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娜

记录片其它2011

主演:雷吉娜·阿德文托,玛洛·艾劳多,露特·阿马兰特,豪尔赫·普埃尔塔,皮娜·鲍什,赖纳·贝尔,安德烈·别列津,达米亚诺·奥塔维奥·比吉,贝内迪克特·比耶,阿莱斯·库切克,克莱芒蒂娜·德吕伊,约瑟芬·安·恩迪科特,卢茨·弗尔斯特,巴勃罗·阿朗·希梅诺,梅希特希尔德·格罗斯曼

导演:维姆·文德斯

 剧照

皮娜 剧照 NO.1皮娜 剧照 NO.2皮娜 剧照 NO.3皮娜 剧照 NO.4皮娜 剧照 NO.5皮娜 剧照 NO.6皮娜 剧照 NO.13皮娜 剧照 NO.14皮娜 剧照 NO.15皮娜 剧照 NO.16皮娜 剧照 NO.17皮娜 剧照 NO.18皮娜 剧照 NO.19皮娜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56

详细剧情

  德国著名导演维姆·文德斯(Wim Wenders)在第一次观看皮娜·鲍什(Pina Bausch)出演《穆勒咖啡馆》时,便深深为这位“德国现代舞第一夫人”所吸引。他与皮娜迅速成为至交,并诞生了合作电影的想法。几经考虑,文德斯决定采用3D电影技术来展现皮娜充满激情与创意的 现代舞艺术,试图为观众开启一种全新而独特的视觉发现之旅。但是,2009年电影拍摄计划宣布后不久,皮娜·鲍什就因肺癌辞世,整个拍摄计划就此搁置。直到在与皮娜生前执掌的乌帕塔舞蹈剧场商谈后,文德斯才决定重新启动电影拍摄计划。本片将皮娜的几部舞蹈作品《穆勒咖啡馆》、《春之祭》、和《月圆》贯穿在学生和好友对她的追忆中,同时将镜头投射到充满工业景观的城市乌帕塔,立体化地诠释了皮娜独特奇妙的舞蹈美学,留下了对皮娜最美的赞歌。

 长篇影评

 1 ) 3D《Pina》,多出一个维度的灵魂

生于1900年的狄米小姐经历过上个世纪Machine is the new God的疯狂崇拜,更经历无数昙花一现的电动电子鸡肋小玩意,所以对任何新技术都抱有审慎迟疑的态度,当然也包括3D电影。

3D技术可以追溯到电影诞生之初,从30年代之后,差不多每隔十多年,总会热门一阵子,随即偃旗息鼓。无论怎么还魂,都是借助视觉奇观的吸引力,电影多取材魔幻、惊悚、科幻、情色等以视听刺激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类型。曾经风靡一时的《阿凡达》亦属此类,给观众带去虚拟但又真实的感官体验。看过一次4D的科教片,虽真正有“身临其境”之感,但也更像是科学诡术,不禁让人怀疑电影在真实上走的越近,会不会离艺术越远。

《Pina》完全打消了我的疑虑。这部电影我先看了一遍2D,又看了一遍3D,多出的这一个维度不仅仅是技术噱头、立体感,还有一重“灵魂的真实”。

本来文德斯打算拍一部关于皮娜鲍什的纪录片,没想到开拍前几天,鲍什因癌症离世。电影由“记录片”,变成了“追忆片”。为了达到某种历史真实,纪录片常常用采访当事人、访问遗迹、“搬演”等都手段来追溯不复存在的人或事。《Pina》也离不开这些常规手法,靠皮娜留在世上的痕迹--生前的舞蹈和工作影片片段、对她同事的访谈以及舞者重演她编排的舞蹈--来拼起/唤起/塑起这个已经远去、并且没有留下太多影像记录的生命,和她生命里的爱与痛。但是3D摄影与2D历史影像的结合、剧场空间多一层设置等都给影片增加和打开更多的时空层级;讲述、舞蹈和历史影像中的意义相互立体沟通,在多棱角的塑造中获得了一种灵魂的真实,就像一枚多角度切割的不规则钻石终于捕捉到了太阳的光线。

影片由现实空间展开:城市远景,右下角的建筑上有一张pina的巨型海报。这张海报代表pina本人,也代表她的艺术生涯,因此是一个交汇点,沟通起影片之后所有关于pina的现实或舞台片段。

1。现实空间
对pina同事的采访是现实空间的基础,但所有采访都是蓝灰色背景下、中近景半身固定镜头中完成,刻意脱离具体的现实联系,再加上人们的访谈是出于情感与记忆,这里的现实也与非现实交汇了。

2.舞台艺术空间
影片第一个镜头跳过去,毫无征兆的,就开始了舞台上的表演。舞蹈家们重演pina编排的经典,他们的肢体动作、表情、演员之间以及演员与舞台设置之间的张力,有pina的思想情感、也有其他认识pina的人对她的理解与回忆。

3.舞台与剧场(艺术空间与半现实空间)
几处舞台表演同时有观众后脑勺的黑影在最前景,这里显示出3D的优势,更立体的支撑起剧场空间,与舞台拉开一定距离,提醒观众自身的观看角色--对于大多数从未看过pina的演出,也不可能再次看到的观众来说,可以将自己与电影中的观众认同,通过“不可能”的舞台欣赏来认识pina。这里就打开了银幕框与电影院座席之间的横沟。

