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

动作片香港2000

主演:任达华  钟丽缇    

导演:梁家仁    

播放地址

 剧照

冷战 剧照 NO.1冷战 剧照 NO.2冷战 剧照 NO.3冷战 剧照 NO.4冷战 剧照 NO.5冷战 剧照 NO.6冷战 剧照 NO.13冷战 剧照 NO.14冷战 剧照 NO.15冷战 剧照 NO.16冷战 剧照 NO.17冷战 剧照 NO.18冷战 剧照 NO.19冷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4 15:26

详细剧情

家驹与成武是对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因在菲律宾对抗叛军游击队而失散十多年后,家驹成为一个出色杀手,他与拍挡于利亚到汉城执行任务,目标是当地最大黑帮首脑徐氏兄弟。家驹执行任务前,认识琴师金子且互生情愫。金子有个警探男友成武,正是家驹失散十多年的好兄弟。驹与亚刺杀徐氏兄弟,过程顺利,但关键时刻,弟徐勇突然失踪。原来,整个暗杀任务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大阴谋……

 长篇影评

 1 ) 都8102年了,怎么还有人拍黑白电影

黑白片永远不能称作是彩色电影淘汰的产品。

这部黑白电影,关于冷战时期的波兰。

体制对立的铁幕决绝又沉重,噤若寒蝉的环境,人情严肃淡薄。

一切恰如维斯瓦河的河水生凉,流经波兰全境,浸透寒意。

©[冷战],维斯瓦河

阳光是黑白,没有温度,斯大林的大字报是黑白,庄严肃穆。

街角,男主燃尽最后支烟,吐出的白色烟尘捲裹着等待,升上漆黑的夜。

他到底没能等来所爱,掐熄烟头,走向军事边界,那边是另一个体制,没有回头,背影亦是黑白。

这黑白,跟时代一样冷彻。

©[冷战]

电影叫[冷战],今年刚折桂戛纳电影节。

而六年前,也是一部黑白片[艺术家],则问鼎奥斯卡。

©[艺术家]

影史百年钩沉,当色彩已成为眼睛的本能,黑白却显得异常耀眼。

直至今日,人们还在拍,也还在看黑白电影。

这如今看来颇具年代感的技术,似乎从未过时。

要谈论黑白电影如何经久不衰,得从彩色电影说起。

大众普遍认为彩色电影是后来的故事,其实,电影刚诞生时,便有了色彩。

只是那会并非基于彩色胶片,而是将黑白胶片上一帧帧手工涂色,彩色电影像是绘画和电影的杂交。

也难怪,业内并不承认这是彩色电影。

©1896年法国导演迪克森的“假彩色电影”,[安娜贝拉的蛇舞]

由于是人工上色,色彩并不写实,只是噱头,黑白对银幕依然有着绝对统治力。

直到30年代出现了彩色胶片,影史承认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才初露头角。

©1935年,[浮华世界],影史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彩色电影

但[浮华世界]并不像当年[爵士歌手],给电影带来一场革命,而仅是拉开了银幕彩色和黑白拉锯的序幕。

©1927年,[爵士歌手]上映,电影迎来革命性改变,从默片走向有声

主要由于新彩色电影技术制作麻烦,成本还高。

1936年美国电影工程师协会照明委员会的报告中曾指出,黑白电影制作时仅需250-400的光照强度,彩色电影则高达800-1000。

据说1939年拍摄[绿野仙踪]时,由于照明设备功率太高且数量过多,影棚内温度高达38度,角色们不得不往道具服里塞水袋降温。

为防设备过热,工作人员还时常用水枪喷射,拍完后,更是有演员抱怨眼睛受到永久性损伤。

©1939年[绿野仙踪]

此外,同年还有一部[乱世佳人]光制作费就差点让米高梅公司破产。

可见,那会制作彩色电影等同于如今的全程CGI特效,只有大公司才有这个财力物力。

©[乱世佳人],米高梅显然赢下了这场豪赌

技术不成熟,成本不可控,彩色电影刚诞生那几年,市面上还是黑白电影的天下。

不过,这些都伴随二战后美国经济腾飞,逐渐不成问题。

截至40年代末,美国彩色电影的产量已占到市场51%,俨然和黑白电影平分秋色。

只是好景不长。

50年代,电视开始普及,各大电影公司预感它才是未来,纷纷将电影倒卖给电视频道播出。

由于那会只有黑白电视,各大公司又将重心转向了黑白电影,彩色电影再度失宠,市场份额也一度回落到21%。

©50年代的银幕主流仍是黑白电影,[十二怒汉]和[光荣之路]便是代表,图为[十二怒汉]

直到60年代中期彩电进入千家万户,外加柯达公司对彩色胶片技术做了革命性改良,彩色电影才真正迎来全面爆发。

此后,黑白电影开始走下神坛。

70年代末期,由于忌惮彩色胶片保存时长远不及黑白,好莱坞一群知名导演又掀起了黑白电影的反扑。

想来伍迪·艾伦的[曼哈顿]、马丁·斯科塞斯[愤怒的公牛]和大卫·林奇的[象人],也皆出于这段时期。

©1979年,[曼哈顿]

反扑只是暂时,80年代诞生的数字电影,让黑白胶片彻底失去了竞争力。

虽终还是彩色电影笑到最后,但放眼影史,黑白电影的确从未过时。

1998年,克里斯托弗·诺兰在拍处女作[追随]时,只有6000美元预算。

除了自编自导还兼职摄影外,为控制成本,更是将其拍成黑白。

©[追随]

比起彩色电影,成本永远是黑白片的巨大优势,但这并不是它长期立身影史的缘由。

就像丢了视觉的盲人会强化其它感官,没有色彩语言的黑白片,却有着无与伦比的光影。

而这才是黑白片的灵魂。

借助打光技巧,黑和白有了极高的对比度,能有效隐去或是凸显信息,使情节更具张力。

这对叙事为主,画面其次的剧情片百益无害。

[惊魂记]经典的浴室谋杀便受益匪浅,黑白光影下,凶手身份被隐藏,受害人的挣扎更加突出,既保证了悬疑,又不失恐怖。

©[惊魂记]中的黑与白

同时,光影明暗的交替还能暗示角色内心的变化。

©同样是[惊魂记],该镜头里诺曼的脸被光影分成黑白两块,暗示了角色内心的分裂

而黑泽明的[罗生门],尤为突出。

树叶割裂光影,在人物脸上投射斑驳的黑白,强化了人物复杂的性格,点明人性不可信的影片主题。

©[罗生门]

除了上述这些深化情节的功能,黑白光影往往还能抒发电影情绪。

对于战争电影,黑白能赋予真实,给电影以凝重,譬如陆川的[南京!南京!],黑白里道尽全片的愤怒与控诉。

©[南京!南京!]

