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世界

综艺大陆2020

主演:高晓松

导演:齐浩凯,万薇薇,王天尉

 剧照

探世界 剧照 NO.1探世界 剧照 NO.2探世界 剧照 NO.3探世界 剧照 NO.4探世界 剧照 NO.5探世界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3-10-04 18:18

详细剧情

  《探世界》是一档高品质文化知识类访谈节目,由主讲人走访中国和世界范围内的著名城市,并与当地故人相聚,畅聊不同地域、文化间的关联与差异,看华人在世界各地的奋斗和对世界的影响力。

 长篇影评

 1 ) 美国就只是美国

切入点不错,在美国采访不同的在美华人。可以管中窥豹一下美国和中国近几年的变化。高晓松还是一如既往地能侃并且沉迷于自恋(犹记得刘慈欣怎么也不入坑的车祸现场),然而还是很精彩的。

美国不是天堂,美国也不是地狱,美国就是美国,美国也就只是美国。在电视新闻里看到的特朗普发疯,黑人骚乱,新冠死了多少多少人的美国;公知笔下的美国;留学生朋友口中的美国,都是,却又都不是美国。

以上是我看完前几集的想法,然而因为疫情,后面几期不得不在室内谈话。其实想想,以上的话放之四海而皆准,比如,深圳就只是深圳,内娱就只是内娱,高晓松就只是高晓松。

下面分集说说感想:

第一集,对谈亚洲艺术博物馆的馆长。难得的是馆长是在国内接受完完整大学教育又在博物馆工作了很多年才出去的。要知道,国内的文博系统实在是一潭死水一言难尽。

第二集,对谈滴滴总裁柳甄。

第三集,对谈中国城大厨Grace。非常喜欢这期,Grace大姐姐非常地优雅有气质,说话听起来好舒服,对食物的执着追求听得我恨不得下一秒钟就飞过去尝尝她做的菜。这集通过中餐厅食物口味的变化亦能看到世界局势的变迁。

第四集,对谈谭维维夫妇。 说到谭维维,出道以来变化挺大的。犹记得当年超女海选,她唱完一首流行歌后说自己是唱民族的,就又唱了一段。当时觉得她挺漂亮歌也唱得好,可是其实印象并没有多深刻,也没有什么好感。那届超女她得了亚军。接下来她唱了一首谭某某,歌的调子我至今记不得,歌词却很厉害。那时候对她总的印象就是,好爱飙高音,动不动就喊打喊杀要跟人拼命的那种。 后来注意到她是在我是歌手,一曲乌兰巴托的夜相当打动人,而总决赛唱了她自己的歌(也是高晓松写的)如果有来生,我才知道,她也可以唱这样小情怀的歌,而且演绎得不错。 再后来是蒙面歌王里她说起自己的婚讯和藏不住的幸福。陈亦飞??好熟悉的名字,难道??一搜竟然真的是乔琪,久远记忆里想起那个因为拉了双眼皮被小s亏到死的乔琪。真是有种突破次元壁的感觉。

可是电视上,高和谭在对话时,乔琪插不上话,他就那种特别认真地听着,眼睛一刻也不离开谭维维。那一刻觉得他俩好配。时间把一个外边坚硬内心坚硬的女孩变成了外边柔软内心仍然坚硬但终于有些柔软角落的她,他也从受校园霸凌的阴影中走出找到那个愿意分享的她,想想挺美好。

第五集,对谈张靓颖。这集讲真没什么亮点因为张靓颖好冷静啊,怎么也不让高晓松带着走。不过印象深刻的是高晓松说美国因为词曲版税是对半分的,写曲的人不愿意和写词的分享,大都自己乱写,所以美国流行歌曲很多曲很好词不行。想想还真是。张靓颖也承认自己是技术派歌手,这点和高晓松很不一样,可是没有对错。

第六集,对谈旅美电影人穆小澄,穆老师声音很好听,讲真华语电影人在好莱坞来来回回几十年也没混出什么大名堂来。穆老师说的中西思维差异:中国人从大到小,西方人从小到大,我是认可的,参考李子柒墙里开花墙外香。然而我觉得还因为好莱坞电影无论是产业还是市场都已经非常成熟了,各种类型、各种分工都有一批成熟的电影人和企业完成。中国电影体系还未建立完全就被资本推着走了,难得天时地利人和出个好作品,却无法成为常态。

