧视存在的关键,我想,一方面是社会自然竞争的结果,但更重要的,是基因决定论。

基因决定论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个性和样貌都是由基因唯一决定的,人的基因有优劣之分,人类应致力于“改良品种”。纳粹德国就曾经利用基因决定论巩固金发碧眼白皮肤的雅利安人种的“高等”地位,作为屠犹的论证。生物学家Richard Lewontin, Steven Rose和Leon Kamin 这样总结基因决定论的理论体系:

“生物(基因)决定论者们实际上在探求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类行为的根本。他们认为人类生命以及行为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生物化学物质特性的结果;并且这些特性都是由人体基因的构建所唯一决定的。最终,一切人类行为——也就是全部人类社会——都由一系列要素决定,从基因到人之个体到全部人类的行为总和。”

但实质上,现代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得出任何决定性的结论。比如通过对基因顺序的检测,我们可以预测出一个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但这个几率目前只能达到5%左右;哪怕是电影《Gattaca》中基因技术高度发达的未来社会,对各种疾病以及寿命的预测几率依然不能达到100%。但人们往往把概率和实际发生混淆起来。概率讲的是从统计角度出发,某事件若多次重复,出现某种可能的百分率;而作为人这个独特的个体来说,概率只能代表一种可能——30%患心脏病的概率并不能预测出来这个人将来一定会患心脏病,他/她还有70%的可能完全不会患病。

基因决定论目前仍是生物学界辩论的主题,也有不少知名学者支持基因决定论,比如1998年,美国国家癌症学院生化实验室的基因结构及规范主席,生物学家Dean Hamer在他的著作《与基因共生》中就说每个人的“核心性格”都是“自出生以来便铭刻进身体,就如同自己眼睛的颜色一样,是父母基因的馈赠”。纽约州冷泉港实验室主管,DNA结构的共同发现者James Watson也说过“我们的命运由我们的基因决定”。


2

基因决定论的存在使得基因歧视成为不可避免的结果。早在1982年,美国律师协会会刊就刊登过一篇文章指出至少有六家知名化工厂定期给员工验血以确诊谁更易受化学物质的影响,虽然其中两家公司,杜邦与陶氏,都否认使用检测结果来决定雇工需要。基因歧视与种族、性别、年龄、国籍等歧视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这并非是基于实际发生事件的歧视,而是一种推测性歧视,是基于将来某种状况发生的可能几率而实施歧视,同时完全无视事件根本不会发生的几率。这种推测性歧视使得对抗之的手段变得十分有限,因为在法律上很难证实某种基于推测的歧视。所以,尽管美国2008年五月21日终于通过了历史性的《反基因歧视法》,其有效性仍待考察。

其实在Gattaca世界里,雇工的基因歧视也是违法的,但“没人严肃对待”。雇主可以采取各种手段获得应试者的基因——茶杯,擦手的纸巾,不经意掉落的毛发——基因隐私权只是个不可能实现的概念。电影中还有便宜的街头基因检测站,刚和人接吻的姑娘可以去哪里用棉棒在口中一擦便得出对方的全部基因信息——智商、得各种疾病的几率、预期寿命等。而当主人公文森特(Ethan Hawke)打倒夜店后门守卫警员逃跑后,随即赶来的警探命令倒在地下呻吟的警员第一句话是:“哪儿也别碰,别吞口水”,然后迅速用棉签获取了警员身上携带的文森特基因才让他起来。

我看到这儿,觉得又是好笑,又是毛骨悚然。如果人类的一切都能够通过基因分析而得出确定结论,如果我们的喜怒哀类,我们的爱情与伤痛,有一天都能够变成冰冷的化学公式,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用符号代替,都能被无限复制,包括界定我们之所以是“我”的独特思想与记忆,那将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末世!到那一天,“我”将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是“有机体”,只剩下面目相同的“完美结晶”们,就好比今天打开电视,屏幕上全是削过骨隆过鼻减过肥垫过下巴千遍一律的人造美女一样——我们距离Gattaca的世界,究竟还有多远?


3

2008年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ohn Bargh博士与助手展开了一项实验,41位志愿者被要求描述他们对一位陌生者的第一印象。所有人看到的陌生人的图片与听到的介绍都完全一样,但在说出自己的印象之前,实验助手会不经意的让志愿者帮他拿一下自己的杯子,杯里有时是热咖啡,有时是冰咖啡。实验结果表明,拿到热咖啡的志愿者比拿冰咖啡的对同样的陌生人明显印象更好。类似的实验后又在53位志愿者身上重复,要他们对一种理疗热垫进行评估,作为奖励,事后或被赠一个小礼物,或得代金礼券。实验结果发现,评估时理疗垫是热的大都选择要代金礼券,而凉的则会选礼物。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NPR在播报这则新闻的时候,记者忍不住评论:究竟多少“我们的思想”真正是我们自己的呢?我则忍不住想那个经典的婚姻笑话,成功太太的秘诀在于要让老公以为所有想法都是他自己的,嗯,都是“他自己”的。

