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炉2011

剧情片韩国2011

主演:孔刘,郑有美,金贤秀

导演:黄东赫

播放地址

 剧照

熔炉2011 剧照 NO.1熔炉2011 剧照 NO.2熔炉2011 剧照 NO.3熔炉2011 剧照 NO.4熔炉2011 剧照 NO.5熔炉2011 剧照 NO.6熔炉2011 剧照 NO.13熔炉2011 剧照 NO.14熔炉2011 剧照 NO.15熔炉2011 剧照 NO.16熔炉2011 剧照 NO.17熔炉2011 剧照 NO.18熔炉2011 剧照 NO.19熔炉2011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2 15:23

详细剧情

来自首尔的哑语美术老师仁浩(孔宥 饰)来到雾津,应聘慈爱聋哑人学校。天降大雾,他意外撞车,维修时邂逅了人权组织成员柔珍(郑有美 饰)。仁浩妻子早亡,8岁女儿天生哮喘由祖母照看,所以他不辞辛苦谋职养家。然而,双胞胎的校长与教导主任竟逼仁浩索贿5千万韩元。同时,仁浩逐渐发现学校笼罩着一种紧张压抑的气氛,令人窒息。有三个孩子引人关注:聪颖的金妍斗(金贤秀 饰)、贪吃的陈宥利(郑仁絮 饰)和弟弟自杀身亡的全民秀(白承焕 饰),民秀总是满脸淤青。下课后,仁浩还听到女厕所中有呼喊与哭泣,在门卫的阻拦下他未深究。之后。他意外目睹了校长行贿警察,教导员毒打民秀,宿导溺罚妍斗的行径。一个惊天的隐秘被慢慢揭开,真相令韩国震惊……本片取材于2005年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的真实事件,改编自韩国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说。

 长篇影评

 1 ) 中国也有这样的事情

08年之前有个新闻,一香港人到贫困地区办慈善小学,救助孤儿住宿上学,结果发现这个香港人用金钱利诱或者强迫手段对这些未满14岁女娃猥亵,之前被害人报警还不是不了了之,最后媒体爆料才引起了关注,这样的事情不会绝迹的,BTW 这个香港人最后才判了8年,理由是证据不足,那些控诉的女孩子不能提供13岁之前被这个香港人强奸的证据,被香港法庭以证据不足推翻了终身监禁的判罚。
对于弱势群体的伤害,永远不会有平等的回报。

 2 ) 会车时请关掉远光灯

在开篇的天气预报里,雾津,这个虚构的名字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跟在首尔、大田和光州的后面,进入人们的视野,仿佛在强调着这个白色浓雾之都或真或假的存在。然而,被浓雾笼罩着的不仅仅是这个城市而已。

一场因远光灯引起的车祸,让我不禁联想到韩寒的年末三响炮。这几篇最近被知识分子们热烈讨论的博文中说到:“当街上的人开车交会时都能关掉远光灯了,就能放心革命了。”显然,会车时不仅不关掉远光灯,反而高声鸣笛的雾津人,不是发动革命的料,雾津也注定依旧笼罩在白雾之中。

说实话,听到法官的宣判,孩子们哭了,我却松了一口气。至少法官说了被告犯罪性质极为恶劣,而不是以“戴套不算强奸”为由来句“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一个值得推敲的细节是,在这场申诉中,痛哭流涕的、严守正义的,甚至是最后奋起抗议的民众都是聋哑人。那些普通人呢?一拨子在校长夫人的带领下张牙舞爪,颠倒是非;另一拨子则在事外冷眼旁观。看客,多么熟悉的词啊,或许你会想起从小悦悦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但也别忘了那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你我他。

