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圣治

恐怖片日本1997

主演:役所广司,萩原圣人,氏木毅,中川安奈,洞口依子,绪方义博,大杉涟,诹访太朗,田中哲司

导演:黑泽清

 剧照

X圣治 剧照 NO.1X圣治 剧照 NO.2X圣治 剧照 NO.3X圣治 剧照 NO.4X圣治 剧照 NO.5X圣治 剧照 NO.6X圣治 剧照 NO.13X圣治 剧照 NO.14X圣治 剧照 NO.15X圣治 剧照 NO.16X圣治 剧照 NO.17X圣治 剧照 NO.18X圣治 剧照 NO.19X圣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2:13

详细剧情

  东京连续发生数起离奇命案,所有尸体上皆刻上“X”符号,而在场的嫌犯都不记得自己所为,这令警察们大为困惑。刑警高部(役所广司饰)断定有人利用催眠术行凶,一名在海岸徘徊的半失忆青年间宫(荻原圣人饰)成为怀疑重点,与该青年接触过的教师、警察和女医生都这样杀了人。  随后高部着手对间宫进行审讯,却总被他的言语打乱,调查毫无进展,再加上妻子因精神疾病住院,高部的情绪变得极为糟糕。高部的朋友心理学家佐久间劝他不要再和间宫接触,自己却被无意识使用催眠术的间宫逐渐操控。不久后,间宫从精神病院逃走,而佐久间被发现自杀身亡。高部来到以前间宫提过的一间废弃小屋中,遇到了间宫并将他杀死,对方满足地死去。然而一切并没有就此结束……

 长篇影评

 1 ) 笔记

1.点烟的方式--画外打火机的声音,切画面时对方在抽烟。

2.摄影机摆在电梯里,警官和精神科医生边讨论案情边走入,达到楼层后离开。

3.路边警察局窗户外面刚好有一颗树,室内的灯刚好投影在树干上,产生两个对应的光点,造成窗户上的鬼脸。

4.将无的概念拟人化的效果是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失去记忆,只能活在当下的人。如果这部片子的灵感是七宗罪,那本土化的第一步是去基督教,虽然用心理学精神科读到了邪教,但问题的重心其实落到了哲学层面而不是宗教层面,也就是,探讨存在跟存在者之间的关系,当拟人化的无也就是拟人化的存在问对方你是谁的时候,对方只能回答存在者层面上的社会身份,回答这个问题的同时,意味着遵从社会身份带来的教化和规则。

5.评论第一条提到黑泽清处在两代人中间,当大学生的非社会身份质问固定社会角色与家庭生活的职员,警察,医生,教授,护士,服务员,你是谁,对方考虑的首先也是这些,他对回答的不满意与层层递进意味着逼迫对方放弃用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定义自身,而考虑除开这些东西,你是谁,如果一个有宗教信仰的人,会说我是上帝的子民,但没有宗教信仰也没有其它任何信仰或稍微坚定一点的支撑物--哪怕是个爱好者的人,面对这个问题会惶恐,或者恼火。后面一堆警官的态度是恼火,所以他不会被催眠,能够被催眠的人是惶恐的,也就是用外在的东西掩饰内心的空不是那么坚定的人。

6.其实存在与存在者的问题是无解的,影像的探讨容易做空,能够电影化类型化的方式是先提出一个人性恶的基础,所以惶恐的人面对存在的方式是以一种邪教的连环杀手的方式宣泄杀意,解释的方式是同一的杀人手法与解密式的催眠神秘术等等的兜底,目的就是当一般观众感到疑惑时,有一个看似有着落的神秘解释--邪教,相当于阴沟一般的上帝,解释不了的东西就扔到这里。而不是指向哲学,当然影像讨论形而上的东西好像不太可能。但至少可以有路向。

7.结尾不逊于七宗罪。间宫是习来的,而警察是天成的,后者的力量大于前者,前者对后者的吞噬来自于邪恶力量的传递,间宫用自己为这股力量找到了更好的主人,他完成自己作为使者的使命。间宫问警察,你为什么放我出来,帮助我,是想知道我的秘密吗,巴拉巴拉,警察马上意识到他并不是无的状态,而是通过技术让自己假装成无,但他是最好的无,当他送妻子去精神病院的时候,医生说,在我看来,你比你妻子病的更重,好吧,不自知永远比自知更高明。

结尾一点都不比七宗罪差,七宗罪有点收集玩巧的意味,但这里的结局完全是黑泽清基于自己的现实思考的艺术表现。

8,调度高明,安静欣赏就好。间宫出场时的场景就是日常生活的画面,但通过构图,声音传达出一种诡异的感觉,一字不提的创造出一种诡异神秘要出事的感觉,厉害啊。

 2 ) 相交X分离

X

间宫在实施催眠时,总会借助两种媒介——水与火。与水相伴出现的符号有作为容器的杯子,也有象征着世俗规则的管道,以及失去约束时自由散落的水花。

▲「越轨」的水

当水在管道和杯子中时,被这种载体赋予了相应的功能——清洗或饮用等。正如我们生而为人,就要接受一套约定俗成的社会准则,接受被赋予的身份,人被社会化后变成整个巨大机器运转的部件。

但人并非机器,面对这种塑造时总会产生强烈的不适,但人们会自觉约束和压抑自己的天性,成长过程中的一切教育都在规训人们心中的野兽。但谁又能否认,没有一个瞬间想过要摆脱一切束缚,获得自由?

