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1982

剧情片中国大陆1982

主演:郑振瑶  王培  许忠全  王憧  冯汉元  李占文  袁牧女  

导演:徐谷明  郑洞天  

播放地址

 剧照

邻居1982 剧照 NO.1邻居1982 剧照 NO.2邻居1982 剧照 NO.3邻居1982 剧照 NO.4邻居1982 剧照 NO.5邻居1982 剧照 NO.6邻居1982 剧照 NO.13邻居1982 剧照 NO.14邻居1982 剧照 NO.15邻居1982 剧照 NO.16邻居1982 剧照 NO.17邻居1982 剧照 NO.18邻居1982 剧照 NO.19邻居1982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09

详细剧情

十年动乱后,建工学院的一幢筒子楼里居住着学院党委书记袁亦方(王培 饰) 顾问刘力行(冯汉元 饰) 水暖工喜凤年(许忠全 饰) 校医明锦华(郑振瑶 饰) 助教冯卫东(李占文 饰) 讲师章炳华(王橦 饰)共六户人家。尽管他们没有公共厨房,只能在楼道里生火做饭,大家患难与共,和睦相处。不久袁亦方分到了新房,还为刘力行也争取了一套。其他住户想把袁亦方腾出的房间做公共厨房用,却得知吴科长(鲍占元 饰)把房子分给了省委董部长的侄子,老刘得知此事后决定不搬新居,而用新房为换回那间房子给大家作公共厨房。之后刘力行在延安时认识的美国朋友艾格妮丝(陈比娣 饰)来访,袁亦方让老刘在他的新住宅里接待,并冒充老刘自己的家,结果闹出很多笑话。性格率直的老刘干脆带她到自己的家里,在公共厨房招待她。升任市建委的袁亦方得知此事后,觉得给中国人丢了脸,以此为借口为领导干部建高级住宅。之...

 长篇影评

 1 ) 善美的感召力

由外在世界的对抗转变为内心的厮杀。由对外在世界理性、机械社会的匮乏的难能接受转变为对自我内心非理性的消灭。人生是一场苦难,所以应该苦行。在苦行中希冀由每日的重复苦难中在死前达到宁静,接受的平静。

因此,艺术作品在一昧的塑造着美好社会的图腾时,在现实生活的鄙陋中处处挣扎的个人反而会因目见这美丽而更痛苦。艺术作品因某种实在的真善美的考量,拒绝现实生活的恶,不去表现这类生活本身。或者说,当艺术将群体作为描摹的对象时,既然刻画它是一类牧歌理想生活中的人物典型,那么现存世界的恶就几乎被它挤压到角落中去了。而更诡异的是,它是让群体作为觉醒的典型出现的。影片当然有这种考量,未接受老刘感染的个人同样是鄙陋的,在受到这种感染和召唤的时候,人身上那种神圣的美的直觉,关于善良道德体面之类秩序的存在复苏,人不再自私自利,不再以小我过活,而人人变得大我起来。而未受到这感染的外民,依然鄙陋。邻居里的一开始的他者正是这些外民的象征和隐喻。

观众对艺术品的接受终究要在他自身的生活经历中对影片进行裁断。既然影片将人性群体在形式上,一种直觉的感知上人人善良美好,这是因为它实在没有去表现一个丑恶的实在。既然恶可以被替代,恶可以被改造,那么人就是善良当然。既然人物不再具有一贯性,最终被接受的就只能在最后的结果中进行裁断。既然它表现最后的是人性美好的一面,那么观众在自我的生活里对鄙陋现实生活的感知将对这一表现进行质疑,并进而妨碍接受。影片也就能能使人交融物我,在刹那间感受无穷。

如果叙事逻辑和蒙太奇的隐喻的确能够在理智的推导中体认到现实社会依然是残酷的表述,并进而以这种表述去指认影片的批判性和锋芒。但终究恶的在场的匮乏,恶的缺席与及恶的间离,影片的这种批判也就只能在这种直觉中失落。隐晦的表现对某一类东西的讽刺,终究会要在不断地转换丢失掉自己那与丑陋社会厮杀抗争强烈激情与及强悍的生命流动。那种妙不可言的由审美意识带来的“纯美”的把握,终究要在这种妥协中被戕杀,变得不伦不类。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艺术当然是表现的。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要去直白展露某些东西。艺术有艺术的语言。艺术是表现的它首先是美的。直白的东西就是表面上它告诉的那些东西之外一无所有。艺术的美是一种生命潜流,在一种平静和宁静的状态下隐藏着丰富强烈的生命激情。是一种与异常物态进行辛苦谈判后取得的平隐状态。正是个体隐喻和象征着什么,在这种概念的厮杀和对抗中取得一种表面上惊人的平静带来的直觉和理智的悖反,颇具有张力。但他隐喻和象征着的是它自身的生命力,而不是以它在场但终将缺席的所指去被同等接受为缺席的所指。