4.现实-》剧场-》舞台
《穆勒咖啡馆》是我最喜欢的片段之一。花园中,pina的两位同事对着cafe muller的舞台模型,追忆创作时的情景,镜头从舞台模型探进去,接到演员表演中去,之后又切到pina自己表演这出舞剧的archival footage、当时的创作记录,然后又回到现在(电影拍摄时态)的表演。

这里的时空穿越以及现在时态的3D与过去时态的2D历史片段并置,十分富有生命力。在这种对比中,pina的影像有了一种产生于记忆中的历史的质感,一方面清楚明白这个人已经离去,一方面感受到影像的“还魂”力量。如果是纯2D的电影,只有靠历史影像的(磨损)胶片感来表达时空间隔,但依旧是平面的,嵌套在3D中的2D则通过减少一个维度来表现与历史的脱节、历史真实只留痕迹而不可触摸。

从花园现实,到舞台模型的剧场空间,到舞蹈表演层层递进,最后一层又与档案影像并置交错,产生无比迷人的过去时影像、现在时影像和哲学层面的真实等不同时空结构组合。

5.外景+舞台(现实+记忆/情感)
外景舞蹈片段也打开了现实的两个时空。一方面,电影取外景实地拍摄公园、城市、车站等,同时舞者在外景中起舞,将现实空间变为舞台艺术空间,也说明pina的灵魂散布在各个角落中。这里有现实、舞蹈、灵魂三个空间。

6.现实-剧场-舞台-pina灵魂-观众
电影结尾处最精彩。外景中的演员舞蹈接到剧场中,观众席上空无一人,同样空荡荡的舞台上,只悬着一块投影幕布,pina在投影上做了几个动作后,与观众挥手告别,从投影上消失,然后投影幕布升起,露出剧场后墙。这个片段至少有5个空间层级:电影院中的观众、囊括了银幕中剧院的现实世界、剧院、舞台平面、pina的灵魂。这是我们去追寻pina的途径:通过在电影院看电影,了解pina的世界,她的剧场,她的舞台,舞台跳动的她的灵魂。投影上的pina依旧是2D影像,与周围多层级的世界对照,显出“真实的”灵魂。

这部电影需要再现的,正是pina的灵魂。舞蹈片段表达了她的灵魂经历--灵魂的挣扎、激荡,她的软弱乃是她的坚强,她的孤独,欢乐,悲伤……从那些舞蹈动作和舞者之间的张力、舞台情景设计中,可以看到困在肉体中的那个灵魂。电影中选取的舞蹈片段正是由这种灵魂的困境和挣扎开始。越到后面则越释放,越自由。中间部分有位女舞者用踩着椅子飞起来表达灵魂的飞升,也正像pina死去那个时刻,灵魂的自由。最后几段舞蹈中,有一个女人被绳索拴着,拼命往前跑,却只能在命运控制的距离中。又有个女人在地上匍匐,另一个女人不断往她身上覆盖泥土,而远处有个女人背着一株长高的小树缓缓走来--概括了一生灵魂的困境、生长,和最终的自由。最后的段落里,舞者们身着彩色的衣装,重复着“春夏秋冬”的舞蹈动作,在黄土坡顶往一个方向悠然走去,不知是不是他们灵魂最终光明的归处。

因为3D技术,跃于银幕之上的舞蹈成为透过肉体的灵魂之舞,2D影像则成为灵魂的再现,在新旧技术的交融里,灵魂主题被完满表达。这种灵魂,与2D鬼怪片里的灵魂不同。如果说2D是肉身,多加的一重维度,是上帝造人的时候往泥土里吹的一股气。

《pina》完全打破了我对3D技术的偏见,工具有时候比表达早走一步,人们尚未意识到,电影多出来的一个两个维度将会怎样改变我们所看所感所经历的世界。



 2 ) 写在身体上。




几年前的夏天,在那个永远潮湿与闷热的南方城市,有几个成天厮混在一起的狐朋狗友总是会选个逼仄幽暗的空间,搞一些不知所云的节日。就是那个时候我才第一次看到了当时同样觉得不知所云的现代舞。紧迫心悬的配乐与在我眼中太过用力的姿势,整场我几乎都想要晕厥,或者是踢开屁股底下的极其咯人的椅子去露天的地方抽根烟,再或者是快速地暴走一下,深呼吸几口气。那次的观影几乎让我把现代舞这三个字当做噩梦一般,远不及大汗淋漓地看一场乐队演出,哪怕是我自己对着电脑看一部一味花哨的商业片都要来得畅快些。


直到后来我爱上了阿莫多瓦,应该没有人能忘记<对她说>里穿插的皮娜的<穆勒咖啡馆>的镜头,那些推倒又重置的桌椅,伤感,再伤感。于是我终于记住了皮娜鲍什的名字,我看到她的样子时,她已经老了,但是却更像是杜拉斯说的那段话,比起你年轻的时候,我更爱你备受摧残的容颜。皮娜长着一张姣好却时常让人觉得刻板的脸,就像她的舞蹈粗野生猛却直抵人心。