又或是[冷战],那个年代的压抑和冰冷只有在黑白的烘托中才会呼之欲出。

©[冷战],整齐划一的合唱团和背后的斯大林,黑白里满是时代的严肃

再者,某些场景在黑白片中会呈现出特殊的观感,色彩反倒画蛇添足。

最形象的例子是烟雾,本身为白,稍以打光点缀,层次尽显,便是完美。

©就像[大爵士乐队]

黑白片里还有最美的抽烟镜头,烟雾萦绕,光影中氤氲,万种情绪瞬间便能达到极致。

©也如[控方证人]里的玛琳·黛德丽

此外还有血浆,经黑白处理后,淡化了生理的反感,竟生出一种暴力美学。

昆汀在[杀死比尔]里黑白处理的片段便玩的出溜。

©[杀死比尔]

正是因为这般,黑白片永远不能称作是彩色电影淘汰的产品。

它更像是和后者对等的类型,银幕上散发独特质感。

正是由于黑白电影这些特性,如今,为提升表现效果,部分彩色电影开始有的放矢地揉入黑白,却也分外和谐。

就这样,黑白片从类型蜕变成表现手法,找到了最恰当的存在方式。

这种应用下,最常见是用黑白来区分两种不同状态。

譬如诺兰第二部长片[记忆碎片]

处女作占尽黑白的便宜,[记忆碎片]资金虽充裕,但诺兰还是选择将电影拍成黑白彩色混搭。

片中,黑白和彩色表示时间线的差异,彩色是倒叙,黑白为顺叙,色彩流转中,草蛇灰线的故事慢慢清晰。

©[记忆碎片]

而在[美国X档案]里,黑白则是男主的过去,是阴暗的人生,彩色则为洗心革面的现在。

两种色调对比,主角的心境变化显而易见。

©[美国X档案]

[春光乍泄]中,色彩摇身变成了黎耀辉的心情,分手时是黑白,直到何宝荣回到身边,才有了色彩。

©[春光乍泄]

既然有彩色电影掺杂黑白,也必然有黑白电影嫁接彩色。

不同于前者,黑白片中的色彩多是指代极强的象征。

观众难以忘记[辛德勒的名单]中的红衣女孩,因为在黑白废墟中她红得耀眼,是生命的希望。

©可以说红衣小女孩拔高了[辛德勒的名单]总体深度

在充满戏谑的[大佛普拉斯]里,行车记录仪里彩色的世界将黑色幽默式的讽刺推向了极致。

©[大佛普拉斯]

同样被赋予色彩的,还有科波拉[斗鱼]里的鱼。

那是少年青春的色彩,也是他内心逃离小镇,向往自由的渴望,毕竟,这两者听起来比这黑白阴郁的小镇缤纷多了。

©[斗鱼],少年是色盲,却唯独能看见斗鱼身上的光彩

无论是纯粹黑白回潮,还是各半混搭盛行,无不告诉观众黑白电影从未淡出影史。

其尚能言说,却无法替代的魅力,也正是如今人们还在拍,还在看它的理由。

正如帕维乌拍摄[冷战]。

他始终清楚,要装载下父辈无法释然的爱情和那荒唐时代,也只有这光影错落,黑白分明的每秒24帧。

而[冷战]后,人们似乎又多了一个观看黑白电影的理由。

-

作者/夭夭酒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2 ) 动荡中的宁静,刹那间的永恒——论《冷战》的影像与音乐

全文共3000余字,首发于《中外军事影视》12月刊,谢绝转载,如发现任何形式的“洗稿”行为,必依法追究。

在凛冬的寒风中,乡间的人们唱着属于他们的歌谣,男主角维克多与另一位女音乐家伊莲娜刻录下了那些纯净而自然的歌声——电影《冷战》以这样一组“歌舞团去乡间采风”的镜头作为开始,一切都是那么的原始、那么的平和,似乎与“冷战”没有丝毫的关联,但这就是《冷战》,是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阔别影坛五年之后带来的呕心之作。

唱民歌的小女孩

影片以冷战时期的波兰、柏林、南斯拉夫与巴黎为背景,讲述了一段艰难时期中的爱情故事。追求自由的音乐家维克多与满怀激情的年轻女歌手一见倾心,他们被政治与形势所阻隔,但在十余年间纠缠不休,辗转各地,用尽一切追求永恒的爱情。

据导演本人所说,两位主角的名字取自他的父母,真实的维克多与祖拉去世于1989年,“二人共同生活了40年,不停地分分合合,在铁幕两边相互追随又相互惩罚”,“都是坚强且优秀的人物,但同时又是一对永不停战的夫妻”。从父母的故事中,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获得了灵感,从而拍出了《冷战》,不过从影片中可以窥见,男主角维克多与导演本人也有高度的重合: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出生于波兰华沙,14岁时便离开了波兰,在德国、意大利、英国生活,如今又定居在了故土波兰。去而复回使得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同电影中的维克多一样对波兰有着独特的身份认同感,失而复得的文化根基更让导演得以形成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

电影《修女艾达》剧照

《冷战》与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的前作《修女艾达》一样,都采用了黑白摄影,与被摄影所支配的《修女艾达》不同的是,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在《冷战》中更好的平衡了视听语言与故事语言,摄影与音乐被完美融入到了《冷战》的故事中,视听语言也承担了一部分的叙事功能——这恰恰是《修女艾达》没能做到的,二者的高度统一让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获得了第71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的殊荣。

