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哪儿?

喜剧片其它2016

主演:切柯·扎罗内,埃莉奥诺拉·吉奥瓦纳迪,索尼娅·贝加马斯科,毛里齐奥·米凯利,利诺·班菲,卢多维卡·莫杜尼奥,安东尼奥·布鲁斯凯塔,Paolo Pierobon,Azzurra Martino,Giustina Buonomo,Fabio Casale,Francesco Cassano,Stefano Grillo,Adam Nour Marino,Massimiliano Montgomery

导演:热纳罗·努基阿德

 剧照

我去哪儿? 剧照 NO.1我去哪儿? 剧照 NO.2我去哪儿? 剧照 NO.3我去哪儿? 剧照 NO.4我去哪儿? 剧照 NO.5我去哪儿? 剧照 NO.6我去哪儿? 剧照 NO.13我去哪儿? 剧照 NO.14我去哪儿? 剧照 NO.15我去哪儿? 剧照 NO.16我去哪儿? 剧照 NO.17我去哪儿? 剧照 NO.18我去哪儿? 剧照 NO.19我去哪儿?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4 00:23

详细剧情

  意大利2016年票房奇迹。意大利著名喜剧演员凯科·扎罗内的作品第四部曲。38岁青年凯科·扎罗内实现了自己生活中所有的梦想:和父母一起生活避免独立生活的花销,和女朋友持续交往避免婚姻和家庭的责任,狩猎与垂钓许可办公室的铁饭碗工作避免工作风险,这些他都做到了,他的生活轻松得让人嫉妒,连老天爷也看不过眼了..

 长篇影评

 1 ) 我去哪儿啊?

最近看到的最好看的轻喜剧了,从1/4笑到结局,最后编剧还加入了慈善因素,让人不由得感动起来。

讲的是一个基层公务员为了保住铁饭碗与官僚机构斗智斗勇最后竟然意外的收获了爱情的故事。整部电影都充满了浓浓的自黑,别说等红灯时要不要按喇叭,要不要排队,罗马到米兰的航班延误四小时时,男主说我感觉回到家了,这些莫名真实的笑点让人忍俊不禁。男主那点小市民,小心思,表达的幽默诙谐又清清楚楚。

都说意大利人是欧洲的中国人,诚不我欺也。

哈哈哈。

 2 ) 高福利体系下的幽默

意大利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在这部片当中被狠狠地黑了一次,尽管在意大利考上公务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一旦拿到了公务员这个铁饭碗,那么你就等于有了一个神圣的光环。 11点半回去上班都算是比较早了(门卫帮忙提前打卡),上班基本上都是没啥事可做,办事收人家的东西(当然不能是高价值的),也是一种礼尚往来,只不过你送不送事情也会按规定办好,所以办事人员并不认为这个是受贿。

到了有政客上台,说要改变这种现状的时候,却因为不能得罪大众,所以8条规定之外的人,才需要调离或者辞退。

问题就是,尽管辞退补偿很高,但故事的主人翁却死活不愿意放弃铁饭碗,无论被安排做什么其它人,不愿意做的工作,他都愿意做下去。

结果负责辞退工作的人基于压力,经常变动主角的工作,甚至发配去北极工作,但主人公却意外因此而获得爱情,并获得了新生。

整部电影充满了幽默,也对意大利公务员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披露。但在民粹主义和高福利制度下的欧洲,有问题的岂止是意大利?只不过令人觉得奇怪的是,伴随着高福利体系所产生的庞大公务员群体,居然没有影响到行政办事效率,或许是因为,他们对公务员的素质要求很高,国家可以养着很多铁饭碗,但要拿到铁饭碗,可不是说说那么容易。

 3 ) 或许这种生活很好,但我不适合它

来自于时代的焦虑,传递到每一个人的身上,变得那么沉重,足以让我们放弃很多事情,只为了换取一些安慰。

对于我来说,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不全在于维持生计,也不在于他人,而完全在于己身。这样说来实在自私,而作为人民的公仆,首先就该把我这样自私的人排除在外,因为我不理解一份工作的价值全然在于奉献,永远的付出和给予,这样的人或许是从他人的肯定中获得成就感(我猜测)?可惜我全然不是这样的人,自身的成长在我看来是必然的,不只是在工作,生活中的我也是这样一个人,我永远在开始,永远在路上,完全的停滞或者平稳期,真的不适合我。

再深究下去,或许要用到弗洛伊德的童年假设学说来解释,因为环境的压力,我无时无刻不给予自己压力,疯狂的push自己,永远要前进,被落后的恐慌永远伴随着我,或许这样是可悲的,因为我没有获得顿感的天然环境,紧张和疲惫是我的常态,但它能给我带来安全感,往好的一面来说,她让我不断获得向上的力量,让我热情洋溢、积极探索并且热爱生命,所以我不为我的过往感到遗憾,我认可、肯定它们,构成了我的它们。

陷入困境时,我也在不断问自己,在现实面前,野心和价值有那么重要吗?但写下这段话的时候,我不断反思,我试图了解自己、了解体制内外工作的差异、了解我想要的人生,但无数次的,我得出一样的结论,在没有落魄失败到难以为继的时候,我永远以成功为假设的前提,比其风险,我更惧怕没有冒险过、实现过,变成死水一潭的我。

