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择之路

犯罪片中国大陆2018

主演:王学兵,朱耕佑,马伊琍,王旭峰,岳小军,王槊,曲高位

导演:唐高鹏

播放地址

 剧照

未择之路 剧照 NO.1未择之路 剧照 NO.2未择之路 剧照 NO.3未择之路 剧照 NO.4未择之路 剧照 NO.5未择之路 剧照 NO.6未择之路 剧照 NO.13未择之路 剧照 NO.14未择之路 剧照 NO.15未择之路 剧照 NO.16未择之路 剧照 NO.17未择之路 剧照 NO.18未择之路 剧照 NO.19未择之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4 22:17

详细剧情

无边的戈壁滩上,欠下高利贷的二勇(王学兵 饰)意外与来历不明的孩子尕娃(朱耕佑 饰)踏上了一段凶险的追妻之旅,笔直又狭长的公路上,二勇和尕娃与忧郁暴躁的女卡车司机小眉(马伊琍 饰)相遇,三个性格迥异的人因故临时结伴而行,在穿越戈壁的三天两夜里,三个孤独的人度过了一段恍若家人的时光。随着旅途的继续,他们邂逅的人和遭遇的事,使得每个人命运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的命,路的头,在苍茫天地之下都变得微不足道……

 长篇影评

 1 ) 我不想回家,就想和你一块儿浪去

新人导演唐高鹏,以出色的水平和发挥,给我们献上了一幅过目难忘的大西北奇景。

负债累累的二勇,受大老板之托照看一个孩子,为追回自己的前妻,爷俩花了三天两夜的时间,穿越无边戈壁滩;随着旅途一路向前,他们邂逅的人和遭遇的事,使得多方命运都发生了重大改变。

[未择之路]中国大陆预告海报

高原黄沙、大漠草垛、高原湖泊……背景的辽阔,更显人物的渺小

荒凉的戈壁上本就世事难料,更不用说一路因追债、怨气而起的凶险相伴。

罕见人烟的数日里,绵长的公路,似乎怎么也看不到尽头——

苍茫的天空下,路又通往何方?踏上这条无法选择的路后,他们最终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

01

命运曲折,未择之后的选择

影片开头,就以两种动物的命运,为这个充满凉意的故事下了极强的暗示

先是男主角开着货车撞死了一只——我们看得太多了,也都明白,公路上死羊死鹿之类的,这在电影里从来都不是好兆头。

倒叙回三个小时之前,出发前的男主角还在打理着他的鸵鸟场——

不见半条生命迹象、只见枯枝砂砾和远处山峦的大漠中,突然出现一个蓬头垢面的男子,开始满地追着一只撒欢开跑的鸵鸟……

漫长的追逐后男主角和鸵鸟都瘫倒在地

此场景颇为怪奇吊诡,再衬上本就凄异的背景,足以吸引观众的全部注意力;

看似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场景,其实不只作为烘托气氛出现,从羊到鸵鸟,全是男主角、乃至片中所有人物,命运急转直下的信号

最终还是被制服的鸵鸟,如待宰的鸡一样趴在地上扑腾着,抬不起来的脖子耷拉在坚硬的石子上疯狂地抖动。

男主角守护着自己小小产业的生活也到此结束——公路电影总有个来头,片中以前妻的生活受到威胁作为触发点,现在他该上路了。

被债主不安好心留给男主角照看的孩子

孩子很早就出场了,但在大约电影的前二三十分钟里,孩子都没有开口说过一句话,也几乎不和男主角对视,更添了一丝奇特的神秘感——

我们甚至从头到尾都不知道孩子的名字,只听男主角一直用西北方言自作主张叫着“尕娃”

没有选择的男主角被迫上路,回过头才想起来孩子不见了,一开厢门居然看见孩子不知道啥时候跑了进来:

再一次地,他被迫带上孩子一起踏上凶险旅程,这唯一的选择即将改写两人的前路。

两人对彼此的态度变化,可能是本片中唯一可以由他们自己掌控的变量

男主角一开始为了惩罚孩子乱跑,故意恶狠狠将其关在鸵鸟笼里;孩子的情绪也愈发低沉暴躁,为了反抗而不吃不喝、尿了裤子还趁机玩车差点出了事。

所以片中心灵相通、互相理解之前,一大一小两人的关系一度恶化,距离上先是有了个拉远的过程。

但小孩子毕竟还是小孩子——酿成“事故”之后经男主角一吓唬立刻露出小孩子本性,对男主角的求助和依赖也就此产生,故事发展到这里,拉远的距离开始反弹

货车女司机小眉,作为一个关键的插曲出现

路遇诈人掏钱的修车店,倒霉的男主角再次遭遇无可奈何的情境,小眉的出现是情节上新的契机;

又一回,没有选择地,两人搭上小眉的车,踏上下一段未知的旅程

小眉这个人物的塑造,也十分恰到好处——

既没有显得累赘、影响到主线剧情,同时也辅助两位主角这段“未择之路”的进展,烘托得到位,自己也成为了一个无比丰满的角色。

小眉那条悲凉的感情线中,关于她“爱”与“被爱”的呈现,都是赤裸裸的残酷;

她个人的遭遇,和她与男主角和孩子产生牵连后续的遭遇,都透着深深的无奈和惶恐

她强悍的作风和坚忍的性格是她的盔甲,而又有多少人能看到,自我筑起的保护层之下的她,有多痛苦、有多脆弱

这个看似坚不可摧、实际摇摆不定的支点,在电影的中间部分,支撑着男主角和孩子相对顺利的一段前行。

就像本片其他所有的元素一样突兀,小眉的戏份戛然而止,这个角色完成了对两位主人公“旅程”的推进,关于她故事的延伸也就暂时告一段落。

最后这个阶段,男主角和孩子两人,对峙的是开头出现过的债主,被追杀,意外的丧命——

这条无法选择的、笔直又狭长的道路上,他们所有被迫做出的决定,都将两人引向了“未择”的结局。

坏人们选择了将好人逼上绝路,好人就失去了选择的权利。

男主角在彻底接受命运之前,还能为前妻做最后一件事

影片全程以克制的方式,呈现着善与恶的交锋;