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1935年,史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浮华世界》问世,从此以后,电影不仅有画面和声音,还拥有了色彩。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间,彩色电影占据了电影的主流,然而总有那么一群人,在五彩斑斓的世界中仍怀念着黑白两色的质朴影像,如“德国新电影四杰”维姆·文德斯的《柏林苍穹下》、克里斯托弗·诺兰的长片处女作《追随》、姜文的《鬼子来了》等,一大批诞生于彩色电影时代的黑白电影也拥有着非凡的魅力

电影《柏林苍穹下》剧照

对彩色电影来说,色彩的搭配与碰撞尤为重要;对黑白电影来说,色彩变得单一,没有了色彩的多样性,但画面的反差绝对优于彩色摄影,光与构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摄影的质量。在彩色电影时代,能拍好黑白电影的人越来越稀缺,一些摄影出众的黑白电影也都成为了当代观众热议的对象,如《艺术家》、《内布拉斯加》、《艾德·伍德》等,它们用黑白摄影来增强线条或者图案的表现力,也有一些文艺导演困于难以拉到足够的投资而选择黑白摄影来排除色彩的干扰

电影《艺术家》剧照

当然,这并不是在否认彩色电影,许多导演选择通过色彩的有无来照应情感的交互,我们仍然记得《辛德勒的名单》中,在昏暗的画面中那个穿着红色大衣的小女孩,她与周遭的环境格格不入,一抹红色照亮了观众的心房;《鬼子来了》中,整个村庄都被笼罩在侵略者的阴影当中,唯有马大三的人头落地后,他才看到了彩色的世界;《欢乐谷》中,更是用色彩装点了没有希望的反乌托邦世界。彩色与黑白摄影相辅相成,在理论发展逐渐停滞、电影界限逐渐稳固的今天,不失为一种新的方向。

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剧照
电影《欢乐谷》剧照

《冷战》中采用的多是生活中最稀疏平常的元素,却用高对比度的画面突出了主题,弱化了“冷战”的大环境,这与导演的极简理念也有一定的重合。在1951年的华沙,歌舞团在演出后举办了舞会,在觥筹交错间,维克多与相隔甚远的祖拉相互注视,他们的中间隔着人群,但一直望着对方。像这样的舞会镜头在电影中比比皆是,维克多与祖拉始终游离与人群之外、政局之外、现实之外,他们渴望得到有尊严的自由与爱情——即使无尊严的生活唾手可得,他们始终没有屈服。摄像机将他们的目光凝聚在对方,他们的眼里只有对方,可以说,维克多与祖拉生活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在这样的世界里他们是完全自由的,但他们无法逃离这样的世界,无法回到现实的社会,自由成了二人获取爱与永恒最大的阻碍。

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有意地忽略外部环境,让观众忘记电影发生在冷战之中,仿佛只是如美国电影《一天》一样,让男女主角在和平的年代不断错过。直到影片最后,维克多的手指扭曲到不能再弹钢琴、祖拉为了让维克多自由而献出自己时,我们才恍然醒悟:不是现实不残酷,而是导演借摄影机的眼睛,让观众看到了最美好的一面。

《冷战》的摄影风格与《修女艾达》是一脉相承的,但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并没有一味地重复自己,在本片中导演在特定的地点用了更多的运动镜头,例如当男女主角相聚在波兰时,摄影多用固定镜头来展现波兰社会转变过程中政局的不稳与环境的压抑;而当二人在巴黎相遇时,运动长镜头占据了主导,维克多与祖拉漫步于巴黎的街头、游走于巴黎的舞会,在塞纳河上掠过巴黎的街道与建筑、在俱乐部中唱响曾经的歌曲,自由与浪漫的气息从屏幕中蔓延开来。隐晦的镜头变换与主角状态有着高度的重合,让人不得不赞叹导演对于电影整体的把控,即使电影的故事是割裂的、碎片化的,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的镜头依然承担着一部分的叙事功能。

《冷战》的摄影有意地忽略了世界局势,音乐没有,作为一部以音乐为主要线索的电影,《冷战》的音乐选择更加明显的与政治联系在了一起。在电影开头时,我们看到歌舞团的成员结伴去乡下采风,在大雪纷飞的季节录下一首首朴实的歌曲,而在第一次演出过后,却被要求唱一些“关于土地改革、世界和平和对和平的威胁”的歌曲,意识形态的冲击与政治环境的介入改变了歌舞团建立的初衷,那些质朴的歌曲也失去了活力与根基,变成了政治宣传与走向世界的产物。“冷战”的大环境在音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柏林,幕布变成了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的巨幅画像;在巴黎,祖拉在维克多的俱乐部中为观众演唱了爵士版的民歌;最终回到柏林时,女主角祖拉带着黑色假发,身着露背礼服,醉醺醺的唱了一首墨西哥风味的歌曲。曾经的民谣如今被改编的面目全非,彻底沦为了政治博弈与体制宣传的产物,音乐的艺术性被完全磨灭在了社会变革之中。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用同一首音乐在不同时期的唱法突出了环境的变革,与冷战前后的世界形态有机结合在了一起。

《冷战》用影像蒙蔽现实的压迫,又用音乐点破理想的世界。当维克多与祖拉的个人世界被现实的长矛戳至遍体鳞伤时,那一首首畸形的音乐直接打破了他们的幻想,可现实世界中他们可以得到自由吗?不,他们得到的只有更大的阻力与更紧的束缚。

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的《冷战》是静止的,维克多与祖拉自知无法在动荡的现实世界得到自由与永恒,他们静默的回到了乡间破败的教堂中,在十余年的颠沛流离之后成为了真正的夫妻。

无顶的教堂、扭曲的手指

二人坐在大树边的长椅上,望着远方的风景,他们的心中在想什么呢?维克多是否在想那个扎着马尾辫、留着齐刘海的年轻姑娘?祖拉是否在后悔当初没有随着那个向往自由的男人一起流亡?我们不知道,但在那一刻,动荡的世界仿佛得到了片刻的宁静,在那一刹那间他们真的得到了永恒的爱与自由。画面似乎就在此定格,静止于这动荡的宁静,静止于这刹那的永恒。

“到另一边去吧,那边的风景更美。”

祖拉的声音打破了宁静与永恒,维克多与祖拉寻到了向往的、没有约束的世界,但我们看不到更美的风景,也去不到“另一边”,我们所能看到的仍然是他们坐过的长椅、枝繁叶茂的大树,像是亘古不变的影像,像是他们从没出现过一样。

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为了这动荡中的宁静与刹那间的永恒,他们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3 ) 其实,不想写影评的……只是想请大神们告知一下里面的歌曲名字,实在太好听了

如题☝️

其实,不想写影评的……只是想请大神们告知一下里面的歌曲名字,实在太好听了……

艺术?爱情?生命?

