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尼的录像带

剧情片其它1992

主演:亚诺·弗里斯奇,安吉拉·温科勒,乌尔里希·穆埃,Ingrid Stassner

导演:迈克尔·哈内克

播放地址

 剧照

班尼的录像带 剧照 NO.1班尼的录像带 剧照 NO.2班尼的录像带 剧照 NO.3班尼的录像带 剧照 NO.4班尼的录像带 剧照 NO.5班尼的录像带 剧照 NO.6班尼的录像带 剧照 NO.13班尼的录像带 剧照 NO.14班尼的录像带 剧照 NO.15班尼的录像带 剧照 NO.16班尼的录像带 剧照 NO.17班尼的录像带 剧照 NO.18班尼的录像带 剧照 NO.19班尼的录像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58

详细剧情

  本片是导演迈克尔·哈内克的“冰川三部曲”之第二部。少年班尼(亚诺·弗里斯奇 Arno Frisch 饰)酷爱观看录像,就连自己房间内也有一部摄像机。一天,他邀请了在录像店外认识的陌生女孩(英格里德·史塔斯纳 Ingrid Stassner 饰)回家共同观看他拍摄的家庭录像,在共同把玩一把土制气枪时发生了意外,班尼杀死了女孩,并录下了经过。几天后,班尼向母亲(安吉拉·温科勒 Angela Winkler 饰)和父亲(乌尔里希·穆埃Ulrich Mühe 饰)坦白自己的杀人事件,二人大吃一惊。父亲决定让母亲带班尼去埃及旅游,自己则留下处理尸体。问题是,班尼的罪行就这样消失无踪了吗?  本片获欧洲电影节国际影评人费西比奖,并被提名欧洲电影最佳影片奖。

 长篇影评

 1 ) 圣母的泪水,微弱的光明

人生写的第一篇影评,严重剧透。

班尼成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可以随意的使用钱,因此他拥有完成行动的各项条件。他从电视媒体,录像带,电影里观看大量的暴力。他的父亲甚至带他去农场亲眼观看一只猪被杀死的现场,他拍下那个杀害与死亡的瞬间,他的摄像机如同他冰冷的心一般漠视死亡。这一切“死亡暴力的图像”如同洒落在桌上的牛奶一般,班尼用布轻易的擦去,与他擦去女孩在地上渗出的大量血迹一样,没有一丝畏惧。

只有当那个被他邀请到家里的陌生女孩,看着那个猪被射杀的瞬间而说出“下雪了”的时候,他(与观众一同)才意识到世界比他的注视要更加广大,天地因果的存在。但那一瞬并没有拨动班尼僵硬的心。而后他轻易的开枪(杀猪枪)杀死了女孩。剧本在处理那撼动人心的谋杀之后,轻快的描写班尼的行为,他没有恐惧紧张,而是先去吃了个甜点,画一会儿画,随意的翻看女孩的书包。间隙间才去处理女孩的尸体,与打扫屋子并无二别。他怕弄脏衣服,遂裸身处理完血迹,中途还跟朋友电话约着去夜店,他赤身裸体坐在镜子前打电话,他望着镜中的自己,看到身上沾到的血迹,甚至用录像记录下自己用手将血迹涂抹在身上。

而后班尼如往常一样出门,此时的观众知道班尼杀了人,而尸体还在家中。带着这个前提,观看班尼的行踪,他去寻找姐姐,是否是要寻找姐姐的帮助?而姐姐没在家,他晚上住在朋友家,欲言又止。在他的内心有一丝渴望想要坦白,但都无果而终。最终这一丝坦白表达在了他的头发上,他偶然路过理发店,进去剃光了头。此刻我们可以看出被暗藏在班尼心中的能量,那股杀了人之后在内心涌动的能量被表达出来。

之后的故事必然是父母该如何处理这件事。首先是母亲的遭遇,当班尼推门进来时,母亲正在插花,她看到班尼的光头时,惊讶的愣住了。而后是父亲一味的责骂,“你剃光头就像一个囚犯,你要做一个守规矩的典范”。。等等。盲目的道德与规矩的宣说,父亲的脑中充斥着无用的教条与管教,在这一番话中,他不曾有一刻关心儿子剃头背后的原因(剃光头这件事表达的如此强烈,确没有引起父亲的一点真正的关心)所以在厕所刷牙的班尼甚至不看父亲一眼,他满不在乎的在厕所里做自己的事,最后只对僵硬的堵在门口的父亲说了句,“我可以离开了么?” 剧本在此刻开始呈现出父亲之作风。