人性在这里,被戈壁的凌风侵蚀,被尖锐的岩石磨平,被啸叫的黄沙吞没。

从一开始,情绪就一路走低,最终的祸事也黯然收场;

命运的不可控性,注定的悲剧,都随着终结时生命的消陨,沉没在盐湖之底。

02

路途险恶,悲剧与机缘巧合

[未择之路]中,黑色幽默元素和犯罪题材的结合,颇有些科恩兄弟剧本的味道。

总有些无厘头的视角,诡异的剪辑节奏,略带暴力的镜头,甚至还有残忍的风趣,惊悚的玩笑,包括结尾处出人意料的突然转折

人物,也都显得挺奇特,多多少少夹杂着一丝莫名的、不和谐的失衡状态,偶尔甚至可能有些荒诞

而更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影片中从头到尾出场的所有元素,都仿佛自带悲剧感

科恩兄弟编剧的[谋杀绿脚趾]、[冰血暴]、[老无所依]和[迷镇凶案]

电影的片名“未择之路”(The Road Not Taken),也显然是来自我们都学过的一首诗的标题——

20世纪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未选择的路》

诗歌本身究竟是表达了对追随个人道路的支持、还是表达了无论怎么选择都会错过另一条路上美好事物的遗憾,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

但本片中的“未择之路”,则暗指着更为悲剧化的主题——此处的未择,是无从选择,是被迫选择。

《未选择的路》出自罗伯特·弗罗斯特诗集《山间》

诗中的最后几句这样说道:

“林子里有两条路,我—— / 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 / 它改变了我的一生。”

在本片中,人迹罕至的那条路,显然也是男主角踏上的路;

他的最后一点希望就寄于此,结果当然也是被改变了一生

集中表现在男主身上的情绪和经历,其实映射在了每一个角色身上——

甚至包括那个出门买个菜就被砸了屋子的无名女人,甚至包括反派那抱住父亲不肯放手的儿子。

这片几乎荒无人烟的高原之上,没有人能逃过凄凉的人生旅程,没有人能在“未择之路”以外开辟新的希望。

而影片结尾,还分别给每个人都留出了一点时间,让我们一窥终局之后他们的人生走向。

孩子找到了自己的父亲,但目睹几日以来和自己产生紧密联结的叔突然撒手人寰,我们无法知道他未来的人生会怎样;

小眉再次登场、涂上口红离去,她的前路,同样未卜

前妻、路人、反派……每一个人都漠然地围观着丧命的男主角,每一个人都没有明确的举动。

有人说关于男主角的这个结局,是不是有点太用力、有点没必要;但仔细想想,此番设置也不无道理。

怨气无处可泄,必会伤及无辜

这总是一条未择之路——就像那只鸵鸟,他插翅难飞;就像那只死羊,他在劫难逃。

男主角与前妻洗刷过去的错,解救了无辜的孩子,曾经领头的恶商也被除掉,他还帮到了路上遇到的女孩。

但大西北的辽远天地,并不认他掏心掏肺的赎罪;这残忍的宿命,终于还是降临在他头上。

而恶棍,还在逍遥。

-

文:Yorkshire Viking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2 ) 脚下之路 未择之选

《未择之路》这部电影,最早的印象还是做网站影库编辑时建立的条目。当时,《一个勺子》国内刚刚公映不到两年,加上更早陈建斌凭《一个勺子》席卷了金马,风头正劲。

因为当时的某些事情,《一个勺子》的国内公映版本受其影响,导致主演王学兵的戏份有所缺席,但仅仅以角色侧影及声音,还有剪辑遗漏下的模糊影像中,完全能够感受到其角色的魅力,没有正颜镜头的留存,着实令人遗憾。

今年获得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斩获亚洲新人奖最佳影片的《未择之路》,距离建立影库条目也过了近两年,的确有点姗姗来迟。

但好片不怕晚,《未择之路》于我而言,真的可以算是对王学兵《一个勺子》缺席镜头的某种补偿。片中完全能感受到作为西北人的王学兵对那片土地的真挚情感,而且影片也是扎根西北大地的现实力作,在如今流量话题优先的国内影市也算得上是个异类。

《未择之路》的故事并不复杂,虽然是以所谓“公路片”为形式,但其中更多是现实观照和强烈的作者性表达。整个人物和故事设置非常精巧、缜密,也呈现出西北荒原大路上独特的质感。貌似简单的叙事和人物对白下,蕴含着激荡百转的情感涟漪,甚至还有略微沉重的无常结局。

从《无人区》到《一个勺子》,甚至到更久远的《双旗镇刀客》,西北地区就绝对是拍摄中式西部片和公路片的必然之选。《未择之路》中大耳朵的饰演者岳小军也是“宁浩系”走出来的核心编剧,这次又担任监制,相信本片定会在华语西部公路片历史上,定会留下一笔。而离开了东部沿海的繁花都市,同时也剥离了电影更多的商业属性,虽然作为剧情类影片,冲一冲华语电影的各类评奖,也算是对影片公映有一定的推广刺激作用。但面对如今弱肉强食的国内影市,这类电影依旧步履维艰。