间宫所做的只是把被催眠者本身存在的东西解放出来,只不过间宫作为一个拆掉「管道」的人,所促成的越轨行为直通自毁。

▲卷缩成一团躲在狭窄空间的「嫖客」

几个被催眠者,最让人困惑不解的是嫖客,所提供的信息量最少。他所渴望的是什么呢?也许是从支配着自己的性欲中挣脱出来。当他犯罪后用水洗去了血污,试图用水所提供的洁净功能达到无垢的状态,仿佛这样就能洗去罪恶。但这还是不能减轻他的负罪感,卷缩起来躲进如同子宫般的狭窄空间中时,也许他想变回性意识觉醒之前那个纯洁没有烦恼的孩子,甚至是变成胎儿回归充斥羊水的子宫,以获得暂时的安宁。

明子很聪明,但她身上有种盛气凌人的优越感。——来自黑泽清所写剧本 译/汪晓志

当明子对男性患者进行诊断时,明子要求患者脱下裤子,患者迟疑片刻,他的尴尬在那瞬间具备着一丝性意味,在患者的眼里她的性吸引力和异性身份大于专业。面对工作中无处不在的「冒犯」,明子没有任何反应,她用「麻木」压抑着情绪以达到某种平衡。

间宫把水龙头拧开一点,往玻璃杯里灌水。 明子一直注视着间宫的一举一动。 水快蓄满了。 在水快要溢出来的时候,间宫麻利地关上水龙头,止住水外溢。
……
间宫的指尖把玻璃杯轻轻倾斜了一点。 水“刺刺”地往外溢。 突然,玻璃杯被“咯噔”一下弄倒了。
——来自黑泽清所写剧本 译/汪晓志

正如间宫的观察,明子一直默默承受着性别歧视,他将这种一直以来被压抑着的东西彻底地挖掘了出来。他将本就濒临阈值的不满彻底挖掘了出来,并用一系列粗鲁直接的冒犯打破了明子一直以来努力维持的平衡。当明子在男厕杀死男人时,溢出的水也象征着忍耐达到了极限,她对男性的厌恶和仇恨得到了释放。

▲溢出的水

小学教师花冈和老年警官大井田则是深藏在平和假象下的家庭和职场的摩擦。

为了避免冲突,人们更多的时候会采取回避的姿态,我们意识到火焰存在时,便不会去主动碰触火焰,这是避免疼痛和受伤害的反应机制。如同间宫背上被焚烧炉所烫伤的伤疤,一旦受到伤害,痛苦就会变成丑陋的疤痕来提醒人们曾经发生过的事。伤疤藏在衣服之下,不去触碰的时候,人们甚至会忘了它的存在。

距离越近,碰撞就不可避免。人们日复一日避免着不满的火花发展成可以摧毁理智的怒火。

间宫闯入花冈和大井田的生活,引燃了一直堆积没有处理过的易燃物。

▲小学教师花冈

▲老年警官大井田(中)

X

▲在批改小学生的作业——他叫花冈彻。(来自黑泽清所写剧本 译/汪晓志)

高部用工作去逃离家庭,花冈也一样。这也是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并不奏效,问题因为消极回避而溃烂流脓。当佐久间指出花冈憎恨自己太太时,花冈保持沉默,追问两个人是否感情不好的时候花冈才矢口否认。通过这段对话可以窥见花冈夫妻的情感状态,憎恨和爱同时存在。而对高部夫妻之间几乎没有了爱和憎恨,在高部面对间宫自我暴露时袒露的信息,更多的是怜悯和累赘感。

高部忙于工作,妻子文江受困于家庭,两个人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少之又少。对于他们双方来说,家庭反而是充满了无休止相互折磨的牢笼。

▲高部与困于笼中的猴子视线相对

高部在间宫住处发现困于笼中的猴子时联想到了妻子文江。紧接着他便回到了家,看到了妻子上吊自杀的幻觉。在意识深处,高部一直知晓自己对妻子文江造成的伤害,也知晓妻子压抑的状态,导致妻子陷入病态的刺激源一直是他,这些在后面的自我暴露中都有点明。

▲高部与佐久间

高部和佐久间谈论起妻子病情时说:「她正在你介绍的那家医院接受治疗。比以前好多了……」

接着转过身继续说:「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到底如何我就不知道了。」

但是在这之前,高部和妻子文江的互动已经透露了很多信息。

▲高部和妻子文江

在这场戏里,高部始终在尝试与妻子文江拉近距离,两个人的距离始终是不断靠近又远离。文江也几乎没有与高部发生任何视线交流。虽是夫妻但没有象征着亲密的拥抱或亲吻,甚至没有发生任何形式的身体接触。

两个人之间似乎一直隔着一道看不见的空气墙。

高部有意识地想要「补偿」文江,作出经营夫妻关系的尝试,但是这种互动模式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当高部提议由文江决定旅行地点时,文江表情微妙,所谓的「补偿」也仅仅是给文江徒增了压力。不久后,空转的洗衣机声再次响起,一切依旧没有任何改善。

相比高部想要靠近却无能为力,间宫作为一个闯入者却总能制造亲密接触的机会。

▲间宫与明子

▲间宫与高部

间宫始终是以一副无害甚至弱势的姿态接近猎物。

人们的亲密关系始于「自我暴露」,两个人相互敞开心胸「自我暴露」也是在不设防的展示脆弱。这种交换会产生某种平等。「没有过去」的间宫无法建立这种交换关系,所以他没办法和任何人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亲密关系,他只有入侵和劫掠才能建立短暂的假性亲密。

我是一个刑警。无论什么时候也绝对不能轻易表现出自己的感情,即便在家人面前。——来自黑泽清所写剧本 译/汪晓志

高部不轻易在人前表现出感情的习惯,让他在自身周围筑起了一圈看不见的高墙,几乎没有人能走进他的内心。即使是高部面对间宫的「自我暴露」也一种防卫甚至是进攻姿态的对抗。