第二天,班尼在课堂上轻易的撒谎出卖朋友。紧接着回到家班尼将杀人的录像展示给父母。电影在此时直接呈现三个人面对谋杀录像的脸部特写。首先是母亲,她的反应来自本能与无助,惊恐的。而后是班尼自己,当画面里枪声响起的时刻,他眨了一下眼,过后他的鼻孔微微扩张,呈现出一种按耐不住的深藏的情绪涌动。唯有父亲是面无表情的,“正常的”观看,在第三声枪响杀死女孩时,他甚至都没眨一下眼。

夜晚班尼入睡后,父亲与母亲在客厅长谈商量对策。实际上仅仅是父亲在做极为理性的分析与一心要隐瞒事实并碎尸的建议。母亲的反应很有意思,她听着父亲给出的碎尸建议,竟然按耐不住的笑了。这是一种典型的笑,是对荒唐之极被揭露的时刻会发生的轻笑(这是一种人类的共性反应),她只是不断的表达自己的无能为力与对父亲的质问“你是认真的么?”。有意思的是,父亲提到“他们会认为儿子犯下这样的罪行,父亲也有责任”。这句坦白中即包含了剧作者的责问,也包含了父亲内心真正的病根:软弱与潜逃。

一个巨大的谎言即将展开,母亲带着班尼去了非洲暂时逃离,父亲要在这几天毁尸灭迹将这一切暴力与杀害雪藏。为了回到并维持表面平静的生活。对于所有剧本所指的当代“类似的范集体人群”而言这是一个无法脱掉的谎言的外衣,平静和需要维持的生活。

而后导演用大量的关系镜头拍摄 母子 在非洲。(之前的篇幅里,人物出现以单人镜头为主)来到一个落后的国家,以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游客的身份,观看(大量使用班尼的录像机素材)落后的景观:大巴车窗外到处在兴建的楼架子,贫穷的街道市场。母子住在一个高级酒店中,他们同一切旅游者一样的体验着消遣的时光,去海边游泳,逛名胜古迹,游玩娱乐设施。这期间伴随着一些旅游带来的轻快的愉悦,同时安插着几处远远的母亲与父亲的不为人知的通话。随着几天的游玩好像那桩杀人事件就这样快遥遥远去了。

在非洲待得最后几天里,忽然有一天,如前几天一样母子同躺在一张床上,儿子在轻松的看着电视里的歌舞节目。忽然间在这表面的平静里,母亲按耐不住内心的涌动,留下眼泪。

此刻是电影最为触动人心的时刻,因为这一切的谎言里终于流露出了真情。只有母亲伤痛欲绝的眼泪才在男孩心中浇灌了良田,唯有此刻是整个电影救赎的刹那。男孩在一生的骗局中,在父亲的谎言,上层阶级的富裕物质条件里,在电视媒体泛滥而轻易呈现的暴力中,终于遇见了柔软的真心颤动的时刻。此刻麻木与欺骗的外衣终于被撕开一道裂缝。悲伤,恐惧,懊悔,一切善的根性在母亲绝望的嚎啕大哭中赤裸的呈现出来。

有意思的一条暗线是光明与黑暗,当母子第一次睡在非洲酒店的床上时,儿子因为房间里光太亮而睡不着。母亲说要不要把窗帘拉上,儿子说不用。此刻的光,使班尼无法在黑暗中(他的房间里无时无刻不拉着窗帘漆黑一片)入睡的光,如同他几次看到家里墙上的那张小小的圣母相。是圣母(他的母亲)带来的光,是悲伤的眼泪中闪耀的同情与真心涌动的光。

电影在这一点光之后便迎来了光明,班尼回到家中打开自己房间,窗帘都被拉开了,房间中呈现出完全的明亮,班尼自己也没再关上窗帘。

此后迎来了电影最为关键的第二处对谈,当父亲处理完一切,来到班尼的床前,问他:我就是想知道一件事。

父亲:“为什么?”。

班尼:“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想知道那是怎么回事。”

这一句台词涵盖了整个故事所有的质问:一个少年,在一个麻木(父亲的一味教条而无真心交流)与谎言(父亲的谎言),纵容(父亲给予的所有物质财富,一个少年的经济自由),充斥无足轻重的影像暴力的环境中放肆的长大后,所给出的一个杀人动机的答案,仅仅是轻轻的一句:“我只想知道那是怎么回事?”

