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藏

记录片大陆2013

主演:内详

导演:程工

播放地址

 剧照

进藏 剧照 NO.1进藏 剧照 NO.2进藏 剧照 NO.3进藏 剧照 NO.4进藏 剧照 NO.5进藏 剧照 NO.6进藏 剧照 NO.13进藏 剧照 NO.14进藏 剧照 NO.15进藏 剧照 NO.16进藏 剧照 NO.17进藏 剧照 NO.18
更新时间:2023-10-04 17:15

详细剧情

  人们为什么向往西藏?那里有什么?那里的人们过着怎样生活?  2013年8月,10个人,8台MINI,5条线,7万公里,从川藏线、青藏线、新藏线、滇藏线、喜马拉雅线,我们进藏去。酝酿几代人的西藏情结,超过半年的制作周期,五组人马历时1个月的现场拍摄,《城市微旅行》原班制作团队用最真诚的态度呈现最纯粹、最简单、你可能从未见过的西藏。  看得见银河的壮丽星空、将肉身奉献给鹰鹫的天葬仪式、整整7天用细沙修筑又在一瞬毁掉的密宗坛城制作……抛开那些熟知的西藏符号,我们记录更真实的自然、民俗和宗教,探寻这片神秘的土地中人们所未知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也关注扎根在这里的人:乡道边禁语30年的闭关僧人,孤独宁静的藏王墓守墓僧人,大山里生产欧洲奢侈品牌定制牦牛绒围巾的美藏混血,用最至诚的方式一路磕长头到拉萨的朝圣者……  大美的风光,奇异的民俗,简单的生活,虔诚的信仰……或是其他,为什么《进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长篇影评

 1 ) 藏地观信仰

    神秘而圣洁的西藏一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朝圣地,宗教信仰给西藏戴上的光环仿佛可以洗涤浑浊而疲惫的心灵,来到西藏的人都想在这片土地,让自己的内心获得一丝安宁的解脱。城市人来到藏区,藏民像镜子一样返照了他们,这就是纪录片《进藏》。
               
    《进藏》虽然核心是以微电影模式进行商业操作的一部纪录片,却是用虔诚拍成的,处处可见导演的用心,以及对藏地信仰的极致刻画,没有信仰也是很难感知到信仰的。到底如何保有本心、单纯而简单地活着,这部片子告诉我们了一个答案。

    王小波有言:“痛苦让人无师自通地信仰了上帝。”或许大部分人对信仰的理解都是来自苦难。人生来不需要信仰,由于遭受了很多苦难,用科学无法解释,用普通的意念无法释怀,因此,为了让继续下去的生活有个依托,人就有了信仰,也开始依赖信仰。
                   
    然而《进藏》颠覆了人们对信仰的原有想象。影片里的臧民大部分从出生就一辈子生活在那里,简单地生存,怀着信仰,无贪无欲。所以他们的信仰是血液里留存的,祖祖辈辈继承下来的,仿佛无关他们自身的苦难,他们更多的是听闻祖辈对苦难的述说。

    简单的生活造就单纯的信仰,我常常想,若是藏区人民拥有了高度发展的经济,那么这种信仰是否会变质?毕竟人是环境的产物,也会随着环境而变。

    2012年年末我去过一次香格里拉,在那里我发现,随着社会的进步,虔诚的藏民也会随着城市人的涌入,逐渐接收一些新的思想,商业的、社会的、世故的思想,他们也会开始为了多赚一点钱而撒点小谎,或是如新闻里曝光的那样,和旅行社结合进行一些合作赚钱的项目,有一些藏民渐渐在背离他们的信仰。
    那么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到底带来了什么?我倒是宁愿那些藏民依旧简单生活,与俗世隔绝不被打扰。但是人性的欲念根深蒂固,即使是从小诵经礼佛的人,若是有一天被欲望贪蚀,也终将万劫不复。于是,这又成为一个人性和宗教的命题。  
              
    始终记得,在香格里拉时唯一去的一个寺庙,很小、很民间,座落在古镇闹中取静的山上,半山腰卖着5角或是1元一把的焚香和草,庙里没有繁复的装饰,清静朴素,在里面可以用任意的钱供奉莲花灯。朝圣的臧民络绎不绝,寺庙却依旧安宁。总有一些穿现代服饰的游客在焚香,显得格格不入,就像在这片清静中,我相机对准当地老妇人时她眼里的震惊一样,超现实。
                      