而它的任劳任怨的感召终究因缺席了他的对立面而变得片面。——谁都终将知道那不是生活。在一厢情愿中自己感动自己,那就是心甘情愿的真诚的自欺。

 2 ) 《邻居》异议漫笔

《邻居》异议漫笔

[纪念电影百年·怀念老电影]

范达明


《邻居》怎么样?自然不错。但以一部由专门家评出的“最佳故事片”的标准来衡量,亦存在一些问题。在此随意异议几句(或许苛刻了一些),请教于影片的编导们与评论家们。

一个异议是所谓废音乐伴奏(有实源音乐除外)的“唯音响效果”的创新实验。看片前听了宣传,对此我是充满好奇与期待心理的。可遗憾的是,这一“效果”在看片时并未出什么“效果”。应该说,这一创新实验的意图或动机是大胆的,很好的;但实验本身却是小气的,以至于实验的社会效果却不见得成功甚至是失败的。

原因恐怕有这么几点:

首先是《邻居》的题材本身就不太适合做这一艺术的实验。影片展现的生活场景与特定背景所能提供做这一实验的机缘实际上并不多——可以设想,如果是一个以鸟语花香的自然生态的大森林或是一个以热火朝天的现代化建设工地为主要背景的题材,又会怎样?
 
二是导演在音响声源方面过于拘泥于以自然主义或客观主义手段去吸取现实生活中的这一元素,忘记了音响效果除了可以做摹仿现实的现实主义一手,也可以对此加以主观化、意识化、心理化,或矫枉过正地强化(所谓“效果特写”),即做更加出神入化的表现主义一手。如果导演真想成功地做这一创新实验而又自觉地意识到去并用上述这两种手法(被导演取代的伴奏音乐本身也属于一种表现主义的手法),那么,我想,即使《邻居》这一题材本身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表现局限性,它也仍会被表现得比现在更加出效果的。

从现在的影片来,我看影片第一遍时还不觉得什么,但看第二遍时,影片的许多场合由于既无音乐又无发出效果声的可能性,使人感觉单调与沉闷。比如深夜市委方书记驾车送刘力行,在开车前与中途停车时两人在车内对话的那一段落就是如此。结果银幕上不出效果,观众席上倒骚动起来出了效果——观众纷纷出戏了。

我在想,比如影片开头,号称“先声夺人”,这很好;可是为什么只出现了22英尺的厂标后就出现画面呢?如果把片尾196英尺的职演员表字幕也移到片头来,在这总共218英尺的无画面的的纯粹字幕片头背后,全部配上楼道“厨房”正午作业的效果声(包括时清时糊的人语声),这该是一首何等真正壮观的“先声夺人”的“厨房交响曲”啊!记得“文革”前我在杭州看过的一部反纳粹的西德影片《神童》,其片头就是做类似处理的(主要是嘈嘈的人语声),它给我留下的印象至今难以泯灭!

我又想,比如影片结尾,是不是也该与片头的“先声夺人”那样来个“后音绕人”的呼应?——结果,实际上却是来了一个音乐结尾(尽管是实有源头的),这就没有至终扣住“唯音响效果”的声音总旨。如果在片尾(假设片尾字幕按前述已经移至片头)最后一镜——从集体厨房窗口拉出的夜间万家灯火的幢幢新楼的大远景,叠印出刘力行这位“茅屋里的杜甫”因见得“广厦千万间”而呈欣慰地微笑着的面部大特写,然后面部形象在叠印中定格——与此同时,让银幕背后传来我们影片中的这一群邻居们开始搬家具入新居的一片乔迁之喜的效果声(包括我们听来所熟悉的一个个主人公的人语声),将又会是一种何等奇妙的效果呀!

