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1956

剧情片大陆1956

主演:白杨  邸力  管宗祥  李景波  史林  魏鹤龄  

导演:桑弧

播放地址

 剧照

祝福1956 剧照 NO.1祝福1956 剧照 NO.2祝福1956 剧照 NO.3祝福1956 剧照 NO.4祝福1956 剧照 NO.5祝福1956 剧照 NO.6祝福1956 剧照 NO.13祝福1956 剧照 NO.14祝福1956 剧照 NO.15祝福1956 剧照 NO.16祝福1956 剧照 NO.17祝福1956 剧照 NO.18祝福1956 剧照 NO.19祝福1956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7 00:23

详细剧情

  辛亥革命前后,居住在浙东山村里的祥林嫂(白杨 饰)命运凄惨,丈夫祥林早年去世,他死后的棺材帐越滚越大,一家人生活举步维艰。婆婆走投无路,为了还清债务,给二儿子阿根娶亲,在中人卫老二(管宗祥 饰)的怂恿下不惜偷偷将媳妇卖给贺老六(魏鹤龄 饰)。阿根将此事告于嫂子,心中无限凄苦的祥林嫂连夜逃跑,经人介绍在鲁镇鲁四老爷家打工。未过多久,婆婆登门领走祥林嫂。被逼过门的女人险些闹出人命,幸运的是贺老六为人善良忠厚,待她不薄,儿子阿毛的出生则令祥林嫂些许体会到生而为人的难得幸福。好景不长,丈夫和儿子接连死亡,彻底将祥林嫂的人生推向谷底……  本片根据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

 长篇影评

 1 ) 气得我想把死封建嘎巴一下撕成俩!

😡😡😡😡😡🤬🤬🤬🤬🤬👿👿👿👿👿我左勾拳一个那个“我早和你说过”老爷,右勾拳一个佛口蛇心“你给我放下”太太,锤墙里扣都别想扣不下来,踩扁那个两头骗中介,创4那个放高利贷的师爷,再把那个坏婆婆呆柳嫂等等麻木不仁的人一块打包,都蒙头揍一顿😤😤😤😤😤 感觉在台前现的还不算是最坏的,这些都是打手刽子手,最坏的那种是,祥林嫂这样的受害人,永远都碰不着不知道的存在吧🙄🙄🙄🙄🙄 人死后有没有魂灵,我不知道,就算有,我又没做坏事,怕什么?!就算阎王找我茬,颠倒黑白,那也没什么好怕的,能掀桌子掀桌子,胳膊拧不了大腿我也非得给他咬下一块肉来!大不了就再死一遍嘛😡😡😡😡😡可能坏人也是这样想的😅😅😅😅😅 话说回来,死之后的事还早着呢,等死了自然就知道了嘛,没必要自己吓自己。从来就没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坏人才该被劈两半,凭什么好人要受苦啊😭😭😭😭😭哦,忘了里面还有俩人呢,祥林嫂小叔子,还有她那短命的阿毛爹,感觉这俩也是封建糟粕下的受害者,阿毛要是长大了估计也得走这俩人的老路🙃🙃🙃🙃🙃就抓住人生物本性,衣食住用行,马斯洛需求定理,不管哪一级,只要还是无产就总能薅到你🙃🙃🙃🙃🙃 屋里屋外都是狼😡😡😡😡😡通通爆炸爆炸爆炸💥💥💥💥💥🎉🎉🎉🎉🎉狼不给弄死也得给拴起来关起来💪💪💪💪💪

 2 ) 深夜观看《祝福》有感

年关将近,难得与父母一起在家看了一些电影。前些天选是枝裕和还有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但父母对于日本电影兴趣寥寥。今天选的是鲁迅先生的《祝福》改编的同名电影……看完只剩一句,祥林嫂真惨啊!

在学完这篇小说以后的四五年,我再次接触到这篇作品,越来越觉得鲁迅的先进性与革命性永远不会过时,鲁迅不应该是一个被束之高阁的作家…因为他写的东西这片土地的真实的事情,是这片土地的人的事情。他与这片土地的每一个人都建立了深刻的联系……

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部彩色影片,选用鲁迅的文章进行改编,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电影比小说更加立体与细节,对于人物的塑造也更加饱满。鲁四老爷的迂腐,鲁太太的冷漠,贺老六对于祥林嫂的温情,王师爷的阴险狡诈,病榻上贺老六和要债王师爷反抗的坚决,还有最后最为升华的祥林嫂砍门槛的绝望…… 因为原文是第三人称转述的,细节很概括。但电影用第一人称去拍摄,在具体情节方面的改动我认为还是很成功的。

