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兄虎弟

剧情片法国2004

主演:盖·皮尔斯,让-克洛德·德雷菲斯,弗莱迪·海默,阮勇,菲利平·勒鲁瓦-博利约,茂萨·马斯克里,Vincent Scarito,Maï Anh Le,Jaran 'See Tao' Petcharoen ,斯蒂芬妮·拉格拉德,Bernard Flavien,Annop Varapanya,戴维·甘特,Teerawat Mulvilai,Somjin Chimwong,诺扎·夸德拉,朱丽叶·霍兰德,博·高缇耶·代·克莫尔,克里斯托夫·谢松

导演:让-雅克·阿诺

 剧照

虎兄虎弟 剧照 NO.1虎兄虎弟 剧照 NO.2虎兄虎弟 剧照 NO.3虎兄虎弟 剧照 NO.4虎兄虎弟 剧照 NO.5虎兄虎弟 剧照 NO.6虎兄虎弟 剧照 NO.13虎兄虎弟 剧照 NO.14虎兄虎弟 剧照 NO.15虎兄虎弟 剧照 NO.16虎兄虎弟 剧照 NO.17虎兄虎弟 剧照 NO.18虎兄虎弟 剧照 NO.19虎兄虎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4 20:23

详细剧情

  老虎古玛和桑哈出生在印度支那的原始森林里,本来正是无忧无虑的童年期,但是这里的古老石窟却招惹来一帮西方来的探险队。他们枪杀了他们的父亲。不幸的古玛被他们抬走了,剩下桑哈跟母亲慌乱逃生。古玛给辗转卖到了马戏团,被迫每天练习跳火圈之类的把戏。他想念家人,还不习惯被驯养的生活,境 况非常悲凉。  而他的兄弟桑哈,也没能逃脱被人类抓捕的命运。幸亏长官的儿子非常宠爱它,把它留在家中一起生活,让他免于颠簸的生活。然而,它毕竟是一只有野性的老虎,当家人发现了危险的苗头时,可怜的桑哈还是被送到了动物园。  几个月后,一场斗虎比赛开始了。两兄弟竟然意外被安排成竞技场上的对手。这次重逢让兄弟俩喜出望外,并开始了他们的逃脱计划。

