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

惊悚片美国,德国2016

主演:约瑟夫·高登-莱维特,谢琳·伍德蕾,梅丽莎·里奥,扎克瑞·昆图,汤姆·威尔金森,瑞斯·伊凡斯,尼古拉斯·凯奇,爱德华·斯诺登,斯科特·伊斯特伍德,罗根·马歇尔-格林,蒂莫西·奥利芬特,本·施耐泽,勒凯斯·斯坦菲尔德,乔莉·理查德森,杰米斯·巴特勒,帕克·索耶,克里斯蒂安·孔特雷拉斯

导演:奥利佛·斯通

播放地址

 剧照

斯诺登 剧照 NO.1斯诺登 剧照 NO.2斯诺登 剧照 NO.3斯诺登 剧照 NO.4斯诺登 剧照 NO.5斯诺登 剧照 NO.6斯诺登 剧照 NO.13斯诺登 剧照 NO.14斯诺登 剧照 NO.15斯诺登 剧照 NO.16斯诺登 剧照 NO.17斯诺登 剧照 NO.18斯诺登 剧照 NO.19斯诺登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7 20:29

详细剧情

斯诺登2004年应征入伍、后被派遣到伊拉克战场,因不幸在训练时双腿受伤,斯诺登退役回国后应聘加入中情局。之后,他又进入国安局工作,并意外发现政府在“9·11”事件后对公民电话和社交网络实施大规模监控计划,于是泄露了大量机密文件。事发后,斯诺登遭当局通缉,便逃到香港。此后,他几经辗转逃至俄罗斯寻求庇护。

 长篇影评

 1 ) 温良平民的坚毅

最开始没抱太多期待的一部电影,但是看了之后却意外的震撼。步入社会,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难被周围的事物感动,也再也难以找到能让人专注,付出,热爱的东西。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曾一度觉得斯诺登这个人,是个跳梁小丑,想博机上位,然而电影把这个形象树造成为一个聪明、坚毅、有原则的小人物,是的,我内心的共鸣仍然是他把自己定位成小人物。他有最爱的林赛,有热爱的工作,然而周遭的境遇变了味道,这个性情温和,生活稳定的青年,却做出了几乎与世界为敌的决定。整部电影看下来,是一种无声的震撼,是深入人心的执着,是一个平凡人的爆发。我爱这部片子,我爱这个角色

 2 ) Snowden

Quotes:

1.Without the information to start a public debate, we’re lost. …… The people being able to questioning our government and hold it accountable, that’s the principle that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was founded on.

没有这些信息来让人们公开辩论,我们就迷失了。……人们可以一直质疑政府并追究它的责任,那是我们建立美国的根本原则。

2.“You make it sound criminal, man. It’s war. It’s a job.”

“……You saying jobs can’t be criminal?”

“Not if you’re working for the government.”

“You ever hear about the Nuremberg trials, Trev? They weren’t that long ago.”

“We hung the Nazi big shots, right?”

“Yeah, well, the big shots were the first trial, but then the next trial were the judges, and lawyers, and policemen, and guards, and ordinary people just doing their jobs, following orders.

That’s where we got the Nuremberg principles, which then the UN made into international law, just in case ordinary jobs become criminal again.”

“你说的跟犯罪一样,老兄。这是战争,是我们的工作。”

“……你是说工作就不能是犯罪吗?”

“除非你为政府做事。”

“你听说过纽伦堡审判吗?特雷弗。其实也没过去多久。”

“我们绞死了纳粹党的大头目,对吗?”

