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2:宗师传奇

动作片大陆2010

主演:甄子丹  洪金宝  熊黛林  黄晓明  樊少皇  郑则仕  敖嘉年  杜宇航  达伦·萨赫拉维  释小龙  任达华  郑家星  陆梅芳  

导演:叶伟信

 剧照

叶问2:宗师传奇 剧照 NO.1叶问2:宗师传奇 剧照 NO.2叶问2:宗师传奇 剧照 NO.3叶问2:宗师传奇 剧照 NO.4叶问2:宗师传奇 剧照 NO.5叶问2:宗师传奇 剧照 NO.6叶问2:宗师传奇 剧照 NO.13叶问2:宗师传奇 剧照 NO.14叶问2:宗师传奇 剧照 NO.15叶问2:宗师传奇 剧照 NO.16叶问2:宗师传奇 剧照 NO.17叶问2:宗师传奇 剧照 NO.18叶问2:宗师传奇 剧照 NO.19叶问2:宗师传奇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9 15:23

详细剧情

叶问(甄子丹 饰)携家眷来到香港,艰难度日。叶问开武馆宣扬咏春拳术,但无人问津。某日,黄梁(黄晓明 饰)登门拜访,比武之后,甘愿携一班兄弟,拜在叶问门下。黄梁因故与洪拳门下斗殴,结果被捉。叶问来救,却巧遇昔日对手金山找(樊少皇 饰),两人冰释前嫌,却不想被洪拳掌门洪震南(洪金宝 饰)拦下,以致众人被警察(郑则仕 饰)拘捕。洪震南提醒叶问,欲在香港开武馆,必须接受各大门派挑战。于是叶问单刀赴会,最终与洪震南对决,不分伯仲,叶问因拒绝缴纳会费,而遭到洪门寻衅滋事,以致武馆被关。背地里,洪震南替英国警察操持华洋比赛,但始终未有报酬,深感不平。拳击冠军龙卷风来到中国,在比赛现场中侮辱中国武术,打伤中国拳师。洪震南挺身而住,血溅现场。为了中国武术的荣誉,叶问接受了龙卷风的挑衅,为民族大义而战……

 长篇影评

 1 ) 上位的甄子丹,回家的叶问

甄子丹应该说运气不算太好,成龙和李连杰如日中天的时候,这个外形,气质,武功俱佳 的人一直作为一个二线武打明星在香港摸爬,抑或做些幕后工作。所以当能出演《英雄》里的一个配角时,都被传出得意忘形的新闻。

如今,新人换旧人,当前面两位大哥已经主要出现在电视里的慈善场合时,丹哥也终于拖着疲惫的身体,被大家推到功夫之王的地位,而回报自然是与之匹配的吸金能力。
群像的十月围城也好,量身的锦衣卫也罢,甄子丹都是票房的保证。

甄子丹没有李连杰武术上根正苗红,没有成龙成家班的集体智慧,但他一直是个能打,会打的硬汉,上位后,对武打动作的创新,也不愧于新的功夫之王。强调格斗,实用的武打作风,让挑剔的观众一再得到感官上的惊喜。
导火线,十月围城,都有些里程碑式的武打场面。
而叶问第一部的短拳也一时成为标志。

说说叶问:
叶问1和叶问2从整体上说,其实不能说是有所超越的武打电影,我其实还一直沉迷在袁和平,李连杰打造的《霍元甲》中大气的武打场面,虽然它表述的意念稍有老套和装*,但那些精致,漂亮,大气的武打动作和镜头表现,的确能真正诠释中国武术,代表中国功夫片之美。
叶问这些方面就没有什么超越了,大部分应该是导演的问题,特别是叶问2,有洪金宝作为配角,我觉得电影还可以拍的更好一些。
当然,甄子丹诠释的叶问,是成功的,与霍元甲不同,它如同叶问本人一样是内敛的,有中国传统的文人气质,对家的眷恋,对原则的把握,不再是从仁上去看武术,而是从做人方面,体现中国的传统美德,这是甄子丹演绎的不同,而铮铮铁骨也在关键时刻,第一时间能准确表达,所以甄子丹的叶问,很迷人,很让现实的女人迷,让现实的男人模仿。打完了,回家。

本片开始的情节没有什么大的冲突,都是些想得出结果和过程的桥段,但笑点却不少,生活化的大师让人亲切的笑,而发福的释小龙,比较2的黄晓明,以及如洪金宝那句经典的对着已然有肥胖症的儿子说,最近吃的少了,多吃点。。满场大笑,真是有爱。
还有打了鸡血的外国裁判,讲一句我就想笑。前面的2/3,完全是搞笑片,功夫是点缀。
但最后的决斗的桥段,也是比较老套,但导演还好,义无反顾的把反角塑造到想冲上银幕的可恨,把叶问塑造如此科学的淡定与坚毅,不禁让人血脉膨胀,期待无比,所以虽然知道结果,知道过程,还是被导演中招。
最后的叶问赢了,接受采访,也是亮点,他没有感想国家,先是say大家好,然后讲了句和武术名族无关但的确不是很装的话,最后,说,回家。
很完满,文气,潇洒,平凡的叶问。
最后,儿童版的李小龙的出场,是想让大家知道叶问其实是nb到是李小龙的师傅,也是搞笑,也是,,可能还有叶问3吧,

ps我想不通为什么找熊黛林演叶问的老婆,眼大无神,演技一般,不惊艳,无气质,也许是因为第一部她就是叶问的老婆吧,那第一部为什么是叶问的老婆呢,因为她是郭天王的对象?
ps叶问2中也有类似1中林家栋的角色,就是可爱的郑则仕。哈哈。
ps本片作为商业片很不错,值得去看,有的笑,有鸡血。

 2 ) 这个片子是不是有点民族主义了?