片中主要人物由王学兵饰演的二勇、马伊琍饰演的大货卡车司机小眉,以及小演员朱耕佑饰演的尕娃组成。电影开篇花了很多戏份来展现二勇尝试和尕娃交流的过程,也是对西北人性格的绝佳呈现,二勇尝试了多种方式来与寡言少语的尕娃沟通,从北方惯常的叔辈惩戒到充满西北独特幽默的威逼骗诱,二人关系从对抗到僵持再到缓和最后达成相互的信任,完全依靠表演和情境烘托完成二人情感的递进层次。

从前段的人物关系上看,二勇和尕娃的关系设置有点像西北版的《菊次郎的夏天》,成长困惑的尕娃和面对逼债和依恋前妻双重打击的二勇意外遭遇,中段路霸大耳朵对卡车司机小眉的关系,每一个人物都是有缺陷的,二勇为让尕娃听话,泛着坏水连哄带骗,路霸大耳朵对小眉痴心一片,他凶狠外表下,面对依旧痴痴挂念出走丈夫的小眉,又暴露出“头比裤裆硬”的身心劣根。没有绝对好,也没有绝对的坏,这些鲜活的人物奠定了本片的基调,才会让观众对这些人物共情共感甚至为之动容。

影片不仅在人物塑造上有丰富的设计,在影片叙事段落衔接的设置上也有精彩的巧思,比如在进入路霸大耳朵补胎黑店中,二勇和尕娃吃面谈及期在学校被打一事,除了以“”闻口红”作为尕娃人物背景补充外,二勇对尕娃进行了具有西北特色的“汉子”(男性)教育。紧接下一场就是二勇发现是补胎黑店反抗被打,从人物关系到情境环环紧扣,情节逻辑的精密度令人咋舌。

从这两段戏的衔接,就会明白影片剧本是经过精细推敲和打磨,还有像后段尕娃想让司机小眉涂口红,镜头反打回小眉在抿嘴唇这类表演设计的精巧细节在片中不胜枚举。

有朋友会认为,片头的撞羊和影片结局的对位,会让人觉得影片诉求目的非常强,设置上也会觉得生硬。但《未择之路》以独特西北方言表演和放眼无边的荒原景观相对抵消了叙事逻辑层面过于缜密的斧凿气。而且在影院里听着那些憨直的方言对白,再看着那些笔直无头的荒原公路,会对生长在那边土地上人和事产生莫名的酸楚。

如《未择之路》这个片名一样,这是一部走人物,走故事的电影作品,也是这种“路上”的特殊设定,兴许会让不少观众觉得片中涉及的很多事件没头没尾,比如五哥老板的“强拆事件”、以尕娃为中心的“绑架事件”、路霸大耳朵“追求小眉”,真的像是在路上擦身而过一般。

可能大家看了太多“大团圆”电影的原因,对电影有了一种固化的理解,对《未择之路》这类院线的意外之作没有做更多的心理准备,尤其影片结局的设置更是让人觉得有些刺痛,相信影片公映后很多观众看完电影走出影院的时候,心里不会觉得很舒服的。也许就是那点不舒服,就是电影创作者及那片土地留给观众最好的“礼物”。

 3 ) 谁的人生不曾迷失在路上

戈壁滩、长途卡车司机、黑帮、绑架……在这些元素的掩映下,《未择之路》讲述了一个似乎陌生的故事:

二勇在人迹罕至处养鸵鸟,因欠了高利贷,为宽限日期,只好替黑帮头目五哥看护尕娃(尕音嘎,西北方言中称小孩为尕娃)。恰在此时,二勇得知已离婚的妻子有了其他男人,他带上尕娃匆匆踏上追妻之旅。

让二勇意外的是,一路上尕娃极不配合,几番争斗后,他们的车毁于黑店,二人只好搭长途卡车继续前行。于是,性格怪异的女司机小眉,孤僻的尕娃,为生活而焦虑的二勇,被命运捆在了一起。相遇温暖着彼此,但路途太短,什么也没改变。

最终,二勇没能追回自己的妻子,还意外地成了逃犯;被五哥绑架的尕娃回到父亲身边,“我想跟着你去浪”的梦想彻底落空;小眉依然没有找到失踪的老公,依然开着长途卡车……他们挣扎过,但谁也没得到想要的生活。

刚进入这个故事,会有些好奇:它与我有什么关系呢?可越往下看,便越能体会到其中的象征意味——不论在大漠,还是在格子间,面对命运,人人都是孤独者,我们永难超越它的限制与安排。

在《未择之路》中,真正驱动情节的力量是可怕的“必须如此”。不论是二勇,还是小眉,乃至五哥,他们都沿着一条坚硬无比的生活逻辑在行动,命运给了他们不同的角色,但每个角色都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

因为“必须如此”,所以二勇必须去追回妻子,尕娃必须和二勇作对,小眉必须保持暴躁,黑社会老大必须打伤办错事的五哥,五哥也必须痛殴怀疑他的兄弟……因为人人都知道,这次人生过于脆弱,一旦背离“必须如此”,就可能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五哥“出门”作案前,再一次把自己的傻儿子托付给好友。车轮缓缓启动,傻儿子在车后紧紧追逐,一边喊叫着爸爸,五哥泪流满面,却不能喊一声“停车”——甚至狠毒、善谋如五哥,也无法逃脱“必须如此”。

其实,谁不在“必须如此”的掌控中呢?作为现代人,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天起,人生之路便基本被确定: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然后是找工作、结婚、生子,看着自己的孩子复制一遍从幼儿园到大学的苦难,然后便是退休、生病,最终走向生命的终点。

在这个刻板的流程中,我真的存在过吗?我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

从自我的视角往外看,我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可在各种登记表中,我只是一个干瘪的数字,和别的数字并无不同,而我的苦痛、孤独与迷茫,也因此变得一文不值。

其实,就算坐在格子间里,没有了戈壁滩、长途卡车,我们每天不也一样在经历着《未择之路》吗?