“是啊,大头目都是在第一场审判中被处死的,之后审判的就是那些法官、律师、警察、保安以及安守本分奉命行事的普通人。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制定了纽伦堡原则,随后联合国将其编撰为国际法,以防止普通工作再次变成犯罪。”

3.You can’t come forward against the most powerful intelligence agencies in the world without expecting to have some risk. They’re just such powerful adversaries. So no one can meaningfully oppose them. You know, if they want to get you, they will get you, in time. And it’s just gonna get worse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as they extend the capabilities of this sort of architecture of oppression. And you realize that you might be willing to accept any risk, as long as the public is able to make their own decision about how this is applied. Because even if you haven’t done anything wrong, you’re being watched and recorded. …… if they were in my position, living in Hawaii, in paradise, and making a ton of money, what would it take to make you leave everything behind? The fear that I think I have most in regards to the outcome for America of these disclosures is that nothing will change. In the coming months and the coming years, it’ll just get worse. And then eventually, at some point, some new leader will be elected who flips the switch, and the people won’t be able to do anything by that point, to oppose it. And it’ll be turnkey tyranny.

你不可能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自告奋勇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情报机构对抗。他们是那么强大的敌人。所以没人能真正地反抗他们。如果他们想抓你,随时都能抓到你。如果他们这种压迫架构的能力继续扩大,对于下一代来说,情况将会更糟。而你意识到,只要公众能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出自己的判断,你就愿意承担任何风险。因为就算你没有做错任何事,你也被监控和记录着。……如果他们是我,住在天堂一样的夏威夷,赚很多钱,要给予你什么,才能让你放弃这一切。对于披露美国的结果,我最害怕的是什么都不会改变。几个月,几年后,仍然变本加厉。而最终在某一刻,某位新领袖被选上台,按下开关,到那时,人们就什么都做不了了,无法反抗了。那将是一站式专政了。

Comments:

1.一个群体的凝聚是需要共同的价值观的。美国的普遍价值观认为可以质疑政府是天经地义的,因为相对于个人来说,政府的力量太过强大,如果连质疑都不能,那么就没有什么能阻止政府有可能的倒行逆施。

2.不论如何,战争本身都是最不义的行为,因为在战争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大量的杀戮。我不知道那些鼓吹战争的人,如果你是战争的失败者,如果你面对敌人的屠刀百般求饶而不得免死时,如果你的家人、你的族群会因战争失败而完全灭亡时,你还会宣扬胜利者的耀武扬威吗?俗话说胜负乃兵家常事,因为战争能够爆发本来就是双方实力接近的表现(都觉得能胜利才会打起来)。没有人是永远的胜利者,杀人夺利就是犯罪。的确,战争造就了大量名垂历史的优秀将领,但是我更想说的是文明和进步正是体现在了如何看待这些历史人物以及如何面对现有冲突的处理上。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总不能叫做文明吧?

3.一个人处在一个群体中,即使他不是决策者甚至跟决定某项行动远远沾不上边,一旦群体犯罪,这个人还是有一定责任的,要为他的责任付出相应的代价。因此二战中烧焚尸炉的老人是有罪的。有的人觉得我只是奉命行事啊,我又没拿起枪杀人,凭什么说我有罪?我要说的你增强了你们团队的力量,让那个邪恶的决策者有更大的力量去作恶,所以你是有罪的,国际法这样写是有它内在的道理的。有的人说我被捆绑在这个团队之中,跟决策完全无关也无法脱身,团队要做错事、要犯罪,怎么办?我只能说一个人是应该有拒绝的权利的。当一个团队完全剥夺了你说不的权利的时候,那就该考虑这个团队是否应该存在了。

4.我们已经处在一个信息的时代,那些掌握了信息、掌握了话语权的人,是有着巨大的乃至决定性的权利的。我要为自己的权利发声,这没有错,但这不代表你能掩饰错误和歪曲事实,为自己的利益发声也是要有底线的。作为与话语权远远沾不上边的普通民众,我希望他们能够明白,你们的一切权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所有民众的知情权。只有所有民众的善才能阻止某个个体或是某个团队处心积虑的恶。言论自由不应只是纸面上的四个字。

5.以区区一己之力,对抗一个强大的组织,即使你站在真理和正义的一方,也是非常困难和风险极大的。所以,我们才会将这样的个人看作是英雄。

6.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提高,是社会中每个公民努力奋斗和兢兢业业工作的结果,不是神明也不是某个人的功劳。同样,社会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不简单是某些人的问题,我们所有的人也都有着一定的责任。“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人有自私自利的一面可以理解,但一定要明白生活中的每一分进步都是我们理性思考,努力解决问题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原因。学无止境也不简单是一个口号。我见到了太多的利字当头、毫无廉耻和原则底线,也见到了太多的为己之利去蠢化、物化民众,以这样的手段去追求所谓的进步,究竟是进步呢还是倒退呢?

