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之歌

剧情片其它1987

主演:博古斯瓦夫·林达,塔德乌什·罗姆尼斯基,比涅尤·扎塔西奇斯,伯格斯拉娃·帕韦莱茨,马尔泽娜·泰巴拉,亚切克·博尔科夫斯基,亚切克·萨斯-乌赫里诺夫斯基,亚当·费仁希,莫妮卡·戈兹克,齐格蒙特·哈布纳,伊雷娜·比尔斯卡

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

播放地址

 剧照

机遇之歌 剧照 NO.1机遇之歌 剧照 NO.2机遇之歌 剧照 NO.3机遇之歌 剧照 NO.4机遇之歌 剧照 NO.5机遇之歌 剧照 NO.6机遇之歌 剧照 NO.13机遇之歌 剧照 NO.14机遇之歌 剧照 NO.15机遇之歌 剧照 NO.16机遇之歌 剧照 NO.17机遇之歌 剧照 NO.18机遇之歌 剧照 NO.19机遇之歌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4 18:00

详细剧情

  20世纪80年代的波兰,医学院青年实习生威特克(Boguslaw Linda 饰)急于搭乘火车前往另一个城市。当他赶到车站时,火车已经开动。威特克奋力追赶,命运由此分出三条支流。  第一种命运,他赶上了火车,并在车上认识一名老党员。二人相识相知,老人竟鼓励和引荐威特克入党,成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第二种命运,他因站内警察阻挡错过了火车,因此被投入监狱,狱中他结识一个反党分子,日后更积极参与地下反抗运动;第三种命运,他错过了火车,却巧遇曾经的女同学,两人相恋、结婚,过着似乎美满幸福的生活……  本片荣获1987年波兰电影节最佳男主角(Boguslaw Linda)和银狮奖。

 长篇影评

 1 ) 电影里的一段话

“每一代都需要一道光,都需要知道,他们的信仰,希望这个世界可以有更好的秩序。这个需要,比马克思更老,也比马克思更早。就像一剂药,在生命的开始,它带来快乐,因为这道光看起来很近,伸手可及。在生命的终结,它又带来苦涩,因为这道光离我们而去。在这40年里我经历过太多的事,今天我会看得比以前更远,我不会鼓励你们去追求它,但请相信我,生命如果没有这种希望和苦涩,那才是可怜的。”

今天看来,感慨良多。

 2 ) 《机遇之歌》的内容和结构

短评不够写,只能来写长评了。

基耶斯洛夫斯基NO.04 豆瓣电影日历12.03

这是一部反结构式的鼻祖电影。三段式结构在文本内容上互有照应(从开始的飞机起飞到最后的飞机炸毁),这样的从一个契机出发无限延伸的电影结构以后也被《罗拉快跑》等众多电影学习。基导原来还是这个结构的开创者。

如果从内容上评价,这部电影算是浪漫情怀和严肃社会主题结合的佳作。

政治选择的不确定性。可以看出在三个结构当中,男主角的众多选择(第一段的入党,第二段的被迫入狱然后加入反社会团体。)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决定其实都是非自己掌控的(由是否赶上火车触发的蝴蝶效应),这也是当时波兰社会人们对宗教信仰,党派支持的各种不确定性和需要引导性的写照。人们并没有足够的意念来使得他们做出属于自己的各种决定,事实上很多人都是被身边的其他人的举动左右的。

紧接着就是爱情选择的必然性,在三段爱情中他都不可救药的爱上了一个女孩。

 3 ) 基耶斯洛夫斯

世人喜欢谈论XX三部曲,也喜欢东施效颦。关于基耶斯洛夫斯,人们大多只会谈论红白蓝三部曲,外加《两生花》,似乎就足以代表导演的全部;人们也喜欢在电影中模仿三种可能性,直到《罗拉快跑》这些烂电影的泛滥。不得不承认,基耶斯洛夫斯距离我们太远了,好像他不曾存在过那样。