政治?时代?生存?

到底哪个才重要啊?

别选了,哪个都重要,哪个都不重要

要不,我们选择永远在一起吧……

你比我重,你多吃点……

我们去那里等吧,那里风景更好……

嗯,好的……

 4 ) 《冷战》

这是2018年上映的电影。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导演。

上世纪40年代末,几个波兰人组建了一个玛祖卡歌舞团。以演唱民间音乐为主。团里的导演维克托和招聘来的乡下姑娘祖拉好上了。祖拉在维克托的培养下越唱越好,歌舞团越演越出名。逐步向华沙发展,后来还出国演出,到了东德、南斯拉夫。维克托不喜欢现在的生活,借去东德演出的机会,跑到了西柏林,辗转到了巴黎。但他和祖拉的爱情始终没有改变,用各种机会隔几年见一次,最后终于走到了一起。

看影片的名字《冷战》,以为是重点讲述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影片。多少年来,东西方总是在互相宣传“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这样的主题一直都是影视片津津乐道的好题材。诚然,这部影片中也涉及到了冷战,冷战对于祖拉在维克托的生活曾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对于他们两人并不是决定性的,编导对于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也没有明显的褒贬。实际上影片的主题是维克托和祖拉的情感历程以及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的幻灭。

以玛祖卡歌舞团的发展,到了五十年代已经成为了波兰首屈一指的歌舞团。那么作为歌舞团里的导演、首屈一指的女演员,祖拉和维克托也是倍受重视的。或许是酷爱自由吧,维克托义无反顾的投奔了法国。当几年后,维克托问祖拉为什么爽约而去,祖拉答:“我对自己没有把握。”事实确实如此,祖拉在波兰从一个乡下丫头,到红的发紫的女主角,名利都有了,“我在波兰过的日子更好”。没有必要去一个未知的地方,寻求迷茫不定的生活。而维克托到了法国,他的生活大不如前,住在狭小的亭子间,在酒吧弹奏,为电影配乐,过的是一种很低下的生活。所以,对物质的渴望并非是他们投靠西方的动机。他们在法国的经历,同样证明了所谓的自由也是那么的虚幻,剩下的就是爱情和艺术的追求。

先看爱情。维克托和祖拉的爱情是炽烈而纯洁的。祖拉为了维克托,嫁给了一个意大利人,只是为了更方便的出国,去和维克托团聚。维克托为了爱,宁可以间谍之身回到波兰,并被抓住判了十五年。祖拉为了搭救维克托,不惜嫁给歌舞团的行政经理卡支马雷克,换取了维克托的自由。值得我们关注的是他们俩在法国相聚的那段日子。人们常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值得期待的。分隔两地彼此是那么的期待,而一旦相聚,经过了一段激情,这段情也就逐渐淡漠了。他们开始期待另外的东西,整天为了生计奔忙。直到再次分离。重新陷入了无穷的思念中,最后终于找到了永恒。

再看他们对艺术的追求。本来他们这个歌舞团是以民间音乐为主,正是因为这个特色,他们的表演才受到了大家的欢迎。祖拉一曲《没有母亲的男孩》红遍全国。可领导不干了,要求他们的演出中要包含“关于土地改革、世界和平、歌颂全世界无产阶级领导者的强有力的歌”。后来的演出中,我们看到宏大的布景,宏大的乐队,一众表情木然的演员们在高唱“智者斯大林受人民爱戴”。这完全不是他们所追求的那种艺术。到了西方后,他们满以为会有更大的自由获得他们理想的艺术时,发现这里的观众没有兴趣去欣赏那种原生态的《没有母亲的男孩》,他们自己必须在爵士乐队的伴奏下去演唱脑残的“钟摆杀死了时间”。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西方和东方各自欣赏水平的差异。在行为方式上,同样并不那么理想化。在西方,祖拉为了自己的唱片专辑,去和制片人上床。对此,受过西方观念熏陶的维克托对祖拉说:“在这里事情就是这样运作的”。在东方,祖拉为了搭救维克托,也逼迫自己嫁给卡支马雷克。不论这些行为是明是暗,它们都是一场交易。没有什么不同,更没有什么意识形态的区别。

到后来,遍体鳞伤的维克托和祖拉终于醒悟了。如泰戈尔所说:“我把世界看错了,反而说世界骗了我”。无论是在严肃体制下的波兰或是在光怪陆离貌似浪漫的法国,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他们所追求的“自由”也必须用自由作为代价。影片结尾,他们二人在斑驳残破的故乡教堂中举办了婚礼,在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空灵的背景音乐中,祖拉说:“到另一边去吧,那边的风景更好。”此时他们不在乎人们的非议,不在乎“慢节奏的音乐”还是疯狂的爵士,更不在乎东方还是西方。他们知道只有在上帝那里,才能找到纯洁的理想,才能看到更好的风景。

在2018年用黑白片来拍摄这部影片,很恰当很适合。佩服导演的勇气和目光。

本人评分:7.5。

 5 ) 波兰《芳华》:我只想在体制的背面输出凄美和爱情

热兵器战争的结束,并未给东西方世界带来片刻和平,炮膛的余温尚在,人类的欢呼还未停止,两大政体对撞带来的冰冷寒意就接踵而来。“冷战”应运而生,而这个词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味。