这里面包含了未成年的单纯成长与整个社会家庭教育的失语而造成的严重后果。

随后电影进一步的将那被所有人认为的与自己无关的影像暴力附加在主角自己身上。

班尼用录像机记录了父亲当晚的罪证并交给警察。在最后一个画面中,观众从电视机里看到班尼一家在警察局被带走的画面。那些媒体里要遥不可及的暴力,那些好像只在屏幕里发生的暴力,与自己无关紧要的暴力,终于落在了自己的身上。自己也最终成为了影像中的那一场暴力。

当然从人性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部弑父的电影。

2021/3/2

上海

 2 ) 人性之恶

物质的无忧有时会导致某些人寻找刺激,往坏的地方发展!但这得看自我是否有警惕之心,人性的恶是很难阻止的。

 3 ) Liebster Jesu, wir sind hier, BWV 731

杀死女孩的片段,我没等得及看完全片就开始回放,放了很多遍。而后,在我以为我已经习惯了画面外想象中女孩被(用来杀猪的)筛枪一下下打入身体、承受无助和恐惧以及粗重筛针打入身体的巨大钝感冲击和撕裂感疼痛下的惨叫时,Benny又像最初给女孩看猪的屠杀录像时一样,给父母看了自己杀死女孩的录像。不动声色,张力凝聚。而最后,他又给警察放了一遍自己在黑暗卧室中录下的半掩的房门,门外透来白色灯光和父母微弱可辨的关于肢解女孩尸体的交谈声 —— 这算哈内克一个聪明的trick,有多少人意识到了这种身份替换? 暴力牺牲品:猪 → 女孩 → 父母 暴力观看者:女孩 → 父母 →警察 强烈对比转换角色视角,观众的听觉折磨伴随猪/女孩嘶喊的终止得到解脱,也基本暗示了父母最后的下场不会比女孩好到哪里去。 哈内克是一个如此聪明完美的精神操控者 —— 他借由不谙世事的14岁Benny之手,将屠杀录像倒退、慢镜头分解回放、筛枪再次打入头颅、声音拉长变异、画面短暂凝固,紧接着杀猪录像生硬粗鲁的突然结束,电视机呈现视觉听觉的双重白噪,观众还没有喘过气来,刹那的道德疑惑和画面缺失,录像里结尾部分开始下雪,一如哈内克在《第七大陆》里,电视开着却无信号,画面呈现一片雪花和白噪,比Benny录像里的雪花更叫人不寒而栗;女孩死亡录像的结束,却紧接着电视上花哨的娱乐节目,荒诞却真实,观众又经历一次由临终惨叫瞬间切换为欢笑和音乐的冲击。我要给哈内克鼓掌,genius. 别说什么人性冷漠,更别扯什么信任与沟通丧失,我倒是赞同有人提及的后工业社会冷暴力,可惜他没有深讲。政治我从不谈论,抨击媒体对人们无意识渗透致使人对暴力行为习以为常等等,也不是新鲜话题,哪怕片中政治社会新闻频频,哪怕片尾直到最后都还在放社会暴力袭击致多人死伤事件的新闻 —— 然而其实真正的暴力,是面对一切残酷屠杀事件仍然训练有素、语调冰冷、已然过滤所有情感色彩的新闻播报声。 可在这里,我只看一双儿童式好奇且单纯的眼睛,纯粹的视角,情感的脱离,缺席的父母,冰冷的科技,疑惑心态下的自主探索,本能驱使下的行为条件反射。最重要的是,请抛开社会框架下的一切是非观与道德界定。他只是一个漫不经心坐在沙发椅里和同学聊电话的男孩子,语调平仄,波澜不惊,此刻房间里还躺着女孩流血的新鲜尸体。他不紧不慢,赤身裸体,摄下身上的血迹,摄下尸体,将其翻身,镜头拉近,镜头推远,既像婴儿初见新鲜事物的新奇,又像纪录片用科学研究的过分理性/冷峻态度捕捉物化细节。母亲在厕所,浴袍半敞隐约见到乳房,Benny透过镜子拍她,哈内克透过镜子拍他俩。You see? Benny毫无是非判断,毫无侵犯他人排泄的廉耻,毫不知情怎样叫做不合时宜。Benny近乎冰冷无情地用镜头跟进他的一切拍摄对象,他的视角就是冰冷科技的视角,穿透摄像机镜头折射成像,没有任何情感反馈。他无法与世界上的一切产生情感连接,父母,朋友,甚至他自己——卷裹于充斥着嘈杂电视噪音与重型摇滚同时播放的听觉冲击空间里,他仍然安静平和地坐在桌前写字。他倒牛奶,洒到了桌上。镜头拉近,与抹除血迹时一模一样的特写。哈内克在提醒你们:记得吗,他这样擦去了血迹,纹路里还残留着血泡,就像桌面残留的牛奶泡沫:擦除血迹于他而言和擦除桌上的牛奶一样稀松平常。 Ohh Benny. 他还尚未形成对生命与肉体的意识,还是一具干净柔软可塑的雕像雏形。你不能责怪一座雕像粗糙胚体的扭曲、畸形或人格残缺,因为还无人将其注浆成形。 埃及的温暖色调,无疑和他们在维也纳都市中充斥电子科技与金属家具的家形成强烈对比。可偏偏这时,再一次的科技介入:母子面无表情面对着旅馆冰冷电视机里荒诞娱乐的声画媒介,母亲心绪游离,积蓄爆发,大哭起来,一个极其神经质的比照;而此前电视机里巴赫的管风琴曲BWV731响起,我甚至分不清这是哈内克施舍我们的宗教仁慈,还是又一次冷峻的冲击对比,Benny走进深深夜色中漆黑的露台,望向远处港湾。母亲身为艺术商人,墙上的画风格杂乱,典型的中产阶级审美与居家装饰态度。叫我意外却也意料之中的是,看到了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René Magritte 1936年的《La Reproduction interdite》。这幅画其实原本用来表达,艺术不应再是映射现实的镜子。在《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热泪伤痕/惊鸟》《秘窗》里,都用到了这幅画。用来反映的主题大致涵盖了“我是谁”、“我对外界呈现的样子是谁”、“我的内在自我认知是谁”这三个不一样的“我”,在这三部电影里,既可以指网络中的不同自我、暗网中的多重IP,也可以指分裂人格、内心的自我矛盾、真实内在与外界表象的永恒冲突矛盾。 而哈内克在片里无数次穿透玻璃、透过镜面、借由Benny的录像画面来拍摄的冷峻手法,“我”却甚至都是缺失的。