皮娜突然离世的那段时间,我好像正处于一种低潮期,然后又听到她因癌症去世的消息,愈加百无聊赖,正好也是那时候找出她的一些作品来看,其实除了<穆勒咖啡馆>,我最喜欢的应该是这部纪录片里也拍到了的<满月>,单刀直入的音乐,舞者在台上的自如,那些蹁跹衣角不再温柔,而是野性与真实,就像一本关于皮娜的书的名字<对抗恐惧的舞蹈>。


我喜欢文德斯的这部片子,没有那么多四平八稳地交代生平事迹的废话,因为对于皮娜这样一个人来说,似乎她的名字写在这里就已经够了。通过她的同事,她的朋友那些断断续续的描述,皮娜给我的感觉是她像一个画者,像身身边的每一个人传达出的画面是要欢快,热情,要用力,激发出生命的朝气,要不停止地舞蹈,以免迷失,只是这所有的颜料与结构都是身体力行的表现,但是她自己却是一个与绝望为舞的人,她想要摆脱痛苦,但是她的每一个动作却都是疼痛的根源。


搜索词条,现代舞(Contemporary), 是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一种与古典芭蕾相对立的舞蹈派别。其主要美学观点是反对古典芭蕾的因循守旧、脱离现象一辛生活和单纯追求技巧的形式主义倾向,主张摆脱古典芭蕾舞过于僵化的动作程式的束缚,以合乎自然运动法则的舞蹈动作,自由地抒发人的真实情感,强调舞蹈艺术要反映现代社会生活。


现代舞的创始人应该是邓肯,她最早的那种狂野是对于原始的大自然的返璞归真,这些在皮娜的<春之祭>中融合得很完美,与大自然灵肉合一,但是在后期的真正的现代舞中,皮娜也经历了漫长的备受争议的过程,直到终于得到的掌声与敬意,她像是神一般的人,把舞台与空间打造得让人忘记了去思考舞蹈是什么,而是人性中的轻微触觉又是什么。那些剧团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年龄的舞者,还有剧目中融合的各种舞台,把所有的欲望与矛盾都集合在了一个同样的点,关键是关怀与审视,而不是排除异己。人与人之间本是善待的,永恒的主题只是上帝建巴别塔之后的孤独与伤口。


我现在甚至羡慕嫉妒恨那些曾在皮娜带着她的舞台来中国时去看过演出的人了,你是不是也无法说出那种被征服的震撼呢。


 3 ) 人文英语观影沙龙第三期--《PINA》讨论记录

时间:10月28日6点到10点
地点:丹丹人文英语课室
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高科大厦A座2303房(地铁华师站B出口)




观影过程中主持人的感受:
红绸缎的依恋,红绸缎所指代的?
特洛伊?
各色人种
男女的融为一体,由相对抗的两个群体,在一个女穿上红裙之后。
More crazier
向下看
乱象后一个男的出现,女回复平静,重复地做一个动作,跌倒,再爬起
尝试给出答案,因自己尚未知晓
不断重复直到自己不再能够
一些人穿着西装,只有舞者穿着轻纱
脱下工作装,穿上舞衣
成熟与天真同时显现
伦岑的西装舞
得自己走出困境
交际场:强颜欢笑
机械化的礼节
为事业而奋斗,包括每个细节
每个人心底里都有一个故事
为什么在最后一个什么都没做就走了
交际花,女性在男权社会玩具般的地位
表示欢乐或欢快的动作
高难度动作
不断地去寻找,纵然你找错了方向
东倒西歪的走路,为什么她走路需要人扶着?
我想献给她一丝轻盈,无重的感觉
My eyes see dream, and my body is strong
Dance for love
为什么保持不断的工作?
在束缚中,在限定范围内不断地奔跑
我们渴望些什么?我们的渴望又来自何方?
为什么背着一棵树?
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巴西留学生LEO:Dance back off the flesh, the factory, so that we can reach the civilization.
Dance outside of the stage, she was representing human behavior, we have different feeling link us to different moves.
The woman did strange things on the street to impress people. We pretend to do not focus on the scene but we do notice.

俊杰哥:踩枕头,那个女是否跟那个男曾经有段关系?那个枕头是否代表那个男的?
舞者并非演绎着自己,试图去诠释某种东西。
男坐在地上,不断转圈,蹉跎岁月
斌哥:舞蹈本身是什么?用一些怎么样的方法表达了什么样的东西?重复本身的意义?椅子的运用目地是什么?灰色的运用想表达是什么?舞台上的障碍的作用?你所做的一切化为一些尘土,最终回到你身上,但又从你身上掉落下来。

某初中生:被绳子拴着想冲出去,不断地冲出去还是冲不出去就颓废了

秋华:被束缚的只是不断地跑,也没想过解开她背后的锁

大多女生:有看恐怖片的感觉
看不懂,神经质

闵聪:那个不断扶着那个女孩走路的男人,是否只是女孩的梦中的景象?
Remy: 掰开那对情侣的男人到底指代些什么呢?伦理?道德?