    只愿在佛祖的庇佑下,一片净土得以回归。宗教能接受人性考验,藏地恢复恒久安宁。这样,《进藏》的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P.S.纪录片《进藏》在线收看: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Q3MTEzNjQ4.html
                                                           

 2 ) 我看到了我想看到的

一些人,简单到如此强大,强大到如此震撼,强大到用一声去表达自己的虔诚。他们说的最多的是,为了有个好的来世。
以前从未想过用纪录片或书去了解西藏,因为人人都有自己心里的一个西藏。我想用自己的视野和心去领会她。或许是因为我即将要踏上这个神秘的领土,突然觉得对她一无所知,感谢这片子的出现。让我看到或许我一辈子都无法接触的东西,比如坛城,比如一辈子禁言,只念诵经文才开口的兄弟,守护藏王陵墓的人,仅凭记忆画满整座寺的达娃顿珠。

 3 ) 最后的一段话

你我都不是佛。喜怒哀乐,贪得无厌,吃喝嫖赌,执迷不悟。佛法是佛用的。佛法不适用你我的生活。但是简单的印佛经,是简单的为了来生能幸福。简单地不作恶,是简单地敬畏必然而来因果报应。简单地忍受整年磕长头般苦难,是简单地认定能让亲人少些苦难。这样简单下去,再简单下去,脑子没弯儿了,手脚有劲儿了,山顶慢慢低于脚面了,未来就在眼前了。你我竟然像山 云 湖水和星空一样,一直在老去,一直变化,一直没问题。再简单下去,再这样下去,你我都是佛了。