7.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的纷争,也就有着价值观的冲突,不要小看观念的冲突,要知道每次战争的背后必定也是观念的大对抗。我们讲有什么问题做到谈判桌上开诚布公地讲一讲,这不应该只是国家外交层面的手段,更应该是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个方针。毕竟,能够通过文明谈判解决的就没有必要通过野蛮的杀戮来解决,不是吗?

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见他,容他,认识己不足,我觉得这是目前我们最缺的东西。

 3 ) 自由和安全也许确实不可兼得吧

看到评论区我放心了,雪登本色出演确实比囧瑟夫帅多了。 应该也是角色需要,需要模仿雪登的言行举止。 外形气质我是认可的,但是奇怪的是囧瑟夫这个声线也和雪登本人不像,而且记忆中他自己的声音也没有像本片中那样故意压得这么用力,全片下来听着非常压抑非常蓝瘦。

距离棱镜门事件也已经过去六年多了,现在形势真的达到了雪登当初预想的那样吗? 我看是没有。

当初雪登本着“把事件告诉全世界,剩下的由民众讨论、由民众决定”的原则而泄的密。 尽管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但民众没有。 震惊之后,波澜大起,然后就逐渐湮没、消散在茫茫信息之海当中。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情报体系,大国更不用说,更成熟更完整覆盖面更广组织。 老美有的,我们也有,别人都有。 只是老美运气不太好,政治思想教育还不到位,才出了一个雪登,惨遭背刺,被迫摆上台面公之于众。 尽管当局政府大耳朵已经下令停止数据块的收集,但是风波过后呢? 美利坚会眼睁睁看着别国继续使用自家的“Xkey$c0re”而自己束手无策吗?想也不可能。 换个代号、另起名义,该用的还是得继续用起来。

这里想要插播一则安利。 13年6月事件曝光,同年10月一款游戏火线出世,《 Orwell: Keeping an Eye On You》。 去年的时候我也抽空玩过了,很难不把二者联系到一起。 Orwell就和Xkey$c0re一样,同为ZF安全监听项目,只需要一个名字,或是一个关联人,或是任何个人信息,就能搜索到一切。 也许光从新闻报道和文字材料上的感受,没有通过游戏来的更加震撼,所有人在互联网只能说是无所遁形,肆意果奔而不自知。 但是身为羊群的我们,震惊过后不安过后,啥也做不了,也就只能瞎担心了。 说实话这种赤果感确实非常让人不适。 但是仔细想想,他们确实强大到已经可以监shi所有人了,这个数据量也一定相当惊人,储存起来又不太现实,这得需要多少存储设备,而且里面又有大量无意义无价值信息。 就像监控摄像头一样,每天录下来,存到本地的硬盘里,硬盘满了就自动把最旧的顶掉,出了什么事,赶紧翻查最近的录像就行了。 换句话说,只要没人注意你,你被收集的信息按道理应该是静静地躺在某个机房的硬盘里,过个十来天几个月也就消失了,而且也不会有这么多人力来每天查看,只是有了个记录。 资源要用到刀尖上,我等平民百姓隐私哪有监视的价值,所以能被注意到的都是什么人? 政要,各界巨鳄,命脉行业巨头,核心技术、专利持有人,机密机要掌握人,罪犯,危害社会的危险分子... 上述人等,能和平民能够拉上关系的也就是罪犯呗。 所以嘛自由和安全也许确实不可兼得吧,也就只能这样骗骗自己,然后keep your head down,不要成为名单中的人,乖乖去搬砖赚钱,遵纪守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他不香?