如同哈内克在《71碎片》、《第七大陆》还有《趣味游戏》中惯用的某些特定形象一样,那些一手造成“无意识悲剧”后果的角色总有一股摄人的致命吸引力。人格晦涩,动机缺乏,感官敏锐,茫然,无辜,美丽,迷人,边缘而游离,欲望与好奇驱使的深沉狂热,过分天真导致冷静外表下的极端暴烈,社会道德框架的受害者,纯粹和极致审美的虔诚信徒。欧容《登堂入室》里的16岁少年克劳德,隆美尔与法斯宾德《狼的触痛》里温润无措最终失控的弗里茨,《香水》里脆弱纯真的格雷诺耶,《饲养乌鸦》里的美丽可爱却始终面无表情的小女孩安娜,《色情酒店》里苍白美好得近乎一具冷感而细微的大理石躯体的托马斯,《伍德肖克》里时刻躲进森林的特蕾莎。

这些一辈子让我欲罢不能的角色,我身份认同的慌张。 * I just can't tell how much I love this movie.

 4 ) 《班尼的录影带》一个冷酷异境


《班尼的录影带》是奥地利导演麦克-哈内克所执导的第二部电影,是《冰川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有人将之归类为恐怖片。

 

班尼是个中学男孩,除了父母之外,还有一个成年的姐姐。班尼的父母经营一家猪只屠宰场,家境优渥。班尼的姐姐有很好的经济头脑,和朋友同住,但偶尔会回家。班尼个头不大、长相清秀,是学校合唱团的成员,有一帮要好的同学。班尼最大的兴趣是看录影带和拍摄影片,他有一部摄像机,几乎二十四小时开着,除了偶尔对着窗外的景象外,这部摄像机的镜头总是对着班尼,记录着他的一举一动。班尼最喜欢看的录影带类型是恐怖片,他常常坐在书桌前反复观看片中的恐怖镜头。

 

一个周末早晨,班尼的父母留给了他一张纸条,说要出远门,隔天才会回来。于是班尼自己吃过早餐后,就出门去录影带店租录影带。当他从录影带店出来时,他看见一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女孩站在店外盯着橱窗内所播放的录影带。班尼见过这女孩几次,每次她都是这样伫立在窗前看免费的影片。于是班尼上前跟这女孩打招呼,并邀请她到家里聊天、吃披萨。

 

在等待刚从微波炉拿出的披萨凉下来的时候,女孩告诉班尼自己住在一个多小时车程外的地方,常常搭捷运然后转公车来这家录影带店。女孩还告诉班尼自己喜欢看的是动画片。吃完披萨后,班尼从自己房间的抽屉中拿出了个特别的东西向女孩炫耀。那是父母所经营的屠宰场上用来杀猪的工具,装上些小钢珠后,就能像散弹枪般地发射。班尼将杀猪工具装满钢珠后递给女孩,炮口对着自己然后问女孩敢不敢射击。女孩在被班尼嘲笑是胆小鬼后,倒转了炮口,对班尼反唇相讥。班尼犹豫了一下然后射击。

 