 4 ) 进藏

一、外公的进藏 我是听西藏的故事长大的。 1959年,解放军平定了那群喇嘛 1959年,国家开始大规模援藏 1959年,内地到处都在饿死人 1959年,外公21岁,为了不被饿死,报名援藏。 第一次进藏的路,整整用去大半个月。从成都出发,一群青年挤在搭着帆布车篷的解放大卡车斗里,唱着歌颂千里之外那个所谓伟大领袖的革命歌曲一路抵达西宁,经青藏线从格尔木过唐古拉山口进藏;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即使7月也有可能大雪封山,冬季的高原寒风凛冽,一车人唯一能做的只能是挤在一起用身体取暖。车行不动的时候就地宿营,用去了顶的空汽油筒生一堆火取暖,等血液流回早已冻僵的耳朵,外公说不少冻疯了的青年搓耳朵,一搓就没了…… 那是属于外公的激情燃烧的岁月,凭着一身力气在拉萨石油公司推汽油筒,借着政治合格在林芝易贡的自治区党校当了一份差,1963年外公把外婆迎进了藏,1965年妈妈出生,全家又回到了拉萨;直到80年代初举家迁回内地,外公和外婆把汗水与热血都献给了这片格桑花开的地方! 二、所谓选择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西藏选择了佛教?为什么藏人选择了磕长头?即使信息早已爆炸式增长,藏人却还在一遍遍诵读千百年传下的经文。 或许,那层层叠叠的大山之后的大山就是答案,在这荒芜与贫瘠的高原,只有去虔诚的信仰佛教的教义才能将人对物质的需求与欲望降到最低,同时还能让人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保持着希望,有希望,人就会快乐,就能活下去!纪录片中那个磕长头的汉子,他的大笑,他的高呼,改变了我对藏人磕长头想当然的看法,原来支撑苦行的人的内心不止是对信仰的敬畏,还有简单而纯粹的快乐! 高原的贫瘠承载不了人类物欲的原罪,而佛教将这份原罪参破,并许以往生的希望。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虽是穷山,虽是恶水,却不出刁民。信仰的力量让这片土地的承载能力与人类的物欲达成平衡,让人能在这片土地上甘于平和的活下去。虽然,某种程度上这种平衡也是对生产力的制约,但却最大程度上规避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争夺,整个社会体系崩溃的风险。由此引申,把一切现代文明硬塞给藏人都是对这种平衡的打破,触碰到信仰的根基却又无法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满足,冲突便成为必然,我想你知道我说的是哪些事。 信仰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关于苦行,在这连氧气都缺乏的高原之上,唯一用之不尽的,恐怕也只有漫长的时光,三步一等身,用躯体丈量土地,不存在‘赶时间’的概念,选择最慢的方式前往心中的圣地,即使也是最难的苦行,也能在漫长的时光中达成所愿! 三、众生相 爷孙:关于影片中出现的众生相,首先说,全片给爷孙三人的篇幅太多了,没办法,因为要考虑赞助商,但是老两口在生日时的热泪与爷爷向孙子诉说过往艰苦的岁月时,情绪的释放就像山谷倾泻而来的风,真挚而强烈。 藏香制作者与经院扫灰人:制作藏香的采药人与住在改造的公厕里的经院扫灰人是同一种信念的两种表达,当扫灰人被问及是否做过佛不高兴的事时,他连连回答没有,一定没有;而藏香制作者则连连的强调自己一定会有报应,一定会有的,即使他在采药时从不挖尽,他也坚持认为自己向上天索取了太多;他们坦诚的面对自己所行过的善与恶。 闭关禁语苦行三十年的两兄弟:如果你曾坚持每天在网上签到一次,你应该能明白这是多么的不容易。人相信了来生与往世,强大如时间也仿佛失去了力量,不止是三十年如一日,而是三十年如每分每秒!用不着去质疑这么做的必要性与意义,他们的苦行本身即是一件令人震撼的事情。 天葬台的守护人:影片解释了原始而血腥的天葬其实是一种妥协,对没有树木制作棺材板的妥协,对不忍破坏草地的妥协,对贫瘠高原的妥协,同时亦满足穷苦的人对灵魂回到天上的期望。守护人每天对仪式所需器物一丝不苟的擦拭,以及仪式进行时的仪式感,都表达着对逝者的尊重,以身饲鹫也并非对尸体一种亵渎;镜头里始终扑腾却不见尸体的鹰鹫翅膀,是对这样一个血腥仪式最好的呈现。 美国回来的姑娘:在我看来,这位有着一半藏族与一半美国血统的姑娘,她在影片中代表的,是一条出路,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某一个民族保持完全的传统与精神上的独立是不可能的,而这位会说藏语与英语的姑娘像是一道西藏与世界互相融合的桥梁,她的意义不止是建立一个牦牛绒围巾作坊,将传统的藏族工艺带到远方。 四、一些细节 1、不要过于在意MINI生硬的出现在这部名为《进藏》的纪录片中,相反,MINI能从自己品牌文化出发赞助这样一部制作水准的纪录片,是应该表扬的。 2、纪录片《轮回》开篇便是僧人们制作坛城,《进藏》在呈现制作坛城的方式上与《轮回》是相近的,虽然对比之下能感受到在节奏与画面上仍与国际顶级纪录片有一定差距,但这依旧足以代表国内纪录片制作水准的进步与导演的诚意。 3、我很喜欢听制作藏香的汉子说话,有点生硬却咬字清晰的汉语,满是质朴与真诚。 4、即使你如我一般是彻底的无神论者,也无需追问不断不断重复的刻下六字真言的意义,除非,你还有别的方式,在一无所有的高原,挨过漫长的时光。 5、最后,我在想那些视进藏为最高挑战的人们,想给自己一些困难与挑战,以使自己跳出庸碌的生活,但又不想让风险超出可控的范围,心里明白进藏要不了命,更明白真正要命的又不敢尝试;于是只好在湖边、庙宇、尼玛堆旁,宣称自己得到救赎并感知到神灵!仿佛真的死过一次一样…… --------------------------------- 2017年11月8日更新一下 这是四年前写的,现在看来很生涩。 我现在就开MINI,也打算找机会开着小破车进藏。 短评里说MINI是骄奢二奶车的那个,呵呵...