《冷战》

社会主义阵营很快确立了文艺工作作为传播意识形态、维系人民性、巩固政体的主要职能,并把它抵御西方资产阶级思潮侵蚀和文化堡垒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在这条无形的思想战线上,文艺工作者、艺术家们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了为“党和人民创作”作品的使命。

《最后的舞者》

随着时间推移和不可抗拒,苏联轰然解体,一方阵营土崩瓦解,冷战结束。曾在思想高墙里的艺术家们回首那段或服从或抗争的冰冷年代,更加出色的文艺作品在自由的空间里随之蹦涌。他们将同一首歌演绎成了别样的曲调,把电影拍成了想要的样子,把“冷、暖”两个时代鲜明的对照用音符、光影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让大众体会时代寒意里的爱情,体制下的龌龊,束缚中的自由,压迫里的屈服,反抗中的挣扎。

《冷战》

以波兰冷战时期为背景,艺术家间的爱情故事为蓝本的黑白文艺片《冷战》正是这样一部电影。为剧团选角的男音乐家,对一个来自乡村的性格别样、出身特别的女歌手产生了感情。两人上演了为爱逃离、为爱回归的种种,穿梭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政体间,游离于意识形态与小资情调的音符里,让爱情成了黑白光影中唯一一抹绯红,在冰冷中带来了一丝暖意,让“冷战”成为了他们为爱死守的点缀。

《最后的舞者》

《冷战》极为出色的黑白质感摄影,让整部电影成了一个透着冷峻东欧简约风的PPT,同时又让它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小资情调文艺范儿。它模糊化剧情过程的处理做法,使电影显得相当克制和冷静,把本可当成卖点和痛点的迫害和摧残的煽情段落主动隐去,跳过本该着重展现的体制对于个人离开的质疑和拷问,直接呈现出结果,这让两人间的爱情格外突出。

艺术团女负责人的消失是否是因为迫害、男女主的离开和回来具体发生了什么摧残,男主进了监狱遭到的酷刑谁干的?这些被一一略去,那些代表体制和组织的人的残暴没有被拍进电影,而几句台词和动作、几个构图考究的镜头就把体制和组织的烙印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体现了时代的冰冷,可以说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质的爱情,这就是《冷战》想要的冷战里能融化冰冷却死一般寂静的爱情。

《冷战》

咋看《冷战》与前段时间大陆热评的,同样有着冷战背景的,反应文工团文艺工作者的电影《芳华》十分相似。同样是男女文艺工作的青春爱情,同样是艺术家思想对时代的对撞,回首岁月年华,同一阵营的对标,却显得我们(冯小刚、严歌苓)的怀念那么猥琐异化,他们(波兰)对爱的执着深刻对自由的眷恋,那么有格调。毕竟艺术家们站在人类思想的前沿,消除他们对体制的怀疑异常困难,俯首称臣只能在更加奴性和集权的氛围里。

《冷战》

其实关于“冷战”背景下的电影题材很多,可以说每一部设计文艺工作的都很出色,下面结合《冷战》说一说三叔记忆里关于“冷战艺术家”的电影。

《残影余像》,同样来自波兰,史特斯明史奇原是备受爱戴的大学教授与知名的前卫派画家。斯大林提出的社会主义式的写实主义,被波兰当局奉为圭臬,要求上行下效,他站在异议的那方,最终被撤销教职、剥夺艺术家身份,连生存权都尽遭践踏。而那些自诩为小螺丝钉的人们,成了国家机器的暴力帮凶,成为一幅幅画作的撕裂者。

《毛最后的舞者》,来自澳洲源自中国大陆,1972年,山东青岛某山村迎来来自北京的专员到此选拔具有舞蹈资质的孩子,11岁的少年李存信有幸当选。乘坐开往北京的列车,他来到中央五七艺术学校。经过七年的封闭式艰苦训练,他从一个最初并不喜欢芭蕾的后进生成长为优秀的舞者。在此期间,外面的世界风云变幻,身处象牙塔中的艺术工作者们也不难感觉那分毫的变化。1979年,休斯敦芭蕾舞团邀请李存信以交换生的身份前往美国。他踏足这块陌生的土地,内心深深感到旧有的信仰和资本主义物质精神文明的巨大碰撞。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感受到自由、艺术和爱情的召唤,从而决定留在这片土地上,而远在祖国的家人受到了体制的拷问……

《芳华》,来在中国大陆,上世纪七十年代,舞者何小萍加入了部队文工团,哪知道那个时代在那里都一样,只有服从组织没有抗争。唯一给过她温暖的被称为“活雷锋”的刘峰把自己的爱情和温暖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个人。 实际上,刘峰一直爱慕着美丽活泼的林丁丁,当他选择将这份感情勇敢的表达出来时,却被时代狠狠的抛弃,让他的人生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战争开始了,刘峰、何小萍和萧穗子前赴后继的走上了前线,在枪弹和炮火之中,每一个人都在用生命和热血绽放着属于他们的芳华……

这些时代大背景下的电影惯用的手段是①符号堆积:用伟人圣像、思想高压、强制歌颂、监视告密、压制自由等;②制造人们开化的思想与体制的怀疑的对立;③体现组织和体制对个人生命的掩盖、蒸发;④呈现顺应“潮流”者与“分歧抗争”者的境况反差对比;⑥人们逃离与回归的境遇……等等一系列对时代和现实的展现和表达。下面我们来看上面所提及的4部电影的剧照与表达,不说话,高下立判。

《残影余像》
《最后的舞者》
《芳华》
《冷战》

其他3部对于符号的运用和精致的构图充满着对时代冰冷的控诉和反思,可悲的是只有我们一家在8012年的语境下还在用充满青春洋溢的影像祭奠着曾经的年华,毕竟那些人都是些时代和体制的受益者。

《残影余像》
《最后的舞者》
《芳华》
《冷战》

当波兰女歌手在不同场景、不同体制间唱出不同心境的那首“两颗心,两双眼,阿悠悠”时,歌声不加掩饰的表达出了束缚与自由的反差。而我们的团员们喝醉酒对即将失去的一切都是满脑子的留恋,居然让精神病都来一段青春的独舞。