 长篇影评

 1 ) 幕后故事

拍摄花絮 ·影片由高清晰数字摄影机和35mm摄影机共同拍摄完成。 ·为了完成一些危险画面,剧组使用了假虎。阿诺说:“有多个场景无法用真虎拍摄,比如说丛林中老虎被烈火围困的场景就是由假虎和特效合成的。”特效部门共制作了5只全尺寸的成年虎、3个机械虎头和多个虎崽的局部。为了拍摄特写,他们甚至还制作了虎爪和虎尾。操作机械虎头需要4个人来完成,一个控制稳定架,一个控制虎头,另外两个遥控眼睛、鼻子和嘴。由于特效组制作的假虎非常逼真,以至一只雌虎将假虎崽当成了真虎崽,带回窝中不肯分开。 ·片中的很多外景地都难以到达,于是老虎和大部分器材是由直升机空运的,而其他的供给则由马和搬运工来运输。 ·剧组在库伦山(Phnom Koulen)的拍摄可谓困难重重,因为当地布满地雷,1992年有数千名柬埔寨人被地雷炸死。尽管后来柬埔寨政府和联合国成立了柬埔寨地雷行动中心(Cambodian Mine Action Center)进行排雷工作,但据专家估计,柬埔寨仍有400至600万枚地雷藏在地下,成为难以杜绝的安全隐患。在赴库伦山拍摄的一个月前,剧组聘请了一队CMAC排雷专家进行排雷。在通常情况下,排雷开始前要清除掉所有地表植物,但剧组恰恰需要保留这些植被,最终,他们想出了不必破坏植物的排雷方法。在拍摄开始后,CMAC随时提醒着所有演职人员,绝不可以越过安全区域半步。 ·为了到库伦山拍摄,剧组不得不耗费两个月的时间修建公路和架设10座桥梁。 ·剧组在柬埔寨雇用了400名当地人。 穿帮镜头 ·虽然影片故事发生在20年代,但片中却出现了成立于1933年的法国航空公司。 幕后制作   【关于影片】   它是80年代末众口铄金、风靡一时的经典影片,它几乎打破了所有成功电影的常规惯例。在高概念盛行的年代,这部电影没有大牌明星,没有惊险的追车和爆炸场景,只有10分钟的对白,而主演既不是人类也不是外星人。这部电影就是《子熊故事》,它的导演就是让-雅克·阿诺。当年,早熟的小熊同年长的科迪亚克棕熊之间的惊险经历让所有观众都毫无心理准备,自然流露的深情打动了无数观众。《子熊故事》不是纪录片,它的主演是不能说话、野性难驯的1800磅的食肉猛兽。阿诺将观众带到了野生世界,《子熊故事》成为了第一部以动物的视角表现野外生存的电影。影片于1988年10月在法国首映,翌年11月在美国公映,1990年又在南美洲上映,媒体和观众给予的狂热好评全都如出一辙。《新闻周刊》的大卫·安森(David Ansen)称赞影片“创新、独特、迷人”,《时代》杂志的理查德·奇克尔(Richard Schickel)用“惊奇、巧妙、纯洁”来予以形容,他甚至盛赞道:“从技术层面上讲,这部影片在自然领域对其他影片的影响丝毫不亚于《星球大战》对科幻电影的作用。”   16年后,阿诺重回动物王国,拍摄了这部《虎兄虎弟》。不过与充满现实主义风格、情节简单的《子熊故事》相比,《虎兄虎弟》的故事更复杂,更像个童话。阿诺是从二十世纪早期的东南亚丛林中获得灵感,那时野生虎在古老的寺庙遗址中生存繁衍,而不远处就是皇家宫殿和殖民区。阿诺说:“《虎兄虎弟》蕴含了三种我最痴迷的东西:动物世界、神秘的宗教文化和欧洲殖民地。我曾对二十世纪初期的东南亚进行过大量研究,发现了很多了不起的照片、水彩画、模型和油画,特别是一幅早期的版画,郁郁葱葱的植物掩映着很多美丽迷人的寺院,在画面的左下角还出现了只幼虎,这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中,也许拍摄本片的想法正源于此。”   阿诺继续说:“几年前,我带着家人到也门的索科特拉岛度假,那是一个非常偏远的孤岛,我无事可做,于是开始信马由缰,将想到的一切都写下来,从而酝酿出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两只幼虎,它们出生在我最心驰神往的吴哥窟。我坐在敞蓬外头,点上一盏油灯,面前就是印度洋,在每晚入睡前,我都要写满两、三页。3年后,当我完成《兵临城下》的拍摄,重新打开了那个笔记本。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我欣喜的发现,在我虚构故事的年代,印度支那半岛确实有虎栖息。”   老虎是阿诺最喜欢的动物,其实早在拍摄《子熊故事》之前,他就曾在选择熊还是老虎之间犹豫再三,尽管《子熊故事》相当成功,但他仍然对没能使用老虎深感遗憾。   在构思影片故事时,阿诺一直坚信长期记忆在动物大脑中确实存在。有趣的是,在《虎兄虎弟》完成的几个月后,《今日国家地理》报导了最近科学家对动物的记忆天性有了重新认知,在此之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动物缺乏情景记忆的能力。乔治亚州大学的的人文学家、威尔士卡迪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和英国剑桥大学的比较认知学专家都认为动物们有着更丰富的记忆,长久以来,人类一直在低估动物的记忆能力,它们记忆能力的极限现在还无从知晓。   在与阿兰·高德(Alain Godard)携手创作剧本之前,阿诺对野生虎进行了长达数月的研究,经由法国最大电影公司Pathé主席热内姆·赛都(Jér?me Seydoux)的介绍,阿诺结识了世界上最权威的猫科动物专家沃米克·塔帕(Valmik Thapar)。在塔帕的带领下,阿诺等人来到了印度拉贾斯坦邦的拉塔哈姆泊尔(Ranthambore)野生动物保护区,得以向亚洲虎的顶尖级专家讨教。在两周的时间里,他们亲眼目睹了30多只生存在自然环境中的斑斓猛虎。   从开始着手剧本时起,阿诺和阿兰·高德就决定让两只老虎总是处于第一位,所有的人类角色都是为推动情节服务。与大多数影片中动物只是作为人类角色的附属不同,本片中的人类角色只对老虎起着影响作用,阿诺和高德刻意将人类角色塑造得单一、荒唐,这样这对虎兄弟才更实在更特别。   “我希望这部电影能让观众回忆起童年钟爱的众多童话,”阿诺说,“影片故事的想象力惊人,如同儿童的遐想般天马行空。而与此同时,影片还提出了一个相关道德的疑问:当我们让这些动物脱离野生环境囚禁在牢笼中时会发生什么?在世界各地,野生虎越来越少,大多数老虎都被困在兽笼之中。一些人将老虎当作宠物,在后院中喂养,尽管谁都会对被遗弃的幼虎怜爱万分,希望带回家中,但当它长大了你会怎么做?老虎是食肉猛兽,不管你多爱它,它的天性是不可更改的。我希望影片极具娱乐性,但也要激起观众对这个问题的觉醒。”   本片制片人杰克·艾伯斯(Jake Eberts)是与阿诺第二次合作,1985年的《玫瑰之名》是两人的首次携手。他说:“我们的合作完全是始于伟大的友谊,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1998年,让-雅克告诉我,他要拍摄一部关于老虎的电影,故事发生在东南亚,我喜欢所有的一切,这就是我钟情的电影。它包含着历史、动物保护和文化及环境保护,最重要的是这个故事非常动人。”在影片的幕后阵容中,不难发现制片人、剪辑师、驯兽师和制作设计师都曾是阿诺的老搭档。   影片剧本于1999年开始动笔,2001年开始展开前期筹备工作,阿诺带队考察了大量外景地,其中包括澳大利亚、泰国以及吴哥的寺庙等等。