勘误

树的阴暗面说:
  |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262778/
  |
  | esrb是游戏分级
  | 电影分级跟游戏分级虽然类似,但那是两套不同的标准
  | 执行起来也不一样,是两个独立的机构
  |
  | 电影分级应该是MPAA分级,不是esrb
  |
  | 这个是MPAA的分级方式:
  | http://www.mpaa.org/ratings/what-each-rating-means
  
  哦,也是
  叶问2确实是M
  http://www.hoyts.com.au/movies/details/ip_man_2.aspx
  但是我也查错了
  澳洲的分级是
  http://www.hoyts.com.au/mediafiles/images/Classification/legend.jpg
  你给的分级可能是US的
  谢谢指出
  我给编辑上去



————————————————————————————————————————————————————————————












当年有鲁迅,于是我们伟大祖国开始把他放到小学课本里
作为80年代的我,视之为偶像和不朽的精神食粮,长大后发现,其实他的文章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是被逼出来的,而拿到现在做教育,是在宣扬民族主义。

人文一点想,美国阿甘出去打仗,珍妮叫他遇到坏人就跑,这和我妈妈泪汪汪拉着我的手送我出国时说的一样。

我在想,也许我自己是一个小混蛋,倘若现在三战爆发,我差不多10年前打CS的时候肯定眼睛一亮,定会YY自己做战斗英雄,一路捡枪捡子弹。然后爆头无数敌人。

可是现在如果真的打三战了,一个宣传兵跑我家里跟我说,请你响应号召参军,我肯定会说,那么Go xxxx yourself。而CC什么V如果上面有类似广告新闻,我也肯定换台。

算我丧心病狂吧,我认为西方的人文或者人本主义,自由主义,其实是更为先进的。国家是一个帮派,老大们要混江湖,少不了纷争。
我只是屁民,为国争光,别人去争吧。
国家丢人了,我认为并不能代表我会被别人嘲笑。

这个年代,大家大概已经知道了尊重人而非家庭背景。
虽然很多时候,在学校成绩好但是家里穷的孩子还是被瞧不起。

白人打了洪师父,打死了,话说,人家带了拳击手套,嚣张了点。
但是也不能算谋杀,人家的文化就是那样,说实话,倘若现在你把泰森拉去打,他也是一个德行。如果打不过,没必要打,让他嚣张,一个人对着不存在的成功嚣张那叫傻逼。
你去跟他跳过去打,被打死了是被侮辱了,把他打了就争光了,这其实是一个自卑者的逻辑。实际上,我不认为英国人真的会因为打死了一个中国胖老头而有任何自豪的。

当然,在电影里的Context下我不能这么说,因为香港当时是英国殖民地,中国人是奴才。确实受了不平等待遇

我认为片子这一段只是为了挑起民族主义情绪而设计的,因为西方的骑士精神当然无存,一个英国冠军怎么会跑去殖民地和奴才较劲。
奴才灭了主子,也就是奴才的YY
中国文化里,琴棋书画没什么好比的,也不好翻译
比吃的话,没什么好比的,我前不久知道马达加斯加和毛里求斯都有中国人做中餐。西餐显然没法比。能拿出来比的只有武术,所以成了YY对象。

我在网上搜索下各国武术比武,发现中国老和日本比武
中国人到日本去,就被打败了,日本来中国,就被灭了
观众倒是都是爆满,仔细一想,和电影一样,只是用民族主义情绪弄点钱。

这无可厚非,相信看我的影评的人,大多都知道
什么是电影,什么是人生



男人们,如果你们有那么漂亮一个老婆,和一个要出生的孩子
你真的会中华崛起而XXXXXXXXXXXXXXXXXXXX吗?



问题就回来了,国外给这部片子评级是M,于是我查了下Mature分级到底是什么意思
于是找了这么个分级列表
http://www.esrb.org/ratings/ratings_guide.jsp
上面写的是17+
这就很清楚了,如果你16岁,不好意思,看起来25岁以下的都要查ID

可是在国内,我猜10岁的孩子也是可以看叶问2的对吧?

只要你愿意,6岁都可以。


那么回到我开头的话题
现在你回想一下,对不起各位女读者,我不知道你们会想什么(叶问叔叔好帅?)


但是我10岁的时候和大部分孩子一样爱好调皮捣蛋扯女生辫子放人家自行车气门芯。


假设我看了这部片子,我大概会想去练一身功夫,也会从片子里学来一腔
满腔的

爱国情怀·········


所谓爱国,就是要去打那些打中国人的,10岁嘛,大概逻辑如此



等这样10岁的孩子到了20岁
当年的情怀可能已经不在了





但是我总在想,那些法国人说中国没资格举办奥运会
为什么会有那么那么那么多的中国青年满腔热血的,一脑子奴才样的去抵制家乐福去“爱国”



为什么就没有几个人穿着北京奥运的T shirt,手拿几张奥运的门票,满脸欢喜的,伸出中指,告诉法国人Va te faire foutre



我想民族主义肯定是从娃娃就抓起了······
放不下了








本文扯的很远,但是这就是我的想法,电影嘛,你看了宣传片就知道讲什么了,如果你预期不太高的话,这部片子因该可以达到你的预期。值得票价


尤其是和老外一起看的时候(嘿嘿嘿嘿···········)

 3 ) 不同时代的英雄们与“白日梦”