自由讨论环节:

秋华:那个女既享受那个挣扎的过程,没坚持到树出来,就放弃了。

斌哥:重复,生活的本质,没人经历的成才经历也许只是重复而已。重复使必然性,确定性渗入其中。坐着的社会化状态,走着是过度的状态,躺着是个人状态。背景设计与舞者个人情感状态的体现。舞蹈表现的一种情感状态。

ANJI: 椅子一直磊高就是婚姻,以为只要穿过椅子就可以到达幸福。


对重复的解读:
重复是生活的品质,每个人的经历,也许只是许许多多别人的经历的重复,回望人类历史更是如此。重复使必然性、确定性渗入其中,摒弃掉了偶然的东西。春夏秋冬四季重复,却也是各有不同。
亮点:影片中,一个男人把一个女人仍到了地上,她爬了起来;一个男人把以个女人又仍到了地上,她爬起来了;一个男人把一个女人再一次仍到地上,她爬起来了;一遍一遍,一次一次。从好笑到由衷的悲哀;男性和女性,永远重复的伤害和被伤害。
思考:掰开那对情侣的男人到底指代些什么呢?是无形的伦理与道德?

在讨论里,女性观众更多关注的是舞蹈所表达的男女之间的情感。
亮点:椅子一直磊高就是男的择偶标准,女的不断穿过椅子就以为可以找到幸福,可是椅子不断在磊高,而在那个女的低下又有一个男在穿椅子,象征一种男女之间三角关系的冷漠与疏离。


关于在公车上,为什么那个女跳生化危机般的舞蹈的讨论:

为什么会在公交车上?看客的状态,那个男的感觉?
感情本来是一个私人的问题,为什么会放在公共的空间来表达?
看这个部分的时候感到awkard是因为表达的东西与场景不搭。
在露出真实面目之前,机械化的舞蹈代表一种宣泄。
或者那个女的只是大耳朵看客的想象。As a monster to disturb the peaceful environment, when everything is settled down, calm reture again.


关于把牛肉塞进芭蕾舞鞋里的原因的讨论:
生牛肉的指代?为什么要塞生牛肉?是代表麻木吗?生活就是在不断的重复中麻木?
日常状态下来帮助打基础?例如冰冷的工业化下背景下,女性的起舞,但最后还是越跳越颓,是否代表了生活的本质,在不断寻找支撑的时候,最后还是归于麻木?

女权主义:女人取代男人;还是女人更像女人。舞蹈是更激烈的表达形式,为什么有一段需要回到语言来描述?

女权主义统治下男性的无所适从?男性搬弄自己双腿的隐喻。
女的借助男的达到自己的目的。
男的拨弄脚的行为是阉割焦虑?基于女性权利上升的冲突性,肌肉男女的冲突性与表面性。现实状态中,女性对男人的依赖,还有想象。男的躺下是否只是累了,躺下休息?





丹丹人文英语:www.dandanenglish.com.cn


寒假课程:

http://www.dandanenglish.com.cn/en_view.asp?id=1146(寒假课程总表)
 

http://www.dandanenglish.com.cn/en_view.asp?id=1144(寒假课程报班前言)

 4 ) 三人影院

我和Linda van Deursen和Ming Bai坐在一张三人沙发上看完的。记录下Linda的说的两点:

1。镜头里面多次出现的剧场的正面全景景象,并且可以看见剧场的前几排座位,或者是前几排观众。在3D的效果下制造出了惊人的沉浸效果,因为镜头的前排观众在3D眼镜里就变成了真实的前排观众。我们如同身处电影,或者遍布舞者的剧场之中。或者,如同电影中两位舞者透过一个小盒子观看穆勒咖啡馆。我们看的是一个小盒子里的电影。

2。电影中出现舞者谈论Pina的时侯,他们并没有说话。他们的声音是旁白,而他们只是在听他们自己声音,听他们自己对Pina说的话。他们的面部表情,五官微小的动作即是一种舞蹈。

 5 ) 灵魂在远方

看完电影的晚上,我下了巴士用了全身力气奔跑,应该是狂奔吧,从车站奔到楼下——从来没有在这样的高速运动中看过熟悉得起腻的回家的路,陡然间它好像向我投来了放射的眼神儿,把我吓了一跳;然后又厶足了劲儿一口气冲上了八楼。到家的时候喘着粗气,那是久违了很多年的空虚了,美妙的空虚。

小孩子为什么要奔跑?我猜,新鲜的灵魂无时无刻不在蓄谋出逃。后来人慢慢长大了,身体拖着的东西越来越多,什么食物,衣服,ipad之类,越来越沉重,灵魂在和身体的搏斗也就越激烈,其中有一段落是一个舞者被绳子拉着,她想要冲破绳子而去,却只能被绳子牵着,在空房子里划着一个又一个圆弧,最后筋疲力竭地蜷缩在房间的一角。

人真是可怜的小动物,可当身体苏醒了,在追逐灵魂的过程里,化作了最感动,最美好的事物,甚至根本可以闭着眼睛,直接跟着呼吸就可以欣赏了——舞 舞 不然我们便迷失。对呀,Pina何必多说一句话呢?