噢,是的。我们绝不能把责任全推给雾津人,他们大概还被蒙在鼓里也不一定。你看,如此大规模的抗议暴乱居然都没有长枪短炮跟着,唯一对事件作过报道的媒体来自外地且而后便再无音讯。可苦逼的记者会告诉你,这绝不是他们收到的唯一禁令。你说:“没关系,今时不同往日了,我们有网络!我们有微博!”你知道,舆论的力量是强大的。案件被曝光之后立刻引起了重视,坏蛋也因此无法继续逍遥法外。然而,舆论也不是万能的,无论你怎么吵怎么闹,动车事故报告照样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彭宇案至今仍未翻案。

难道我们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那倒不一定。如果是我,我会把校长犯案的监控录像交给那位宿舍指导老师,要知道情妇早已成为反腐的主力军,相信这位心狠手辣的宿舍指导老师看到自己的校长大人居然背叛自己做出如此下作之事必将火山爆发,检举出校长背后的官官相护,或许还会率先抱着校长躺在铁轨上。

面对那不堪入目的施暴镜头时,我不停安慰自己,故事的最后一定会是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否则也不可能拍出来过审的。然而现实总是比艺术要来的残酷。不过,大家也不必担心韩国友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或许在他们的国家自有另一个和谐版上映。


说起来这篇东西真称不上是影评。
我看的是电影,然而我也看到了生活。它演的是异国,却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故乡。

 3 ) 伟大的反抗者、小说作者、导演与演员

        真实的事件。直到电影上映之后,影片中的相关11名犯罪人才在同年12月29日被重新抓捕。没有反抗者、小说家导演和演员的坚持,就不会有迟来的正义。
    正义终究是正义,虽然有虚伪、强大的韩国基督教会组织庇护,罪恶到底得到惩罚。
    不能不让人感慨,韩国的民主制度真的是东亚的榜样。这些反抗的人,没有被精神病,没有被失踪,没有被噤声,没有被东尸骨。弱者胜于坚韧。
    作为邻居,我们面对的是比教会强大得多的魔鬼,也许,我们需要的是坚韧、坚韧、更加坚韧。
    
    

 4 ) 纪念那些敢于撞石头的鸡蛋们

跟《母亲》、《老男孩》、《杀人回忆》这种构思精妙、炉火纯青的韩国犯罪片相比,这是一部手法很笨拙的模式化电影,也无甚新意。但打动我的也许就是“由真实事件改变”的这样一句注释。

弱势群体与地方势力的角力,结尾早已在片头之处就已写好,没有希望的绝望。只是在这场赢不了的斗争中你还是会心痛,因为主人公是那么一群聋哑加弱智的孩子。还有那种贯穿全片的,在残酷的社会现实面前,正义无法伸张的无力挫败感,虽然俗套但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人沉默。有时候,战斗只是一种态度,无关输赢。

雾津,一个虚构的韩国小城,终年被迷雾笼罩。一个新履职的聋哑学校的老师不经意的卷入一桩桩校园罪案。这是一座表面上风光无限的私立慈善学校,校长在当地声名显赫,身膺教会长老等风光无限之职。而私下里却同其同胞弟弟和另一教职员工沆瀣一气,大肆索要新任教师的贿赂,买通警察,包养情人,甚至对未成年的聋哑学生实施长达5年之久的性侵和虐打。在这个官官相卫的小城市大熔炉里,各种保护链、利益链交错纵横着,就像宫崎骏笔下的漫画怪物,外面是充气的人形,用针扎破了,便游弋出无数的黑色蛆虫。作为片子的主人公,新任教师姜成浩也曾徘徊挣扎,但最终还是洁身自好,没有被这个熔炉所吞噬。他和一位人权协会的女干事一起揭发了这件暴行,走上了漫漫上诉之路。