经过数周在柬埔寨的考察后,他们看中了暹粒(Siem Reap)。阿诺说:“我第一次到柬埔寨是在1989年,当时的寺庙布满地雷,所以我们必须获得特许。时至今日,那里的美仍让我震惊,我几乎无法相信宗教的虔诚和自然之壮美能如此完美的结合。柬埔寨有我想要的一切,庙宇壮观,风景宁静而秀美,殖民时期的怀旧情结和丛林中的神秘感跃然心头。”制片人杰克·艾伯斯说:“这些地点都是由让-雅克亲自选定的,柬埔寨真是地球上最具灵性的地方。”   在选角方面,阿诺可谓不拘一格,影片中演员的背景五花八门,其中有著名影星、影坛新人、儿童演员、老虎、马戏团演员、从未演过电影的舞台剧演员等等。艾丹是片中最重要的角色,阿诺说:“艾丹是片中唯一一位完全理解动物视角的角色,当我第一次见到盖·皮尔斯时就认为该由他来扮演,从他谈论剧本和动物的方式可以看出他对动物非常敏感。”   【关于虎演员】   选角中最艰巨的挑战莫过于寻找扮演桑哈和戈莫的虎演员。幸运的是,阿诺知道谁能慧眼识珠,他就是在16年前协助拍摄《子熊故事》的著名驯兽师泰尔瑞·勒·波特尔(Thierry Le Portier),最近,波特尔曾与美国驯兽师兰迪·米勒(Randy Miller)一同参与《角斗士》的拍摄。阿诺说:“当我决定拍摄这部电影,我就把剧本的初稿寄给了泰尔瑞·勒·波特尔,他是真正的行家,让我钦佩无比,作为德高望重的野生动物专家,他也许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驯兽师。我现在还清晰记得他在第一次电话交谈中说道,‘正因为难以置信和无法完成,所以我们才要做!’”波特尔回忆说:“我们谈到了与老虎相处的方方面面,他对驯虎和引导老虎表演的不同方法很感兴趣。”   影片中选取的老虎混杂了孟加拉虎、苏门答腊虎和西伯利亚虎的血统,一共使用了30只,最棘手的难题是一直让7-12周的虎崽随时待命,为此剧组找遍了全世界刚出生的虎崽,不计其数的动物园随时与他们保持联系。片中大多数虎崽都来自法国,有一些来自泰国,有一些甚至需要用奶瓶来喂养。这其中有很多都是被虎妈妈遗弃的。   波特尔用语言、声音和手势来引导老虎,他的驯虎方法依赖于他对老虎动作的预见能力和挑选适合电影表演的老虎的精准眼光。阿诺说:“每只虎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我从没想到差异会这么大。”波特尔说:“我了解片中每个虎角色,我知道它们在不同环境中和对其他同类如何反应。比如说,有一只雌虎很有胆量,什么都不惧怕,于是我用它来完成有难度的特技。”   让毫无亲缘关系的老虎间表现出一家人的感觉很有难度,而虎妈妈与幼崽之间的关系更难表现。一般来讲,每个老虎种群由雌虎和幼虎组成,而雄虎生性孤僻,喜欢独自行动。不过,阿诺在印度拉贾斯坦邦的拉塔哈姆泊尔野生动物保护区有了意外发现,该地区的雄虎和雌虎一起捕食、一起和幼虎玩耍,承担保护家庭的责任。这鲜为人知的一面在影片的多个场景中得以体现。   在片中波特尔使用了一只他最喜欢的雌虎Indra,他说:“看起来有些让人吃惊,Indra和不是自己所生的幼虎玩耍了37分钟。那只虎崽玩她的尾巴,用爪子打她,后来Indra甚至舔了虎崽。当时我正在5米远处拍摄这一幕,当她开始被虎崽激怒时,我让她平静下来。这段场景之所以拍摄得很完满,归功于我和Indra长久以来建立的稳固关系,而且幼虎天生就愿意接近雌虎,尽管她并不是他的妈妈。”   阿诺回忆说:“我们用‘方法表演’(Method Acting)来引导幼虎,‘方法表演’是指让演员沉浸到影片角色的情绪中。我的口袋里装满了各种吸引虎崽注意力的东西,比如它们嗅到巧克力粉就会立刻打喷嚏,可让它们打哈欠就很难了。我们有很多虎崽困倦入睡的镜头,好在我们知道幼虎在喝光一瓶奶的一个半小时之后会睡觉,于是可以给它们喝两瓶奶,这样就很好拍了。因为你无法让它们排练,所以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就只能等待,不过这些小老虎非常顽皮有趣,当你把两只虎崽放在河边,不用等多久就会发现它们会把爪子伸到水里,它们会越玩越疯。如果把椰子放在它们面前,它们就会像猫看到线团一样玩耍起来。”   盖·皮尔斯每次和幼虎配戏时都乐此不疲,他说:“我都无法把它们放下,我已经习惯给它们喂奶了,这些小家伙很快就会围着我转。尽管它们很幼小,但体重却不轻,而且非常强壮,叫声也蛮吓人的。”   对于大一点的老虎,吸引它们的注意力就不那么容易了,通常让人骑马跑开会吸引它们的视线,不过老虎见的多了,也会见怪不怪。日复一日,波特尔总会想出各种方法让虎完成表演,他对动物天性和角色的了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非常尊重这些动物,”波特尔说,“驯兽师与他的动物之间必须建立稳固的关系,必须相互信任,你不仅是它的朋友,还是它的同伴。我伴随它们拍摄了每个镜头,当完成有难度的镜头后,我会拍拍它,用话语夸奖它,它会知道自己做对了。你无法改变它们的个性,只能增加训练,必须创造和它沟通的语言。”阿诺说:“没有泰尔瑞和他的热情和判断力我根本无法完成这部电影,他真的让人难以置信,他能一眼看出动物会做出什么样的动作,知道如何引导它们进行表演。”   尽管对动物如此驾轻就熟,但波特尔一直认为,不管这些老虎经过怎样优秀的训练,但它们毕竟是野兽。“当你走开,它就会恢复普通老虎的凶残。被驯养的老虎很危险,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野生老虎还要危险,因为它们每天都和人在一起,它们根本不惧怕人类,”波特尔说。   将老虎运到柬埔寨的准备工作提前数月就开始进行,必须对老虎对柬埔寨气候的反应和卫生防护方面进行研究。尽管老虎喜欢15-25度的气温,但仍须提前一个月将它们运到柬埔寨,为它们适应当地天气留出足够时间。   为了让老虎们的旅途安全舒适,波特尔使用了能够调节气压和温度的运输机,从法国Vatry直接赶赴柬埔寨暹粒。剧组在暹粒建造了高标准的虎舍,因为每个外景都占地数英亩,于是剧组使用了特制的安全网,在每天开拍前,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会巡视防护网是否有漏洞。拍摄时,剧组人员会呆在防护笼里,只有摄影机位于栏杆之外,通过遥控取景。在每个防护笼里,都有专人负责安全。出于安全考虑,每个场景都需要分别拍摄两次,第一次拍摄老虎,第二次再拍摄演员,然后在后期制作中进行合成。   在影片开拍几个月后,盖·皮尔斯强烈要求能在表演中与老虎零距离接触,经过周密的计划,剧组决定拍摄一段这样的镜头。波特尔说:“我蹲在盖的身后,我的助手们也站在周围,当老虎朝我们走来时,我会盯着它的眼睛,如果它对盖没兴趣,我会让它继续接近,如果它注视着演员的方向,我会从盖的身后站起来吸引虎的注意,从而让盖离开。”在拍摄现场,防护笼就在旁边,一旦有突发情况,皮尔斯会迅速撤入笼中,他牢记着波特尔的一句话,“你能训练它们,却不能驯服它们。” 来源: http://movie.mtime.com/15478/behind_the_scene.html