用导演的名字来作为随笔的名字,恐怕有着奇特的张力。凭心而论,《机遇之歌》可能是基耶斯洛夫斯最好的作品,至少比后期的红白蓝好多了。这部电影完成于1982年,直到1987年才可以在嘎纳亮相。这恰好是我跟我姐姐出生的时刻,而主人公不断重复出示自己的出生资料,也是我父母的那个时代。是的,那个时代在我们八十后、九十后早已模糊不清。但正因为这样,它作为“这一个”时代更深刻地铭记在我们的灵与肉之间。提到基耶斯洛夫斯,提到中东欧,提到昆德拉,提到欧洲共产主义运动,提到各种试验、失败、无神论、信仰缺失、自由的虚无,甚至还有刘小枫那本著名的《沉重的肉身》——这似乎是我们贫瘠的心灵所能浮现的视域。

政治与做爱,是不朽的好题目,奇妙的对子,也是易朽的陷阱。后期基耶斯洛夫斯不知为何不怎么谈政治了,唯一不会缺席的是各种做爱/肉体镜头。我以为这是失败的尝试或纯粹过渡的阶段,或许在他最后的计划还会谈论宗教与政治。讨论政治之所以可贵或必要,不是因为基耶斯洛夫斯对政治有多深刻的洞见,多尖锐的批评。政治说到底是极度无聊的事物,但它是必需品。就算你不追求,不接触,它也会像饥饿那样追击你,像鬼魂那样缠绕你。呆在“西方自由世界”久了,似乎只能谈论爱情上的忠诚与背叛,因为政治已经破灭了,没什么好谈了,自由胜利了,曾经的信仰被彻底打倒了……昆德拉的创作也走向这样的颓势。真正伟大的作品,不是在流亡的路上、用外国语言或思维成就的,而是活在苦难中以异样于罪恶的语言创作出来的。在家乡中你必须像个异乡人那般生活,在外国中你必须像个本地人那般生活。这是人性的面具,艺术的虚构,哲学的智慧。自由的可怕在于它的过度美好,美好得令人陌生乃至害怕。近期相关的表达可以参见《我在伊朗长大》。

回到《机遇之歌》。事实上,不存在所谓的三种人生可能性,所谓存在主义的选择与自由、存在与虚无的问题。基耶斯洛夫斯对这些玄想不感兴趣,或者说艺术家理应拒绝这样的抽象。他也不是执著于政治的纷争、性与爱的纠缠,过去与未来、记忆与遗忘的辩证统一。不,这些都跟基耶斯洛夫斯无关。他只是在讲一个人,一个故事,一个不会逝去却已逝去了的时代。所谓三种可能性,只是表达手法,不是待选或等待实现的潜在。三种可能性所蕴含的所有因素都是真实的,都与男主角密切相关。透过这三种可能性,三种结局才能更完满地表现男主角。环境决定人这一论点是幻觉,从来就不存在什么决定论,只有真实的生活。男主角作为一个正直的人,他就那么生活,无论结局怎样。他的痛苦,在于那微妙的使命感、信仰、爱、生或死的丧失与重获。

基耶斯洛夫斯悲观吗?这样的问题无聊透顶。当我们如此发问时,根本就不尊重艺术或思想本身,因为发问的对象只是自私地指向我们自己。我们断定基耶斯洛夫斯是个悲观的家伙时,其实是在承认和尝试原谅自己的脆弱无知。基耶斯洛夫斯的电影只是提供一个器官。它可以是张大的口,犹如电影开头那样飞机爆炸瞬间男主角的反应。它可以是手持手术刀的手,移动着解剖你曾经认识并讨厌的人的尸体。它可以是冷淡的眼睛,眼看弹簧玩具从楼梯逐级下坠,像垂死的人那样摇晃。它可以是做爱中的生殖器,体验不同的身体,身体遭受不同的过去,穿梭于未知的时空。当然,它还是拼命奔跑的双腿,在与时间、机遇、命运本身赛跑,却一直走在独属自己的生命之路上……

我曾与ono讨论过基耶斯洛夫斯与昆德拉,她也写过相关的文字或图像。这篇不起眼的评论是献给她的。

 4 ) FIFF7 | DAY6《机遇之歌》命运岔路口,分出无限可能

第7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机遇之歌》,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命运弄潮儿的充满变数的评价了!