案情并不复杂,取证也并不艰难。正邪自辩,虽然校长听从警察局长的劝告找了一位刚从部长级法官职位下来开律师行的德高望重的前任老法官做辩护人,但法庭辩论在事实面前也并没有占什么优势。就在大家以为真相终于水落石出,凶手必被绳之以法的时候,出乎意料的结局出现了,剧情也在此急转直下。法官虽然宣布原告有罪,但也声称鉴于原告的威望和多年的贡献而酌情减免,最后三个人都只被判了几个月的刑并且缓期1-2年执行。原来并不是好的过程都会迎来大团圆的结局。那些过程论者要大跌眼镜了,他们说不可以这样不按常理出牌,没有规则的游戏谁玩的起?是的,没有规则,恰恰就是它的潜规则。它潜规则的利用了“前官礼遇”社会习俗而不让大法官律师的第一个案件败的太惨,它潜规则的利用了弱势群体的经济困难而用钱收买了受害孩子的家属不再上诉,它潜规则的利用了老法官和新法官的人际交往圈而对后辈施加压力,它还潜规则的用高薪职位收买了能言善辩的控方律师让其不再接手此案.... 这就是法制社会的悲哀,一个按照法制程序进行的过程却未必是你想要的结局,罪犯合法合理的逃脱制裁。我们以为自己掌握了正义真理,有礼有节,有法有据,但最终我们赢得了过程却失去了最终的结果。我们不止愤怒于禽兽般的暴行,我们更痛苦于无能为力的挫败。我们只在黑暗中看见里海面上的冰山一角,但却忘记了最黑的黑暗往往是看不见的黑暗。

于是,在这样的法治社会里,依然有“不明智”的私刑存在,这是受害者最后无力的抗争和呐喊。那个有3级智障的聋哑小男孩,本满怀欣喜的把所有的证词全部写了下来打算在法庭上好好表现,让迫害他的老师得以量刑,但却在最后关头被告知他的监护人已签署了和解条约而没有了上诉权力,在那个雨夜里,那伏在老师肩头无法出声的干嚎声声撕心裂肺,闻者无法不动容。而他,也在那个大雨滂沱的夜里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给予仇人以惩罚,给予自己以解脱。那个幼小的羸弱身躯需要迸发多大的力量才能控制住一个比他重两倍的成年人,一起在震颤的铁轨上等着呼啸而来的同归于尽?那是一种怎样的生命绝望?

里面最让我痛心的就是孩子的监护人被说服和解的情节。本来,他们是智障,是聋哑,是未成年的孩子,是最该被精心保护尽力争取的一群弱势群体,但在现实里,他们却是最容易被牺牲掉的一群人。那个小女孩的双亲都是智障,在周围亲戚朋友的劝说下签了协议收下了巨额和解费,而那个小男孩父亲几乎植物人瘫痪在床,风烛残年的奶奶在贫民窟的家里同样不说二话的在沉默中同意了和解。你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但除了悲愤你依然无能为力,这是人性和伦理的残忍黑洞。在生存的压力前面,我们可以牺牲掉的除了信仰、尊严、自由,还有什么?而换做我们,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就像那个划去名字的游戏,在没有亲历之前,所有的道德高度上的指责都显得那么的轻佻。也许在他们根本无监护能力的监护人们把他们送入聋哑学校的那一天,这些无辜的孩子就已经是被牺牲掉了的吧。

片子的结尾是男女主角和一群聋哑人在法院前静坐示威,结果被那个收受贿赂却逍遥法外的警察队长带队用高压水枪冲击。最终,他们一个个的在水幕之中悲壮的倒了下去,怀里抱着的小男孩的遗照也在混乱中被踩碎。现实就是这样的残酷。一年后,男子远离了雾津回到了汉城,而女子依然在人权中心奋斗着,被解救出的两个小女孩在一群人的关怀中健康成长着。其实从始至终,只有他们两个作为置身事外的第三者在为这件事情孤独的奋战着。而在字幕显示里,这个真实事件的相关人员至今依然在法律上诉抗争的过程中努力着。