女孩倒地且大声嚎叫。班尼上前想扶起女孩,但女孩却挣扎着躲避,还不停地喊叫。班尼似乎有些慌张了,他有些不知所措,他突然奔回书桌,将杀猪工具装满钢珠,再次对着女孩射击,然后再次奔回书桌,再次填充,再次射击。终于,女孩安静下来了,身体也不再动作了。此时,班尼的录像机一如往常地运转着,记录下这一切,而连着录像机的闭路电视,也时时播放着班尼刚刚做的事情。

 

看着女孩那躺在血泊中的身躯,班尼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他若无其事地回到餐厅,给自己倒了杯牛奶,之后还坐在书桌前写了会东西。尽管如此,他的眼光还是不时地会瞄向女孩。终于他起身面对问题。他脱掉了衣裤,光着身子,蹲在地上,一点一点地擦拭着女孩流出的血液。血迹还没擦干净,家中的电话就响了。原来是同学打来邀请班尼,一起去玩,并在同学家过夜。讲电话时,班尼发现自己身上沾染了血迹,他有些恍惚地将那血迹在身上涂抹开来。

 

班尼和同学一起去到舞厅,然后晚上在同学家过夜。就寝时,班尼陷入沉思,他叫唤了同学的名字,想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说出来,不过他终究是打消了这个念头。隔天班尼提早离开同学家,因为他的父母今天会回来。班尼在街头晃荡了一阵子,他突然决定去找姐姐,可惜姐姐不在家。然后他经过了一家理发店,在店外犹豫一会后,他推门进去,让理发师帮他把头发都剃掉。

 

班尼到家时,父母都已经回来了。一家人安静地吃过晚饭后,父亲来到班尼的房间,对他剃光头的举动批评了一番。对此,班尼始终低头不语。然后他将关于女孩的那段录影放给父母看。

 

看过录影带和女孩被塞在衣柜中的尸体后,父母相对无言。他们打发班尼去睡觉,然后两人坐在餐桌前讨论该怎么处理。母亲认为班尼尚未成年,刑责应该会很轻。父亲则没这么乐观,毕竟班尼是连开了3枪,已经不是意外可以解释的过去的。而且正因为班尼未成年,这个责任自然会落到作为父亲的头上。此外,一旦事情被揭发后,班尼未来的人生也完了。所以父亲的意思是要掩盖这件事。他要母亲暂时将班尼带出国一个星期,因为父亲准备将女孩的尸体切割成小块,从厕所冲走,这需要至少一星期的时间,而他们不希望班尼知道这些。

 

班尼和母亲对外声称是要去参加祖母的葬礼,然后双双来到了埃及。母亲的心情虽然沉重,但为了让班尼振作起精神,她还是怂恿着一起去海边游泳,两人都假装只是单纯的来观光。班尼一如既往地带着摄像机,有一搭没一搭地拍着沙滩上玩乐的人们。还趁着母亲下海游泳的时候,将镜头对着自己,拍摄了一小段画面。在这些画面中,班尼提到了父亲,说起了来到埃及已经四天了,后天就必须回家了,不知道父亲进展怎么样?不过至少需要一星期的时间吧。班尼还自问自答地提到不知道报纸上是否有相应的失踪报道,总之在埃及的报纸上是没有看到。

 

班尼和母亲回国了,一家三口以和乐的气氛来掩盖心里秘密。班尼还将姐姐前段时间里开派对的录像播给父母看,一家人对姐姐在聚会上提到的赚钱方法颇为认同。之后只见闭路电视上的画面转变成班尼房间的景象,镜头始终对着房门口,黑暗的房间中虽然见不到有人活动,但却清楚地听见门外的说话声。原来说话的是班尼的父母,内容是他俩讨论如何处理女孩尸体的对话,是班尼把事情告诉父母那晚录下的。闭路电视的播放停止后,镜头外传来一个男子的声音,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只见同在镜头外的班尼睁着无辜的双眼不发一言。然后又见闭路电视的画面转到班尼家的楼梯口,镜头是从高处向下拍摄的,里面的景象是班尼的父亲被警察带走。终于,录像画面打出了最后的2个字,鲜红的2个字:"Benny's Vedio”<全剧终>

 

班尼为什么要怎么做?不知道。在片中,班尼既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显露出任何自责的情绪,也未出现任何得意洋洋的态度,他只是单纯地想拍个和自己有关的录影带。记得在美国老牌影集《阴阳魔界Twilight Zone》中也有类似的故事:一个灾难摄影师一直在寻找最写实、最震撼人心的灾难瞬间,但拍出的照片却始终不好不坏的。有一天他终于找到这完美的瞬间,作品也为他得到了当年的普利兹摄影奖。画面中是一个怀孕的妇人,跌落在火车站台,对着迎面即将撞上的火车头,妇人无比惊恐地对着镜头伸出手。这妇人是摄影师的妻子,她腹中怀的是他的亲身骨肉。

