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

综艺大陆2020

主演:撒贝宁,钟楚曦,韩东君,王源,关晓彤,胡先煦,丁禹兮

导演:左兴,卢小波,时冉,田沁鑫

 剧照

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1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2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3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4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5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6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13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14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15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16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17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18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19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0:09

详细剧情

  《故事里的中国 第2季》延续了“戏剧+影视+综艺”的综合表达方式,除了对新中国经典作品的演绎,更着力讲好新时代动人心弦的中国故事,多了一份要向未来留存经典的创新抱负 。

 长篇影评

 1 ) 传播中国故事,聆听中国声音

《扶贫路上》 1.山歌飞向天外天,大山睁开一双眼,从此惊天又动地,好大的事情在身边。 2.蝴蝶飞,只把希望追,追到寻常百姓家,报得三春晖。 3.钱是珍贵的,但是价值不高,人的生命价值用的好高于一切。 4.既然选择了唯有坚持。 5.扶贫路上的每一双坚实脚印,都是我们打赢这场战役的底气。 6.这一战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英雄儿女》 1.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 2.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里有千千万万个王成。 3.我们没有忘记你们,你们的家人没有忘记你们,祖国没有忘记你们。 4.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钟南山》 1.我的脉搏没有一刻不是紧贴着祖国的。 2.一个人要是能够给这个世界留一点什么东西,他就没算白活。 3.从医几十年,我最大的幸福是始终站在治病救人的一线。 4.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5.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就是医务人员的初心。 6.生命是最宝贵的,最高的人权是生命。 《国家的孩子》 1.在草原这些牧民心里没有“孤”只有“亲”。 2.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3.你们会像草原上的草一样,乘着风长大。 4.我本身也是孤儿,下定决心要给他们第二个家。 5.能把国家的温暖传递到孩子身上,我参与其中无上光荣。 6.这份荣誉也不只是属于我一个人的,更是属于所有“草原额吉”的。 7.这份爱就像一颗颗种子,必将在这片土地上盛开出一朵朵绚烂的民族团结之花。 《父母爱情》 1.你守着岛,我守着你。 2.这就是他们的爱情,也是他们那个年代军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感。 3.不需要语言,甚至不需要对方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爱的一种证明。 4.有一种浪漫叫,四面朝大海 身边有你在。 5.守岛就是守国,国安才能家安。 6.《父母爱情》式的温情和温暖也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 《战“疫”中的青春》 1.这一代人是有担当的,是可以信赖的,是堪当大任的。 2.没有一个掉链子的,没有一个喊苦的,没有一个退缩的。 3.广大青年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4.我们不是娇滴滴的孩子,我觉得我们有责任也有能力成为共和国未来的脊梁。 5.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前途,民族就希望。 《国歌》 1.国歌代表着人民的心声,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缩影。 2.要向群众深入,才会创造出新鲜的音乐,这条才是时代的大路。 3.国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一首史诗,它承载着这个国家和民族不朽的精神价值。 《雷锋》 1.解放后我就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 2.一生只做一件事,笔耕不辍写雷锋。 3.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生活的岗位上。 4.为人民服务,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5.继承雷锋事业,做雷锋精神传人。 6.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学习雷锋无限的,将雷锋精神进行到底。 7.雷锋精神,要学他做他,做他学他。 8.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 《南仁东》 1.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到无垠的广袤。 2.我们要靠自己冲出一条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观天之路。 3.把大窝凼变成一个现代机械美感与自然环境完美契合的工程奇迹。 4.你以命相搏,只为给年轻一代留下观天望宇的利器。 5.FAST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它是一大群人拼搏和努力的结晶。 6.它不仅是我一个人的梦想,也是一群人的梦想,一个国家的梦想,更是全人类的梦想。 《青春之歌》 1.只要身上还有一点温热,一点点火柴样的微光,就应该把它放出,照见人们微笑的脸,给人们一点点精神上的温暖。 2.如果这部小说真能让青年同志们看看过去的人们是怎样斗争过来的,也许他们对今天的新社会,今天的幸福生活就会更珍爱一些。 3.只有把他的生命和时代、和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结合在一起,这生命才有意义,才灿若星辰,才不虚度年华。