 2 ) 它对他的需求只是一颗糖,而依赖从没改变

    看完片子,发现这是04年法国导演的作品,时间的跨度并不影响这部片子在2009年的时候彻底感动我。片中两只老虎的兄弟情谊对人内心情感的冲击力是彻底强悍的。我不想再去借此批判人类的利益熏心与自私无情。因为这部影 片中的爱的力量大过了恨。虽然导演竭力于展示爱与恨的对比,可我相信大部分人的感动与爱占了上层。而这感动的完美呈现,来源于一对虎哥哥与虎弟弟的坎坷命运与情感变故的展示。
  导演很会运用前后对比的效果来推运情节。这也正是开头那温情脉脉的老虎一家生活场景的呈现原因。没有人类的打扰,两只成年虎在与天地为家神像为灵的旧庙前交合,只有自由与天地神明。两只小家伙就是这样降临了,一样有着自由的天性与天真纯净的眼神。最大的烦恼就是兄弟俩为争一只球而引起的争执。哥哥一定要占上风,因此它要欺负弱小的弟弟。弟弟胆小怯懦,只有欺负比它还小的獾,可幼獾找来了它的母亲出头,弟弟就害怕了,被一步步逼到了树上,正当它无助害怕的时候,哥哥出现了,哥哥也还没有从母亲那学到捕食的本领,凭着哥哥的责任与莽撞的气势吓退了那只母獾。弟弟终于安全了,它抬头看着弟弟一步步笨拙的从树上挪下来,弟弟的脚被树枝插伤了。走路一瘸一拐。回到母亲身边,仍是一家人温馨的场面。追着父亲的尾巴咬弄。
  这样的详和持续到人类的到来,他们炸佛像,捣毁旧庙,开掘对他们有利的东西。终于发现了老虎一家,人类带了洋枪炸药来对于他们认为凶猛的动物。
  母亲叨走了受伤的弟弟,哥哥被留在了庙里,一只幼兽在这里亲眼见证了人类枪杀了自己的父亲,纯净的眼神里充满 着困惑与震惊。然后,它被凶手带出了丛林。纯真的心灵记得这个人拿枪的那只手,用稚嫩的牙齿咬着,发泄心中简单的仇恨。可幼小善良的心灵被一只甜甜的糖果就打动了。便没了恨,心生了依赖。
  可这个依赖也很快走了,被人送到了监狱。
  直到母亲营救它失败,这个小东西的心仍是对爱充满了期望。即使在木箱的透气孔里眼看着公路一步步向后退去,母亲从车上跌落在路边,撕心裂肺的分别,它仍对爱充满希望。在被送到驯兽园的铁笼里时,将身体小心翼翼的向隔壁笼里的成年虎靠去。在这一刻这个小东西只是一个需要爱需要呵护的孩子。直到成年虎转身离去,这颗幼小的心才彻底的绝望了。
  我相信这部片子感情的震撼来至于对一颗纯净美好心灵的伤害。而在这样一只小虎小兽的身上我们看见了爱的坚持。
  接下来它不吃不喝,驯兽师也断言它活不长了,鲜肉一盘放在它的嘴边它也不闻不看。成年虎心生不忍,终于靠了过去,像父亲一样将自己的尾巴探过去借给它玩儿。它终于振作了起来。
  可第二天这成年虎,它新的依靠就被驯兽师枪杀卖了虎皮。
  这样一只小虎,如人类的两岁孩子般大小的小兽,一次次经历的心灵与命运的迫害全是来自于人类,这是值得反思的问题。只是仅有反思是起不到作用的。这也正是写这篇评论 不谈及批判的原因。
  相对于虎哥哥,弟弟命运相对于平坦一些,只是相对来说,弟弟命运的转折在一次被小黑狗逼到绝处后所做出的行为而急转直下,本可以和天真的区长儿子过的快乐,这个和它捉迷藏的儿童和它有着相似的性格与心境,只是小黑狗咄咄逼人,处处追截相逼,在最后一次被堵到壁炉里时,它做了做了反击,也许它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厚实的脚掌怎么把这只小东西捏碎的吧。只是最后一群人拿了棍棒将它哄出了家门,任它在笼中撕心裂肺的嘶号而无动于衷。
   两只小虎面对的一次次分别都是同样的令人怜悯落泪。人类的自私与偏见的利刃,每每伤的这两只幼兽遍体是伤。
   终于它们长大了,哥哥被驯化成了表演跳火圈的表演虎。弟弟不再胆小怯懦,而是充满了敌意也仇恨。这仇与恨来自于幼时无情的打击。
   导演安排的两兄弟相会的场面很精彩。为了人类的观赏,让两只相隔多年的两兄弟互相打斗。弟弟勇猛善战,哥哥被驯化毫无斗志,处处退让,被逼俯在地上,抬头的一瞬间,看着这个俯身下来凶狠对手,却似曾相识,儿时替弟弟出头斗獾,弟弟笨拙的一步步从树上退下来时的场景浮现眼前。而弟弟也在此时认出了那个曾经站在树下等着自己的哥哥。
  终于打斗变成了两兄弟相逢之后互相玩耍的喜剧场面。这是对人类的嘲讽,这嘲讽来的飒是爽快。
  它们终于逃脱了人类的魔爪。哥哥却无法摆脱人类的梦魇。在逃离打斗场后首先回到了自己的牢笼。
  在弟弟一次次鼓励下,哥哥终于有勇气走出曾经的牢狱。
  接下来的情节充满了明快的调子,连电影时原配乐都是轻松愉快的。没有接受过捕食训练的两兄弟,处处在人类的地盘上抢劫食物。那是他们度过的最快乐的生活。没有威协没有敌人。
   在空旷的草场上,哥哥为弟弟表演着他从前学过的跳圈,弟弟好奇的观赏着。终于在掌声响起时,人类的枪声也响起了。
   它们再次被围杀,这次人类赶尽杀绝,火烧百里树丛,只为将这只火逼至绝境。在最后关头,哥哥终于用到了它从前学到的跳火圈的本领将弟弟带出了火场。
  人与动物本质的考验才影片的最后被提升到了最高处,区长儿子与弟弟的对话,两颗纯真的心灵最后的交流。而躲在一旁的男人端起了猎枪。
  这个男人是把虎哥哥带出丛林的人,是给它糖果曾经是这颗小虎唯一的依靠的男人。可他心爱的女人是个憎恨老虎的人。自私的心灵,在这一刻接受了最后的拷问。这拷问来自于蹲在一旁看着他举枪的哥哥。
   他迟疑了,枪就放在一旁,哥哥走上前去,它还是那么依赖他,即使他刚刚还端着枪。它将自己的头凑过去嗅着他的口袋,原来它只是那个爱吃糖果的小虎。即使他的卑劣刚刚上演。它对他的需求只是一颗糖,而依赖从没改变。
  我相信在人性的拷问上,导演在影片最后给出了大质的方向,那个男人最后对虎哥哥说的“forgive me !" ,代表了所有人类的心声。这是影片最后在情感与本质上做出的交待。这也正是此片让人有所慰藉的地方。
  在观看这个片子中途,我数次强忍泪水,极力理性与客观的观赏,在此篇评论中,我也只想呈现善的一面,而恶正是由于对善的毁灭。对恶只有恨是无用切无意义的。我相信此影片教育我们的不只有必要的反思,更加理性思想改革与有意义的行动,才是必要的。
  