 4 ) 我们更想要自由还是安全?——北美新片《斯诺登》漫谈

老导演:奥利弗·斯通喜欢拍摄政治题材,从早前的《刺杀肯尼迪》《尼克松传》《布什》,到现在的《斯诺登》。完成了“越战三部曲”的他,从战争转向了政治题材。可以说他的导演之路,坚定的走在政治正确的道路上,越行越远。一个时代下的焦点人物,通常是吸引他的角色,无论是总统、风云人物、还是备受争议的斯诺登。

在刚刚落幕多伦多电影节期间,备受期待的大片里,《斯诺登》第一个传出了扑街的消息,在烂番茄上被评为了烂片。134分钟的电影里,以互联网和电子信息的传输展开,倒叙了斯诺登2013年到2004年之间,将近10年之间的生活和工作细节。 整部影片的去英雄化,试图从传记片的细节角度入手,阐述复杂的背景下人物事件。注定这134分钟不会跌宕起伏,甚至让周二下午老年场的观众们,有些吃力的观看完全片。不过这样的角色总要有人来演,这样的故事总会有人来拍,只是早晚的问题。至于奥利弗·斯通是不是操之过急,美国人是不是又一次快速消费了他们的历史事件,每个人的期待值不同,自然对影片也都持有保留看法。 斯诺登真人的出镜 影片镜头里第一个出现的人物,不是斯诺登,而是由扎克瑞·昆图饰演的记者和梅丽莎·里奥饰演的纪录片导演,两人在香港酒店大厅焦急的等待斯诺登的到来。当单手玩转魔方的背影入镜,我们就知道是斯诺登来了。于是,约瑟夫知性的造型亮相,一张口几乎就是斯诺登的原声一样的声线,令人折服。影片过半,他蓄起了斯诺登一样的从脸颊包围嘴唇的小胡须。整个人的气质也越演越像,他说为了准备角色,曾飞到莫斯科与斯诺登见面了四个小时,期间虽然斯诺登一直试图将话题从自己身上转移到事件上去,但是约瑟夫说,他其实更想了解斯诺登本人的生活多一些。

导演奥利弗·斯通更是在采访中说,约瑟夫是他的第一也是唯一的选择。他们没有合作过,直觉告诉他,约瑟夫就是最合适的人选,无论外形还是内在。影片中这位敏感的话题人物,至今都备受争议,导演和编剧都在刻意避免将影片向英雄塑造的方向延伸,所以全片没有几处煽情的人物烘托。仅在过半时候,斯诺登用魔方带出了SD卡里的机密文件后,拍摄了一段他迎着基地外强烈的光线,一脸笑容的大步向前,之后他的背影被光亮吞噬,仿佛外星人的剪影一样消失在尽头里,仿佛去往了一个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而在影片的最后,真人斯诺登出现在了尾声字幕中,说出了那句:“我今天做的事情,是为了让我们不再为明天担心。”。

斯诺登的生活图景 虽然因为影片的拍摄,导演奥利弗·斯通与斯诺登两人见面了九次之多,但是导演自己也说,影片再怎么深入,也只是揭开了斯诺登谜一样人生的表层,他依旧是个谜。两小时的影片,除了斯诺登早年间夭折的军旅生活,还有他寻找另一种方式效力国家,投身CIA的经历,以及他开始交往的女朋友,跟着他在世界各地的美军驻地生活,两人分分合合,吵吵闹闹,心里和身体,生活和工作的重压,不断的叠加在斯诺登身上,一次次的测谎,回答那些固定的问题,答案却不再标准,越来越难以说服自己。而女朋友喜欢摄影的爱好,在影片中,不断的定格斯诺登的生活瞬间,给了观众不少真实感的累积。