 2 ) 《国歌》背后的田汉与聂耳,一段伯牙与子期的故事。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娱观)

1949年的10月1日,开国大典在有些阴沉的天气中举行,当国歌奏响,彼时站在天安门观礼台上的田汉不会想到自己填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会成为国歌。

而此刻,他的儿子田申——华北独立战车团副团长、代理团长,正在长安街上带领坦克经过天安门受阅。

这个历史的小细节我是在央视《故事里的中国》——《国歌篇》中看到的。

于是,我去重温了这部20多年前的老电影——《国歌》。

1999年,陈坤、何政军主演的电影《国歌》上映,揭开了国歌诞生背后的一段往事。

那时陈坤还不是厂花,何政军还没有变成李云龙的政委。

他俩在电影里是聂耳和田汉。

影片在火车站台的喧嚣中开始,那是开往东北抗日前线的列车。

在战场上,日军面目狰狞,死亡触手可及。

但“他”一边兴奋地指挥着合唱,一边响亮地喊:不要用死来吓唬我们!

他就是聂耳。

似乎音乐与梦想从来都是少年人的权利。

有人说,惊鸿一面,他就是那个最明亮的少年。

的确,电影《国歌》虽然评分不高,但陈坤饰演的聂耳却成为了那个最明亮的少年。

我所知道的《国歌》的故事与影片中不同。

现实里,田汉在电影《风云儿女》最初的故事中写成了《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或许是导演觉得这样不够大气,在电影中就让他在风雪交加之夜,在空无一人的大厅内,挥毫泼墨,写下那今日让每个中国人都振奋人心的句子: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导演吴子牛在《故事里的中国》节目中对撒贝宁说,何政军在演完这段戏后,在旁边的角落里足足哭了五分钟,久久无法抽离。

这部电影从艺术的角度看来其他地方都很平凡。

唯一的亮点就是在田汉入狱以后,《风云儿女》的剧组人员乘着一叶扁舟溯流而上,从上海,到南京。

在清晨的微光下,在高墙外,用一只连着大喇叭的留声机,播放聂耳写好的曲子给整个监狱里的人听。

囚犯们骚动了,警卫也跟着囚犯们一起听,静静地听,宽容地允许船上强忍悲伤的剧组人员们将这首歌放了一遍又一遍。

也正是在那一刻,现实与影像交织,从来没有觉得《义勇军进行曲》那么好听过。

但无论现实还是电影,彼时,那个明亮少年都已经死在异国他乡。

而14年后,站在天安门观礼台的田汉一定想到了这个少年,一个与自己相差了十四岁的小老弟。

时间拉回到1931年,年仅19岁的聂耳与时年33岁的田汉第一次见面。

就在前一年1930年的7月,聂耳因为在昆明参加学生运动,引起了反动派的注视,不得不顶替他的三哥聂叙伦到上海“云丰申庄”去当一名店员。

后来“云丰申庄”倒闭了,1931年4月,19岁的聂耳考入了“明月歌舞剧社”当小提琴手。

在明月歌舞剧社初识彼此的两位,作了一次长谈,聂耳不平凡的经历和十分艰难的家世,还有他火一样的革命热诚,使田汉深受感动。

也正是因此,虽然田汉当时已是上海文艺界的大佬,人人尊称“田老大”。

而聂耳还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少年,但俩人还是一见如故,都有相识恨晚的感觉。

1934年的夏天,聂耳为田汉创作的电影剧本《桃李劫》谱写了主题歌《毕业歌》。

这首表达了广大青年学生抗日爱国热情的作品,成了当时最流行的歌曲之一。

或许那时的他们已经意识到用音乐可以唤醒中国人。

同年,田汉创作出新歌剧《扬子江暴风雨》,整个歌剧的作曲,全部交给了聂耳。

与此同时,聂耳还担任了全剧的导演和主演。聂耳在剧中扮演了码头工人老王。

经过紧张繁忙的努力,歌剧终于要上演了。

但在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统治下的上海要找到一个演出进步戏剧的场所是十分不容易的。