一个更有趣的例子是哈佛大学的脑神经专家Jill Bolte Taylor博士,她于1996年中风左脑血管破裂,后经治疗恢复。Taylor博士这样描述她中风后的感觉:“我失去平衡跌倒,靠在浴室墙上。我低头看自己的手臂,但发现我竟无法感知自己身体的边界——我不知道自己是从哪里开始,又到哪里结束,因为构成我的手臂的分子和墙上的分子全混到了一起。我只能感到能量的存在。……最开始我有点恐惧,但很快我就为周围的巨大能量所吸引。我再也不能确定我身体的边界,我感到自己变得巨大,舒展,似乎我已与周围的能量结成一体,那感觉真是美妙。”这种美妙,平静,祥和,与世界融为一体的精神体验,极似佛教的“天人合一”,“涅磐”,“超脱”。脑神经专家的Taylor博士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很简单:人的右脑主管感性认识摄取信息,而左脑主管逻辑思考处理信息。当主管逻辑思维的左脑因为血管破裂停止运作之后,“我”就消失了,剩下的是不经处理的原信息,这便是为什么她会无法分辨自己的手臂与墙壁,“所有的分子全混到了一体”;这也是为什么她只感受到能量的流动,感到自己融入了自然,无限平和美妙。

原来道教坐禅要到达的物我两忘的超脱境界,原来佛教精神上的涅磐,都可以通过自我训练抑制左脑的逻辑思维来达到。难怪也有那么多人通过外力——靠毒品——来摄取激素抑制左脑制造精神高潮。2006年的电影《盲区行者》中,一种未来的毒品“D药丸”长期服用会导致左脑受损,造成左右脑矛盾,幻象频现,物我两茫。


4

《时代》杂志的评论员Michael Kinsley在2008年五月的评论中说:“先天自然与后天养成,其实并无多大差异。也许你的父母给了你优良的基因,或者他们给你百万遗产,或者他们就是高尚的人,教会了你节俭的美德与辛勤工作的道理。即使是最后这个例子,为何你就应该得到这些优良的价值观呢?这与继承一对好基因究竟有什么不同?”

也许,面对基因决定论,我们的确不该如惊弓之鸟过分惧怕,人因出生所造成的不平等过去有之,现在有之,将来也不会消失。反对基因决定论不不是为了阻碍基因技术的发展,并不是因为恐惧而放弃探索,放弃寻求生命的真相;相反,面对太多的未知,给予科学工作者们更多的自由,更大的空间才能更好的百家争鸣,才能更接近真实。而在基因歧视问题上,更重要的该是我们究竟要如何认知基因决定论。前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2006年发布了女性缺乏数学及其他科学才能的讲话后不得不引咎辞职——他发表这一言论的场合当然极不合适,显然不吻合他校长的身份——但另一方面,我却也惋惜他的离开,毕竟,从纯科学的立场出发,难道我们不该研究为什么很多女性在语言方面具有优势,为社么黑人的弹跳与奔跑能力那么突出,为什么亚洲学生的运算技巧领先于美国学生?结论不一定都是基因——甚至我坚信基因只是要素之一,且远非决定因素——但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与严苛的立法执法体系应该相辅相成。最为重要的,具体到我们每个人,是我们对待歧视的态度。

索尼公司在《Gattaca》1997年十月公映之前特意组织了一场面对哺乳动物细胞生物学家学会的试映,在影片结尾,出现了爱因斯坦、林肯和美国最著名的女运动员Jackie Joyner-Kersee的照片,并伴随着字幕:如果基因工程和基因实验早成事实,那么这些名人将都不会出生——他们分别患有阅读障碍,马凡氏症候群 及哮喘病。最后的总结字幕则是:“当然,另外一个绝不会诞生的人,那就是你。”试映得到了科学家们的普遍好评,但公映时索尼公司还是决定去除最后的字幕与图片——他们担心会冒犯观者的感受。

我觉得很可惜,索尼公司的保守决定失去了让这部影片掀起更为激烈辩论的机会。最后这些图片的展示其实传达了非常关键的一个信息:优化基因的同时也祛除了激励人类不断前进最为重要的一个元素——痛苦、问题、缺陷、不足。“完美”是祝福,也是诅咒。影片中最为完美的杰罗姆是最无法面对失意的人,而根本被当作下等人的文森特倒永远拼尽全力向着理想努力,毫无保留。这种不合理的冒险,不畏死不自保的拼搏,就是人的精神,是潘朵拉盒底的希望,是独立拆解的基因要素所无法总结推导的最大的不可能。这种精神让我们认识到统计概率的空档,让我们为了虚幻的爱情与理想奋不顾身,让我们能够瞥见极限后匿藏的曙光,让我们终于成为“我”,成为一个人。