文德斯,在有生之年能透过你的眼睛观看,是我的荣幸。

 6 ) 用力爱恨,撼动生命

        不得不承认,一直自诩文艺女青的我,其实充其量不过是个伪文艺。因而每次电影节,文青们大多心潮难平,一个劲往影城扎堆。我却意兴阑珊,全然提不起精神。一来相对于影视,更喜文字,总觉得细腻到极致的情怀,影像很难表述。即便导演再牛,演技再好,也难以似文字般将其中的意境完美传递;二则知识匮乏,对电影的系统性理解不深,抛开画面风格、镜头语言、景别景次之类的细质化赏析不谈,就连大众普及化的导演名号及代表作都混淆不清,弄不明白。

       可凑巧的是,每次电影节我似乎从不缺席,总有朋友盛意拳拳,邀我同行。于是,在这个大雨如注的周末下午,我和闺蜜顶着狂风暴雨,再次来到影城,观看了此次影展呼声很高,一票难求的歌舞片《Pina》(皮娜)。


       许是3D的缘故,影片从第一个镜头开始,便让人为眼前的真实所震撼。这其中,有艺术的真实,空间的真实,情感的真实,当然还有灵魂的真实。从舞台到现实,从记录到追忆,从束缚到放飞,从痛苦到升华。所有的镜头,或讲述或舞蹈或音画,不论哪一个角度,都试图从客观的例证去还原pina的生命,以及早已融入其艺术骨髓的爱和坚强。

        难以忘记开场的《春之祭》中,女舞者一个个手捧象征祭祀的红衣走上神坛,等待命运宣判时的凄楚眼神。惶恐、无依,仿若任人宰割的羔羊,在强势的男权社会,毫无抵抗,没有半点还手之力。虽然,从舞者的衣饰及舞台的布景看,故事发生的时代已经离我们非常遥远,但只要稍加留意,你便会从中体会到pina想要表达的隐喻和深意。是的,无论年代的齿轮如何转动,女性亘古不变的弱势地位时常将女性推向献祭的深渊,而对于女性的种种受难,冷酷的现实社会却始终熟视无睹,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

        接下来的《穆勒咖啡馆》,显然更易引起全体观众的共鸣。因为在该剧中,pina已经将自我完全抽离。留下来的,只是舞蹈本身。这样的舞剧,很容易让观众带着自已的生命体验,投射剧中,独立思考,感受意境,解读自我。不论你的灵魂是孤独还是疏离,也不论你的爱情是愁苦还是甜蜜,你都能从舞者的动作本身,找到灵魂的出口,发现生命的渴望。不过,作为一个喜爱生命热情而富有张力的积极入世者,我还是稍稍对这个剧作中通篇的灰色有些感冒,不喜欢其中太过阴郁的悲观色彩。

      最后谈谈压轴的《满月》,相信很多看过该片的朋友都会被这部由月光、巨石和水所幻造出来的美学意境所深深打动。还记得那个从深蓝色水底走出的男人吗?当他步履从容地顶着若干树枝平衡行走于狭长的水道间时,天地万物已然远去,剩下的就只有坚定而自由的灵魂本身。这种超然的意向感观,教人不得不从骨子里崇敬起pina这位现代舞女神,是她带给了我们最完整的美学体验。

        絮絮叨叨,说到现在,似乎才刚回味了影片的一小部分。那么,让我们用快进的手法,再度回想一遍那一段段撼动心灵的舞蹈片断吧。

     【力量】女舞者自信满满,做出各种彰显力量的姿势。正当你不敢相信如此纤弱的女子因何能极端展现出muscle的形态时,男舞台从其背后转身而出,引领女子舞出了一曲刚柔并济的生命之舞……

     【抚摸】女舞者伫立正中,被一群西装革履的男舞者肆意玩弄和抚摸,而女舞者面如死灰,全无半点表情……

     【束缚】压抑的空间中,女舞者拼命想要挣脱缚在身上的绳索,一遍又一遍划着寻求自由的圆弧……

     【过客】城市的角落中,一名青年女子席地而坐,发丝飘扬。这时,一名风度翩翩的男子款款走来,挽着年轻女人,随着收音机里传出的音乐不停旋转。一曲终了,男人抽身而去,女人又一次回到原点,归于沉寂……

     【依靠】空旷的屋顶,女子步履艰难,浑身乏力。幸好男子始终在她身旁,不离不弃……

      在这里,我不想就上述这些舞蹈所蕴含的意义作过多主观的评价和阐释,相信看过的朋友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毕竟让观众从充满力量与激情,情绪与主题的舞蹈中自行思考,甚至成为舞剧的一部分,才是pina最想到达的艺术境界吧。

      我只想说,如果没有意外,生命的时长大致相同。如果没有灵魂,生命的状态也将千篇一律,颜色全无。很多时候,我们困惑,无法探究生命的意义,无法确认生命的形态。或者拼尽全力,争名夺利;或者慎言慎行,敏感多疑;或者没心没肺,神神叨叨;或者神思恍惚,迟钝麻木……

      那么,究竟怎样的生命状态才是我们最想要的?是轰轰烈烈、鲜亮光彩,还是循规蹈矩,甘于平淡?或许,看了皮娜以后,想必你会有所顿悟。


      PS:除了舞蹈本身,音乐的契合算是pina的又一亮点,超级期待该片的原声音带!

