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坊与十字架

惊悚片波兰2011

主演:鲁特格尔·哈尔,夏洛特·兰普林,麦克尔·约克,OskarHuliczka,JoannaLtwin

导演:莱彻·玛祖斯基

播放地址

 剧照

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2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3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4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5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6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3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4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5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6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7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8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19磨坊与十字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3 20:29

详细剧情

影片改编自比利时艺术史学家MichaelFrancisGibson的小说,是一部以文艺复兴时代为背景的惊悚片,围绕尼德兰著名画家博鲁盖尔的名作《受难之路》而展开。《磨坊与十字架》是一堂伪装成电影的的艺术史课,它的最初公开亮相,不是在电影院也不是在电影节,而是在卢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馆这样的场所。影片将人们带回十六世纪的荷兰,博鲁盖尔在创作《受难之路》时借助一个圣经故事来影射当时西班牙统治者的残忍以及尼德兰人民的反抗。莱彻·玛祖斯基将艺术史研究同电影CGI、3D技术结合起来,试图还原画家在创作这幅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当时的思想、心境。站在一部艺术品之前的心神激荡,不正是让我们所有人晕眩地以为是所谓创作冲动么?值得一提的是,勃鲁盖尔的另一名作《雪中猎人》刺激芬兰导演罗伊·安德森创作下一部作品,名字很长的《树梢上沉思存在的鸟儿》,这部作品有望在明年戛纳或者威尼斯电影节亮相。

 长篇影评

 1 ) Mill is still the mill, cross is still the cross.

The mill represents the monotone and speechless life of flemish people inhabited in Flanders, which was occupied by Spain. The cross symbolizes religious suppression they face, even though they believed that people of all religions can live in harmony despite their differences. The fact that heretics are condamned to be crucified, the humblest method of execution in early Christianity reveals their position in the eyes of their suzerain. Towards the end of the movie, they gathered to dance not with a cheerfull mood. Yes, life is still life as it was.

 2 ) 画家的悲哀

2011年波兰电影《磨坊与十字架》:没有剧情,也没有对话(除了画外音与独白),整部电影纯粹用摄影,构图,场景与事件组成,把勃鲁盖尔名画《行往受难地》给整个拍了出来。形式上已经做到了极致,虽然特效很诡异地出现了抠像不干净以及CG画面马赛克的问题,但是确实有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和镜头。这种电影就是一种现象,哲学与宗教才是精神内核,无所谓看得懂看不懂,众生相而已,只恐怕画家若是知道自己的画被如此解读,会撩下一句“我没说过这句话”吧。

 3 ) 只有亲身冲破黑暗的禁锢才能体会自由的重要——《磨坊与十字架》略感

一部节奏很慢的艺术片,鲜明的中世纪背景,很浓的宗教文化色彩,看完之后会对西方对自由的崇尚有更深一个层次的理解。因为西方在比中国封建社会黑暗得多的多的中世纪苦苦挣扎,生生的孕育出了文艺复兴,自己凭借自己的努力从地狱中挣脱出来获得自由,体会了那种不易,才能真正的理解自由对现代西方人有多么重要,自由是多么深入人心。自由是刻在了现代西方人骨子里的信仰。

而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是受外力影响的,虽然期间也艰辛备至,但与西方的过程完全不同,所以结果也完全不同。

——来自一只黑汪

 4 ) 一部像电影的油画册

《磨坊与十字架》巧妙且真实的还原了《受难之路》,这是一部伪装成电影的艺术片,每一帧都犹如一幅油画般,色彩与结构饱和且丰富的。独特的摄影手法简直是精美绝伦,展现了一场了不起的文化复兴之旅。

而现实中,左耳是咕噜咕噜的煲糖水的声音,右耳是面汤滚沸的声音。在艺术与生活之间,我们又何须去介意太多呢?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又不止于艺术。