高部在最初登场的一场戏里已经展示了他作为一个刑警有多么出色的观察能力,而间宫的敏锐更多来自学术训练。

同样具备洞悉人心的能力,但建立持续亲密关系的无能上来说,间宫和高部是同一类人。

X

人们始终会有无法向周围熟悉亲密的人袒露的心事,一些人会选择在陌生人面前袒露一切,这种「自我暴露」也许比任何熟悉的人都要深入,间宫的「遗忘特性」为这种需求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出口。如同两条线相交深入,再到彼此再无交集,相互远离。

相伴永不相交的平行线不是亲密,亲密是如同DNA的双螺旋——两条线彼此链接缠绕交汇。

 3 ) X圣治:电影是每秒24格的催眠术

在电影的尾声,电影的主人公警探高部进入那座庞大的废弃木屋,在穿过漆黑走廊时,瞥见了一个若隐若现的身影。当他拨开层层帷幕,终于见到这部电影的真正主角——随风飘动的照片上,那个没有面孔的人。 他是谁? 这张空白面孔的主人属于一位生活在明治时期的催眠术师,伯乐陶二郎。 他是谁? 他是幽灵,是面镜子。当观看这部电影的你试图凭借以往观影经验与这部电影中的镜头产生认同、将自己投射进入其中时,却在这一幕,以角色的视角凝视自身,在那张去除一切特征如空洞般的脸上,看见自己的倒影。 那么,你是谁? 说说你自己的事情吧……

首先,让我们借用一下魔幻电影/文学类型的分类方式,把恐怖片分成“高恐怖片”或“低恐怖片”。“高恐怖片”即那些可使观众明确感受到来自他者(怨鬼、杀人狂、怪物)的威胁的电影。“低恐怖片”可以是威胁观众的他者没有具体可见的实体(超自然现象)、观众感到的压迫来自电影所呈现情境的电影。

若以这种方法衡量《X圣治》这部电影,那它毫无疑问属于“低恐怖片”的范畴。在电影中,与角色保持距离的中近景长镜头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默默注视着一切。摄影机将角色毫不留情地抛到他们所处的环境之中,我们注视着他们伴随持续不断的底噪在幽暗破败的建筑物里穿梭徘徊。在这个极度压抑的世界里,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让人绷紧神经,任何不可思议的恶行都可以成为可能。

于是,在我们经历了三场不可思议又细致可信的催眠谋杀后,我们的注意力从”这里发生了什么“转向了”这是怎么做到的“。于是,我们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警探高部身上,跟随他去调查,与催眠者间宫对峙,最后接受他的转化。于是,在电影以开放式的结尾落幕后,我们又开始关注电影中的线索,发现处处细节都是导演的精心设计,角色后期的心理变化在开场就早有铺垫,于是就有了”警探就是真凶“的阴谋论,于是这部电影又成为了”谜题电影“的样板。

但是别忘了,这依然是部恐怖片——尽管恐怖的”程度“比较低,但仍不能否认电影中可以存在依靠谜题电影的答题逻辑无法解释的超自然现象。比如,间宫第一次出现在海边荒凉沙滩的场景,比如高部与间宫在牢笼中的对峙:眼见间宫落败,刹那间大雨袭来,阴影笼罩房间,雨水渗入房间熄灭高部的火源。比如,间宫越狱前的地震。再比如,”我们“是谁?

摄影机将角色毫不留情地抛到他们所处的环境之中,我们注视着他们伴随持续不断的底噪在幽暗破败的建筑物里穿梭徘徊。

当我们跟随摄影机,以旁观者的角度目睹一场场无意识谋杀、目睹警探高部的转变时,是否有思考过,这个旁观者是谁?我们在跟随谁的视点?不知道。

唯一能确定的,是《X圣治》里所呈现的绝对不是惯常好莱坞电影中那种被缝合进叙事中、不被观众所觉察的影像。镜头的移动、颤抖乃至脱离人物的游移,似乎是在做有意识地运动。这个”我们“,可能是潜藏在电影中不为我们所见的幽灵。于是,当影像不能等同于现实时,我们对于电影所作出一切解谜的尝试均宣告失败。于是,我们需要再一次回问:”我们“是谁?

这时,《X圣治》真正的”魔力“终于浮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被催眠了。

可以说,《X圣治》是一部极具电影”魔力“的电影。催眠,既是电影的主题,也是电影发挥它自身特性中所潜藏的魔力的方式。因此,在观影过程中,出现“双重催眠”效果——电影中的间宫对角色的催眠,和电影本身对观众的催眠

首先,尽管在111分钟的观影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我们是以“幽灵”的身份旁观银幕上所发生的一切。但当催眠发生时,与角色视点同步的正反打取代此前的长镜头,我们的视线也开始受到特写镜头的引导,注意力同即将进入催眠状态的角色一样,集中于颤动的火光或流动的水流。在间宫极具诱导性的语言下,我们同角色一样感受到催眠带来的蛊惑力。整个催眠仪式,通过视点的变化向观者敞开,在这里,我们不仅是旁观者,更是参与者。

但其实,我们不仅仅是催眠仪式发生时才参与催眠。事实上催眠渗透在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落。重复出现的视觉符号:有节奏的灯光闪烁(路灯、信号灯),和持续不断的规律性声音:不易察觉的底噪(机械声、海浪声),都以一种近似与催眠暗示的方式出现。尤其是声音,随着这些低频、单调、规律的噪声持续不断,声音也渐渐消失在观者的听域内,成为习以为常的一部分,成为电影中压迫感的来源。