在天朝成长的我们,对于这样的故事应该不会陌生,我们看了太多这样无望的血泪抗争,里面更多的是爆发的过程,以及沉默的结局,比如钱云会,比如温州高铁。也就在此时此刻,那个绝望的被强制卖淫的11岁永州女孩的母亲因为不服法院判决不断上诉最终被地方政府送去劳教的新闻还牵扯着所有人的心。我们不去抗争,也许会被洪流给吞噬,我们去抗争,也许还是被洪流给吞噬。但我们终究还是要去抗争的,哪怕就只能改变那么一点点,就像片里的小女孩最终逃脱了魔掌身心慢慢恢复一样。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原本善良纯真的我们。哪怕,我们从来不曾赢过。

敬那些敢于撞石头的鸡蛋们。

 5 ) 别让这个世界改变我们

在观看《熔炉》的时候,中途会有几次不愿意看下去的感觉,究其原因,在于片中对于性侵的场面完全没有回避,进行了直接表现,而这可能会挑战观影者的承受能力。
但是如果不这么表现,就很难渲染出孩子们的无助,以及性侵者的丑恶。
再加上影片的现实主义基调,让事情发生时如同身临其境,观影者如同旁观者,看到这样的暴行,却无法阻止,让许多人潸然泪下。

根据我查到的一些资料,《熔炉》上映后,韩国政府与立法机关通过了《性暴力犯罪法特别修正案》,也就是《熔炉法》,并通过相关的监督法案,让福利机构进入了监督之下,此外也通过《律师法修正案》废除了韩国一直流行的甚至在我们看来都极为荒谬的“前官礼遇”。

能够因为一部电影而改变法律,这个确实值得赞扬。
而且,通过电影来影响现实社会,这应该可以说是一部现实主义电影的最高成就了。

不过,正义总是来得太迟,而且,从这个事件,世越号事件,再加上朴槿惠事件,可能韩国在发达的表象后面,仍有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黑暗,很有可能,其他国家也有。
很有可能真相是,这个世界并没有一个地方能够是净土。

影片很早就揭示了校长等人的犯罪事实,所以影片最重点的,并不仅仅是校长等人所犯的恶,而是整个现实对这种恶的反应。推脱、漠视、盲目的掩盖、人际关系、权势、金钱……甚至包括宗教,正义,人类的多少恶行都是用这些借口而行。

一个心怀理想与正义的人,在这样的现实中间,总会感到扑面而来的压力,这种压力如同社会的熔炉,恩威并施的不停地想要同化你,所以你一定会深深感到无力,感到灰心,感到自己不可能。是啊,踏入社会的时间越长,越会感觉到,与人性的恶来进行争斗,这根本是一场没有可能赢的战争。但如影片结尾所说,为什么我们要一路奋战呢?或许,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要让世界改变我们。

同时有两种观点或着信念纠缠在人类的发展过程当中,
一派认为,我们通过权力,我们通过制度,我们通过法律,通过各样的技术革新,最终有可能战胜人性之恶,相信这个的人,勇敢的走向了这个社会,往上爬并反复求索;
另一派认为,这样的努力是无效的,真正重要的是,珍惜在眼前的每一个可以行善的机会,这样的人,执着的走进了这个世界,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并一往无前。
前者大爱如山,后者春风化雨,又或许,前者有一丝傲慢,容易功利,后者有一丝片面,容易进入盲目。
其实两者都同样值得歌颂,只是大多数人都做不成前者。但如同孩子们最后所说,了解到自己如同其他人一样,有人来珍惜,是她们最大的收获。