 5 ) 随笔

这部电影是在讲述一幅油画《受难之路》中的故事和历史。画面很美,很喜欢电影前半部分中关于小镇居民生活的刻画,镜头慢且平缓:磨坊主清晨起床,检查小麦粉质量,木鞋踏在磨坊石塔里的长木梯上,一直往上,往上,到高耸的风车,镇子的土地平旷又荒芜,灰灰的泛着霭霭的冷雾。我好喜欢这样记录性的节奏。关于宗教的故事我没有太看懂,本来这个国家是信奉基督教,但西班牙人侵略之后实行很暴力的统治,残忍处死异教徒的行为违背了基督教原本的教义,所以画家在画中创造出了自己愿望的“救世主”,他的受刑是拯救世人的一部分。故事里有两个女人,一个年轻美丽温柔,一个中年沉重苦痛,她们应当是同一个人,“命运在天空烟火中就已展现,先是绚烂然后逐渐学会顺服”,不顺服的人有些会毁灭,有些沉浸在苦痛的思考里,不断向自己提问。受难而死的年轻人是前者,这位悲伤的母亲是后者。

 6 ) 别再以电影的名义撒铁蒺藜了,这部电影超出了你的理解力

在银幕上动态观摩勃鲁盖尔创作《行往受难之路》。所有骂看不懂的画盲请噤声:这是一堂伪装成电影的艺术史课,它最早亮相的地方也不是影院和电影节,而是卢浮宫。电影摄制了3年,后又在华沙电影制片厂里做了28个月的后期——用Flame与After Effects做2D合成,用Nuke和Fusion做3D合成,用LightWave做3D绘画。为了还原画作中的云,摄影组专门去新西兰南部的小岛去拍摄一种叫做”岛上的长云“的云。别再以电影的名义撒铁蒺藜了,这本是一幅用光影作笔胶片为布、科技着色、传统油画技艺和当代数科技为调色油的巨幅数字图画,已经超出你的理解和感受力了。

 短评

形式主义...

6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类型是惊悚?

8分钟前
  • 人造人
  • 还行

美则美矣,未尽善矣,美则美矣,而未大矣

10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服装、美术和摄影精美绝伦,老勃鲁盖尔的名画活了!影片的画面构图由于恰当的远近透视处理,使画面具有深远的空间感和空气感,画面的动静处理十分巧妙。导演以上帝的视角还原了名画《行往受难之路》的创作过程,同时也揭露了西班牙统治者对基督教徒被血腥镇压。本片绝对是今年最精美的电影!★★★★★

1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將勃魯蓋爾作品以動態敘述形式分析,畫面確實很古典很考究,但感覺更像BBC拍的科普節目。

15分钟前
  • えす
  • 推荐

行住受难地,人在画中活。导演利用电影的形式,重塑一幅画的细节,整部电影构成一幅动态的油画,又美又特别。

16分钟前
  • 芦哲峰
  • 推荐

还真有幸在威尼斯的教堂中看过,当时就当一部双年展的影像装置满足下好奇心。成为实际的电影对理解力来说容易了通顺了,但也就少了那种现场的交互乐趣。视频装置和实体电影在艺术媒介上甚至语法定义上的差异,也就因此显现。

17分钟前
  • seamouse
  • 推荐

虽然不是特别喜欢,总觉得太刻意和形式感。但是这确实应该是暂时能想到的最好的表现方法

19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2012-258.画中的电影,电影中的画

20分钟前
  • 记忆错觉
  • 推荐

美则美矣,未尽善矣,美则美矣,而未大矣←完全同意丁一的短评啊~~动态油画这种镜头只有假和做作的感觉

21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这个,谁想写闪回,对弗兰德斯绘画史,对勃鲁盖尔有了解的优先。

22分钟前
  • 微笑迦朵
  • 推荐

一般的情节~美丽的画面!

24分钟前
  • 还行

看了40来分钟终于战胜不了自己的困意,睡死过去

26分钟前
  • 即将注销
  • 还行

很立体

28分钟前
  • 豆豆
  • 还行

不是我的菜

29分钟前
  • 千山远
  • 还行

一幅名画的诞生啊!

30分钟前
  • 梁威是条狗
  • 推荐

静态画背景与动态情节之间尚有空隙间离,一幅画流动成可随时切换的电影场景;包含很多宗教指涉;联想起《被窃油画的假设》;大银幕的效果应该会更好。

3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五星;简直是神作!任何一点都堪称完美,独特的摄影手法恰到好处的空间感让每一个镜头都带有生命力。电影以尼德兰画家彼得·勃鲁盖尔作品《行往受难地》的创作过程为线索,精美绝伦。毫无疑问的可以收入个人十佳。

39分钟前
  • Much
  • 力荐

画面太美了

43分钟前
  • 逝水犹可叹
  • 推荐

画面如同油画一般

45分钟前
  • =_=秋叶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