但祥林嫂刀砍门槛这个改编看来是颇有争议,主要的争议点是祥林嫂作为深受封建礼教压迫的中国普通妇女,是没有勇气与她深深崇敬的价值观相反抗的。此处改编虽然突出了革命性与反抗性,但却偏离了作者的本意。但艺术作品为意识形态服务是必然,所以不做过多评价,个人认为是十分精彩的画龙点睛之笔。因为改编后的祥林嫂不再是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况且这种反抗不一定是意识的觉醒而仅仅是觉得受到不公待遇的愤怒,与鲁迅笔下不敢反抗的祥林嫂没有太多冲突。(我瞎说的)

最令我难过的一幕是:最后,祥林嫂在柳妈劝说下去捐了十吊钱,满心欢喜回到宅子里,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在祝福的时候碰了活鲤鱼被赶出家门。祥林嫂在漫天冰雪的夜里,一步步走着。她说着:人死了以后,到底有没有魂灵……周遭的人都在过着新年,鲁四老爷家又开始为新年祝福,但祥林嫂却在孤苦伶仃地度过了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天。一种极其悲凉的对比,为这部电影的主要情节画上了句号。

我想,其实这部文学作品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们做着符合这个时代道德的事,但聚集起来却是违背人性丧尽天良的恶。这就是吃人的社会,吃人不吐骨头的社会。

最后,一段颇具意识形态宣传画外音飘来:(大概)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是的,我们应该庆幸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还是吃人的那一套换了一种高级形态继续剥削人们?只是社会在进步,剥削的手段也会进步罢了。有人的地方永远就有剥削。经典之所以经久不衰,共性恐怕就是把人的本性深刻且露骨地描绘了出来。现在再听那段话外音,令人回味。

最后附上电影开头引用鲁迅的一篇杂文《我之节烈观》节选: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还要发愿:要⾃⼰和别⼈,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害⼈的昏迷和强暴。我们追悼了过去的⼈,还要发愿:要除去于⼈⽣毫⽆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苦痛的昏迷和强暴。

我们还要发愿:要⼈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3 ) 吃人的是狼么?

很久没看古早影集了。心血来潮,翻出了收藏的99影片。

看完很致郁,真的只有大先生的文字,才有那种反抗绝望的力量,“我的寂寞是长长的蛇啊”

她逢人就是是对生活还有期待,只是没人愿意真心帮她,她却周而复始…

她反复的说,是因为她从来没有听到正确答案,没有人告诉她,这一切不是她的错!而私认为造成这一切的不是艰难的人生,而是麻木的看客!

偏见与愚昧会杀死每一个老实的人…

 4 ) 电影与小说的不同

叙事方法不同。小说是倒叙的叙事方法,以“我”的视角展开故事。古希腊悲剧多为倒叙,鲁迅的悲剧亦是如此。倒叙直接给出人物命运,而后的情节都是奔着这个结局去,因此人物有一种无法挣脱的宿命感,在这个“吃人”的社会,祥林嫂这种底层民众凄惨地死在雪地里似乎是命中注定的,就像孔乙己“确实似乎已经死了”。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叙述,“我”所知道的故事也就决定了剧情的发展,主观性太强。“我”的情感表达地直接浓烈,能够诱发读者的共情能力;而电影则是顺序,完整地叙述了祥林嫂从第一次当寡妇到在雪地里死去的人生经历。《祝福》作为拥有广泛阅读基础的小说,其内容、其结局早已耳熟能详,因此电影则着重于对具体情节的扩充。捐门槛利用了旁白来交代当时祥林嫂的心理状态,这一幕非常具有讽刺性,“捐门槛”让自己心里得到安慰,精神振作,干活卖力。在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无力抵御外侮,知识分子的各种主义也不能救中国,于是民众开始相信神仙鬼怪能够拯救中国。这些人与祥林嫂又有何区别?最后电影结尾的旁白则显得“政治性太浓”,似乎在社会主义中国便不会出现如祥林嫂这般悲惨的人、发生这般悲惨的事。

电影更具有诗句意蕴美。“用左眼看清世界,又用右眼怜悯世人”,鲁迅的小说都是赤裸裸地展现社会对人的压迫和民众的麻木,辛辣而又犀利,他努力地呐喊,而民众却仍然在沉睡。祥林嫂刚到鲁家时,在河边淘米,几只鸭子在河里游玩,颇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味,平添了诗韵美和温暖的色彩,但小说却缺乏这些。这种比较幸福、比较轻松的生活与后面的结局形成对比。