或许,我们这些一般人更有可能的,是做后者,在这场没有赢面的战争面前,迎着无边的黑暗,付出爱和珍惜,保持初心,别让这个世界的熔炉改变我们,才是最有意义的。

 6 ) 正义可能不会缺席,但一定总是迟到。

“正义从来不会缺席,只会迟到?”不,不是的,这杯鸡汤我不干。我想说的是,正义可能不会缺席,但一定总是迟到。西方不是有句著名谚语吗,“迟来的正义不是正义”,我知道迟到总比不到好,可是本该属于一个人的生命、一个家庭的幸福被残忍的剥夺后,再如何事后弥补还能挽回吗?是一句正义迟到就能回应的吗?
很早就知道熔炉这部电影,但是因为自己泪点很低,看小说看电视常常要求he,一件悲惨的事情与我而言不只是饭后谈资而已,我会难过很久,所以熔炉一直刻意回避。昨天,还是看完了。你知道这部电影最让人绝望的地方在哪里吗?真实事件改编。电影小说的内容,再悲惨,你可以安慰自己,没事的,哭一哭就好了,反正是假的,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可是熔炉不是,你知道,在光州的一个听障学校,是真的有这样一群孩子,被那帮禽兽不如的老师性侵犯长达五年之久。并且在二审中,缓刑释放,甚至部分人还返回学校任职。何其荒唐?
影片催泪的地方不少,我是看到这两个地方哭的最惨。一是校长方的辩护律师指出莲豆是听觉障碍者,怎么会出现证词中所说的听见微弱音乐声的情况,进而质疑证词的真实性。于是法官决定当堂验证。音乐响起,我看到,莲豆的手,缓缓举起。

那一刻,是真的绷不住了。她还没有我妹妹大,生活已经剥夺了她说话的能力和听到世界的能力,却还不肯放过她。还要被迫站在法庭上再一次回想诉说那些不堪的经历,经受着别人的质疑。可是啊,她又如此勇敢,在法庭上面对律师的刁难,她做得很好,找出了性侵她的校长是哪一位,证明了她的确可以听到音乐声。
事后还回想起关键线索,帮助发现校长性侵的视频,尽管后来这个视频被那个道貌岸然的检察官拿走了•••••二是民秀问仁浩老师可不可以把想说的写下来,他也想在法庭上做得像莲豆一样好,他迫不及待的想让害死他弟弟的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你能看到,那一刻,他眼睛的光那么亮,不同于影片开头那双死气沉沉的眼,重又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可是却被告知,他不能上庭,因为,奶奶已经同意和解了。民秀立马就绝望的哭了,我也是啊。

他说,谁原谅了,我自己都没原谅啊。凭什么呢?没办法啊,奶奶也没办法啊,家里那么穷,儿子瘫痪在床,儿媳离家出走,孙子又是残障儿童,而自己,已经老的什么都做不了了•••当我看到奶奶这张伛偻的身影,我知道,不能怪奶奶的。

这里,心里涌起的是铺天盖地、无可奈何地、难以言喻地悲伤。
最后,即便性侵的事实被证明,校长、老师还是被释放。原来,这世界上的黑暗那么多,光明都来不及照亮啊。为了权钱利益,法官、检察官、律师、警察、医生、门卫••可以泯灭自己的良心做出如此残忍的事情。正义迟到根本就不是推脱的借口好吗?!在熔炉里,对民秀而言,他的正义永远未来临,最近的聂树斌案也是如此,洗雪冤屈又如何?他们已经死了,带着满腔愤恨死的。还是你以为真的有什么泉下有知?没有的,人死之后就是一堆黄土白骨,那些冤死的人也不能死而复生。这是已经被翻案的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还有多少人冤死还有多少人的正义迟迟得不到伸张呢?无数的黑暗还没有被发现,在角落里腐蚀、发烂、长蛆•••就像我开头说的,正义可能不会缺席吧,但一定总是迟到•••最后,就如影片最后所说,哪怕这世界有许多不公和黑暗,也请不要让世界改变你,请始终怀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

 7 ) 一部电影触发了一些和电影无关的想法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个电影,讲的是一个聋哑学校,校长和室长还有一部分教师联合,性侵犯和虐待聋哑儿童的电影。怎么说,我其实是一个非常容易看电影入戏的人,导致看什么电影情结感动的话,都会随着电影里面的主人公的情绪波动而受影响。和大叔一起看了熔炉,第一次两个人一起看电影,从头到尾没有说一句话。就只有看到两个大人和三个聋哑孩子一起吃饭的时候,四个人没有胃口,而其中一个孩子吃炸酱面吃的超级有食欲都蹭到鼻头上的情景,好像送了一口气一样,勉强的尴尬的干笑了几声。