我无法想象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在于盖章,并以此为生命的追求,我不理解但是尊重,不会选择但是祝福,我要的,是滚水一般的热烈。

说会电影本身,前期的讽刺足以到位,带有意式的老式优雅风格和不断场景切换的搞笑,可惜结尾的处理,我没有期待男主的大彻大悟,或者为爱情奋不顾身,他在看到Baby的前一秒,还是没有签下辞职书,犹犹豫豫的,但还是做出了选择,又或许,这才是电影贴合现实的高明之处,你怎么能要求一个把安全感刻进了骨子里的男人,在重新获得梦寐以求的生活后,为爱情毅然决然的放下一切,那是爱情片,不是喜剧片。

在我的二十岁,永远有比安稳更重要的事,爱情、自由、事业、哪怕是撒哈拉沙漠里的一晚星星,这种生活很好,但我不适合它。

 4 ) 震惊!男人看了沉默,女人看了流泪,他不畏威逼利诱坚守工作,结果竟然。。。。。。

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真值得一看。笑点很多,自黑不能更萌,讽刺现实部分可以迁移联想~

男主从小励志要像爸爸一样有份铁饭碗工作,长大后顺利上岸实现理想。地位高,社会认同感强,有一心想把女儿嫁给公务员对他百依百顺的未来岳父岳母,装作爱他但是更爱他工作的女友。对于现状男主拎得很清,虽然知道别人心里的小算盘,但对自己的工作爱得深沉~毕竟办公室就在家对面,11点上班算起得早,每天收到源源不断的小礼物🎁,大家懂的~ 小日子过得也潇洒。

然而突然有一天,政府要撤除冗余机构,男主不甘心放手自己的铁饭碗啊,于是抗住一系列威逼利诱,就是不签辞职协议。负责整顿的女上司为了让他忍不住自己投降,安排了各种奇葩岗位给他,工作地点不断变动,女票也跟着没被裁员的人跑了,但顶着主角光环的男主在每个岗位都过得风生水起。最后,上司把他丢到了北极 (•̀ᴗ•́)و ̑̑ 可是呢,是主角总会发光,男主在北极发挥各种技能,比如通过味觉辨别矿物质啊,给北极熊撸啊,变得超级受欢迎,还遇到了人生真爱 女主角(。・㉨・。)ノ♡ 。女主角不简单啊!我就不剧透了。总之最后大团圆,结局很暖心~具体细节大家自己去发现吧~

影片的结构也新颖,各式各样的人物角色都带有不同喜感。充分放大社会问题,自黑起来不要命~

最后在这里立flag希望不要打脸(*°∀°)=3 对灯发誓这段时间暂时不看电影一心写论文!!!

 5 ) 我去哪儿

意大利2016年票房奇迹。意大利著名喜剧演员凯科·扎罗内的作品第四部曲。38岁青年凯科·扎罗内实现了自己生活中所有的梦想:和父母一起生活避免独立生活的花销,和女朋友持续交往避免婚姻和家庭的责任,狩猎与垂钓许可办公室的铁饭碗工作避免工作风险,这些他都做到了,他的生活轻松得让人嫉妒,连老天爷也看不过眼了..