《残影余像》
《最后的舞者》
《芳华》
《冷战》

而冯小刚的《芳华》却不同于《残影余像》的抗争,《最后的舞者》的不爱红装爱武装,一片时代静好温室花朵的样子。白皙的大腿,青春的笑容,乃至不适时宜的泳装,让这群年轻人的脸上表现的是无悔、是别样青春以及对时代的留恋,回头一想可不留恋嘛,毕竟他们是时代和体制的受益者。与此同时,他们背离了自己本应该有的感知,自以为他们的青春同样“感染”了何小平和刘峰们,让那刻别人本该享受的痛苦,,强行在他们的记忆里变成了幸福,把抛弃变成了牵着伙伴的手,毕竟那些人代表远在美国的伙伴们拿出了一千块人民币,用以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友情……

无论在那个时代的土地上,人们嘴上不说却会用脚步投票,不理解的是为什么那些离开的人们却始终宣称挚爱着“祖国”。留在故土上的依然用心爱情的人们,却抵不过虚伪的祭奠,望真正的艺术家们每一个人都是冷战最后的舞者,在脑子里闪现自己残影余像的那刻,都有别样的青春记忆。

《冷战》

所有人服下了时代炮制的苦药,又集体给时代喂下了结束的毒药,人们在时间尽失前幻象出一切尽得,那个没有芳华的冷战年代里只有青春和青春里那一抹爱情的火苗。

 6 ) 在时间的长廊上相拥

论及当前世界影坛上擅用黑白影像的大师,波兰籍导演帕维尔•帕夫利克夫斯基必然是个绕不开的名字。尽管他迄今只拍摄了两部黑白长片,却凭借其间出色的技艺表达和人文质地,在全球俘获大量拥趸,享有极高声誉。今年入围戛纳的主竞赛热门《冷战》更是荣膺最佳导演奖,标志着帕维尔职业生涯的又一里程碑。从这封献给父辈的情书中,我们既能读取出他影调特质的延续,也能窥见其作者风格的进一步成熟和定型。

斩获最佳导演后的帕维尔

故事背景依然设置在波兰,二战硝烟散去后,钢琴演奏者Wiktor奔走国内,募资组建民间歌舞团的途中,与歌声清亮,身世如谜的Zula渐生情愫,两人自此开始了横跨十五年的爱情长跑。影片以此为坐标,将六段时空衔接一体,让观众见证这对身逢冷战年代的爱侣,如何在谎言横行的铁幕下,一面辗转流徙,一面小心维护着恋情的纯真与活力。

对比前几年那部技惊四座的《修女艾达》,可以发现两段叙事时空的顺接关系。前者关注战后个体面临的信仰危机与情感创伤,新作则将视角拉回上世纪中叶,聚焦冷战格局逐步发酵的过程,发掘个体命运和时代转轨之间的深层联系。尽管感情是全片着墨的重点,但从浪漫韵脚中透出的动荡不安,又在反复提醒着观众历史环境的特殊性。当政治严格圈禁了个人行动和思想的自由,爱情究竟会沦为泥沼中的牺牲品,还是于灰烬中重现生机?

和前作类似,导演在表现时代剧变的浪潮时,并未直接从外部入手,正面勾画现实冲突,而是以微观的小人物作为注脚,提供某种迂回的审视和思考,与之紧密贴合的是一整套堪称典范的欧陆学院派创作体系。不论对片长的精确控制,复古画面还是考究的布光构图,都烙上了典雅别致的美学印记。

广为称颂的复古黑白影调

这当中首屈一指的,无疑是黑白镜头释放的视觉冲击力。摄影指导Lukasz Zal与帕维尔早前在《修女艾达》中便有合作,此度二人倾力构筑的东欧冷战景观,在极简色调的润饰下饱和到几近溢出。一帧帧怀旧的素朴画面,犹如情感奔涌的波兰民歌,承载着人们对故土的遥望和热爱,也让影片发散出一股寂寥苍凉的意味。难怪《冷战》亮相戛纳和上海电影节后,被不少影迷和媒体相继冠以“年度最美PPT电影”之名。

诚然,若画面桎梏于情趣生动的表意空间,脱离了勾连现实的作用,亦不足以转化为高水准的观影体验。与其丰满的影像肌理相照应的,是作品一贯深沉的人文主题。从《修女艾达》对存在主义的关照,到《冷战》中的多重壁垒(现实维度:国界阻隔,阶层流动;抽象维度:意识形态,生活理念,创作观),无根和流动是两个时空下共有的特征。而爱情的萌发又为虚无的旅途注入意义,它让影片特有的黑白场面在颓旧肃穆之余,多了些灵动的温柔。这使人转而想到《艺术家》等片,当人生困在失意的迷宫中打转,爱情往往是那抹救赎阴暗的亮色。

和《修女艾达》中油画般的摄影,及颇富宗教意蕴的构图方式相比,《冷战》的运镜更为丰富,这无疑是为了映照时代格局的复杂性。电影开头,男主Wiktor和另一位女音乐家Irena赴乡下采风的情景呈现得如纪录片般自然鲜活,我们或许能将其对应于导演儿时随双亲迁往国外前,对于波兰乡间朦胧而深刻的记忆。这种根植于创作者往昔经历的地域/民族意识,内化为其书写故土风光的灵感源泉,并借由民谣歌词中纯粹诗意的内容汩汩流出。

在这种饱蘸赤子情怀的情感挥洒后,影片迅而跳出了个人视野,转向对外部广阔世界的投射,因此溢出浓厚的隐喻色彩。特别在刻画歌舞团巡演的部分,镜头调度往往以固定为主,暗合波兰战后压抑迷茫、秩序井然的社会环境,巡演时将舞台置于正中的画框,同样规整到近乎死板。