第七集,对谈美国电影人也是中国通乔青山。这个老美有点可爱:“害”“大哥”简直让人笑出声。涨了一个知识点,美国是制片人制,中国是导演制,在美国话语权最大的是制片人。

中间有一集瞎聊,没什么亮点。

第八集,对谈陈冲。记得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陈冲,觉得好美好美。她和刘晓庆一起演的小花吧,结果两个人走向了完全不同的人生。刘晓庆在国内疯狂走穴逃税入狱演戏综艺起起落落,陈冲则在美国念书试镜打酱油演戏导演等等等等。她自己说:从小受共产主义教育的人生,觉得要追求自己的理想。说不清谁的人生更好,但确实都很精彩。听完这集想去看看陈冲演的戏。

第九集,对谈阿里高层曾教授,回顾中国企业和跨国企业之间的风风雨雨相爱相杀,不说没想到,也就20年,多少品牌经历了你死我活改朝换代。我们现在天天用的东西,哪天又要被什么取代呢。教授总结的很到位,因为技术进入了发展相对缓慢的时代,所以中国企业有机会快速跟上,通过小创新和铺渠道打赢竞争。教授还说未来技术的大革新估计还是会出现在美国,因为平台思维和互联网思维太重要了,古有苹果安卓,今有特斯拉。还有中国的基础设施太弱,所以机会也多,容易出现一拥而上的场面,美国更多的是探索技术革新,一旦有出来新技术其他企业会转换赛道。这里干货不少,涨了知识。

第十集,对谈黄西。很特别的学霸,干什么像什么,一本正经地搞笑。对比麦瑟尔夫人,其实难免脱不了自嘲和拿自身所在群体开涮,对我甚至比麦瑟尔都难get到笑点。墙外开花墙内香,现在也在国内小有名气了,祝他不忘初心吧。

第十一集,聚焦深圳,对谈曾在深圳夜场唱跳的黄渤和原深大老师现企业家杨向阳。说到深圳,我有一肚子的话,2008年我在深圳住了半年。当时我爸说:读懂了深圳也就读懂了改革开放的历史。也听有人说深圳是文化沙漠。

我实习的那个地方在南山,是个很不深圳(至少不是新闻电视里那样)的地方,离深大很近,附近就是居民区,其实和厦门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倒是听到了些奇奇怪怪的八卦,比如,那个公司当年买了一栋楼做办公楼,放不下所有员工另一栋就用租的,十年过去后,那栋楼的价值已经比整整10年公司创造的产值还好了。再比如,公司的老总也曾是深大的校长,因为在30几年前的运动中站错队伍被发配到现在这里至今被限制出境。还有些关于深大的都市传闻(30几年历史的地方一样是有都市传闻的)。

其实当年真没有体会到最核心最精髓的深圳,也没觉得深圳是文化沙漠,至少如果你有闲有钱,文化活动还是很多的。那时候厦门可连个像样的图书馆都没有(现在也好不到哪去)。

说回深圳,我觉得深圳之所以为深圳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低税收弱政府,比什么地理性格都重要得太多。

最后,还是希望下一季能多拍拍外景吧。整季我最喜欢的还是大厨Grace姐姐那期。

 2 ) 影评

E01 高晓松游旧金山唐人街

1、 旧金山是华人取的名字。San Francisco,圣弗朗西斯科 。粤语又名三藩市,取自音译San Fran。

之前都没注意这个哎。

2、旧金山旁边有两个小镇,I go,O no.

华人来旧金山淘金,没想到真的淘出来了。美国人来抢,华人说,I go, I go。走了以后去别的地方又挖出来金子,美国人来了,不能再退了,就说Oh no,Oh no.

3、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happiness There is no y (why) in happiness .