当时的上海麦伦中学,有一批进步的教职员,他们请校长出面,利用筹建该校体育馆搞募捐的名义,才借到了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礼堂,供《扬子江暴风雨》作首次演出的地点。

歌剧连演三天,每天两场的戏票全部售完,盛况空前。

这次合作,田汉终生难忘。直到解放后的1960年10月,他在上海看《扬子江暴风雨》重新彩排时,写了一首《忆聂耳、冼星海》诗作:

黄浦滩上路,熙攘未大改。

当时中国人,今日作主宰。

崇楼入云汉,巨舶耀光彩。

建设新国家,汗水任挥洒。

扬子风雨暴,黄河浪涛骇。

当时新乐府,赖于起衰怠。

生命虽短促,艺术是千载。

紧接着,1934年秋天,田汉以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奋起抗日为题材,创作了一个电影故事《风云儿女》。

当时由于白色恐怖席卷上海,田汉不能公开露面,是躲在一个小旅馆临时租用的房间里写作的。

而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就诞生在这里。

田汉把它写在了《风云儿女》文学剧本第十五章的结尾处。

田汉在写到男主角辛白华的长诗《万里长城》的最后一节,创作了一首激昂奔放的自由体诗。

这就是《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初稿。并刊登在《电通半月画报》的第二期。

但此时这首自由体诗并没有名字。

但关于《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诞生,流传甚广的版本是这样的:

田汉在狱中用香烟锡纸写成,并由其妻子传出来。

到了1980年代,关于《义勇军进行曲》的讹传再度在社会上盛行。

当时夏衍还专门在1983年2月14日的《北京晚报》上发表了文章,澄清这件事情。

后来夏衍把田汉在出租屋内写的那个故事改成了电影文学剧本《风云儿女》。

再请大导演许幸之写成分镜头脚本,于1935年月正式开拍。

而1935的2月下旬的一个晚上,田汉在送走赶赴苏联演出的梅兰芳同志回家后不久,就被捕入狱了。

聂耳闻说田汉被捕,义愤填膺,他不顾白色恐怖的恶劣环境,主动请缨,要求担当起这首主题歌作曲的任务。

为创作《义勇军进行曲》,聂耳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曹家弄的三层阁居所内,几乎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工作。

一会儿在桌子上打拍子,一会儿坐在钢琴前弹琴,一会儿在楼板上不停地走动,一会儿又高声地唱起来。

搞的房东老太太很不高兴。

惹恼了房东老太太之后,聂耳后来又不得不搬到《风云儿女》的录音师司徒慧敏的家里继续完善初稿。

司徒慧敏也是后来《义勇军进行曲》第一代演唱者之一。

而电影中戏剧性的是,也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面对眼前田汉的歌词,聂耳正如痴如醉的谱曲。

这是我第一次想到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

而这一幕也被还原在王源、王洛勇主要的话剧《故事里的中国——国歌篇》中。

电影中,面对赶来赶来劝他东渡出国的夏衍,聂耳却想要营救田汉。

这一段影像映照了现实:

田汉被捕后,聂耳也被列入黑名单。

为躲避反动当局的追捕,党组织决定让聂耳取道日本去苏联学习音乐。

他于1935年4月15日清晨离开上海,把《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带到日本进行修改。