 3 ) 旧贴:老虎与我

写这个题目,让我想起很久前有过的电影国王与我,我和这里说的我,好象没啥共同之处,而老虎和国王虽然都是不同领域的领军人物,可是国王可能爱上我,我却不可能被老虎所爱。当然《国王与我》这片子我从来没看过,这两片子拉到一起说,也许只是都有西方人参与的反映东方生活的片子。
 
我许久没有看电影了,我错过了2046,可可西里也下片了,《虎兄虎弟》的宣传片蛮吸引我,虽然我一直觉得也许改成叫《老虎与我》更好听。
法国人拍的,却好象讲述一个英国人的故事,发生在旧有的殖民地的年代。看完了后并不是很高兴,装修装得我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一般的娱乐并不能让我振作起来。
80后成为一个代名词,而这些人,却与我的生活遥远不可及,他们还年轻不能明白生活不是憧憬,当人生跨过了一道坎,生命的必然就是开始走下坡路。想起了小时候,我们盼过了小考,盼过了中考,再盼过了高考,发现我们的人生没有办法还能憧憬什么了,我们将日复一日工作,直到我们退休,退休以后,我们的身体衰老,我们的力量锐减,我们只能等待死亡把这些都终结,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人类做为世界的主人,似乎摇身一变,可以在野兽面前称强,有人将这样的故事拍成片子甚至还要将此做为教科读本来保护它们,只是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人类这个庞大的族群中的弱者,又是谁呢?甚至我们可能得到谁的同情,由谁来保护呢?我们的命运当底是与老虎相同,还是相左呢?