电影看过好多年,都忘记了,有空重刷啊。

4、严歌苓《扶桑》。讲的淘金华人第一代。

电影《喜福会》淘金华人第二代。

5、电影《毕业生》。

6、旧金山艺术博物馆。

7、China 来自于 秦chin。国家+,China。


#综艺##探世界# E01 高晓松游旧金山唐人街

看到高晓松新的节目的推荐,就要了猫哥的优酷会员来看。

刚刚看完第一集,还是那个高晓松,喜欢听他讲。

第一集游旧金山唐人街,了解了旧金山名字的由来、旧金山是华人取的名字。San Francisco,圣弗朗西斯科 。粤语又名三藩市,取自音译San Fran。

种草了严歌苓的小说《扶桑》,电影《喜福会》《当幸福来敲门》《毕业生》。


 3 ) - [ ] 探世界:一段关于人的记忆

·第一集:地点:San Franisco-旧金山-圣弗朗西斯科

· 第一站:唐人街-林华耀街-天后庙街

·科普小知识:对电影《当幸福来敲门》的英文名字happyness的经典台词解析

“happy没有Y只有I ”=没有为什么在幸福里 幸福是不需要原因的

·提及电影:《喜福会》-王颖导演

·提及小时:《扶桑》-严歌苓

·提及Bruce Lee李小龙拍了4部半电影的全世界武术人偶像

·第二站:Haight Street-嬉皮街

·黑胶唱片门店

·提及音乐:《The Sound of silence》-《毕业生》

·第三站: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西方世界最大的亚洲艺术博物馆=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特别嘉宾:许杰(博物馆馆长)

·个人履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考古学博士

美国历史上担任大型艺术博物馆馆长的首位华裔

2008年担任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

2015 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科普小知识:中国的英文名究竟是否为瓷器chin=秦 许多国家地区名字以a结尾

·提及近代艺术家:张大千(复制敦煌/师法自然/泼彩/东方的艺术巨匠)

·提及地点:南京晓说馆(图书馆)

·许杰老师:[我个人认为博物馆是人类生活的交汇点]

[博物馆的收藏是属于世界大众的 ]

[甲骨文 甲骨是牛的骨头和龟的骨头]

·总结:可以反复观看的一集 有很多关于艺术展览博物馆的科普 很有意思 为人师表真的是要用时间累积 要学识堆积 成为行业泰斗 一生太短暂 需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 人品高尚 学无止境

第二集:地点:旧金山

·科普小知识:斯坦福大学是西班牙建筑

胡佛图书馆-收藏蒋介石蒋经国日记

·特别嘉宾:柳甄

·个人履历:字节跳动高级副总裁

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部

总结:对我而言太太商业了 是我的盲区 提及为何Uber败给滴滴 为何硅谷大公司进驻中国会惨败 其实道理很简单 成功的欲望没有那么强烈 特殊的人文地理时差问题 还有就是初来乍到的陌生 这些大公司没有中国市场 还有世界市场 但中国企业不能败 因为败了意味着重头开始

如印度精英为何在硅谷扎根 成为企业最高领导人 因为国家无法支持他的理想 保障生活 无路可退 而如今中国让创业者们拥有强大的娘家 不开心我收拾包袱可以回家

这就涉及到一个哲学问题 究竟要轻松快乐的过完这一生 还是要实现全部的价值去过这一生

高晓松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想要同时摘天上的月亮和低头捡地上的六便士的姿态是非常丑的]大部分的人都会想六便士就在地上了不捡真的很浪费 但我想 如果心中有明月 知其不可为 便可就此作罢

·第三集:地点:Los Angeles-洛杉矶

·第一站:南帕萨迪纳-阿里巴巴大文娱海外总部

·特别嘉宾:Grace(翟怀琪)fanta-sea grill餐厅老板兼美食大厨

·个人经历:台大经济系的高材生

1983年到美国来做海鲜外贸进出口生意提供给综合华人超市

1999年因为希望可以陪伴父亲 放弃外贸工作 留在美国 30岁以后才决定做餐饮(ps:已经开了27年啦~所以只要是想做的事情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提及淘金时代 老侨来修铁道 当时的一代特别重视教育

(ps:可见多读书不论在哪个年代里都是非常重要的!)

·科普小常识:香干肉丝=半个湖南菜

·美国的中国菜真正发展起来是在2000以后

·科普小知识:佛光山西来寺 是晓松老师在海外见过的最大的中国庙宇

·Grace:“98%的餐厅 不论中外 都转手过 只有2%是开20年以上的”

·第二站:洛杉矶中餐厅聚集地之一:全统广场

·提及餐厅:梅龙镇-上海菜(已经倒闭)

·提及超市:大华超市Fancy Market

·提及第一个华人超市:顶好超市如今改成Dollar Tree一元店

·科普小知识:梅林罐头一开始以蔬果腌制为主,有老咸菜、榨菜、大头菜、梅干菜,后面发展午餐肉。是大陆品牌,在台湾生产。

·午餐肉的由来:是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出现的美国食品

当时作为美军的军粮 被带到全世界

所有美军驻扎的地方 有军事基地的地方 舰队靠港的地方都有了这个食物 比如韩国部队锅 冲绳料理

(ps:午餐肉其实热的比冷的好吃 然而晓松老师小时候吃的是冷的 并且觉得那层油是精髓 有点可爱哈哈)