电影的结构也在给予观众强烈的暗示。电影前半部分,妻子、催眠杀人现场、催眠者间宫、警探高部四条线索分四个段落并非以简单的因果或时序进行,而是相交错进行。彼此之间看似相互看似较为割裂,却处处充满联系,段落间既相互暗示,又与整体同构,形成类似于蒙太奇的效果。例如间宫第一次出现、进入教师家,发现教师与妻子间潜在的矛盾,对教师的催眠,对高部回家、揭示高部与妻子间问题产生暗示,与后来高部与间宫接触后的转变形成同构。

其次,我们应当认识到,电影作为催眠不仅体现在电影的形式,更体现在电影观影机制的运作方式。在精神分析被引入电影研究之后,电影与梦境、与镜的同构的关系被人们发现:

首先,在观影情境(黑暗封闭环境、观者其他感官剥夺、视听觉不断刺激)影响下,观影过程成为了似梦的心理退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电影运作方式对观者视线的预设,观者将经历两次同化:对影像本身的认同,与人物同化、对摄影机认同,与视点的同化。而这整个过程里,银幕就像镜像阶段中的镜子——想象期的婴儿通过对镜中自身倒影的认同而构建自我,处于退行阶段的观者通过银幕混淆了想象与现实(被摄对象的缺席和被摄影像的在场),获得全知主体的位置,窥视的欲望得到满足。

《X圣治》的形式:视点变化,视觉符号、环境声对环境营造,电影整体暗示性结构都在以一种有意识的形式将电影作为催眠展示出来,与电影中的催眠进行相互指涉,电影与催眠/梦境的同构关系也清晰地展示在观者面前,电影的运作方式,被暴露无余,实现对观影—观者间关系的自反。

但在电影当中,在极具暗示性的形式持续影响下,我们以有意识的旁观者身份入场,以角色身份参与催眠仪式之中,在两个视点之间游移转换。于是,在电影的后半部分,两个视点渐渐开始同化、躲藏在视点后的我们渐渐与角色同化,以主体身份进入影片,受催眠术支配,直至最后一幕:我们毫无理由地相信,在高部的影响下,服务员下意识地举起了刀……在这里,不仅仅是高部对催眠术的妥协,更是作为被催眠者的我们对电影催眠机制的认同。这时候,若你还在纠结于电影中的细节、预兆、真实与幻觉,那么说明你已经被作为催眠术的电影所控制了。

所以,电影是每秒24格的催眠术,我们身陷其中,被它控制。

但是,这个催眠,真的就是十恶不赦的“邪术”吗?

电影名称(CURE)早已告诉我们一切。

在电影中,催眠术是一种治疗,唤起内心深处禁忌的欲望。于是我们看到,孤身一人坐在荒凉海滩上的已婚年轻教师,在陌生人提及自己妻子时的面露疑色,随后,在催眠状态下,他杀死了自己的妻子。因此,“恶”不是源于催眠,而是源于他们自身,早在被催眠之前,就已深埋于他们内心。催眠,唤醒被压抑的本我,与被社会异化了的自我当面对峙。

自我与本我的冲突,也是导演黑泽清的主题。在他另一部电影《自视性幻觉》中,饱受压力的主角(同样是役所广司饰演)看见另一个自己。与压抑自己欲望的主角不同,他的分身毫不掩饰自己的欲望,只遵循“享乐原则“。最后,主角受困于欲望,死于轮下,分身则放飞自我,得到重生。如果说在《自视性幻觉》中作为本我分身,是以自我的死获得解放,那么《X圣治》中众人获得解放的方式,就是杀死他人,这个他人则是束缚他们的社会关系的象征。

教师、警察、医生,他们既是公职人员,又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担任不同角色:丈夫、同事、女人。他们受困于被社会定义的双重身份之中,催眠般的高压社会又将本我欲望极度压制。自我的分裂,本我的压抑,使他们在面对”你是谁“的询问中失去方向。

在观影过程中,我曾不怀好意地设想,如果在现实中以间宫的方式询问陌生人“你是谁”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估计大多数人会和电影中的人们一样,茫然无措。

真正的“我”,已经在现代都市中迷失,无处寻找。

于是,在电影的尾声,电影的主人公警探高部进入那座庞大的废弃木屋,在穿过漆黑走廊时,瞥见了一个若隐若现的身影。当他拨开层层帷幕,终于见到这部电影的真正主角——随风飘动的照片上,那个没有面孔的人。

他是谁?

这张空白面孔的主人属于一位生活在明治时期的催眠术师,伯乐陶二郎。

他是谁?

他是幽灵,是面镜子,他是所有人极度压抑的本我。当高部望向这张没有面孔的脸时、当观看这部电影的你试图凭借以往观影经验与这部电影中的镜头产生认同、将自己投射进入其中时,却在这一幕,看到了自身,在那张去除一切特征如空洞般的脸上,看见自己的倒影,如这张空白的脸一般空无一物。

那么,你是谁?

跟我说说你自己的事情吧……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革幻 & Whaly2kStudio

欢迎关注!

 4 ) “真凶”的一些看法。

1.“真凶”是录像带中出现的人,一个天才型的催眠者,运用录像带中的手势比划X和留声机进行催眠暗示,被催眠的人可以称为“使者”,自带催眠属性。

2. 失忆青年间宫 ,男心理医生,高部警官,三人都是研究过录像带,并听过留声机内容的被催眠暗示了。

3.被暗示催眠的人会陷入一种间断的失忆状态,男心理医生为什么把自己铐起来并自杀,是因为他发现了自己的变化,不想成为“使者”

4.结尾高部警官去洗衣店拿衣服,记错了,此时他已经被催眠暗示,或者说成为了“使者”。

 5 ) 我可是用我的一生来照顾我的妻子啊!