电影对配角的人物刻画更为完整、饱满。鲁四夫人虽吃斋念佛但也是个抠门封建的女人,留住祥林嫂不过是因为“她手脚麻利”而已,一月又23天却只算一个月的工钱。看完电影对贺老六改观不少,老实憨厚、温柔体贴又不乏男人的刚硬。小说中对贺老六几乎没有单独的人物刻画。祥林嫂与贺老六幸福的生活几乎成为了后面凄凉结局的直接导火索。“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幸福的家庭生活突生变故,丈夫得病去世、儿子被狼叼走,祥林嫂这个勤劳的女人终于倒下了。她不是在雪地里死去,在发现阿毛的红鞋子时她就死去了。可以说她死过两次,精神上和肉体上。

对于影片中加入了祥林嫂砍门槛的情节,个人认为:一是,小说的篇幅太小,对于电影而言体量不够,所以增加情节。二是,表明祥林嫂信仰的坍塌“连菩萨也不保佑我”,对“菩萨”的泄恨。同时也更深层次的表现出祥林嫂的愚昧,信刘嫂、信菩萨,却没想过要从自身去改变,这正是当时中国人的普遍情况。三是,当时社会主义建设正进展得如火如荼,要让百姓充满美好的希冀,于是这一情节用来表现祥林嫂思想的觉醒、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二与三是不相容的,个人更倾向第二种)。

 5 ) 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晚上看了《祝福》,电影结束半个小时了,我还是在努力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这片子太堵心了,整整96分钟,没留下一丝喘息的空间,一锤接着一锤砸在心上,直至字幕一句“她倒下了,死了”。

《祝福》的情节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了,每个人都能记起那句“我真傻,真的”,小说一直都是第三视角叙述,而电影则会代入第一视角,电影给我的震撼远比当年读小说多。

每一次命运的转折点上,祥林嫂就像被从一个高台推下,前几次跌跌撞撞还会被另一个台子接住,之后就坠落的得越来越久,摔得越来越惨,直至捐门槛击破了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坠入无尽的黑暗。

我甚至找不到一个情绪释放的点,坐在漆黑的影院里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叹气声。

最后画外音说“这是四十年前的事了,幸运的是,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距离电影拍摄的1956年又过去了60年,四舍五入一百年了。看完电影的观众真的会感到幸运吗?这样的悲剧真的不再存在吗?我存疑。这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整个故事就是灰暗乃至黑暗的。

片头这段话,与君共勉。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自己和别人,都纯洁聪明勇猛向上。要除去虚伪的脸谱。要除去世上害己害人的昏迷和强暴。
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
我们还要发愿:要人类都受正当的幸福。
——鲁迅

 6 ) 对比原著

个人认为,除了把短篇小说改为电影所必然要做的,对原作中次要人物进行挖掘的方面,本片做得还不错,其他方面对原作的很多改编都是败笔。

原作中叙述故事的第一人称“我”成为鲁迅先生笔下批判的重要一环,其无能的、不抗争的知识分子形象填充了鲁镇上缺少的那一部分,从而形成了对当时麻木的社会整体而全面的审视与批判。电影中改为第三人称则使叙述视角完全失去了其特殊功用。

原作中的倒叙改为直叙。评论中看到有人说,一开始就告诉读者祥林嫂悲惨死去的结局,会带来一种命运不可逃脱的悲剧性感受。的确,倒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达到这种效果的,但是我认为原作中倒叙的作用,更主要是和上面说的第一人称作用联系起来的。“我”先看到祥林嫂的悲剧,回想起她的一生,然而在短暂地受到震撼后,“我”依然选择去镇上消遣生活,更能突出当时知识分子的颓靡和逃避。如果换作直叙,“我”回想起祥林嫂的一生,然后在为她感到悲哀后选择不想了去玩儿,会显得非常莫名其妙。所以倒叙和第一人称视角是绑定在一起的,本片选择了一起删掉。

另外,原作开头先是描写鲁镇祝福的盛况,再让祥林嫂出场。鲁镇四老爷在祥林嫂死后咒骂她死不逢时的场景,是对这位老爷形象最有力的表现。虽然本片在结尾保留了以祝福之盛衬托祥林嫂之悲的场景,但删去了鲁镇老爷对祥林嫂之死发表的评论。不是大问题,但我还是感觉有些遗憾。

砍门槛那一幕的确极具情感冲击力,然而这一幕表现出的觉醒与控诉,实际上与祥林嫂在后来那个灵魂之问中透出的麻木与挣扎有所矛盾。祥林嫂敢不敢冲破礼教束缚,一路冲去寺庙砍自己捐的门槛,是其一;她砍完门槛之后为什么没有穷尽一生去愤恨,而是重归于痛苦的呢喃,则是另一个问题。