·第三站:蒙特利公园

·提及:厦门罐头厂古龙牌五香肉丁(ps:我们大厦门的骄傲 香菇肉酱是王牌啊👍)

·提及:鹰金钱牌豆豉鲮鱼罐头(ps:在美国餐厅盛行)

·A菜=油麦菜 莴笋叶子 台湾叫做喂鸭菜(ps:搞不懂这些菜的区别了…)

·提及:美国加州牛肉面 又称加州牛肉面 (美国加州牛肉面的原料以及制作工艺均来自中国 火在国内)

·提及餐厅:马兰拉面 眉州东坡酒楼

·Grace“当年小龙虾很便宜”

·提及:波士顿龙虾=便宜

加州火龙澳洲蓝龙

·科普小知识:日本和牛👍松阪牛更好 但美国人吃不了因为觉得太油 他们喜欢吃半生不熟的

·在美国吃好牛肉的也是中国人

·科普小知识:宫崎牛肉要用更高的温度的🔥去炙它 切的块不能太大

·第四站:日本城=小东京

·提及:八佰伴 yaohan plaza日本人的主要商业中心

·韩国人买下了这里的超市叫做wuli market(然后日本人就都不去消费了 后来改为 little Tokyo marketplace)

·科普小知识:韩国超市以蔬果为主

·提及街道:Japanese village日本村 特色的日本建筑

·提及保持原味的日本餐厅:大政 大黑家拉面(要排很长的队)

·提及面包店:yamazaki Bread&Cake-

30年不变的老店

·提及名人:陈李琬若 中国天津 1983年当选为美国南加州蒙特利公园市市长 美国首位华裔女市长

赵美心 美国第一位华裔女性众议员 曾任蒙特利公园市市长

徐惠诚 1992年当选为美国加州南帕萨迪那市市长 成为该市第一位亚裔市长

·Grace:“东南亚华侨对祖国的向心力是非常强的”

·晓松老师广告了OPPO广告了电影🎬《双子杀手》

·Grace为晓松老师做了他挚爱的菜-王牌沙拉🥗

·科普小常识:菇类=增强免疫力

·Grace的餐厅主打创意料理

·龙虾螃蟹面是招牌菜 用的是法国 sauce(酱)➕中国阳春面(ps:有机会一定要去吃!)

·提及:fortune cookie 幸运饼干

·科普:左宗棠鸡 1952年由彭长贵创制 与清末将领左宗棠没有直接关系

·科普:以前美国人管饺子 馄炖 包子都叫dumpling 后来才有了bao的说法

·科普:中国汉朝就发明了豆腐

·我喜欢的李安导演也去Grace的餐厅吃了-台湾羊肉炉

·Grace:“做菜要有激情和热情”(ps:为人处事也是一样的)

西餐的很多做法都是为了保持原味

Grace认为色香味 味应该第一

·Grace:“当一个人在干活和做一个作品 是完全不一样的两个心情”。

·米其林注重摆盘到位 但温度不对 吃不出来食物真正的味道

·Grace:“拥护中国文化 根就是根”

“你是华人走到哪就都是华人 华人毕竟就是我们这个根”

“对中华文化没办法隔断”

·提及美国电影:《root》 根

“在世界上 食物的交流是在所有物质交流之上最直接 顺畅的 而中国的食物更是从手到口 从口到心 以独有的方式延续着文化”

·总结:Grace真的是很有魅力的一位女性 天文 地理 政治 经济 社会 发展 趋势统统都理解并且分析的很透彻 对身为中华儿女的骄傲也是完全遮盖不住的 看完这一期真的是热泪盈眶 感慨万千 越长大越懂得月是故乡圆的道理 也愈加对祖国的热爱毫无掩饰

也是一期值得反复观看的内容 有机会一定跟着晓松老师去探一探他走过的世界

-未完待续

 4 ) 探世界成了窝室内!

矮大紧的又一个聊天节目,用他自己的话说,拍电影没拍出什么名堂,靠侃大山倒是赚到钱了!可是我们仔细来看,聊天的节目那么多,能聊出同样流量的并不多,为什么?

1、不管水分多少,他涉猎的领域极多,军事、政治、地理、艺术等等,可以讲出让你感兴趣的东西!但在尺度及立场问题上,最近也颇受攻击!