第一次看本片是大约8年前,剧情已经基本忘记了,没有许多血腥的场面,看完却心情压抑,很多地方不甚了解,之后没敢再看第二遍,这次重新看一次,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剧情梳理一遍。

主要剧情:

某地发生一起凶杀案,死者颈部X型伤口,与之前几起案件手法及其相似。正当高部和好友精神学专家佐久间大为不解时,又相继发生多起案件。根据受害者口述,高部认为这是无差别催眠凶手杀人的案件,而这多起案件嫌疑人都指向了一个年轻人间宫。高部在嫌疑人住所查明该系医科大学学生,钻研神经学催眠等学术,得到这些重要证据的高部急忙找到间宫,然而间宫非但没有透露半点关于自己的信息,还反制高部,利用高部家庭烦恼让他变得歇斯底里。佐久间带来一盘录像带,邀高部一同探讨,期间佐久间突然神情木然以及墙上的x型,让高部深信佐久间被间宫施术。高部杀死了精神病医院·特别室的看守木村警官,放走了间宫,神情淡漠的接到佐久间死讯的电话赶赴现场。后亲自走访深林老建筑,间宫出现了,高部杀死了间宫,听完了一段留声机录音。综合医院精神科里高部的夫人已死。高部饱餐一顿,成为新一代传教士,他施术女服务员行凶......完。

问题分析:

Q:本片犯罪类型?

A:邪教传教士催眠受害者,教唆其杀人。

最初根据男主推定是无差别催眠凶手杀人的案件,但好友精神学专家佐久间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认为,即使催眠他人,也不能改变被催眠人的基本道德观念而杀人。换一种方式,被催眠后不是杀人而是画X,是可行的。但非常耗时,除非天才。事实上,间宫和高部就是他口中的两个天才。

Q:马萨是谁?

A:马萨,(英文 Mesmer),麦斯麦术亦称“通磁术”,即催眠术。奥地利医生麦斯麦 ( F. A. Mesmer,1734~1815)发现的,他认为人身体内有一种磁气,即动物磁液。如体内过多过少,失去平衡,就会患精神病。这是以催眠术透使人的意识处于恍惚状态下的一种现象,处于催眠状态下的人面部表情类似于睡眠,四肢可能僵直,出现暗示性幻想。-----《百度百科》

Q:邪教传教士有哪些?

A:本片中间宫和高部是邪教中传教士。而且是的天才传教士。(对于间宫的依据:作为医科大学学生半工半学研究该领域,并把精神学专家佐久间都施术了。从木村的口中找到高部的弱点。对于高部的依据:1)间宫和高部独处时,间宫试图施术高部被高部识破,随后以牙还牙试图施术预施术间宫。2)在众警官质问间宫皆无策时,间宫说,只有高部能懂他的话,高部跟哪些乌合之众警察不一样。)

Q:本片《蓝胡子》一书的作用?

A:蓝胡子中暗示妻子的命运,将被男主所杀。

蓝胡子 (法国民间传说人物)英文:Bluebeard,也有译名为青须公,是法国诗人夏尔·佩罗(Charles Perrault)创作的童话故事的同名主角, 他连续杀害了自己的妻子们。他因为胡须的颜色而得称。个人成就:杀害了自己的妻子。-----《百度百科》

书中“这个追求者无可挑剔,要不是他长着一脸蓝胡子的话,真的没有什么可以指责他的。”这句话,投射到男主身上,男主善于隐藏自己的感情,本来无可挑剔,间宫对他不可攻破。但由于探员透风,间宫抓住其痛点,让其抓狂,失去理智,这次就是他最终沦为邪教信徒的重要转折点。

Q:高部妻子文江的作用?

A:妻子文江是邪教侵蚀高部的重要突破口。妻子文江是高部作为传教士的第一个刀下鬼魂。

高部夫妻戏份应该算本片的支线,一共分为9次。

第1次:在精神医生的陪同下,阅读《蓝胡子》,

第2次:高部回来关掉洗衣机,文江为她盛饭,商讨旅行一事,聊天气氛温馨融洽。

第3次:妻子在家中做饭,学习法语(原剧本:桌子上放着几本旅行小册子。)

第4次:妻子在天桥上来回走动,忘记去医院的路。

第5次:妻子终于到了医院,拿到之前读过的书,却说忘记了。

第6次:高部回家发现妻子不见了,到处寻找,最后在公园台阶上找到妻子,高部没有生气,反而体贴的说替她去购物,妻子打算取消旅行念头,高部向她承诺,夫妻相拥。

第7次:高部从回收工厂回来,担心妻子,开门发现妻子上吊,痛不欲生,这时妻子闪现,原来刚刚是幻觉。

第8次:高部回来关掉洗衣机,妻子忘记做饭,高部有些不高兴,妻子旁若无人的又打开洗衣机,高部马上关,这是非常非常生气,他扔掉桌子上的生肉,打开卧室,看见熟睡的妻子,房间里是旅行传单和行李包,他最终没有提刀狠心杀她,第二天带着妻子坐车去精神医院。

第9次:妻子死在精神病医院。

妻子文江是个悲剧角色,她患有健忘症(迷路,忘记做饭,反复开动洗衣机,是否震动能带来内心平静?),无法控制肢体(医院里双脚抖动),随着剧情推进,她的情况越来严重,高部对她的忍耐越来越接近临界点。正如高部对间宫说,如果不是间宫,高部夫妻本可以旅行一趟,他会一直深爱妻子,高部最终在间宫面前彻底爆发大吐苦水,而这正是他的痛点,以间宫代表的邪教正悄悄侵蚀他那颗爱妻的心,为之后起了杀心找到合理的依据。

妻子和猴子有着相似的之处。妻子由于疾病原因不能外出工作,甚至一次夫妻旅行都很难实现,终日一人在家,按她的话,一整天都胡思乱想。就像那只猴子以及其他动物困在笼中,终日不安(这解释了:高部突然闪现妻子和猴子的画面,非常担心,他太害怕失去她了)。结尾妻子的死和猴子的死何其相似,妻子死于丈夫之手,猴子死于间宫。他们都是邪灵的牺牲品。

Q:剧中的无脸男是谁?深林中的老房子是什么?