毕竟生活只是在重复,就算有了偶遇,也因缺乏新剧情,让人怀疑它是否真实。为避免被伤害,我们一次次错过感动,甚至已忘了如何感动,只留下了对于感动的憧憬。生命本有无数种可能,可我们偏偏被一种可能套牢。是人创造了“必须如此”,却因“必须如此”,我们难以成人。

事实上,我们都是迷路者,我们只是假装目标清晰。

失去了目标,也就失去了建立意义的可能,所以在《未择之路》中,人们只能依靠一条依稀的底线生存——“我不是坏怂”。

其实,“坏怂”只是一个模糊的说法,并无清晰的定义,生而为人,我们很难证明自己不是“坏怂”,毕竟有太多不得已而为之,毕竟人与人之间还存在着相互理解之难。

然而,即使是如此卑微的坚持,当它与“必须如此”对撞时,也会变成粉碎。二勇用生命证明了“我不是坏怂”,可结果无非是能让他人在“必须如此”的轨道上继续运行,在“必须如此”中继续吞噬着生命。

在《未择之路》中,有两个桥段动人心魄:

一是二勇带着尕娃来到荒凉的黄河边,浩瀚的水面犹如无垠的自由。二勇告诉尕娃,自己小时候经常跑到这里来玩,这是一个《麦田的守望者》式的解决方案,可在电影中,这只是情节剧变前的一个短暂的间歇。

另一是小眉面对镜子,终于拿起尕娃留给她的口红,开始妆扮自己。口红本是尕娃早逝的母亲的,每次闻着它,尕娃就会想起自己的母亲。妆扮自己是自我觉醒的开端,但在茫茫戈壁上,觉醒又有什么意义呢?

生活是一片巨大的绝望,看不到路,也看不到方向,而《未择之路》的价值就在于:它不只是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而是逼迫人们更深入地去思考。

生命意义究竟是什么?它为何与我们渐行渐远?我们该如何重建它?我们还有突围的可能吗……对于每个现代人来说,这些都是无法回避的追问,只是有人会沉迷在现代性光鲜的外表中,成为媚俗者,但也总有人会长夜难眠、追问不止,宁可忍受其中的孤独、动荡与漫长。对于突围者,《未择之路》至少是一种安慰,让他们知道,自己并不孤独。

毫无疑问,我们生活在一个“故事过剩”的时代中,互联网、电视、报纸上天天在讲故事,甚至新闻也在讲故事,这使虚构变成一件难事。好故事就那么多,离奇的东西已被反复讲过,今天的观众与读者正在渐渐丧失好奇心与耐心,人们宁可追捧一个段子,也不愿去看一个缓慢而深刻的故事。

在此背景下,《未择之路》的努力尤其令人尊重。

一方面,它的叙事节奏轻快而优雅,既契合当下读者的趣味,又保持了足够的风度。

另一方面,在故事之上,它执着地保留了追问与反省。事实证明,写实主义依然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它有与尘世艰难相匹配的勇气与真诚。

所有人生都曾迷失在路上,而《未择之路》所讲述的,其实就是你的故事。

 4 ) 我们相遇时,其实就是分开时

如果要让我在这个九月推荐几部值得一看的华语片,《未择之路》算的上是一个选择。

这是一部少见的华语西部公路片,把故事发生的舞台设置在了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上,在上影节期间就颇受好评,是“亚洲新人奖”最佳影片的得主。

电影的主要人物有三个:王学兵饰演的鸵鸟贩子二勇,马伊琍饰演的卡车司机小眉,以及由“《药神》小男孩”朱耕佑饰演的尕娃。

找五哥借钱的鸵鸟贩子二勇,因为还不起钱,答应五哥帮忙照顾尕娃几天。就在这时,二勇知道了自己的前妻有了新对象,于是上路去向前妻讨要说法。在一起撞羊的车祸后,匆忙之间,他发现了尕娃躲进了车厢中,此时两个人的关系就是相互冲突、嫌弃。

在公路上,二勇、尕娃与忧郁暴躁的女卡车司机小眉相遇,三个性格迥异的人因故临时结伴而行,在穿越戈壁的三天两夜里,三个人的关系渐渐冰释,恍若度过了一段“一家三口的时光”。随着旅途的继续,他们邂逅的人和遭遇的事,不同的选择,使得每个人命运都发生了改变。

电影的标题“未择之路”,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对初中的课本有印象,兴许会记得罗伯特·弗罗斯特的那首叫做《未选择的路》的诗歌,在它的末尾如此写道——

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我选的那条足迹稀少,而一切的差别由此而起。

这首深邃的诗歌展现了每个人在现实生话中所面临的关乎选择的困境,一种处在十字路口时难以抉择的心情;而这也是导演唐高鹏拍摄这部电影的源点。《未择之路》从西部公路片的惯性框架出发,同样讲述了不同的选择对人生道路的影响和改变。

电影里的每个角色,都面对着不同的分岔路口,经历着挣扎,最终也作出了自己的选择。“我选的那条足迹稀少,而一切的差别由此而起”这句诗,也是导演为二勇这个角色安排的路。

他们做出选择的出发点,源自于利益、情感、善恶,不同的选择引发了不同的宿命。

他们看似都能在分歧的路口做出自己的选择,但其实命运早已安排好了道路。生活总是在不断选择后,让你不断地失去,没有还手之力。

在《未择之路》里,西部的戈壁滩化身为一个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影片荒诞幽默地把这一片不被法制管束、警察缺位(假警察人像的喻指)的大地上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