4月底,聂耳从东京把修改定稿的曲谱寄给上海的司徒慧敏。

《风云儿女》的导演许幸之拿着这首歌曲找到了当时还在上海国立音专学习的贺绿汀,请他帮忙为之配乐队伴奏。

贺绿汀找的是侨居上海的俄国作曲家阿尔夏洛夫配写的伴奏。

之后,为了使歌曲曲调和节奏更加有力,聂耳和电影《大路歌》的编剧孙师毅商量,对歌词作了3处修改,从而完成了歌曲的创作。

如前面所说,电影《风云儿女》前期拍摄完成以后,田汉的主题歌歌词并没有确定歌名。

而聂耳从日本寄回来的歌词谱曲的名称只写了3个字“进行曲”。

作为电影《风云儿女》投资人的朱庆澜将军,在“进行曲”3个字前面加上了“义勇军”,从而把该曲命名为“义勇军进行曲”。

5月初,《风云儿女》的出品方“电通”公司即组成了由盛家伦、郑君里、金山、顾梦鹤、司徒慧敏等参加的小合唱队,进行试唱排练。

5月9日,在徐家汇东方百代公司的录音棚里,第一次将《义勇军进行曲》灌制成唱片发行。

其后再把唱片上的录音转录到电影《风云儿女》的胶片上。

影片的插曲和主题歌配乐均由贺绿汀作曲。

《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谱先后在5月10日的《中华日报》副刊和6月1日出版的《电通画报》上发表。

5月24日,《风云儿女》在上海金城大戏院(今贵州路黄浦剧场)首映。

戏院里响起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的歌声。

从此,《义勇军进行曲》雄壮豪迈的歌声响遍了全中国每一个角落。

就这样,相见恨晚的两人最终以“隔空”的形式完成了此生最后一次合作。

只是那时候他们都没有意识到。

两个月之后的7月17日,聂耳在日本神奈川县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年仅23岁。

几天之后,田汉经营救保释出狱,当他听到《义勇军进行曲》时,心情很是激动,他对聂耳谱的曲子非常满意。

现实正如电影一般戏剧。

这是遗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最宏大的使命已经完成,见与不见又何妨呢?

只是,彼时的田汉不会想到,他的终点会终结在那荒唐的十年动荡里。

聂耳溺亡后,田汉赋诗道:

“一系金陵五月更,故交零落几吞声。

高歌正待惊天地,小别何期隔死生?

乡国如今沦巨浸,边疆次第坏长城。

英魂应随狂涛返,好与吾民诉不平!”

这首诗后来被镌刻在昆明西山聂耳墓碑的侧墙上。

1940 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义勇军进行曲》,接着他又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

宋庆龄亲自为这套唱片撰写了序言,使这首歌享誉世界,成为国际反法西斯战线一首高昂的战歌。

而《义勇军进行曲》真正成为(代)国歌,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当时,要从1000多首作品里选出一首作为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

而最早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的是画家徐悲鸿。

后来,《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几经修改。直到1982年,一直被改来改去的国歌歌词终于又回到了原点,恢复了本来面目。

同年,《义勇军进行曲》以全国人大正式立法的方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而不是代国歌。

虽然故人已逝,但田汉与聂耳的交集并没有结束。

1945年,田汉带领田维儿童剧团来昆明演出时,曾专程到西山聂耳墓吊唁过。

后来,1954年2月,他带领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云南分团代表团到昆明慰问时,又第二次到西山扫聂耳墓。

1968年12月10日,田汉在“文革”中被肆意摧残迫害,死于狱中。

至此,《义勇军进行曲》的两位词曲作者,先后离开了人世。

一个死于敌国,一个终于自己人之手。

这一次,现实上演了电影的戏剧性。

那是他们奋斗一生要赶走的敌人。

那是他们奋斗一生要保护的人。

电影《国歌》结尾,出狱的田汉执意要从南京返回将要沦陷的上海。

他说:中国不会亡。

然后坚定地走在黑暗隧道中的光明里,向着光明的未来走去,国歌响起。

或许那时的他不会想到,站在开国大典观礼台上的他更不会想到。

他的结局,不是在战火中,而是在新中国。

他在痛苦中死在病床上,而广播里正放着《毕业歌》,那是与故人聂耳的第一次合作。

古人说:“同声若鼓瑟,合韵似鸣琴。”

古有伯牙与子期,琴瑟和鸣。

子期亡,伯牙遂破琴绝弦。

我第一次感受到冰冷的历史填充了细节之后尽是感动。

一首《国歌》背后,家仇国恨中夹杂的,不正是一个琴瑟和鸣觅知音的故事吗?