改编场景中最大的妙笔也在开头。先是祥林嫂的母亲和人商议卖她的价钱,重男轻女被带了一笔。然后是祥林嫂的出逃,我认为对出逃前因后果的具体描绘丰富了她的形象,也使我认可,她的确可能具有砍门槛的勇气。

本片对原作很多优点的继承也做得很好。白杨的表演配合面部特写,非常强烈地让人感受到了鲁迅反复刻画的,祥林嫂那双顺从的眼睛。祥林嫂反复呢喃“我真傻,真的”时呆滞的目光,以及发出灵魂之问时她的面部表情让我记忆犹新(几年前高中上课时看的)。

至于结尾那句旁白,“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吐槽的人已经很多我就不去细说了。

本片的时代性和政治性在几处改编中非常清晰地展现了出来,强烈到让人不适。当然,我不否认这种政治性可能是那个时代导演真实的想法,他完全有可能真的以为“这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然而事实证明,凭鲁迅先生对于中国人的了解,他的东西可能永远不会过时。

说来也是遗憾,我个人认为鲁迅的作品其实很适合改编电影,不论主题和内涵之深刻,他的很多人物、场景描写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药》中结尾所写,吃人血馒头未果者的墓旁,是被取血做馒头者的墓;墓前细碎的花围成圈,墓顶一只乌鸦穿过,这一幕曾在我脑海中形成挥之不去的画面。人血馒头的比喻我们用到今天,无论是照搬原作还是进行现代化解读,似乎都很可能成为优秀的作品。

 短评

现在看这个故事,完全就是一个底层人民互害的故事,祥林嫂头婚寡妇的时候被婆婆小叔子卖了;二婚又是被乡亲们出卖而赶出家门;最后还是被柳嫂骗捐而导致最终失心疯了。所以最后说那个时代一去不复返,忍不住笑了,现在不就是底层互害嘛

5分钟前
  • 满江红
  • 推荐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中的一部根据鲁迅名著改编的佳作,问世于1956年这一“十七年”阶段中,政治氛围相对最为宽松的年份,可谓生逢其时。作为黄佐临导演的老搭档和好友,桑弧导演在本片当中,深得佐临后来提出的写意戏剧观之精髓,明亮诗意的摄影、极具想象力的空镜头和意蕴丰富的种种符号特写,丝毫不逊色于当代的艺术电影,而几处设计精巧的长镜头,也让人拍案叫绝。饰演祥林嫂的主角白杨的演技,已经达到忘我的境界,其对于人物命运与性格转化的刻画,实在让人动容。而除了结尾处的旁白之外,本片完全以人物为中心推进剧情,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展现得立体而丰富,少有先入为主的说教与概念化痕迹。这样一部电影作品,确实值得重温,其修复版新近入选戛纳经典单元,就是对其超越所在时代价值的最好肯定。

7分钟前
  • 江海一蓑翁
  • 力荐

入木三分

12分钟前
  • 水水
  • 力荐

作为新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桑弧结合传统戏曲元素的《祝福》采用了完全区别于《卡门归乡》(日本第一部彩色电影)的低饱和色彩。这种视觉上的惨淡其实是暗合了鲁迅文章里的追悼精神以及悲凉基调。“我们追悼了过去的人,还要发愿:要除去于人生毫无意义的苦痛。要除去制造并赏玩别人苦痛的昏迷和强暴。” 现如今,我们回过头来看当年的结尾反而愈发耐人寻味了。

15分钟前
  • Muto
  • 推荐

鲁迅先生对不起,到现在中国人也没在你笔下形容的进步多少。

18分钟前
  • 腐花儿
  • 推荐

我命不由我、由天。

23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高中语文课看的。

25分钟前
  • 明年今日
  • 力荐

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故事长片。被嫌弃的祥林嫂的一生。鲁迅原著;时间发生在辛亥革命前后几年,1921年之前;反对地主恶霸、破除封建迷信;改编新加的砍门槛也有了抗争精神,结尾画外音也在强调是反映过去的时代。然而这样也能荣登”毒草“,罪名是“达到三十年代文艺黑线更进一步统治银幕的罪恶目的”。我真傻,真的……