不同时代的英雄们与“白日梦”
——从《叶问》系列看电影对社会心理需求的迎合

弗洛伊德认为,在梦中,我们的过往记忆、创伤刺激、白日经历等残片混合在一起,经过一系列无意识的加工之后,糅杂在一起,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梦中得到实现。根据这一理论,我们不难发现,电影,尤其是如今的主流商业电影,与“梦”本身有着非常相似的特征和功能。事实上,早在电影诞生初始,便有人提出了电影就是梦工厂的说法。我们在电影中所观看到的故事,所获得的满足和快感,恰恰来自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缺憾和匮乏。通过一两个小时的观影活动,我们的缺憾得以补足,由此心灵得到慰藉,尽管仅仅是个美妙的幻觉。唯一不同的是,与梦的无意识相比,电影是人们有意识的造物,因此,它更加具有逻辑性和完整性,可以说电影是一出美满的“白日梦”。
自从卢米埃尔兄弟拍出第一部电影,短短的百余年间,电影迅速覆盖并取代了许多传统艺术的基本功能和社会位置。成千上万的人义无反顾的钻入电影所编织的“白日梦”中,获得教益,获得日常生活的信念和价值,获得生活的方式与时尚的信息,祈求从心理上逃离日常生活的繁琐与痛苦,遗忘世界的苦难与不公,从而进入正义永远战胜邪恶、爱情永远征服死亡的完美世界。于是,电影院成了跨越种族、国籍和文化的“教堂”,在电光幻影之间,人们进入一种集体的典仪,获得宣泄和抚慰,享受安宁与独处。
然而,大众的心理缺憾和需求,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成功的电影恰恰就是踏准了这样的节拍,适时的送上最符合时代心理的“白日梦”,填补缺憾、满足需求,因而为当时的大众所接受,收获不菲的票房与口碑。《叶问》和《叶问2》这两部从本质上讲并不太出色的影片,就是因为符合了这一规律,造就了成功的典范。《叶问》获得第二十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和过亿的票房,以及《叶问2》目前不俗的表现,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纵观香港功夫片历史,几起几落,其每次勃兴,都无不与迎合了当时的社会心理需求有莫大的关系。
【马永贞】
60年代至70年代中上期,是香港制造业的成熟期和现代工业发展的全盛期。那时的香港人大多数都把全副精力用于奔忙事业和拼命挣钱,因此单打独斗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成为大佬的个人英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宠儿,而为人们炮制一个乌鸡变凤凰的“香港梦”则成为那个时期电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在那个男性占据统治地位的时期,影院的观众也以男性为主,因此,用男性的阳刚来适应占统治地位的男性观众的心理需求的香港功夫电影迎来了一个高潮期,其代表人物有张彻、胡金铨和李小龙。
以张彻的《马永贞》为例,山东小子马永贞独自来到十里洋场的上海打拼,虽然在社会底层做苦力,但因为身怀绝技,逐渐成为上海滩知名人物。有了声名之後的马永贞逐渐迷失了初到上海的本性,开始变得飞扬跋扈,并崛起成为大上海一帮势力。然而,猛虎终归山上丧,他也逃不过人在江湖、利字当头、惨遭厮杀的宿命。
那时的香港已逐渐由传统的农业文明背景下的“集镇”,发展为现代工商业文明的“都市”。它的强烈的世俗化、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影响了功夫电影的价值取向及其发展流变。马永贞不再是老粤语武侠片中老成持重、行侠仗义的君子,而是年轻气盛、快意恩仇的“现代”青年。他的卑微出身和奇迹般的成功,无不令坐在影院里那些正在拼搏的年轻人们欢欣鼓舞,极其有效的预支了他们对于成功的喜悦。同时,对于那些在经济大潮中业已获得利益的人群来说,马永贞后半段的经历,则迎合了他们的迷茫与思考。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面对诸多利益诱惑,他们为了自己的目的,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或者干脆说是为了向上爬,而难免以个人的欲望取代了正邪之分、是非之别。在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道德与欲望、集体与个人的碰撞之中,这些人难免会产生一种无助的茫然感。马永贞的成功映照了他们的现实,同时马永贞失败也让他们寻求到了一种虚拟的赎罪感,如同在教堂中做礼拜一般一吐为快。人最恐惧的就是未知的不确定感,当电影为他们展示的最终结局出现在眼前时,他们的恐惧随之消失,得到的是一种确定的释然。同时,马永贞的失败也为他们敲响了一记警钟,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提前警醒,可以让他们有所警觉,最终安然度过,从而内心得到了极大的安慰。
正是因为恰如其分的迎合了时代的需求,《马永贞》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将第16届亚洲影展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奖收入囊中,同时成为香港电影里程碑级别的巨作,最终启发了一整个时代的香港黑帮电影。“马永贞”这一银幕形象也从此家喻户晓,他身上所具有的个人奋斗、迅速暴富、违背既定规则等等特质,也成了那个时代的标签。
【黄飞鸿】
80年代至90年代初,当年埋头打拼的香港人都已获得了不同的成就,开始走入中产乃至富豪阶层,褪去了当年的青涩和鲁莽,取而代之的是成熟和理性。他们开始关心更加宏大的主题,比如国家、民族等等,加之殖民地文化的影响,使得这样的思考更具复杂性。同时,男性在获得自身成功以后,开始需求感情的慰藉,追求美和浪漫。因为经济独立,很多女性也已不再是男性单纯的附庸,她们走上社会,并且越来越多地涌入影院,成为不可忽视的观众。这个时候,香港的不少功夫片导演便适时地随之转型,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出一个个成功、有产、心怀天下的男性形象,同时为加强女性地位,又为功夫片增加入情感成分,因而大获成功,成为香港功夫电影的又一高潮,其代表人物有袁和平、徐克、成龙、李连杰等。