 7 ) Tanzt, tanzt, sonst sind wir verloren.

       我是这么认为的,作为纪录片,这部电影的主角就是舞蹈。导演在保障技术完美的同时,让pina的气韵弥漫大屏幕,桃花溪里逐流水,舟无桨而船自行,顺势而为罢了,反正我想不出更合适的拍法:-) 这么说来,片子不是不电影,而是很电影,是一部深情不滥情的电影。 Wim Wenders的纪录片,无论关乎歌者还是舞者,生者还是死者,总是不动声色,动情!
  
Pina说,“Tanzt, tanzt, sonst sind wir verloren (跳吧,跳吧,不然我们必迷失)”。Pina的生平就是编舞,跳舞,跳舞,编舞。片子里通篇展示的正是Pina编过的或许也是跳过的舞蹈,还有众多长期或短期合作受她潜移默化的舞团舞者的独访。作为一部传记,这等不写而写和众星捧月的拍法,有涓涓细流汇聚大河的气势,非常高明。
  
如果没看错,影片拍在德国的初夏,舞者舞在明媚阳光里,在Wuppertal(乌帕塔尔)繁忙的交通路口,在喧闹的市井,头上是Schwebebahn(悬挂式有轨电车)的高架,不时有Schwebebahn呼啸而过,身后远远的麦当劳的大标识。托3D的福,一切一切都看的细致无比,一切一切都显得那么虚幻离奇超现实!Wuppertal正是我曾青春热血流臭汗的地方,跳上公交和有轨,看山看水看老外,只是当时已惘然。看到Cafe Mueller,我不争气的哭了。
  
Wuppertal,也是恩格斯的故乡。

 8 ) 用身体说话

人总是不由自主地崇拜并追随群体中的佼佼者。此种行为的动机绝不仅仅是趋利避害的功利考量,而是变了形的自我建构和认同的需要。因此,对杰出人物的强烈兴趣常常与对象无关,反而只关乎自己。几乎每年都有一些人物传记电影问世,然而受到各界认可的作品却少之又少。每一个创作者都想为传主正名,然后昭告天下,我诠释的ta才是那个鲜为人知的真正的ta。维姆·文德斯在构思以“现代舞第一夫人”皮娜·鲍什为中心人物的纪录片之初,未必没有这样的野心。但皮娜的突然逝世使他不得已放弃了这个计划,改拍了一部“追忆片”。

有人说《皮娜》是一部纪录片,有人说它是一部传记片,有人称之为歌舞片,还有的人索性说:这些都不对,《皮娜》是一部舞蹈电影。其实,过多地纠缠这个问题并无意义。因为维姆·文德斯根本没有留给我们太多谈论作为电影的《皮娜》的话语空间。粗朴的淡入淡出和平稳的镜头运动清楚地表明了他的谦逊:用一部电影纪念伟大的皮娜,而不是借皮娜成就一部伟大的电影。

但他的谦逊又不等同于平庸。人们可能很难想象,3D技术可以在缺乏恢弘场面或视觉冲击的电影里获得生命,但是《皮娜》做到了。 它不仅邀请观众走进皮娜的“舞蹈剧场”和德国乌帕塔尔的街头、郊外,而且在回忆和现实之外建筑了另一个维度。观众时而坐在剧场的观众席内,时而置身于舞者们中间,时而与舞者静静对视,共同回忆那个好像永远不会离去的皮娜。视角的任意切换将舞台、剧院、现实、回忆甚至是不同的作品联结并糅合在一起,原本互相独立的时空变成了一条流动的河。但是观众愿意在这条河上任意漂流的原因,却不是3D技术,而是皮娜的舞蹈本身。

早在1911年,意大利电影先驱乔托·卡努杜就在《第七艺术宣言》中宣称:在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歌和舞蹈之外,电影是能够把所有这些艺术都加以综合并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即“第七艺术”。即使如此,无论是卡努杜还是任何一个电影观众,大概都不会认为其他各门类的艺术对电影来说同等重要。拿“诗歌”(广义)举例,设想一下,如果没有了杰出的小说和戏剧,电影将会是什么样子?不妨再把这个问题说得极端一点,如果没有了用来表情达意的语言,电影将会是什么样子?最终,我们将会问出这样一个问题:除了语言,人类还能如何表达自己?

在动笔写这篇影评之前,我把《皮娜》反反复复看了四遍。我深切地感受到,除了诗歌,其他任何文字形式都无法完全传达出皮娜舞蹈的精神。可我偏偏既不会写诗,又不懂舞蹈。最终我作出了和维姆·文德斯一样的选择:放弃自己早已习惯的表达方式,谦卑地做一个皮娜的倾听者。乌帕塔尔舞团的舞者们显然也是如此,与他们追忆皮娜话语一同出现的,是他们静坐无语的画面。身体本身就具有着无穷的潜力,因此真正的舞者无需语言就能传达出最最精微或热烈的情绪。几乎所有的舞团成员都谈到,皮娜仅用她清澈明亮的大眼睛就能洞察他们的灵魂。在乌帕塔尔,你听不到严肃的长篇训话。《春之祭》的一个表演者是这样说的:“见到皮娜,犹如,终于发现了一种我不曾知晓的语言。突然间,她授予我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无需言语……‘再狂野一点’,这是她二十年来给我唯一的意见。”这种“无需言语的语言”拒绝理性判断和逻辑推理的参与,任何试图对皮娜舞蹈进行分析和判定的尝试都将归于失败。