 

相比于《冰川三部曲》的其他两部,《班尼的录影带》的拍摄较为连贯,镜头始终以班尼为主,共同的是,仍旧是以死亡作为故事的主体,传递的信息仍然是惊悚的冷酷异境与人性的不可理解。纵观《第七大陆》、《班尼的录影带》和《或然率七十一》,《班尼的录像带》的格局较小、拍摄手法也比较单纯。类似的主题在麦克-哈内克之后的作品《大快人心》中有更进一步的发挥。至于《或然率七十一》中,导演用七十一个镜头分段来讲述生命的必然与偶然,几个不相关的人,各有各的痛苦和快乐,但最终主宰命运的,不是为生活付出多少努力,又为幸福承受多少痛苦,而是单纯的或然率。类似的手法在近期的电影《撞车》和《通天塔》中也可以见到。

 

相对于麦克-哈内克比较近期的作品,《冰川三部曲》受到的关注较少。然而,如果仔细比较,可以发现在这三部作品中,基本已经奠定了麦克-哈内克的拍摄风格和手法。不连贯的片段、录影带的运用、无法理解的行为、含蓄但残酷的事实、以及未加说明的结局,再再出现在麦克-哈内克后来那些备受认同的作品中,包括《钢琴教师》、《隐藏摄影机》和《白色缎带》。有评论甚至说麦克-哈内克的《白色缎带》是部几近完美的作品,唯一的缺憾是导演竞一反常态,在这部片子的结尾把故事讲清楚了。由此可知,对作品、对导演、对自己、对人生的无限想象与质问,在麦克-哈内克的作品中的价值。

 

 

 5 ) 影像的力量

作为“冰川三部曲”之第二部,也是三部曲中故事性最强,主题最单刀直入的作品。

影片开始便是班尼珍藏的一段杀猪视频。这个视频的拍摄地在班尼父亲的农场里,14岁的班尼反复的观看着杀猪枪射入猪脑里一枪毙命的镜头,不断的倒带观看颇有后来《趣味游戏》的意思,哈内克对于观看者与影像之间的关系和反思贯穿于三部曲中。班尼痴迷于观看暴力影像,而自己也在房间里使用摄像机记录拍摄着生活中的点滴。他在录像店外搭讪到了总是在此驻足观望的女孩,女孩受邀来到了班尼家。班尼给女孩观看了自己最喜爱的杀猪影像,在观看过程中班尼同样不断倒带反复观看,不断在重复的暴力瞬间中满足自己的心理快感,这种对暴力影像的操纵感同样在《趣味游戏》中达到极致,只不过此片还是角色对影像的控制,而《趣味游戏》中则将对操纵,窥视暴力的权利以及反思对象丢给了观众,每个看电影的观众都成了此片中的班尼......随后班尼将杀猪枪递给女孩,但女孩胆怯的放下了杀猪枪,班尼嘲笑她是胆小鬼,而女孩也嘲弄班尼是胆小鬼。在如此刺激下,班尼向女孩的腹部开了一枪,女孩应声倒地并惨叫爬行。面对不断惨叫的女孩,班尼向她的头部开了一枪,整个世界安静了下来,班尼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暴力影像作品,他是演员,是编剧,是导演......

他冷静,淡然,有条不紊的清理现场,洗净布满血迹的衣服,在摄像机前将腰部的血迹涂抹均匀,仿佛鲜血与自己肉身的结合如同艺术品。随后他淡定的和朋友去夜店消遣,并在朋友家过夜,他没有丝毫情绪的波动,仿佛杀死的只是一头猪而已……第二天他剪去了长长的头发,留了一头接近光头的板寸发型。在理发前,理发师询问他是否确认要剪,理发师害怕班尼的父母接受不了。此时,这个冷静的杀人犯还是一个未成年的需要监护人监管的事实提醒着观众,这是一个牵扯众多的黑暗故事。

回到家的班尼被父亲强势的斥责他的新发型,并告诉他父亲讲话时不准走动,而母亲则坐在一旁保持沉默。此时,一个父权统领下的家庭状态慢慢展现出来,颇有后来《白丝带》的影子,不同的是班尼在父权压制的阴影下还多了现代化影像的侵染。班尼堂而皇之的在父母面前播放了自己杀死女孩的录像,他麻木的表情让人无法琢磨他的动机。父母知道了他杀人的事情,于是在客厅商量着处理尸体的计划,比如将尸体切成块状销毁……而班尼房间里的录像机记录下了父母谈话的录音。