鸵鸟和羊羔这两样动物在其中,各有所指。

鸵鸟

鸵鸟主要在两处出现,一是电影的开篇,二是那套“我不疼”的“鸵鸟拳”。而这些已足够揭示主角的性格与命运。

二勇靠养鸵鸟为生,在最早的时间线上,他就和鸵鸟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追逐和缠斗。

鸵鸟的性子善良、固执、生猛。它们碰到天敌就会把头埋进沙里面,但是身子是露在外面的,危险并没有解除,只是自己看不到罢了。也正因此,鸵鸟一贯被用来形容遇到困境就会逃避现实、自我安慰的人。

像鸵鸟一样,二勇也始终“将头埋进沙子里”,他不愿意去接受自己的生活。他不接受早已不属于自己的前妻开始新的生活,不接受自己不过是个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养鸵鸟的失败者,还妄想着赚大钱,甚至把前妻的房子偷偷抵押,只是为了挽回她。

像鸵鸟一样,二勇也始终维持着自己的固执、善良。他不仅不是个“坏怂”,相反,他被命运捉弄着却又保守底线,努力向善而活。

其实,他知道靠一己之力无法改变自己的结局,于是在自以为误杀人、惹怒五哥后,还是选择了剑走偏锋的索钱之路,想着不去牵累别人。

羊羔

电影开场的第一幕用了倒叙手法,殒命于车下的羊羔成了我们看到的第一只动物。羊的尸体被锁入车内,轮胎碾着它的血,驶向远方。

羊在今年另一部以西北为背景的华语电影《暴烈无声》中同样出现。在这两部电影中,羊羔们被转卖、宰杀、吃掉的命运一遍遍地作为“底层”的喻指所被展示着。

这是一个被惯常使用的喻指。羊羔作为西北最具代表性的食物,生来就是为了成为食物链系统里的盘中餐——同样的,在不同的阶层之间,它也产生了类似的隐喻效果。

它的命运,就代表了不少底层小人物的命运。

不过,《未择之路》中的“底层话题”,都是压着拍的。电影有涉及一部分诸如校园霸凌、官商勾结、涉黑强拆、女性歧视等社会图景展现,但这些都算不上是影片真正的重点。和《暴烈无声》“过分牵强的社会性阐述”截然不同的是,它更多注视于人与人之间产生的际遇感,而这也是我相较而言更喜欢《未择之路》一些的原因。

必须要提一句的是,《未择之路》里最精彩的,还是几位演员——王学兵、马伊琍以及朱耕佑生动的表演。

很久未见的王学兵,以一个完全西北当地糙人的形象示人,在和尕娃从头到尾的一次次互动里尽显演技。两个人的关系从冲突对立,到像朋友,再到像父子,直至最终的又一个反转,其中丰满的情感力量都被他精确地掌控了。电影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他在准备向尕娃的亲生父亲要赎金前,走入水中以及和尕娃在水边的那段对话。活在人世的艰辛、无奈、纠结、落寞,都写在了他的脸上。

马伊琍的形象突破也令人意外。在一周之内连续看了她主演的《找到你》和这部《未择之路》,这两部之后,对她的印象彻底改观。女司机小眉在等待失踪四年的丈夫和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之间艰难徘徊,而这次和二勇与尕娃的相遇宛如是往她死水一样的生活里不断抛投石子。这个角色在电影中出现了半程,被导演留白了许多温情的桥段,但在有限的戏份里,马伊琍也演出了小眉的“前史感”,演出了她的孤独与挣扎。

至于朱耕佑的“生动气息”,倒是无需多言——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东西。表演经验尚少的他,能够接连在《我不是药神》和这部电影里表现得如此自然也是这个原因。希望之后能多多看到他的出演,毕竟这次和王学兵的对戏实在挺出色的。

“每次相遇都是一个岔路”。

《未择之路》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作为一部兼具黑色幽默与文艺气质的西部公路片,在华语电影环境下的稀缺——《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皮绳上的魂》、《无人区》、《人山人海》,除了这些外,我一时之间甚至想不出它近年来的更多同类。

看《未择之路》时,多少会想起点科恩兄弟或宁浩,乱入文德斯“公路三部曲”(《爱丽丝漫游城市》《公路之王》《歧路》)的意思。尤其是文德斯1975年拍摄的“公路三部曲”第二部《歧路》,它和《未择之路》有着相似的片名和主题,都在表达人与人之间的际遇和一种对社会的迷茫:陌生人之间的相遇是难得的缘分,但再可贵的缘分,消散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罢了。

曾轶可在《三的颜色》里有一句歌词唱道:“我们相遇时,其实就是分开时;我们拥有时,就到了失去时。”

这句话,其实也可以用来形容这部《未择之路》想说的主题。

二勇和尕娃、小眉的相遇,是他在那个当下,所不知道的人生最后一线温存。他一直选择无可奈何的善良,却蒙受了灰色的命运、血色的结局。

孤独的尕娃,因为遇到二勇和小眉,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现实的残忍”,一夜间长大。

而小眉在遇到他们二人后,终于打开了自己封闭的内心,在结尾涂上口红,开始追求新的开始。

在短暂的相遇之后,电影里的每个人都走上分歧的道路。他们在拍那张“合照”时彼此拥有,之后便走散在人海当中。

但也就是这般短暂的相遇与分开、拥有与失去,产生了际遇与宿命的交叠,变成了刻进彼此生命里的一束光。

 5 ) 鸵鸟跑的出戈壁么

未择之路对于鸵鸟的运用非常有趣:

一、 二勇的鸵鸟心态:电影中二勇养鸵鸟为生,他也像鸵鸟一样,始终将头埋进沙子里,不接受妻子已经开始新的生活,不接受自己是个失败者,还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做梦,觉得可以靠养殖鸵鸟发家致富,挽回前妻;