皮娜·鲍什特别强调舞者的自我表达和发自内心的情感宣泄。一个德国舞者这样回忆皮娜:“在她面前,所有的伪装的尝试都消失了,事实上,从没有人像她那样诠释过我。”她有句名言:“我在乎的是人为什么动,而不是如何动”,因此她将舞蹈与剧院融为一体,精雕细琢与调动舞者相融合,她让舞者参与创作,让舞者将个人的经验或想法直接传达给观众。她向舞者提出各种问题,比如:“什么事会让你羞愧?”“最喜欢动身体哪个部位?”“会和一具尸体干什么?”想得到想不到的回答,她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再看,哪些是陈旧的,哪些没意思,哪些好玩。这并非即兴创作,我是要找到我知道但无法用语言说出来的东西究竟是什么。”皮娜的舞蹈表达出了“无法用语言说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她的艺术超越了语言。在《月圆》的排练过程中,她要求一位舞者告诉她喜悦的含义,这位舞者思忖良久,作出了这样的回答:(放不了图)

《皮娜》里鲜见正值青春的俊男靓女,相反地,演员们大多已过不惑之年。在老年版《交际场》中,一些舞者甚至只是经过简单培训的普通人。对每一个舞者灵魂的珍视,使得皮娜的舞蹈彻底地否定了任何一种浅表的形式,包括舞蹈的重要因素——舞者的身体。正因为如此,以肢体动作和神情为核心的舞蹈,超越了身体的特殊性,讲述了全人类共同拥有的生命体验:孤独,恐惧,爱,伤害,牵绊和自由。

维姆·文德斯应该感谢皮娜,电影应该感谢舞蹈。舞蹈,是人类发明语言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语言。当舞者们在舞台上,在乌帕塔尔的公路旁、工厂附近、草地里和溪涧旁舞蹈的时候,他们与周遭世界的区隔仿佛不复存在:自动扶梯、牛肉、芭蕾舞鞋,水,砂土,倒挂电车……在皮娜那里,舞蹈彻底摆脱了固有的定义和形式,成为一种纯粹的表达。而这部以她为主体的电影也向皮娜习得了比讲故事的技巧更高的东西。三部主要作品《春之祭》、《名利场》和《月圆》是这部电影的主体框架,中间穿插皮娜生前的影像资料,舞团成员们对皮娜的追忆和他们的其他作品。在流动的舞姿里,时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影像和观众的隔阂越来越浅,最终不可分辨。那么,皮娜在哪儿?和她的舞蹈一样,皮娜与舞者,与作品,甚至与观众都同样没有区隔。或许,皮娜就活在那些边境线上吧。以2D形式呈现的生前影像资料清楚地表明她肉体的死亡,但在三重甚至四重空间的交互变幻中,葬礼的哀歌已然化作一首新生的颂词。

作为观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皮娜的舞蹈艺术或是维姆·文德斯的电影艺术,还有两位大师心心相印的对话。和大多数带有传记色彩的电影不同的是,《皮娜》的主人公皮娜·鲍什若是在天堂看到好友为自己拍摄的这部电影,应该会满意地会心一笑。一位舞者说:“我一直试图弄明白,为什么她总是在工作,不停地工作,工作,工作……”对于这个问题,维姆·文德斯显然已经有了答案。影片的最后,是皮娜的声音:“Dance, dance, otherwise we will lost.Dance, dance...”舞蹈,是皮娜感知、思考、表达和释放的方式。而她的作品讲述的,也不只是她自己的苦痛爱恨,而是属于所有人。

《皮娜》可能是最不像传记片的传记片了。但它绝对算得上最好的传记电影之一。维姆·文德斯在创作《皮娜》时,是怀着对皮娜的无限倾慕、景仰和追忆之情的。对比充斥着意淫和猎奇的一堆堆伪传记片,它无疑要严肃得多,也有价值得多。既然想好要讲这个人的故事了,为什么还要胡扯一大通大众的对这个人的想象呢?

无论如何,我们应该感激皮娜,感谢这个用荒诞的场景设置还原一个个真实的人生境遇,用并不机械的重复一次次刺破我们的虚伪,强迫我们直面自己的灵魂的人。

 短评

不认识这个什么皮娜。但是她的舞蹈确实很有感染力。几段舞蹈故事性和情感都非常的好。虽然本人非常讨厌 德语和法语 难听的要死 但是动作没有国界。这就是艺术。

6分钟前
  • ReMinD
  • 推荐

小银幕对舞蹈艺术形式的呈现而言还是冲击太小,而对于我这种对现代舞与皮娜都了解不多且压根没机会进影院欣赏3D的人而言,这部“影片”实在是一场消耗时间的灾难。★★★

7分钟前
  • Q。
  • 还行

文德斯一直希望拍皮娜,互相诸多交流沟通,但时间拖得太久,好不容易宣布开拍,皮娜却突然被诊断出肺癌晚期,仅五天之后就戏剧性地离开了人世。文德斯用别样立体的三维拍摄方式,鲜活了皮娜所编排的舞蹈,完成了一次最盛大的缅怀,并在表现手法上有所突破,以3d表现现代舞剧的手段,亦具启发意义。

