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笛

动画片大陆1963

主演:内详

导演:特伟,钱家骏

 剧照

牧笛 剧照 NO.1牧笛 剧照 NO.2牧笛 剧照 NO.3牧笛 剧照 NO.4牧笛 剧照 NO.5牧笛 剧照 NO.6牧笛 剧照 NO.13牧笛 剧照 NO.14牧笛 剧照 NO.15牧笛 剧照 NO.16牧笛 剧照 NO.17牧笛 剧照 NO.18牧笛 剧照 NO.19牧笛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05 02:09

详细剧情

  初夏时分,蝉鸣成片。蜿蜒的溪水旁,柳条垂丝,随风摇动。在小路的尽头,一头水牛信步来至画的中央。牛背上,穿着短裤短褂的牧童悠然自得吹响竹笛,笛声飘至郊外每一个角落,好一幅天然闲适的画卷。水牛没入水中,享受难得的清凉。牧童斜倚树丫,一条腿自在地晃荡着,他先与鸟儿赛着旋律,之后便沉沉进入梦乡。梦中,他恍惚听到牛儿的呼唤,那顽皮的生灵跳跃玩耍,快乐非常,它自顾自朝着山的尽头踱去,全然不理牧童的呼唤。放眼望去,层峦叠嶂,雾霭重重,少年的牛儿所在何方……  本片荣获1979年丹麦第三届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金奖。

 长篇影评

 1 ) 还有比这跟传统的中国动画吗?

      没想到是1968年的动画,让传统的中国画走上银幕,伴随着悠扬的音 乐畅游一番江南水乡,上个世纪的动画制作人才是真正的民族艺术家。
      片中几乎没有对白,没有西方动画讨好观众的夸张,没有任何虚华元素,有的只有原汁原味的中国风。片中几乎无处不在赞扬江南水乡的情景优美,更反映出对古代诗人向往的田园生活的表达。尤其是牧童的笛声甚至让天地万物生灵聚在一起不但表达出对艺术的赞扬,还巧妙地折射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
       回过头来再看看现在每年出产的渣极动漫,迎合这所谓的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实在感到无奈。现在动不动就宣称要发扬传统,开拓中国特色道路,但仅仅是多让孩子看看《论语》,在国外多办几个孔子学院就行了吗?很怀疑那些每天满嘴之乎者也的孩子是否能真的理解古代先贤的智慧,孔子学院又是否真的就能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呢?不知曾哪一年开始水墨动画就不在引起中国动画制作者的关注了,而是一个劲的继续发扬赶超精神钻研3D技术,结果“毫无重量可言的塑料制品” 就是中国动画的象征了。为何不会过头来看看呢,纵览世界,又有几个国家能把民族文化用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

 2 ) 灵动水墨

看好虫师再看这片子,
觉得原来我们在这么早先就有这么好的表现力了。
才华!才华!
动起来的水墨,
对自然景物和动物人物极具概括功力的表现,
如此写意又如此灵动。
准确的神态捕捉,
留白的国画构图,
动与静的完美结合,
让我相信那些深深浅浅的墨痕真的可以活动,
是鲜活而又洒脱的生命。
立意于自然之美之和谐,
已然是现今动画难以企及的立意高度。
而最神奇的是明明是平面的东西,却可以产生如此富有层次的进深感,
仿佛被施了某种魔法。
技术?抑或是国画本身的一些不可知性?
前辈的作品还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

 3 ) 不可思议的美

昨天又重看了1963年的水墨动画片《牧笛》,如同展开一幅长卷,笛声悠悠,蝉鸣知知,牧童与牛的深情厚意从每一帧的画面流出来,自在,轻盈,而童趣盎然。

不禁感慨老一辈制作一部动画片,都是用心雕琢,真心流露对美的理解,饱含着对自然的眷恋。并用动画的形式把中国的古典文化传递给人们(小孩子们)。

现世人忙盲碌碌,追名逐利,哪还有人会安心画一部水墨动画呢?