 短评

黄文秀这样优秀的共产党员,这样优秀的年轻人,是值得被永远缅怀的!

8分钟前
  • 托托
  • 力荐

怀念艺术家着装的田导。

13分钟前
  • 格子
  • 力荐

没第一季好看,可能第一季的故事更经典,挖的更深吧。。。白毛女我都看哭了好几次。第二季过于表面了,只有国家的孩子那个还是挺让人感动的。问题是,后面几期呢?而且为啥不显示分数呢?出问题了?

16分钟前
  • fish
  • 推荐

第二部更加侧重聚焦现实:扶贫干部黄文秀、天眼之父南仁东、医者仁心钟南山、抗疫战士们,他们的故事虽不如经典耳熟能详,但却用人间大爱感动鼓舞了一批有一批的人,这集还有雷锋、草原额吉、田汉与聂耳、父母爱情、青春之歌。用故事品味中国,这句主题词,真是太贴切了!

17分钟前
  • 呆高樂
  • 力荐

依旧很不错

20分钟前
  • captain
  • 力荐

王源真是让人惊喜

25分钟前
  • side
  • 力荐

聚焦现实题材,感人!

26分钟前
  • 阿猫阿狗
  • 力荐

只能算一般般

30分钟前
  • msazhou
  • 还行

20201212看过王源和王洛勇老师的那期,讲述的是《国歌》背后的故事。对这首唱了很多次的国歌再次有了新的认识,每一句词每一个音符的背后都是无数爱国青年的慷慨激昂报国热血的凝聚。王源饰演的聂耳,是眼里有光的音乐天才,更是心中有家国情怀的战士。

35分钟前
  • Pika
  • 力荐

钟楚曦《扶贫路上》于毅 姜梓新《英雄儿女》王学圻 韩东君《钟南山》关晓彤《国家的孩子》董洁 李光洁《父母爱情》王鸥 丁禹兮《战"疫"中的青春》王洛勇 王源《国歌》胡先煦《雷锋》成泰燊《"天眼之父"南仁东》陶红 邵兵 张铎《青春之歌》

36分钟前
  • 漫漫云端
  • 推荐

黄文秀!!!!!

38分钟前
  • 不知名爱国人士
  • 力荐

国庆放假和我爸一起看的,他一个大老爷们好几次都忍不住哭了,还说黄文秀这姑娘又孝顺又能干,看着就很有眼缘。

40分钟前
  • 将夜
  • 力荐

尊敬的聂耳先生和田汉先生 今天再听了你们的故事之后,心里突然有万千感悟。我想当您在出狱后知道您自己作词的歌曲,当您在天安门上听到了它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那一刻,心里无比地感到骄傲和自豪吧;我想当您等到那一刻了之后,就会觉得之前的迷惘执着都不是枉然,而现在这首歌也成为了激励我们万千中华儿女心里的旋律,他永远激荡在我们心中,它也是一盏明灯,照亮着我们探索新中国革命的路。您说您要创作这样的歌曲,来呐喊我们中华人民崛起,您做到了呀,而且做的很极致。

45分钟前
  • 罗斯托夫的极光
  • 力荐

看了长岛驻军故事背景的父辈爱情,真是突然被发糖了,想找个家了

47分钟前
  • 依然亲爱的
  • 力荐

这节目真赚眼泪。

51分钟前
  • 起个什么昵称呢
  • 力荐

20201114 看到钟南山这期 感动 必须满星

53分钟前
  • 刘星Evan
  • 力荐

政治宣传太可怕啦,迅速拉了一期实在受不了这种模式,搞不懂跟样板戏有啥区别啊?! 这史观也是够有问题的,都2020年了好不好?不是一般尴尬……

54分钟前
  • Lethal Point
  • 较差

看得我一脸懵逼

55分钟前
  • xiongjieno
  • 还行

南仁东

58分钟前
  • mummer
  • 力荐

FAST、英雄儿女,没有花里胡哨,CCTV最高业务水平。

1小时前
  • #瞬间收藏家#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