 5 ) 《非凡之旅:进藏》——坛城有始,尘缘无终

前年看过一部纪录片《轮回》,最难以忘怀的便是藏僧以彩砂绘图的场景,现在知道了他们当时在制作的叫“密宗坛城”中的沙坛城(又名曼陀罗)。彩砂绘城佛居在中,极简几何包罗万象,制作僧的挑选过程同样不亚于制作坛城的严谨。被敲打的铁棒轻轻吐出多如繁星的彩砂于规定线条内,一方沙坛就如三生世界,规则严密不容破坏,每一粒彩砂都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种思想,一个国家,一个零件,一种文化,融合绘就了宇宙这幅波澜壮阔的卷图。

沙坛城制作完成的那一刻,也是毁灭之时的来临。僧人的手伸向了它,刚杵捅破了它,东西南北的河水享用了它,自然之风带走了它,这是我长期以来渐渐耿耿于怀的结局。万色空相万物刍狗万千世界终归尘土,以法外皮囊游走于纯净之地,天地间寻求信仰超己度人,这固然是平常人可望而不可求的精神追求。可惜我还未参破这世间“万物不过一掬细砂”的精髓,我忍不住去爱明媚的阳光和深邃的海洋,渴望通晓一切复杂的思想,感受不同种族与文化的差异。

那些神秘的语言是如此的陌生而又遥远,我愿意在有生之年亲眼见到它的神秘,但同样意识到,更多的时间,我会仰望着临近的一颗枯树开出一片蓝天,它光秃秃的枝条盛开了大片令人心醉的蓝,偶尔白云会点缀成它的“枝繁叶茂”,偶尔皑雪会与它欢度节日。我尊敬那些为了坚定的信仰而奉献终生的人,也同样敬畏神圣且危险的自然,但我终于已经到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年纪,只能模仿着藏僧们的“辩经”之激烈却模仿不出他们对生命认知的深度,距离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境界还太遥远。

心在朝圣之路徒步,身在滚滚红尘受苦。

记得去洛阳龙门石窟时,从一高处向下走时,一女子问过上面有什么,我回道,“破损的佛”。从宋至唐多少达官贵族贫民百姓来此修佛,有钱的修大佛没钱的凿小佛,可曾想到有一天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会成为一处观光景点,而来参拜的人大多信仰全无?比起巨大壮美的“武则天像”,我所记住的更是石壁上那些不起眼的、快被磨光的小佛像。是否这些佛也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支撑一个贫苦家庭全部的寄托,所以甘愿在千百年的风吹雨打中受苦修行。一如在进藏之路上最为虔诚的朝圣者,一心渴望洗净世人的罪孽、承受大众的痛苦,他们就是一个个不算精美却最贴进大众的现世佛。

这些精美的佛一如玛尼石经城的六字真言石,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积极向往和对宗教信仰的敬畏之情,他们的心态是复杂且单纯的,就像最古老的原始人向水火金木等元素的膜拜一样:渴望庇佑和利用。他们的眼睛不为谜团所困扰是因为他们坚信此刻的痛苦会换来来世的澄明,减轻人世间的苦难。他们的简单来源于不想,西藏这样一个避世的环境给了他们最好的苦修环境。

印度有一类人被叫做站立巴巴,他们许下诺言终生站立,连睡觉也是靠绳子等辅助物帮助站立入睡,常年如此的结果自然是双腿的疼痛加剧功能萎缩,然而这种疼痛同样让他们的“不想”变成了“想通”,这过程太过神秘,不亲身苦修过的人只可想象却不能领会其中奥妙。

而目前最为辛苦的两次旅程,便是登上泰山和华山之顶,一个人背上个硕大无比的背包突然之间就被一辆钢铁怪物带到了另外一个城市。登山的过程苦不堪言,也碰到了一些好玩的人,这才能稍稍明白一些进藏之人的艰辛。开始时的欢喜和忐忑慢慢都变成了路上的疲惫,要翻过的一个又一个险路就如进藏路上一座又一座山峰,现在想来,似乎这所有的辛苦都变成了进藏前的准备,我不能随随便便、轻而易举的踏进那片神秘的高原。泰山之上并不危险,盘外又盘完全是在考验旅客的耐心,那时再享受悬崖边上的狂风当真是一种享受;而华山完全升级了我对意志力的理解,抬头沧虹渺然的蓝天、低头是深不见底的深渊,恐惧至极时也忍不住自嘲:若是长眠于此名山,兴许千八百年以后也能化个不大不小的地仙呢。