由此也可推广到《邻居》的导演所主张的电影现实主义的方法论的问题上。导演自称该片是“借鉴了四五十年代我国现实主义优秀电影传统和同时代的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在真实表现普通人民平凡生活上的艺术特征”云云(郑洞天、徐谷明:《〈邻居〉导演探索》,《电影通讯》1982年第5期第32页)。我想,80年代的中国现代电影,在世界电影美学经过最有影响的50年代末法国“新浪潮”电影观念的一次大的革命后,能否无视这一现代电影美学的中介而简单地回归到四五十年代,回归到中国的或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邻居》的两位有胆识的青年导演在做“唯音响效果”——电影综合艺术之声与画两大部类蒙太奇元素之一的声音总体构思的创新实验时,他们所严格遵循的那种刻意逼肖生活或纯外部模仿生活的客观现实主义,而不去考虑多少采用一点表现主义的即主观现实主义的手法,是不是在自我束缚手脚,是不是使自己的路子反而愈走愈窄了?

再一个异议就是影片有一些情节或细节是明显地不合乎人物性格的个性或身份的。比如,冯卫东夫妇在1977年(“十年动乱后的第一个春天”)还会去干拆女厕所门的那类要不得的不体面的蠢事?这符合冯卫东这个大学助教及其跳舞蹈的妻子的身份吗?为什么不更合理地写他们从学院操场角落的废墟里拣来一扇破门呢?——因为这一细节并不主要旨在表现这对夫妇是用何种手段搞来一扇门,而在于在那样拥挤的楼道里再要夹出地方去盖他们俩小家小户的小厨房所体现的解决问题的消极性与荒唐性,从而为这班邻居争取一间公共厨房增加一层紧迫感,为推向影片基本矛盾的中心环节做好铺垫。再如喜队长打人,也不大合乎这个身板硬心肠软的老实人的性格。不是说喜队长没有打人的可能,而是具体到204号宿舍的归属问题上,吴科长本没有代表组织意见许过分该房给大家做厨房用的愿;这只是喜队长自己自作聪明地(“聪明反被聪明误会”)带那班邻居去白费了一天讨好的辛苦而已。固然,喜队长因此分明是吃了一次搞“关系学”的哑巴亏;可他并不是那种不讲道理的人。他最多只能在心里骂吴科长狡猾(也骂自己蠢并深感自己歉疚于这般热心至诚的邻居们),可决不会有产生打人行为所依据的心理动机,更不要说去付诸行动了(除非是打自己)——喜队长是处于好心的邻居们与狡猾的吴科长之间,此时惟有他是最清楚怎么回事的人,后两方倒都有些懵懂,结果一打人,把喜队长打成了一个并不讲理的蛮人,损害了这个人物所规定的性格;同时,也使人反而为吴科长白白挨打抱起了不平。

第三个异议是影片甚至在大的基本情节上也有简单化以致失真实的地方。影片规定表现的是一所大学。学院的教职工一到中午12点是不是家家户户都自己小锅小灶做自己的饭菜呢?这是很可怀疑的。任何学院都有教工食堂,特别是早餐中餐,教职工忙于教学或家中没有什么人,一般是食堂吃点算了的,很少有自己点火做饭的,最多偶尔有煮个汤、热个菜什么的。影片虽然在小星星烫伤一场通过吴科长之口点出是在星期天,但是通观全片,却始终未点到学院的教工食堂以及这些邻居们多少也会从食堂去买点什么的情况,这是不是同导演提倡“缩短银幕和生活的距离”的拍片总旨相左了呢?如果影片在那个筒子楼道里再多写哪怕只一位单身男教员——他,一日三餐从不自己动手做,一年365天顿顿是从学院食堂买饭吃——就他个人本身需要讲,他完全没有指望要一个公共厨房的想法,但他对周围邻居们的所难亦深有所感所急,一起加入他们的争取厨房空间的斗争中,甚至处处还领衔在前,表现得更积极一些……这样增加一笔,是不是要更真实更深刻一些,亦更自然更感人一些呢?影片现在表现的各家各户一律要求厨房的情况,就未能免除把现实生活简单化之弊病。

另外,影片开头旁白规定故事发生年月是“十年动乱后的第一个春天”,这分明是指1977年春天。但是马上开始的影片第二个场景就是吴科长到11号楼来与袁亦方谈分新房搬家;到袁亦方搬入布置新居挂镜框时,与吴科长讲话说:“粉碎四人帮已经两年多了,我才住上这么三间房,……”这又分明是指1979年春天了——莫非袁亦方这位院党委书记的家特别难搬,一搬就花去了两年时间么?