与之相较,巴黎、南斯拉夫等地的移动长镜头则精准捕捉到了艺术家和恋人在欧洲境内颠沛流离的状态,和对自由意志的追求。两套自如切换的拍摄系统,与其锁定的政治气候和社区文化氛围相照应。可以说,正是这些埋伏在形式渲染力下的纯熟技巧,带给人至臻感官享受的同时,令影片叙事的力道更具冲撞性,并为其嵌入了多重解读空间。

作为描写歌舞团分外亮眼的电影,音乐自然也是影片突出的重点。不同于另一部主打摇滚乐的主竞赛黑白片《盛夏》,原声在片中除了烘托情感,更像是回荡政治场域的背景旋律。歌舞团的诞生和巡演,与对民间创作质朴、天然属性的强行消解,便是这种宣传路径的绝佳投射。正如舞台上斯大林的巨幅肖像,可以无缝对接到《芳华》中对文工团场景的描绘,而《冷战》也被多家国内媒体贴切形容为“波兰版《芳华》”。类似的符号运用既充分还原了那个时代的风起云涌,又通过艺术化的表现方式,让繁冗的政治话语变得简洁明快,可以被人们接收和感知。

倘若说在个人情结与集体回忆的平衡上,《芳华》难免有避重就轻、美化历史创伤之嫌,那么《冷战》则处理得更为迂回巧妙。片中有一处Zula向政府部门告发Wiktor行踪的情节,森严统治对亲密关系的挤压在此刻不言而喻,空气中弥漫着异常凝重的危机感。

可当前者打破隐瞒,致使爱人忿而离身时,随后一幕以令人出其不意的、极度唯美梦幻的演绎方式,融化了理智的果决坚定,为冰冷的影像重新注入温度。显然导演无意回避浪漫和现实洪流的龃龉,令美好的光晕在镜头下拉伸放大,而是将二人的情感隐匿在画面各处,任其如砖缝间爬出的绿蔓一般,自然生发涨落。由此可见,帕维尔对气氛收放自如的把控,确乎乃大师级境地。

影片于戛纳首映时,不少媒体纷纷猜测片中主人公形象的来源。直至结尾打出一行“献给我的父母”,我们才得以通晓导演创作的契机。事实上,正是通过“致敬父辈”这样私人和抒情的方式,回望历史的媒介得以运行,邀请观众进入那个极权操纵下割裂感性的时期,目睹个体情感如何在冷酷地带生发并经历考验,走向难以预料的未来。

由此又导向另一个有些诡谲的命题:是否唯有在严峻高压环境下,感情才能激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即使我们无从推断故事和原型间的落差,也能预见这段在迷雾中跌撞前行的爱恋,变幻无常的境遇。而对于二人凄美动人的结尾,不妨作此假设:若历史快进数十年,伴随着波兰革命,柏林墙倒塌,所有能见的隔离和屏障、噪音消失后,他们还能选择勇敢吗?

对于这层由剧作表面延伸而来的怀疑,创作者无意探究太多,他让这双苦命鸳鸯在一系列偶然和必然性交缠的催化下,伴随时空演进不断做出合乎本能的选择。在巴黎,二人因生活方式、社交观念落差导致的冲突段落颇值得玩味,此时“冷战”已由现实潜入情感内部,昭示着比政治戒律更具碾压性的重担。在广阔幽微的海平面下,所有笃定誓词都成了虚弱的气泡。

而从Wiktor为了回国寻找恋人越境被捕开始,影片又落回原先平稳的轨道上,带给观众一个似梦般感伤而光华的结局。帕维尔放弃了经营更多感情细碎深处的摩擦,而是任其和冷漠疏远的世界保持平行,如那曲改编为爵士版本的波兰民谣,停格在对古典浪漫的浅吟传颂和热烈怀想中。

这或许正是《冷战》有失完美的原因,它精巧,克制,却又稍显扁平,经不起过分推敲。联系帕维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我们可以推测,正是在画面和音效制作上倾注的大量精力,为了将所有元素糅为一体,反倒让理应同样醇厚的文本变“薄”。使得主角二人跌宕的爱情史诗,最终借由数幕片段串联成一部凝练的通俗剧,在情感和时代特征的内在联系上却流于浅层。个体宿命的安置看似有迹可循,实则缺少更深刻的回溯和叩问。纵使最后一镜如此震撼、富有感染力,也不能填补这种风暴边缘的微妙真空。

“那边的风景更好。”

如何将艺术性与思想性按比例进行调和,必定乃所有导演都要面临的终生考题。不仅是帕维尔,毕赣,雷弗恩,以及无数力求美感突破的行业奇才,或不时湮没于丰沃的视觉信息间,却从未停下对光影实验的探索。之于审美多元的现代观众,评判标准也不尽相似。

起码,对痴迷黑白映画的影迷来说,《冷战》注定是一份值得用心品味的飨宴。哪怕影像饱和度与叙事的融合尚有待完善,我们仍能从中捕获无数道迷人的风景,就如所有切片最终汇集成一小块银幕,折射出田间金黄的余晖,男女主人公互相搀扶着,纵身跳入现实冷冽的河流。

那一刻你明白了,所有的炽热和感动,毕竟真实存在过,绝非轰隆作响的幻觉。

 短评

“到那边去吧,那边风景更好” 既是历史的冷战,也是感情的冷战。

10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Cannes71# 波兰版「芳华」😂开头半小时歌舞团实在太棒了,社会主义如何建立自身文化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在里面了……后面的不作不死终于作到死就显得不够那么好,加上摄影上对「修女艾达」的自我重复,终究还是9分。但能把一个情节剧拍得如此格局和风格着实让人赞叹。

14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1:1.33画幅有限空间里,将人像特写下沉,真正会说话的影像。故事单纯按照时间线讲述,亦轻亦重,故关键的扣子就是最后一笔是否震撼,留下余味。当下,新冷战苗头撕裂东欧和中国,旧故事,却是新思考。肯定是我的个人年度十佳。4.5

18分钟前
  • 南悠一
  • 推荐

波兰《修女艾达》的导演的新片,依旧是冷战时期题材、黑白影像,作者感十足。导演也六十多岁了,十几岁就离开波兰到西方定居,近年返归,连续拍摄铁幕时期的作品;他对历史与个人,时代与艺术把握得如此准确、成熟、独特,让我们这些有过相似历史经历的创作者们,佩服、感叹不已。