身边极少有人理解我这种“危险且孤独”的旅行,而我不以为然。身在城市的我寻求自然是一种旅行,身在高山中的人向往城市同样是一种旅行。我的眼睛、心灵时刻为饥渴而哭泣,又时刻饱受好奇的滋扰。它们不仅仅是想知道这世间的广阔与富饶,更想挑战自身能量之源的开采工程。攀援高山也好、品赏园林也罢,都是一个与自我不断和好的过程,于流水之中品味宁静、于山顶之峰静享致远。在行走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却也因一个又一个探索使命的完成而极喜不已。我承认自己的孤独,可偏要傲娇的认为孤独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享受。与现实妥协不是想让自己麻木,此时的我仅仅是未完成的沙坛城上的一粒沙,如芸芸众生一样迷茫着探索着,寻找着唯一的答案。

《银河系漫游指南》说,关于生命、宇宙以及一切的答案是42,然后在终极计算机——地球算出最后答案的前五分钟被毁灭了。答案荒诞而简单,起因竟然因为人们最开始没有弄懂自己的问题。苦苦追问的意义本身是否有意义?正如这求而不得的坛城,既是散沙、又是杰作,既包罗万象、又分文不值。沙无名,城无名,唯有被遗忘在自然的残酷和冷静之中。

然而这绝美繁华的世间若仅仅是一盘未完成的坛城,人们又是为何这般忙碌着争执着?藏传佛教依然等级森明,芸芸众生还在期待来世,这些弊端却丝毫阻碍不了坦率笑脸背后消失的疑问和恐惧。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么。《进藏》中的传统画师、守墓人、守城人、禁言闭关僧人、采药人、天葬台守护人、保洁员等人令人肃然起敬:他们的年龄和日复一日虔诚的坚守信仰让信仰缺失的现代人感觉到的震撼太多,守卫着近乎神话般的仪式典礼更是让人膜拜不已,然而他们的期待却完全来自来世,“希望有一个好的来世”这一模糊回答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向往。何为好?现世不好?供奉神明不幸福?吃苦修行是受罪?现世的虔诚仅仅是为了来世的享乐?有时候真想给这种来世论献上双膝。似乎宗教只适合研究其教义、明晰自然真理,却不适合踏足进去成为某一种信仰监狱的囚犯。但众生不够坚定的内心需要一个依靠,信佛、信权、信权、信爱统统都好,都比相信自己更为直截了当有成效。如果世间万物仅仅一个解释、一种宗教可以回答,那算不算另一种暴殄天物呢。

取传统之精华、去偏见之糟粕,或许才是尘梦不醒的动力吧。

【纪录片】轮回--无始无终,无梦无境

 6 ) 说说我是怎么看的

知道这部片子首先是通过和菜头的一篇文章,当时看完文章并没有很在意,后来一天晚上发现<一个>里面的翻页广告也是这部纪录片的推广——《进藏》
片子的名字已经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是一部记录进入西藏沿途所见的电影。片子里5组人开着不同款的Mini分别从新藏线,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一路向西。导演程工,《舌尖上的中国》的程工,摄影曹郁,《可可西里》的曹郁。
本片以大量的高速交叉剪接,人物面部的微距拍摄,绝美的星空延时摄影以及结尾处的直升机航给观影者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确实达到了国产片全新的高度。后期剪辑也是惜时如金,40T的素材最终浓缩到90分钟,除了人物的独白,单个镜头几乎不会停留超过5秒。无论是煽情,启示,教诲还是精神引导都是点到为止而又隽永有余味。
片中有独守藏王墓40年的僧人,78岁高龄仍日月不辍的把经文刻进石头的老人,闭关30年除了念经不说一句话的兄弟俩,德格印经院虔诚的扫地僧,还有一路磕长头去往拉萨的信徒。一路磕头的藏民们三步一拜,无论地面是铺满尖石还是充满泥泞都丝毫没有犹豫地扑下去,渴了就喝从山上流下来的溪水,他们说这样已经走了3一个月,接下来估计还有走6个月。看完这些我一直在想,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能有这样的力量和坚持,不过他们口中自有答案——为了修一个好的来世。然后我又想,这是因为他们觉得今生不够好吗,这样充满热情和信心的一生还缺少些什么呢?
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拥有足够的物质条件以后才有追求精神的基础,但对于这群藏民来说,似乎只需要后者就足够支撑起这一生。生活在城市的我们物欲熏心,急功近利,见钱眼开,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也说不清楚,得到了这一个还会想要下一个,只有平衡点,却没有终点。片中讲了一段关于天葬的故事,最后说了这样一句话:秃鹫把人带走了,至于去了哪,佛不知道,而逝者清清楚楚。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答案,但是却不符合我们的公式。
片中还向大家抛出了这样一个疑问,说为什么进藏一路上艰难困苦,山穷水恶,路途险阻却还有那么多没去过西藏和去过西藏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进藏。
和菜头在文章里说你在五环路内、珠江边、东方明珠塔下找不到的东西,也绝对不会出现在珠穆朗玛。这话说的急了,也差不了太多。西藏不是灵丹妙药,西藏也仅仅是一碗鸡汤而已,我们的这份执着并不能净化我们心灵,洗涤我们的身体,正如同片尾的总结的一样,“你我都不是佛,喜怒哀乐,贪得无厌,吃喝嫖赌,执迷不悟。佛法是佛用的,佛法不适用你我的生活。”但也唯有这份执着我们才能知道我们自己到底有多自由,是否真的有那么多阻挡,那么多牵绊,那么多放不下。大概这才是旅行的意义。
最后说两句植入广告的问题。植入广告碍你们什么事儿了?非揪着这个不放?有几个摆明了打广告的片子还能拍出这样的水平?我并觉得片子中的广告拉低了整体的气质,而是一味拿这个说事儿的人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智商