2、嘉宾质量,自己奋斗和家世积累出的人脉,让其基本可以在华人世界里各领域中都可以找到优秀的人物来参与自己的节目,而从这季节目中也让我看到了许多人、许多事的另一面,相信这也是很多人对此类节目感兴趣的原因之一!例如高为CEO的柳甄,让你一定会认为是霸道总裁范,但是在节目中却能看出可爱、小女人的另一面!

不过由于疫情的原因,《探世界》却没探出多久就就变成了室内访谈节目,这也成了观众们的遗憾!下一季,再启程!

 5 ) 看到陈冲这期的感受

觉得还是《晓说》好点,虽然后来也发现节目有不少可能不对的东西,但是形式更让人感兴趣点。《探世界》访谈形式的,不是每一集都都能把控得好。而且广告很多,感觉俗了不少...我和老婆探讨的时候,她也说“高老师不是想成为一个共知,而是想成为一个成功人士,如果不是就不会去阿里了。你见陈丹青老师虽然也做节目,但是怎样也不会去阿里吧。”当然也是没有好比的,陈丹青老师是艺术家。好像扯远了…说会《探世界》和《晓说》吧,晓说我一直都有,从里面我认识到很多知识,平时也会延伸去了解,对事物的看法也有了很多不同的体会。到了《探世界》感觉就变了,或者是本来就应该这样俗气一点,只是《晓说》的形式对于一个高老师的职位可不能已经不匹配了。

 6 ) 关于独立女性

张靓颖这一期一开始没有很期待,看的过程中也觉得很平淡,但最后高晓松关于独立女性的看法带给我很大的启发。

一直以来我对于独立女性的认识似乎都侧重于经济方面,认为只要经济独立了基本上就可以算得上一个独立女性,但是在和张靓颖的谈话中,我看到了独立二字背后更多的含义。张靓颖在谈到对故乡有没有眷恋对情感有没有需求时都是非常冷静和平淡的态度,其实在看节目时带给我的观感并不太好,直到高晓松在最后说“谢谢靓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独立女性”时,我才一惊,突然开始反思自己一直以来对独立女性的理解。

比起经济上的独立,思想和情感上的独立也同样重要。其实这些情感上的眷恋如思乡之情、爱情、亲情、友情就像是脐带,维系着我们和过去和亲密之人的联系,但同时这些联系也在限制着我们的活动范围,联系的越紧密我们越是无法割舍,越是重视越是投入,但可能在有些时候如果过于依赖就会失去自我成长的空间。

如果说说现在的我眼中的独立女性的话,我觉得除了经济独立、思想独立外还应该有情感断奶。

 7 ) 豆瓣8.8,时隔1年,这位被誉为“文青的精神食粮”的男人回来了

2019年5月2日,在最后一期《晓团圆,长别离》播出之后,《晓说》停止了更新,距离2012年3月第一期开播,过去了7年零2个月。

这期间,这档脱口秀共更新了315期,其中《晓说》198期,《晓松奇谈》117期。

关于停更的原因,在最后一期的节目中,高晓松如是说:

“任何一件事情在它成为荒诞的事情之前,就要结束它,每件事情都是在它很好的时候,拥有它”。

这个说法很高晓松了,言外之意就是“《晓说》最好的时候已经过去了,那就在它变得令人讨厌之前就终止它。”