A:精神学专家佐久间在间宫住处找到《邪教》一书,翻开内页,一个无脸男:伯乐陶二郎(?-1898),此人正是佐久间和高部一起观看的资料教学带里,老妇人杀死的儿子,他死于1898年)影片末的虚化相片男人和窗前凝视的男人都应该是伯乐陶二郎本人。他可能是初代邪教教主。

深林中的老房子是旧精神病(研究)治疗院。邪教恶灵待过的地方。破败无人住的建筑结构以及内部的床架、长凳,治疗凳,房间里的爱迪生留声机都是较早期的建筑和物件。(剧中的浴缸是用于精神病治疗的水疗法)

Q:间宫催眠杀人套路?

A:被间宫催眠的人或多或少有其内心的痛点。诸如:警署警官记恨同事遂枪杀他。女医生想当外科医生,结果成了内科医生,抱恨于心。哪怕受害者表面上看不出问题,都可以从其他方面切入,比如从中村口中了解高部家庭烦恼。

催眠需要借助工具,比如打火机火苗,吸烟烟头,流水等等,方式工具多样。 (医院间宫想抽烟被医生拒绝,结果换成流水催眠。)

准确无误的诱导行为,发送指令。

Q:佐久间和高部看完教学带后,发呆那段是虚?是实?

A:1、镜头从焚烧炉开始,佐久间在屋内搜索,找到《邪教》一书,造访了邪灵所在的旧精神病院。(实)2、中景窗口站着邪灵。(虚)3、切到佐久间近景(实)4、近景窗口站着邪灵。(虚)5、佐久间进入精神病院,来到特别室的走廊打开门(实)6、房间内,佐久间看到猴子,在看到高部向他走来。(虚)7、高部呼喊衔接佐久间的幻觉和现实。

本段导演用了虚实穿插,实是佐久间现实中曾做过的事情,虚是佐久间看到的幻想,这种方式故意打乱观众思绪,迷惑观众,高部呼喊把佐久间拉回现实。

Q:高部为什么放走间宫?

A:1)正当警方搜寻间宫无果,并扩大搜寻范围时,高部已经知道间宫藏身之处,抓住他很容易。就如同知道片头嫖客藏匿之处一样!2)间宫藏在破败的旧精神病院内,邪教的邪灵也在这里,间宫的到来这也足够证明间宫和邪教的关系,所以他确实“全想起来了”,之前一问三不知都是故意回避问题。高部的到来,不仅仅是让间宫在证据面前认罪并惩罚他,也是完成最后的邪教的侵蚀,那个留声机的声音仿佛是邪灵在给高部传教。

Q:结尾女服务员准备杀高部吗?

A:高部经过邪灵的洗礼,杀死了爱妻文江,再也不用被她累得喘不过气来,如释重负他于是餐厅吃得精光(对比之前没心思吃饭),女服务员是他操纵的一个凶手,至于她要杀谁影片没有表现。(原剧本:...女招待坦然自若地在炊事间拿起了一把菜刀。店长消失在炊事间的里面。女招待随后跟进去。)导演故意不把镜头演完,让观众猜测,相当一部分观众会误认为是杀高部。

目前先写到这里吧,把一些观后的思考做了小小笔记。

最后,翻影人资料发现饰演男主爱妻的女演员中川安奈女士已去世,为这个悲剧角色而遗憾,也为这位女演员辞世遗憾。

R.I.P. 愿逝者安息!

 6 ) 《X圣治》(CURE):没有终结的X

第二遍的《CURE》,顶着极烂的中文字幕,弥补着第一遍限于阅读量,空对英文字幕的无奈。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再重新观察下:在《东京变奏曲》之前,最近十年,黑泽清在恐怖类型上的阶段性特征,为何突破摸索草草中止。

面对最近的《LOFT》与《Retribution》,并不能埋怨于《CURE》或《PULSE》的惊人高度,而在于黑泽清还能在什么方向上选择突破口。《呼喊》中红衣女已经可以用单纯的声音,来散播恐怖,不同于《CURE》里的言语催眠,或《PULSE》的孤独气息。只是失去哲学理念和心理分析光环的影片,似乎并不是那么成功。

但摸索总是有其意义之所在,不远将来,也许黑泽清依然能奉献出更有代表性,超越类型的类型之作。正如《CURE》之前也有数年时间的酝酿,《PULSE》之前亦有难以解读的铺垫。学习社会学的黑泽清,总是用不甚乐观的方法论,去分析异样疏离,不断分化后的现代社会。

1997 年的《CURE》,其故事魅力在于迷雾缭绕,又层层揭开,充满可供分析的众多章节。从片头的《蓝胡子》,到中途的Franz Mesmer,以及最后模糊人脸的照片。在催眠师和被催眠者,诱导者和诱导对象之间,影片建立了完整的对应关系,而不是简单的角色转化,它的主题在于每个人都会在高超成功的诱导下,成为无所畏惧的凶手。

每个人都具有如《CURE》中的可受暗示性(可催眠性),只不过不同人之间的可受暗示性程度不同而已。一般来说,人的这种可受暗示性的程度是相对稳定的。但据说这种可受暗示性的程度也是受年龄的影响的,一般认为人的这种受暗示性在儿童时期是较高的。在青少年时期可以达到最高,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的下降(来自维基)。Mesmer的理论与观点,正是剖析影片的良好入口。