我说远了,还是说回来电影吧。
导演和摄影专心地捕捉着老虎们的眼神,我们不能听懂他们的语言,甚至我们可能还会怀疑我们的眼睛,不过导演和摄影还是成功地让所有的细节都用真实的动物演员达到了他们(导演)想要表达的一切。于是我们对着镜头,产生了怜爱,同情,愤怒等等情绪。我喜欢的感觉是什么呢,是出色的编剧,让它们完全拟人化了,它们有了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命运,而这些也许本来是人类所独有的,为此,我们不得不在想,人类到底和生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距呢?我们只是比他们聪明在会运用工具,还是说我们真的能产生比他们更高尚更丰富的感情生活?
弟弟本来是非常幸运的,他是弱者,受到了母亲更多的保护,然后又被有钱人收养,可是在它体内暴发出第一次被狗欺压后的野性后,它被送走了,恐惧陪伴着它,却促进了他成长。哥哥命运多桀,被卖到了马戏团里,却被压抑了生活的勇气,而在最后被人类围困的时候,它却成功地运用了人类一直以为它们惧怕的火焰,鼓励了弟弟。
在这个故事中,他们的强弱一直不断在转换,这是人类的思维,我不知道推广在自然界中,这个真理可以走多远?是不是真的我们无法界定真正的强者,还是说在精神层面上,只要我们不认输,我们就可以创造奇迹,人如此,生物亦如此?
很喜欢的细节是,当他们从圈在的笼子里逃出来时候,哥哥惯性地回到笼子里,直到弟弟在呼唤它,而它似乎也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和弟弟一起走上了回家的路,而在路上,他还习惯在两个树桩子中跳来跳去,似乎还在面对着观众的表演,可是弟弟它现在唯一的观众,也许会露出些嘲弄,说不定还会骂上一句,“你丫的,这算出息了?”
人的一生,都会充当很多角色,真不知道自己能当上哪一个。
 
最好的配角,我喜欢的倒真的是个国王了,一生被父亲的英名所累。
他们倒真细心,可是耳朵却错了,其实我真的很难想象,它真的能知道自己射中的是耳朵,也许他真的是手下留情?其实是神枪手?
我喜欢他坐在弟弟面前,一个国王与另一个国王的对话,虽然他们的语言不通,可是也许他们能互相明白,有时,最了解你的人,就是你的敌人。
最又能说怯懦和勇气之间的距离有多少?说到这里,我的思路又转了道弯,这本来是我在玉京子里想表达的,可惜,没有完美。。
 
如果说我真的喜欢这片子,倒有些不尽然,我总觉得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太多了,通过老虎的眼睛,好象是通过一双纯真的孩童的眼睛,去看人与人之间金钱的交谊,与看,争夺势力,还有看枪声,看他们毁灭文物,给我一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感觉。
将它们拟人是成功的,可是有时太拟人了,似乎真实感又差了许多。
 
回来的时候,和小白一直在说,到底把动物放归自然的可行性有多大。
或者最主要改变的,是我们不去伪善地照顾和领养它们,而让它们就活在它们的世界,虽然我总觉得在弱肉强食的世界,强者的同情心分文不值。
 

 4 ) 动物凶猛

   除了讲述人类浩劫的记录片外和韩国的《实尾岛》外,好久都没有如此让我感动的电影了,那就是法国2004年新片《虎兄虎弟》,让雅克阿诺的作品。也许是法国人独特的人文教育或者欧洲大陆浪漫气息的影响,法国很多导演都将摄影机的焦点对准了自然界的精灵们,包括雅克阿诺的《熊》,雅克贝汉不朽的《侯鸟的迁徙》等。
  影片讲述的是越南湄公河畔丛林中生活的老虎一家的故事,这样的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故事片在电影的历史上不在少数,尤其是美国的动画业的各个巨头们,比如迪斯尼老大为人津津乐道的《狮子王》《海底总动员》,梦工厂的《虫虫特工队》《冰河世纪》等等,这些动画片连连破卖座票房的记录,但最让我们惊叹的并非是其中那些画出来的主角们,而是惊讶于电影的制作方式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而法国人却在坚持用真是的动物们,用活生生的生灵们来做电影的主角,虽然法国也由《疯狂美丽都》这些优秀的动画作品。
  在湄公河畔的丛林中生活的老虎一家,虎爸爸虎妈妈还有一对可爱的虎兄弟,它们生活在一处被废弃的宫殿中,一对虎兄弟十分的调皮,哥哥要比弟弟要胆子大一点,经常在一起为玩一颗石头而动手打架,但它们同时又非常的爱对方,在弟弟被可怕的黄鼠狼逼上树上的时候,哥哥毫不犹豫的为弟弟出头,赶走了黄鼠狼。
它们就这么幸福的生活着。
  但,它们却又是不幸的,19世纪的欧洲正掀起的是一场“开发”亚洲的热潮,他们对非洲的象牙已失去了热情,却对湄公河畔的那些神像心动不已。
  猎人来自英国,他在老虎的家旁边找到了诸多美丽的神像而生动不已,用炸药,用刀枪将它们从故乡的土地上剥落下来。炸药的轰鸣声引起了老虎一家的恐慌,在两只虎子前面,虎妈妈只叼起受伤的虎弟弟,飞跃而出,遗下了虎哥哥。在这次的战斗中,虎爸爸为了保护小虎被猎人打死了,小虎也被带走。
  生命的一切都充满了偶然性,也许就是哪天因为某人的心血来潮来改变了整个命运;而此时老虎一家的命运也正被猎人的贪念所完全改变。虎爸爸死了;虎妈妈用它的智慧逃脱了猎杀;虎哥哥被卖到了马戏团;虎弟弟被长官的儿子收养,因为狗的欺压而将狗咬死,被长官送到了陛下的动物园中。
  故事的情节也许在我们的观影经验中不出意料的发展着,电影的前后呼应做的也特别的好,几乎每一个前面所提到的细节都可以在故事发展的后段部分得到再一次的应证。而出乎我们意料的却是这些凶猛动物的柔情,这些被人类看成魔鬼的动物的命运在人类的手中是如此的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脆弱而不堪。
  在这部电影中,老虎的柔情几乎随处可见,在小虎被贪心的村民卖给马戏团装在笼子中运往乡镇的途中,小虎在笼中挣扎、嘶叫,眼睁睁的看着笼外尘土飞扬的道路离它越来越远,突然,道路旁的丛林中飞奔出了妈妈的身影,她卯足劲的朝装着她虎宝宝的小卡车追赶,跳上车上,用牙齿撕扯的捆绑箱子的绳索,但,事总与愿违。最后镜头定格在虎妈妈和小虎弟弟坐在路上惆怅的望着尘土远去,和自己的儿子和兄弟作无声的告别。在这样的画面中,这个柔弱而无奈的背景、无声的力量狠狠击痛人们的心。这里的镜头画面让我们心痛不已,但在最后的俩虎在火圈的包围中的逃生却让我们振奋不已,柳暗花明又一村,满山的大火在小虎哥哥的眼中慢慢的凝结成了一个火圈,用自己的头温柔的摩擦虎弟弟的脑袋,擦去对火的恐惧,燃起生命的希望。