我只是个不到20岁的姑娘,没有资格唧唧歪歪的评论什么社会现象,我的智商也不允许我想那么深刻的东西,我只是想说,和那些这么不幸运的人相比,我们真的是太幸福。我相信每天都有闲心来刷豆瓣的你,人生里并没有什么难到不行的事,也很少人会有那种人生中实实在在过不去的坎儿。

抱怨着上学多么烦躁,考试多么窒息,同学关系多么不融洽,不过还好,起码还有学上。
抱怨上司怎么怎么变态,工资怎么少的可怜,假期几乎没有,加班好像吃饭一样频繁,不过还好,起码还有工作。
抱怨着身边的人总是不解风情,不懂浪漫,不会关心你,甚至说不出一句好听的话,不过还好,起码有人愿意在身边一直陪着。
抱怨着总是有太多太多的烦心的事情,想着解决却又没有头绪,心情很低落的时候也有很多,每个人多多少少会曾经有过向自杀的念头吧,不过还好,一通电话过去,总会有一两个人愿意出来陪你喝两杯。

所以,我们,多幸福?

命运真的不公平,有些人一出生以来就被剥夺了这些人生中最基本的幸福,好像被取胆的黑熊一样,关在一个连翻身都不能的铁笼里面,生命中除了疼痛,就是对死亡的恐惧。

电影的最后说【到2011年到现在为止,当时的加害人一部分已经恢复了原来的职位。这起案件上的所有的法律判决已经结束了。但是为了揭露真相,他们仍在继续战斗着。】
这写话出来之后,接着就是演员表还有什么赞助商的字幕滚动了出来,我脑袋里一直重播着最后一句话,【他们仍在继续战斗着】。觉得世界上能有这样善良的人们在,就不至于那么绝望。怀着很感激的心情,觉得这种人很厉害,心里也有很强烈的想法,就是【我也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帮助比自己更需要帮助的人,关心那些弱势的群体。

我身边有一个朋友,帮助过很多流浪的小动物,不是具体的工作,就是在他家小区周围的流浪猫很多,天气越来越冷,觉得他们可怜,总是买猫粮喂这些流浪猫。他跟我说,这样喂久了,有的时候就看到小猫们总是在他喂给他们猫粮的地方等待他,有时候他没有买猫粮的话,总是躲着那些小猫走,说是怕看到那种期盼的眼神,什么也不能给的话,觉得非常愧疚。

有次大家聚会一起去吃吃喝喝,叫他,他不来。另一个朋友给他打电话,他也推辞了,然后我们去吃吃喝喝的一晚上,喝了个烂醉。第二天睡到自然醒,起床上网,看到他在QQ空间写的一篇日志。里面有段话他大概是这样说的。

【钱包越来越薄了,已经不知道下了几次决心再也不理他们(小猫),做不到啊。刚才朋友叫我去玩,我非常想去。如果我不去的话,就能多买好几袋猫粮,就拒绝了。小区里有只猫怀孕了,我想给她抱到家里来,外面太冷了。XXX(他的女朋友)马上就要过生日了,我已经没有钱了,我想在她生日那天,带她来看看这些小猫们,希望她能理解我。】

我非常受鼓舞,觉得非常感动,我也是这样的人就好了。被其他人需要着,这种感觉,应该非常幸福吧~~

 短评

我在想演戏的小孩子会不会有心理阴影

8分钟前
  • 落大雨了
  • 推荐

韩国电影总是有本事让我能痛痛快快哭一下。影片最后的信里,问孩子们这件事发生后对他们而言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孩子们说,知道了自己也是有人关心的。我一下子就泪崩了。