由《分歧者》成名的女演员谢琳·伍德蕾,称她在开拍后三个月才见到了斯诺登的女朋友琳赛本人,对她来说,如何出演一个令人信服的女朋友,也是一大挑战。而片中还有一位抢眼的男配角:尼古拉斯·凯奇,他饰演了斯诺登初进CIA时的同事兼好友:汉克,略微矜持的演技,让凯奇没有了以往的气场,反而自然的出演了一位肥硕可人的好友,还是给剧情加分了的,仿佛看到了早期凯奇在科恩兄弟和查理考夫曼影片中的自然演绎。 全民反思的最后一环 影片除了弱化斯诺登的英雄感,试图解析他的个人生活和工作内容,是如何令他走向一个“第四公民”身份的。同时,又要肩负解析中情局和国家安全局开发并使用的各种监视程序,这样影片又多了一层意义,告知大众,我们的信息安全是如何被过度“保(使)护(用)”的。影片中,安全局的人说了一句重要的台词:“人们想要的不是自由而是安全。”。 就像我们难以界定斯诺登本人介于国家和个人的行为一样,不同的参照系下,评判准则是不同的。自由和安全本不是两个对立的问题,然而在信息监控下,就变成了对立面。这让每个人作为真实的网络用户,也都难以取舍。当我们来到学术的最前端,真正复杂的往往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哲学问题。放缓科学技术发展的下一步,是我们人类独有的伦理道德。战争的武力冲突结束之后,文明的冲突还在继续,不同政体和经济体系之间,国家和个人利益之间,永恒的矛盾和利益之间,我们需要不断的反思,凝望我们的过去,同时也寄希望于未来。

在今年的多伦多电影节里,还有一部纪录片叫《All Governments lie》,这是一部严肃的纪录片,讨论西方媒体记者的从业良心,给予了西方政治体制一针强心剂,针针到位。如今我们经历一个灾难事件的发生,之后是过度的报道和舆论的导向,再后来等到事件平息,性质已定,会出现像《华氏911》《第四公民》这样的揭露真相的纪录片。 之后在大家还没有淡忘它的时候,我们又开始改编这样的真实故事,将它们提炼和戏剧化,再搬上大银幕,仿佛成为了一个闭环的事件消费。从事件的爆发到电影的落幕,时隔几年甚至几十年,电影这一环,也成为了人们反思的最后一环。满足人们对事件的遐想和窥探之心,同时也让观众再一次亲身体验参与到事件中去,考量自己的行为和想法,是否禁得住检验。无数的CIA工作人员中,只有一个斯诺登。而我们相信,他将不是最后一个站出来挑战权威,为更多人捍卫自由的人。而这部影片只要做到老老实实的讲故事就好了,没有其他。

2016年9月21日 多伦多 小玄儿记 ——————————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

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

//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

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

#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

#新老电影混剪系列

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

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5 ) 影评+全剧情介绍

影片拍摄的还可以,把棱镜事件的始末都讲述了一遍给我们听,剧情也紧凑,无尿点。影片最后向我们提出了斯诺登究竟是英雄还是叛徒的疑问,令人深思,期待有一天可以看到中国版的斯诺登站出来。

剧情讲的是主角是一个精通计算机编程的人,所以在他因伤退伍后,加入了中情局,并很快通过了那里的考核,在里面被安排从事情报工作,他的任务是监听全世界的网络,找出对美国有威胁的人。

他在里面第一次看到了原来中情局原来可以无视所有权限,任意的查看一个人所有私人信息和生活的,甚至连别人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也可以随时调用,之后在日内瓦行动时,他的上级甚至还让他栽赃陷害一个可能对美国有威胁的银行家,主角终于看清了他们的嘴脸,便从中情局辞职了。

此外主角私底下还认识了一个女友,他们生活在了一起,很快奥巴马上台了,他承诺中情局不能再随意的获取美国公民情报,这番言论又重燃了主角回中情局的想法,所以利用了里面赏识自己的管理的关系,被调派去了日本的一个公司参加工作,主角便和女友一起去了日本。

工作内容明面上是做某公司的解决方案顾问,但其实是中情局安排主角过来是为了日本一旦发生反美活动,就立刻采用全国断电断网等必要手段反制,主角在这里工作时,还自己开发了一套叫史诗避难所的数据备份系统。