二、 鸵鸟的固执:影片中的鸵鸟还象征着二勇的固执,明明靠一己之力不可能逃脱出养殖场、不可能逃脱出茫茫戈壁,但还是挣扎着逃跑,二勇又何尝不是,以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最终从来都是被命运捉弄,小人物的悲哀就是:没得选,这是一种滑稽的哀伤;

三、 暗示二勇的结局:二勇之于鸵鸟是强者,在两者的追逐中,鸵鸟没有胆怯,不停地跑,虽然最终还是被二勇捉住并且死去,五哥之于二勇是强者,在你追我赶的路上,最终二勇也没有选择的一步步踏上不归路。

四、 鸵鸟不仅在片中起到了隐喻的作用,也串联起了整个故事,这个故事从鸵鸟场开始,最终走向一个黑色而幽默的结局

每个人都看似在面临各种选择,可是命运是否真的可以按照我们的意愿去选择?或许正如影片的片名:未择之路才是最好的道路。我们总是在不断选择,不断失去。但人生就是这样,充满未知充满选择充满苦痛,大部分人知道生活的苦痛,也依然没有放弃生活,就像二勇和鸵鸟,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放弃前进。

 6 ) 偶然的开始,宿命的终结

几乎所有故事的开始都带有偶然性,千差万别。

但所有人类的结局全都相同,走向毁灭。

据说鸵鸟的奔跑速度最高有七十公里每小时,腿脚极其有力,甚至能够踢死狮子。但又据说,鸵鸟遇到危险后,会把头埋到沙子里。于是有人称之为“鸵鸟心态”,鸵鸟是不是真的这样我并不清楚,但人,似乎多少都有一点,把头埋到沙子里看上去很傻,不过,逃避虽然可耻,但往往有用。

一部公路电影,类型片,苍凉广袤的西北大地。破旧的卡车开在荒无人烟,连杂草都没有的戈壁公路上,似乎所有大国的西部都是一样的,看上去什么都没有,却又暗暗涌动着原始的力量。这种原始的力量来自自然,但同时,这种苍凉也让人物本身凸显出来。

叔本华大概说过,当我在面对浩瀚苍穹时,我一方面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一方面认识到自己是自我知的主体。本片,从一开始就给了我这种感觉。在大城市里,人不值一提,大家疲于奔命,公路也只是不停的在堵车,只有在这黄沙席卷大地的西北,人,才显得如此重要。

寂寥往往是人建立情感绑定的基础之一。一个大人,一个孩子,一辆车,剩下的全是其他,彼此都没有选择,只能建立关系,相依为命的天然关系。但所有关系都有一个终点,就像是所有公路一样,所以,或是悲剧,或是喜剧,最终大家尘归尘,土归土,就像片中王学兵所说的:“大家最终都要回家。”在外面浪,在无人的河岸上晒太阳,都是我们成为鸵鸟之后所能追求的片刻安宁,只不过最终都要回归到生活中来。

所以公路上逍遥自在,真情流露,只不过是表面现象,只是在数百公里目的地前的短暂休憩。我们只能装作无忧无虑,其实数百公里外,那里才有我们最终想要寻获的东西。有时候为了获得,我们只能远离,就像是五哥离开他的孩子,就像是王学兵默默看着楼上的人,转身离开。

所有这些弱势的人,又有比较弱势和更为弱势,在强势面前,唯唯诺诺,这是社会秩序,好和坏都掺杂其中,但同时,也是自然法则。强势疲惫的时刻,也许就是被反向制裁的时刻。这世界上没有所谓不该碰的东西,这世界上没有做不了的事情,只不过是处境,底线等等种种一切的因果,骑在头上的人,往往会摔死在地上,把头埋进沙子里,也无法从任何事情中彻底逃开。

其实这一切都没有什么意义,意义是旁观的人赋予它的。被赋予的意义让人由局外人变成局内人。当事人往往并不知情,但作为观众,有时禁不住就会蹦出一句:“这事儿跟他有个屁关系啊。”有关系吗?没关系,也有关系。我赋予你意义,你才有意义,所以你不是意义的主体,我才是。所以黑店里凶神恶煞的汉子,可以在马伊琍面前温柔体贴,也可以穷追不舍,也可以统统幻灭。对他而言,马伊琍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某种更宏大情感的投射。但对于女性而言,这些人都是他者,是闯入生活的不速之客,是追逐那几秒快感的动物,是燃烧之后迅速枯萎的激情。都是受动物性驱使的雄性罢了。守着思念独自痛苦、默默忍受的是女性,但当她涂上口红的那一刻,似乎,某种自我的意识醒了过来,但画面戛然而止,生活不断,但你我观众,已无缘得见。

所有社会秩序,公德规矩,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李总可以前一秒悠然的抽着雪茄,说着规矩道理,下一秒立刻挥起钝器原形毕露。王学兵可以温柔的对待尕娃,下一刻就把他当成换钱的工具。这是戏剧冲突,也是人性冲突。建立秩序并且打破它,是建立秩序者的特权。秩序留给弱者。最终承担这一切的,都是这个孩子,反抗一切,接受一切,目睹一切,知晓真相的,只有这个孩子。他从所有成年人的世界路过,从所有自然法则路过,从所有社会秩序中路过,被利用,被伤害,也被保护,真的可怜。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坏的,并不会变好,而会越来越坏。然后我们会有很多理由,我没有办法,我被逼无奈,我生活所迫。所以一直有尊严的活着,似乎是一个伪命题。我们只能选择,挑选几个时间点,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残酷,但还是不够残酷。最终人群只是围观,然后悄悄散去。那股原始的混沌力量还是没有完全爆发出来。本片诚意满满,但力道不猛。但也许这也是导演的想法,让所有观众在作为旁观者的同时,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是旁观者,拳头只是打在屏幕里的角色身上,而观众,感觉不到疼,也感觉不到这些悲哀与结局都是注定的,我们只把这些当作意外。