           
1982年6月19-20日写于Y.C.
2005年8月18-19日录入电脑于杭州梅苑阁


影片信息:
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彩色故事片(1981年,11本)

编剧:马林、朱枚、达江复
导演:郑洞天、徐谷明
摄影:周坤、顾文恺
主演:冯汉元(刘力行)、王培(袁亦方)、许忠全(喜凤年)、李占文(冯卫东)、王憧(章炳华)、郑振瑶(明锦华)、黄凯(方达)、鲍占文(吴科长)、袁牧女(刘小京)、凌元(姥姥)、谢园(陆小兵)





 3 ) 拘于时代,藏之深情

给《邻居》四星的确有部分因素是因人而赞,有给导演的感情分!
1981年的中国文化思潮还没有走出“伤痕”的影子,而《邻居》已经走向了“反思”,其视听手段相较同时代影片的进步和直指现实的批判力度都是惊人的。而这部影片在今天看来的“雷人”之处与当下许多国产电影让人愤怒的愚蠢完全不同,更多是让我感到深深悲凉。我无法用今天的眼光去苛责那个时代的导演,只能感叹“第四代”被他们所处的时代禁锢的悲哀。当我们的成长被盗版碟教养的时候,他们的青年时代却是已经被阻断创作十余年,这一代凭空被消磨了青春的导演那时依然在思想表达和艺术手段上艰难探索,没有过迷惘和退缩。
郑老师可能没有超越时代——我想必须承认有很多导演是具备这种卓然不群的能力的,所以他们是影史大师甚至是思想史上的巨匠。而作为后来者,恐怕不能求全责备,我看《邻居》,看到了勇气与真诚,看到了探索与细致——这些已经足够打动我。
永远会想电影打动观众的是什么?什么样的导演我最喜欢?比如我深爱的伊文斯,其实是一样的,他的许多镜头放到如今显得可笑,我却从来不敢嘲笑他对待电影的狂热与真诚。
比如今天,我听到许多人在散场时感叹影片的批判精神和洞见力。
向第四代的郑洞天导演致敬。
也为自己到今天才第一次看完全片而愧疚。

 4 ) 后文革时期的史诗。

分房子。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景观。每个人都乔迁新居,看上去很美,但是每个单位每一次分房子都是一场激烈的斗争和运动。 文革结束了,但是人没有变,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也没有变,等级、不公、隔阂、疏离、对立都没有变。 当然站在我们这个民族特有的历史文化的高度,把屎盆子都扣给文革也不是那么回事。 短短的100分钟,多个家庭二十多个人物的面貌,都鲜明突出。影片娓娓而谈,节奏舒展,却笔触深沉紧凑,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和篇幅。 影片同时获得当年的金鸡奖和文化部奖,那个时候,整个国家都洋溢着乐观向上和深刻反思的氛围。

 5 ) 文人之傲骨

林医生“老刘,204的集体厨房是用你的那套单元换的吧?你谁也瞒不了,可是我不明白,现在一些有水平有能力作风正派的老同志,眼看着现实问题成堆为什么不出来干,反而要两头抹,你并不是不想管,不然,你为什么一次次让房呢,可是你这样做问题能解决吗,为了一间厨房,一个楼道的人,花那么大的代价,你不觉得很可悲吗,现在有了厨房又怎么样呢?难道习队长一家就这样三代同堂做一辈子?小冯小赵就这样一直挤在厕所对门那间小屋里?全校还有多少这样的楼道啊,打倒四人帮人们都在盼,可盼的是什么呢?是有人带他们去干,而不是这样苦熬!”