影片后半段,班尼与母亲为了躲风头去埃及旅行,而父亲留下来处理尸体。大量母子两旅行的片段,暖色,充满自然美感的非洲景色和人文与班尼生活的钢筋水泥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比。而班尼与母亲用摄像机拍下了旅途中的一切,此时摄像机记录的美好与城市生活里记录下的暴力可谓充满讽刺的意味。可电视上无处不在的战争新闻和洗脑节目却依旧无法逃避,暴力始终没有离开过,暴力是人性中不可回避的元素,死亡本能,施虐与受虐,即便在风景如画的地方,依然无法回避,所以母亲在旅行的最后一天崩溃痛哭。用大量电视新闻中对战争的报道和暴力血腥画面的呈现来揭示生活中暴力无处不在的状态,这样的表现手法在之后的《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中达到了极致。

最后班尼将记录下父母关于如何处理尸体的对话影像播放给了警察看,他的父母被传唤至警局,班尼只是冷冷的对父母说了声对不起。到底是警察破案还是班尼自首,影片没有给出明确答案,这也不是重点。故事开始于影像,也结束于影像,杀人,处理尸体,破案,所有人的行为都被影像操控。《第七大陆》中失去信号的电视在此片中展现了它掌控一切的力量。

 6 ) 短评太短,想写的又太多,发我的第一篇影评(观影记录)

很少有电影没有任何配乐我还能看得进去的!明显的这部电影非常棒,处处体现着美学~男主角撑起了整部电影。不止。我发现这部电影我为什么看得进去了,摄影取景角度很好,灯光强弱很好,剪辑很好,演员演技很好,他们把这部电影变得饱满起来!牛奶倒出杯外那个镜头不知道是设计的还是意外,但那个构景真的很美,灯光打的不错,景构的很好。还没看过导演的其他作品,所以评语都是关于这部电影的。1小时2分钟,班尼和他父亲的对话,班尼的表情!班尼的外表!特别像《奥斯卡与玫瑰夫人》里的奥斯卡!
故事情节大多稀疏平常,但是!元素非常丰富,再平常你也能发现其他的东西,一点也不会有枯燥的感觉,这很关键!导演真的很牛逼!构图非常用心!剪辑的非常好。唯一的一处有长音乐的地方就是1小时26分,那段音乐很妙,配上录像带内容~很舒服~还有一处是床上躺着的时候。
男主手好看,臀部超级好看!脚好看,全好看~~~~~鲜嫩度100的小鲜肉!!!真的看着都流口水,就差舔屏了~~~~~~
男主很耐看,他身上散发着一种特质:干净,清秀,无忧无虑,不沾世事,不染尘埃~现在看他豆瓣资料的那张照片,感觉这些东西没了。我认为太早成名,太早进入公众视野,太早进入尔虞我诈的生态圈是不好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会很难发现他其实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充实自己,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不清楚自身的定位,不知道怎么更好的发展,他们只是向前走着。以为现在所拥有的就是一切,只要顺应就好。可惜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他父亲居然和他说“我爱你”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我崩溃了。。。。。。。。。。。。。。。好恶心-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最不喜欢的就是他父亲,丑死了!他居然还摸他的脸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脏死了!!!!!!!!!!!!!!!!!!!!!!!
结局我想不应该自首的。但是从导演角度,这是最好的结局吧。
这算是我的观影记录。不喜欢的当没看见。别动手~
总结:这是一部我很享受其中(很养眼)的电影!非常好!我给9.7分
<图片1>

 短评

镜头用意有的地方过于明显而显得愚蠢

7分钟前
  • hitlike
  • 还行

不咆哮的野兽。

9分钟前
  • 麦兜
  • 推荐

传媒中的暴力本质与人类心底的毁灭欲连同性欲的满足,哈内克所探讨的内容与柯南伯格的《录像带谋杀案》近似,同样涉及‘暴力“然而与柯南伯格的极端血腥大相径庭,利用画外空间和监视器内的镜面镜头对画面造成大量的留白,类似加缪《局外人》的人物形象,”门框“象征着封闭、压迫

14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C+ / 录像带本应是媒介伦理探讨的中心,但这一元素又总是游离在表面,因而态度也显得有些暧昧不明。没有《趣味游戏》般的压迫感,更没有将对媒介与人性的质问由表及里地撕开。不同介质的变换建构了错落重叠的叙述者,教堂管风琴段落极佳。这几天觉得哈内克某种程度上有点像安东尼奥尼。

19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中国电影资料馆展映。家庭关系的梳理、时常观看的B级电影、不见阳光的房间、父母夜晚的声音、爷爷的葬礼、杀猪的录像、姐姐的欢乐与自己的孤寂,共同构造了班尼的变态!