之后女友因为主角整天忙于工作,没有理她,所以抛弃了主角,自己回美国的娘家住了,主角知道后,把在日本的工作辞了,回美国找了女友,决定再次退隐,好好的和女友生活。

很快中情局的上层又来找到了主角,和主角说他很看中主角的能力和那套备份系统,并说现在中国对美国的数据攻击越来越频繁,非常需要主角去夏威夷的中心帮忙,正好主角因为得了病,需要去南边温暖气候区疗养,所以女友也同意和主角一起前往夏威夷了。

在夏威夷的情报中心这边,上级决定把主角之前做出来的备份系统全面升级,让它变成一个更先进的情报系统,命名为心跳计划,同时主角也在工作中发现了中情局还是在搜集全美公民的各种私人信息,并且经常利用可能不准确的情报对中东的居民区狂轰滥炸,他的上级对他的不满也开始有所戒备,因此他决定把全部机密文件都偷出来公布媒体,以此来告诉公众他们信任的政府在背后的所作所为。

他利用微小u盘成功的把资料全部复制粘贴后,把它藏进了魔方里,过安检时趁机把魔法给警卫玩,所以那个魔方没被过安检,因此主角成功的把机密资料全部带了出来。

最后他来到了香港,在这里把全部机密资料的内容和自己的经历曝光给了媒体,最终引起了轩然大波,他本人也被美国全球通缉并吊销了护照,所以他只能从香港逃到了俄罗斯,之后他的女友也来俄罗斯和他一起生活了,影片结束。

在剧情介绍部分,我个人如果有理解错误的地方欢迎各位友邻在评论区指正!

 6 ) 看完第一反应就是把电脑的摄像头贴上了

网络时代是如此方便,方便的让人可以即时通讯,一个电话很多事情都能搞定
网络时代是如此脆弱,脆弱的人的一举一动都能通过你的终端来察觉
你每天走了多少步,你喜欢的餐厅,你想买的东西,你的偏好,甚至于你的隐私

艳照门是因为电脑的维修
而斯诺登告诉我们即使你的终端就在身边
你的信息却会被黑客完全知晓
美剧中用这些来破案
而专业人员则可能用他来做一切必要的事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不喜欢一举一动有人看到,相信没有人喜欢
打着gj安全的旗号,来做一些事情,毁灭的不仅仅个人的安全感,还有很多......

 7 ) 你今天有自由和幸福,是因为在你之前,有人抗议过、奋斗过、争取过、牺牲过。

“斯诺登事件”就话题性而言无疑是震惊世界的,被搬上荧幕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电影《斯诺登》以传记的形式将这一风口浪尖的人物事迹作了一个基本的梳理,想要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事件以及背后的博弈想必看一部电影是远远不够的,但作为一名观众以及被政府窥探隐私的民众,电影带给世人的思考无疑是沉重的;美国并不是天堂,但美国也绝不会是地狱,正因为美国有斯诺登这样敢于坚守公义与自由信念的无数斗士,才使得这个国家变得如此强大,在此,祝福斯诺登,以及对追求客观正义的各大媒体致以崇高的敬意。

 8 ) 当你在看电影《斯诺登》的时候,你在想些什么

美国真的偏爱真实事件改编的题材,相对于华语片来说,传记片确是他们擅长的一个电影类型。传记片相当于文学世界里面的报告文学,因为真实,自带一种超越作品本身的神奇效果。这样敏感的题材,普通导演姑勿论能否驾驭这样的题材,单单是有胆量和能耐敢于拍摄这样的题材并且能够通过审核,已经不是一般商业片导演能完成的。奥利弗·斯通就是这样一名能人所不能的导演,对于禁忌主题的开发,这名导演展现了非凡的才华和魄力。看着这样一部自揭短处的美国电影,看着片中提到的那个国家“美国”,仿佛那只是一个虚构捏造的代号,否则这样的电影怎么会有机会上映,并向它的子民陈述一个当局犯错的过程。我想这就是自由的真正意义,即便当权者未必是真的民主、开明,甚至是反面,那里的公民们对于自由和权利的争取和维护意识,已经根植内心并蔚然成风。它像一颗颗种子在公民的心中深植发芽,即便面临当权者的荼毒和收割,荒芜之后,新芽重出,永无断根之日。当权者没得选,种下什么样的种子,有得选。