夕颜:

先锋结构。

零星无名:

岁月有常,殊途同归。

曲有误:

信仰和生活,都是不可掌控的。

麻雀:

三段论鼻祖,也是《罗拉快跑》等片之鉴。悲观的是,任何决定性的人生时刻仍被命运与时代攥住了咽喉。

果树:

总有些电影提醒着你为什么电影二字值得被人热爱,这是其中一部。配乐太有命运的代入感,摇镜头和运动跟随镜头堪称完美且衔接得自然无痕迹,对偶然的展现有余而对必然的展现不足,也或许这样反而更让人唏嘘?

法罗岛岛主:

不难解释,1987年的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拍出了《机遇之歌》这等悲观的作品,毕竟两年之后,波兰人民共和国改名波兰共和国,洗牌前夕,管你左派右派激进保守,每一个人手上的底牌与筹码都必定乱如麻絮。

晓风与你残月:

不管你做出怎样的抉择,尤其是在敏感时期,政治的大环境总会对其中的人产生无法抗拒的影响,无论你是赞同,反对还是中立,失败的政局势必会让你遭受苦难。基耶的政治批判表达的很强烈,从未删减版都能看出当时来自当局的压力,结构非常精巧,基耶的配乐太好听了。

Pincent:

既描绘了特殊历史政治环境,又拍出了结构形式上的新意和人生宿命感悟的思考,回到一种“处在这样的社会,无论如何选择遭遇什么,命运都不在自己手里”的无力感。调度设计有几处很有意思,演员几乎站在摄影机后,对方基本上是对着观众讲话的,主观客观视角有一些转换,还有跟随演员手持摄影的纪录片质感。

飞檐:

三段人生由信仰的变化划分,分别是信仰共产主义、信仰上帝和无信仰即男主所说“我为了对自己负责。”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处在有信仰与无信仰中间的人,导演在论述一种存在主义的困局,而信仰的变化只是更有力地展现命运的无常永恒地对抗着精神依赖,且总是胜利的,但他不宣扬虚无,他仍然在强调人心随境转之下的自适应性,一种必要的自洽才能根本上抵御命运的戏弄。回味时才发觉三段的人生经历编排精妙无比,完成了多种修辞式的表达。

我略知她一二:

"看,回忆这把刀,切开我身体,研究我的风雨。这圈是我,那圈是你,开过心的开心。 看,成长的痕迹,包裹我生命,篆刻我的章印。计算着我,计算着你,过不去的过去。 一是婴儿哭啼,二是学游戏,三是青春物语,四是碰巧遇见你。了解这个你,沉迷这个你,时间暂停。 再继续。 十是寂寞夜里,百是怀了疑,千是挣扎梦醒,万是铁心离开你。经历这个你,活成这个我,细数自己。 听,远方的信号,痛过的美丽,仍将冉冉升起。想起的我,想起了你,难跨过的难过。 听,发出的警告,余烬的烟蒂,仍将燃烧思念,烧毁了我,烧毁了你,未到来的未来。"

了却烟硝: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一向不是很喜欢这类聊着深层话题的所谓“闷片”,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就是怀着这样情绪,想着这个片子在我这里顶多就是及格的样子。但是没想到的是第一届金火车《蓝白红三部曲之红》的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总是能带给观众别样的惊喜。

这种多向人生选择的片子有点会让人想到现在的交互式游戏,只不过本片便是让你一次看透不同的人生道路。有意思的是,这不同的人生道路恰恰影射的就是不同的政治倾向和宗教信仰:不管是选择那个时代最高思想的共产党,还是坐着地下工作偷偷信着上帝,亦或是不与任何思想产生瓜葛,我们都惊奇地发现,最后的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的。(第三段故事的结尾处理很有意思,我当场笑出声来)也许这就是在暗示着什么,毕竟命运这种东西看似随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它想让你怎样,你就算换了各种方法结果还是锁死的。