12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远不止是通过复刻的方式来致敬或重建,这是关于舞蹈的舞蹈,一种元舞蹈,在感受皮娜的种种方式中,传统的访谈显得多么多余(文德斯干脆让受访者的叙述和展示他们脸部的画面分开了)。我们理应如此,用相同的语言评价一种艺术:用文字评价文字,用影像评价影像,用身体评价身体。@资料馆

13分钟前
  • Alain
  • 力荐

叙事、故事和对白都显得那样苍白无力,一切都靠肢体和舞蹈来表达,影片要说的就靠观众自己去解读了。配乐和剪辑带入感十足,舞蹈美的充满了爆发力和想象力,众人往那块舞台中央的石头泼水,某一瞬间感觉那石头就像搁浅的鲸鱼,舞者和鲸鱼一样都有着崇尚自由的灵魂。舞舞舞,否则生命就会迷失!★★★☆

1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震颤灵魂的精神洗礼,洞穿心灵的身体与视听诗章。1.不同寻常的传记片,以皮娜舞蹈团成员的回忆与【凝视转场】串联全篇,并以学生们各自的舞蹈作品搭建脉络。2.文德斯的纪录片无一例外均是高质量的思考媒介之作,本片探索出了将现代舞与电影完美融合的方式,藉由电影媒介独有的蒙太奇、多景别与视角切换、镜头运动(灵动的摄影机契如舞者之姿)将聚焦于人体力与美、男与女的爱与恨的现代舞表现得无与伦比。3.3D技术带来的纵深感,结合别出心裁又美丽如画的各式自然/舞台/社会背景,予人难以言喻的沉浸感。4.至爱泼水、浇土及身搭木枝的平衡之舞(纱幔飘飞、树影婆娑)。5.群椅阵[穆勒咖啡馆]亦在阿莫多瓦[对她说]的片头段落现身,背景中的德国乌伯塔的单轨悬挂式电车(Wuppertaler Schwebebahn)则恍若重回35年前的[爱丽丝城市漫游记]。(9.5/10)

1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3D算是用上该用的地方了

23分钟前
  • echohead™
  • 力荐

用生命在跳舞。

24分钟前
  • A L E X
  • 力荐

世界不是身外的无物之阵,世界是在我们贪玩中腾出的轮廓。起舞在森林,草地,荒山,浅滩,同每一堵无形的墙角力,在伸手可及的小小半径里,空间只是她的道具。皮娜的舞像黑夜里颤抖的光柱,明灭无声,但你听到灵魂在敲打,心在跳。

27分钟前
  • 星之卡普
  • 力荐

在影院里看3D和在家里看完全是两部电影。舞蹈作为行为表演艺术存在;电影既是纪录,也是再次改写;3D既是空间上的还原,也是再度增加一层维度。算是少有的真正必须使用3D的作品之一。

28分钟前
  • 空想特摄兔男郎
  • 力荐

3D效果淋漓尽致;在震慑灵魂的痛与美中寻找上帝

31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5】#2022文德斯回顾展# Re3Dver. 舞团成员的言语令皮娜重生,身体动作又作为言语的延宕,这是本片的基本组成。而3D带来的视觉层次,又令其本身所具备的元结构(摄影机-剧场)更为丰富,形象先于空间,并预先为我们设置了视觉的焦点,舞台空间藏匿其后,我们观看。在舞台之外的部分,舞蹈动作则尽情呼吸在景致与建筑中,那些景观的摄制无疑是文德斯的拿手好戏,也让Pina的意志显得无处不在,非凡的电影。

35分钟前
  • DeckardYang
  • 力荐

花了8.5欧看的 实在是看不懂

40分钟前
  • CHEN
  • 还行

2011.11.19 @ Home每一段都那么美 但是一下子看那么多还真是有点审美疲劳

42分钟前
  • C.
  • 推荐

不需要理解她,她不是意义。她是深思熟虑的梦境。她代表了我所失去的一切。

47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大气都不敢喘。能打六星么?

52分钟前
  • 邓安庆
  • 力荐

最美。。。

56分钟前
  • 消失
  • 力荐

没有主角的纪录片。开场反复出现的舞蹈很喜欢。现代舞很难懂。形式很新颖。文德斯空灵晃动的镜头,有些部分很迷人。

59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人要跳舞,不然便會迷失。」但片子中的舞者都仿佛在舞蹈中失去了自我,身體成為了優雅的符號,指向靈魂最純粹的實現,世界頓時幻作充滿意義的舞台。這應該是蘇格拉底也會喜歡的電影。

1小时前
  • 倉海君
  • 推荐

看个人欣赏的角度吧,我个人觉得有几幕实在是太美了,此外很多电影和舞蹈艺术的融合,当然考虑到时间的流徙,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已经不能在强加考究,可电影依然凸显出强烈的个性,特别喜欢第一场以及换脸的那场,简单,却新奇震撼。此外乌帕塔尔的倒掉地铁,在杜塞尔多夫也看到了呢!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