       斯诺登通过英国《卫报》的记者将这样重大的国家甚至是国际机密公诸于世,一开始你会惊讶斯诺登的勇气,他就这样十足相信了这几个人,压上了自己和家人的身家性命。到最后,我们发觉记者没有让斯诺登失望,没有让那些正在处于监视下的民众失望,他们真正实践了——发表“世界领先的自由派声音”。不禁感叹,这样无惧强权的记者真是令人赞服,像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记者。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斯诺登在揭发美国当局监视计划布局时,才不至于以一人之力去对抗一个国家。

       有些职业自带光环和使命感,像医生、记者、教师、律师、军人、政府官员、奥运冠军等等。他们除了跟普通人一样,要遵守最基本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之外,整个社会对于从事这些职业的人是饱含着期望和依赖感的。这样的期望具体来说,表现在医生应该救死扶伤、记者应该追求真相、教师应该有教无类、律师应该维护法纪、军人应该保家卫国、政府官员应该廉洁为民、奥运冠军应该为国争光……与本片《卫报》的记者相比之下,近年来一些只为追求销量和热度的记者们玩弄着眼球经济的伎俩,把耍着颠倒黑白移花接木的手段,其行为之低劣使整个记者行业蒙羞,这样的人只能称为“伪记者”。唱衰纸媒的言论甚嚣尘上,都说纸媒会隐没在互联网的狂潮之下。但有一点,无论纸媒是否会消亡,可以肯定的是记者这个职业不会消失,他们只是换了一种传播真相的途径,用公众号发布、用推特发布、用网志发布……

      最感动点睛的一幕出现在影片末尾,斯诺登通过视讯软件在TED这个平台作直播,主持人与现场观众与他作交流。他的目光清澈,面容皎洁,他的整个人发挥着光芒(使用柔光)。字幕交代他的女友林赛也搬去俄罗斯与他同住,片尾滚字幕的时候,展示了不少斯诺登与林赛真实的生活照片,不少网友发出感叹觉得他们真人比两名主演都要好看。是的,他们是美丽的,而我们的愿望都想保护这样美丽的人。


作者:cherie chik
文章编号:CF040
日期:2016年11月29日
影评公众号:wordshowu
转载请与本人联系,未经许可禁止随意抄袭,侵权必究,特此声明,请自重

 短评

资深爱国者、极客、害羞的男孩,斯诺登的每一个侧面说起来都挺有意思的,但被电影用最土最了无生机的方式粗浅表现。可惜了囧瑟夫,在模仿口音和细节动作上花费的苦心有目共睹,但无奈整个电影就是一场落伍的灾难。

9分钟前
  • 哪吒男
  • 较差

“我以为奥巴马会好些,我错了,都一样”“日本方面拒绝了我们监控他们的国民,说这是违法的,但我们还是监控了他们整个国家,一旦发现他们不再是盟友,马上可以让他们全国断电”为什么斯诺登曝出这么多,希拉里邮件曝出这么多,还是很多人觉得美国好呢,大概是宁吃屎味巧克力,不吃巧克力味屎。

14分钟前
  • 陈哈
  • 推荐

毫无防备毫无防备毫无防备 囧瑟夫和Quinto就这么站台上了 世界首映棒哭 ZQ演的Glenn Greenwald发起飙来好担心下一秒就要用念力劈开我头颅 #斯诺登#