5

抛开基因优化不谈,尽管我不愿意相信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一天能够彻底破解人脑,我还是不得不考虑,如果基因决定论终被证明,如果“我” 最终将被解构成一堆要素:化学物质、生物电、激素,那生命还有没有意义?如果从一出生,人的命运就真如Gattaca世界中一样被各种概率早已界定,甚至就连文森特的反叛精神都能一早被解析预测,那我们是否还有活下去的必要?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其实不同阶段对“人生意义”之界定并非一成不变。信息革命之前,我们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的创造性,人的社会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我们强调“脑”;信息革命之后,电脑越来越强的模拟人脑,我们又开始强调人性思维中非逻辑的感性成分,强调“心”。2009年的电影《终结者之救世主》结尾就宣称“人心无法编程”。但无论强调的是“脑”还是“心”,似乎“人生意义”都离不开对人的界定,都在强调我们与这种或者那种存在形式的区别。每当新科技新事物新发现将原有的人的界限变模糊,我们就得恐慌一阵,似乎不证明“人”的优越性,不维持“人” 在宇宙万物中的独特地位,人生便失去意义。而这样“唯我独尊”的阶级观念,又与人类社会内部的种种歧视有何差异?

《Gattaca》中完美的杰罗姆选择结束生命,因为他先天的基因设定让他优秀但不是第一,他后天的意外残疾让他可以感受生活却无法再创造——他对生命本身失了兴趣,一死了之。但杰罗姆所忽略的体验本身,难道就没有意义么?创造与实现的可能固然激励人勇往直前,但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从无到有的沿途风景和人生细节对每个人来说也是独特的,是不可替代的,即使被拆分为化学物质、生物电、激素、环境影响等独立因子,也还得由人自己来综合实现。而这种体验经历学习成长的过程,其实才是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实践着的工作,至于终点处盖棺定论的成就,倒是锦上添花的次要元素了。

《Gattaca》中文森特不懈拼搏所要证明的“灵魂无基因”,我想不该仅仅是指基因决定论最终无法预测人的未来,不能解释人的情感;更为重要的是,即使有一天基因科技能够决定我们的“核心性格”,电脑程序能够解释我们的细微情感,生命的意义依然存在:感受,体验,学习,这一切仍须由生命的实体来亲身实现,无法替代。而除了为理想奋斗,除了实现目标,生命的意义,还在于每日三餐,脚踏实地,在于养一方赤子之心,在于被现实不断扑打下却依然熊熊不熄的求索火焰。生命的意义,正如罗素所总结,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才是真正的人之灵魂,不能转化为公式,不是符号,不能复制,无法嫁接,不分优劣,没有基因。



参考阅读:http://www.depauw.edu/sfs/essays/gattaca.htm

 7 ) 片中几个细节

本片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棒,完全称得上是科幻电影的经典之作。 ***下文有剧透***,建议看完影片再回来补充阅读。去B站搜片名即有。 =================================== * 片尾为什么字幕只有AGCT四个字母是蓝色的? 脱氧核糖核苷酸是组成脱氧核糖核酸(英文缩写为DNA)的基本单位。 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碱基有: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片尾字幕只有这几个字母是蓝色的,其余都是白色的。同时也是片名Gattaca的来源。 * 好基因的弟弟在影片中一直在暗中帮哥哥Vincent吗? 显然不是。片中老调查员误入歧途,还是弟弟给指正让他回去现场调查。男主弟弟作为警察,从一开始就没想帮Vincent隐瞒,他只是公事公办,最多就是想先一步自己找到哥哥劝他投案自首。直到在最后游泳比赛的时候,弟弟才真正转变思想,帮助哥哥完成他的梦想。 * 每日负责体检的医生绝不是男主父亲。片中说的清清楚楚父母都死了。医生提到,他也有一个有缺陷的儿子而医生经常鼓励他在这里,Vincent也是一种类似精神榜样的存在,所以医生暗中帮助男主完成『劣等人』的梦想。 * 男主要去的星球是Titan,即土卫六。 * 片中Vincent家的楼梯是双螺旋结构,隐喻DNA。(吐槽没有电梯的是什么鬼) * 片中说Jero有6英尺1英寸(185cm),但实际上Jero的演员裘德洛是6尺整(182cm)(虽然片中并没有站起来过)。 * 题外话: 2005年讨论区阿北曾在此片影评中留言。(当年其实就是影评,豆瓣改版时按字数自动转进了短评区。)