以徐克版“黄飞鸿”系列为例,黄飞鸿是个成功男士,拥有自己的产业——宝芝林,兼任当地民团教头,与黑旗军的林永福交情颇深,在佛山当地拥有着相当的社会地位,同时,黄飞鸿与十三姨的情感也经营得风生水起。可以说,这样的人物设置,完全符合了当时主流观众的心理需求。
其实以黄飞鸿为主角的电影早已有之,从1949年香港拍摄的第一部《黄飞鸿传上集之鞭风灭烛》开始,如今已经有100余部“黄飞鸿电影”问世。每部电影中的黄飞鸿都有着截然不同的解读,或是个严谨的老人,或是个顽皮的少年,或是个唯唯诺诺的闷瓜,或是个气度不凡的圣人,但无论如何变化,黄飞鸿终归是个武者、侠士。到了90年代初,这种定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徐克操刀的六部《黄飞鸿》,将李连杰饰演的黄飞鸿真正推到了“侠”之大者、一代宗师的地位之上。
徐克版“黄飞鸿”秉承了“黄飞鸿电影”的内在精髓,但又完全再造了一个全新的“黄飞鸿”形象,并使之成为经典。相比关德兴版那个行侠仗义的严肃长者,徐克的“黄师傅”则处在青壮年,举手投足间没有了原本那个代表传统父权文化的权威形象,转而以另一种潇洒利落的风姿彰显他的“新一代”王者之风。相比成龙创造的欢乐英雄式的青年黄飞鸿,徐克的“黄师傅”则又多了成熟稳重,时时彰显一代宗师的气质,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儒家之侠,正邪分明、忍而后武。徐克有意突出了黄飞鸿所处的时代背景,在这个内忧外患的社会转型期,黄飞鸿面对时代变化会有思考,面对愚昧落后的民众会有痛苦,面对新科技会有茫然,而面对爱情又会有无措。黄师傅不再是个只会好勇斗狠的青皮,而是一个处在社会变流中愿意思考、企图改变的中产阶级。他不再只是悬壶济世,而是忧怀国家,将原来的修身习武、为民除害提升到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民族矛盾及国家存亡的高度之上,多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厚重感。虽然历史的局限注定他的眼界是狭小的,但他的人格和心境却使他本能地选择一条光明正确的道路,他对责任的承担也许是被动的,但一旦承担了就义无反顾,他也许无法改变社会,但却绝对是一个时代转变的见证者、参与者。徐克版的黄飞鸿揭示了香港与内地之间无法割舍的历史,并深刻地探讨了属于香港人的历史情结以及那个时代人们所期待的人格境界。
徐克版“黄飞鸿”从青年时代转向壮年心态的经历,迎合了香港的社会发展阶段,引起了普罗大众的共鸣,难怪连关德兴本人看后也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当年仅《黄飞鸿》第一部就狂收3000万港币,荣登年票房前十名,同时还获得了第十一届香港电影金像的最佳导演奖,真可谓是名利双收。新“黄飞鸿”身上所拥有的有产阶级、反思、理性、忧国等标签,成了那个时代香港人的写照。
【叶问】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政治和经济上的差异所产生疑虑和担忧在逐渐消除,香港人对自己的身份、文化寻求认同的心情则日益迫切。因此,渗透着浓浓乡土、家国的意识,彰显民族精神的电影作品,更能迎合此阶段香港人的心理需求。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无论香港人还是内地人,均感觉到来自西方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侵入压力,这样的痛苦也需要一种途径来进行消解。于是,在《叶问》及《叶问2》中,便不再有黄飞鸿那样对义和拳的反思和对中西关系的探究,转而变成了二元化的简单对立,在击倒外来的日本武士和西洋拳手的一刹那,国人集体释放抑郁胸中的苦闷。
在宣扬民族精神,迎合时代背景的同时,电影也在进一步的迎合大众的个体需要。这个时代,集体主义开始让位于个人主义,于是影片便同人们探讨起在一种民族的或更为普遍意义上的正义和个体伦理需求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时,个人应该如何选择?在民族危难到来之初,叶问并没有想担当正义,他只想在乱世中保全家人,生存下去。但终究覆巢之下无完卵,叶问被推到了一个历史的也是他个人生命的风口浪尖,他必须用他的功夫,为生存而战,为妻儿而战,为朋友而战。也许观众会将他的行为理解成为人性尊严和民族正义而战,但这都不重要了,叶问已经成为一个英雄。而叶问走上英雄之路的心路历程非常丰满,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个体性情的真人,让他做出既合乎历史也合乎人性的选择。这一刻是一个普通人生命中的光辉一刻,它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更为接近真实的人性因而感人至深的英雄主义。如果说我们这个时代是缺乏英雄的时代,不如说是缺乏真实可信的英雄的时代,以往的“高大全”形象已经败坏了大家的胃口,使得一个个英雄形象变得那般虚假,因此遭到人们的抛弃。但这并不证明我们不需要英雄,其实人们永远在期待一个英雄的出现。只不过,这个英雄不能再像从前一样从石缝里蹦出来,不是高高在上俯视着我们的神,他首先应该是我们当中的一分子。从这点来看,叶问爱妻、无不良嗜好、整天努力在外扒拉钱养家、并不像惹是生非,怎么看怎么像当代大多数工薪、小白领、小资的生活写照,小人物们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其实并不是无能,而是为了自己对家庭那点小小的责任。明崇祯年间,如果皇帝不搞驿站大精简,如果不裁掉一个叫李自成的小驿卒,那么历史上也决不会有“闯王”这个人物了,所以不要把大家逼急了,没准里面就藏着张问、李问什么的。
马永贞、黄飞鸿、叶问等英雄,与其说是电影工业制造出来的,不如说是不同时代的人们从自己内心中呼唤出来的。电影人只是迎合了时代的需求,将人们渴望的形象以技术手段投射到银幕上,使得这些“白日梦”看起来如此真实可信。当然,制造“白日梦”同时也是个技术活,影片获奖大卖并不一定能证明是你的活儿好,手艺上叶伟信要向张彻和徐克多多学习。