 4 ) 转贴:岁月——重生在1976 正文 第五十六章 绝对富有想象力的电检

http://www.laishu.com/book/2/2741/933028.shtml
这是一叠动画片的印刷海报,一共是四部老动画,片名分别是《拔萝卜》、《古博士的新发现》、《骄傲的将军》和《牧笛》。

这四部动画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编导是特伟,或者是由特伟和钱家俊钱老合导的。四部动画中最早的一部是在1956年拍摄的《骄傲的将军》,最晚的一部是1963年的《牧笛》。其中脍炙人口,小朋友们最为熟悉的就是《骄傲的将军》了,而那部《牧笛》虽然知道的人要少些,但它在国际上的声誉却远远超出了另外三部,并因为它其独特的中国水墨动画续《小蝌蚪找妈妈》之后开创了一个动画片全新的创举,成为一朵震惊世界动画影坛的奇葩。

在上美影的这些日子里,曹青曾有幸看过这四部动画片,除了《骄傲的将军》之外,其余三部都是第一次欣赏。四部动画的题材不同,表现手法不一,动画意境更有极大的差别,但谁都不能否认,这四部动画片都是当时的杰出作品,更是上美影成立以来能称得上精品的制作,尤其是最后水墨动画的《牧笛》,情节简单却意韵深长,完美地把中国传统水墨山水、人物和动画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享受。

“这四部动画有四个故事,青青,你想听么?”

回过神的曹青猜测着特伟特意取出这四部动画资料的用意,点了点头。

把手放在海报上,特伟像一个慈祥的父亲一般抚摸着他的孩子,感叹道:“拍《拔萝卜》的时候我才四十一岁,那时候老钱四十岁,这部片子是由他任编辑,由我主拍的。故事很简单,讲述的是小兔子和它的小伙伴齐心协力拔一个大萝卜,让孩子们从中得到启发,明白团结一致,互助友爱,励志向上的道理。片子放映之后深受好评,充满童趣的画面让孩子们非常喜爱。《古博士的新发现》拍摄由老钱为主,针对当时的科研现象情节中带了点讽刺味,有点自我批评的味道。《骄傲的将军》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取得是‘临阵磨枪’的寓意。至于最后一部《牧笛》嘛可以说作为我自己至今最满意,也最为骄傲的一部好片子。这部片子体现的是一种艺术美,一种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内涵,它就如一首优美的诗,一曲委婉的词,让人看得见,听得着……。”

曹青静静地听着,微微点头。以他的理解能力完全能明白特伟这些话说的一点都不错,正如他看这几部片子时也一样,尤其是《牧笛》仿佛一曲无暇的诗词,把人渐渐引入无穷的意境之中。

“它们是我的心血,也是厂子的骄傲,可是谁知道为了它们,我和老钱吃了多少苦头呀!”特伟话锋一转,眉目中显出了深深的痛苦和无奈:“《拔萝卜》成功播出后没多久就给撤了下来,因为电检最终结论是:‘既然代表着先进阶级的兔子和它的朋友都拔不出萝卜,偏偏是在最后加入的小蜗牛帮助下,才拔出了萝卜?这是什么问题?这就是寓意进城干部,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无能!要在落后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帮助下,才能进行经济建设?《古博士的新发现》受到的批评更严重,说它是在向党猖狂进攻,讽刺党八股的大毒草,没正式播放就给彻底打入了冷宫。《骄傲的将军》就更别提了,说是配合右派向党进攻的一支毒箭。影片借古喻今,影射当前的现实生活,用一个狂妄昏庸、自命天下第一英雄的将军覆灭的故事,对党对社会主义进行疯狂地咒骂,并把矛头直接指向伟大领袖,为了它我差一点儿就坐了牢啊!”

曹青听了眼都直了,这……这都什么和什么呀?这帮人的想象力也太丰富了吧?只不过是给孩子看的动画片居然能琢磨出这些玩意,更是无限上纲上线,简直是在要人命嘛。要是这样的话,谁还敢拍动画?真亏得特伟爷爷能经受住这么大的压力和批评,要是换个人不给吓傻吓疯才怪了。

“那么……《牧笛》呢?它总该没事吧?”曹青忍不住问了一声,前三部片子给批成这样或许可以说有考虑不周的地方,但是《牧笛》却是一部纯粹的艺术动画片,整部片子除了音乐之外没有一句对白,完全靠动画意境打动观众的。

“没事?呵呵……。”特伟苦涩地笑笑,摇头道:“这部片连正式上映机会都没给,因为最终结论是:正当我国遭受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内外阶级敌人大肆,阶级斗争异常尖锐复杂,这影片则极力宣扬了没有阶级斗争的世外桃源的生活,妄图麻痹人民的革命斗志,使人民脱离现实的阶级斗争。”

“啊!不会吧?”曹青简直要抓狂了,他怎么都想不到这么说也行?