如果是一直有关注《晓说》的朋友应该知道,《晓说》的开始其实很偶然,起初,高晓松想起名叫“闲得蛋疼”,后来在韩寒的建议下才定为《晓说》。

节目最开始他也只想做个二十几期节目就罢,可没想到一做就是7年。

关于《晓说》为什么好看,我想看过的人应该都知道,主要还是在人。

无论是《晓说》还是《晓松奇谈》,节目的形式都很简单,就是他一个人坐在镜头前,留着文青的中分长发,拿着把折扇叭叭叭的说上个40分钟。

节目的内容看起来也挺文气,天文地理,海外见闻,中西文史,政经内幕,三教九流,什么都聊。

但得益于高晓松自身强大的知识体系和经历积累,他总能通过一条线来串起古今、中外、文史、趣闻。

同样一件事从他口中说出来,就好像都能更加有趣几分。

他聊青楼、镖局、科举,也聊阿根廷、迪拜、欧罗巴、莽莽俄罗斯和中土世界新西兰,既能说一个知识分子的抱负,也能谈上海大班,妄人列传。

他讲《清明上河图》,也讲《金瓶梅》。

在他的《大航海时代》里,我们知道了人种和物种的交换,在他的《南明悲歌》里,我们了解到原来1860年的人均GDP也是500美元,1800年都没涨过。

他的脱口秀节目,更像是“说书人”讲故事,好看,好听,有趣不乏味。

在2019年之前的7年里,虽然期间经历过停更,改名,回归,但庆幸的是它一直都还在。

对一部分人来说,高晓松其人就能算的上是“文青的精神食粮”。

如今,在《晓说》停播一年后,他带着新节目回来了。

《探世界》

《探世界》是国内首档漫游式脱口秀,按照计划高晓松一人走访中美城市,以广阔的地域跨度、丰富的多元视角、新锐的呈现方式,表现奋斗进程中,以及华人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提升。

简单点说,就是去到海外华人居住的城市,探索关于他们的故事。

看来矮大紧在读万卷书,看清皓月繁星后,准备要当一把文化导游,开始踏上他带领我们的行万里路的征程。

有了《晓说》和《晓松奇谈》的珠玉在前,摆在我们面前最需要明确的问题就是:

《探世界》还一样好看吗?

作为矮大紧的铁粉,光说一句好看,说服力肯定不大。那就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和以往“奇闻说今古,谈笑有鸿儒。”或者“世事上下千年,却偏要说出瞬间”的开场白不同,这一次的开场白有的不是故事,而是情怀。

先是有老狼少年期十足的沙沙的嗓音唱着《月光倾城》,再是矮大紧极具辨识度的念着:

“年少时写过的歌,再听时覆水难收。年少时去过的地方,再去时物是人非。年少时喜欢在路上,去远方,喜欢在白发还没苍苍时流浪,再回首,遗忘了浮光掠影、海市蜃楼,只记得人的脸庞,人的背影,人聚散,人看惯。探世界,一段关于人的记忆。”

一下子,就有一种梦回《晓说》的时候。

不过和《晓说》或者《晓松奇谈》相比,《探世界》的内容更丰富,更杂糅。

它从一座城市开始,走这个城市的街道,讲这个城市的故事,聊这个城市里的人。

首期节目,聊的是旧金山,粤语里称作三藩。

才刚开始,从介绍地名开始,节目就已经有内味了。

高晓松说,旧金山之所以称之为旧金山,是因为当时很多华人来此淘金,修铁路。

而在它附近的两个小镇,也是淘金时代的遗迹,一个叫“IGO”,一个叫“ONO”。

研究这俩小镇的历史会发现,这两个名字都是华人取的,而缘由呢,还是和淘金有关。

当初淘到了金子,结果白人来抢,华人打不过,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于是就有了“I go”。