参考文献:
戴锦华 《电影批评》
蔡洪声 《香港电影八十年》
陈墨 《香港武侠电影的发展与衍变》
孙雁冰 《剑啸江湖侠客梦》
陈捷 《叶问:个体伦理、民族正义与历史选择》

 4 ) 《叶问2》:抛开“雪耻型民族主义”你会更爽。


文/冯凝
        民族主义是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而雪耻型的民族主义,则来源自一连串的“国耻”和创伤记忆,是百年来无数的痛苦塑造出“中国一定要强大”的民族凝聚驱动力。前者或许是中性的,后者则必然是病态的。近年来的中国电影(其实何止电影),在中国正向大国转型的过程中逐渐摆出一副真正的大国心态以配合中华民族与日俱增的各种实力,所以我们能看到《建国大业》中比以往稍显冷静的对待历史问题,不再提及蒋公便恨不得先打三十大板而后快,而我们的国家主席也在聆听别国首脑发表不同政见时只是微微一笑绝不发作。然而凭这些就足以证明我们的国家和民众已经彻底摆脱了那一种自慰式的民族主义心态了吗,我们的百姓真的已经不自卑的欣羡那些民主的大国优越的生活条件了吗,我们真的已经走出那些被歧视被侮辱被屠灭的岁月阴影了吗?从《叶问2》,或者说,从我预言的《叶问2》即将取得的成功看来,远远没有。
        《叶问2》包括他的前篇讲述的俨然是在20多年前就已经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已经讲过的故事,无非是一代宗师开武馆收徒,经历磨难最后打败外国拳击高手的套路,只不过在这部作品里融入了以往大宗师不曾有过的还原人性的设计,比如“尊敬”老婆,比如打不过就跑——当然这些都是细枝末节,那种掌控整部电影的情绪与心态的立场,与老历八早我们的民众为之热血沸腾的《霍元甲》无异,放开了说,我们狭隘的民族主义并没有因为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所谓的精神物质文明建设的两手硬的抓开明多少——这是从观众角度说的,但这种现象不失为一面镜子,折射出电影制作者的某种心态。这种心态到底是什么呢?年轻的香港导演叶伟信和他的团队当然懂得怎样的电影能够在情节,情绪和情感三个方面挑拨起日益麻痹的观众内心深处的神经,王晶屎尿屁的一套是有追求的叶伟信所不屑的,而王家卫式的小资情调就算他能够勉强操控但墨镜哥已经在拍摄同一题材的《一代宗师》,于是百般无奈之下叶伟信终于打着回归原始,振兴港片的旗号,开始玩弄起影视界很久没有发作的民族主义了,果不其然不明真相的民众正中下怀。
        这几年反日反美反法反发达国家的浪潮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似乎冷战过后的人们需要用这种方式来保存血性,甚至ZF高官都以某种方式认为这是一种新青年的表现,如果说游行示威这一系列活动是对曾经飞扬青春的五四一代或者五加一四一代人的祭奠的话,那么现如今的这些活动是不是只有祭奠或者表达心声的实质价值有减少呢?毕竟这一类活动的最终结果是没有结果。所以香港电影工作者正好抓住时机,将这种屡战屡败的民族主义体现设定在可以无所忌惮可以以艺术手段放大的电影中,而只要政治正确,他们无须负责。《叶问2》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呼之欲出了,我们看到一个武术宗师的武技和人品无需进化(金庸小说改编的电影还需要练级和废几次武功),就可以傲立世界之巅,在他的战斗中,他无不以自己的武德和功夫彻底征服对手,无论这个对手是世界之王还是本土冠军,我们太需要以这样一个形象为我们民族代言了,就像现在不能打球的姚明一样:谦逊,智慧,以德服人的同时又恨有几手,所以当去年季后赛第二轮第一场湖人对火箭姚明坚持返场的时候,解说员要说一句,姚明给中国人长脸了——也许这句话在当地的美国球迷看来,会是中国这个神秘的国度一种诡异的代表逻辑吧。
        那又是谁给了叶问这样一个代表中华民族的身份呢?当然是导演设定的几场华洋拳赛了。其实两部叶问电影的实质就是让叶问最终打败片中所涉情境中武功最高的外国人,而且往往都是在一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仿佛只要赢了这一场,日本英国就会立马投降,将殖民地让出,并且起立鼓掌,赞同叶问所倡导的“人与人要互相尊重”,在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那个岁月,企图以一个身材并不高大的武术家的一番心平气和的劝说,让外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难道不是导演的痴心妄想么?但事实上,包括我自己在那一刻,是有一丝对叶问的膜拜和信仰的,我相信所有看到这一幕的中国观众都会在一瞬间沉浸在民族主义膨胀的意淫快感中,这是因为叶伟信用艺术手段做足了最后一场大战戏的场面,用娴熟得足以媲美好莱坞的镜头语言,拳拳到肉的蒙太奇剪辑,去经营这场战斗,所有黄种人集体的自大在这一刻攀至顶峰,场面宛如抗日战争的最后大决战一般——这背后事实上难道不是雪耻型的民族主义,生怕外侮再来侵略而事先给自己服下的劣质定心丸么?就算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在此得到了展示和被认可,但他的攻击性和防御力,说到底是一种观赏大于实战的表演艺术,抱着以强身健体为宗旨的精神的一种运动,不然为何连区区泰拳拳王都能轻易的挑衅我佛山少林寺的大师父呢?
        然而如果我们抛开不正常的心理去审视这部电影本身,《叶问2》可以算作今年开年以来国产电影中的佼佼者了,他成功逃离了续集必然狗尾续貂的宿命,讲述了比第一部更为精彩的情节,即使这些情节无非就是通过几个角度展现一位大师的每个方面。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困扰宗师生活的已经不是现有的武学修养,不能符合他日益增长的对付反派的武技需要之间的矛盾,而是应该拿仅有的存钱给孩子付学费还是付房租之间的矛盾,叶问在香港经历的,更像是一名落魄的艺术家,在无人赏识的情况下满腔壮志未酬无用武之地的无奈,这让观众无疑对他增添的认同感,要大于我们在于仁泰的《霍元甲》中看到的,满家灭门还去异地邂逅清纯少女的经历。对比《霍元甲》,《叶问2》同样有说教,同样有武德高于武技的理论基础,但叶伟信所理解的咏春拳,显然比于仁泰所研究的迷踪拳深刻——一名化至臻境的武学宗师,必然将拳法中的风格与行事准则处世哲学融合,拳如其人,叶问的咏春带有女性的阴柔,他的行事便有着能躲则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智慧,在民族大义关乎信仰的时刻又能挺身而出,这叫做大丈夫的能屈能伸,而《霍元甲》除了告诫人们武术是防身的(最后也没防住被毒害了)之外,我只能记得这似乎是李连杰说过的最后一部武术电影(那《功夫之王》难道是文艺爱情片?)。
与此同时,叶伟信还原出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香江样貌,虽然我并不了解真实境况当是何如,但至少他不是在车墩随便拉两个路人就冒充十里洋场,各种置景和与之相配合的镜头运用,令人从一开始就投入到影片呈现的时空中,若没有黄晓明给美特斯邦威做广告一样的山寨潮人服饰,电影院至少在这100分钟内不会有笑场的。
        当然,这一切的论述要建立在《叶问2》可以被冠之以中国观众看后得出精彩绝伦的名分的前提基础之上。从媒体场结束之时阅片无数的记者们自发响起的掌声来看,《叶问2》的大卖似乎已经成为了既定的事实。我相信带着当年看《霍元甲》的心态看《叶问2》你不会失望,但如果你能跳出那狭隘的民族主义去欣赏一部优秀的港产动作电影,那种感觉将更加纯粹。