28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资料馆留影#修复版,比较成功的改编,比语文课文更生动也更悲催。白杨演活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可怜女人祥林嫂,比她个人凄惨命运更悲凉的,是周围人冷漠无情又保持高度一致的态度(平庸之恶?),尤其难忘被五花大绑成亲的祥林嫂一脸生无可恋又怒不可遏的场景,而周围众乡邻竟然吹吹打打说说笑笑一派河蟹……旧社会的穷苦女人如同货物一样被卖来卖去毫无尊严与幸福可言,而这种丑恶怪相却被各阶层的人维护并且从未提出异议。电影新增加的“砍门槛”段落算是一种无言反抗也是全片高潮,而最终在旧历年底的风雪之夜冰冻死去的祥林嫂,几乎已经成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群体的一个象征,谁之罪?出路究竟在哪里?话说1956年那会的江南水乡还是富有诗情画意啊,多年后回看才发现贺老六竟然是魏鹤龄饰演的,简直是演啥像啥堪称一代黄金配角。

30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白杨的表演非常非常抓人

31分钟前
  • 哪吒男
  • 推荐

给你曙光,就是为了让你迎接更大的绝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影史十五佳NO.07

34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其实是存在遗憾的改编,但要感谢白杨演得那么传神...其实我觉得鲁迅的作品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只现在没有人愿意去尝试罢了....

37分钟前
  • 大宸
  • 推荐

【北影节】中国电影资料馆 / 8.22 问题在于我们对文本太熟悉了,原著中祥林嫂的形象是身材高大(不亚于个男人)、手脚麻利、勤劳能干,女主选角还原度极差,这是我最直观的感受到演得好不如长得像的一次。第二任丈夫故事线的增补和魔改也有同样的问题,演员身板瘦弱,人物性格也立不住,旧社会遭污土壤里培育出的白莲花?不是一定需要幸福的对比才能突出不幸,祥林嫂、松子这样的艺术形象一生都是悲剧,避不开逃不掉,所以更能引发思考。结局处砍门槛的斗争精神从何而来?愚昧无知的旧社会女性是没有出路的,只能寄托鬼神之事,询问是否有地狱、来生。真不是士大夫阶层不平则鸣、发愤著书,下一步反封建迷信,掀起女权运动的走向。原著的思想性太高,电影被意识形态牵引的生生掉下来几个层次,鲁迅先生到底是伟大啊!

42分钟前
  • Yakamoz
  • 较差

这样的时代并没有一去不复返啊

47分钟前
  • GA
  • 力荐

片尾说了一句大假话:“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50分钟前
  • Ben
  • 推荐

惨惨惨惨惨惨惨,这个时代过去了吗,惨惨惨惨惨惨惨惨惨。

52分钟前
  • 蓝格子
  • 力荐

和孩子们一起看的,呼呼~演得真是好!

56分钟前
  • azurebleu
  • 力荐

2021深圳珍藏影展,竟然能在深圳看到4k修复版,仿佛电影资料馆南下了,好激动。这部50年代的祝福,也像上次的城南旧事一样,让人惊叹中国的电影艺术在当年就达到了那样的成就,那些扎实的服化道、真实的表演、辛辣的讽刺、古典主义的审美,放到现在何止是不过时,简直绝大多数电影都难以企及。女主角竟然是十字街头的女主,二十年后在这部里的表演也太自然太动人了,第一次看到鲜活的祥林嫂呈现在面前,比读鲁迅原著时更为直观和震撼。把那样一个第三视角的短篇改编成这样丰满细腻的故事,太厉害了。更微妙的是,在现在来看竟然能与996过劳死等等社会新闻无缝衔接,每一个情节都看得人咬牙切齿拳头都要捏碎了,那样的时代过去了吗?不,它一次次地卷土重来了。

57分钟前
  • 艾栗子
  • 力荐

上影节修复4K版,作为新中国第1部彩色电影,鲁迅+夏衍+桑弧的组合为中国电影史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电影旁白确存在明显的宣教感,祥林嫂剁门槛的改编也加重了时代批判性,很多短评以此来表达遗憾甚至是批判,认为电影应该超越政治超越意识形态,不应该成为宣传工具。这未免太过天真,典型的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难道当年左派电影反映旧社会吃人的现实呼吁底层人民的反抗不好吗?好莱坞的电影不也在积极宣扬他们心中的所谓普世价值吗?任何文艺作品任何艺术家都是有时代局限性的,评价任何作品也都应该放在当时环境中去讨论,否则不就陷入了“屈原、岳飞破坏民族大融合”的悖论中去了吗?鲁迅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切准了时代脉搏!一些人有典型的思维定势,任何电影只要不批判当下政权的都会被归为下品,这岂不是本身也是一种二极管意识形态思维?

1小时前
  • 连城易脆
  • 推荐

故事、剧本都非常牛逼,演员表演欠火候,如果把最后那句带有意识形态色彩的画外音拿去,这是能在国际上拿大奖的片子,可惜它生不逢时,诞生在闭关自守的五十年代。

1小时前
  • 刀逼刀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