之后在另一个小镇又发现了金子,结果白人又来抢,这次华人不准备退让了,明确拒绝就有了“o,no”。

是不是一开场就还是原来的矮大紧味道,这还没完呢。

在唐人街里,还聊到了历史悠久的同乡会,还有国内都数一数二的大家族颍川陈氏,很早开始就支持国内革命的洪门,甚至孙中山先生在这里还有一间办公室。

也就是说,旧金山实际上是华人最初奋斗的地方,也是奋斗最高潮的地方,因为这里有世界上高科技人才聚集地硅谷。

说到硅谷,按照标准流程就是说说这里的名人故事,可在说书人矮大紧的故事里当然不只是这些。

然后我们就听到了关于伊朗人的“lucky office”的故事,远道而来的伊朗人买下了这个办公室,一边从事着自己的主业卖地毯,一边靠收租增加收入。

而从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孵化了罗技公司,谷歌公司等大拿。

聪明的伊朗人看到商机之后,不收房租,改要股份,一下就发了。

但他可是个不忘初心的人,在赚了更多的钱之后,他没有改行做别的生意,而是开了一家更大的地毯店,继续卖地毯。

如果说前两期的旧金山故事,原本就带着励志和梦想,还有点那么飘在空中的意思,那么第三期关于洛杉矶的故事,则是非常的接地气,人情味十足。

洛杉矶这一趴的主人公,原先是台大的高材生,如今是一家很有名气的小餐馆的老板。

这家餐馆虽然只有几张桌子,但是李安导演啊,歌手那英啊,都来着吃过饭,放到现在的话说,妥妥的是一家网红餐厅。

餐厅的老板叫翟怀琪(Grace),原本是台大经济系的高材生,最初来到洛杉矶是做外贸水产生意的,之后因缘巧合,开起了餐厅,这一开就是二十年。

可以说,Grace目睹了洛杉矶整个华人饮食30多年的变迁。

矮大紧和Grace的聊天,从逛菜市场开始。

洛杉矶的超级市场很多,经常一样菜品的食材需要逛好几个超市才能买全,而中餐的食材选购不外乎就是华人超市,韩国超市和日本超市。

说到这,不得不夸一下Grace大厨。

之前《晓说》最后一季的时候,因为形式开始从矮大紧一个人说变成了两个人的访谈。

但是请来的嘉宾往往很少能够接上矮大紧的话茬,谈话节目就变得索然无味起来。

不过这一次,既有学历也有阅历的Grace倒是和矮大紧聊的很好。

以往我们都是听矮大紧一个人聊,这一次我们直接从当地人的口中知道了更多,像是关于华人在洛杉矶的生活、奋斗和成长。

当然,光是这种有资料可查的部分就不是高晓松的节目了。

Grace讲到了韩国城和日本城,在移民越来越多的今天,中国城和韩国城越来越大,可日本城保持原样1983年的大小,就连街道也是一样。

讲到了第一个中国超市,当初落地生根用的是廉价取胜的办法,慢慢的发展成今天的大超市。

讲一家叫“小东京”的韩国超市,原本是日本人开的,后来卖给了韩国人。

结果韩国人买到后就给改了名(韩语:我们的超市),可没想到,改了名字后,日本顾客骤减,不得已又再次改了回来。

虽然里面东西还是以韩国食物为主,但“小东京”这个名字对于日本顾客来说,就有满满的安全感。

还讲到了越南华侨的经商理念,开超市赚了钱就卖掉,全部变现才有安全感。

然后我们还知道了当年92年的洛杉矶暴动,韩国人其实有点无辜,但从这件事里,也看到了在国外的韩国人的生存模式:对外抱团,对内也刚!

也知道了1987年,第一家肯德基在北京开业(叫肯德基鸡),其实肯德基是州的名字,而KFC在美国被称作是“上校鸡”。

知道了美国人吃不了贵的牛肉,因为他们好吃半生的牛肉,而和牛半生的时候很油,下不了口。

而最有意思的是要数包子的崛起,在201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包宝宝》影响下,美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包子的叫法。

在这之前,美国人管包子叫dumpling(饺子)。

然后还说到了食物的传承,也就是文化的传承,说到了胡佛图书馆,里面保存的蒋介石日记和蒋经国日记在《晓说》里讲台湾的时候也说到过。

在新的节目里看到老的之时,有一种矮大紧宇宙联动的感觉,很是奇妙。

所以目前3期看下来,我可以理直气壮的回答:没错,《探世界》还是一样好看。

在有了“世界可以很大,大到可以晓说”之后,我们还看到了一座城关于一些人的故事和记忆。

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果然还是这个男人最有味儿!

若是非要把《探世界》和《晓说》拿来做比较的话,只能说:

《晓说》可以听,但《探世界》就一定要看。

青石电影编辑部 | 老孟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8 ) 依然还是我喜欢的矮大紧

第一第二不太好看,大概是聊商业有点无聊,第三开始觉得有人情味了,是大紧的风格,有点开始喜欢,坚持看下来了。 刚刚看完第五集,跟张靓颖聊天,一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从来没有合作过的原因”,天呐,这就是我喜欢的高晓松,我太喜欢了。 为什么呢 首先我张靓颖确实唱歌挺好的,也很认真专业,但是从始至终我就是从来从来也没有喜欢过她。 今天终于知道答案了,因为她从来就不是我喜欢的一类人(只是谈感觉粉丝勿喷)。以前从来没有关注她,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样的人,但是今天通过这个对话,我明白了我的直觉是对的,因为她就是我最不喜欢的一类人,非常现实,凡事只看利弊和效率,当然她也有她的真性情,但是就跟大紧是完全不一样的,高晓松就是一个理想派,心中总是会有很多情怀和感受,就像他说红楼梦,虽然很矫情,但是就喜欢这份纯真的美好。就像他说金瓶梅,虽然貌似庸俗,但是里面点点滴滴都是关乎情义情怀和温度。

还是我心中的高晓松

很棒很喜欢

 短评

夫大知者,胸怀话术,腹有母牛,有包藏中美之机,东食西宿之志者也。当今天下,仅矮君独占耳。且身段灵活,反复横跳,精于包装,工于下注,美强则热衷启蒙输出普世价值,中起则云淡风轻致力发明文化。不过数年间,口风已从贬中夸西转为批西扬中,其过渡之自然,手法之精纯,更是令世人惊叹同行艳羡。有诗为证:翩翩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找墙头,但使魏武阿瞒在,敢叹生子孙仲谋?