 5 ) 大英雄,小男人

《叶问2》比我预期的要好很多,虽然故事稍显平淡了些,但是扎实的人物塑造和漂亮的动作戏相当出彩,使影片整体水准较之第一部有增无减。作为国产电影的续集,又是以和洋鬼子打擂这样的滥桥段来作为核心剧情,确实有太多理由让大家表示质疑,但是《叶问2》最终还是成功突围,一路稳妥走到最后,得到观众的一片掌声。
我个人觉得《叶问2》能够出彩,几乎一半原因是得益于人物塑造上,延续第一集,续集里依然坚持不遗余力地将叶问的形象往寻常人的路子上做,一个谦虚、谨慎、善良又顾家的男人,而不是动不动就出头的莽撞英雄,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场黄粱问他,能不能一次打十几个人,他说,最好不要打架,黄粱逼问,要是真有十几个人要打他呢?他说,跑。但随后我们就在鱼档的戏里看到了叶问以一抵众的场面,武侠里,以少林为代表的各路英豪,也常常会教导弟子,练武是为了强身健体,而不是持强凌弱云云,但是都不如这一个“跑”字来的真实、舒服。
故事上,虽然新意无多,但是节奏控制的比较好,那么多场打戏,完全没有给人情绪断裂的感觉,人物态度的转变也都四平八稳,不突兀。唯一的缺憾是,打擂之前叶太生孩子,这桥段有点俗得令人发指了。
再有就是影片的台词很精准,除了郑则仕“爆料”一词引来一阵并无恶意的大笑,片中鲜有与年代脱节的雷人词汇出现,更难得是,作为一部很“慷慨激昂”的片子,片中台词处处收着,将说教的意味降到了最低。叶问传授黄粱关于中国武术的要义,完了问他明白吗?到了黄粱这边,不是若有所思、郑重点头,而是滑头地接了一句:我在想。大家一笑,大义隐于幽默之下,完全没有粘腻的恶感。尤其擂台结束,叶问的访问,干净利落,既契合了人物本身的气质,又没有因为刻意强调而将之前积蓄的感染力削弱,棒。
影片的重场戏有叶问和洪震南的圆桌比武和与英国拳王的擂台赛,相对于前者比较单纯的动作戏,后者因为情节过于常见而更难处理一些。霍元甲、黄飞鸿,中国观众对于民族英雄痛殴外国佬的故事个个耳熟能详,但是叶问打败英国拳王的那场戏还是具有极好的感染力,因为叶问那一刻并没有被神化,洪震南被打死的镜头交叉剪辑进来,表明他更多的是出于对人的敬重和惋惜而出手,而不是空空大义,当他一番陈词之后,一干英国人起立鼓掌时,还是有人甩身离去,这些细节都很真实,使人而为人,方能动人,此话非虚。
最后说一下表演,不得不说甄子丹的表演真实越来越纯熟,把握角色的能力也超越了一般武打明星的水准。我个人看甄子丹,总觉得他是个戾气过重的人,板起脸来扮酷耍帅,演狠角色都不费吹灰之力,要演一个慈眉善目的隐世高人,还是有难度,不过这样的担心被证明多余了,即使在片尾看到叶大侠真身,你也不觉甄子丹的形象与之相差太多,至少气质上,很贴近了,我以为,在甄子丹众多影片里,叶问一角,或可垂名。