23分钟前
  • 雕刻时光
  • 推荐

如果说《隐藏的摄影机》的暴力是“看不见”但无处不在的,那么,《班尼的录像带》的暴力就是“看得见”而且随时会发生的。哈内克以冷酷的方式审视着这个世界:暴力,就是这个世界的潜意识。

25分钟前
  • Clyde
  • 力荐

哈内克在拍冰川三部曲的时候,肯定内心在高呼,中产阶级去死吧!!!!

30分钟前
  • 喜上眉梢邪王子
  • 推荐

哈内克是变态,鉴定完毕。

32分钟前
  • 山上风下
  • 还行

8.0/7.2 片中人物突发的暴力,突发的情绪,简直令人来不及做出相应反应.

34分钟前
  • 一一
  • 力荐

哈内克早期的[班尼录影带]极好地反映了他的冰冷风格和后期的主题,例如暴力的毫无来由和父辈对子辈罪行的遮掩。然而它最好的地方在于对影像与真实之间吊诡关系的反思:一方面影像的"假"让人与现实混淆,并促成了暴力的产生;另一方面影像却无比真实地记录了罪行。唯一不成功地是片子里浓浓的劝世意味。

39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t682766d2 终于续期了,胡锐!!!

40分钟前
  • 李和百万幽魂
  • 还行

可以和《录影带谋杀案》与《死亡论文》一并看作“暴力影像三部曲”了。哈内克塑造的班尼这个角色没有有一丝一毫的情感,似乎将杀人看作了游戏(此后的[趣味游戏]也是其变奏)。无处不在的录像带和电视广播媒介(贯穿“冰川三部曲”始终),各种“框中框”(画框中的播放屏幕)与镜面反照。吊诡的是,录像带既诱发了冷漠与暴力,同时又记录并促成了对暴力的惩罚。中产阶级的优越感、隔膜感与无视他者痛苦的心理亦由母子二人游览埃及时所拍摄的录像彰显出来。哈内克对画外空间的运用功力炉火纯青,特别是对杀人场景的呈现方式——通过画面中的录像监视器呈现,而受害者却始终在画中画的画外,那一声声的凄厉惨叫更能震动观者。杀猪(让我想及[老无所依])的录像段落在片头与片中均有倒放或慢动作,凸显了操控/游戏心态,及逝去生命的无可挽回。(8.5/10)

43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冰川三部曲之二 哈内克对犯罪语境中家庭伦理关系可能性进行探讨 班尼行为的奠基 在起首杀猪及美式恐怖片录影带中已给出暗示 片末的父子对话也印证这点:杀人纯粹出于好奇 在此人与猪之间并无区别 用前三分之一来压抑 到录像带里三枪响过 再到家庭讨论尸体处理 直到最终逆转 情感起伏如脱缰野马 不错看

48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窃听风暴的爹,铁皮鼓的妈,生了个老无所依的儿子。录像部分很好。偷拍戏可以有很多的启发。想起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的秃先生。

52分钟前
  • 内个死猴子
  • 还行

评分:B 哈内克恐怕是在世导演中气质最接近哲学家的,从职业生涯初期开始,他冷峻克制的镜头语言,就不停在挖掘恶及伦理秩序的冲突。放弃庸俗人道主义的立场,而是朝人性深处去窥视。这使得他注定比同时代其他导演站在更好的视点上。

54分钟前
  • Peter Cat
  • 推荐

主题先行,意识形态大过叙事内涵。我依然觉得这种题材并不适合用电影,这种无法确保观众注意/关注某些重要信息的表现方式来承载。

58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或许是部传播学电影。媒介(摄像机)首先作为界面,被用来拓展电影表现形式,是一种媒介自反;作为“窗口”的媒介展示超真实的世界,人被暴露在拟像化的现实之中,对暴力习以为常,而媒介展示的暴力对人的消解又与现代人的冷漠无情自私等绞缠在一起,互为因果。暴力养成于此,后根植于人。

60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一口气看完压抑得有点想吐,自毁倾向又要爆发....................

1小时前
  • 兮称
  • 推荐

7/10。如[伊甸湖][男孩不哭][晨曦中的女孩]告诉我们庇护罪行的平庸之恶远比极端之恶危害性更严重,侧旁敲击的信息处理不带主观。哈内克师承布列松的真传:主人公日志式的叙事方式,离开情节的视点与画外音铺陈(录像中气枪杀人),景框静止,演员无表情,暴力无动机,冷白色的置景构图投射内心的压抑。

1小时前
  • 火娃
  • 还行

靠,哈内克真是太变态了,前半小时的折磨感真是比隐藏摄像机更厉害。。论折磨观众无人出其右。。当然后半段有点跟不上的样子。。呃,原来这就是趣味游戏里面的变态少年之一啊,演变态有一手。。。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