19分钟前
  • 眼花石头
  • 力荐

在LA出差,赶上ArcLight放,这样的故事能在影院看到,滚屏完了后面还有40分钟采访,全体鼓掌10余次,整个3小时10分钟的观影体验特别嗨。囧瑟夫依旧会演,Arrialexa65拍摄,4k放也给观影体验增色不少。

21分钟前
  • 林克
  • 力荐

作为电影本身并不出彩,中规中矩的传记片,整个叙事结构很松散,从参军到CIA到NSA到最后揭发,想要面面俱到概括整个人生经历,却显得没有重点,看公映的首场,现场连线Snowden,感觉他本人还比囧囧要更出彩。多一星给电影最后的出镜。想要深入了解Snowden对这个事情的价值观念还是要去看Citizenfour!

25分钟前
  • Cherry樱桃之远
  • 推荐

71/100 这部电影长时间面临美国无人发行的境遇,但它终于还是大规模在本土上映,它的意义在于给了弱势的一方一个辩解的机会,不至于被强大的权力一方完全吞噬。从电影本身角度来看,从导演到演员不是用力过猛就是心不在焉,制作仓促,权当有不能说的苦衷吧。

28分钟前
  • SELVEN
  • 推荐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

29分钟前
  • null
  • 力荐

很感人,最后真人出现的时候,真的很想鼓掌!希望俄罗斯可以继续保护他~

33分钟前
  • Pukii
  • 力荐

有条短评什么鬼,神他妈“POI就是建立在棱镜事件的灵感上拍”,POI是2011年播出的,棱镜事件2013年才曝光。明明是正儿八经的预言了棱镜事件的神剧,怎么就变成借鉴了:D 还喷别人智商exm???

37分钟前
  • 豪华肉酱面
  • 还行

在香港看这部片子感觉有点魔幻,经常去的美丽华就是国际间谍们的藏身之所。回过头来,日后香港政府不顾美国施压放走了斯诺登,也不枉他当初选择先到香港避难,香港终于没有辜负他。

40分钟前
  • L'automne
  • 推荐

和我们同辈的老导演奥利佛斯通(46年生),保持了他自《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高峰期创造的的一贯作派,尖锐、写实、批判、工整,看得过瘾啊!

44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中国应该上映啊,才能体现资本主义的狡诈和黑暗嘛!

45分钟前
  • 岛上的夏奈
  • 推荐

真是对斯诺登肃然起敬,而且本人比小囧要帅!看完后我把笔记本的摄像头封住了……

49分钟前
  • 苏娃
  • 推荐

本子烂,好不容易出现一个活着的当代英雄,还帅,拍成这样。小囧已经很认真了但是演出来依然一脸弱智,女友也弱智!主要是全片没有剧情发展,除了跟女友的韩剧剧情,主线就是突然有一天发现有人围观女友,一个不爽有一天拷了文件就逃了,完全没有内心戏的发展,而且他烤文件吧竟然不用command line!

51分钟前
  • lisa|离
  • 还行

整部电影最震撼的地方就是 it's fucking real.

55分钟前
  • 阿谬君
  • 还行

【剧透】…………………………尾声时,采访后半段真身出现时,我真的一身鸡皮疙瘩。除此之外,印象最深的镜头,是他成功绕过了安检,往外一步步走,阳光一点点照亮整张脸那里。

60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一个29岁单薄的苍白的身体 装着比所有超级英雄加起来都大的勇气

1小时前
  • RITA
  • 推荐

hero。斯诺登真人真是比囧瑟夫还帅……

1小时前
  • 十六
  • 推荐

3.5 可以看做是《第四公民》的前传,平铺直叙。作为故事发生没多久就拍出来的传记片,也只能是这种叙事和改动幅度了吧,斯通也没太多发挥余地,个人认为和纪录片重叠的那些就不必了,不如拍更多他在政治立场上的转变。没想到一切的起因是他发现女友被监视--有点意外但也让这个人瞬间鲜活起来

1小时前
  • 米粒
  • 推荐

tiff首映 囧瑟夫口音学的还是很神似 强烈建议看前先补citizen four

1小时前
  • 岚君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