 6 ) 《叶问2》:穿长衫的义和拳

要塑造人物,外型衣着是关键,所以鲁迅先生描写孔乙己的第一句话便是:“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真可谓点睛之笔,上大人的性格境遇,寥寥数语全带而出。不知黄百鸣、叶伟信们读没读过《孔乙己》,反正看完《叶问1》接着再看《叶问2》,我就对甄子丹一身长衫布鞋的打扮印象最深,大约的确可以说“叶问是跟人斗殴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而且,放在如今时尚化的商业电影里,叶问也颇得007的精髓:詹姆斯•邦德与克格勃或恐怖分子战天斗地,素来发型与皮鞋一丝不乱;叶问则不管是在鱼档横扫千军,还是在圆桌上与显然超过200磅的洪师傅大跳双人舞,长衫与布鞋均不显分毫皱褶。

当然,商业电影几乎总是在塑造着不食人间烟火或者假模假式食两下人间烟火但骨子里还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好莱坞做得,华语影人自然也做得。甄子丹虽是武行出身,但举手投足间有股书卷气,《建国大业》里田汉都演过了,《叶问》里拿捏一个儒生状的中国武师,腔调绝对足够。
总的来看,《叶问2》就四场主要戏分:开馆收徒;鱼档群殴;圆桌切磋;拳台打斗。别的不讲,单就武打设计来看,《叶问》系列很让我受用,子丹哥那句“咏春,叶问”并辅以伸掌的自我介绍姿势,已然成为与Jet•李“佛山黄飞鸿”然后做大鹏展翅状相提并论的经典桥段。至于过招的部分,圆桌上那场甄洪战才是正儿八经的中国功夫Solo,我一直以为洪金宝的武打设计远在他的师弟成龙之上——不愧是七小福的大师兄,身形胖硕的洪师傅与儒雅但绝不瘦弱的甄子丹居然能在方寸之地辗转腾挪,立马让我回想起《醉拳2》里刘家良与成龙在火车底下的那一场花枪拳脚。看来,这银幕上的香港拳脚,功夫在戏台上全已奠定。

从剧情来看,《叶问2》显得十分勉强。其实《叶问1》也好不到哪里去,不过好歹有个大时代背景,怎么勉强也讲得通。《叶问2》则完全是为洒狗血而洒狗血,情节之间的联系气若游丝。譬如黄晓明的出场,这就有些莫名其妙,叶问怎么就收了这么群憨徒?还死乞白赖的替师傅做广告?除了打架斗狠,就是听师傅谈人生谈理想谈哲学,人物的叙事作用苍白无力(更可怜的是释小龙,未到中年已经发福的这位少林小子连场像样的打戏都没捞着)。之前媒体恶炒《叶问2》找了李小龙的特型演员,反正陈国坤我没看着,也就片尾来了个装腔作势模仿李小龙的小屁孩,实在差强人意。至于叶问本人——其实他不是人,叶问之完美,已经与神无异:这位比成龙高挑、比洪金宝瘦削、比灰太狼更顾家的完美男人,岂不让海量恨嫁女欲取熊黛林而代之?如果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要找形象代言人,叶问最合适。
不是不能塑造神话般的英雄,但是,好歹让英雄有个成长过程吧?叶问呢?甫一出场就是一代宗师,武功独步华夏。金山找在第一集里被打了个结实,第二集里就沦为彻底的插科打诨角色,但不管怎么说,金山找还是有心路历程和个人境遇的变化。叶问则不然,全天下的道理他都懂,全天下的武功他都会,全天下论道德修养他最高。功夫熊猫还有个克服困难追寻自我的过程,叶问不用,银幕上的叶问过去处于现在处于将来永远处于人生的顶点。

但看起来如此缺乏戏剧冲突的无趣作品为什么会受到内地观众的一致热捧?(我估计《叶问2》票房当破两亿)无非就在于片中民粹式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宣泄。《叶问1》里的日寇不消多说,一个打十个,打就打了,明知是国人集体YY,民族气节还是摆在那里的。《叶问2》则娇柔做作过甚,脸谱化的英国恶警察腌臜透顶,叶问不打,大英帝国的权力制衡机制——片中主要体现为独立运行的媒体监督体系——还是会让这厮身败名裂。好嘛,第一集打日本人,第二集打英国人,接下来第三集打美国人第四集打纳美人,一直打下去,咏春拳必然打遍宇宙无敌手。

1840年后,中西之争就成为国人意识中挥之不却的梦魇。作为“国粹”象征的武术,便成为众多文艺作品中的意淫对象。当然,霍元甲擂台挑落外国拳手,李小龙撕碎“东亚病夫”的条幅,振奋民心,应当传诵。但是,停留在中华武术天下无敌的迷梦中,跟拿着《黄帝内经》包治百病没什么区别,骨子里都是义和拳的思维。叶问与花名“龙卷风”的英国拳手对垒,胜负有何意义?打到第三回合编剧才意识到规则的Bug,忙不迭的让裁判告诉叶问不能用腿——这不算赢,真正战胜外国拳手,应当是在人家的规则体系里战胜人家,譬如邹市明(举国体制是另一个大话题,在此不论)。但是,如果你承认人家的规则体系,那么意味着,你丫还是被“后殖民”了,这个萨义德式的东方学悖论从逻辑上几乎无法颠扑。
李小龙的意义在于,他把不具实战作用的中国武术发展成了披坚执锐的“截拳道”,可放在现代竞技体育系统里,中国武术的改良还是乏善可陈,2008都过了,Kung Fu还是奥运表演项目,即为明证。从这个意义上讲,日本人的柔道和韩国人的跆拳道做得都比中国武术要好。至于前段时间媒体恶炒的少林功夫VS泰拳,在我看来完全是不自信的弱者心态使然。

徐克在《狮王争霸》里让黄飞鸿学外语、了解蒸气机,冯骥才笔下的傻二则在《神鞭》里剪了大清国的辫子后耍起了枪;而1950年的叶问,还在不合时宜的穿着长衫布鞋,做着天下无敌的迷梦——当然片中在他打完后还是加了段倡导和谐的说辞,而影片的煽情技法亦很好莱坞:众人收听广播拳赛的情形让我想起《独立日》里美国总统反击外星人前的全球演讲,长时间的慢镜头处理又与《勇敢的心》极为类似。
不过,打败英国拳手并不能改变香港被英国殖民的事实。
《叶问2》里任达华饰演的疯子说:霍元甲、黄飞鸿、叶问和他并称“佛山四小龙”。
我一直觉得这句台词才是《叶问2》的题旨。
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什么一代宗师,穿长衫的义和拳罢了!