这是一个知识分子的情怀,这是一个文人的傲骨,这是一个胸怀天下的胸襟。君子是即使年已古稀,依旧做自己力所能且该做之事,而不是独善其身,避世隐居,两耳不闻窗外事。

真实的是楼道里邻居之间的感情,虚假的是过于崇高,理想化。

 6 ) 【157】《邻居》——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揭开生活的疮疤

《邻居》 年代:1981年 / 国家:中国 / 导演:徐谷明、郑洞天 / 主演:冯汉元、王培、郑振瑶

     文革结束后,人们从禁锢中解放出来,一时间出现了某种程度不明方向的思想混乱,而这正是《邻居》的故事背景。片中围绕房子问题展开,一个筒子楼里的几户人家,渴望拥有一个公共厨房,但眼见着领导搞特殊化、滥用职权,导致了人们质问到底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领导服务”。其实人民和领导本来就不应该对立,只是个别同志因沟通不畅和官僚主义作风使得人民怨声载道。好在筒子楼里的退休干部刘书记,为了群众的利益着想,一再让出自己的福利分房给大家做公共厨房,还为争取社会公平、不顾病体四处奔走。尽管影片后半部分俨然是歌颂人民公仆的主旋律电影,但整体来看它牵涉到了80年代最普遍的民生问题,揭示了很多客观存在的不正之风,比如照顾关系户、以权谋私、打击报复、逢迎拍马等,因此影片的现实主义揭示现实的深度得到发挥。
     受到新现实主义的影响,第四代导演在追问社会正义方面尤其突出。郑洞天和徐谷明在本片中就表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楼道里邻居们热火朝天做饭的景象都是真实取景,现场收音,是纯粹的真实。第二届金鸡奖把最佳故事片颁给《邻居》时也评价道:“真实地展示了当前现实生活的生动图像,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亮点
    第1分钟,影片刚开始就传来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报时声,“滴、滴、滴”之后是播音员说:“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12点整”。这给观众一种错觉,误以为是自己家的收音机没关,但随后刘兰芳的评书,以及楼道里邻居们做饭的场面,让人们明白原来我们是在观看别人的生活。这种将电影和生活划等号等做法,正是纪实电影所要追求的终极效果。



泪点
    第100分钟,老刘在信中说道:“但愿你们的孩子长大的,不会再为房子操心。”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可是事实是3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孩子们依然在做房奴,依然在期待着楼市的拐点到来。


加我微信jingyurizhi

 短评

精彩的写实

3分钟前
  • 啸如
  • 力荐

剧本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价值不止于电影

7分钟前
  • drafting_lane
  • 力荐

电影学院作品,一个时代的展现,故事片的最好诠释。

10分钟前
  • 阳光普照
  • 还行

温馨,这样一帮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一起吃饭,聊天,彼此照应,今天的我们,为何就失去了这份“远亲不如近邻”的情感呢

11分钟前
  • 小王子
  • 推荐

#资料馆#画质感人肺腑!特殊时期的房子问题,有摩擦有纠纷然而还是非常正能量,今时今日仍不过时,好看!“原来你不是深山里的陶渊明,而是住茅屋的杜子美啊!”

14分钟前
  • 穿山
  • 力荐

技术差,故事讲不好,镜头内部的探索接近荒芜,毫无生气。文革后几年的这些中国电影“经典”基本上都是废物,能积极看下去的人都敬你们是条汉子。

19分钟前
  • RayonVert
  • 还行

观影盘点期,看过留脚印~

21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人虽好,但不太对。集体分房子这件事怎么能单单指望几个人的善意呢,个人善意能解决的事情太有限了。但是十分反应时代问题

25分钟前
  • 桥本夏人🍤
  • 还行

小时候我住的就是这样的房子,厨房是公用的,水龙头还要上锁,否则有人偷水。卫生间也是公用的,用的是马桶,洗澡更是个大麻烦。很多人怀念美好的八十年代,我觉得没多少可怀念的,那些人怀念的是自己无忧的童年,却不知当年大人们的艰苦

28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推荐

直面人生 还不错

30分钟前
  • 没穿裤子
  • 还行

影片最后万家灯火。房子问题越来越像人间惨剧。

34分钟前
  • 四两白干
  • 力荐

很复杂很温馨。

35分钟前
  • yakamoz
  • 力荐

纸上观影

40分钟前
  • xx@百年孤独
  • 还行

三十年前是分不到房,三十年后是买不起房,甚至没资格买,结尾的“但愿你们的孩子长大了不会再为房子操心”真是莫大的讽刺。第四代导演在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上,留下了不少佳作。

42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现在看这个故事感觉好像天方夜谭。

47分钟前
  • vivi
  • 推荐

发现好多人都把重点放在结尾那句“但愿你们的孩子长大了不会再为房子操心”,不过现在看这句话,确实蛮讽刺的,31年过去了,孩子们果然还在为房子操心。虽然难以脱离时代框架以及对应的限制,不过那时候的电影起码是在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困扰。并不像现在的空中楼阁

5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十年动乱后的第一个春天,造反派和老干部和睦共处于陋室,都以为好日子要开始了。重病的老干部上反应下调解,只为给一层楼的知识分子争一间公共厨房,个人再善美也弥补不了制度漏洞,人治从未结束,领导一句话就左右其他人的命运。“但愿你们的下一代,不会为房子问题发愁”,确实不再发愁,是发疯。

53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第四代电影的代表作,虽然结尾过于美好了,但电影本身还是很温情的。老刘的角色塑造的极其成功。此片所关注的房子问题放到今天仍有很大的意义。镜头、场景很一般。

58分钟前
  • 季轩
  • 推荐

温情现实主义。但愿下一代不用像我们这样为了房子纠结。真讽刺。

1小时前
  • 瑞波恩
  • 力荐

什么年代都有房子问题,分配,不是买

1小时前
  • 豆包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