另外影片技术及其高超,基耶斯洛夫斯基手下的摄影仿佛拥有魔力一般,一步步带领着观众穿越一个个人物和事件,探究最终的命运会导向何方。配乐也有着那股子命运的挣扎和无奈,虽反复出现却并不让人厌烦,某种程度上,这大概就是“电影”这门艺术的魅力所在——它总会用你想不到的方式,去为你铺展开一个又一个人生的密码。

#FIFF7#DAY6的主竞赛场刊评分稍后会在广播中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5 ) 机遇之歌,Blind Chance

人生轨迹,就在搭火车这几秒完全改变。在这之前,Witek学医,却遭遇父亲去世,休学思考要不要继续学习。第一种,在火车上遇到了老党员Werner,让他入党、成为迫害反抗者的政府一员,尽管他也知道这些老党员也被打过,但是还是昧着良心干下去,犹豫过几次,却被Adam劝要服从体制,最终Adam告了他女友Czuszka的地下组织秘密,两人决裂,他也失去女友,女友看不起他,在无法出国而是要继续镇压工人时,他的迷失彻底爆发了,后悔无比。第二种,因为赶不上车冲撞了警察,却因为劳改结识了地下党分子,并且成为基督徒,还遇到童年好友Daniel,其姐姐Werka成为了Witek的情人,不料Witek也因为一次偷情,错过了地下党被捕的一次集会,但也被地下党排斥,最终和跟党走的阿姨一起听外国广播。第三种,Witek继续读书,继续和Olga相爱,不入党,生活幸福,但是还是不能独善其身,同事对于不肯帮主任儿子情愿、明哲保身的他嗤之以鼻。最终,他还是情份上帮要被撤职的主任出国演讲,哪怕这不是好事,没想到坠机了。充满偶然性的人生,一个小事可能永远改变一切。有意思的是,在当时的波兰,左中右都得GG,可见偶然也有必然,比如政治大环境。

 6 ) 偶然·信仰·人

首先,有被片子震撼到。在经历了前半个多小时的不知所云和沉迷男主角性张力后,越到后面越移不开眼睛。男主角……救命,可以说请入我梦里。(以上全是废话)

之前只看过同一个导演的《蓝白红三部曲之蓝》,《机遇之歌》较三部曲时间更早,拍摄年代、地点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记忆。而个人认为《机遇之歌》讲述的东西要远远高于《蓝》。在这部负担着机遇与偶然、政治与信仰、人性与人欲的电影里,好像什么都交杂在一起,但又好像什么都是独立的。我的见解非常浅薄,但也随便写几句吧。

一、偶然

当然,电影主线叙事就是三段不同的“机遇”。这三段机遇中,男主在不同的环境中遇到不同的人,看似走了大相径庭的道路。这些道路的分叉点是那列火车,是男主角对警察的态度,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火车把手,是男主角的奔跑速度,是五秒钟……

看到有人拿它跟《蝴蝶效应》相比,当然,影片故事的叙述方法之类应该有一些相似,但《蝴蝶效应》更强调偶然选择里蕴含的必然。但《机遇之歌》却几乎完全消解了“必然”。这三段,哦不,这3—+∞段偶然里几乎没有必然。走了不同道路的男主角,开启的人生是完全不同的。如果说非要找一个“必然”,那可能只有“必然走向死亡”这个结果。虽然只有第三段机遇里飞机出事故,但其实看向一二段机遇,或者看向所有的人,谁能逃过死亡?无非是早晚而已。

电影对偶然的强调是第一个直接击中我的部分。这种偶然几乎与信仰无关,与唯物主义辩证法无关甚至对立。它直接说明了在一个个小人物的生命中,社会与环境会对人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却没有那么必然。