(刊载于《东方早报》2010年4月29日)

 7 ) 气节仍在,略逊于第一部

因为发现叶伟信导演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我决定去看他导演的《叶问II》。 我看这个戏有一个重要的萌点:叶问的配音就是花满楼的配音~~~~ 前面的戏比较一般,看的时候总觉得没有第一部镜头流畅干净,而且黄晓明的表现不是很上路,跟第一部的樊少皇、任达华没得比。还颇为抱怨,镜头晃啊、没黄飞鸿好啊什么的,可到后来我只一心希望叶问能把那个外国人痛K一顿。最激动的地方就是叶问回忆里那句“为了生活我可以忍,但侮辱中国武术就不行!”看的时候哭了。 问哥那种淡定从容让人在剧情紧张的时候有安心的感觉。洪金宝真是身手灵便,戏也很稳。任达华、樊少皇戏太少了,但都很不错。特别最后佛山四小龙那里逗死了。那个拳王,有些不够瞧,叶问打他费那么大力气,说服力欠了一点点哦。 总之,打老外,有民族气节,尊重武术。这样的电影题材很多人都会喜欢,更是我这个动作电影迷的大爱。希望这类电影继续下去,不要被《无极》、《十面埋伏》那些囧里格囧的动作大片所代替啊!

 短评

中国观众的G点永远是中华武术暴扁洋鬼子……《IP2》在对观众G点的把握上确实是非常到位的,方方面面的观众都照顾到了,连女观众都喜欢IP人,因为丫给老婆揉小腿……

8分钟前
  • 张小北
  • 推荐

《叶问2》,甄子丹负责叶问,黄晓明负责2 ...

11分钟前
  • Lotus
  • 还行

多少年过去了,我们的G点始终如一。

13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较差

虽然对比起来,1更能让人感动,但2的中规中矩外加一些幽默也让人看得畅快舒服。排除掉一些过于煽情的地方,整部电影在动作、音效、情节上都不错。★★★☆

14分钟前
  • Q。
  • 推荐

2010-4-7感谢爷爷~。一颗星扣给胖黑释小龙等人在内的一干配角和配角们那些太过时髦儿的着装。。。。。。

15分钟前
  • ich
  • 推荐

拍一部IP man大战Iron man吧。

16分钟前
  • SuperNB
  • 力荐

好看!非常欢乐~(难道是我笑点太低了么)。甄叔演了个功夫很好的宅男。影院里掌声连连,囧翻

21分钟前
  • 海棠一生
  • 推荐

这年头,不打几个外国高手,你还真不好意思叫武林高手。少了家国这种大帽子,故事更集中,也比1更好看了

2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下次该打阿凡达了!川井宪次是热血派!

24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都这么多年了,还是霍元甲那套,俩武术大师从冤家对头到惺惺相惜,然后来一帮蛮力的老外跟中国人打擂,哐当死了一个大师,剩下那个在片尾十五分钟左右报了仇。编剧你敢走点脑子吗,有点新鲜的好吗,中国人就非要通过打洋人才能找到点民族凝聚力?!要不是因为就剩一个甄子丹能看的话再也不想看这些破片

27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较差

演叶问最爽的一点就是可以随时找一个李小龙来喊自己师傅。黄晓明是第一个能用每一个眼神都把“你们不用说了,我告诉你们我就是这么帅”演的如此炉火纯青的演员。前人们最多只演到了“难道我不帅么?”但是,黄晓明,你牛B,你突破了,你在一部别人都用动作演的片里坚持只用一种眼神飙戏,啊啊啊啊啊!

31分钟前
  • 英炸鸡
  • 还行

一帮来北京抢钱的香港电影中,这部影片至少是诚意之作。首映海淀剧院大学生给了15次掌声,2010贺岁档以来久违的香港好片,至少比袁和平的苏乞儿好看。洪金宝的动作设计超越了叶问1,吊诡的是你会发现我们中国人怎么还生活在被压迫的民族情绪中呢?

36分钟前
  • 色色猴
  • 力荐

信甄哥!!

37分钟前
  • Abby Lee
  • 力荐

打的我热血沸腾了!打戏满分!洪爷牛逼!黄晓明真是无论演什么角色都一样贱兮兮的表情= =。

42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黄晓明的小眼神仿佛在说:我真的很帅。。这不是装B。。是真B。。加上他又负责2。。so:黄晓明,2。。。B

44分钟前
  • 五色全味
  • 还行

痛扁完日本鬼又狂殴英国佬,电影真的是给人造梦的东西。尽管从头到尾能煽动起观众情绪的痕迹无处不在,但由于电影本身的乏善可陈(基本上与前作一模一样),给我感觉反而更加别扭。

47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今年看到现在最棒的大片。趴地膜拜洪金宝,洪爷实在太牛逼了,华丽丽的气场啊!单是洪爷大战甄子丹一场已经值回票价,更何况还有别的惊喜!

50分钟前
  • 神奇女侠
  • 力荐

负责二的演员很出彩

51分钟前
  • 皮革业
  • 还行

全场鼓掌。有点震到我了~

54分钟前
  • Oscar金牛仔
  • 力荐

只要是能煽动起国民情绪,没有不大卖的电影。《叶问2》是个太聪明的电影儿了!

56分钟前
  • 一条大花臂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