2005年讨论区阿北的回复。(当年其实就是影评,豆瓣改版时按

豆瓣于2005年3月6日开放注册,留言时豆瓣刚诞生两个多月,用户还寥寥无几。这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影评之一。(想想主页上就那么几篇影评,好几天都不更新……)

2005年5月23日的豆瓣。

上面的图片是一个叫做 网页档案馆 的网站提供的,想看更多的豆瓣的过去点这个链接:http://web.archive.org/web/20050201000000*/http://douban.com

 短评

这名字译得太搞了~==

9分钟前
  • 推荐

长伊桑霍克这样的被认为是基因差……

14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梦想与扼杀梦想的不公平,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这是人类戏剧的永恒主题之一。

15分钟前
  • spencer
  • 力荐

没有触目惊心的科幻大场面,娓娓的说伦理、说基因技术的双刃剑。落了泪的点不是主角,而是最后那个医生,原来他一直都帮助着Vincent,这种梦想一旦被共享,也就推动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有趣的是,片名本身是由DNA的碱基组成的,还有剧组成员名字出来的时候,也是先凸显出G.A.C.T,很有心思的小细节。

19分钟前
  • 半袖
  • 力荐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歧视史,财富、地位、年龄、性向、肤色...基因决定人生,不过是把这种歧视从人的出生开始以科学的形式固定下来。电影想讲述的是:我也许没有伟大的基因,但我有一颗造梦的心——我就是那个统计学上渺小到不计、但没人可以抹去的1%。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我只是把身体给了你,你却让我分享了你的梦想”(Nyman先生的配乐太惊艳

25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推荐

2018年11月26日,人民网的新闻宣称,世界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千钧一发》里最令人动容的是,Vincent作为未来世界里的"瑕疵人",绝不回头,绝不留后路的追梦历程,既然是浩瀚宇宙中微如星尘般的存在,又何惧以星尘的模样"归家" ,在人世间放手一搏尽兴地活是Vincent的选择,也是影片除基因重组,人伦道德等探讨点,传达给观众的更重要的生命意义。但结合今天的新闻来看,片中对基因技术,人类伦理的平铺直叙,令人背脊发凉,正如《黑镜》里所说“我从没想过自己会活在未来,但我现在TM就在未来。”

26分钟前
  • 无效设备
  • 力荐

一个凄美的基情故事

31分钟前
  • cincin
  • 推荐

问题不在于基因,也不在于决定论,而在于一种万恶的标准和秩序,试图消灭美妙的多样性。

36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古怪的老电影气质,很励志,有点基。世界若是真的如此不公平,那我们就集体作弊去吧。

39分钟前
  • 川总
  • 力荐

豆瓣这么高的分,你就知道它肯定有热血和鸡汤的意思了。前半段老实尴尬,这哪是太空公司不如叫脸盲公司好了,就这么容易混进去?其实在剧本架构上是十足的套路活,好在在类型上做出了混搭的新意,节奏铺垫之下,煽情点的安排也比较合理,这种,才叫做合格的工业化电影。

42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看名字以为是恐怖片,没想到是这么走心的风格。裘德洛的出场太惊艳了,那双眼睛,那个孤傲的眼神和表情让人难忘。可他最后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太残忍了,难以接受。

47分钟前
  • 撒旦的表妹
  • 力荐

科幻版天才雷普利

49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当你有梦想 全世界都会帮你

53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UMA太漂亮了

57分钟前
  • 无心
  • 还行

是该庆幸这样的电影出现的时候还不是腐女遍地的年代……

59分钟前
  • Sophie Z
  • 推荐

看了这部《千钧一发》,没想到还真不错,男煮饺儿追求梦想时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的精神真鸡巴励志啊……这种励志非心灵鸡汤式励志,而是心灵牛鞭汤式励志……我们曾经都是星尘,莫名其妙地来到了父亲的睾丸里,来人世走一遭后重新变成星尘……反正迟早变星尘,不如追梦尽情活……

1小时前
  • 丁小云
  • 力荐

探讨先天不足(伊桑霍克)和后天残疾(裘德洛)应该如何面对生命,给了个令人无语的答卷——前者可以飞天,后者可以去死。“你借给我你的梦想”,结果裘德洛还是无法获得救赎,难道这梦想是有借有还吗。这个结局要说是“励志”的话,那真是把残疾人不当人了。

1小时前
  • 席德
  • 还行

现在再看,还挺腐的。。。

1小时前
  • 阿子
  • 推荐

非常优秀的科幻电影!小时侯看过一次,丝毫没有察觉这居然是97年的作品 !今天重温依旧无法看出,当时囫囵吞枣也没法理解其中深意,如今看过后不禁唏嘘感叹!影片各个方面都堪称精品!导演对节奏拿捏得非常精准,看似平淡的叙事,表面下却暗流涌动!好剧本、好配乐、好演员、好导演,成就一部好电影

1小时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