 6 ) 你爹看了会沉默,你妈看了会流泪

正儿八经的在这个周末给各位推荐一部意大利喜剧,本侠也是被人推荐的,这部片子洗卷了2016年意大利票房,是非常成功的商业片,商业片的价值不光在于其好看,更在于其深入人心令人反思。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到,“喜剧是对低等人的模仿,不过他们并非大恶之人,滑稽不过是丑陋的一种表现形式。”片中的男主凯科便是这样的一个人,诞生于意大利的底层祖传公务员。意呆利的公务员让我知道了,或许全世界的公务员都是有通病的,冗员,工作态度不积极,歧视女性,贪污腐败,办事效率低下,混吃等死以及忘记了谁才是“老爷”。没错,正是这样的人物才容易出现喜剧效果,情节的发展以及各种梗的设置也围绕着凯科的通病展开,对了,凯科还是一个十足的妈宝和巨婴。
 这是一部正能量十足的影片,之所以会谈到男默女泪正是在于,凯科的前半生只完成了,用左手盖章和右手盖章这一件事情。而凯科的后半生中,也就是到南极后,他终于有些崩溃了(可能是北极熊并不会为了让他盖章把小鱼干分享给他),在崩溃的边缘他却遇到了爱情。爱情是毒药,即使是不关心政治的女性观众也能够在本片中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乐趣。
 下面谈论到的重度剧透,没看过的可以不用看了。这部片子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影响在于,讽刺。凯科从小的人生目标就是抓好自己的铁饭碗,可最终他自己把饭碗扔在了地上,此处的配音不应该是?(“人最宝贵的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不应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时能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想给了世界上最壮美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国家政策转变,为了让他丢失掉铁饭碗,引出了女上司,女上司想尽了一切办法让凯科离开政府机构,甚至不惜色诱,可最终女上司都被逼到去吃心里药物的时候,凯科却自我放弃了。此处的隐喻两个人物可转换成公民和政府。
 而凯科这样的妈宝男,社会寄生虫,政府余毒居然在每一次外派中收获惊喜,(没错就是大香肠和辣椒酱)与成长,在他最恶劣的时候,他遭遇一生所爱,并为之改变,他终于认为自我变成了一个文明人的时候,却发现了文明背后的问题,此处暗指高福利社会的弊端,举一个例子。而小高潮在于他不满意一个挪威人居然敢挂意大利面的招牌,吃了后居然要砸了人家的招牌,这些京城少爷的习惯真的是可爱。思乡,看来不止中国人有,在意识到并不是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时候,他决定拖家带口的回家,这和他之前行为那里是讽刺啊,简直是打脸。打脸后的归国之旅兵没有异常顺利,反而直转急下,他马子要回家了,而此时又回到了开头,即为什么他去了非洲,原因就是因为,他有孩子了,还是个女儿。(那个开车小哥的嘴真是毒奶)歧视女性的人,最终将学会如何热爱女性,上天就是如此公平。(你他妈又黑韩寒?)并因为他的小女儿,他作出了对前半生的反思和决定,扔掉自己的铁饭碗,为了共产精神,人道主义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因为从7万欧变成了强加上去的5万欧。还有一个小讽刺是他调戏父母,抱出了一个非洲小孩。女上司也得到了解放,条件是自己花2万欧,对非洲进行人道主义援助,推开门看到恭喜自己花束和升职惊喜,所有人都以为她为了升职喜极而泣,孰不知,是共产主义精神感动了她,而这有悖资本主义国家原则。
 很有意思的片子,席卷票房甚至不出我的意外,不席卷才是意外。要说的已经说完了,你爹看了会沉默,你妈看了会流泪,早日推荐给他们。(非常合家欢,并没有任何不适合出现和剪辑的镜头)

 短评

高级的喜剧,满满的笑点却不用力过猛,有自嘲不低俗

6分钟前
  • 天秤座的胖子莹
  • 力荐

幽默卻不低俗,很棒的義式喜劇

10分钟前
  • mingjoyce
  • 推荐

很不错的影片,看着很舒服

14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浓郁的意大利风情的喜剧,幽默却不低俗

19分钟前
  • 阿花花啊
  • 力荐

轻松带点搞笑

21分钟前
  • 我的天呐
  • 推荐

好欢脱也好温暖

23分钟前
  • 可缓缓归矣
  • 推荐

带着浓郁意大利风情的喜剧,令人开怀大笑。

28分钟前
  • 半城风月
  • 还行

意志坚定又自带优越感的直男癌宝妈男奋力保住铁饭碗的故事,充满戏谑的意大利电影,调侃体制内铁饭碗,把公职人员黑出了天际,据说是意大利去年上半年票房冠军,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有勇气自黑就有进步的空间。南欧和北欧差距真是很大,无论是政治、文化还是国民素质。混吃等死的日子只能越过越浑。

32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哈哈哈哈哈哈,挺好玩的

37分钟前
  • 啊啊啊啊啊
  • 力荐

意大利最高票房纪录,意大利版《阿甘正传》,电影节连加6天将近20场…所有的这一切盛名都没有在看完后感到失望。本来心情特别郁闷失眠一整夜出门,却被这老男人的故事逗得我一阵阵的笑。配上欧洲美丽的风光和配乐,整部片子温暖有趣却不失照射现实的力量,一击即中我的心灵。

39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笑点多却不觉得低俗

40分钟前
  • ╯^╰
  • 推荐

不愧為義大利冠軍片,包含政治、文化與生活百態,故事娓娓道來,可看性極強!

45分钟前
  • 膝關節
  • 力荐

不做作的喜剧,意大利人好萌。

50分钟前
  • 小熊QQ
  • 力荐

印象中看过的一些意大利喜剧都非常不错,即便没有太新鲜的元素,但笑料都很贴合人物性格,不尬。反观好莱坞偏青春和爱情的喜剧,路子是越走越窄了。

51分钟前
  • 苏莫
  • 力荐

应该翻译叫我去哪儿啊,一个视公务员为生命的男人在挪威遇到爱情,成长抉择的故事,电影对意大利自嘲的不是一点半点,不文明,懒惰,大男子主义等等,在观影的过程中作为中国人很有代入感,这部意大利去年上半年的票房冠军没那么深刻,但电影各方面都做得很扎实

54分钟前
  • mark
  • 推荐

和父母一起生活避免独立生活的花销,和女朋友持续交往避免婚姻和家庭的责任,狩猎与垂钓许可办公室的铁饭碗工作避免工作风险,这些他都做到了,他的生活轻松得让人嫉妒,连老天爷也看不过眼了

59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挺轻松幽默的片子,还行

1小时前
  • 小雨沙沙地下
  • 还行

还不错,挺搞笑的

1小时前
  • 吃货月
  • 推荐

很轻松的文艺片

1小时前
  • 苏晓晓
  • 推荐

You can always tell the winners at the starting gate.真希望什么时候影节能上。

1小时前
  • XD|醒来。你在。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