 短评

有幸在系里机房试调过原素材。。。无以言表

6分钟前
  • 弥西
  • 力荐

所有的星全部给西藏的景色和家乡的人。Mini和城市人的感情和那里并不融合,显得太过浮华和表面。真正真挚的过垭口是的诵经,是认真的雕刻一块玛尼石,是一遍又不一编的用自己的身体丈量去往圣地的道路,是家乡里最普通人那纯洁的微笑,那微笑才是最让人感动的画面。

7分钟前
  • kindsos
  • 推荐

对于一个热爱藏区的人表示,开MINI进藏一点都不酷。。。。。。。

9分钟前
  • 小川
  • 较差

我爱西藏的天,西藏的云,西藏瑰丽的风景,这一次,我独独会爱上这些虔诚的朝圣者的灵魂!

12分钟前
  • 叮叮满当当
  • 力荐

老觉得这个所谓的纪录片像是一部电影,还是逗逼的!

13分钟前
  • 浩子菌
  • 还行

“一生当中有许多苦难,它存在于生老病死中,也存在于违反我们意识的许多事物之中,存在于我们没有满足的欲望之中。” — Sakyamuni

17分钟前
  • 欲圣
  • 推荐

扣一星不是因为太多的植入广告,就是自己不喜欢这么不贴地气的纪录片而已。

22分钟前
  • 一团团
  • 推荐

西藏。。看完之后又有点想再去了。。

23分钟前
  • 人人头。。
  • 推荐

作为广告 值得五星 作为纪录片 保留意见

26分钟前
  • 杨欢喜Metiche
  • 力荐

槽点太满了。。。能进看过的最烂名单了,嗯,我得弄个豆列,mark我心目中一分都不值的电影

30分钟前
  • 金魚
  • 很差

能简单了解下五条路线一路上的故事,但是,再好的纪录片,都比不上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双脚去走一走

33分钟前
  • attel
  • 推荐

作为我最爱的车——Mini的广告,很真诚。作为我最想去的地方——西藏的纪录片,没深度。

34分钟前
  • 冯伊
  • 还行

生与死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罢了

38分钟前
  • 光年
  • 力荐

我一点都不关心进藏的艰难·····还有那8台mini.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原生态居民

43分钟前
  • 西北之境
  • 还行

如果西藏没有那地势护着,可能就要彻底变成第二个丽江了

47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还行

做的一手大广告,解说词目测中学生写的

51分钟前
  • hnesir
  • 还行

神奇而美丽的地方 一定要去!!!MINI和土豆网拍的广告片儿 为了风景加一星!!!

56分钟前
  • MM✌🏼
  • 推荐

风景壮丽,人物令人感动,佛在心中。 (冯唐写的独白为其加分不少。)此等电影,用心,用诚意

1小时前
  • Jarod|而已先生
  • 力荐

可能拍这类主题的片很多了,个人不是很感冒。不过剪辑什么的很赞。可见中国纪录片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大环境和态度。

1小时前
  • 枫桥夜泊
  • 推荐

“因为苦难无处不在,生老病死都是苦难。”看到这些朝圣者,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小时前
  • スピカ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