19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力荐

艺术性高于剧作,影像很突出。男主弹《幻想即兴曲》的时候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喜欢帕夫利克夫斯基这种专注拍80多分钟电影的导演。19.1.18资料馆重看 l'amour sous la lune

24分钟前
  • 唐小万
  • 推荐

浮在水面唱歌,心脏变成石头;跃上台桌跳舞,钟摆扼杀时间。走远又折返的亲吻,重逢不分开的誓言,当你爱上一个人,时间不再重要。跳进波兰的湖水很冰,我是取暖的篝火;东德边境的西风很冷,你是吸不断的烟。有过两个孩子,杂种唱盘和害羞小孩。孩子拍了部电影,纪念父母在冷战的世界里谈了一场热恋。

2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廷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每当廷安革命釆风秧歌队唱到“黑不溜丢花,献给共產黨”的时候,群众们都爆发出热烈的笑声使劲鼓掌。开始以为是演出精彩,后来发现不对,群众们笑得蹊跷,于是请教民间秧歌老把式,才知道‘黑不溜丢花’那是一句恶话,专指男女下半身。于是把这句歌词改成了“哎哩美翠花,献给共產黨”~

31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3.5;黑白光影绝美,精致熨帖的视听语言,以个体的半生颠沛情爱追逐反射宏观视野的世界冷战格局,感情的温度与政治气温同步跌宕,意欲构筑个人生命与爱情的史诗,但放置于近乎失焦而空白的时代背景,着实有点顾此失彼;终生的交错痴缠浓墨重彩、蚀骨浓烈,特别喜欢第一场演出成功后,人群中互望的视线匹配,那一刻与最终的结局呼应,定格成最美的风景。

3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对比前作《修女艾达》算是飞跃般的进步。

4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爱在冷战进行时,一部优美动人的爱情史诗,最后的“献给我的父母”直戳泪点。前半段像[芳华],后半段则让东西两极对垒不断来回撕扯这对恋人。然而“heart”民粹最终破碎在彼岸,真心却回到原点得到永恒,太美太心碎。

4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两个极为相爱的人,最终只能用告别的方式拥有彼此,还是因为一个可以为了爱情可以把自己变成另一个人,戴上面具永远地在异乡生活,而另一个无法容忍看似自由、小资但实质是消费自己的文艺生活,在这种情况下爱情带来了更多折磨。其实说到底,两个人决定在一起、共同生活,为了各种琐事争吵、摩擦,表面上看起来是许多个人选择的差异,但实际却是政治与价值的观念不同;在这里刚好放在五十年代的波兰、东欧、法国,个人的选择、命运与政治大环境形成了互文,让本来听上去有些老套的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多了时代与历史的色彩。有为了爱情选择未知的“自由”,更有认知“自由”的虚伪之后对爱情的重新认知。很美的电影,短而精悍,歌舞加分

48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找一对俊男美女来,顶着冷战的铁幕玩“爱乐之城”游戏,两大阵营之间来回穿梭就跟串门儿一样,这故事真是辱我智商了。小资情调,内里空虚,纯粹表扬一下接近方形的复古黑白镜头~~~~

5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到那边去吧,那边风景更好,”然后一阵风吹过。社会主义培养皿里有苟且,资本主义浮华森林也有虚伪,在东西方逡巡,歌咏百变,永无安宁,理想生活永远在彼岸。

54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还说这两个作逼只适合像牛郎织女一样每年只见一天,真的在一起后绝对过不下去,没想到最后居然给我殉情了!二十世纪后的世界里我只能接受日本人殉情,其他国家的人不适合这么作逼

56分钟前
  • 王大根
  • 还行

叙事上其实是个挺套路的,情节剧一样的东西。但是影像实在太突出了,在大银幕看这种黑白摄影,真是视觉享受。另外,女主表现也非常出彩。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D / 假如说这一套语法在《修女艾达》里还能给个体人物的内心宇宙开辟些许凝滞的空间,那么在这宏大历史背景下的作品中它几近完全失效。人物与时代的联结在辗转的文本意图面前溃散无遗。一切影像的灵光都只是短暂的碎片式流动,长久的是两个僵硬的人物按照琼瑶剧该有的所有逻辑让观众毫无共情地瞎蹦跶。所谓的留白更像是无以填补的剧作发展空洞。《江湖儿女》的运动感都比这丰富多了。

1小时前
  • 寒枝雀静
  • 还行

波兰版的【芳华】,如果硬是要拿来对比的话,你就知道人家这位导演有多么高级了。即使是1:1.33的画幅,导演在玩构图的同时,还照样用镜头来交代人物关系,传达情绪,在叙事,而不是只是把画面拍成美美的明信片,把一个狗血的爱情故事拍出非常作者化的美感,个人风格上非常有辨识度。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那一边的风景更好,可哪一边的风景都不属于我们

1小时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一种新兴的短视频叙事,无数次以为自己在滑动ins或抖音,黑幕中断就是加载等待。所以,这电影没了能统摄到一起的劲/气质。也正因如此,一会想讲分离聚合人心无常,一会又逸到别处,去描摹时代背景。十分疲惫,感觉自己的情感永远在被斩断—重接—再被斩断的过程。摄影救回点好感,有一处用固定镜对着镜子里外的男女主,来表达两人感情发酵的用法挺不错(后面也多次利用镜子),漂在河里那一幕也印象深刻,令人想起奥菲利亚,唯美醉人,但可惜没有延续下去。

1小时前
  • Derridager
  • 还行

一段关于爱的简单旋律,不管被变奏成民谣亦或爵士,演奏者应该知道,总有一天要曲终人散。无畏近乎勇的人类,不但不信命,还要和通天铁幕,搏一搏谁更坚不可摧。当然会有人说,玉石俱焚的爱情,多么圣洁高贵,但请原谅悲观的我,在这曲爱的悲歌里,听到的只是两个孤独的灵魂在吟唱老无所依。

1小时前
  • 喵尔摩丝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