3分钟前
  • 白胖饺子
  • 还行

第四集和第五集找超女是什么鬼?其他几集都还不错。

6分钟前
  • WanderingSoul
  • 还行

大型旅游科普节目。

8分钟前
  • Foley
  • 推荐

如果高晓松跟许知远一起行走,观看量和话题度都不止于此了。如果观看的人一直在飞速成长或者变化,不同时期看同一个已经成熟(定型)的人,会有非常不一样的感受。第一集的剪辑啊……还有就是节目如果名字定了就定了,后期配音实在实在太突兀了。

9分钟前
  • 行走的影碟机
  • 还行

Grace这期满分💯

14分钟前
  • Passion B
  • 推荐

高晓松终于意识到自己需要减肥了,哈哈哈。

17分钟前
  • 杰瑞的胸肌
  • 力荐

没有当年晓说感觉了

20分钟前
  • 木木
  • 较差

看了三集就来评论了。第一,高晓松的节目我必追,第二,探世界这个主题我恰恰很喜欢 ,第三,轻松快乐,是周末晚上最好的舒缓放松精神的工具。晓年鉴后,高晓松的第一个系列节目,期待后面的节目。看完了,比较一般,不过还是喜欢。谁让我粉高晓松呢

25分钟前
  • soso
  • 推荐

因为疫情,探世界从国外(其实也就旧金山和洛杉矶)探回了深圳。探华人也变成了访华人,其实更想知道普普通通的华人们在世界各地的生活情况。

26分钟前
  • 私房歌
  • 还行

一如既往博学能谈的矮大紧~看多了他的对谈其实难免觉得有种精英视角下的局限,不过还是很喜欢他随意的谈吐,现在,愿意分享知识且不怕说错是极大的美德啊~

31分钟前
  • 阿菇菇
  • 推荐

01.博物馆02.高科技03.美食04.超女05.超女06.电影07.乔青山08.回答网友提问09.陈冲10.淘宝易贝11.黄西12.黄渤 杨向阳

33分钟前
  • 豆友2697947
  • 还行

刚刚看了第三期,Grace大姐太圈粉啦,见识高阅历多三观正,表达能力强,整期节目就让人感觉很舒服😌。

37分钟前
  • 容与
  • 推荐

大紧又回到了当年《晓说》拉着赞助游览世界的调调了。半深入的见事交谈,比较文化,奇观趣闻,能人异士,博学见解,高质量的游历不过如是。还是满心艳羡呢啊。(最喜欢台湾饭店大姐和对话陈冲那两集)8.1

39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挺感恩在我个人经济贫瘠的时代有这类的节目带我提早窥探世界的一貌,就像高档护肤品的小样一样的存在。

44分钟前
  • 第二人格xi
  • 力荐

名不副实,弃。

46分钟前
  • 大白臉WC15
  • 较差

听矮大紧吹牛逼已经成为生活习惯。

50分钟前
  • 独孤行二
  • 推荐

被第三集的姐姐感动到

52分钟前
  • HeeD-33
  • 力荐

一直喜欢高晓松,从本科到现在有他的节目几乎都看了。喜欢从他的节目了解新知识,听听他对事情的观点。从前没意识到真的会有人讨厌他,与男票一起看了第二集,他说,他很讨厌他。他不接柳甄的话,满脑子都是想着自己想说的事情,往自己想说的地方引。问的每个问题都有自己心里预设的答案,两个人各说各的。他观察的这些现象,我同意,可我却不讨厌他。可能因为我,也是这样。我的目的在于听他们的观点和知识点,对两人的interaction,表达方式却毫不在意。神奇,发现大家是如此的不一样,在意的点完全不同。

53分钟前
  • shatutut112
  • 力荐

2020-02综艺,可能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有点高开低走,但总体还是很长见识的,喜欢。

55分钟前
  • 青文
  • 推荐

高晓松可能就跟郭敬明一样的人,道理内容说的一套套,拍的电影清一色烂片,但高晓松的内里和渊博远远高于郭敬明,起码说话和访谈不招人烦,还能让人静下心来聆听,这可能就是格局散发的魅力。

56分钟前
  • 张咏轩Wayne®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