或许这也是导演的高明之处,就是平静的,讲一个故事。没有所谓原始的力量,所谓生活的无奈,所谓人性的复杂,所谓自然法则,所谓社会秩序。过度解读它,只能证明我想要在电影中追寻在现实中追寻不到的意义,在电影中寻找在现实中寻找不到的感觉。但电影就是电影,我在观影的同时,也把自己投射了上去,也自己打了一套鸵鸟拳。而最终,我发现自己也终究没有跑掉。荧幕之外,你我还是落入这滚滚红尘,奔驰在整洁的城市公路上。

而至于那个遥远的西北戈壁世界,那些角色,那些苍凉的地貌,被统统抛诸脑后,那时候,留下来的,只有继续奔波的人生,疲倦的身体,以及某种短暂幻想消失后的小小空白。

未择之路,我们都有选择,但,我们真的,可以选择吗?

全文完

2018年9月15日星期六

巴斯特德

 7 ) 无从选择,所以未择

没花钱看的,就简单给它写两句吧。就现阶段华语电影尤其大陆电影来说,我们无法苛求更多极度作者化的艺术电影,而类型电影才是我们所真正缺失的。所以《未择之路》作为公路片在大陆市场出现是比较符合类型化需求的。

从文本来看,《未择之路》基本符合了公路电影应该具备的要点和元素,即上路的终极目标、空间上的运动、主角遇到各色各样的人,在此基本结构之上《未择之路》呈现出的优点和缺点又是相互依存的。

首先是支线的留白处理,其它人物仅仅给予主角一种压力或者潜在的阻碍,就像助推器一般在某个点促成了主角的行动方向和行为动机,在此之后并没有对主角造成二次或者多次影响,这种处理是符合公路片惯例的,像马伊琍那条线就比较不错,她跟王学兵和小朋友作为三个被家庭边缘化的人重组了一个新的三口之家,重组过程(照全家福)完成之后,这个人物就完结了,没有再占用之后的篇幅(不算彩蛋)。同样也没有过分在所谓“反派”的支线上作文章,反派最后既没有被明确表现出被法律制裁,也没有对主角造成进一步的威胁。

由此主角的行为都是直接生发的,没有“选择”的意识,他没有选择或者说早就在无意识中做好了选择,而片名“未择”也许就做了从被动到主动的置换。

与此同时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导演希望通过铺设悬疑来制造张力,导致了视角的偏移和情节交代不足的表象,像五哥这个人物的戏份太过多余,尤其是杀死大老板后在殡仪馆的戏,既然做了这种铺垫,观众必然会对悬疑产生期待,跟支线留白的叙事策略必然又产生了冲突,还有五哥跟自己儿子的戏份,前后对照来看这场戏是有作者性表意的,但对于公路片的单一视角和这个人物的完整性是具有破坏性的。

除此之外岳小军的人物也是很有问题,他的出场人设是在西北无人区开黑店坑钱的,但是无端端冒出来跟马伊琍的情感线,最后居然还直接促成了主角死亡的结局!他所承担的两种人物功能是风马牛不相及硬给连在一起的,同理可以对比《无人区》,也是黑店老板父子俩,他们的功能就完全是情节之内的。

最后就是细节上的小漏洞,诸如五哥找到王学兵之后没有足够的动机过分难为他导致大老板中枪,男孩父亲给王学兵赎金的时候五哥的人完全就可以把他按倒了,没有必要等到王学兵走远之后再追他。

综合来说,结构清晰,表达完整,但细节不足,符号使用不连贯。

 短评

感受到了和《暴裂无声》一样的苍凉遒劲,所不同者,这部比“暴裂”少了些从阶级角度阐释中国的“野心”,多了些个人选择对事件和人生的影响。算是比较成功的西部公路片了,王学兵戏份吃重,独挑大梁,演技自然,很替他高兴,演活了一位悲剧命运的小人物,开头的羊和最后的自己,那么像。小娃娃演得也好,好多表情包脸,与王学兵很搭,最主要是观感较佳,喜剧恰到好处不会尴尬。马伊琍戏份少却出彩,等待与选择,无言却深情。最后的彩蛋用心,颇有些《独自等待》的意思,赞。

4分钟前
  • 津五渡
  • 推荐

公路、犯罪、“西北式”喜剧,有点态度和意思,但想硬,硬不过《无人区》,想荒,荒不过《一个勺子》,同是处女座,唐高鹏导演和陈建斌的老师差距很明显了。小男孩很有意思,连明显的笑场戏都让人舍不得怪罪,真是未来可期。

7分钟前
  • 壹安²
  • 还行

泛着黑色幽默的公路片,汇入国产片西部大开发的潮流,值得一看;叙事线索略芜杂,面面俱到不可取,删繁就简突出重点更佳,前半部铺垫细腻但也较冗长,造成后面过于戏剧化剧情的展开束手束脚;表演上佳,很具感染力,小演员灵气可爱;首尾呼应的合拢成圆,鸵鸟指代的逃避人生,完成度不错。无论选择哪条路,都绕不过命运荒唐的玩笑,相逢际遇的温暖是生命里短暂的亮色,希望你不要忘记我。

1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7.5/10,意外的好看。属于靠演员撑起来的公路电影,王学兵回到西部,操着新疆口音贡献了自己非常出色的表演。三星半。

12分钟前
  • 二月鸟语
  • 还行

挺喜欢这部不动声色的电影,全片没有什么呼啸的东西。不炫耀风格,也不好用什么文艺片商业片西部片去概括。人就是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自有其动人和有力之处,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不太喜欢结尾,在那之前我很长一段时间甚至忘记了摄像机的存在,对一部故事片来讲这是最高的褒奖了。

13分钟前
  • 57
  • 推荐

非常喜欢,大西北菊次郎的秋天,喜剧(??)版《暴裂无声》,王学兵现已加入我的【最想和他在昏暗逼仄的地下室脏兮兮的床上做现实主义爱的国内男演员TOP 5】榜单!