二、信仰

电影开头部分的这段台词,细细回味,似乎是从漫长的历史中得出的信仰与人之间的关系。信仰、主义不止有马克思主义一种,它们最初在信奉者那里都像“一道光”,是信仰者们理想的矗立点。然而在信仰的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破碎感、崩塌感。到了最后生命消逝,信仰还是作为一个主义立在那里,但你却远去,未实现的东西也远去。

“每一代都需要一道光,都需要知道,他们的信仰,希望这个世界可以有更好的秩序。这个需要,比马克思更老,也比马克思更早。就像一剂药,在生命的开始,它带来快乐,因为这道光看起来很近,伸手可及。在生命的终结,它又带来苦涩,因为这道光离我们而去。在这40年里我经历过太多的事,今天我会看得比以前更远,我不会鼓励你们去追求它,但请相信我,生命如果没有这种希望和苦涩,那才是可怜的。”

第三段机遇中,男主角在故意躲避各种政治、宗教信仰,只专注于家庭与个人的成就。其实他并没有沉沦于无节制的欲望与狂欢,“希望与苦涩”看似都离男主远去,但也很明显并非完全不存在。导演显然给了这种选择一个结果——飞机坠毁,或者更确切来说,是终将“归于死亡”。失去信仰的人,余下的生命或长或短,在电影这里都被忽略掉了。

但导演有给出对待信仰的正确方式吗?并没有。对于信仰内容的本身,电影也没有过多去分析讲述,更多则是呈现个人在信仰中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三面为难、四面楚歌、八面围城、十面埋伏……无解。

三、人

人。我认为这部电影与其说讲机遇、偶然讲信仰,不如说是在讲人。

看似完全偶然、各自独立的三段机遇中,男主角这个人本身,他的正直与责任,他的愁绪与摇摆,他的思考与欲望并没有改变。他会在第一段机遇里为了营救医生们赴险;会在第二段机遇里和共产主义者老婆婆相处融洽;会在第三段机遇里不签字,坚定帮助教授……他会在第一段机遇里质疑信仰与权力;在第二段机遇里彷徨寻求宗教的慰藉;第三段机遇里则是看似回归正轨的生活中处处隐藏的迷茫与摇摆。

然而男主角的遭遇是悲观主义的体现吗?我还在思索但目前偏向于“不是”。我认为坠机死亡不是悲剧,只是必然走向死亡里千万方式中的一种。

我认为,影片正是通过讲“人”,跳脱出了炫技式的叙述方式,从而达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讲人,讲人的挣扎、思考与困境,似乎一下子,周围的政治、信仰都变得静止了、独立了,甚至不存在了。甚至这些偶然也变得不存在,因为根本就没有必要。

总之,电影我琢磨不透的地方还有很多,见解也很浅显且逻辑微混乱。😭但这些文字真的不足以表达我的震撼,仅此致敬大师,我仍需要继续学习,并永不停止思考。

 短评

11th BJIFF No.24@北京剧院。关于政治选择与自由意志的讨论,但最迷人的仍然是基氏对偶然与命运的强调。片头声明是还原了被删减片段的版本。第二段故事里有一处说明:此为唯一无法还原的片段。出字幕时,全场鼓掌。看完回想,开头的画面大概是男主在飞机坠毁前的嘶喊。

8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filmoteca 修复未删节版。通篇关于形而上痛苦的哲学思考,与简洁静美乃至超脱的影像风格糅合,构成一种几近不可能的和谐完满。最无力之处在于,无论赶没赶上车,无论选择何种政治倾向,无论爱上谁与谁携手,随命运之河百转千回兜兜转转,却永远无法抵达向往的终点。

12分钟前
  • Lycidas
  • 力荐

电影不仅是萝拉快跑等“命运从一个点分散出去”形式的源头,更是在说当时波兰的社会,不论你有没有赶上那列火车,加入了哪个政党,信不信上帝,甚至有意无意地置身事外,生命的走向都在他人的手里。基氏喜欢拍奇怪的小物件,却情感无比精准!修复版,男主角真帅啊,裹严实和脱光都看不厌。。