《CURE》里高部因怀照顾妻子的明确目的,扮演着同样重要的双重角色,精神不安的妻子,使得高部拥有足以抵御间宫催眠的强硬后盾,抵挡间宫“我是谁”的言语暗示,但随着调查深入,不可避免地受到间宫的影响,尤其是在他调查了间宫的住所后,面对猴子尸体以及书籍之海,无法制止地产生幻灭感。镜头在此处开始出现幻觉,并且暴露了间宫的内心。但随之而来的是防线不断瓦解,并且他充分意识到自己也能够拥有这样的能力。那可能是长期研究心理分析而得来,也可能,正是间宫的暗示驱使发挥了作用。

正如《CURE》后半段所看到的不是单纯的影像,“我是谁”更不是一个可以马虎跳过的问题。在影片中,间宫被封为充满可怕催眠能力的诱导者,他没有记忆,想不起前几句话的内容,只会习惯性的催眠他人,并完成行凶。间宫永远存活于当下,他大多数的方法不过是使被催眠者完全放松(一方面是他的无攻击、无伤害可能),然后再使用暗示的方法对被催眠者进行催眠,包括言语暗示、环境暗示等。这一过程中,他是非常放松的。言语暗示将一些诱导暗示的信息内容,传达给不同的被催眠者,比如那句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我是谁”,反复再三。然后是利用环境暗示,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如室内灯光的光线、抽烟时点燃烟头、打火机的火光甚至是水滴水流的形态等。

间宫没有参与连环杀人,但直接将受催眠者的第二人格或隐藏人格引诱出洞,完成骇人爆发。同样的,正因不主动参与,在《CURE》中,极少见到恐怖行凶的场面,正如依然存有的、不带情绪的两次高处坠楼,那只是表现着事实,而非用以渲染骇人气息的场景。借助观众的想象,《CURE》构筑了诡异的现代空间,所有惊悚气息在结尾突然愈发强烈,荒宅废墟的出现,标志着故事将存在无限可能。

荒宅废墟杳无人烟,高部朋友和他前后两次来到该场景,同时都是真假难分,可能存在于幻觉中,可能是真实发生过。该场景有破败的玻璃,古旧的房间,墙上还贴有张旧相片,而正是此人当年将Mesmer理论研究传播到日本,联系起那段老旧的影像,似乎真有魔鬼在指使着人们释放他们的隐藏人格,完成无所禁忌,难以克制的爆发。

在朋友自殉后,面对自己是个更加病重的提醒,高部跟间宫的较量更迎来决战高潮,最后以后者满足的死去为结。而此时,作为传教般的角色转换,已经被高部顺利接过。他在结尾,成功地诱导医院护士和餐厅服务员,完成她们的人格释放。X是带有仪式象征的,也就是让死者像宗教审判般残忍死去,既是惩戒又是仪式。这一点再次放回《CURE》的故事中,绝对不逊色于呼应的妻子和《蓝胡子》故事。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538922/ (附《蓝胡子》)

 短评

谜之杰作。因为这部进了黑泽清的坑,比起初看时被谜之猴干尸震慑现在更多的以艺术欣赏为主。出字幕时心中还是留下了谜之骚动。这是日本电影对于七宗罪的回应啊精神层次不一样啊。

6分钟前
  • paradiso
  • 力荐

黑泽清成名作。1.冷峻克制,恐怖感如影随形,直透骨髓,一如无处不在的X,标识着人性的原罪与被遮蔽的黑暗面。2.在荒芜空荡的空间与雾气朦胧的场域中,闪烁的火机火苗、流动的水和隐现的低音,都是催眠暗示的绝佳引物。3.蓝胡子黑童话,干洗店,插入镜头值得研究。4.矛头暗指男女社会分工。(8.5/10)

1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关于空间与心的实验性电影,七宗罪的变形。当警察和催眠犯罪两个元素出现时,一切了然于胸,电影必将以堕落传承为结局。只是过程出人意料:舍弃配乐,开阔的空间感,工整的横纵向构图,用细微的声音(海浪打火机机械)填充空间……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并不是剧本,而是疏离感的完美形式化。

12分钟前
  • godannar
  • 力荐

黑泽清实在是恐怖气氛营造的高手,连片尾的字幕都带上有隐形之物正矗在面前的惊悚感。后悔没在SIFF前抢票了,黑暗沉默却又比邻众多陌生人的电影院才是观看这部电影的正确场合。对高部屡次坐巴士的镜头印象很深,坐在最后一排,身后是大扇的窗户,窗外是蓝天与或许是白烟的白云,巴士仿佛凌空而飞。

14分钟前
  • 骤雨至
  • 还行

在昏暗复古的大光明仰头看这片,晦暗的影调,迷离的构图,隐隐的风啸,离奇诡谲的连环命案,还真...有点堕入邪教的感觉...喜欢这种悬疑惊悚片,没一个吓人画面,看完却脊背发凉。一部很显露黑泽清大师相的作品

19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推荐

用声音的扭曲嘈杂和空间的黑暗疏离来展现人性中被压抑的狰狞一面。画面精致考究到极致,黑泽清不为讲一个连环杀手的故事,而是在对于催眠术的层层探访中,找寻精神深处最骇人的原点。餐馆中的最后一幕,冷静克制,役所广司吃完了所有的食物,付钱离去,一切看似平常,却让人不寒而栗。