特伟继续摇头道:“其实这个评价已经算是客气的了,更过份的评论还有呢!统观全片本是一幅牧笛悠扬的风情画,没有半句台词。但经过电检同志们的法眼,后来还是看出了问题——牧童为什么要坐在牛背上吹笛?这不是讽刺农村的人民公社,诋毁三面红旗,攻击我们伟大的党是在吹牛吗?好大的胆子。此片不批不斗,简直天理不容嘛!”

至此,曹青是彻底无语。他这才完全明白中国动画片发展为什么会这么困难了,不仅有技术上的差距,更有体制的原因。尤其是后者给中国动画发展的阻碍更深,曹青虽然知道审查制度之严厉,也明白现今改革之前社会政治气氛之浓厚,但他从来没有想到过这种阻碍竟然会大到这样的程度,也只有身临其境,经历过风雨的人,才明白它真正的可怕之处。

曹青现在才清楚特伟为什么称赞他的剧本,却不肯把它拍出来的真正原因。如果按着那四部片子的结论来看,这样的片子林林总总的问题更是不少,鸡蛋里面都能挑出骨头来,何况其它?曹青心里无比的沮丧和愤怒,更为中国动画片的前途为之深深担忧。

抬头看向特伟,瞧着他早已满头花白的鬓发,那略驼的腰背,曹青又忍不住感慨他们这代动画人的坚韧不拔和无私无悔的追求。如果不是他们知难而上,如果不是他们从不灰心丧气,在种种打击下依旧坚持信念,为理想贡献了一生,也许中国动画黑暗的日子早就到来了。怪不得十来年后,等特伟这代人去世之后,辉煌一时的中国动画片彻底失去了世界动画界的霸主地位,从而沦落为三流动画的代名词,渐渐淡出国人的视线,只留下了曾经有过的辉煌和经典为后人所怀念、感叹。

小芸无忌的童言让曹青看到了一条新思路,沈老的话让曹青决定了自己未来要走的道路,但残酷的现实却让他遇上了无可抗拒的阻碍。直至深夜躺在床上,曹青依旧在考虑着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办?自己又应该怎么去做?在铺满荆棘的曲折道路上弥漫着挥不去的浓雾,他能够成功么?

 5 ) 期待民乐/全中国调配乐的水墨动画长片

总结一句上世纪美术电影的优秀之处,除了画面和作画方式的中国风,另一个重点是作曲配乐。这部《牧笛》的配乐就算不看画面,光听垫乐本身就叙事性极强,能听出起承转合的情节性。20 分钟的长民乐配乐浑然天成,穿插部分西洋乐器的协奏曲也是中国调。同样的还有《鹬蚌相争》《过猴山》《山水情》等等。山水情的古琴还是龚一弹的,古琴大师,可窥这些美术电影在音乐上的精益求精。

想到窦唯的《笛音夏扇》《束河乐记》等等,虽然不是民乐,但这些实验性的音乐有很强的中国乐曲成分,听着这么很牛逼,好像也就和这些配乐齐肩罢了。

一个疑问是,为什么中国近年来优秀动画作品都奔着电脑作画去了呢,即便是定格、泥塑也很少见了,更别说水墨动画。之前看过年轻导演的《阿长与山海经》,一部有美感有意境的水墨短片,除此之外近年几乎看不到水墨动画了。

老艺术家们的短片已经做得很难超越了,想看哪个牛逼大发的年轻导演做一部水墨长片,叙事弱化,全片作曲用五声调,全部使用中国乐器。不知道这辈子有没有机会看到。

 6 ) 那片笛声穿梦来

夏天时,忽然又很迷起了笛子的声音。比起箫音的呜咽,我总觉得笛子比较清澈悠扬……

箫如风,笛如泉。

我爱笛更胜箫。为什么?

我想,这可能是因为《牧笛》吧。1963年的老片子。是父母那辈的童年回忆了。可我第一次看到这片子时,大概是十年前的中学语文课堂上。但看到后,就不曾忘了这片子。

片子富有诗情画意,每一幅图,拿出来都是艺术品。那水牛,那黄鹂,那牧童,那山,那湖,那片柳林,那石板路……都是梦里江南的夏日风景。那样亲切朴素,自然优美。

片子还有……那片笛声……牧童坐在牛背上,吹着的那带着潺潺流水声的笛声,隔着那么久远的时光,仿佛要穿梦而来。

很美。

 短评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7分钟前
  • 峰峰峰峰
  • 推荐

十分优秀的顶级水墨动画,60年代出品,国际上获得了金奖。这是继《小蝌蚪找妈妈》之后的又一部水墨动画作品,整体上得到了进阶,故事十分轻松简单,但却用国画特有的表达方式营造出了一个和谐自然、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这是典型的东方式表达与审美,片中的竹笛演奏可谓与动画水乳交融,真的是如梦如幻