  在《虎兄虎弟》这部电影中,除了展示了老虎之间温情亲情之外,画里画外还探讨了人类和动物和自然的关系,电影的镜头运用中,用仰拍的角度,如越南陛下去丛林打猎的时候从大象身下来来时候的拍摄角度,强调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主宰地位,而相反的对老虎用的则是平视的角度。的确,在今天这个自然和动物界被人类破坏殆尽的时代中,这样的反思和回顾实在是太重要了,在电影中,老虎的兄弟之间的患难真情,虎爸爸的奋力保护,虎妈妈的极力追赶都和电影中的人物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和猎人最后所举起的猎枪产生了鲜明的对比。在皇家庆典上,当两只久别重逢的虎兄弟欢乐的跑向家园成对比的是,那些看客却因为害怕而纷纷将自己关进虎笼子,他们一直害怕一直担心,担心这动物凶猛,却没想到凶猛的恰恰是他们自己。正如电影最后的字幕显示:湄公河畔的亚洲虎的数量由20000只下降到现在的不多于5000只,而这5000只老虎的命运取决于人类,人类的贪,人类的枪。

 5 ) 虐心大片-真心让人心疼

they're not pets,they're wild animals. please love them, they're lives, too.《千山暮雪》伪虐心,这部影片真虐心。导演展示小老虎全家在一起的幸福快乐生活,而这种温暖和幸福在人类利益的魔爪下却是这样的脆弱,目睹父母被杀,兄弟分离,成为人类的玩物,甚至虐待,影片轻而易举的抓住了人心。
你看,自然界是多么的生动活泼,他们遵循着生存法则,弱肉强食,但他们也是可爱美丽的。无法想象没有了其他种族,人类有多么孤独。食物链断线后果是可怕的。请给他们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和家园。
喜欢盖皮尔斯,很男人的感觉。

 6 ) 我看虎兄虎弟

年前就看到过关于这部电影的介绍,而且发现这部电影是由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之前在电影频道看到过他的《熊》(又译为〈熊的故事〉),对他导演的动物题材影片有所了解,所以相信这部影片应该不会让人失望。而今天终于可以一睹为快。该片又译为《两只老虎》(看到这个译名让我想起中国的那个“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的歌曲,呵呵……)

吴哥窟的神秘,自然的安详——这是影片开始给我的印象。两只老虎在神像前举行他们自己的“婚礼”,颇有些神像为媒的意思,然后就在神庙安家!影片前段两只像小猫一样小老虎,走起路来还都是歪歪就就,想学父母一样发出“啊呜”的吼声,但做多却也只能像猫一样吼吼,一点也威慑不了敌人。老虎弟弟有些胆怯害羞,面对土狼只会上树躲避,而虎哥哥却凶悍霸道,面对欺负弟弟的土狼毫不畏惧,可谓“出生小虎不怕狼”,硬是把土狼赶进了洞里。这一段两兄弟相互嬉戏、对敌,导演表现的童趣盎然,倒像在拍两个淘气的孩子,甚至从这两只小老虎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和伙伴一起的玩闹。而这一段表现两兄弟的兄弟情谊也成为后来两兄弟在斗兽场通过眼神相认的回忆。

而老虎一家的命运被传奇猎手艾丹·迈克拉的到来而改变了。迈克拉是个猎人兼盗墓者,本来到吴哥窟是来盗神像的,但却意外碰到这个老虎一家。幼虎的父亲被猎杀,两只幼虎被迫分开,与母亲失散……


影片中虎哥哥被买走,困在卡车后的箱中,它通过箱子的透气孔看见车后灰尘飞扬的道路上,老虎妈妈追着卡车奔跑,飞奔跃上卡车,但终于被卡车摔下,小老虎在箱中绝望的嚎叫,而虎妈妈无能为力,只能站在路当中和她的小儿子一起看着卡车远去……这一段的音乐配合的极好。当小老虎从透气孔中看见虎妈妈的身影的时候,音乐是缓慢而迫切的,表现了虎妈妈急切的心情,母爱之情贯穿其中,而卡车远去,音乐悲切忧伤,让人于心不忍,感受虎妈妈的绝望和伤心。


孩子总是表现最纯真的角色的。虎弟弟成了当地执行官儿子的宠物和玩伴,最搞笑的镜头是虎弟弟和执行官儿子玩捉迷藏,它聪明而顽皮的藏于执行官儿子的一堆玩偶中,不仔细看还真发现不了。似乎颇具童心的导演们都会有这样的顽皮,这一镜头让我想起在《E·T外星人》中,孩子妈妈差点发现ET的时候,ET也是这样伪装在壁柜中的一堆玩具中。或许因为两个都是孩子,虎弟弟与执行官的儿子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一起玩,甚至一起睡。