22分钟前
  • 鸡头井。
  • 推荐

精神分析的部分不是重点,重点是催眠和失忆都是一种社会性反抗,这和阿彼察邦是如出一辙的。警局-法庭-医院-精神病院都是作为理性的社会存在,那人作为被伤害的对象,那些被非理性的部分必然以犯罪、鬼魂这些元素出现。不知道为什么看黑泽清总觉得被治愈了,CURE这个名字真是恰如其分。

23分钟前
  • 過期罐頭
  • 推荐

极度冷静的叙事手法,气氛压抑到可以杀死人的程度,可怕。

2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我是寥落空间的萧瑟游风,我是疏离世情的压抑人性;我是加速催眠的火光水声,我是隐匿罪恶的思辨断层;我是执行天诛的近史邪灵,我是剑指原罪的符号猩红——嗯,我还名列日影九零年代两大高峰,我的作者是独树异帜的黑泽清!【9】

28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勉强及格。剧本捏合了《定理》之类闯入者和连环杀人犯罪类型片两种故事模板,装疯卖傻的催眠者唤醒人类个体的快意恩仇黑暗之心,对真相穷追不舍的探员最后不惜私刑解决问题(这种偏执是他对抗精神病妻子带来的压力、维系正常生活的法宝),因为这两种故事本来就容易互相抵消,让剧本就没了立场,看的没什么代入感,至于黑泽清受奥姆真理教沙林毒气事件启发所写出来的这个故事,也欠缺深度,本来嘛,一个人,可能是社会的癌细胞,但他同时也就是地球的抗生素,这没什么好稀奇的,虽然乍一看有点反社会。视听语言都是标志性的黑泽清气息,给大海配疑似工业化的音轨,快切乍现的血腥镜头,诸多怪异又稳定的空间,依旧是他眼里后工业时代荒诞冷酷的日常

33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本片在imdb上的片名就是Cure,于是结合剧情可以用到那个著名的似音英文哏,Cure or Kill?……X圣治,是仅仅利用了马布斯博士的催眠术连续杀人的情节设定?不!黑泽清还继承了弗里茨朗讲故事的方法。正如敏锐观察者所言,“对于您的影片,我非常喜欢的一点是角色与其所在空间的交互。这让我想起了朗的电影。您总是非常注重屋内布局以及角色在屋中的移动方式。他们必须要生活与行动在某种空间层次和帧的嵌套之中,好像迷宫。”……其中,间宫对于男教师的“掉落”催眠、高桥(稍滞后于观众)发现心理学家佐久也着了魔道,便运用了一个极具朗式特色的叙事手法:套间的秘密……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3219500887/

37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你是谁?”“我是高部刑警”“高部刑警,你是谁?”。“这是哪儿?”“这是警所”“哪儿是警所”。“我不记得了,我什么也不记得了”。“我身体里什么也没有,是空的。里面成了外面。所以我能看到你内心的想法”。个人日本电影前十佳。

41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以多起杀人案串连全片,其实主线再简单不过了,但却以心理催眠作衬,结局走向亦愈发扑朔迷离、摄人心魂…除了几次杀戮场景和刻于人颈的“X”勉强能跟血腥惊悚搭上边外,黑泽清这种有别于传统恐怖片的拍摄方式正是如今许多电影所无法做到亦或说想模仿最后却成了东施效颦的。准备从这部开始补黑泽清了。

46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重看#已灵魂出窍,音效太赞,配合荒芜场景,空间感十足,营造出的诡谲诡异荒凉虚无氛围在心理层面上泛起层层惊悚的涟漪,黑泽清对此类以外化物化的扭曲表现内心精神的空无向来拿手,更在本片中达到巅峰;成为深渊的一部分,成为“使者”的传承者,不仅是个体的主动选择,也是社会链的环环相扣。

47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力荐

这才是让人不寒而栗的惊悚片,奥姆真理教之后,催眠与洗脑有世纪末的隐喻。十年前看VCD,画质渣,不懂,觉得闷,现在觉得有意思,冰冷冷的催眠,冷幽幽的暴力,像无形的病毒在悄悄感染,细思极恐,很牛逼,五星。

51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整体上有一些不甚流畅的时刻,但局部非常精彩。黑泽清的美学来源于80年代棚拍电影,内景往往有一面不存在的墙,外景有45度角标准光照(或者纯阴天),交通工具棚内拍,窗外是雾或者云。这种美学被黑泽清推到了新的极端,即:肉眼可见以外均是黑暗和混乱。推论:疯狂和暴力仍是最低限度的秩序。又以玻璃门,塑料布等暗示这种秩序的脆弱性。黑泽清的世界声光电高度统一,只是这部里面对类型片的化用还是简单了一点。

52分钟前
  • Lies and lies
  • 力荐

黑泽清基本不能算个日本导演,早该去欧洲拍片了。

57分钟前
  • SydneyCarton
  • 推荐

片尾女服务生握起了刀

1小时前
  • 枯川满
  • 力荐

役所广司不愧是役所广司。我觉得他就快崩溃的时候,他hold住了,最后我本人快要崩溃的时候,他还是hold住。黑泽清是一个很神奇的导演。你可以说这个题材很神叨,各种符号故弄玄虚。但他用这样一个故事来讲人情感在疾病和时间面前的不堪一击的状态是一个多么奇妙的选择(他很多电影都是这样啊)。片前一个硕大的Janus Films, 难道CC要出了吗,gkd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姜导力荐,看的第一部黑泽清,他妈的,这家伙是个绝对的电影高手。从这部来看,他的职业生涯选择的应该不是现实主义类电影,我傻乎乎的心里暗暗有点可惜,不知道为什么。在北京住处住了10年以上,刚刚进去就拿丙烯颜料在洗手间画了个大大的”X“,不知道为什么。从今以后像刷洪常秀那样刷黑泽清。

1小时前
  • 希尼莫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