12分钟前
  • 润物
  • 力荐

av6438353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童趣之極。

14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层峦叠嶂的国画山水竟然有一股李可染山水层林的风格,多重景深的叠化效果,淡入和淡出增显梦幻感,留白神韵,加之牧笛配乐余音缭绕,无不流露欢畅自乐的童真。这部动画短片绝对可以是影史标本。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真是巨牛B。9

15分钟前
  • 巴喆
  • 力荐

李可染的人物,方济众的背景,吴应炬的作曲,陆春龄的笛声,还有陈传熙指挥的上影乐团,最后是上美厂的制作。大概是小农理想中的田园牧歌,然而在新中国才可能做出来。

17分钟前
  • 本味何知
  • 力荐

就是好看~~现在中国拍的都是些什么呀~!

21分钟前
  • 可可肚子
  • 力荐

收藏着,以后一定要给我的孩子们看!2013.11.6Wed。国内动画片至今未超越的精品,叹息!http://video.sina.com.cn/v/b/117084438-1270492934.html

23分钟前
  • 紫领 爱
  • 力荐

要不是被她提醒,都不知道自己没标记过这部水墨动画。据说文革期间,特伟导演因为《牧笛》而被盖上“吹牛”的名义遭到批斗?…… —— 最近教小外甥背诵的诗里刚好有一首崔道融的《牧竖》,让我想起了这部动画短片,于是就给他放映观影了。-2020.03.11

25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力荐

如论从画面感还是动作的流畅度,基本都是无敌的,多好啊!!特别喜欢开场牧童和妞儿戏水的那一段,非常漂亮啊!牛儿脸上溅上了水花~很是美好呢~~相较而言显得牧童略略促早了~不过还是漂亮的~

26分钟前
  • 碧落亦然
  • 力荐

画的是好,但是从动画片角度就是个屁,整个一个音乐幻灯片。当时的表达什么也不让表现,所以只能不痛不痒的说这些,命题作文的产物,所以只能炫技的表现山水和童子。

27分钟前
  • 冲鸭
  • 还行

画面超级唯美,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绝不亚于40多年后的《虫师》

29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资料馆留影#臻于化境的水墨动画,每一个镜头都可以成为经典国画。牧童骑牛步入森林,继而在蝉鸣声中神游自然,在山川之间自由奏笛放歌,而梦醒后又与牛儿一起相伴还乡,整体一气呵成,而那些悠远童真的意境,余音绕梁的笛声,是千金万两也难以买来的。大自然才是最美的梦境。

34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这样随心而动的牛,倒不如就随它去吧,不要追赶不要挽留。

37分钟前
  • 小小
  • 还行

很美~ 做梦吹的笛子好像更梦幻现代一点《牧童》里,小牧童吹的笛子,是由有“中国魔笛”之称的陆春龄配乐而成。更绝的是,有网友发现,小牧童吹笛子的指法,完全能与音乐对上...

40分钟前
  • 愚者小山
  • 力荐

高畑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其中特伟先生的水墨动画片,让我们惊叹不已。可以说,我们那些留白较多的作品正是受到了他的影响。……比起《牧笛》,特伟先生早期的《小蝌蚪找妈妈》,看的时候我都傻了,没想到竟然能做出这样的作品

41分钟前
  • 杨小槑
  • 推荐

跟60年代比,天朝动画水平大倒退

44分钟前
  • KOBE.G
  • 力荐

没想到会在大银幕上看它……稍微觉得不好的是笛声有点锐,有点刺耳,声道问题?

45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中国动画的正确途径应该是发扬传统艺术的写意与空灵,于留白处尽显风骨,而不是效颦西方的三维立体。

50分钟前
  • 蘇小北
  • 力荐

意境很妙,隐与现,真与幻,随笛声悠扬起伏,整个人都会浸泡在那种水墨般的乐韵中。没有旁白,真好。@资料馆

54分钟前
  • Mr. Infamous
  • 推荐

2012修复版。真想拉一个做中国美术史的一起再看一遍,片子化用了各种国画名家作品的视觉元素(至少李可染很明显),有论文做这个吗?对梦境的表现也堪称神乎其技,颇有古文神韵。要论述“中国电影学派”恐怕最容易的就是动画了吧……

56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