17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灵性哲思三段论,世间再无奇士劳。

18分钟前
  • shininglove
  • 推荐

太好看的影片

20分钟前
  • 绕着上路
  • 推荐

细节太多,背景太复杂,一遍根本看不懂。

25分钟前
  • 袁牧
  • 力荐

看不下去

28分钟前
  • 高源🌈
  • 还行

他终于飞向了巴黎,却永远也飞不到巴黎。命运中无数际遇交织,抓到哪条线,实在是切实的blind chance。只是无论骰子掷出哪一面,似乎结局也都差不多,不过无谓的挣扎。第一段剪辑太跳,观感几乎是“乱”。当年新意震撼的结构今天看没那么撞击。表面的政治着墨不是我的痛点,背后偶然中的必然引人深思。

29分钟前
  • 神仙鱼
  • 推荐

配乐好,创意好,第三种命运的结局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31分钟前
  • Lavender
  • 推荐

我后悔用了中文字幕来看,感觉故事结构很精巧。

33分钟前
  • 熊仔俠
  • 推荐

2020.12.5三刷,经常会想起它 | 2020.4.8二刷,一部放在心里时更美丽的电影 | 2019.8.6一刷

38分钟前
  • emepar
  • 推荐

有人的地方就分左中右,不能睡的大师之大师的调度与三段式。

43分钟前
  • 九個9
  • 推荐

三条平行线,人生许多条路都是在于选择~~

44分钟前
  • 吴秉翰
  • 推荐

拜三段式祖师。有场两人全裸躺在床上抽烟聊天的戏特别美。

46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精彩的主客观转换镜头,对生活中细小物体植入命运隐喻用得无出其右,“我们身处一切土崩瓦解的时代,体制即将奔溃,只是时间问题”,无法修复:“此处无法还原被删减片段”,”我为母亲上坟,我也有坟可上了“…没什么Chance,只有Blind,当人生只剩下三种可能的时候,不就离了大谱吗?象征命运的列车想起了《薄荷糖》,根本谈不上赶得上赶不上,毕竟那车是来碾压你的

51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关注细节很重要,不然第一场的前半小时都会很沉闷。

52分钟前
  • 私享史
  • 推荐

作为不行动的主体,威特克的人生全然围绕着偶然展开。显然在那个无从选择的年代下谈论机遇简直滑稽可笑,但相较于反抗的瘾君子和秘密的地下大学,是追求自保的庸碌和怯懦的本性将威特克带往悲剧,因此每篇皆是以主角个人的全面失败作为结局,正是抱着随波逐流的心态,巴黎才成为这种青年永远的彼岸理想。以火车为结构大形式,三段故事中的主角总是以误打误撞的方式决定自己的人生:由领路人所引导,无论是宣誓效忠还是进入地下组织,被上帝俘获还是成为中立医生,却始终徘徊在局外人的身份中,直至被信仰背叛。正是由于真实信仰的缺失,开篇失去医生使命感的无力实则贯穿为个人失去“存在意义”的伏笔,于是他的人生便被编码入以下三种符号:顺势而下的弹簧(在组织内陷入僵死)、消失的纸条(旁观他人完成梦想)以及相同轨迹的抛球(重复却无力改变)。

55分钟前
  • 夏萝
  • 推荐

《罗拉快跑》和《滑动门》的祖师爷了,对当时波兰的政治隐喻非常好。

58分钟前
  • 巴伐利亞酒神
  • 推荐

1956 Poznan

60分钟前
  • 苏四
  • 推荐

对于这部开启了《罗拉快跑》和《蝴蝶效应》的电影来说,我想谈的并不是它的技巧和形式。偶然还是必然,这是一个问题,甚至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世界观的问题。那么,你相信偶然,还是必然?!

1小时前
  • 芦哲峰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