命运的作弄,要让两个虎兄弟以仇人相见,斗兽场上昔日生性威猛霸气的虎哥哥因为马戏团的严厉训练变得胆小麻木,为了满足人类的取乐两个亲兄弟要相互厮杀,但是凭着幼时的记忆他们从各自的目光中认出了对方,于是像小时候一样全然不顾周围的处境欢喜得围着一个椰子,当成球像以前一样欢快的嬉闹。两兄弟逃出斗兽场后为了觅食在人类的村庄到处闯祸,这一部分的拍摄显示了外国电影特有的幽默,将人类被这两只小虎折磨得尴尬表现的极具讽刺,令人捧腹大笑,使人对这两只捣蛋的老虎哭笑不得。此时电影的背景音乐用欢快的口哨声来表现,即体现了两只老虎重获自由的欢快,又对人类充满戏谑!


这部影片将人放在一个阴暗面来表现。唯利是图而狡诈的村长、贪婪的行政官及其夫人、残忍而懦弱的陛下……这些人突出了人类的自私、残忍、奸诈!影片中有两个与老虎兄弟关系密切的人物——传奇猎人迈克拉和行政官的儿子拉奥。猎人迈克拉的角色比较复杂,他本来是一个猎人,我原以为他会一直作为一个凶残贪财的反面人物,看完影片后我觉得他更倾向于一个完整的人,在他身上有人类的贪欲也有人性的闪光点。他抓获虎哥哥后与他建立起了感情,于是他在马戏团看见虎哥哥后要求马戏团的人对它好些,在斗兽场再次与虎哥哥相遇后,看见失去兽性的虎哥哥心生怜悯,甚至想救虎哥哥;而拉奥作为一个孩子,保留着孩子的纯净心灵,他一直相信人与虎不是对立的。他对父母送走虎弟弟一直耿耿于怀,在斗兽场上认出他的虎弟弟,在斗兽场出现混乱的时候大喊要虎弟弟逃走,对他父亲猎杀虎兄弟一直不理解。影片最后拉奥去见虎弟弟,迈克拉为保护拉奥也与虎哥哥相遇,最后两人一起放走了虎兄弟,我想影片的结尾所表现的就是人与老虎互不打扰和平共处,一种人与自然的统一!

ps:据说该影片调用了大概30只老虎拍摄,因此不能细琢磨该影片,只能随着导演的思路来分辨虎兄弟,不然你会发现虎兄弟的眼睛颜色一会儿是褐色,一会儿是黑色,呵呵……

欢迎访问博客评论http://blackcoffeeme.blogdriver.com/blackcoffeeme/572793.html

 短评

那只马戏团的老虎的眼神很让人心动,我爹地在一边说,老虎是母的厉害....所以最后两兄弟那神奇的耳洞老妈以绝对强大的母性姿态出现...ms猫科动物里,母的都要强很多,公的都是好吃懒做干杂耍的...

8分钟前
  • 塞口
  • 力荐

动物还是要回归大自然

10分钟前
  • 苏晓晓
  • 推荐

保护动物 保护自然

13分钟前
  • 甜腻的砒霜
  • 力荐

两只小老虎从流落人间到回归森林,它们的命运中的每一步都牵动人心。特效和剪辑做得很漂亮,颇具真实感。

14分钟前
  • 高冷的鸡蛋仔
  • 推荐

动物面前,人类的丑陋无所遁形

19分钟前
  • 蓬蓬
  • 还行

从头哭到尾

24分钟前
  • Serenity
  • 力荐

很不错,能把动物的感情拍出来,实属不易。

26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不容易的拍摄 剧情也不错

29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推荐

过一个世纪,依然是西方人眼中的亚洲。

31分钟前
  • Charles Rosen
  • 推荐

一如战乱时代一介微小社会角色的命运,带着悲悯和巨大的天意

36分钟前
  • Eclipse
  • 推荐

动物的人性和人的兽性

39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力荐

其实我们也是属于这个大自然

44分钟前
  • 爱吃烤鹅
  • 推荐

吼吼吼~非常有爱的两只老虎!兄弟才是王道!

45分钟前
  • 王老虎
  • 力荐

看似淳朴的影像下,隐藏着那么多残酷的现实。更加坚定了我心中:大部分人不如牲口的论断。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还有多少动物在遭遇人类带来的惨剧,而又能有几个像这个虎家庭一样幸运?

46分钟前
  • Staceyyy
  • 力荐

几个月后,一场斗虎比赛开始了。两兄弟竟然意外被安排成竞技场上的对手。这次重逢让兄弟俩喜出望外,并开始了他们的逃脱计划

51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老虎的特效很真实,拟人化也做得棒。

56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推荐

小老虎的时候好可爱啊!名字感觉有点接地气,但是影片很好看!

60分钟前
  • 乔植
  • 推荐

老虎可以这么可爱的

1小时前
  • 最美的时光
  • 还行

老虎演的真好

1小时前
  • 墙坝
  • 推荐

三个地方让我印象深刻:1.从斗兽场出来,库玛直接进笼子,桑加把它叫出牢笼。2.火烧森林的时候,库玛跳过大火,见桑加不敢跳,又跳回来鼓励它一起。3.最后在森林听到了深处其他老虎的回应,相逢发现是虎妈妈。猎人代表悔过自新,小孩代表人之初的善良,这电影拍得太好了。

1小时前
  • Neroat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