14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整体状态还行,线索也很多。不过感觉还是不少遗憾,有些线突然就断了,或者缺少些合理性。

1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3.5 “每次相遇都是一个岔路”,有点科恩兄弟(或宁浩)乱入文德斯的意思,兼具黑色幽默与文艺气质的西部公路片。主题压着拍,涉及浅显的底层话题,但更多则是际遇与宿命的交叠。王学兵、马伊琍包括小演员的表演都很生动,“亚洲新人奖”BP的一贯水平,放在华语环境下鼓励性多给半星。

19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全凭演技拉起来的一部好电影,这类的公路片不算出彩,但却十分讨巧,非常能博得观众的喜欢,但其实只要细细地观看,就会发现剧情上有点乱,似乎在揭露人性、社会、爱情之类的东西,但其实很多人塑造都有些突兀,五哥的结局,小眉的结局,都似乎因为时间不够而含糊带过,王学兵的死也显得非常突兀。我觉得这点上应该多学习同类型的《暴裂无声》《追凶者也》《无人区》之类的优秀电影,公路片很多都在试图去揭露人性的善恶,但剧情的把控真的太重要了。

20分钟前
  • 弓谷所長
  • 还行

公路片类型和茫茫西北戈壁的地域环境结合得挺好,颇有点Perfect World调调,但更现实更冷酷。那种寸草不生的粗粝荒凉,那种无所遁形又无处可逃的单调燥热,烧灼着天底下每一块极力遮掩的伤疤,把路上的每个人都逼得烦闷焦躁。王学兵的表演给了冗长的故事些许幽默色彩,又保住了人物性格中寡淡木讷的部分。最后导演专场贡献的一段被割爱的马伊琍独角戏还是很精彩的。但不得不说,剪掉了马伊琍那条线的大部分故事是明智的,留白的副线更具张力,甚至还能更精简些许。三星半,配上Robert Frost的原诗更好下饭。第一次参加豆瓣电影场mark一记,跪谢抽中。--2018.09.02 @国大纷腾

25分钟前
  • Jo
  • 还行

2018205.三星半。又名"杀死那个天真boy"。公路片,一点黑色,一点荒诞,但又都不够。整体可以更紧凑些。ps,前排两个全场屏摄,后排两个全场同声评论音轨加电话踢椅子,"说不说得动是能力问题,说不说却是态度问题。"

26分钟前
  • 艾晨
  • 还行

小眉四年等人,成了把头埋进回忆里的鸵鸟;二勇千里寻妻,变作被爱撞死在荒路的羔羊。换张背景就想逃出戈壁,带个尕娃就敢征服太白,寡妇命守了一个不归人,坏怂脸绑了一份不甘心。撞了假人,走了假火,这人生有太多岔路,总有人选择一条走到底。看见伤口就要揉,结果越揉越痛,越走越远,再没法回头。

31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西部公路片,挺有特色,故事也挺有野心,有点像东木的《完美的世界》,融合了科恩兄弟的黑色幽默和犯罪。但观感不太好,一些支线后面就没了,可能是新导演驾驭能力有限,后期乱套+泄气,但总体还是讲故事和风格化的冲突,导致电影节奏甚至逻辑出了问题,演员不错,有彩蛋

33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还行

节奏失控,人物暴走,一路煎熬。台词是什么鬼?夹杂什么嘘寒问暖,是西北汉子会说的?那个傻儿子配角,还有负责打枪撞车的岳小军,又是在搞毛??一会小孩隐忍如大人,一会大人智商如七岁娃,一路拖泥带水,不断发车想开就开,还扯暴力拆迁等一堆问题,可最后,到底是想干嘛。整个鸵鸟就高明了?玉门一带的鬼城环境,可以加分。

37分钟前
  • 木卫二
  • 较差

不够黑,不够荒诞,尚且可看。

40分钟前
  • 心生
  • 还行

鸵鸟与血隐喻了整部电影。人比土地蛮荒,于是在蛮荒的理念下,全是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残酷。很有沙砾质感的电影,就连黑色幽默都像在磨着皮肤。非常喜欢王学兵的表演,很抓人,尤其是那粗糙而天真的笑,而他与尕娃之间的火花,也把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奇妙给烧得劈啪作响。要是后面更精炼,会更好。为很有想法又很有才华的导演/编剧唐高鹏、编剧/演员岳小军打个Call。

43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影像上是能看出追求的,但节奏上的问题还是很大,中国很多导演和编剧只学到了科恩兄弟写剧本的皮毛,却没到他们将故事融入到拷贝上的精髓。

48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还行

“一片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而我却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部电影就跟这首诗一样,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任性的、丰富的作品。

49分钟前
  • 不脱袜子同学
  • 力荐

算是近期院线中难得及格的一部国产片了。西部片和公路喜剧的混搭,编导明显是借鉴了《无人区》和《完美世界》的故事外壳,但故事节奏处理得较为混乱失控,后半段太多莫名其妙的剧情推进和强行收拢的故事线,让影片的叙事彻底垮掉,如果不是一帮主演的演技在支撑着,影片甚至连明确的高潮戏都不存在,马伊琍的故事线完全是脱节的……

52分钟前
  • 搬砖侠
  • 还行

迷途的羔羊,鸵鸟的反抗,正太和大叔是男人的两个阶段,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互补的。有几场废戏,比如反派儿子那场戏可以拿掉。

56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