12分钟前
  • 刘康康
  • 力荐

不说别的,光电影那股正义的力量,就足以让人沸腾。

16分钟前
  • 阿巴厮
  • 力荐

“奋起反抗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让这个世界改变我们。”电影以真实故事改编,又一部极其精彩反映社会阴暗的题材。每个人物都刻画的立体丰满,情感同样控制得当,无力感充斥全身。电影完结,愤怒、无奈、唏嘘、悲伤各种情感如同“雾津”的浓雾一般,久久未能飘散,始终萦绕心头。★★★★

20分钟前
  • Q。
  • 推荐

意料之外是看到最后才发现这是一部战斗中的电影,而不是想象中闭合的圆满故事。这个世界的确有太多事情值得我们去奋斗,虽然“大多数人在电影院哭成泪人,却对电影院门口的乞丐视而不见”。

21分钟前
  • 撕撕撕
  • 推荐

我有一个长长的望远镜,一直能伸到你的家里,你说什么做什么我都能看得到。

23分钟前
  • 大鼻先森
  • 力荐

故事本身就能给到五星。那股站出来的正义让人沸腾,而无声的背影和哀嚎撕碎人心。特权阶级的民主践踏过良知,瓦解成兰花盆里的碎石,倾倒在地。战斗过的勇士会知道,还没赢不是绝望,只是,还没赢。

24分钟前
  • TTTZB
  • 力荐

想起一级恐惧的片头台词来:想找公平就到妓院,想被人干才到法庭。深雾中到处是颤栗的呻吟。

27分钟前
  • 茱湮河
  • 力荐

不能用电影的标准来评判它,因为这事件本身已经震撼得出一身冷汗,能拍出来就是已经了不起的事。

30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力荐

令人绝望的不是电影,而是生活本身。

32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力荐

我们愤怒的不仅是禽兽的行径,更是禽兽逍遥法外,正义无处伸张,无能为力才是最痛苦和绝望的。一个非常容易感动观众的题材,尤其还是真实事件改编。其实电影还有很多提升空间,包括对犯罪场面的描述太刻意未也太多了。但仍喜欢这样的电影,这才是电影应有的立场。这就是我们和韩影的差距。3星半

3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内咸》--鲁迅

36分钟前
  • 握不住的灵魂
  • 推荐

好感人啊''''看得我都想杀了那些坏人''''

38分钟前
  • 王大锤家属
  • 推荐

大概只有套用《让子弹飞》里的一句经典台词才能略为表达我看完本片时的心情——震撼!震撼!!还是TMD震撼!!!我可以理解部分人站在纯粹艺术的角度对这部电影技法上的乏善可陈评头论足,但是我无法相信有人面对它由始至终散发出的那股震撼人心的力量时居然能做到完全无动于衷。

40分钟前
  • 白发生
  • 力荐

又一部没有大场面的五星级韩国大片,值得鼓掌叫好。 电影里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网友说“他们有改变国家的电影,我们有改变电影的国家。 ”

44分钟前
  • 维城乱马
  • 力荐

這個世界的絕望在於,眼睜睜地看著那麼多的不公不平每天都在身邊發生,自己再怎麼努力卻依舊無可奈何;而這個世界的希望也在於,明知是蚍蜉撼大樹,卻還是有那麼一群人執著地選擇了這一條艱難而幾近不可能的路。

49分钟前
  • 又又
  • 力荐

他们至少有电影的力量在支撑着弱势群体,而我们呢?因为【熔炉】的上映,一部关于【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目前已通过韩国国会正式颁布,当时的嫌疑人也已被警方逮捕,【熔炉】让我们看到一部现实题材影片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有时候一部电影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50分钟前
  • 力荐

当邪恶的力量已经渗透至社会的每个角落尤其是当权者手中,我们还他妈向谁去央求公平和自由

55分钟前
  • Doublebitch
  • 力荐

孔侑在里面对自己的母亲说:我在她被性暴行的时候来不及去阻止,现在这些孩子需要我的时候,我怎么能袖手旁观呢?如果这样都做不到,我又怎么能当一名合格称职的父亲~

58分钟前
  • niania兔
  • 力荐

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选择不被世界改变...

59分钟前
  • qw-p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